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古城疑案三》-第336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1307.第一百一十章 老人家支开两子 忆往事直言不讳

      彭旭东接着道:“我明白你们的意思了。 你们一定认为古家的案子是仇家做的——实不相瞒,我也是这么想的,这两天,你们在村子里面转来转去,就是在打听和古家有积怨的人家。”从彭旭东的话中可他已经猜出同志们的来意了,但他的话只说了一半。

      “老人家是一个明白人。”

      “这件事情肯定是古家的仇家做的。”老人抬起头望了望两个儿子,“你们兄弟俩忙自己的事情去吧!我有话要和同志们说。”

      “老人家,我们也有话要和他们兄弟俩说。”

      “路所长,你们行不行,我们先谈,之后,你们再找他们兄弟谈。”

      欧阳平点了一下头。

      “行。”刘大羽朝兄弟两人点了一下头。

      彭二宝兄弟俩走出堂屋,刚想掩上房门,被彭旭东叫住了:“不要关门,你们在自己屋子里面呆着,不叫你们,不要过来。让素梅弄一个火盆来。”

      三四分钟的样子,唐素梅端着一个火盆走进堂屋,彭三宝手里端着一个藤条框。藤条框里面放着一些木炭。夫妻俩放下火盆和藤条框以后,便走出了堂屋。

      彭旭东示意大家将椅子和板凳挪到火盆跟前,然后站起身,走到门口朝外面,最后关上了房门。

      彭旭东的行为有些怪异。他要和同志们说什么呢?

      藤条框里面有一把火钳,彭旭东拿起火钳,夹了十几块木炭放在火盆里面。火立刻旺起来。

      彭旭东放下火钳,喝了两口茶,然后压低声音道:“我们说话声音小一点,只要能听见就行。”

      “行。”刘大羽打开紫砂茶杯,喝了一口茶。

      “你们一定是听说了什么。我就不藏着掖着了。今儿个,我跟你们说的事情,两个儿子都不知道——所以,我把他们支开了,连我的兄弟不知道,我怕他们脑袋一热,作出出格的事情来,所以,一直瞒着他们。”

      “老人家,您请讲。”

      “立饶他爷爷确实做过对不起我们彭家的事情,你们进我家院门的时候,要是在白天的话,你们会烈属之家’四个字,我家老大曾经在新四军的部队当过团长,后来在一次战斗中牺牲了。”

      “这——我们已经听说了。”

      “你们还知道什么?如果你们全知道的话,我就不费口舌了。”

      “有一次,彭大宝回来探亲,没有到古家去拜访古德仁父子俩,古德仁的父亲就怀恨在心,在你家盖房子的时候,使了巫术。”

      “你们果然知道,事情确实如此,但我一直守口如瓶。一定是盖房子的工匠透露出去的。我们彭家祖祖辈辈恪守本分,更是要脸面的人家。出格造次的事情从来不做,按理说,古半仙做这种阴损缺德的事情,是个人都受不了,这种事情要是让儿孙们知道的话,真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事情呢?所以,我可以指天发誓,我们彭家绝不会做这种出格的没脑子的事情。”

      1308.第一百一十一章 彭旭东态度积极 兄弟俩都有公干

      “感谢您把隐藏在内心深处多年的秘密告诉我们。请大家搜索(品%书¥¥网)!更新最快的小说您也一定希望我们早一天把古家的案子了结了。”

      “那是自然,虽然古德仁父子俩做了不少阴损之事,但立饶可是一个好后生,立饶他娘也是一个好女人,村里人的心里面跟明镜似的,这些年来,立饶母子俩为乡亲们做了不少善事,他们不该遭这样的报应,瞧他们这些年过得是什么日子。如果不把这个害人精揪出来,古家还是不得安生。”

      “老人家,您是一个明白事理的人。”

      “你们来,一定是想知道我家老二和老三二月十七号早上——望月出事的时候,都在做些什么?”

