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在我见到王主任和老陈头之后十分钟的样子,水完全变清了。我还在松树林里面发现了几个脚印,脚印上还有一些淤泥。糟糕的是,那些脚印现在已经没有了。”
今天,同志们将两条打捞上来的沉船摆放在那里,现场已经被践踏的不成样子了。
这世上竟然有如此巧合的事情。
在大家的印象中,在距离葫芦腰北岸五六米的地方,有一个松树林。
“脚印的走向,你还记得吗?”
“是往学校的方向。”
走出达有道家堂屋的时候,时间是十点五十五分。达家加工粉丝的工作已经接近尾声,院子里面的木架上挂满了已经结冰的粉丝。
达有道将同志们送到石板路上:“你们沿着这条路一直向北,然后沿着大塘的东岸走。”
“明天早上七点半钟,我们在学校的门口等你。”刘大羽道。
“七点半,我一准到。”
因为夜已经很深了,大家取消了到荣桂裕家的计划。
第二天早晨七点钟左右,大家就吃完早饭,早饭是菜包子米稀饭,糖醋蒜头和萝卜干。柳师傅昨天晚上就把包子蒸好了。
这边,同志们刚把碗放下,那边,老张头就跑进了厨房,他的身后跟着达有道。
一行人随达有道来到松树林。
松树林的面积在一百多平方米左右,这里除了松树,还有丛生的灌木和芦苇。
达有道走到一棵松树跟前——这棵松树的位置在松树林的南边。
“我在这里发现了一个脚印——不是鞋子留下的脚印,是光脚留下的脚印,之后,我又在树林里面发现了几个脚印。”达有道道。
“树林里面的脚印是如何分布的呢?”刘大羽想知道脚印的走向。
达有道在树林里面走了几步,然后站住了:“几个脚印是这么分布的。”
根据达有道的演示,脚印的走向由西南而东北,学校就在松树林的东北方向。
松树林应该是凶手脱衣服,穿衣服的地方。
最后,大家走到弯道处——即葫芦腰的北岸。
欧阳平卷起裤脚。
“欧阳,你这是要做什么?”刘大羽道。
“我下去走几步,水能在多长时间内变清。”
“用不着你们,我下去。”达有道脱掉布鞋,说话的时候,他的一只脚已经入了水。
1278.第七十一章 达有道迫不及待 欧阳平感动不已
陈杰一把拽住了达有道的衣袖:“达有道,稍等一下。 ”
欧阳平和刘大羽走在前面,他们已经水下面的脚印,后面的同志们还没有。
最重要的是,水比较深,这样下去,达有道的棉裤肯定会弄湿的。
在陈杰拽住达有道的同时,路所长和赵大同也赶到了。
陈杰等人走到岸边,路所长和赵大同也凑了上去。
水的深度在一米左右,靠近岸边的地方在一米以上,三四米以外在一米以下,一串脚印清晰可见,脚印的走向由东南而西北。西北的尽头就是达有道所说的芦苇趴在地上的地方,东南方向最后一个脚印消失在一片水草下面。东南方向就是古立饶家码头所在的地方。昨天,打捞船曾经在岸边做过短暂的停留,岸上的痕迹已经消失殆尽,万幸的是,水下面的脚印还保留着。
“我可以下去了吗?”达有道比同志们还要着急。
欧阳平点了一下头。
“怎么走?”
“走一个来回就可以了。”刘大羽道。
“等一下,达有道,你把棉裤脱了,待会儿上来,没有衣服换,肯定会冻着。”欧阳平感动不已。
达有道并不理会欧阳平的话,他将宽大而单薄的棉裤的裤筒捋到膝盖上方。
水很快漫过了达有道的膝盖,大家还没有反应过来,水已经到了达有道的腰部下方,棉袄的下摆已经碰到了水。此时,达有道已经走到了距离岸边四米左右的地方。
“行了,走到那里就可以了,达有道,你回来吧!”欧阳平道。
“没事,我的身体很好,冻不着我的。”达有道继续往前走。
“达有道,你快上来吧!用不着再往前走了。”欧阳平大声道。
达有道反身往回走,陈杰和路所长将达有道拽上了岸。
欧阳平将军大衣披在达有道的身上,然后让路所长和赵大同将达有道送到老张头的传达室,并找一条棉裤给他换上。
“我的身体没有这么娇贵。”达有道将军大衣披到欧阳平的身上,“倒是你们要特别小心,冻坏了就没法办案子了。”
大家在岸上等了一个小时左右,浑浊的水终于变得清澈见底。十七号早晨,浑水变清的时间是八点四十左右,按照这个时间推算,凶手上岸的时间应该在七点四十左右,如果古望月遇害的时间是七点半钟左右的话,那么,这两个时间正好吻合,在达有道到达葫芦腰的北岸的时候,凶手在十分钟左右前,就离开了现场。当然,也有可能是几分钟离开现场的,凶手上岸以后,肯定要穿衣服——穿衣服是需要一点时间的,凶手很可能将脱下来的衣服藏在松树林里面,所以,如果达有道提前几分钟赶到现场的话,极有可能和凶手不期而遇。凶手没有想到古望月的母亲荣桂花这么早就到码头上来接女儿,所以,他在逃离作案现场的时候,显得十分匆忙。凶手也有可能达有道。
第七十二章 同志们回到学校 老张头记性很好
之后,同志们去找老张头。
半路上,大家遇见了路所长和赵大同,达有道非常固执,他没有去打搅老张头,径直回家换衣服去了。
“当——当——当——”校园里面传来了上课的【创建和谐家园】。
刘大羽看了看手表,时间是七点五十。老张头敲的是第一节课的预备铃。
大家走到学校门口的时候,看到两男一女三个学生从学校西围墙外面的小路上走过来。三个学生的年龄大概在十岁上下。他们脚步匆匆,从大家面前擦肩而过,然后钻进了大门旁边的小门。
刘大羽紧走几步,追了上去:“三位同学,请等一下。”
三个小朋友大概没有听见刘大羽喊他们,继续走他们的路。
“彭家晖,你们给我站住,没有听见警察叔叔喊你们啊!”
