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古城疑案三》-第323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赵公安,明眼人一道,四十八年前,咱们达家的两条船是被人凿沉的。你跟他们在一起,你肯定知道一些情况?把咱家的船凿漏的人是不是古家人?”

      “嗨,我只是在旁边协助他们做点事情,该跟我们说的事情,他们肯定会说,连我都不敢问的事情,你怎么能随便打听呢?”

      其实,赵大同是知情的,但他暂时不能说,即使说的话,也应该是有刑侦队的同志说。

      我们都知道,根据刘大羽掌握的情况于古立饶家的案子,达家也有重大嫌疑。

      在赵大同也许达家早就知道沉船的真正原因。现在,达家人完全是一副恍然大悟的模样,也有可能是装出来的。

      面对眼前发生的事情,古里村人应该能,警方分明是想弄清古家溺水案的来龙去脉,警方分明是想从案子的复杂背景中寻找线索。

      老二达有峰从学校厨房里面借了一把斧头,在船舷上砍了几下,结果发现,一公分以下的木头仍然非常坚硬。

      老陈头说,只要把木船表面的腐木去掉,这两条船还是能用的,因为达家当初买这两条木船的时候,就是冲船板厚实才买的。这两条船,不但船板厚实,因为桐油上的次数比较多,相当一部分桐油已经渗透到船板里面去了,要不然,船板早就完全腐烂了。如果请人将两条船好好修一下,还能派上用场,就是把他们卖出去,也能卖不少钱。目前,在整个古里村,仍然没有这么大的船。

      1258.第五十一章 欧阳平熟悉环境 大塘西一片坟地

      达有峰也是这个意思,因为这两条船,达家开始走向衰落和潦倒,现在,达家完全可以凭借这两条船重新振作起来。 . d t . c o m

      单从眼前这两条大船就能家昔日的生意有多大。

      下课的【创建和谐家园】响了,不一会,一群又一群学生穿过树林,朝停放着两条沉船的地方跑来。

      欧阳平手表,时间是十点五十分。

      于是,欧阳平和郑队长兵分两路,到古里渡口会合。欧阳平一行步行到渡口。

      到渡口以后,欧阳平和刘大羽留下,让其他人先行过河,欧阳平吩咐陈杰和路所长在刘家堡找一家饭店,他要好好招待一下郑队长一行。

      郑队长为大家介入此案开了一个非常好的头。

      十一点一刻,打捞船驶进了古里河。欧阳平和刘大羽跳上打捞船。

      一分钟以后,打捞船停在渡口的北岸。

      路所长和陈杰正在码头上迎候郑队长一行。

      吃饭的地点在“鸡鸣酒家”,这是刘家堡最好的饭店。

      非常巧,“鸡鸣酒家”的旁边是一家绣坊,店铺的门头上挂着一块扁,扁上面刻着“子燕绣坊”四个苍劲古朴的魏碑字。店铺是一座老式建筑,一道有些年头了:石砌的四级台阶;雕刻着图案的廊柱;镂空的廊檐,做工讲究的格子窗。

      高挂在门头上方的这块扁引起了刘大羽和陈杰的注意。这个“子燕绣坊”应该就是霍老师的妹妹子燕经营的那个绣坊。

      “子燕绣坊”的大门右边有一个玻璃橱窗,橱窗里面挂着十几件精美绝伦的绣品。

      路所长走到欧阳平和刘大羽的跟前:“这就是霍老师的妹妹霍子燕经营的绣坊,她姑母在的时候,这条街上有三四家绣坊,子燕接手之后,其他几家绣坊都关门倒闭了。现在,就剩下这一家了。

