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第二,四个女人失踪的时间也是有规律的,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有一个年轻的尼姑离奇失踪。
第三,四个女人的身高,最高的一米六零,最高的一米六五,身高是女人漂亮与否的关键因素。只有漂亮脸蛋,没有一定的身高,再漂亮的脸蛋也不经看。鉴智和至真一样,他们所物色的猎物都是年轻漂亮的尼姑。
“我十六岁进寺,到现在已经有五十几个年头了,我做梦都没有想到,罪恶从五十几年前就开始了。”默然神情凝重,“现在想想很后怕,我进寺的时候,住持让我在静幽院做事,不久,我突然生病了——是肝脏上面的毛病,住持就换了别人,如果我身体无恙,恐怕也难逃魔掌。”
默然的身高在一米六二左右,皮肤也比较白皙,年轻的时候一定非常漂亮。
如果您喜欢,请把《古城疑案三》放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古城疑案三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第一百七十章 枕头下黄色小本 新主持支走念慈
“人生真是祸福难料啊!接替我侍奉颐静住持的人是静海,她当时只有十六岁。”
“此人后来是不是失踪了。”
“颐静住持说她被家人接走了。这四个人中,不可能有她。”
“为什么?”
“时间不对,时间应该是在四五年前后;身高更不对,静海在所有僧尼中是最高的,和欧阳队长——您差不多高。”
欧阳平的身高在一米六八左右。
“静海是什么地方的人?”
“不知道,在鸣晨寺,出家的人是从不说自己的来处的,别人也不会问,所有人都心知肚明,大家都有一段难于启齿,不能示人的孽缘,所以,谁也不会去揭别人内心深处的伤疤。”
不知道静海的来处,就无法证实静海是不是真下山去了。人世间,不是所有的事情都能厘清的。时间的尘埃会掩埋一些东西。
“默然住持,请您仔细回忆一下,看看能不能在您的记忆中搜索到这四个人的影子。”
“我正在想这个问题。念慈,你回鸣晨寺一趟,在我的枕头下面有一个本子,你把小本子拿来,我在那上面记了一点东西。”
“这样吧!我们直接跟你们回鸣晨寺。”
“行。”
欧阳平将八具尸体交给无闻道长,先找一个地方暂时安放,等案子了结之后,再做最后的处理。
陈杰李文化和左向东留下协助无闻道长等人安顿尸体。欧阳平冯局长刘大羽和韩玲玲随默然住持回鸣晨寺。
十五分钟以后,一行人走进了鸣晨寺的后门。
大家跟在默然和念慈师太的身后穿过静悟殿和大雄宝殿,直奔山门而去。默然当上代理住持之后,仍然住在原来的地方,门房的工作,她仍然做着。
门虚掩着,念慈师太推门走进门房,从枕头下面拿出一个长二十公分左右,宽十五公分左右,厚一公分左右的小本子。
欧阳平和刘大羽互相对视了一下,小本子是用黄颜色的纸装订起来的,同志们收到的三张纸条的颜色也是黄的,纸条的大小也和黄本子的尺寸也差不多。
此时,寺院中传来不紧不慢的钟声:“当——当——当——”
欧阳平看了看手表,时间是五点半钟。
“念慈,你们先去,我随后就到。让她们务必仔细点,不要有一点疏忽。”
默然住持所指的大概是寺院一天的收尾工作。殿堂里面有香火,有蜡烛,确实要仔细一点。
念慈和另外两个尼姑退后一步,朝默然和同志们施礼之后,径自朝大雄宝殿走去。
刚才的钟声应该是寺院结束一天工作的信号,同志们在鸣晨寺呆了好几天,竟然没有注意到这一点。
默然将同志们让进门房。
门房内虽然狭小,家具也比较简陋,但布置的井井有条,也非常干净。
门房里面有两张普通的椅子,床上铺着一张草席。
默然将大家安排坐下。
默然借寺院的钟声支走念慈师太和两个随行的尼姑,一定是有重要的话跟同志们讲。
如果您喜欢,请把《古城疑案三》放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古城疑案三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第一百七十一章 传条人确为默然 老尼姑有心之人
细心的欧阳平还注意到,在默然的门房里面有一张桌子,桌子上——靠墙的地方放着一个砚台,砚台里面还有一点要干未干的墨汁,砚台的边上横着半截墨,砚台旁边还有一个微型的青花小罐,小罐子里面有半下水,在小罐子的旁边还有一个笔筒,笔筒里面倒插着两只毛笔,其中一支毛笔的狼毫还是湿的。
默然一边翻本子,一边和欧阳平说话:“我只知道慧觉住持做了有辱佛门的事情,但并不知道颐静住持的事情——颐静住持就是前任住持,颐静住持平时行为古怪,平时和寺中的僧尼保持着很远的距离,她的静幽院,除了贴身侍从,其他人是不能随便进入的,所以,想发现颐静住持的不是,比登天还难。”
默然住持的话间接地承认了暗传纸条的事实。
欧阳平从口袋里面掏出笔记本,打开笔记本,从里面拿出三张黄颜色的纸:“默然师傅,这三张纸条是不是您写给我们的呢?”
