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名门》-第12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张焕明白他的意思,便停住马向四周察看,这里是一个山坳,两旁是低缓的丘陵,山岗上都光秃秃的,【创建和谐家园】出大片黄土,一直伸向远方,这时,旁边的车夫笑道:“张公子,从这里再往南走二十里便是渭河,今年天气异常,许多大河都没有冻结,估计渭河上还有客船,我看你们也累了,不如去渭河乘船进京。”

        “也好!水面干净,正好没有灰尘。”

        张焕当即决定下来,他回过头对众人喊道:“大家加快速度,出了这个山坳,咱们去渭河走水路。”

        听说要改乘船,众人精神倍增,一路扬鞭疾行,一个时辰后便抵达了渭河北岸。

        这里是渭河上游,水流湍急,两岸林木茂密,呈现出一片金黄之色,渭河也没有结冰,河水流速湍急,船来船往,显得十分繁忙。

        张焕一行沿着河走了三里路,也没有看见一个码头,宋廉玉催马上了一个小土坡,搭手帘向两岸探望,忽然,他一指前方大叫起来:“去病,前面好象就是个码头,那里有不少船!”

        众人大喜,郑清明和赵严更是急不可耐,两人一夹马,率先冲了过去,张焕他们赶到近前,果然停泊着几艘大客船,皆可容纳二、三百人,码头上商贾、行人拥挤,一辆辆平板车上装满了货物,正费力地向船上搬运,码头上到处是骡马及它们的粪便,臭气熏天。

        “去病!我们去坐那一艘!”

        赵严迎上来,手指最边上一艘船喊道,张焕顺他手指处看去,那里没有货物,船板两边也没有行人商贾,十分安静,只见船家在对一群士子进行上船前的训话。

        远远地,只听家船家十分严肃地说道:“你们因为有功名在身,所以才会让你们上船,但你们只能用两个船舱,上船后要保持安静,尤其不得胡乱向江面上撒尿,否则我会赶你们下船,你们明白吗?”

        赵严在张焕耳边低声道:“我刚才听说这艘船要去接一个京城大户人家的小姐,船家想带些私客才让这些士子上船,我看这艘船很干净,不如我们也乘它。”

        张焕点点头,“我也正有此意,让我去试试。”

        他翻身下马,慢慢地走上前向船家拱手施了一礼,指了指远处的同伴道:“船家,我们也想搭个顺风船,可否行个方便。”

        他话音刚落,旁边正在搬行李的士子顿时嚷起来,“一共只有两个船舱,我们都包下了,没有多余的地方。”

        不等张焕上前商量,他们中间一名身材高大的紫脸膛士子站起来对众人厉声喝道:“出门在外,谁没有个难处,人家也是士子,你们这等小肚鸡肠,就不怕别人耻笑吗?”

        众人显然十分怕他,被他一喝,皆噤声不敢言,他随即向张焕笑着拱拱手道:“大家都是进京赶考之人,相逢便是缘分,客气话就不用说了。”

        张焕向他回一个礼笑道:“那就多谢了!”

        众人结算了车马钱,卸下行李,大包小包扛上船去,马匹则由船员牵到底舱寄养,大家上了船,立刻便遇到一个意想不到的麻烦,他们只有一个船舱,那林巧巧怎么办?总不能和他们挤在一起吧!

        张焕想了想,便去找到船家商量,他愿意出双倍的价钱再租一间船舱,不料船家却一口回绝,别的船舱都已被包下,只有这两个船舱,要么就拉一幅帘子,要么请另上他船,没有什么可商量的,张焕无奈,只得再去寻那个紫脸膛的士子。

        “这位兄台,我们这边有一个年轻的女眷,不便同室,不知你们那里能否再容纳几人?”

        那名紫脸膛的士子没有说话,过了一会儿,他忽然问道:“听兄台的口音似乎是太原那边的人,莫非你们是晋阳书院的学子?”

        张焕点点头,“正是!请问兄台贵姓?几时去过太原?”

        那士子微微一笑道:“在下金城郡辛朗,十岁前便随家父一直住在太原,兄台若不嫌我们鸹噪,尽管搬过来便是!”

