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古城疑案三》-第64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另外两把在谁的手上?”

      “一把放在库房备用,另一把在慧觉住持的手上。”

      欧阳平若有所思:“另一把在慧觉住持的手上?”

      “慧觉住持每天早上都要到塔林去练功。”

      慧觉住持手持一把钥匙恐怕不仅仅是每天早上到塔林去练功那么简单吧!

      在分手的时候,念慈师太又特别问了一句:“欧阳队长,今天晚上,你们回寺院吗?”

      “我们回寺院睡觉。”

      欧阳平一行告别念慈师太,走出东禅院,直奔大雄宝殿而去。

      “队长,三张纸条会不会是默然师傅写的呢?”左向东走到欧阳平和刘大羽的跟前。

      “为什么?”

      “默然每天负责开关前后门,她是最有可能知道慧觉住持秘密的人,他在鸣晨寺生活的时间最长,开门,尤其是锁门的时间又是在一个非常特殊的时间段里面,寺院中的僧尼,活动的空间仅限于大雄宝殿静悟殿,进斋堂藏经堂和东西禅院。”

      “也可能是念慈师太写的,她刚才特意问我们回不回寺院睡觉。”韩玲玲道。

      “不管是谁,此人肯定还会出现。”刘大羽道,“此人也一定知道很多内情。”

      “队长,我们什么时候再审慧觉住持?”左向东道。

      “我们先到紫云观去看看,之后再说。慧觉住持现在是瓮中之鳖,跑不了她。”

      几分钟以后,一行人走到后门口,门是从里面锁起来的,锁鼻子比较长,门和门框之间有一个拳头的空挡,这也就是说,人站在门外,也能从里面将门锁上。

      刘大羽从韩玲玲手中接过锁,将门关上,然后从外面将锁挂在了锁鼻子上。

      锁鼻子为什么要做这样的设计呢?

      大家带着疑问穿过塔林,上了去紫云观的路。

      夜幕还没有降临,绕过一个山头之后,在刘大羽的指点下,大家能依稀看见紫云观墨色的屋顶。

      大家站在紫云观山门前的时候,夜幕才降临,两个道士正在山门里面闲聊,欧阳平看了看手表,时间是六点五十六分。

      看到欧阳平一行之后,两个道士站起身。

      其中一个道士道:“我们要关山门了,请施主改日再来吧!”

      “师傅,你们什么时候关山门?”

      ¡°Æßµã¡£¡±ÁíÒ»¸öµÀÊ¿ÞÛÆð³¤³¤µÄÒÂÐ䣬¿´ÁË¿´ÊÖ±í¡£

      同志们从两个道士的身上看到了与时俱进的东西,没有谁规定和尚道士是和时尚绝缘的。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尚道士已经不是原来意义上的和尚道士了。

      第一百零五章 老道士谱子不小 紫云轩坐等片刻

      欧阳平开门见山:“我们是市公安局的,我们从鸣晨寺来——鸣晨寺发生多起尼姑失踪案,你们听说了吗?”

      “我们深居简出,不知道鸣晨寺的事情。”

      “我们想见一见道观中的负责人。”

      “等一下,我们关好门之后领你们去找至真长老。”

      “谢谢。”

      两个道士关上山门,插上又长又重的门杠,紫云观的门杠比鸣晨寺的门杠长多重多了,鸣晨寺的门杠,默然一个人就能搞定。

      放好门杠之后,一个道士还在门杠上插了一根方形铁钉,门杠上有一个方形的孔洞,门杠上也有一个方形的孔洞。

      两个人领着大家,上了一个很高的台阶,然后上了一个回字形的长廊,之后,又穿过一小片树林,接着七拐八绕,或上或下,几分钟以后,眼前出现一个瓶形门。

      黑暗吞噬了整个道观。大大小小,高高低低的建筑物只能看到一个大致的轮廓线,轮廓线以内全是阴影。

      虽然看不见建筑物的摸样,但欧阳平还是能看出紫云观的方位,鸣晨寺在山的南边,紫云观应该在山的东边,鸣晨寺坐北朝南,紫云观则是坐西朝东。

      紫云观的建筑比较紧凑,所以,人的视野很不开阔,向又看是高墙,向左看也是高墙,向上看是屋檐或者屋脊。

      走进瓶形门,眼前的景物越发模糊,抬头向上看,头上是如盖的树冠,走完一段幽径之后,眼前出现了亮光,亮光非常微弱。

      不一会,两个道士在一扇门前站定——所谓门前是门右侧,距离门三四米的地方,三个人看到的不是门,而是一个门帘子,估计是深秋季节,山里的寒气比较重,所以早早地挂上了门帘,一个道士低声道:“至真师傅,有人找。”