      老人的脑袋一点都不糊涂。

      “我们非常希望能得到您的支持与协助。”

      “这是应该的,咱们古里村是一个大村子,你们要想查清楚这个案子,不易啊!我跟你们说说老二和老三昨天早晨都干了什么:老三夫妻俩二月十七号的早晨进城买粉丝去了,宫站长帮忙联系了一家大厂的食堂,那家大厂的名字,你们待会儿问老三。他们愿意收购一百五十斤粉丝,老三和老二家凑了一百五十斤粉丝。夫妻俩是早晨六点半钟左右出的门。这——你们去问一问渡口的荣二爷就知道了。我家老二夫妻俩昨天到亲家去了,二曼说了一门亲事——二曼是我的孙女儿,亲家捎来口信,让老二到他家去商量孩子结婚的事情。老二的亲家在水家湾水家镇,亲家公在水家镇一家饭店当厨子,那家饭店的名字叫‘山水人家’。”

      “您的大儿子彭大宝的孩子有多大了?”

      “大儿媳和孩子们住在城里,他们逢年过节,家里面有事的时候才会回来,我也可以把他家的地址告诉你们。我的长头孙今年四十八岁,他在一家中学当教师,老大就留下一根独苗。他的名字叫彭小松。”

      彭旭东把该说的都说了。

      比较而言,彭旭东比前面几个人态度积极主动多了,赵大同说的没错,彭旭东的性格果然非常温和。

      之后,同志们又单独和彭老二彭老三进行了谈话。

      兄弟两人和父亲彭旭东的说法是一致的。

      彭三宝还提供了买粉丝单位的名称:荆南晨光仪器厂。

      离开彭家以后,大家去了渡口,荣二爷证实:二月十七号早晨天要亮未亮的时候,彭二宝夫妻俩挑着两担粉丝上了荣二爷的渡船,回到渡口的时间是十一点钟左右,他们是搭汤山镇供销社拖货的汽车进城的。这是宫站长安排的。

      这个宫站长就是荣桂花的表哥宫泰阳。

      我们都知道,宫站长正在古家帮助料理古望月的丧事。

      荣二爷还说,彭三宝夫妻俩过河后半个小时的样子,彭二宝夫妻俩也过河了。彭老二说是到亲家去谈女儿结婚的事情。彭老二过河的时候,推着一辆自行车,那辆自行车是向古里饶借的。这对夫妻回古里村的时间是下午三点钟左右。

      于是,欧阳平让陈杰严建华和韩玲玲返回头去了古立饶家。其他人则过河去了水家湾。

      1309.第一百一十二章 彭旭东所言非虚 溺水案重陷僵局

      过河之后,欧阳平又将人马分成两路,一路人有欧阳平左向东董青青和路所长,这一路的任务是到水家湾水家镇“山水人家”去找水如章核实情况(水如章就是彭二宝的亲家公);另一路有刘大羽李文化柳文彬和赵大同,这一路的任务是到荆南晨光仪器厂的食堂去核实情况。

      码头上停着两辆汽车。

      上汽车之前,欧阳平和刘大羽对了对手表,时间是八点零五分。

      时间确实不早了,但今天的事情必须今天完成,免得夜长梦多。虽然欧阳平已经确定彭旭东父子三人的话是可信的,但主观臆断代替不了事实和证据,所以,水家湾和荆南仪器厂必须去——不把今天的事情做完了,大家没法踏实睡觉。

      我们先去杰这一路的情况:

      陈杰严建华和韩玲玲走进古家院门的时候,古家院门内外仍然聚集着不少人。一些人默默地站在一边,昏暗的灯光找着他们忧郁的脸;还有一些人在默默地为明天早晨的出殡做认真细致的准备。

      古立饶是最忙的人,在古家,还有一个最忙的人,他就是宫站长。

      陈杰把宫站长叫到一边。

      宫站长证实,二月十七号早上,彭三宝夫妻俩确实是到荆南仪器厂买粉丝的,这笔生意是他联系的,汽车也是他安排好的。至于彭三宝夫妻俩是什么时候走的渡口,他不知道,他让彭三宝夫妻俩在刘家堡北边的路口等供销社的货车,之前,他和货车驾驶员刘师傅打过招呼了——汽车到达路口的时间大概是七点十分左右——赞着这个时间二宝夫妻应该在六点半中左右出门。

