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君临战国》-第119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这一日,入燕的士子越来越多,从中原五大战国,甚至还有鲁、卫、宋等小国的士子也纷纷入燕,都是因为秦昭王修筑“黄金台”,对天下放出豪言,求才若渴,请高贤士子入燕仕途,治国当官。

        这举动比当年秦孝公发出求贤令还要真挚,令天下士子哗然,诚挚推崇,争先入燕。

        第一批士子有两百多人,但是途中也有一些因东北过于严寒,冷清,荒凉,感觉燕国崛起无望,老战国过于陈旧迂腐,民风落后,不少士子摇了摇头,心想在这里当个穷官,不是遭罪吗?部分士子还未到辽东襄平,就已经掉头离开燕国了。

        这些消息,都被守关和沿途的斥候,把消息送回。

        淳于臻对燕王道:“大王,襄平深入辽东腹地,在燕地东北角,比较偏僻,很多士子难以适应寒冷气候,不少人掉头回中原了,如果把国士府设在蓟城,或许能让更多士子投效。”

        辰凌摇头,神秘莫测地笑道:“就是要检验一下,这些士子的忍耐力和决心,如果连这点苦寒都受不了,那是经不轻风雨的温室小花,如何适应燕国变革?寡人需要的是乾坤大才,有魄力,有胆识,有才学,有韧性,能适应燕国苦寒天气,又不是来旅游观光,能坚持到最后的,才有可能为燕国所有。”

        郭隗、苏秦等人闻言,都纷纷点头,认为燕王说的极有道理。

        “国士府修建的如何了?”

        “回大王,前院修缮完毕,有法家院、墨家院、兵家院、纵横家院、农家院等等,按照诸子百家,十教九流,一共划分了十四士子院,大小阁楼院落能住下上百人,后院腾出很大地方,打算重新翻修建造房舍,不过要等三月开春后,适合搅和泥土,会翻盖一些新楼舍。”郭隗答道。

        “好,估计头两个月足够了,先让士子住下来,每日只提供一顿酒水和佳肴,其它两顿普通就行,不能吃苦者,自会离去,等几波士子住下后,本王会进行考核一番。”

        这时苏秦道:“大王,中原已经传来消息,五国会盟已经定下了日子,据说在三月十五日,大梁城举行合纵会盟,非大国不得参与,风云局势可能都将汇聚在大梁,据说各大圣地也会派出代表出席。”

        辰凌并不在意,随口问了一句:“我燕国还用出席吗?”

        “回大王,魏国派出时节,似乎正往燕国来,这次大王您也要参加,但是瓜分利益,肯定没有咱们燕国份,只不过是要让咱们燕国到场确认,不得干涉他们,而且新秦王,也会去,据说五国要让秦王割地纳贡。”

        辰凌淡笑道:“有这样事?如此说来,大梁城又是一次盛会了。”

        他很久没有回魏国了,挺怀念的,白若溪,辰府女眷,还有那些出生入死的魏国将士们,虽然现在他身份改变,成了燕王,但是始终想把那些精锐的将领和随从,带回燕国效力。

        战国七雄齐聚魏国,十大圣地也会派出代表,大梁城注定会风起云涌了。

        如果燕昭王和辰凌双重身份同时出现在大梁时,世人又会如何感想呢?

        辰凌还有很多事在魏国,没有解决处理,这一次去大梁,是该重新部署棋子的时候了,战国博弈,如今才刚刚开始。

      第0327章 一曲七雄始战歌

        阳春三月,大地回暖,万物复苏,中原大地披上绿茵草色,鸟语花香,换上了新装,不再是银装素裹,天地开始恢复生机。

        这一冬对于中原来说,赵、魏、齐、楚、韩皆扬眉吐气,因为五国联军打破了秦军本土作战,不可战胜的神话,还夺了函谷天险,秦国门户,五国大兵占据河西八百里川地,非常解恨。

        尤其是魏国,在当年河西失守后,三十年西部被秦国抢占压制,如今终于夺回,洗雪耻辱。

        公孙衍当年曾在秦国任大良造,助秦国夺了不少魏国西部河川,如今帮魏国又夺回来,成也公孙,败也公孙!

