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古城疑案三》-第61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这是什么?”

      “这是一个文胸。

      “何以见得这是静平的文胸?”

      “我们已经找静平的养父核实过了,他一眼就认出这是静平曾经戴过的文胸。”

      “这就奇怪了,静平明明是离开鸣晨寺了,她怎么会出现在地宫里面呢?”

      “这就要问你了。不但静平没有离开鸣晨寺,清水等另外四个年轻的尼姑也没有离开鸣晨寺。我们知道的是五个人,可能还有我们所不知道的。”

      欧阳平已经意识到,想撬开慧觉住持的嘴巴,并非易事。

      “骇人听闻——骇人听闻,我在鸣晨寺当了十几年的住持,竟然会在贫尼的眼皮子底下发生这样的事情。”

      “昨天晚上,我们敲了两次门,你的禅房里面没有一点反应,念慈师太又在禅房的窗户外面喊了一次,禅房里面仍然没有反应,可是当我们拨开门闩,走进禅房,点亮蜡烛的时候,你却坐在佛龛前面。”

      “欧阳队长,贫尼很抱歉,贫尼夜里面有参禅理佛的习惯,在贫尼参禅理佛的时候,是不会理会任何干扰的。这——你们可以去问念慈和寺中的僧尼,他们都知道,在我参禅理佛的时候,任何人都不能打搅,十几年来,她们也都是这么做的。”

      “我不这么认为,我倒是觉得,即使有人想在夜里面打搅你,你也听不见。”

      “贫尼不知欧阳队长何意?”

      “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你根本不在禅房里面——你一定是在密室里面‘参禅理佛’。”

      “出家人不打诳语,昨天夜里,你们不是明明看见我坐在禅房里面参禅理佛的吗?”

      “这只能是一种巧合,我们敲门的时候,你不在禅房里面,念慈师太在窗户外面喊你的时候,你也不在禅房里面,在敲门之前,我曾经在窗户外面站了好一会,你睡觉的床距离窗户只有两三米远。”

      第八十九章 老尼姑百般狡辩 欧阳平亮出底牌

      欧阳平接着道:“如果你在禅房里面的话,我应该能听到你的呼吸声,根据我们的经验,即使是微弱的呼吸声,在那样一个寂静的夜晚和环境里面,也应该能听见。在我们拨门闩的时候,你正从暗道的入口钻出来,等念慈师太点亮蜡烛的时候,你已经坐在了佛龛的前面了。”

      “阿弥陀佛。”

      在关键的时候,慧觉住持也搬出了挡箭牌——“阿弥陀佛”就是挡箭牌,不管什么样的问题,一时无法回答的,可用这句话来抵挡一下。这是僧侣们的专用语,佛祖在创造佛的时候,就已经向上帝申请了专利。

      “慧觉住持,我们都是世俗中人,‘阿弥陀佛’之类的梵语,我们听不懂,所以,还是请你说一些能让我们听懂的话。”欧阳平调侃道。

      “既然欧阳队长不相信贫尼的话,贫尼也就没有什么话好讲了。你们可以不相信贫尼的话,你们总该相信静平的日记吧!贫尼一直以为,静平确实离开鸣晨寺另寻别处去了,只是有一点,贫尼一时还没有弄明白,静平的文胸怎么会出现在密室里面的呢?”慧觉住持果然老道,她把欧阳平的问题当成了自己的问题,“难道鸣晨寺一直有问题,而贫尼竟然毫无察觉?”

      既然慧觉住持自己提到了静平的日记,那就来谈谈日记吧!