      “谁啊?”从屋子里面传来一个人的声音——声音既低沉,又洪亮。

      “是公安局的人。”

      “公安局的人?请他们到紫云轩稍坐片刻,师傅一会就到。”

      “同志,请随我们来。”

      至真师傅的谱子不小啊!同志们只见其声,未见其人,想见到他,还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两个道士在前面带路,将同志们带出了瓶形门。

      两个道士走出瓶形门之后,向右拐,上了一座小石桥,石桥下面,流水潺潺。走过石桥,上了一节十几级的石阶,石阶上方矗立着一座四角翘起的小庑殿顶的建筑,建筑物的周围,有一个半人高的围栏。

      一个道士一边推门,一边道:“请同志们稍等片刻,我进去把灯点上。道仁,你去拎一瓶水来。”

      这大概就是紫云轩。

      道仁走了。

      “师傅,我们怎么称呼你呢?”

      “我叫清泉。”

      清泉一边回答一边走进紫云轩,不一会,他点亮了罩子灯,然后把同志们引进轩内坐下。

      欧阳平环顾四周,这应该是至真长老会客的地方:正对轩门的墙上挂着一幅太极图——这大概是道家的标志之一吧!左右两边各放着一排红木椅子,每一排椅子前面有一个红木茶几。茶几上放着一个紫砂盘,紫砂盘里面倒扣着一些紫砂茶杯;茶盘里面还有一个茶叶罐子。

      第一百零六章 书架上放满书籍 老道士彬彬有礼

      在椅子的后面,各有一排书橱,书橱上有很多格子,格子里面放满了书。无论是佛家,还是道家,学问和知识一定是浩瀚无比,高深莫测,单看这么多的书,就能感受到道家的博大精深了。难怪世上有“养生什么湖,问道什么山”的说法了。

      笔者也曾去过这个“什么山”,道没有问着,倒是闻到了满鼻子的铜臭味,于是,便怀疑自己是不是悟性太低,便请教无数个同行者,他们似乎也没有问到什么道,有人甚至比我还糊涂:“玩玩而已,管他什么道,动那脑筋作甚?”当真是高深莫测的“道”啊!凡夫俗子怎么能轻易参透其中的奥妙呢?笔者不以为然,此“道”不就是为凡夫俗子而设的吗?既然是为凡夫俗子而设的“道”,就应该通俗易懂才对啊!也许有人会说,凡夫俗子都能参透的东西,那还叫什么“道”呢?说的也是。

      这世上,蒙人的玩意太多了。

      不一会,那个叫道仁的道士拎来了一个热水瓶。

      两个人,一个洗茶杯,放茶叶,一个倒开水,盖盖子。

      “欧阳,鸣晨寺有后门,不知道紫云观有没有后面。”陈杰低声道。

      欧阳平听出了陈杰的弦外之音,他走到清泉的跟前:“师傅,从紫云观到明晨寺,除了走正门,还有没有更近一点的路呢?”

      “走后门近。”

      “紫云观的后门在什么地方?”

      “就在紫云轩的后面。”

      欧阳平还想问什么,看到一个身穿道袍,头戴道士帽的老道士走进紫云轩。

      道仁和清泉退后几步,站在门边。

      此人应该就是至真长老。

      其实,至真长老并不老,看上去,至真长老的年龄大概在五十岁左右,至真长老的身高在一米七五上下,整个人看上去比较清瘦,但却显得非常精干,一件僧袍并不算太长,但却显得有点宽大,这说明至真长老的身上没有什么脂肪,至真长老的脸上也没有什么内容,他眉弓凸出,眼窝深陷,鼻梁高挺,两腮无肉。这大概就是道士应该有的样子吧!在很多作品中,和尚都是肥头大耳,而道士则是形容枯槁。所谓“仙风道骨”,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吧!