“没有办法,你们初进寺院,两眼一抹黑,必须有人指点,贫尼看你们没日没夜地工作,如果我不告诉你们一点什么的话,这个案子,你们没法查下去的。实不相瞒,这一天,我已经等了很多年了。但在不能将慧觉一击毙命的情况,贫尼只能这么做。鸣晨寺是一座千年古刹,千百年来,众多僧尼在这里安身立命,绝不能让慧觉这种人毁了。”
“密室的事情,您也知道了?”
“我知道鸣晨寺有密室,也知道密室的入口肯定在静幽院,但入口到底在什么地方,贫尼不知道;贫尼也知道静平和清水等人的失踪肯定和慧觉有关系,但并不知道其中关窍。自己还看不明白的事情不能随便乱说,但只要是我自己知道的事情,我一定要告诉你们,或许会对你们的工作有所帮助。”
“您是什么时候开始怀疑慧觉住持的呢?”
“说起来已经有很多年了。”
“请您跟我们说说,好吗?”
默然一边翻动黄颜色小本子,一边道:“贫尼很早就有记事情的习惯,只要是想不明白的事情——或者奇怪的事情,我都会记在这个小本子上,有话则长,无话则短,时不时地动动笔。”
默然住持翻到本子较前一页,突然停住了:“你们看——”
欧阳平接过小本子,冯局长和刘大羽坐在欧阳平的两边。
小本上的内容(是非常漂亮的小楷)是:
一九七七年四月五日,今天夜里,我在回鸣晨寺的路上,在树林里面看到了一男一女两个人,他们在竹林里面窃窃私语,缠绵亲昵,当时,我并没有特别在意,鸣晨寺的附近有好几个村寨,男男女女谈情私会,本也正常,我原本打算绕道穿过树林,没有想到,两个人突然站起身,朝后门走去。我就远远地跟在后面,看身量和走路的样子,女的很像慧觉住持,除了衣服不像慧觉住持以外,其它方面,无一不像。”
“这个女人穿的是什么衣服?”
如果您喜欢,请把《古城疑案三》放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古城疑案三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第一百七十二章 小本子作用很大 古怪事记录在册
“是一件很长的衣服,颜色很鲜艳——是粉红色的衣服。”
默然说的应该是睡衣。
欧阳平继续往下看:
“我看着他们走进后门,等我打开门锁,走进后门,两个人就不见了。”
ÈÕ¼Çдµ½ÕâÀï±ãê©È»¶øÖ¹¡£
默然住持又翻到下一张:
“一九七七年四月六日。今天上午,慧觉住持在主持【创建和谐家园】的时候,精神不及以往,注意力也不集中,【创建和谐家园】之前和【创建和谐家园】之后不停地打哈欠,身体摇晃的比较明显。”
待三个人看完之后,默然又翻到偏后一页:
一九九五年八月十四日,前些日子,静平突然不辞而别,有人说看见静平下山去了,静平为什么要无声无息地离开鸣晨寺呢?之前,已经有几个人悄无声息地离开了鸣晨寺,几个人离开鸣晨寺的方式如出一辙。寺院中,不管是谁,只要下山办事,都会和贫尼打招呼,静平和清水尤其如此。莫非师傅曾经说过,遁入空门的人断无回头的道理,以前不曾有过——莫非师傅对寺中僧尼还俗之事疑惑颇多。再说,那些侍奉住持的尼姑在寺中的待遇是比较高的,他们既不用下山化缘,也不用做杂役苦差,没有厌倦佛门,再生还俗之念的道理。”
“默然住持,这个莫非师傅是谁?”
“莫非师傅已经作古过年了,她活着的时候,跟我提起过这件事情,当时年轻,并没有把她的话当回事情。”
“莫非师傅是什么时候作古的呢?”