        张焕大喜,急向他深深施一礼谢道:“在下太原张去病,今天能认识辛兄,确实是一种缘分。”

      第二十四章 同船渡

        午时正,大船缓缓起拔,向东驶去,此时正是十二月中,河面上西风劲吹,大船挂起了巨大的风帆,鼓如满月,速度极快地向下一站陇西郡驶去。

        张焕他们住的船舱极为宽阔,住了近二十人,仍然不嫌拥挤,这群士子均在韦家创办的陇右书院就读,都是金城郡人。

        说起书院,就不得不多讲几句,大唐在立国之初,便十分重视教育,在长安兴办各种官学,如国子学、太学、四门学以及一些专科学校,同时在各州县也分别设立官学,人数不等,这些官学都统一由国子监进行管理,一般而言,生员的入学的年龄为十四到十九岁。

        除了官学外,各地还有许多私人学校,它们不受国子监的束缚,各有章程,其中数七大世家创办的书院最为有名,而且各具特色,比如崔家的清河书院以尊儒著称,治学严谨,尤其重视经学;而太原的晋阳书院则讲究学以致用,特别看重策论;

        到了韦家的陇右书院又完全不同,陇右书院的特色是军制管理,生员按十人一伍、百人一队、五队为一尉来编制,各选能力强的生员担任军官,等级森严、文武并重。

        长着一张紫脸膛的辛朗正是陇右书院三校尉之一,在陇右书院地位极高,不仅仅是因为他出身名门,更重要是他弓马娴熟,剑法很高,在尚武的陇右书院里称雄三年而不败。

        此刻,船舱里十分热闹,两个有名书院的生员遇到一处,自然有说不完的话,各自炫耀自己的书院,惟恐被对方看低去。

        张焕与辛朗靠窗相对而坐,一起欣赏江面上的景色,他提起茶壶给对方满满注了一杯茶笑道:“今日多谢辛兄仗义,张焕以茶代酒,敬你一杯。”

        辛朗笑着摆了摆手,“我表字百龄,去病兄可直接称我百龄便是。”

        他喝了一口茶,又悠悠道:“其实我是听出去病兄是太原的口音,才答应让出一间船舱,否则也不会那么爽快!”

        张焕沉吟一下便问道:“金城郡是原太原尹辛云京大将军的故里,不知和辛兄可有关系?”

        辛朗点了点头,“正是家父,小弟在家排列十八,是辛家幼子。”

        张焕一怔,随即微微笑道:“巧了,我在家也是排列十八,故乳名就叫十八郎。”

        辛朗闻言忍不住哈哈大笑,“看来我们真是有缘分,今天晚上我请你喝我们的金城老酒,不醉不睡!”

        “好!那就一言为定。”

        忽然,船身剧烈晃了一下,只听船家在外面喊道:“陇西郡到了,收帆!准备靠岸!”

        众士子精神大振,包下这艘船的大家小姐正是在这里上船,他们纷纷涌到甲板上,皆对这位神秘的大家小姐怀有极大的兴趣。

        过了片刻,只听见郑清明兴奋的喊叫声,“来了!来了!”

        张焕慢慢走到窗前,凝神向岸上望去,只见不远处黄尘滚滚,近百名骑士护卫着几辆马车急驰而来,最前面一辆马车装饰华丽,两匹白马咆哮长嘶、腾龙欲飞,马车行至船边停下,侍卫首领大声喝喊,命船家放下船板,随即从马车里飞快下来两名俏丽的侍女,她们屈膝在车前铺了一块小绒毯,便起身站在一旁,低头等待主人的下车。

        这时,所有的士子都屏住了呼吸,盯着那块绣有花边的绒毯,片刻,马车踏板上出现一双精巧的羊皮靴,随即一袭淡黄色的曳地长裙拖下,遮住了皮靴,长裙用名贵的蜀锦绣制,层层叠叠一直系到胸下,她身材娇小,穿着一件新绿窄袖短衫,肩覆凤帔,头戴一顶用孔雀绒毛织成斗笠,上面缀满了精美的饰品,只可惜斗笠边缘挂着一层黑色轻纱,遮住了她的容颜。

        她没有停留,直接被侍女扶上了船踏板,姿态轻盈优美,绣着金凤银鹅的裙摆在风中飘展。

        “小姐上船了,大家快回舱去!”船家慌不迭地催促众人,大家这才恋恋不舍地最后望一眼她的妙曼身姿,回舱去了。

        ……

        离开陇西郡,夜幕很快便降临了,船舱里灯火通明、酒气弥漫,充满了欢声笑语,陇右书院不禁酒,再加上关陇一带民风彪悍,故这群士子个个都颇有酒量,大家各自取杯斟酒,又捧出用油纸包裹的下酒菜,众人挤在一起,热闹非常。

        在张涣五人中,数郑清明最为贪杯好色,几杯酒下肚,他满脸通红,话题自然便落到那位大家小姐的身上,读书人肚里有点文墨,风流也讲究一些品位,只听郑清明摇头晃脑吟了两句:‘美人兮美人,不知暮雨兮为朝云!’