        这让公孙衍站在河西山川时,颇有感慨,造化弄人,十年河东,十年河西,但他却证明了自己的才能。

        一代纵横大家,静时,天下和,怒时,天下危!

      ¡¡¡¡Í⽻ıÕߣ¬×ݺáÞããØ£¬ÕæÊµÐ´ÕÕ£¡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辰凌的名字也在五国广泛传开,家喻户晓,都知道这次五国大军,能攻破函谷关,与这位魏国年轻先锋小将,有很大关系,是他带兵偷袭河西,出其不意,夜夺风铃渡,火烧栎阳城,迫使秦王匆忙回撤,中途伏击,一环紧扣一环,使秦王受伤垂危,因此秦国政局动荡,短时期内难以反攻,只能死守观望。

        但是辰凌的下落,扑朔迷离,从此忽然蒸发,秦、魏、赵三国派人在秦国北部数百里河川,到处搜寻打探,都没有其踪影,让人感到事态不妙,恐怕凶多吉少。

        老秦人对他恨之入骨,国府扬言出五百两黄金寻其下落,将其斩首泄恨。

        魏国也发出悬赏金,谁能救助辰凌脱困,平安送回魏国者,赏金一千两。

        这一下,各国侠士沸腾,争先恐后,不少游侠、斥候、剑手进入秦地,四处寻找他的踪迹。

        与此同时,魏国、齐国、韩国、赵国派出探子中,竟混杂不少杀手,因各国看到辰凌的军事才能后,都担心他成长起来,将成为魏国一大虎将,担忧日后形成大患,决心暗中趁乱扼杀这位魏国将才。

        中原各国经过猫冬后,杀气和战意已经转淡,开始图谋分秦之事,而且苏秦当日随口提的吞并小国的建议,被诸国君王信以为真,加之鲁仲连和凌紫雪推波助澜,愈演愈烈,诸国提上了日程,围着利益方面已经开展图谋了。

        魏国君魏襄王首先提出‘七雄会盟’,首先让秦国割让土地,赔款减兵,尚可保七雄之名,否则,当成小国共同伐之吞并,其次,天下小国由五国分而击之,秦燕无份,这两国的君王必须前来画押公认,不可事后从中取利、分地、干涉,否则,五国共伐之。

        魏王这两条提议被其它四国君王认可,并积极响应,都做出书信承诺,届时肯定会亲身前往,七雄会盟,商讨战国格局的大事件。

        一场战国新的风云即将上演,很有可能会改变当前大小诸侯割据为王的格局!

        辰凌也接到了魏国使者送来的邀请函,当然邀请的是当今燕王的身份,他看着信函,摇头微笑,充满了无限韵味。

        “魏国啊,魏国,这次是你们亲自来请我,焉有不去之理,大梁城,挺怀念的!”

        辰凌轻轻一叹,充满了遐想和怀念,魏国是他穿越回来第一个停驻地,一待就是半年多,而且差点死在那河东战场,每次都是浑身喋血,奋战杀敌,那里还有他朝思暮想的白若溪,出生入死的一帮兄弟。

        “回去,一定会去,那里还有很多割舍不下的事,是该做个了断,重新部署一下了。”

        当日辰凌找来淳于臻、郭隗,与两位老臣商议这次出使魏国的事,二人听后都有些意外,这五国还真是有大胆,要开始划分战国版图了,如此做法,天下必然兴兵大乱。

        中山、宋、鲁、卫、越这些小国,肯定不甘心被灭,一定会奋力搏杀,或者请一些圣地出手解救,而且各大圣地,古老传承,会不会眼睁睁看着战乱祸起,出手阻拦会盟,这都是一个问题。

        但是有一点,可以确定,不久之后,战国要大乱了,乱世豪雄,诸侯争霸。

        辰凌凝思道:“这次去魏国,这两个身份都要露面了,有个问题是,要把辰凌和寡人分开,我想到一点,就是给‘辰凌’破破相,弄一个刀疤出来,而寡人则是把眉毛胡须弄重一些,看上去有些区别,不能让世人看出端倪来。”

