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说说看,你想要什么条件?”
“我希望张都督能和我们西党项结盟,一起对付银川郡的野利平。”
……
拓跋千里已经走了,张焕背着手在大帐里来回踱步,党项人给他带来了一个意想不到的消息,吐蕃与回纥在安西交战,难道这就是吐蕃不肯进攻会西堡的缘故?
似乎两者之间正是一种顺理成章的因果关系,吐蕃集中精力争夺安西,所以才无暇东顾,但如果此事是从一个普通商人口中说出,他张焕可以完全相信,可这话却是从党项王子的嘴里说出,这就需要谨慎从事了。
张焕对党项人并不是很了解,小时候他经常听学堂里夫子说,党项人是怎么怎么忘恩负义,在陇右烧杀抢掠,从今天这个党项王子的接触来看,此人并不简单,他一方面说自己最小最没出息,不被父亲看重,可一张口却要自己和党项结盟,语气中没有丝毫犹豫,似乎完全能代表党项,这就有些前后矛盾了。
经历了这么斗争,张焕已经不是随便一个消息便能将他打动的人,这个党项人的消息虽然重要,但他却只信了三分,剩下的七分他需要自己去证实,很快,他便叫来了两个羌人斥候,命他们前往安西探察虚实。
天宝县他已经呆了大半天,了解到了自己想知道的情况,他随即把黄县令找来,交代了一番,便带领亲兵返回了武威。
且说这个党项人拓跋千里在天宝县歇息了一天,便带着四百余随从继续上路了,五天后,党项人的商队便来到了流沙河畔,过了河,再向北沿贺兰山走三百余里便是党项人聚居的燕然郡。
当初他们启程去西域时正是二月底,流沙河畔还是一片荒芜,可现在却扎了几百顶大帐。
不远处还有一个军营,只见有数千人在河边忙碌,场面十分热闹,拓跋千里心中不由有些诧异,他派人去打探一下,得到的回答是这些人在这里淘金。
“淘金?”拓跋千里心中动了一下,生出一个念头,如果这座金砂矿归党项所有,他又何须万里迢迢远方赴西域,虽然这样想,但他的脸上没有任何表情,直接渡河向北而去。
燕然郡所在的贺兰山脚是一个狭长形的地带,东临黄河,最宽处不过二十里,长却有数百里,在去年初大唐皇帝李系被困西受降城时,韦谔曾派大将路嗣恭前去救驾,也就是在这里被回纥人的伏兵杀得打败,葬送了辛云京的河西精锐。
燕然郡原来是突厥九姓人的属地,只有一座极小的城池,在党项人未来之前,这座城内只住了三百余户,一千多人,都是以放牧为生,党项人来了以后,城中之人都被赶走,这座小城也成了拓跋喜的王城,在城内扎了几十顶金碧辉煌的大帐,以供西党项的王室成员居住。
西党项王拓跋喜共有三个儿子和两个女儿,儿子分别起名为万里、千里、百里,千里自然就是拓跋千里,他实际上是二王子,绝非是他自己所介绍那样,最小最没出息的一个,不仅如此,他还是党项王位继承人。
长约二里的骆驼队穿过了大片帐篷,二王子的归来引起了整个西党项人的轰动,数万男女都跑出来沿路迎接,欢呼声连绵不断,这一千多头骆驼里满载着他们的希望,在离燕然城还有一里时,拓跋千里的父亲,党项王拓跋喜亲自出来迎接。
在这次党项人的西迁中,他们带走的财富和牛羊都寥寥无几,大部分百年积累的财富都留在了银川郡,于是,寻找到一条生存之路就成了西党项人最紧迫之事。
和西域展开贸易便是党项人的第一个选择,为此,他们聚集了所有的财富让他们最能干的二王子去开拓这条贸易立国之路。
拓跋喜亲热地将儿子拉进了自己的大帐内,拓跋千里刚刚坐下,便坦率地对父亲道:“父亲,和西域贸易风险太大,吐蕃人只允许我们一年走一趟,而且商队人数不能超过五百,我看这也不是长久之计。”
拓跋喜是个白白胖胖的中年人,他看起来不像什么党项王,倒像个大户人家的管家,听儿子说到贸易风险太大时,他不由叹了口气,五万多人的生存压力沉重地压在他的肩上,若放牧的话,贺兰山脚下没有什么大片草场,种田也没有耕地,除了做贸易赚钱,他再也想不出其他办法。
就在这时,拓跋千里却阴险地一笑,“父亲,我倒找到了一条我们党项人的出路。”
第一百七十六章 意外的消息
拓跋喜叹了口气,“你可是说流沙河的那条金矿?”