      欧阳平从包里面拿出蓝颜色的日记本:“这本日记本应该是静平在非常紧急的情况下偷偷藏在禅床下面的,至于这条文胸,也应该是静平在非常紧急的情况藏到排气孔里面去的。她这样做的目的只有一个,她是想告诉我们:她失踪于自己的禅房,最后又失踪于密室。当我们把注意力投放到藏经堂以后,凶手将藏在密室中的静平转移到其它地方去了,当然,也不能排除静平已经遇害的可能。静平可能做错了很多事情,但最终做对了一件事情,这条文胸为我们侦破案件提供了一条非常重要的线索,静平失踪于鸣晨寺,这已经是铁板上焊铆钉——实实在在的事情。”

      “可是——这本日记上,白纸黑字,静平写的明明白白。”慧觉住持自以为抓住了重要证据。她自以为聪明,过高地估计了自己的智商。

      “问题就处在这本日记本上,如果你不把这本日记交给我们,我们恐怕很难找到头绪。”

      “贫尼不知道欧阳队长此话何意。”慧觉住持故作镇静,其实,她应该能从欧阳平的话里听出一些潜台词来。”

      “这确实是静平的日记,我们已经找静平的父母辨认过了。”

      “既然这是静平的日记,那你们还有什么可怀疑的呢?”

      “这是静平的日记不假,但里面——有些内容并非出自静平之手。”

      “这——贫尼就越发听不懂了。”慧觉住持明知故问。

      “俗话说的好,再狡猾的狐狸也斗不过好猎手。我们已经请有关专家对日记后面的内容——也就是后面几页时断时续的内容鉴定过了。”

      第九十章 老尼姑节节败退 欧阳平步步紧逼

      欧阳平接着道:“这些内容虽然笔迹和字体和静平无异,但运笔的流畅度和力道有问题。这可以看看这个——”

      欧阳平从包里面拿出一张纸——就是那份笔迹鉴定报告,离开座位,走到慧觉住持的面前,“这是一份笔迹鉴定报告,你自己看看吧!”

      慧觉住持并没有去接欧阳平手中的鉴定报告,她也没有看欧阳平手中的鉴定报告,她用左手,动了动自己的帽子——其实,帽子端端正正地戴在慧觉住持的头上,由此可见,这个动作是多余的。我们都知道,慧觉住持动帽子是有目的的,因为,在她的额头上——帽檐下面出现了一些细密的小汗珠——她想用帽檐的移动拭去额头上的汗珠。

      慧觉住持该说“阿弥陀佛”了,但她没有说,她恐怕连说“阿弥陀佛”的心气都没有了。可见,“阿弥陀佛”并不是什么时候都能拿来糊弄人的。

      “静平的日记在你的手上,所以,我们可以确定,是你模仿静平的笔迹捏造了一些似是而非的内容,你的目的非常明确,你想让我们结束对静平失踪案的调查。在鸣晨寺,除了静平,之前,还有几个年轻的僧尼离奇失踪。所以,案子并非我们看到的那样。在鸣晨寺的密室里面一定隐藏着不可告人的罪恶。”

      “欧阳队长,有人看见静平离开鸣晨寺,这又该怎么解释呢?”

      “你不要转移话题,是你把静平的日记本交给我们的,既然静平的日记本一直在你的手上,到底是谁在静平的日记本上做手脚,这是显而易见的。”

      “这——贫尼不得而知,静平在离开鸣晨寺之前,把日记本交给了我,至于是谁在她的日记本上做的手脚,这恐怕只有静平自己知道了。”

      “这本日记如果真是静平交给你保管的话,她就应该将所有的日记本都交给你,据我们所知,静平至少有三本日记,静平为什么要将这本蓝颜色的日记本藏在禅床下面的呢?由此可见,静平并不曾把日记本交给你保管,按照常理判断,从小到大,日记本和静平形影不离,静平是不会将日记本交给任何人保管的。只有一种可能,静平才会将日记本交给别人‘保管’,那就是她已经出事并且已经失去了对日记本的保管权。这是你做的最失败的一件事情,你没有想到我们会请笔迹鉴定专家对静平的日记本进行鉴定。你的狐狸尾巴就是在这时候露出来的。你说有人看见静平离开鸣晨寺,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已经找悟虚了解过了。悟虚所看到的只是静平的背面和侧面,当然,她还看到了静平上山时背的黄书包,看到黄书包,并不等于看到了静平,现在想一想,一定是有人冒充静平,背着作为静平标志的书包,造成静平离开寺院的假象。无独有偶,这一幕在清水的身上也曾上演过,地点也是在大雄宝殿前面的水井旁,时间也是惊人的相近,也是在天要亮未亮的时候。这时候,只能看到一个大概。在天要亮未亮的时候,水井旁肯定有人在打水,所以,如果有谁想表演什么的话,一定会有观众。”

