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古城疑案三》-第312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古立饶家的事情不好说或者不方便说,说说古家大塘总不会犯什么忌讳吧。

      “古家大塘除了很大以外,有两个特点。”

      “什么特点”

      “第一个特点是非常深,它不是一个地方深,很多地方都很深,人站在岸边看,能看到水下面,人站在水中,也就半人深吧可稍微往里面走几步,就打不到底了。”

      “古家大院的水域面积有多大”刘大羽问。

      “有两百多亩吧”

      两百多亩的水域面积,果然是一个很大的水塘。

      “最深的地方有多深呢”

      “最深的地方有十几米深,在大塘中央,十米长的竹竿干都打不到底。最深的地方在大塘的西边,除了打渔的人,没人敢到哪里去。这么说吧就是在最干旱的年头,大塘西边都不曾见过底。”

      ...

      第六章 不干净古家大塘 水下面两条沉船

      只要是和古立饶家——或者古立饶家的案子无关的事情,荣高棠还是很愿意说的:“大塘西边除了水特别深以外,还有点不干净。”

      “有点不干净?什么意思?”

      “大塘西边有很多坟茔,古里村人没了以后,都葬在那里。古里村人都住在大塘的东边北边和南边,除了每年的清明节,村子里面的人是不到那里去的。”

      既然大塘的西边是坟地,那么古家大塘肯定会和鬼扯上一点关系。

      荣高棠接下来的话证实了刘大羽的猜测:“村子里面的人不许孩子们下塘,除了水深以外,还有一个原因。”

      “什么原因?”

      “大塘里面经常闹鬼。”

      如果有鬼掺和的话,那么古家大塘确实不怎么干净。在中国广大的农村地区,鬼文化一直占主导地位,除了鬼文化以外,还有狐仙文化。以古里村的地理环境来看,这里是有鬼文化的土壤的,不要说古里村地处这样一个三面环山,一面临水的环境,单看眼前这个古家大塘和大塘西边的坟地,鬼文化就有了生长的条件。

      “村子里面的人是不是说,那些溺水而亡的孩子和水鬼有关呢?”

      “老人们都这么说,祖祖辈辈都这么说。比起来,淹死人是小儿科。”

      “难道有比淹死人更邪乎的事情吗?”

      “怎么没有?到现在,大塘西面的水底下还躺着两条船呢。早几年,老陈头在打渔的时候,渔网沉到水下面,怎么拉都拉不上来,他到水下一看,好家伙,你们猜怎么着,渔网刮住了一条木船的铁横杆上。”

      “两条船是什么时候沉到水底去的呢?”

      “这——有些年头了,那两条船出事的时候,我还没有出生呢?”

      “你今年多大年纪?”

      “四十六岁。听我爹说,那两条船是一九四八年——就是解放前一年,达家老大达有道押着两船白面到镇上去,船行到大塘西边的时候,突然刮起一阵大风,两条船在水面上转了十几个圈之后,慢慢沉入塘底——到了——你们看,就是那里——”。

      说话间,大家来到了大塘的北岸,视野一下子开阔了许多。

      大家朝荣高棠手指的方向看去。

      刘大羽终于明白,古里村的船要想进入古里河,就必须要经过大塘西边那片最深的水域。

      “古里村是不是有很多船呢?”

      “大部分人家有船,在咱们这地界,自己家有一条船,来去方便啊!”

      “所有船都要从这里经过吗?”

      “二十几年前,村子里面在东边挖了一条河,之后,所有的船都走东边那条河了。”

      难怪刘大羽一行走了半天,只看到几条船停靠在水边,没见一条船在河面上行走呢。

      “船沉了,有没有淹死人呢?”

      “那倒没有,两船面粉全部沉入塘地,这损失不能算小啊!达家就因为这两船面粉元气大伤。达老爷子得了一场大病,达家在镇上的粮食生意也关门歇业了。”

      ...

      1211.第七章 两条船仍在水下 水太深无法打捞

      c_t;“淹死人的地方是不是那里?”