      老道士朝两个【创建和谐家园】摆了摆手,两个道士弯腰躬身退出紫云轩。

      欧阳平站起身,上前一步:“您就是至真长老吗?”

      “贫道至真,至真稽首,多有怠慢,请恕怠慢之罪。”至真弯腰躬身,向欧阳平施礼。至真长老虽然比较清瘦,但说话的声音却非常洪亮,中气很足。

      韩玲玲站起身:“至真长老,这位是市公安局刑侦队的队长欧阳平同志。”

      “欧阳队长请坐——请坐——请坐。”

      至真彬彬有礼,等欧阳平和韩玲玲坐下之后,才在一张椅子上坐下:“欧阳队长,此时造访,有何指教,请明示。”

      “至真长老,我等夜晚打扰,有些唐突,还望至真长老不要见怪。”

      “欧阳平队长不把客气,贫道不知道欧阳队长所为何事?”

      第一百零七章 欧阳平灵机一动 借住处顺理成章

      同志们突然造访,确实有些唐突,但听了欧阳平的话以后,大家就不会觉得唐突了:“至真长老应该听说过,在鸣晨寺,连续发生几个年轻的僧尼离奇失踪的事情。”

      至真改变了一下坐姿,将左手搭在右手上,刚开始,他是将右手放在左手上的:“贫道自从到紫云观落脚,不曾走出山门半步,再者,紫云观和鸣晨寺素无往来,所以,对鸣晨寺发生的事情,贫道全然不知。不知道贫道能帮同志们什么忙?”

      “情况是这样的,我们在鸣晨寺办案子,可鸣晨寺是一个尼姑庵,我们住在鸣晨寺多有不便,所以,我们想在紫云观住一段时间,不知道方便不方便。”

      欧阳平的话不但不唐突,他还解决了进驻紫云观的问题——要想了解到有价值的线索,必须住进紫云观,在欧阳平看来,发生在鸣晨寺的失踪案极有可能和紫云观有关系。在鸣晨寺的附近竟然有一个道观,这该不会是一种巧合吧!

      至真长老又将右手放在了左手上:“欧阳队长,紫云观里面住的全是道士,这位女同志住进来,恐怕也有些不妥吧!”

      “她还住在鸣晨寺,我们几个男人想住到紫云观来。”

      “紫云观没有多余的被褥,眼下,正是深秋季节,夜里面,山上寒气逼人。”

      “这不是问题,我们自己有被子。如果方便的话,我们今天晚上就想住过来。”

      至真长老走到门口:“道仁,你进来。”

      道仁走进紫云轩。

      “这几位公安同志今天晚上要住进紫云观,你和清泉去安排一下。就把同志们安排在北暖阁吧!你们把床铺安排好就行了,同志们有被褥。务必把屋子打扫干净了。再让伙房送几瓶热水去。尔等要小心伺候,千万不要怠慢了同志们。”

      “我们这就去安排。”

      欧阳平站起身:“至真长老,我们就不打搅您了。”

      “欧阳队长,请恕贫道不远送了,有什么要求,你们跟道仁和清泉说。不必客气。”

      告别至真长老以后,欧阳平一行随道仁和清泉两位师傅去了北暖阁。

      在前往北暖阁的路上,欧阳平和两位师傅聊了聊寺院里面的情况,两位师傅虚以应付,欧阳平问什么,他们就回答什么,回答的内容从不旁逸斜出,而且非常简单。而当欧阳平谈到至真长老的时候,两位师傅的回答则是非常谨慎,甚至还有点支支吾吾。在欧阳平看来,大概是因为有同伴在跟前的缘故,所以,两个人都有所顾忌,欧阳平刘大羽和陈杰明显地感觉到了这一点。

      下面就是欧阳平和两位师傅谈话的内容,大家不妨直接感受一下,相信大家也会有一个比较准确的判断。

      “师傅,紫云观有多少年的历史了?”

      “紫云观修建于唐代。”道仁道。

      “紫云观和鸣晨寺相比,谁的历史更长呢?”

      “不知道,我们不知道鸣晨寺修建于哪一个朝代。”

      “紫云观一共多少师傅?”

      “有四十几个人。”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22 02:4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