      欧阳平在“鸡鸣酒家”摆了两桌,热情招待了郑队长一行。因为有纪律在,所以,双方都没有喝酒,在吃饭的过程中,欧阳平说了不少感谢的话,笔者在这里就不赘述了。

      一点钟左右,大家送走了郑队长一行。

      送走了郑队长一行之后,欧阳平一行返回古家大塘。我们都知道,欧阳平有一个特点,他不管接手什么样的案子,熟悉案发现场和现场周围的环境是必须要做的事情。

      古立饶家三个孩子无声无息地溺亡于古家大塘,这和古家大塘特殊的环境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在笔者前面的介绍中,各位少已经感受到了一点古家大塘环境的特殊性。

      于是,大家在赵大同的引导下,沿着古家大塘,按照逆时针转了一圈。

      大家先去了大塘的西岸,就是欧阳平一行第一次落脚的地方——也是刘大羽第一次有道的地方。

      前面,笔者已经交代过了,大塘西岸的树林里面是一大片坟地,欧阳平试着向西走了一段距离,但还是没有走出树林,赵大同说,这是一片很大的坟地,古里村人死后都葬在这里。

      1259.第五十二章 松树林古家坟地 兄妹俩并墓而眠

      “那片坟地好像很特别。请大家搜索()!更新最快的小说”董青青指着南边一片松树林道。

      那片坟地确实与众不同。不但坟墓多,而且都有墓碑,坟墓之间还种了不少松树。

      “那是古家的坟地——是古立饶家的坟地。”赵大同道。

      于是,大家走到古家的祖坟跟前。

      古家坟地的周围有一个用土垒起来的半圆形的埂,这是古家的坟地和周围坟墓明显不同的地方,在土埂的南边有一个比较宽的口,在开口里面十几步的范围之内,是平地,这些平地至少还能放得下七八座坟墓,古家的老祖宗目光非常远大,他们在世的时候,就已经为子孙后代预留了地府。

      坟墓是按照辈分排列的,在第一排,大家古望宇和古望云的墓碑,在第一排坟墓和第二排坟墓之间有一个能容得下一排坟墓的空档。

      赵大同说,这个空档是为古立饶这一辈人预留的。听了赵大同的话,再前这个空档,不免让同志们感到唏嘘,两天以后,第一排坟墓,在古望云的旁边,又要新增一座新坟。

      笔者不说,大家应该能猜出第二排坟墓里面肯定有一座坟墓是古立饶的父亲古德仁的坟墓。

      不错,第二排只有一座坟,这座坟就是古德仁的,在墓碑上非常清楚地写着古德仁的名字。

      第三排是一座夫妻合葬墓,墓碑上刻着古立饶的爷爷古明槐和奶奶古刘氏的名字。

      在古家墓地的西边有一片冬青树林。

      “小赵,那是谁家的祖坟,好像很讲究哎。”严建华指着冬青树林问。

      “那是荣家的坟地。”赵大同道。

      一行人走到冬青树林跟前。

      ÈټҵķصØÖÜΧûÓÐÍÁ¹¡£¬µ¹ÊÇÓÐһȦСҶ»ÆÑî¡£

      在小叶黄杨里面,大大小小的坟墓有二十几座。

      “这就是荣光耀荣光宗家的祖坟,在古里村,荣家有好几支,荣光耀和荣光宗这一支最为显赫。因为他们的祖上有做官的。”

      在墓地的最北边,有一座非常大非常突兀的土丘。墓碑也显得非常高,也非常宽。

      大家走到跟前,墓碑上刻着三竖行字,右墓碑右上角刻着“清道光江宁知县”;中间刻着“荣讳世勋之墓”,左下角刻着生卒时间。墓碑,下有底座,上有顶冠。

      再往西走,可都是一些零零落落的坟墓,其间还有一些土丘坍塌,骸骨外露的坟墓。在这些土丘上和土丘之间,长着一些杂草和灌木,一道从来没有人打理过。

      “小赵,这些坟墓是怎么回事?”欧阳平问。

      “听村子里面的老人讲,在民国初期,这里曾经发生过一次瘟疫,在短短的半个月的时间里面,死了几十个人,因为无钱安葬,就挖了一个坑,堆上一点土,草草埋了。这些坟大多时绝户。所以没有人过问。”