        淳于臻淡笑道:“大王,这个好办,老臣的易容术,绝对能做到以假乱真。”

        辰凌微微点头:“这次去燕国,寡人要以辰凌身份提前动身前往,先到魏国大梁部署一下,与燕王身份避开,这次需要一个替身,代寡人随燕国时节护卫入魏,五国要征战周边小国,看似利益无限,实则祸根重重,至于咱们燕国就不用了,土地广袤,特别是东胡、箕子朝鲜、长白北,一直到大兴安岭地区,都是我大燕的后方,何用去中原索求土地,只要三年的安稳时间,燕国推行变法,就会逐渐富强起来。”

        郭隗叹道:“振兴燕国的宏图大业,由大王肩负,一定会超越历代先王,称霸诸侯,重振威严。”

        辰凌笑道:“日后我燕国一定会强大的,让其它六雄瞠目结舌,难以攀比,好了,商讨一下这次出行吧,由于‘辰凌’这一身份要绝对保密,因此出行护卫两个人就够了,而且据对中心的铁卫,寡人与丞相都要去大梁,朝政暂时由郭卿与太后代理,照顾好入燕的士子,一切等寡人回来选拔。”

        “是否派荆燕将军护驾入魏?”

        “无须,这次七雄会盟,不会有太大危险,不至于君王当场翻脸,进行兵变镇压,荆燕留下,应付老贵族和土绅势力的内乱,开春了,我那王兄太子平,恐怕也不安生了,不久也会有所动作。”辰凌淡淡一笑,并不在意那个潜在对手。

        淳于臻、郭隗纷纷点头应承下来,按照燕王吩咐,回去为这趟出使做准备。

        辰凌站着御书房,听着房外时有时无的鸟叫声,春风昂然,轻轻一叹,提笔写下了几行字,以慰心怀:“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µÚ0328Õ ÑýÒ±ÁÃÈËµÄØÂÍõåú

        随着七雄会盟的日子逐渐临近,辰凌未动身之前,接到了秦国派来的使节,来迎接芈王妃,如今公子稷已成为新秦王,她的身份一日千里,成为秦国年轻的太后了。

        辰凌看过书信后,微微皱眉,公子稷在燕国眼皮底下被秦国精兵救走,留着他老娘也没什么用了,只能让世人嚼舌根儿,不如顺水推舟送个人情。

        他接见了秦国使者,问起秦国的情形,使者很谨慎,答言滴水不漏,只说秦武王重伤未愈已经举国发丧,新王登基,内政尚稳,其它一概避而不答,辰凌微笑不语,心想你秦国什么样,难道我还不知?

        青衫卫情报组织经过几个月的渗透,以行商的身份,在各国大小城市扎根,运作起来,各国的最新情报远远不断送回来,经过删减分析之后,每三日都会呈交给燕王一批,洞悉天下大势。

      ¡¡¡¡°²ÅÅÇØ¹úʹÕßÂÀóѺó£¬Ëû˼ââÒ»·¬£¬¾ö¶¨À´µ½Éһ´¦½ûÔº£¬À´¼ûØÂÍõåú¡£

        辰凌走入深宫角院,侍卫和宫女停在院内,芈王妃和一个红衣侍女听到燕王来见,恭候在院内请安迎接。

        “芈王妃,不必多礼,按照辈分关系,你还是我的长辈,请入堂叙话。”

        芈王妃婀娜起身,如今她已年过三旬,可是看起来肤肌娇嫩,眸澈如泉,相貌仍像二十五六妇人,那眉眼嫣然若画,精致秀雅,一双幽若远山的黛眉、一对妩媚地眼睛,乍见她的容貌,就像蔽月地浮云突然分开,泻下那满天清辉的刹那。