      之后,三个人又把古立饶叫到一边。

      古立饶证实:二十十六号的晚上,彭二宝确实到他家借自行车来着,说是到亲家去商量两个孩子的婚事。

      晚上十点二十五分,欧阳平一路回到学校,十点四十五分,刘大羽一路回到学校。

      经过调查走访,彭旭东父子三人的说辞没有任何问题。

      进入同志们视线的四户人家的嫌疑都被排除了,在经过两天的艰苦努力之后,同志们又失去了前进的方向,案子重陷僵局。

      洗洗弄弄之后,时间已经是十一点半,但大家都没有睡意,大家聚集在欧阳平刘大羽和陈杰的房间里面谈案子。

      房间里面的气氛非常沉闷,明天早晨,古家就要出殡了,可古望月的溺水案还没有理出一点头绪来。心情最沉重的人是欧阳平刘大羽和陈杰。

      今天晚上,柳师傅没有回家,两路人马回来的都很迟,他一直在等同志们回来,他烧了两次热水。

      伺候好大家洗涮完毕之后,柳师傅还没有睡下,厨房里面的灯亮着。

      十二点钟之后,柳师傅推开宿舍的门,他的手里面拎着一个竹篮子,竹篮子里面放着十几个碗和十几双筷子。

      “柳师傅,您这是?”韩玲玲从柳师傅手中接过竹篮子。

      1310.第一百零三章 柳师傅拿来碗筷 老张头端来鱼汤

      “我熬了一锅鲫鱼汤,天太冷,每人喝一碗鱼汤,暖暖身子好睡觉。请大家搜索()!更新最快的小说”

      柳师傅的话音刚落,老张头也走进了房间,他的手上端着一个大号的钢筋锅,钢筋锅上盖着盖子。

      老张头将钢筋锅放在书桌上,揭开锅盖,一股热气直往外冒,很快,宿舍里面顿时充满了鱼汤的香味。

      柳师傅装鱼汤,老张头将汤碗和筷子递到同志们的手上。

      每个人的碗里都有一条三四两重的大鲫鱼。鱼汤成乳白色,显得很粘稠,鱼汤的上面飘着葱花和油花。

      老张头说,鲫鱼是老陈头送来的,是他今天下午刚捕到的。老陈头们太辛苦,熬点鱼汤喝喝,滋补滋补身体。

      几口鱼汤喝到肚子里面去,同志们身上顿时暖和起来,原本沉郁的心情也舒畅了许多。

      柳师傅收拾好碗筷离开宿舍之后,老张头则留了下来。

      欧阳平和刘大羽知道老张头有重要的话想说,便示意柳文彬到门外守着,老张头显然不希望柳师傅听到他和同志们说话的内容。

      老张头傅走远之后,走到刘大羽和欧阳平的跟前:“今天下午,老陈头送鱼来的时候,我跟他提到了鱼竿的事情,老陈头说,在古里村还有两个人用和霍老师一样的鱼竿钓鱼;关于黄颜色的军大衣,我留心问了一下,在古里村,除了荣桂裕彭家辉和彭二宝有军大衣意外,还有三个人有军大衣。

      老陈头和老张头之所以能想到这五个人,前提是他们都会游泳,而且水性特别好。

      老张头是一个有心人,他和同志们想到一起来了,在喝鱼汤之前,同志们也在考虑这个问题,大家一致认为:应该从鱼竿和军大衣这两件东西上入手展开调查。

      有碳素鱼竿的两个人分别是管齐亮和柳大造。管齐亮是前生产队会计,今年五十一岁,在一九九四年的选举中落选了,此人在账目上出过一些说不清道不明的问题,管其亮和古立饶不是一路人,据说,他和古立饶之间有些不和,他私下里跟人说,他之所以落选,是古立饶暗中捣的鬼;柳大造是柳师傅的侄子,今年五十岁,原来是古里大队的民兵营长,古里大队改成古里村以后,柳大造的民兵营长的职位也被别人取代了。