      “什么叫‘绝户’啊?”董青青问。

      “就是一家都染上瘟疫,全死了。村里人帮忙把尸体埋了,但上坟扫墓就没有人了。”

      1260.第五十三章 大水塘形状特别 藏身地树芦茂密

      走出坟地之后,大家去了南岸。 走到南岸中间的时候,大家才家。

      走到大塘南岸的中间,大家才知道古家大塘是一个奇形怪状的水塘,总体的模样是东小西大,东窄西宽。无论是大塘的南岸还是北岸,都是弯道多,树多,芦苇多。比较而言,从南岸中段向东,因为有人家和码头,所以,树林相对比较零落,芦苇也比较稀疏。

      靠近南岸的第一排人家,东西走向,成直线排列(我国农村的房子,绝大部分都是这样),而大塘的南岸由东北而西南走向,所以,最西边一户人家和南岸只有十几米远,而东边的人家与大塘渐行渐远。前面,笔者曾经交代过,古里饶家的后院门距离码头有一百米左右,中间还有一片比较稀疏的树林,稍微茂密一点的是小竹林。这里的树都是年代比较久远的大树,站在树林里面能远的地方。

      在古立饶家的西边,一共有二十六户人家。

      笔者说了这么多,所要说明的是,由于树林比较稀疏,人家又比较多,每家都有一个码头,经常会有人到码头上来洗东西,凶手在下手之前肯定要藏匿自己的行迹,凶手望月以后,不可能马上下手,他要静等时机,隔壁霍老二的老婆何翠兰当时也在自己家的码头上洗衣服。当然,凶手也可能在古望月到码头上来的时候,就已经潜藏在水草下面,但在潜到水草下之前和作案之后,他应该有一个落脚点。

      站在彭家的码头上,刘大羽和陈杰同时发现了一个比较理想的落脚点,在大塘的北岸,即古里小学的码头西边两三百米的范围内,有三个凹进去的弯道,由东向西数,第一个弯道的突兀之处和南岸的距离大概在三百米左右,而学校的码头和古家的码头之间的距离在四五百米的样子(笔者在前面曾经交代过),从那里到古家的码头之间的距离大概在三百五十米左右。这时候,大家才,古家大塘大致呈葫芦状。那些弯道边长着茂密的芦苇,再加上突兀的河岸的遮挡,应该是藏身的好地方,最重要的是,在寒冷的冬天,一般人是不会到那里去的,当然,要把打渔的人和钓鱼的人除外,一九八四年和一九六年的夏天,古望宇和古望云就是担心被乡亲们发现,才到那里去游泳的,那里除了芦苇丛就是树林,在一般情况下,村子里面的人是不到那里去的。即使有人到那里去,因为有芦苇和树林的遮挡,也不大容易被发现。

      按照刘大羽陈杰的分析,凶手在下手之前,应该是隐藏在此处,得手之后,也应该是从这里上岸,然后溜之大吉,消失于无形的。

      无论是古望月溺水案,还是古望宇和古望云的溺水案,那里都是一个非常理想的藏身之地,大家已经知道了,古望宇和古望云就是在藏身之地的附近水域出事的。夏天,正是芦苇旺盛生长的季节,茂密的芦苇和树林更易于藏匿行迹。

      1261.第五十四章 水下面并不扎手 塘底下藏有温泉

      现在,只剩下一个问题了:古望月的溺水案发生在寒冷的冬季,眼下,正是滴水成冰的天气,人在水中待的时候不可能很长,这是其一,其二,从藏身之地潜游到古家码头,也需要一段时间。 .所以,凶手除了水性特别好之外,还要有一定的耐寒能力。从潜入水下到作案后离开现场,是需要一定的时间的,凶手是怎么做到这一点的呢?

      赵大同给了大家很好的解释:“这不是问题?”

      “此话怎么讲?”