早在两个月前他就得到消息,河西人在流沙河发现了金砂,并驻军开采,为此拓跋喜也派人在附近的河流里探寻,却一无所获,后来他和党项贵族们多次商量如何夺取流沙河,但又担心和唐军开战而迟迟下不了决心。
现在儿子虽然没有明说,但拓跋喜却一下子又想到了流沙河的金矿。
不料拓跋千里却摇了摇头,“父亲,我说的并不是金砂,我说的是武威郡,那里牧草丰茂,水源充足,若我们夺下武威郡,那党项人就有了立足之根,趁吐蕃被回纥人牵制在安西,我们再取河湟,吸引银川郡的党项人来投,有了如此广袤的土地,那我们党项人便可建立自己的国度,何必看唐人眼色生存。”
“不可,万万不可!”拓跋喜一下站了起来,指着儿子厉声道:“你这样子会毁了大家,现在的大唐已非安史之乱时那般羸弱,在党项人十年前全盛之时尚敌不过陇右一家之军,现在我们兵甲不全、战马稀少,又如何能与唐军对阵,你收一收野心吧!”
“全盛之时?”拓跋千里也猛地站了起来,他走到帐门口凝望着河西的天空,带着一丝不屑的口气道:“十几年前那就叫全盛之时?不过几万人马,象流寇一般地打家劫舍,我眼中的全盛是带甲数十万,有自己的朝廷,有宰相、有六部,和中原王朝的皇帝一样统治千万人口,将万里河山揽入怀中。”
拓跋喜见儿子狂妄自大,他连连摇头,“你还是想一想怎么养活这几万人吧!流沙河的金矿倒可以考虑,什么朝廷、什么皇帝,真是痴人说梦。”
说罢,他一转身便离开了大帐,察看从西域运来的物品去了,拓跋千里望着父亲的背影,只觉痛心无比,难怪自己的父亲敌不过野利平,被赶过黄河,他眼光狭隘,又胆小如鼠,难道他不知道唐人内部并非铁板一块吗?此时不趁张焕势弱取河西,还要等到什么时候。
心中虽然愤愤不平,但党项贵族只认他父亲,而不认自己,这可怎么办呢?
就在这时,一个相貌妖治的年轻女人从帐篷后面慢慢出现,她原是党项王拓跋林的小妾,被封为如意夫人,拓跋林死后,她自然被新王拓跋喜继承。
但这个女人也是一个野心勃勃之人,拓跋喜身子羸弱她不喜,拓跋喜目光短浅、胸无大志她更不喜,按照党项人的传统,若拓跋喜死后她同样要被他的儿子继承,所以如意夫人便一直在他的三个儿子中观察,长子拓跋万里徒有其名,和他父亲一样地贪图享乐、胸无大志,而三子拓跋百里只是一介莽夫,打架可以,但头脑却很简单。
如意夫人的目光便投到了次子拓跋千里的身上,他和大哥一样也有王位继承权,但他却是个实干之人,在西党项最危急的时刻,亲自率人赴西域经商,辗转数月而归,直到刚才偷听到拓跋千里那一席话,她才终于下定了决心。
“千里,你等一下。”如意夫人叫住了拓跋千里。
拓跋千里忙上前行一礼,“夫人叫我何事?”