      第九十一章 大汗珠滚落而下 欧阳平拿出纸条

      慧觉住持不再说话,右手上的佛珠移动的速度似乎快多了,额头上的汗珠也越来越多。她曾经尝试举起左手,挪动帽子,但由于欧阳平和刘大羽的眼睛直视着她的脸,所以,她选择了放弃,结果是额头上的汗珠越来越多,太阳穴上方有一颗汗珠越来越大,最后终于不堪重负,滚落而下;慧觉住持的鼻翼两侧也出现了一些细密的汗珠。

      慧觉住持的坐姿也发生了些微的变化,慧觉住持参禅理佛几十年修炼的腰板开始弯曲,之前,在同志们的印象中,慧觉住持的腰板一直是笔直挺拔的。可见,慧觉住持所参之禅和所理之佛,并不是什么高深莫测的玩意,在笔者看来,任何真理,它只存在于人间的烟火之中,如果佛门之中真有什么高深莫测,帮人超度,助人得道的真理的话,如今的寺庙之中就不会有那么浓厚的铜臭味了。大概是禁不住人间烟火的诱惑,佛祖已经不满足于那些虚化的烟火和供品了。

      在这么多双眼睛的直视下,慧觉住持的眼神也没有先前那么淡定和从容了。为了掩藏起自己内心的恐慌,慧觉住持的眼睛只看着一个地方,那就是她手中的佛珠。佛珠还在运动着,但运动的速度和状态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同志们从佛珠的移动中,看不到一点从容和淡定的影子。

      欧阳平又从包里面拿出一个笔记本,打开笔记本,从里面拿出两张纸条——就是那两张黄颜色的纸条。

      欧阳平站起身,走到慧觉住持的面前,将两张纸条一一展开:“慧觉,这是我们收到的两张纸条,一张纸条上提到了清水,一张纸条上只写了一个‘幽’字。你应该能读懂纸条上的字。我们还没有完全读懂它们的意思,所以,我们想请教一下慧觉住持。”欧阳平略带嘲讽的口吻道。

      “贫尼不知,贫尼惭愧,贫尼愚钝,贫尼确实不知——”慧觉住持开始用排比句了,这说明的思维多少有点紊乱——排比句是一种固定的思维模式,不需要费太多的脑筋,在大脑出现阻塞,思维一时跟不上节奏的时候,可以用它来抵挡一阵子。但慧觉住持排比句用的不是很成功,排到最后,思维跟不上,最后不得不循环往复了。

      “那我就勉为其难,跟你说道说道。你看清楚了——”欧阳平将一张纸条拉直,在慧觉住持的眼前停顿了一会,“这个‘幽’字,指的就是静幽院,你住在静幽院,所以,我们认为,这个‘幽’指的就是你——慧觉住持,你以为自己道行很深,做得天衣无缝,寺院中的人可不全是傻子,静平等尼姑失踪,寺院中一定有知情者,如果静平的母亲不报案,如果我们不介入此案,如果我们不进驻鸣晨寺,失踪案可能会成为永久的秘密。我相信随着你的被捕,知情者肯定会站出来说话。”

      “欧阳队长,贫尼也想知道是怎么回事,这件事情发生在鸣晨寺,贫尼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第九十二章 刘大羽有所发现 佛字后似有名堂

      大家你望望我,我看看你,此话一出,欧阳平就知道慧觉住持是不会轻易就范的。

      慧觉住持竟然还有说辞:“欧阳队长,贫尼说的都是实话,同志们不妨想一想,鸣晨寺是一个尼姑庵,不是和尚庙,贫尼是一个女儿之身,把几个尼姑藏在密室里面,能做什么呢?”

