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司礼监》-第21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良臣刚说完,二叔却“啊”的一声大叫,然后一【创建和谐家园】瘫坐在地,吓得边上的陈默整个人跟着哆嗦了下。

      这声大叫,听着好惨,好凄凉。

      良臣一头雾水,二叔这是做啥,不至于这般激动吧?

      困惑间,就见二叔捶地痛哭:“大哥啊,你怎么就走了呢,怎么就留下兄弟独自去了呢…大哥哎,我苦命的大哥哎…”

      二叔竟然,竟然唱起来了!

      这一幕颠覆了良臣对九千岁的认知,二叔的哭腔很正宗,非常的河北味,就这哭腔,主人家通常得多给两块铜板。

      良臣不能让事态再这样下去,他是来认亲的,不是来报丧的!

      他心目中的二叔,也不是哭丧唱曲的。

      良臣站了起来,轻轻走到二叔边,在二叔一把抓住他的手,就要诉说当年的兄弟情时,他开口了:“二叔,我爹没死呢。”

      “啊,我知道你爹没死…我大哥还没死呢?”二叔的表情瞬间变得不自然,嘴张得很大。

      “我爹还活着呢。”良臣重一点头。

      “吓死我了,我还以为你是来报丧的呢。”

      二叔身手敏捷,一个鲤鱼打挺坐地上一跃而起,结果没站稳,一【创建和谐家园】又摔了下去。再次爬起时,表情多少有些尴尬。他拍了拍【创建和谐家园】上的灰尘,开始认真打量起自己这个亲侄儿来。目光中,有些许疑惑。

      良臣见状,忙道:“叔,是我爹让我来找你的。”然后将手中的信连同自己的户帖一起递给了二叔。

      二叔接过,却没有打开,他不识字。良臣一时疏忽,也忘了这茬。

      就在良臣不知怎么办时,二叔将东西交给了边上的瘦高个陈默。

      陈默接到手上,打开看了起来。

      户帖,足以证明良臣的身份,确认他是来自肃宁,姓魏,家住梨花村。

      光这一点,已是让二叔信了八成。

      第一封信是二叔自己当年写给大哥的,自是知道内容,听陈默说了大概内容后,二叔已是彻底相信来人是自己的亲侄子了。

      “你爹这些年还好吧?”二叔很激动的握着良臣的手,二十年了,整整二十年了,想不到自己的侄儿都这么大了。

      “还好,身体硬朗着呢,就是这些年老是想二叔,有时候常一个人呆在屋内对着二叔这封信流泪…”

      良臣凭空构造了一幕兄长思念他乡弟弟的场景,二叔听后,很是动容。他以为大哥恨透了自己,这辈子再也不会和他有任何瓜葛,哪知,大哥这些年竟然如此思念他。

      “对了,良臣啊,你这次进京来找二叔,是你爹让你来的吗?”

      二叔很关心这个问题,良臣忙说他爹有给二叔写信。二叔忙让陈默将信读给他听。

      信中良臣他爹除了叙说多年想念之情外,便是将家中的困难说了,告诉二叔若有可能的话,得想办法帮帮家里。毕竟,这祖田要没了的话,实在是对不住九泉下的爹娘。

      二叔听后,很是苦恼的对良臣道:“皇爷给福王殿下赐田的事,二叔听说了,可这事二叔也没办法啊,

      ……

      诸位看官,骨头这书是嫩苗,尚处新书期,日更4600字,更新量不算低。

      这两月新书期无收入,全靠打赏过日子。

      看官们要是看得喜欢,就赏两小平钱,骨头给你们说上一段小郎君大战美御姐的故事。

      第四十三章 二叔可是弼马温

      二叔是真没办法,良臣也知道他没办法。

      你让李公公往县里打声招呼,县里多半要卖面子。

      可你让一洗马圈的往县里招呼一声,说别征我家的地啊,估摸良臣能被衙役们叉着打出来,他老魏家也成为县里的笑柄。

      二叔有些羞愧,二十年没有见面的兄长派自己的亲侄子进京寻他,他却不能帮家里解决任何问题。

      饶是他脸皮够厚,这刻,也是无比的自责,不断的哀声叹气。

      良臣见了,也颇是不好受。

      从二叔现在的境况推断,这二十年,他在宫里肯定过得很苦。

      “李头,难得你侄子来,是不是到场里说话?”陈默见这叔侄俩就这么干站着,便提醒了一句。

      “噢,对!”

