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兵仗局指定净身处?
良臣真有点懵,只是任这老头说得如何天花乱坠,良臣都是不可能去割鸟的。他断然拒绝,语气有点不容置疑。
“你回头再仔细想想,若想通了,便来找咱家。”老头叹惜一声,这世上有逼良为娼的,可没逼人割鸟的。
出于礼貌,良臣还是说道:“多谢公公了,不过我真不想当老公。”
“呵呵。”
老头笑了笑,带着徒弟进了小刀刘的铺子。铺子里的人显然是知道老头身份的,立时恭敬迎了出来,将他请了进去。
良臣摇了摇头,此地不宜久留啊,抬起脚丫子便往胡同往走。胡同口,却是撞着一熟人。
“魏小哥,你怎么在这?”
±»Á¼³¼×²¼ûµÄÕýÊÇÄÇÈ¥¼»ÖÝͶÇ×µÄÇàÄêÕŲ
“张大哥?”
良臣没想到能在这里撞见张差,也是甚感意外。当然,他可不会跟对方说起那天的事。那天,他可没义气的很。
“魏小哥不是去找你二叔的吗,怎么来了这里?”张差很是奇怪。
“我是路过,见这热闹,便来瞧瞧。”良臣打了个哈哈,反问张差道:“张大哥不是去蓟州投亲的吗?”
“我本是要去蓟州的,可我表哥非要进宫当老公,所以让我照顾他一段日子。”张差朝小刀刘那里一指,“刚动的刀,我给表哥来拿点药。”
“那张大哥赶紧去拿药吧,别耽搁了你表哥的伤势。”
“嗯,好,那就不说了。”
张差点了点头,径直往胡同里去。
良臣没兴趣打听张差表哥净身的事,加之也急着去积水潭马场,所以没有停留,直接离开了此地。
中午,良臣随便买了块饼找了个树荫处啃着吃了,又靠在树上歇了会,待太阳不是那么毒的时候,这才起身去马场。
二叔早已经在昨天碰见的地方等他了,一见良臣过来,很是难过的说道:“二叔没用,没能见到刘公公。”
第五十章 将来或可扫天下
良臣多少有些失望,但还好早就有了心理准备,毕竟二叔现在不过是个扫马圈的,那御马监的刘太监又如何会帮他这忙。
许在那刘吉祥眼里,根本就没李进忠这号人存在。真若是按二叔说的,这位刘公公对他很看重,又岂会将他发落在这马场洗马圈呢
良臣有点头疼,二叔找不到有力人物帮忙,他回去怎么跟爹和大哥交待呢。须知这一趟进京,爹嘴里没有多说什么,可内心其实抱了很大希望的。
自己又当如何办?
二叔是真的很难过,侄儿大老远来一趟,他却一点忙也帮不上,不知兄长知道后,又是否对他失望。
“大侄子,你也莫要着急,刘公公今儿没见我,我便明日再去就是。”
二叔略有不甘心,“当初我在直殿监时,就是刘公公给帮的忙,这才调来御马监,要不然二叔还在宫中扫地呢……刘公公还是看重我的,许他今日真是有事,没空见我…”
良臣没有说话,在宫中扫地和在马场洗马圈有什么区别?二叔未免太天真了些。
史书上记载的二叔阴险狡猾外带狠辣,完全就是一幅老谋深算的权阉形象,可现实的二叔却像个大大咧咧的毫无心计的傻子般,这形象的反差让良臣真不知如何说好。
也许,是环境改变了二叔,亦或,是不由自主走到那一步吧。
决定脑袋的往往不是脑袋,而是【创建和谐家园】下的位子。
见侄子不吭声,二叔以为他嫌自己没用,有些急了,拍着胸脯道:“放心好了,二叔就是拼着这条老命也得保住咱家的祖田!…刘公公若是不肯帮忙,我就去找其他人。大侄子难不成以为二叔在宫里混了二十年,就没几个知交好友?”说找其他好友帮忙时,二叔的声音却明显没什么底气,想来也知道他那几个狐朋友【创建和谐家园】靠不住。
良臣生怕二叔误会他,忙道:“叔,事在人为,你也别急。真要是保不住祖田,也不是二叔的过错,毕竟是皇爷要征地,咱们又能怎么办。”
“唉,怪我,怪我,都怪我。”二叔忽的变的很是颓废,叹口气道:“枉我在宫中二十年,到如今仍是一事无成,否则但有个职司,又岂能帮不了家里。”
良臣宽慰了二叔几句,二叔却沉浸在自责当中不能自已,无奈,良臣只好拉着他沿着积水潭散步,好让二叔不要多想。
一路,良臣的脑子就没有停过,不断思考如何解决眼面前的棘手难题。
走了一圈后,二叔心情稍好些,前方有处凉亭,良臣示意二叔去亭中坐坐。
二叔点了点头,叔侄二人便往凉亭走去。
到了凉亭,就见里面坐着两个儒生打扮的年轻人,正一人手拿一柄扇子,望着积水潭面说笑着什么。
说到高兴处,二位儒生不断将扇子“叭”的打开又合起,看着甚是风流,当真是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听到脚步声,其中一个儒生回头看了眼,发现二叔一身老公穿扮,不由露出厌恶鄙视的神情。他轻轻拉了拉同伴,低声道:“有阉人来了。”
“什么?”