      慧觉住持终于抛出了一个更有说服力的理由。自从发现密室和抓捕慧觉住持以后,同志们也在想这个问题。

      难道慧觉住持是一个同性恋?在上一个案子——《枯井迷案》中,凶手就是一个同性恋,所以,同志们不得不往这方面想。

      在没有任何事实和证据的情况下,任何猜想,也只能是主观臆断。

      到目前为止,大家还有很多想不明白的事情:凶手为什么要将密室里面的痕迹全部处理掉呢?凶手为什么要用刀斧将家具上的浮雕砍削干净呢?静平将文胸藏在排气孔里面,除了说明她曾经在密室里面呆过之外,还有没有其它的暗示呢?欧阳平刘大羽和陈杰想的更多的是,仅凭慧觉住持一人之力,想完成封堵案道入口的工作是绝无可能的,封堵暗道的大石板,用来抵住大石板的石头,是要一把子力气的。慧觉住持虽然会武功,但不是她一人之力能够完成的。还有,凶手会把静平转移到哪里去了呢?或者说凶手会把静平的尸体藏在哪里去了呢?

      为什么不对鸣晨寺做一次认真细致的搜查呢?不错,欧阳平和刘大羽想到了这一步,不仅如此,他们还决定对慧觉住持的禅房再进行一次彻底的搜查,除此以外,还要对一些地方进行搜查,比如说静幽院和静幽院周围的环境——包括塔林附近,还有静悟殿。凶手将静平转移到其它地方,只有两个出口,一个是慧觉住持的禅房,一个是静悟殿。

      下午三点钟左右,欧阳平一行回到鸣晨寺,当然,欧阳平还希望写纸条的人有所动作——在慧觉住持被捕的情况下,写纸条的人应该有新的动作。

      同志们首先搜查了慧觉住持的禅房,陪同大家搜查的是念慈师太。

      大家又仔细检查了每一块地板——先前已经检查过一遍了,但没有结果;大家还检查了几块挂在墙上的木雕作品,也没有发现问题。

      最后,欧阳平和刘大羽将目光聚焦到了几幅字画上。

      也许是第一次搜查比较马虎,同志们竟然没有特别在意挂在禅房里面的六幅字画:三幅书法作品,三幅山水画。三幅书法作品分别是王维的《山居秋暝》和张继的《枫桥夜泊》,另外一幅是一个大大的“佛”字。“佛”字挂在慧觉住持的榻前,一幅山水画挂在榻尾;另外两幅字挂在禅床两边。

      六幅字画装帧的非常讲究。

      无论是字,还是画,上面都没有落款。常识告诉我们,不管他是谁,一般情况下,都会在字画上留下自己的大名,这么多年的潜心研究,勤奋努力,不就是要一展才能,证明自己的人生价值吗?

      第九十三章 刘大羽发现问题 方洞里三个铜匣

      如果是小孩子的随手涂鸦,确实没有落款的必要,可从字画的造诣和装帧的档次质量上来看,应该是入流的高手,可作者为什么不在上面落款呢?

      当刘大羽掀开榻前“佛”字的时候,发现“佛”字后面的木墙上有些异样:笔者在这里要补充说明一下,慧觉住持的禅房的墙是用木板装饰的,在木框子上镶嵌着一块又一块长六十公分左右,宽三十公分左右的木板,无论是木框子,还是木板,都漆成了暗棕色。木框子上有精美的浮雕,木板的四条边上有古朴的回形图案,回形图案呈荸荠色。

      在“佛”字的后面有三个完整的长方形的格子。刘大羽用手指敲了敲三个格子,发现其中一个格子的声音不实在。

      “欧阳,老陈,你们来看看这块木板。”

      陈杰敲了敲三块木格子:“上面两块木板的声音很实在,这一块木板的——声音——有些发闷。”

      于是,三个人在格子周围的木框子上仔细寻觅,但没有发现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老陈,你到藏经堂去一下,看看严师傅在不在。”欧阳平道。

      “如果严师傅已经走了呢?”

