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名门》-第55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张灿下了马车,迎面便见张焕从台阶上笑呵呵走了下来,“八哥,小弟等你多时了。”

        张灿冷冷一笑道:“十八郎做事倒越来越小心了,既然不相信我,还叫我来做什么?”

        张焕毫不介意,他微微一笑道:“如果我不相信你,会写信约你出来吗?”

        张灿没有说话,他慢慢走近张焕,忽然猛地掐住他脖子笑道:“你这个家伙,都是自家兄弟,你以为我会出卖你?”

        张焕用劲掰开他的手,吃力地道:“你小时侯就经常出卖我!”

        张灿哈哈大笑,他亲热地搂张焕的肩膀笑道:“你能来找我,我其实很高兴。”

        两人说说笑笑,便进了大门。

        两人坐了下来,张灿便向他详细地叙述了这几天府中发生的大事,他苦笑着道:“张若锦接手了府中的大权后,整个张府便被他闹得鸡犬不宁,他先是到我这里来查帐,但没有查到什么结果,便把所有的帐房都抓了起来,只有老钱生病未来逃过一劫。”

        张焕沉思了一下,又问道:“我听说官府好像发现了一封信就放弃了追查三叔的案子,你可知那封信的内容是什么?”

        “具体我也不知道,不过那封信恐怕和家主有关?”

        “为何?”

        “因为太原尹韩延年看了那封信,当天就称病不起,如果不是牵涉家主,他又何必如此。”

        张焕点了点头,张灿说的确实有道理,他从怀里取出一封信递给张灿道:“这是家主写给父亲的信,你交给他吧!”

        张灿接过信,默默地点了点头,张焕拍了拍他的肩膀又笑道:“你还记得是怎么得到这个财权的吗?”

        “我当然记得。”张灿淡淡一笑道:“物以稀为贵!”

        说罢,张灿快步向大门走去,快要走出大门时,他忽然听见张焕低声问道:“八哥,你来做家主继承人如何?”

        张灿一下子怔住了……

      第一百零三章 争夺家主(五)

        苗家庄园内,张若镐躺在纱帐里,手臂搁在一个软垫上,透过纱帐他眯着眼细细地打量给自己看病的林德隆,上次就觉得他象极了自己从前的一个故人,现在越看越象,只是那个人已在与回纥人的潼关大战中阵亡,不过也有人说他并没有死,张若镐冷不防问道:“林先生可认识金吾卫大将军李日越?”

        林德隆面无表情,他慢慢收回手,淡淡道:“我只是太原城一个小小的医师,怎么会认识金吾卫大将军,不过我倒给辛云京大将军看过病。”

        张若镐见他不露声色,又是张焕的师傅,倒不好追问得太紧,话题一转他便回到了自己的病上:“林先生以为老夫的病势如何?”

        “仅凭诊脉是看不出什么,不过我从前有个病人的病况和张尚书一样,几个月之内由一个肥壮的汉子变得骨瘦如柴,每夜胃痛难忍。”

      ¡¡¡¡¡°ÄÇËûÏÖÔÚÔõôÑùÁË£¿¡±ÕÅÈô¸äЦ×ÅÎʵÀ¡£

        林德隆摇了摇头,“后来他去岭南了,情况我也不知,不过我让他改素食后,他的病况确实有所改善。”

        “多谢林先生,以后我也会注意饮食。”

        林德隆见他有些疲惫,便告辞而去,张若镐给旁边的张焕使了个眼色,示意他留下来,林德隆走后,房间里就只剩下张若镐和张焕两人。

        张若镐微微一笑道:“想不到当年的在金吾卫大将军,竟然就藏在我的眼皮之下。”

        张焕默然无语,原来师傅竟然就是当年史思明手下第一猛将李日越,后来投降了李光弼,被朝廷封为金吾卫大将军,现在他终于明白十五年来师傅为何要在太原行医从善,那是因为安史之乱中他曾在河东杀人无数,他是来赎洗自己当年所犯下的罪孽。

        张若镐见张焕沉思不语,便轻轻拍了拍他的手笑道:“来!给我讲讲昨夜的事情,我听说你发现了蹊跷之事?”