“来!到我帐篷里来,我有话对你说。”如意夫人把他拉进了自己的帐篷,如果按【创建和谐家园】的辈分,如意夫人应该是拓跋千里的祖母,但实际上她只年长拓跋千里两岁。
【创建和谐家园】纲常伦理的演化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西汉初年,惠帝娶了自己的外甥女为后,在后来的史书中这就成了吕后狠毒【创建和谐家园】的标志,事实上这其实只是一种母系氏族观念的残余,在人丁稀薄的原始社会,女人最重要的职责是生育,而绝非是守节。
在古代的其他民族中更是如此,象王昭君、象金城公主都是嫁子嫁孙,人口稀少的党项人也是这样,拓跋千里也仅仅把如意夫人看作是一个女人而已。
“你刚才和父亲的对话我都听到了,我支持你。”如意夫人平静地说道。
拓跋千里笑了笑,她支持又有什么用,她手上无兵无卒,拿什么支持自己,如意夫人明白他的笑意,便媚然一笑道:“我有把握去劝说拓跋悦支持你,他手下有三千精壮士兵,可以成为你的后盾。”
拓跋悦是拓跋喜的亲弟,也是好勇斗狠之辈,他手中有一万党项人奴隶,是继拓跋喜之后最大的一股势力,如意夫人的话让拓跋千里忽然心动了,叔父的两个儿子都死在野利平的手中,他现在后继无人,如果能把他的人口夺过来,那自己岂不是有了话语权?
想到这,拓跋千里瞥了一眼如意夫人高耸的胸脯,压低声音道:“我不要他的支持,我要他的人,如果你能帮我办成此事,我将来立你为后。”
如意夫人脸色变了几变,她明白拓跋千里的意思,低头沉思了片刻,她毅然道:“那你要先做他的儿子才行。”
“只要能拿到那一万人,我就是做他的孙子又何妨?”拓跋千里背着手冷冷地说道。
……
空气中已经有一点夏天的味道,河西走廊的初夏悄然来临,蓝湛湛的天空下不再安静,春季的【创建和谐家园】已经恋恋不舍地让给了比较炎热的气候,热气在熟禾上面跳着舞,麦田的四面八方都洋溢着一种丰收的喜悦。
武威郡的衙门几天前便停止了公务,所有的官员都下田去帮助麦收去了,武威城里显得空空荡荡,大街上路人稀少,皆面带喜色,在都督府门前,几名风尘仆仆的斥候骑兵得知都督已到城外去了,便调转马头向城外飞驰而去,他们带来了西域的最新情报。
张焕正带着一群年轻的官员们在麦田里收割忙碌,这段时间他的心情很是不错,老天眷顾,使连年受灾的河西终于迎来了四年以来的第一次大丰收,令武威郡上下一片欢腾,但让张焕更欣喜若狂的是裴莹前几日身体不适,诊断结果竟是有了身孕,他要做父亲了。
此刻,心情愉快的张焕头带一顶斗笠,身上穿着粗布短襟,脚登麻鞋,和一般农夫的打扮并没有什么区别,而他身后的十几名年轻官员也是一样打扮。
这些年轻人都是来自大唐各地,这几个月,陆陆续续有数百名士子来带河西,他们都抱着为国收复失地的理想而来,他们的到来为人才稀缺的河西注入了朝气蓬勃的活力,他们大多数都加入了军队,但也有一些补充为地方官吏,今天跟张焕一起收麦的十几人就是刺史府下的六曹副手。
“都督,好像有人来找!”一名官员看见麦田旁的官道上驰来几匹快马,便提醒张焕道。
张焕打手帘向远方官道望去,看了一会儿,他便将镰刀放下,拍了拍身上的麦芒笑道:“你们继续,我去去就来。”
张焕走到休息的地方,坐上一块大石,他接过亲兵端来的水,痛快地一饮而尽,这时,两名斥候被带了上来,为首一人上前行一军礼道:“都督,我们去了龟兹,发现回纥与吐蕃确实在安西开仗,规模也有几万人,不过已经快到尾声。”
张焕沉吟一下又问道:“战事起因是什么?胜负又如何?”