      “如果严师傅不在的话,你就把陈师傅请过来,顺便把木匠的家伙带过来。”

      陈杰冲出禅房。

      三分钟左右的样子,陈杰领着两个人走进禅房,这两个人,一个是严师傅,一个是陈师傅。陈师傅的手上还拿拎着一个用帆布做成的工具包。

      严师傅和刘大羽陈杰一样,也敲了敲三块木板,然后在木板的四周和木框子上寻找机关,但没有找着。

      “师傅,怎么办?”陈师傅道。

      “干脆,把这块木板撬开。”

      陈师傅用凿子沿着木板的边沿凿出一条零点五公分宽的缝隙,凿子穿过木板之后,斧头没有用多大的力量,凿子一下子就前进了很长的距离,三个人的判断没有错,这块木板的后面果然是空的。

      陈师傅用凿子将木板撬开,一个方洞呈现在大家的眼前。

      每个人都很激动和兴奋,包括严师傅师徒俩。

      念慈师太木然地站在一边。

      在木板的后面隐藏这样一个所在,显然是用来存放非常重要的东西的。

      同时进入大家视线的是三个摞在一起的荸荠色的铜匣子,最下面的匣子长二十八公分左右,高十五公分左右;最上面的匣子长十五公分左右,高八公分左右;中间一个匣子长二十五公分左右,高十二公分左右。

      从外观上看,三个铜匣子的做工非常讲究,上面的图案也非常精美。

      陈师傅将三个铜匣子一一拿出方洞,放到榻上。

      铜匣子上有锁鼻子,但没有锁。将铜匣子放在这么一个隐蔽的地方,确实用不着上锁了。

      欧阳平用手在三个铜匣子上摸了摸,手指上竟然没有一点灰尘,欧阳平还看了看方洞,方洞内既没有灰尘,也没有蜘蛛网,方洞的下面还铺着一块布。显而易见,慧觉住持经常触碰这三个铜匣子。

      第九十四章 大匣内六样东西 小匣内一副假发

      刘大羽首先打开最大的铜匣子,在铜匣子打开刹那间,大家闻到了一股浓烈的香味,所有看到铜匣子里面东西的人都感到莫名惊诧:铜匣子里面装的是一些化妆用品,刘大羽从铜匣子里面拿出六样东西:

      一,一大一小两瓶雪花膏之类的东西。韩玲玲将瓶盖拧开,大家闻到了一股非常浓烈的香味。两个瓶子一个成方形,一个成球星。方形瓶子上贴着一个商标,上面写着“玉兰油”三个字,球形瓶子上也贴着一个商标,上面写着“兰贵人”三个字。

      二,三瓶香水,在三瓶香水中,居然有两瓶上写着英文字母。这两瓶香水的形状一个成八角形,一个成圆形,另一瓶香水成椭圆形,瓶子上贴着一张商标,上面写着着“雨露”,三个瓶子里面还有小半瓶香水。

      三,一个扁圆的青花粉盒,直径在八公分左右,刘大羽打开粉盒的盖子,粉盒里面是一个圆形的海绵粉扑,拿起粉扑,下面是一块粉红色的圆形粉饼。粉饼散发出淡淡的清香。

      四,一把深棕色的檀木梳,木梳的抓手上还雕刻这镂空图案。出家人和梳子应该是没有关系的,可在慧觉住持的化妆盒里面却出现了一把木梳,难道是慧觉住持虽然身在佛门,但心里面一直在缅怀秀发披肩的美好时光吗?

      五,三个唇膏。韩玲玲打开唇膏,一个唇膏是浅红色,一个唇膏是深红色,另一个唇膏是肉色。这些东西极有可能是慧觉住持在出家前用的。

      六,一面直径为十公分左右的镜子,镜子的边框是银质包边,包边上还有一些花卉的浮雕。

      “念慈师太,您见过这三个铜匣子吗?”

      “贫尼不曾见过。”

      “慧觉住持经常化妆吗?”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19 15: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