另一个儒生闻言转过身来时,良臣和二叔已经进了亭子。
先前那儒生看了眼良臣边上的二叔,冷笑一声,对同伴道:“吴兄,圣人说身体发肤,躯干四肢,皆受之父母,若有人损毁伤残自身,是否为不孝呢?”
被唤作吴兄的那儒生一合扇子,哈哈一笑,道:“非是不孝,简直就是忤逆,所谓活着无脸,死后无根。”
“你们!…”
二叔不识字不假,可却不是聋子,如何听不出这两个儒生讥讽他净身之事,只是他却不知如何反驳这二人的话,一时脸胀得通红。
这两个儒生见了二叔这样,更是笑得开心。
自家亲二叔被人如此讥讽,良臣这侄子如何能忍,他上前一步,质问二人:“二位都是读书人,何以言语如此恶毒的?我们可不曾得罪你们。”
“恶毒?”姓吴的儒生笑【创建和谐家园】的打了眼良臣,扭头问同伴:“有吗?”
同伴自是摇了摇头,作一脸无辜状:“哪有,只是圣人教诲而矣。”
“圣人教诲?”
良臣微哼一声,沉声道:“我但知君臣父子,天道有纲。君为大,父为小,此乃圣人所定伦理之道。故我二叔虽然身体有缺,但能舍身事君,乃是为至诚大孝,如何就是不孝了!你们若硬说他不孝,便是说这君臣父子纲常错了,是也不是?”
“这…”
良臣这突然一番话,让两个儒生一时不知如何反驳,他们明白,不管他们说对还是错,都没法推翻这少年所言。毕竟君臣父子可是天下之纲,要这少年再激他们一下不肯舍身事君,只怕更是难以回击。
“牙尖嘴利。吴兄,得了,何必和这乡下小儿一般见识,传出去反叫人笑话。”
先前那儒生拉着吴姓儒生就走,经过二叔面前时,还刻意捏住鼻子,好像二叔身上臭不可闻般。
良臣冷着脸,没去喝骂二人,因为没有意义。这两儒生胆敢当着二叔面讥讽于他,只怕也是见二叔寻常老公打扮,若是紫袍红袍大珰在此,谅这二人也不敢这般放肆。
“有什么了不起的,不就是多读了些书么。二叔若是读书,包管不比他们差。”
两个儒生走后,二叔气哼哼的一【创建和谐家园】坐在石凳上,拳头紧握,很是着恼。
良臣笑道:“叔何必为这等人生气,不值得。”
二叔微一点头,脸上扬起笑容:“不过还是我家大侄子强,懂得这般大道理,二叔舍身是君,怎能是不孝呢,呵呵。”顿了一顿,二叔问良臣是不是进学过。
良臣说这几年一直在社学上学,已经考过了县试,正在准备府试。
一听侄子都要准备府试了,二叔很是高兴:“呀,我老魏家出了个读书苗苗,难得难得,真是祖坟冒烟啊!”继而又有些不满,“既是要准备府试,如何还来进京的,便是为了田的事,可以叫你大哥来找我嘛。”
良臣苦笑一声,实言相告,若祖田不在,家里便无法再供自己上学。二叔听后,亦是叹息。
叔侄二人就这么在凉亭中坐着,远处积水潭上的湖风不时吹拂,给人带来凉意。
只是亭中这叔侄都是愁在心中。
片刻,良臣终是鼓足勇气对二叔道:“叔,有一句话,侄儿不知当说不当说?”