        立刻有一人替他大声接道:“自君之来矣,不复举酒杯,思君如残月,夜夜涨清辉。”

        众人哄堂大笑,将郑清明的脸臊得如猪肝一般,张焕知道他的毛病,也只笑而不语。

        “呵!这里好热闹。”

        舱门忽然开了,一股冷风冲淡了房间里的热气,舱内的笑声嘎然而止,众人皆回头向门口望去。

        只见门口站着一人,身材魁梧,长着一对又粗又浓的扫帚眉,有人认出来,他便是那小姐的侍卫首领。

        “我家小姐请各位安静一点!”

        “哦!真是抱歉了。”辛朗连忙上前行一礼,“我们忘记了,一定注意!”

        侍卫首领说完,却没有走的意思,他的鼻子使劲地抽了两下,眼中露出迷醉之色,“是金城老酒!”

        辛朗见状,不由微微笑道:“既然来了,不如喝一杯再走?”

        “呵呵!那就恭敬不如从命了。”侍卫首领干笑一声,转身将舱门关上,搓着手挤了进来,他也不客气,随手端起郑清明的酒杯‘吱!’地一声,仰脖喝尽,不由连声赞道:“好酒!浓烈而不呛喉咙,我就喜欢这个劲!”

        说着,他抓过酒壶,自斟自饮起来,喝了几杯他才发现众人都鸦雀无声,不由诧异地放下酒杯道:“大家可是嫌我粗鄙,不屑于同席?”

        “那倒没有!”张焕笑了笑道:“只是我们在等兄台的自我介绍,所以没有举杯。”

        “呵呵!是我失礼了,在下姓秦名三泰,京城人,请问老弟贵姓?”

        他见张焕皮肤黝黑,臂膀孔武有力,和印象中的白面书生完全不同,不由对他生了几分好感,也不等张焕报名,便走过去和他挤坐一起,又替他斟了一杯酒道:“别看我没上什么学堂,我可在安西从过军,还担任过李嗣业大将军的亲兵,经历了大大小小不下百场战役,这一辈子有这些经历,我也不算白活了,老弟你说是不是?”

        张焕举起酒杯向他微微笑道:“所谓行万里路,读万卷书,不瞒秦兄,我长这么大还是第一次来陇右、第一次进京,这一路上江山如画,早知道就少读几年书了!”

        秦三泰咧嘴大笑,他重重一拍张焕肩膀,“江山如画算个屁,要玩最美的女人才【创建和谐家园】,你到京城后,晚上去平康坊逛逛,你才知道什么叫不枉此生。”

        提到女人,酒席上的气氛开始回暖,众人看出这个不速之客虽粗鲁,但也是性情中人,便不那么拘束,各自饮酒聊天,场面上又渐渐热闹起来,郑清明的杯子被对面家伙拿走了,他只得重新取出一只空碗,但碗和杯子的细斟慢饮完全不同,灌下两碗酒后,郑清明心跳加速、胆子变大,渐渐开始失态。

        “那个、我说秦老哥,平康坊里一般是什么价位,一贯钱能买到什么货色?还有,多少酒水钱可以送个粉头?”

        秦三泰眯着眼睛打量眼前这个胖子,嘴里不住嘿嘿直笑,“想不到你倒是个老手,平康坊里档次不一,最贵的百贯才能见一面,最便宜的几十文便可以打发,不过花酒钱的规矩倒是一样,两贯以上,便能数人中选一,任你快活一晚!”

        郑清明听得悠然向往,他忽然想起一事,便呷了口酒,涎着脸问道:“不知你家小姐叫什么名字,可曾婚配?”

        “清明住嘴!”

        张焕一声怒喝,他见郑清明越说越下流,有失读书人身份,早已忍无可忍,现在他居然在讲完青楼之后,又紧接着提到人家的主人,实在是无礼之极,他见秦三泰脸色大变,知道已经将人得罪,连忙向他陪礼道:“我这兄弟多喝了几杯,实非本心,望秦兄多多包涵!”

        说着,他急向宋廉玉和赵严使个眼色,让他们将这头死猪拖走,两人刚刚将郑清明强行架起,秦三泰突然发作,只见他猛地抡起酒壶,向郑清明头上狠狠砸去,只听‘啪!’一声脆响,酒壶在郑清明的后脑上开了花,酒水、瓷片四溅,郑清明‘嗷!’地闷叫一声,一个踉跄便栽倒在地,头捂着后脑勺,鲜血从手指缝里汩汩流出。

        虽然郑清明已经受伤倒地,但秦三泰仍然不依不饶,拔出剑便向他扑去,嚎叫道:“你是什么东西,竟然敢打我家小姐的主意,老子劈了你!”