¡¡¡¡¡°»ØÙ÷¶¼¶½£¬ÆðÒòÊÇÍÂެȥÄê³Ã»ØæüÕòѹÁôÏÄ˹ÈËÔì·´Ö®¼Ê£¬³ö±ø±±Í¥£¬µ«±»»Øæü»÷°Ü£¬»ØæüËæºó´ó¾Ù·´¹¥°²Î÷£¬ÑÉêȺ͹ê×ȶ¼Ò»¶È±»»ØæüÈËÕ¼Á죬µ«»ØæüÈËÈ´ÔÚʤÀûÔÚÍûÖ®¼ÊͻȻÀ£°Ü£¬°²Î÷ÔÙ¶ÈÂäµ½ÍÂÞ¬ÈËÊÖÖС£¡±
“这是什么缘故?”张焕感到十分疑惑不解。
“属下刚开始也很困惑,后来我们又去北庭,从一个回纥商人那里探听到一个消息,说是回纥内部发生政变,登利可汗和他的几个儿子被宰相顿莫贺达干所杀,同时被杀的还有粟特人和摩尼教士共三千余人,属下还听说新可汗叫做毗伽可汗”
张焕慢慢点了点头,笑道:“这些日子辛苦你们了,每人赏五百贯,去吧!”
“谢都督!”两名斥候又行一礼,慢慢下去了。
张焕则陷入沉思之中,他得武威已经大半年,无论在长安还是在河陇,他都闹出了很大的动静,吐蕃人不可能不知道,尤其他又打出收复河西的旗号,也就表明他将与吐蕃为敌,可吐蕃人却沉默至今,没有一点动作,这是不合常理的。
就其原因,只可能是因为吐蕃的战略重心在西域,暂时无法东顾的缘故,但现在西域的战事渐渐平息,那吐蕃也相应会腾出精力对付自己,自己得早做打算,未雨绸缪啊!
这个问题他已经多次考虑,最好的策略便是联合回纥共同对付吐蕃,利用回纥人把吐蕃牵制在安西,甚至自己可以趁虚取河湟,可是他与登利可汗仇深似海,此策难度太大。
¡¡¡¡¶øÏÖÔÚ»ØæüÄÚ²¿·¢ÉúÁ˾ޱ䣬µÇÀûËÀÁË£¬Ò²¾ÍÒâζ×Å×Ô¼ºÁªºÏ»ØæüµÄ˼·½«³ÉΪ¿ÉÄÜ¡£
张焕闭上眼睛,轻轻地揉搓着太阳穴,此策得同时走两步棋,一是要派人前往长安告诉裴俊这个消息,让大唐与回纥和解;二则是再派人出使回纥商议联合对付吐蕃一事。
去长安可以让杜梅走一趟,但出使回纥的人选张焕却一时想不到适合之人,这个人既要有一定的身份,也要有很强的能力,同时他又必须精通西域的情况。
这时,麦田那边传来问话声,“你们都督到哪里去了?”
“我们都督在那里。”
张焕抬头望去,只见一名官员指着自己这边,而在他旁边站着一人,正笑着向自己挥手,却是河西屯田使裴明远。
¡¡¡¡ÕÅ»ÀºöȻЦÁË£¬Ëû²»¾ÍÊdzöʹ»Øæü×îºÃµÄÈËÑ¡Âð£¿
……
µÚÒ»°ÙÆßÊ®ÆßÕ »ØæüÓëµ³Ïî
宣仁二年六月中,在茫茫的科尔沁草原边缘行来一队人马,约三百余人,他们正是出使回纥翰尔朵八里的河西使节裴明远一行。
他们沿张掖河北上,穿过数百里的荒滩戈壁,行了半个月后,终于抵达了回纥边界,远方是一片白亮的水面,那里是张掖河最后形成的一面湖泊,叫做延海。
陪同裴明远出使回纥的是张焕的师傅林德隆和牙将王思雨,林德隆目前是西凉军中的首席军医,同时也兼任西凉军教头,参与训练新兵,由于出使回纥事大,张焕特地请他护送裴明远前往。
终于结束了令人厌烦的戈壁之行,眼前出现大片湖泊和一望无际的草原,随行的士兵们顿时欢呼起来。
这时,裴明远催马赶上林德隆笑道:“林师傅,要不让大家休息一下吧!”
林德隆远远眺望一下,这里是回纥边境,又有充沛的水源,一般都是回纥边哨重点防守之地,不过,他看了半晌也没有发现人迹,便点点头,回头大喊道:“休息一个时辰!”