        辰凌随意看了一眼,顿时一愣,不得不承认,眼前这位王妃,竟如此绝美,而且三十几岁的年纪,正是最成熟的时候,那和丰臀,让任何男人都感到致命的诱惑力。

      ¡¡¡¡ØÂÍõåúÉí´©Ò»Ï®µåÇàÉ«ÉîÒÂÅÛ·þ£¬Áì¿ÚÅÛÐäÐåÁ˰µ½ðÉ«Á«»¨ÎÆ£¬ÉÏÊøÁËÒ»Ìõ׺ÓñµÄ´ø×Ó£¬ÎÚºÚÓÍÁÁµÄÐã·¢ÍìÁËÒ»¸ö¸ß×µ÷Ù£¬·¢÷ÙÉϲå×Åһ֦ͨÌå½à°×±ðÎÞµñÊεÄÓñóÇ¡£

        整个人肩若削成,腰如约素,延颈秀项,举止优雅,妙目一闪时若轻云蔽月,芳泽无加,不愧为四个名动战国的极人。

        传言当世除了十大红颜外,还有四大绝美夫人,都是各国君王的妃子,有赵国赵武灵王的宠妃吴娃,有楚怀王的宠妃郑袖,秦惠王宠妃芈八子,以及宋国君王宠幸的王妃,这些都是三十许人,却个个盛开如牡丹,波大臀肥,成熟之美,任何男人看了都血脉喷张。

        辰凌深吸一口气,稳持住定力,不得不承认,这样的妇人神态和美感,只要是男人,都会被撩拨出一股情火来。

        “燕王,请入大堂一叙。”

        辰凌闻言,都有些怀疑自己的决定,该不该来探望这个女人,如果没猜错,这可是秦昭王的生母,也是历史上最浪荡的女人之一,史称宣太后,在后宫养男宠,并与一些大臣、西戎部落王等不少人有染,宠幸魏丑夫,临死前,都想让那个情夫殉葬陪她。

        在胡思乱想中,辰凌走入厅堂,分君臣之位入座,燕王开门见山道:“芈王妃,在燕国待了数年,正值燕国内乱,也没有照顾好你们母子,想不到前些日子,令公子稷,返回了秦国,临危受命,继承王位,登基为秦昭王,目前派来了使节,要接王妃回秦。”

        “哦,是吗?呵呵,这些年,芈八子倒是很感谢燕国,在这里,远离皇宫内争,清静无为,与王儿每日平凡度日,这些简单的快乐,在秦国恐怕还享受不到这些,真的离开的时候,还是不舍的……”芈王妃说着说着,由笑转黯然,轻轻抹泪,看得辰凌大叹其演技,太会煽情了。

        “芈王妃即将贵为秦国太后,在燕国待着的确有些不妥,不过如果日后思念旧地,随时可以回来重游,毕竟秦燕两国,东西两端,历代国君一直交好,还有联姻往来,家母也是秦惠文王之女,算起来,您大我两辈呢!”

        “噗嗤……”芈王妃娇笑起来:“我有那么老吗?大你两辈,我比你母,还要小上两岁呢,只是有个空辈分而已,不必当真。”

        诸侯联姻,其实关系比绢布还薄,这是众所周知的,两国联姻一般都是外交的需要,稳定一个盟友,但是根本不会改变什么实质的利益和决策,只是一种造‘势’,造成一种交好的假象。

        比如秦魏两国,五十年间联姻数次,但是每年交战,仇恨日深,各国之间都有联姻,但是在利益面前,仍然直接过滤掉这层微薄的裙带外戚关系。

        王侯世家的公主,历来是政治牺牲品,这是毋容置疑的。

        芈王妃聊得开了,开始用目光不断上下打量着辰凌,他的身体,他的面孔,他的言行举止,抿嘴浅笑,仪态悠然道:“想不到燕哙王有了个好儿子,你是二公子,比起太子平来,倒是英俊、睿智了不少。”

        “哦,你觉得我王兄如何?”辰凌随口发问,旁推一下其兄长。

        “他呀,野心不小,而且……嘻嘻……差点强上了奴家的床……”

        辰凌听到如此‘透骨’的话,一时还有些受不了,脸颊微微发红,这个‘长辈’,说话也忒不讲究了,如此‘挑逗’一个相隔了两代的亲戚后辈,虽然两人之间,八竿子都打不着,没有任何血缘关系。

        同时他对太子平的为人,也感到一阵吃惊和震怒,如此太子,能有多大出息?