        张焕便将师傅之事暂时放下,给他讲述了发现有人相助之事,最后问道:“家主以为这是谁的手笔?”

        张若镐冷笑了一声,这还用问吗?除了裴俊,还会是谁,不过裴俊这只老狐狸打得什么主意他当然也很清楚,他抬头瞅张焕一眼,笑道:“你认为呢?”

        “我以为是裴相国。”

        张焕微微地笑了笑道:“裴相这样做自然有他的用意,不过我以为先不必考虑他的动机,对我们有利则拿来用就是,我想,裴相也乐意见到崔圆饮恨河东。”

        张若镐没有再说什么,他慢慢闭上了眼睛,淡淡一笑道:“既然你心里明白,此事就由你自己决定吧!”

        张焕默默点了点头,转身去了,张若镐忽然睁开眼睛望着他的背影,眼中露出一丝忧虑之色,喃喃自语道:“十八郎,你可千万别被他的伪善迷惑啊!”

        ……

        张焕回到前院,只见林德隆正坐在台阶上细心地擦拭一把横刀,在他旁边则停着一辆华丽的马车,车窗上陈平托着腮全神贯注地看着林德隆的一举一动,那神态颇象街头小孩盯着修补匠人手中的活计。

        张焕心中轻轻地松了口气,其实师傅从前是谁又有什么关系呢?他既然在官方记录中已经阵亡,那他就不再是李日越,而只是太原名医林德隆。

        他慢慢走到林德隆的身边坐下,笑了笑问道:“师傅不想孙子吗?”

        林德隆举起钢刀眯着眼打量一下,笑道:“我那亲家翁恨不得我最好忘了孙子,自己一个人回蜀去。”

        张焕见他手中是一把新刀,便歉然地说道:“我把你给的刀弄丢了。”

        “我已听平平说了此事,丢了就算了。”

        沉默了一下,张焕忽然想起一事,笑道:“师傅可知道平平被楚尚书认为义女。”

        林德隆微微一怔“是楚行水么?”

        “是!”

        林德隆沉思片刻,便笑了笑道:“十几年前和他打过交道,虽然他外表温文尔雅,但内心却很刚烈,是一条汉子,平平有他这个义父也不错。”

        说到这里,他笑意渐去,瞥了一眼张焕道:“张尚书的病恐怕拖不了多久了?”

        张焕一呆,他急忙问道:“师傅不是说有一个类似的病人去岭南了吗?”

        林德隆摇了摇头,苦笑了一下道:“去岭南之说只是不想【创建和谐家园】张尚书,我那个病人来找我诊治后不到一年就死了,他胃里长了一个‘肿’,我刚才看太医开的药方,其实张尚书就是一样的病,想必太医也明白。”

        张焕半天说不出话来,恐怕张若镐自己也知道命已不久,所以他才会将内阁之位让给张破天,逼张家接受张破天【创建和谐家园】。

        “生死有命,你就看开一点吧!”林德隆拍了拍他的肩膀,岔开话题笑道:“听说你昨晚吃了一个大亏,可是真的?”

        张焕瞥了一眼陈平,淡淡一笑道:“有人虚虚实实,着实骗了我一回。”

        林德隆将刀【创建和谐家园】鞘里,站起来微微一笑道:“还有什么事需要我帮忙?”

        张焕想了想便道:“我想请师傅贴身保护家主。”

        ……

        次日黄昏时分,太原城的南门便浩浩荡荡驶来一支队伍,近三百骑兵严密地护卫着一辆马车,虽然人数不多,但这些骑兵皆手握横刀,衣甲鲜亮、气势威严。

        这些天张家似乎要发生什么大事,每天都有不少族人从各地赶回,但今天这支骑兵队却不同寻常,思路活络一点的人都猜出,这是张家家主回来了。

        消息往往比马车跑得快,张若镐的队伍刚到张府大门的木桥前,张若锦便率领近百名族人出来迎接,“大哥回来前为何不先告诉我们一声!”