“你是我亲侄,有什么话不能说的。”二叔有些奇怪。
良臣踌躇一会,低声问二叔:“叔,你就想着一辈子在这积水潭,不能出人头地?”
二叔听后,“唉”了一声,苦着脸道:“我大字不识一个,能做什么?今日扫马圈,明日扫马圈,扫到何时方能出头?”
良臣摇了摇头:“叔,也不能这么说,扫尽一屋,再扫一屋,二叔将来或可扫天下呢。”
...........
感谢盟主斐度200元打赏!
另汇报一下成绩,收藏已有7000,多谢诸位书友支持,这周还请多投推荐票!
让我们向一万冲剌。
第五十一章 男儿当自强
良臣可不是安慰二叔,而是摸着良心在说话。
九千岁不扫天下,谁个来扫?
这话,听着很鼓舞人,此时若有一阵风来,吹拂起二叔的衣袍,再配上一首《男儿当自强w,给人的视觉冲击定会震憾无比。
英雄的黎明!
在良臣心中,二叔就是英雄,吊丝中的英雄,后世千万本说的主人公都比不上的英雄,管他是退婚还是废柴流,亦是什么凡人流。
问天下,还有谁能比年近半百的二叔更能上演吊丝逆袭的奇迹?
二叔,我辈之楷模啊!
良臣发自肺腑的佩服二叔,他要为二叔撕开黎明前的黑暗。当然,也是为他自身。
正要进一步诱导二叔奋发自强,二叔却是摇头道:“不成咧,扫来扫去,我还不是个扫地的,哪有什么出头之日。”
良臣无言以对,考虑到二叔的知识水平,于是尽可能的用通俗易懂的话将自己的意气,将钱收下,又问了二叔武举会试所在,便径直去了。
他是去找许显纯,却不是为了借钱,而是借名头。
第五十二章 我辈不死谁来死!
武科会试地点离积水潭不远,就在宣武门内侧的小校场,不到十里地的样子。
小校场本是五城兵马司的,为了举行武科会试,兵部特意调拨了过来,临时作为考生弓马考试场地,为了简便,策论也在这考。
这规格待遇和进士会试可是天壤之别了,并且进士会试之后还有殿试,那是能进紫禁城的,武科这边,却是考完就算,大部分考生终其一生也未必能有幸入皇城之内一睹天颜。
良臣路上还担心自己进不去考场,找不到许显纯,不想小校场外根本没有兵丁把守,盘查过往。甚至,校场大门口还有人卖西瓜摊和凉茶的。看着,给人的感觉就好像是后世驾考中心外一样。
虽然感觉很熟悉,对自己找人也很方便,可良臣总觉得不对劲,看来看去,也没发现到底哪里不对。
一些刚刚考完弓马的武举结伴从校场走出,然后一头钻进凉茶铺里,一边啃西瓜,一边和同伴说着刚才考试的事。
卖西瓜的小贩也是精明,将西瓜切成好几片,论片卖钱,整体价格比单买一个要贵得多。
此处进出的除了应试武举就是考试官员,难得几个闲人百姓,良臣也买了片瓜,随意找了条长凳坐下。
茶铺里有十来个武举,听口音大多是北方的,鲜有南边的。这主要是因为武科会试分南北两京同时进行,并非只北京一处。当然,若南方武举来京会试,也可。
凉铺外又有两个考生刚刚考完,满头大汗的从校场出来。茶铺里一人见了,忙喊了声:“张名世,赵时可,你俩考得如何?”
“还行吧,进不了前十,总不至于落榜。”被唤作张名世的是个身材不高,但却很结实的年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