      “欧阳队长,你们把手伸到水里面试一下水温就明白了。”

      刘大羽和陈杰走到跳板上,将手伸进水中。

      两个人将手拿上来的时候,互相对视片刻。

      “欧阳,我终于明白是怎么回事情了。”刘大羽走到欧阳平的跟前,“水下的温度和我们想象的温度完全不一样。”

      董青青也捋起衣袖,将手伸进水中:“队长,水下的温度温温的,和其它水塘的水温完全不一样。”

      “这是何故,跳板上已经结冰,水的温度怎么会——”欧阳平一边说,一边走上跳板,蹲下身体,用手在水里面摸了摸,“水果然是温温的。这是怎么回事情呢?”

      “欧阳队长,您有所不知,我们这里温泉比较多,一到冬天,这里的水温都要比其它地方高一些,古家大塘的水温算一般,在汤山镇附近,有些人家直接用温泉水洗澡,有些宾馆开温泉浴室,根本会用不着加热。”路所长道,“至于跳板上结冰,我们这里的气候和其它地方完全一样,但只要到水里,情形就不一样了。你水面上是不是有一层热气?要是没有风的话,雾气会更浓。”

      路所长说的不错,这时候,大家才注意到水面上果然有一层雾气。

      “早晨天刚亮和晚上天黑之前,水面上的热气更明显。”赵大同道,“古家大塘之所有从来没有干过,就是因为水下有泉眼。”

      这边正说着话,那边,从大塘西边——即葫芦的腰部划过来一条船,赵大同一眼就认出了划船的人,他就是老陈头。

      “陈大爷,你过来一下。”赵大同大声道。

      “等一下,我把最后一张网收了就过去。”老陈头将船停在葫芦的腰部,然后弯腰趴在船舷上收丝网。丝网上挂着几条鱼,老陈头连网带鱼一股脑儿收到船舱里面。

      几分钟以后,老陈头将船划了过来。

      船停稳之后,路所长将老陈头拉上了岸。

      船舱里面有几摊丝网,船舱中间一个格子里面有一点水,水里面有十几条大大小小的鱼。

      “赵公安,你叫我什么事?”

      “陈大爷,这大塘里面的水怎么是温温的?”赵大同想让老陈头进一步证实他的说法。

      “水塘底下有温泉呗。”

      “水塘底下有温泉?有温泉就应该冒水泡,我们怎么水泡啊?”

      “冒泡的地方在水中央,站在岸边如何能”赵大同道。

      “咱们古家大塘在冬天从不结冰,就是因为有温泉,换成别的地方早就结冰了。你们把手伸到水里面试一试,现在的水温和初春和深秋的水温差不多,如何能结冰呢?”老陈头道,“你们上船,我领你们到大塘中央去。

      1262.第五十五章 水面上一层雾气 塘中央很多气泡

      欧阳平确实想到大塘中央去

      老陈头先跳上船,他把船稳住了以后,然后将欧阳平和刘大羽扶到船上坐下。

      几分钟以后,老陈头将船划到大塘中央。

      欧阳平和刘大羽终于气泡,一串一串地不停地往上冒。

      刘大羽将手伸进水中,水的温度似乎比码头上的水温还要高一些。

      三个人刚回到岸上的时候,那边,从古立饶家后面的小竹林里面走过来两个人,其中一人就是古立饶,另外一个人的年龄大概在六十岁,头上戴着一顶鸭舌帽,脖子上绕着一条灰色的围巾,身上裹着一件黑色的毛呢大衣,下身穿一条蓝卡基裤,脚上穿一双黑色的棉皮鞋。

      古立饶不是来打听案情的,他是来请同志们中午到他家吃饭的,古立饶应该是出于礼节上的考虑,公安同志为古家的案子忙碌,请同志们吃饭,是合情合理的事情。

      倒是路所长和戴鸭舌帽的人多说了几句话。

      “宫站长,你好啊!”路所长握了握鸭舌帽的手。敢情路所长认识对方。

      “路所长,辛苦了——辛苦同志们了。老陈头,你也在这里啊!”鸭舌帽望了望大家。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1/21 14:3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