      二叔被这么一提醒,才想起侄子大老远来一趟,总不能连他住在哪都不知道吧。

      “良臣,来,跟叔来!”

      二叔一把抢过良臣的包袱,然后既愧疚又高兴的拉着他往马场里去。

      良臣没有拒绝,因为如果不出意外的话,二叔的住处恐怕也将是他的临时住处了。他身上可是分文也没有,回家的盘缠都没下落呢,现在也只能指着二叔了。

      要是二叔在宫里的话,良臣是不可能进去的,好在这积水潭只是御马监的一处马场,管的不像宫里那么严。

      马场里的小太监们要是有什么亲戚来了,都可以偷偷的领进去,只要晚上出来就行,管事的对此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陈默很知趣的没有问二叔,为何他侄子姓魏,他却姓李的问题。

      路上,不少马场的小太监们看到二叔拉着一个少年兴冲冲的回来,都很好奇,不少人笑问二叔是不是在宫外捡回个儿子。

      “不是儿子,却比儿子还亲呢,这是我家侄子,亲侄呢!特意从家乡过来看我的!”

      二叔逢人便说,良臣在边上听得心里暖乎乎。不管这二叔当年在家是多么的混,总是他亲二叔。

      良臣注意到,二叔每和人说他时,总会强调他是特意从家乡过来看他,这句听着寻常的话语,却透着太多的内容。

      这当中,更多的是亲情的缺失。

      整整二十年,二叔没有和家里联络过,家里也没找过他,可想而知,他这二十年是有多么的失落。

      积水潭这处马场里养了百十来匹马,都是勇士营的蒙古马,不过只在夏天放在此处,秋天一到就会移到有草场的南海子。

      二叔的住处就在马场东南边的马圈边,他的差事就是洗马圈。和二叔一起在此洗马圈的有十多个太监,都是火者身份,陈默也是其中之一。

      这些人要么是和二叔一样,年纪大不识字,没前途,被赶到这里干苦活;要么就是在宫里得罪了人,被发落过来。

      前者,几乎注定一辈子就在马场了,后者,却还有点机会改变命运。

      比如这陈默,就是内书堂教出来的,学成之后在司设监当长随,本来前途一片光明,可惜却是得罪了不该得罪的人,一下就给打到这冷角落来。

      三间联在一块的屋子就是二叔他们的住处,里面并没有床,而是在地上铺的几层干草,垫上席子。看着,就是打地铺。

      二叔这间屋子住了五个人,良臣随他进去后,就闻到空气中有一股怪味。不是马粪味,而是说不出来的怪味,隐隐好像尿骚味。

      这味道实在是有些呛鼻,良臣下意识的皱了皱眉头,二叔没瞅见,只顾着兴高采烈的腾地让良臣坐。

      陈默在边上见着了,却没有说话,心里也有一痛的感觉。因为这味道正是他们这些净身之人永远脱不去的噩梦。

      和正常人比起来,净了身的太监尿起来总不干净,久而久之,这人身上自然会有味道。

      要是有职司的还好,有条件天天洗沐,再在身上放个香囊,这味道就闻不出来。

      没职司的,尤其像二叔他们这种小火者,哪有那条件。夏天还好,海子里冲一冲,冬天,谁个敢用冷水洗?