        骂声忽然嘎然停止,秦三泰握着剑一动也不敢动,只见一把冷冰冰的横刀直指他的面门,再上前一寸,刀锋就将戳入他的脸庞,秦三泰举起双手,被迫跟随着刀势慢慢地向后退,他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刀尖,但刀锋却如影随附,距他的脸庞始终不到一寸,秦三泰无法摆脱,一直被逼出了舱门。

      第二十五章 赌意气

        秦三泰脸上一阵红一阵白,他忽然一跺脚吼道:“你有种,给大爷等着!”

        他吼叫一阵便慌慌张张地跑了,惹来士子们一阵轰笑,郑清明捂着头挤上前恨道:“就这么跑了吗?实在太便宜他了!”

        张焕收刀回鞘,瞪了他一眼道:“还说!事情就是由你口无遮拦引起。”

        郑清明满脸羞惭,低下头一声不语,张焕不忍再说他,回头一挥手对众人道:“我们是进京参加科举,不宜太放纵,今晚就到此为止,该看书的看书、该睡觉的睡觉,大家散了吧!”

        话音刚落,舱门‘砰!’地被踢开了,涌入数十名侍卫,个个眼中兴奋,手里皆拿着长剑,刚刚准备睡觉的士子们吓得急忙爬起来,向墙边退去。

        这时,那个大家小姐缓缓走了进来,她依然戴着斗笠,黑纱遮住她的面容,在她旁边,秦三泰目光凶狠,他的在舱内扫了一圈,最后停在张焕的身上,他指了一下,急低声对小姐道:“就是他!”

        那小姐哼了一声,语气不悦地说道:“是你吗?竟敢用刀逼退我的手下!”

        张焕冷冷看着她,一言不发。

        “是你们打伤人在先。”

        “我们已经道歉!”

        众士子七嘴八舌,皆忿忿不平。

        那小姐不屑一顾,她扭头看了秦三泰一眼,淡淡笑道:“道歉只是书呆子所为,我的侍卫从来都不接受,本小姐倒可以接受道歉,不过态度要诚恳,不得敷衍了事。”

        “这位小姐,我当时多喝了两杯,昏了头……”

        郑清明见事态严重,他急忙站出来结结巴巴道歉,却被张焕一把抓住他胳膊拉了回来,他瞥了这个傲慢的小姐一眼,冷冷道:“男子汉大丈夫,做就做了,又何必一再道歉!”

        船舱里‘啪!啪!’地响起两记清脆的掌声,那小姐走到张焕面前轻轻笑道:“不错!仅仅道歉是不够,我的侍卫们想要找回面子。”

        说到此,她笑声一敛,语气冰冷道:“很简单,我的侍卫要和你们比剑!”

        不等张焕表态,背后的辛朗忽然大声叫喊,“比剑就比剑,不过若我们赢了怎么办?”

        那女子头一仰,傲然道:“赢就赢了,有什么怎么办!”

        张焕一竖拇指,“说得好,我们接受比剑!”

        他抽刀出鞘,迎战上去,那女子轻轻点了点头,回头对一名满脸伤疤的侍卫一挥手,“赵三,你打头阵!”

        这名叫赵三的男人约三十出头,身子瘦长,肌肉极具韧性,他一声不语地站出来,长剑如一根直线,指向张焕。

      ¡¡¡¡¡°È¡¾ýÖÐæáÓë±ËÏÂæá£¬ÕâÒ»Õ½ÎÒÀ´£¡¡±

        辛朗一步抢到张焕面前,拱手向对方施一礼道:“河西节度使辛云京之子辛百龄。愿领教剑法!”

        赵三脚步不由后退一步,有些胆怯地向主人望去,轻纱遮住她的表情,只见她毫不犹豫地做了个杀无赦的手势。

        船舱中破空之声响起,赵三之剑如一道寒光直刺辛朗咽喉,干净利落,不带一点花式,霎时间剑锋便刺到辛百龄咽喉尺许处,迅捷无比,众陇右士子的心一下子提到嗓子眼上,须知书院内比剑都是用木剑,不得伤及于人,但这些侍卫却是真刀真枪,尤其是这个赵三,明知辛百龄是辛云京之子,竟还敢直取要害。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07 00: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