        辰凌干咳一声,避开荤油话题,道:“王妃说笑了,眼下秦燕势弱,都处在内忧外患的时刻,需要两国增进情谊,此外‘七雄会盟’即将在大梁举行,战国七雄之主,都要前去参加,商谈天下大格局的分配,王妃如何离开,燕国都会派人护送。”

        芈王妃淡淡一笑,白了他一眼,不知是否怪他不知风趣,收敛一些情态,点头道:“好啊,战国七雄君王都前往大梁,连稷儿也前往,奴家也要去凑个热闹,不知是否方便同行?”

        辰凌暗暗警惕,他很清楚,这个芈王妃绝对不是一个简单女子,甚至就是她协助秦国探子救走了公子稷,此时又要与他同行,难道他要了解我的为人?以评判燕国未来数十年的强弱趋势?

        但辰凌有特殊的身份,不便公开,更不能被秦国知道,推脱道:“这个,寡人的日程安排很满,一边南下,一边检阅一下边戍守军,看一看地方民情,恐怕不便同行,不过寡人会安排人护送王妃在前面赶路,先一步抵达魏国大梁城。”

        芈王妃微微点头,没有多强求,能离开燕国,已经达到她的目的了。

        二人又简单聊几句后,辰凌借机起身离开,芈王妃恭送出院后,望着辰凌离开的身影,嘴角溢出一丝冷笑:这燕王姬职长得像谁不好,偏偏像魏国的那个该死的年轻将领辰凌?这难道是巧合吗?还是……

      第0329章 辰凌重回魏营

        七雄会盟的风波逐渐在各国传开,引发战国很多人的惊讶和恐慌,特别是宋、鲁、越、中山、卫等效果,也派出不少斥候、密探、使节在七大战国,打听确切消息。

        十大圣地,鬼谷宗、墨门、稷下学宫、凤舞门、天机阁、古玄门等都派出一些青年精英【创建和谐家园】下山,一旦战国起战乱,将是一场浩劫,这些圣地隐世数十年,都对天下大势有所制约筹码,此时全部出手,无疑是一种潜在风波。

        各地修炼圣地之间,原本有一种平衡的约定,一是不可出手,暗杀任何一个诸侯国君;二是不可擅自改变天下格局,助纣为虐;三是不可以干涉诸侯国内政,但是各圣地修学的士子,学艺有成下山后,可以随意去留,在任何诸侯国入仕途都可以,不受限制。

        出山之后的士子,不再代表圣地的职能,这是各大圣地之间公认的约定。

        如今魏国要举办七雄会盟,战国七大诸侯国的君王都会前往,引发战国的一片轰动。

        剑客、士子,游侠争相入魏观摩,大梁城即将风云际会,龙蛇混杂,成为举世瞩目的焦点。

        辰凌也动身了,以燕国新王的身份,携带丞相苏秦,国卿淳于臻两位重臣随行,北平军大将姜雄武带兵护驾。

        燕王坐内外钢甲防护的驷马篷车,分前后两层,前层车厢是两名宫女侍奉,或者近臣汇报时候坐的,后层车厢才是君王睡榻,随行有三千精锐甲士,其中一千为骑兵,两千步卒,浩浩荡荡,从辽东襄平城出发。

        芈王妃被安排另一拨人马护送,包括秦国使节在内,一共一千人马,沿途不停地赶往魏国大梁,与秦王等使臣汇合。

        辰凌队伍沿途走过渔阳城、蓟城,考察民情,安慰百姓,答应很快朝廷就会有新政策,让百姓佃农等都会获得土地耕种,绝不会不管乡野村舍黎民的。

        正值三月初,大地复苏,春风似剪刀,草色在荒野上逐渐占据了主导,一片一片,漫山遍野的山花和绿草,给整个天地带来了昂然生机。

        三日后,队伍来到易水长城,辰凌犒赏三军,检阅边戍守军,鼓励一番。

        当他站在土长城上,望着远处易水河,湍急东流,作为燕国南面的一道天险。

        后世因燕太子丹送荆轲刺秦于此作别,高渐离击筑,荆轲合着音乐高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而名扬天下。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16 22:3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