三个小朋友立马站住了。
刘大羽走到三个小朋友的跟前:“你们平时上学和放学都走学校西边这条路吗?”
三个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其中一个男孩子道:“是啊!我们三个就住在学校后面的村子里面。”
“你们能告诉我们,学校里面有多少学生走这一条路啊?”
“有二十几个人吧!”
“哪些人早晨到学校的时间比较早呢?”
“我们三平时来的都很迟,哪些人来的早,这——你们得问张老爹——他最清楚了。”
“请进,路所长,同志们到屋子里面坐下,我们慢慢谈。”老张头将同志们让进了传达室。
老张头向同志们提供了五个学生,这五个学生平时一般会在七点四十五分之前进校门,其他的学生一般都是在七点五十五分左右进校门,按照凶手出水离开现场的时间来判断,这五个孩子是有可能在上学的路上和凶手相遇的。
各位读者也许会以为,不就提前了一刻钟吗?这算不得一个“早”字,您这就错了,古里村是什么地方?是农村,农村的孩子,凡是能做事的,都得为家里面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他们绝大部分都住在学校附近,人在家里就能听到学校的预备铃,从家里走到学校,顶多几分钟,所以,他们只要在正式上课铃响前两三分钟走进学校的大门就可以了。
这五个学生分别是霍亚洲,十二岁(五年级),学习委员;古小明,劳动委员,十二岁(霍亚洲的同学,两个人是邻居,上学和放学如影相随);荣向荣,女生,副班长,十一岁(四年级);荣常慧,女生,十岁(三年级,和荣向荣是堂姊妹,两个人的家紧挨着,平时上学放学同行);柳远鹏,班长,十三岁(六年级)。
从以上情况看,五个人之所以早一点到学校,主要是想为班级做一个事情。
于是,老张头将五个学生叫到传达室——和他们同时进传达室的还有徐校长。
刘大羽和五个孩子谈了四十几分钟,但一无所获,十七号早晨,他们在路上没有见到一个大人,因为霍亚洲的一句话,同志们到学校围墙西边进行了实地观察。
...
第七十三章 老张头去而复返 霍亚洲想起一人
霍亚洲是这么说的:“警察叔叔,除了路可以走,树林里面也可以走。凶手要是从树林里面走的话,我们根本就看不见。”
路就在学校的围墙外面,在路的西边是杂树林,树林的纵深至少有三百多米,树林里面灌木丛生,凶手离开古家大塘以后,肯定会借树林的掩护离开迅速现场。
树林里面的落叶乔木比较多,地上铺着一层很厚的树叶,即使有人在树林里面走,也不会留下一个脚印。
老张头和五个学生回学校去了,徐校长和同志们在留在了树林里面。大家有些茫然,凶手充分利用了古家大塘特殊的环境。大塘里面的水和树林里面的树叶隐藏起了凶手的行迹。
徐校长说,学校西边这条路,除了学生走之外,一般人是不会出现在这里的。
两条沉船安静地躺在树林中间的空旷地带。大家走到两条沉船跟前。凶手的脚印消失于松树林,昨天下午,很多人进过松树林,现场已经被完全破坏。
不一会,有两个人朝沉船跟前跑来,刘大羽定睛一看,是老张头和霍亚洲,他们在这时候折回头,一定是想起了什么事情。
大家迎了上去,欧阳平和刘大羽走在前面。
“路所长,霍亚洲想起了一件事情。”老张头气喘吁吁道,“亚洲,你快跟警察叔叔说。”
“还有一个人到学校的时间比较早,不过,他从来不走学校的大门,所以。张老爹不知道。”
“此人是谁?”
“是唐二虎。”
“唐二虎读六年级,是一个非常调皮的娃。”老张头道。
“唐二虎不走学校的大门,走哪?”
“他翻墙头。”
于是大家又返回学校的传达室,徐校长亲自将唐二虎叫到传达室。
唐二虎的年龄在十二岁左右,身高一米六五左右,比实际年龄要高很多,人如其名,唐二虎长得虎头虎脑的。
刘大羽将唐二虎拉到自己的身边坐下:“唐二虎,你家住在学校的后面吗?”
“对啊!我和霍亚洲古小明住在一个村子里面。”
“听说你平时到学校的时间比较早?”
唐二虎抬头望着徐校长,显得很紧张:“我一早到学校,就是想抄点作业,没有做什么坏事。”
徐校长噗嗤一声,笑了:“你这个傻孩子,警察叔叔想问你一些事情,你知道什么就说什么。不要紧张,说的好,我还要表扬你呢。”
“问我啥事啊?”
“昨天早上,你是什么时候到学校的啊?”
“我追着霍亚洲和古小明,他们是什么时候到学校的,我就是什么时候到学校的——我比他们还早了那么一点。”
“你是翻墙头进学校的吗?”
唐二虎望了望徐校长,然后点了一下头。
“在路上,你有没有看到什么人啊?”
“在路上,我没有看到人,不过,我在树林里面看到了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