      难怪老张头要等柳师傅离开以后才说呢。

      三个有军大衣的人分别是徐海平达世明和刘培基。老陈头特别强调,这三个人从来不到古家大塘来钓鱼。

      徐海平今年四十一岁,他是徐校长的侄子,在古里村务农。

      达世明是达有道的表兄(达有道的父亲是入赘到母亲达家来的),今年四十七岁,在古里村务农。

      刘培基,是一个小姓人家。今年五十二岁,在古里村豆腐坊做事。

      那么,老张头提到的这五个人和古家有没有过节呢?老张头的回答是,除了管其亮柳大造和古立饶有些不和之外,另外四个人和古家没有过节,老陈头也是这么说的。

      1311.第一百一十四章 同志们参加葬礼 老太太感动不已

      第二天早上五点半钟左右,村子里面传来了嘈杂声,继而是喧哗声,古家在做出殡前的准备。请大家搜索()!更新最快的小说

      五点钟左右,同志们就起床了,昨天晚上,在睡觉之前,欧阳平和刘大羽陈杰路所长商量好参加古望月的葬礼。

      同志们参加古望月的葬礼,主要是处于感情上的考虑,当然,也有其他考虑,凶手极有可能藏在送葬的队伍里面。

      在老陈头的指点下,同志们笔者在前面提到的五个人。他们分别是:管齐亮柳大造徐海平达世明和刘培基。接下来,同志们要和这五个人进行正面接触。

      同志们赶到古家的时候,时间是五点五十五分。

      六点钟,喇叭唢呐之声准时响起。令人感伤的哀乐在村庄和古家大塘的上空回荡。

      古立饶母子俩非常感动,他们没有想到同志们会来参加古望月的葬礼。老人握住欧阳平的手,久久不愿松开。

      经过半个小时忙乱的准备以后,六点半钟,送葬队伍准时出发。

      队伍的前面有十几个年轻的后生拿着花圈,接着是乐队,乐队后面是抬重的队伍,八个老人抬着一口棺材缓缓前行,棺材里面躺着古望月。

      死者的亲人走在棺材的后面,一个十三四岁的女孩手上捧着一个相片框——她应该是古望月的妹妹,相片框里面放着古望月的遗像——一个漂亮文静的女孩子夭折在她含苞待放的季节里。

      老太太走在小女孩的后面,她的手上拄着一根拐杖,两个上了年纪的老太太搀扶着她。在家人的队伍里面,同志们没有望月的母亲——古立饶的老婆荣桂花的身影。如果没有精神的支撑,一个接二连三痛失三个孩子的母亲早就垮了。

      大家都知道,到目前为止,同志们还没有和荣桂花见过面。

      在家人队伍的后面,是亲友,最后是古里村的乡亲们。古里饶将同志们安排在亲友队伍里面。

      送葬的队伍一路向东,沿着古家大塘的东岸向北,再沿着大塘的北岸向西,走过学校东边的木桥,沿着河道的西岸向北上了古里河的河堤,然后沿着古里河的南岸一路向西,在快到渡口的时候转而向南,进入古家大塘西边的树林,最后止步于古家的墓地。

      在古望云坟墓的东边,有六个人正在挖墓穴,送葬队伍到达墓地的时候,墓穴已经挖的差不多了。

      之后,便是一些有序而繁琐的安葬程序。

      ¹×²Ä°²·Åµ½Ä¹¿ÓÖÐÖ®ºó£¬¹ÅÁ¢ÈÄÍù¹×²ÄÉÏ·ÅÁËÒ»ÇÂÍÁÖ®ºó£¬°ÑÌúǵݸøÁËĸÇס£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1/21 20:54: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