        虽是迎接,但张若锦态度毫无恭谦,语气也没有半点敬意,如果不是李翻云要求出迎家主,他或许连大门都不会开,争夺族位如同水火,他势弱一分,极可能就被张若镐压下去。

        张若镐连窗子也没有打开,只听他在车内冷冷道:“你问我回来前为何不说一声,那我问你,三弟死之前为何你又不告诉我一声?”

        张若锦脸色一变,他向后退了一步道:“大哥此话是什么意思,难道是说三弟之死和我有关系吗?”

        “你自己心里明白!”

        场面一下子紧张起来,张若锦向后扫了一眼,老四张若锵犹豫了一下没有动,而老六张若钧却一步站了出来,他的眼角迅速瞥了一眼张焕,厉声道:“三哥之死和二哥无关,这一点大家都清楚,我倒觉得你应先问问自己,究竟谁该对三哥之死负责?”

        话音刚落,一条黑黝黝的鞭稍从他嘴边扫过,‘啪!’地一声脆响,张若钧猛地捂住嘴巴,万分痛苦地蹲了下去,片刻,他的嘴变得又红又肿,只听张焕在马上冷冷道:“族规有言,不敬家主者杖五十,辱家主者杖两百,既然没人动手,那只有我来代劳了。”

        “你!”张若锦恶狠狠地盯着张焕,他刚要发作,却忽然脸色大变,只见张焕的手中出现了一块金牌,四个篆字清清楚楚出现在他眼前,“如见朕面”,在下面刻有一行小字,‘玄宗皇帝亲书’。

        而在金牌的上面则是一双冷厉的眼睛,再看两边,几个士兵已经抽出了寒森森的刀,张若锦的腿一阵发抖,他‘扑通!’跪了下来,恭恭敬敬行了一个大礼,“臣平阳郡刺史张若锦恭迎太上皇陛下圣物!”

        他这一跪下,身后所有的人都跪了下来,张焕一言不发,良久才冷冷道:“恭迎太上皇圣物,只开一侧门就行了吗?别的人呢,都在房中睡大觉吗?”

        “这……”张若锦又羞又恼,他回头恶狠狠地对几个族人道:“去把大门打开,把所有人都叫出来迎接!”

        张府两年未开的大铁门终于在‘吱吱嘎嘎!’声中开了,张焕将金牌一收,跳下马恭恭敬敬地对马车中张若镐道:“请家主进府!”

      ¡¡¡¡Ö»ÌýÕÅÈô¸äÔÚÂí³µÀïµÍÉùºÈµÀ£¬¡°½ø¸®£¡¡±

        高大的马车便从张若锦和张若锵面前缓缓驶进了大门。

        张府内也有一条类似中轴线的大街,呈东西走向,为了避讳,修成了半月形,此刻道路两旁挤满了张家的族人、家奴和帮佣,足有数千人之多,他们没有看到太上皇的圣物,却看见一辆高大的马车缓缓驶来,‘家主回来了’,这个消息瞬间便传遍了全府,太上皇的圣物此刻已经不重要了,家主的到来使无数心处悬崖的张氏子弟们一下子回到了坚实的大地,欢迎的场面出现了冷热两重天的局面,开始有一些年轻的子弟追着家主的马车奔跑欢呼,也有知内情者负手呵呵冷笑,而更多的人则开始盘算在这次家族内讧中自己究竟该支持谁。

        今天晚上,将是无数人的不眠之夜。

      第一百零四章 争夺家主(六)

        入夜,几声犬吠呜呜咽咽在街头响起,张府大门悄然打开,过了半晌,一辆马车在数十骑武士从门内驶出,辚辚向北驰去,自从家主归来,张若锦不敢再嚣张,出一趟门也是小心再小心。