接到解散命令的士兵们纷纷下马向湖边跑去,有的士兵还【创建和谐家园】衣服,跳进了湖中。
裴明远也下了马,慢慢走到湖边,找一块草地坐了下来,他凝视着湖水,一面嚼着草根,一边想着张焕临走前的交代:
“这件事我已经考虑了很久,现在登利可汗死了,回纥新汗即位,正是一个机会,明远此去回纥,任重道远,但不管此事成与不成,我都希望明远能平安归来。”
……
“都督毕竟只是一州之长,虽然在利益上可行,但于礼制不符,不如我先回长安,与朝廷正使一同前往,择机行事。”
……
“不妨,新可汗即位,他首先是要稳定汗位,而并非对外用兵,明远此去只是要向新可汗表达一个合作的意向,待他稳定汗位后自然会派使前来联系。”
……
裴明远摇头笑了笑,直到今天他才相信自己这个妹夫确有过人之处,他的视野宽广,能把握住大局,他能将回纥与大唐的恩怨丢在一边,主动联合回纥共击吐蕃,同时他也不被礼法所制,以利益为先,竟以一个州都督的身份命自己去交结回纥,若被有心【创建和谐家园】劾,这就是欺君、篡越、私结外藩三项重罪,可若事事让朝廷出面去办,又会将自己陷入被动,甚至一事无成,或许这就叫做成大事者,当不拘小节吧!
“裴使君,我听说你到过很多地方,还去过大食,这是真的吗?”说话的是张焕新牙将王思雨,他是名门之后,其祖父便是天宝名将王忠嗣,与贺娄无忌一样,他也是十五岁从军,当兵已经五年,一身武艺却埋没在论资排队的崔家凤翔军中,直到张焕率领三千精骑奇袭翰耳朵八里,他才渐渐出头。
裴明远回头看了他一眼,便轻轻拍了拍身边的草地,示意他坐下,笑道:“我是曾经去过大食,甚至还去过拜占庭,其实西方那些城邦比起我们长安来,实在差得太远。”
王思雨抱膝望着湖水,喃喃道:“都督曾经给我们说,将来会让我们打到西方去,我一直就在想,这一天什么时候才能到来?”
裴明远瞥了他一眼,微微笑道:“你们都督有凌云壮志,这次派我们去回纥就是为他下一步进攻吐蕃而打下基础,我原以为他真的要三、四年后才会动手,看来他的心比我们还急。”
¡¡¡¡Ëµµ½»Øæü£¬Íõ˼ÓêüͷһÖåµÀ£º¡°È¥ÄêÎÒÃÇËæ¶¼¶½¹¥Õ¼º²¶ú¶ä°ËÀ°ÑÒ»×ù³Ç³Ø·ÙΪ°×µØ£¬¿ÉÏÖÔÚÓÖҪȥ½»½á»Øæü£¬ËµÊµ»°£¬ÎÒÐÄÀïÓеã¶ÂµÃ»Å£¬»ØæüÈËÏàÐŶ¼¶½µÄ³ÏÒâÂ𣿡±
“若是登利可汗,他当然要把我们挫骨成灰。”裴明远拍了拍他的肩膀笑道:“可现在已不是他,是新的可汗,而且当权宰相曾经受过我们大唐的册封,比较亲唐,所以我这次前去虽然不能保证事情能办成功,但我想人身安全问题应该不大。”
“王将军!”一名在大树上放哨的士兵高声喊道:“前方约五里外有骑兵队出现!”
“叫弟兄【创建和谐家园】,准备战斗。”王思雨跳了起来,裴明远手疾眼快,一把抓住了他,“不要乱来,我们是使节。”
这时,北方数里外已经隐隐出现了一群小黑点,正向这边疾驰而来,片刻功夫,黑点便到了眼前,果然是回纥边哨,约三四百骑。
他们见对方是唐兵,立刻拔剑横刀,一名军官冲上前用突厥语大声喊道:“前面唐军为何犯境?”
裴明远在外游历已久,他粗通突厥语,便上前用突厥语答道:“我们是大唐使臣,奉大唐皇帝之命出使回纥,并无恶意。”
对方的百人长见识浅薄,并不知道大唐的皇帝其实才三岁,他见对方说得郑重,还运了几车礼物,只当他们是去觐见新可汗,心中欢喜,便道:“去见我们可汗是可以的,但须跟随我们前往。”
裴明远拱拱手便大声道:“可以,请前面带路。”
百人长一挥手,他调转马头,带领唐军一行向北方草原深处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