“解放那一年。”
这也就是说,在颐静住持在世的时候,鸣晨寺也曾发生过僧尼失踪的案件。
日记中的所有内容都是客观叙述,很少主观结论。但能看出,默然在叙述中是有深入的思考的,叙述本身就说明默然对叙述的事情是有想法的。
默然对很多现象都有自己的想法,请看下面的内容:
“一九八五年七月一日:今天,慧觉住持安排修竹到静幽院沐浴剃度。我刚到鸣晨寺来的时候,鸣晨寺有专门沐浴的地方,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慧觉住持把沐浴的地方放在了静幽院,颐静住持也是这样,把沐浴的地方改在静幽院好像是从颐静住持开始的。为什么要把沐浴的地方改在静幽院呢?”
同样,这篇日记里面只有思考和疑问,没有结论。
现在,我们都知道两位住持为什么要将沐浴的地方改在静幽院了。这说明默然当初的思考并非庸人自扰。杞人忧天。
在默然住持的指点下,三个人还看了三篇日记,看过这三篇日记之后,四个人不得不佩服默然敏锐的观察力和心细如发的性格。
是罪恶,迟早都得拿到阳光下来晾晒一下,佛祖不问,有老天问,老天不问,有人问。默然偷偷传递给同志们的三张纸条,绝不是一时的心血来潮。
毋庸置疑,默然的三张纸条在鸣晨寺失踪案的侦破工作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下面,让我们来看看这三篇简短的日记:
如果您喜欢,请把《古城疑案三》放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古城疑案三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第一百七十三章 欧阳平悲天悯人 新住持虑事深远
第一篇日记:
“一九五零年五月九号,我有两天没有看见惜慈了,一问才知道惜慈下山去了。惜慈和我的关系一向很好,她平时下山去办事,都会和我打招呼,离开鸣晨寺这么大的事情,她为什么不辞而别呢?”
大家有没有注意到,三号和四号尸骸的死亡时间都和一九五零年有关。这也就是说,惜慈师傅不是三号就是四号。
第二篇日记:
“一九五一年十一月三号,今日,安平也离开了鸣晨寺,我问了很多人,她们都没有亲眼看见安平离开鸣晨寺,更不知道安平为什么要突然离开鸣晨寺。”
二号尸骸死亡的时间是一九五三年到一九五一年之间,此人有可能是安平师傅。
第三篇日记:
“一九五三年二月十九日,今天早晨在进膳堂吃饭的时候听说若兮也离开了鸣晨寺,说有人亲眼看见她下山去了——我就打听是谁亲眼看见若兮下山去了,但没有结果——我觉得这件事情很蹊跷。”
一号尸骸死亡的时间是一九五四年到一九五二年。此人可能就是若兮。
四具尸骸,有三具对上了号。
离开鸣晨寺的时候,欧阳平还想到了静平和清水的最后归宿。
毋庸置疑,两个在**上和精神上曾经遭受过严重创伤的女人想回归家庭的可能性已经微乎其微。
韩玲玲曾经和静平沟通交流过,在出家之前,她对尘缘俗世已经毫无眷念,经历了这件事情以后,她仍然没有改变最初的想法,她还是想找一个与世隔绝的,清净的地方度过余生。
至于清水,她甚至连父亲的面都不想见,她更不想让父亲知道自己的遭遇,父亲这一生几经坎坷命运多舛,如果再让他知道女儿的遭遇,那是一件非常残忍的事情,她不想再在父亲的伤口上撒盐了。所以,欧阳平答应清水只字不提曾经发生过的事情,清水只想见父亲一面,让父亲知道自己还好好地活在这个世界上,这就足够了。欧阳平答应清水,帮清水的父亲安排好今后的工作和生活,清水非常感谢,她说自己再也没有什么牵挂的了。出家之前,她就当自己已经死了,所以,虽然经历过一次不堪回首的炼狱之旅,但初衷不会有丝毫的改变。
两个苦命女人的最后归宿会在哪里呢?对于一个女人来讲,寺院已经是退无可退的归宿了。对于一个心如止水,下定决心了段尘缘的女人,除了佛门,上哪去找更适合她们的去处呢?
默然也很牵挂和关心静平和清水的未来,她表示,如果静平和清水愿意回到鸣晨寺来,她和鸣晨寺的僧尼们会好好照顾她们。她们还很年轻,随着时间的推移,她们会慢慢忘掉过去和过去曾经遭受过的痛苦,人只要活着,就应该怀着感恩的心面对上苍。
听了默然的话以后,欧阳平感到几许悲凉和哀伤。人活在这个世界上真是太不容易了。
如果您喜欢,请把《古城疑案三》放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古城疑案三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第一百七十四章 冯局长古道热肠 欧阳平三审慧觉
冯局长答应亲自过问这件事情,她也倾向于让静平和清水回鸣晨寺,要想让两个女人心无旁骛,好好疗伤,过正常平静的生活,同志们还要做一些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