        马车几乎在太原城内绕了一周,才渐渐地向目的地走去。

        今天张若镐一回来便强势出手,释放了所有被拘押的帐房,并解散了他刚刚成立的安保营,虽然在他回来之前几乎所有的族人都表示支持自己,可今天下午在张若镐的强势面前,却无人敢出头反对。

        “一帮见风使舵的家伙!”张若锦暗暗咬牙切齿。

        马车一转,又驶进了那个深宅小巷……

        李翻云负手站在窗前,目光阴冷地看着院子里的大树,自从得到张若镐进城的消息,她的脸便一直阴沉似水,很显然,自己的计划失败了,那十个人必然已经完蛋,但其中的细节她却不得而知,现在已经打草惊蛇,再想刺杀张若镐实在是难上加难,罢了!张家的事情还是张家去办吧!自己应集中精力把自己的事办好。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低微的禀报,“先生,张刺史来了!”。

        李翻云的思路被打断,她凝神道:“让他进来!”

        很快,张若锦被带了进来,他上前轻轻施了一礼,“李先生,你找我有事吗?”

        李翻云瞥了他一眼,冷冷道:“我来问你,你已占尽先机,为何张家的族会迟迟不举行?”

        张若锦小心翼翼答道:“现在大半族人都已到来,还有三十几人可能明后天能到,按族规还达不到罢免他的人数。”

        李翻云没有说话,半天她才缓缓道:“我刚刚得到消息,李系已加快行进速度,三天后将抵达太原,最迟后天你一定要召开族会罢免张若镐,否则你自己给相国解释去。”

        张若锦见她将责任推到自己头上,心中大骂,却又无可奈何,他迟疑一下又道:“先生能否问问相国,在危急时刻,请山东出兵……”

        他话没有说完就被李翻云断然拒绝,“出兵河东?哼!你以为相国会想不到吗?你以为张若镐也会想不到?”

        一连三个加重语气的疑问,使李翻云对张若锦的能力产生了强烈的质疑,如此浅显的道理他居然还会问,他难道不知道李系来河东巡视的真正目的,就是为了防止山东借机出兵河东吗?

        她暗暗地摇了摇头,崔相国看错人了,这次张家之争恐怕不容乐观,想到此,她语气萧索地道:“张刺史,这件事你可以直接飞鸽请示崔相,不必通过我。”

        张若锦见她没有诚意,只得恨恨而去。

        待他走后,李翻云沉思了片刻,又拉了一下绳,一名手下匆匆走进,向她施一礼道:“请先生吩咐?”

        “兰陵乐坊那边情况如何?”

        “启禀先生,正按既定计划在太原造势,夺下这次曲会桂冠不成问题。”

        李翻云点了点头,“要将名气造大,这两天一定要轰动全城。”

        ……

        张若锦忧心忡忡地回到府里,事实上他并没有对李翻云说实话,张府族人下午时便已到齐,只是张若镐的强势出现削弱了他的信心,罢免家主须七成族会中人通过,他委实没有把握,如果一旦族会上罢免失败,崔圆不会饶过他,所以能向后拖两天,给自己留点时间是最好不过,想着,张若锦慢慢来到了张若钧的房内。

        张家五兄弟,除了老三张若锋身体瘦弱外,其他四人长得都颇为神似,皆是高胖的身材,相貌也是大脸大鼻,只是张若钧最没有出息,官职最小,在族中也没有什么影响力。

        但他的两个儿子却引人注目,一个嫡子掌管着张家的财权,而另一个庶子却名扬大唐,不过他宁可没有这个名扬大唐的儿子,府门前挨的一鞭将他这个父亲的脸面扫得荡然无存。

        此刻张若钧仰躺在软榻上,一名侍妾正小心翼翼地为他敷药,张焕的那一鞭抽得太狠,不仅口唇高高肿起,而且牙齿也松掉了两颗,他此时的模样颇似一种生活在河中的马的远亲。

        “六弟!你好点了吗?”张若锦在他身边坐下关切地问道,这一鞭是替自己挨的,倒把他们兄弟之间的心拉近了。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15 03:0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