      都是熬上十天半月,才有机会洗一次热水澡,因而良臣现在觉得味道重,他若是冬天来的话,恐怕就觉现在根本没味道了。

      侄子难得来,二叔肯定要招待。他欢天喜地的叫来一个小火者,摸出一颗银豆子,让他去场子外买点饭菜回来。

      二叔是这十几个火者的头,因为他不但是年纪最大的,且还是身材最高大的,并且还有一身好马术,力气也不小,故而其他人便奉了他做头。上面管事的有什么事也都是找二叔。

      “良臣,你不知道,二叔在这里专门替皇爷养马,这可是个好差事!…弼马温知道不?就是西游记里那个孙猴子,那么大本事的一个孙猴子都做这活计,你说二叔这差事好不好?”

      二叔一脸骄傲的跟侄子说他的差事,良臣明知他在吹牛,却不敢点破,点头装作一脸佩服的样子。

      说了些自己的事后,二叔问起兄长和家里的事,良臣捡些重要的说了,并且告诉二叔,他上面还有个哥哥和姐姐。

      “我这大哥真是好福气,将来两个儿子、一个女儿替他送终呢。”

      二叔替大哥高兴了一会,突然神情黯淡下来,良臣猜测他可能是想自己的女儿了,便将大姐魏春花的近况告诉了他。

      “大姐在杨家过得蛮好的,生了一个儿子,二叔你都当外公了呢。”良臣没敢告诉二叔大姐在杨家的真实情形,怕他伤心。

      “春花过得好,就好,就好…”

      二叔面有痛苦之色,当年他狠心将女儿卖给杨家,现在想来,都后悔得很。

      这些年,他没扇自己大耳光子,现在听侄儿说,女儿都有儿子了,日子过得也不错,他这当爹的多少也有些安慰。

      叔侄俩就这么说着家里的事,没多久,那小太监就将饭菜买了来。二叔摆了碗筷,又从角落里取出一瓶自己上次喝剩下的酒,给良臣倒了一碗,剩下的自己倒了一碗。

      吃完饭后,二叔又拉着良臣在马场里到处逛,沿积水潭走了一圈。临近傍晚时,二叔又带着良臣回了屋,然后在被子下面翻了一些钱出来,大概十几枚铜板。

      许是觉得太少,二叔又将墙角的箱子打开,翻来翻去,总算又找到一颗银豆子和几枚铜板。

      钱不太多,二叔有些不好意思的递给良臣,对他道:“白天场子里可以进人,晚上却不让住。二叔上头还有人管着,不好让你留下来,再说这里也不干净,你住了不舒服。这些钱你拿去找家客栈先住下,家里地的事,我明儿想办法托人问问刘公公能不能帮咱的忙。”

      良臣当然不能让二叔为难,而且二叔说明天会找什么刘公公帮忙,便点头答应下来,和二叔约明天下午的时候过来。

      二叔一直将良臣送到了场子外,非要良臣先走,等见不着侄儿的身影了,这才依依不舍的回了头。

      他很高兴,大哥没有忘记他,家里没有忘记他。

      拿着二叔给的钱,良臣本是想去找间便宜的客栈,但走到了一间客栈外,却突然鬼使神差的又掉头走了。

      他不再去找客栈,而是奔北安门那边去。

      客印月住在那里。

      ………

      谢谢陈默书友的100元打赏,也谢谢其他数十位打赏书友!

      第四十四章 筑基丹

      凭着记忆摸到了客印月的住处后,院子里没有人,门上着锁。

      天已经黑了下来,巷子里没有人,只巷口挂着一盏灯笼。

      灯笼下是供总甲、更夫休息的更铺,里面配有水桶、藤斗、竹梯、斧等灭火工具。

      视线中,两个更夫坐在门前抽着旱烟。

      Á¼³¼Õ¾ÔÚÃſڣ¬ºÜÊÇáÝáå¡£

      早上出门的时候,客印月说让侯巴儿今天就走,却不知侯巴儿有没有离京。

      潜意识里,良臣是希望侯巴儿走的。

      将心彼心,亦或换位印月是不会回来了。

      Í¶×ʶÔÏó²»ÔÚ£¬ËûÕâÌìʹҲֻÄÜâóâó¶ø»ØÁË¡£

      “叭”的一声,狠狠拍死一只不长眼的蚊子后,良臣烦燥的背起包袱准备离开。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12 09:3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