      “不是,刚好相反,大塘西边从来没有淹死过人。最新章节全文阅读。更多最新章节访问:ww 。 淹死人的地方都在大塘的东边——靠近南岸和北岸的地方。”

      “古立饶家的三个孩子是在那里淹死的呢?”

      “古望月是在南岸——自己家的码头附近淹死的,前面两个孩子是在北岸附近淹死的。”

      “古立饶家住在南岸,两个孩子怎么会在北岸淹死呢?”

      “两个孩子和村子里面的其它孩子在北岸水比较浅的地方嬉水,学校就在北岸——上学的时候,父母就管不了他们了。在古里村,大人都不许孩子们到大塘去耍,可孩子们一离开父母的看管,就把父母的话全忘到脑后边去了。( 广告)小孩子之间,一撺掇,就顾不得那么多了。”

      “达有道家是不是有仇家?”

      “仇家?这——恐怕只有达家人心里有数。有些仇是摆在桌面上的,有些仇是藏在上桌子下面的,怕就怕藏着掖着。”

      只要一提到敏感的问题,荣高棠就开始躲闪。这大概是古里村风俗的一大特点吧!荣高棠和霍老师遇到问题总喜欢躲闪,这该不会是古家村人的共同特点吧!水浑就看不见鱼,水浑也好‘摸’鱼,如果古立饶家的三个孩子确非正常死亡的话,那么,这个凶手隐藏得也太深了。

      刘大羽有一种感觉:古里村这潭水和古家大塘一样深不可测。

      “达有道家现在的情况怎么样呢?”

      “自从出了那件事情以后,达家就开始衰败了,一年后,达老爷子病死了,不久,老太婆也病死了。达有道受到严重的刺‘激’,‘精’神全垮了,整天如呆如痴,老婆带着两个孩子走了reads;。现在全靠两个兄弟照应着。”

      “两个兄弟现在做什么?”

      “能做啥呢?务农呗。早些年,达家人一直夹着尾巴做人。”

      “为什么要夹着尾巴做人呢?”

      “达家的成分是富农。那几年可遭罪了。”

      “遭罪?遭什么罪了?”

      “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搞阶级斗争,地主富农的日子都不好过。做最重最脏的农活,拿最低的公分,这倒没什么,最要命的是,挂着牌子戴着高帽子光着脚游村。”

      荣高棠说的是无产阶级那个文化那个大革命的事情。

      “这些都是城里面经常演的戏码,古里村也有这样的事情?”

      “咱们古里村距离镇上最近,村子里面的一帮后生照着城里人的样子学呗。”

      “达家后来不是衰落了吗?怎么会戴上富农的帽子呢?”

      “解放后就开始划成分,达家走下坡路是在划成分以后。”

      “谁划的成分?”

      “工作队。”

      “达家的船沉了,为什么不打捞上岸呢?”

      “没法打捞,十几米深,怎么打捞。”

      “你刚才不是说打渔人老陈头下去过吗?”

      “不错,老陈头是下去过,我刚才还有半句话没有说全,水太深,老陈头是村子里面水‘性’最好的,他看到渔网缠绕在铁横杆上就上来了,人在水下面根本呆不住,村子里面只有老陈头一个人能下到十几米深的水下,他连自己的渔网都没有捞上来——他干脆用刀把一部分渔网割断了,就更别说捞船了,那两条船上满满当当地装了很多袋面粉。”

      ...

      第八章 树林中一个人影 达有道痴痴呆呆

      “以古家大塘的环境看,能有多大的风呢?即使有大风,也不致于沉船啊!”刘大羽望着广阔的水面道。

      在荣高棠所说的沉船的地方,西边北边和南边都是茂密的树林,靠岸边的地方,还有一些芦苇。东边是开阔的水面。在这样一个环境里面,能形成多大的风呢?两条船都沉入水底,这也太不可思议了。

      “村子里面老一辈人怎么看这件事情呢?”

      “无非是说古家大塘不干净呗。”

      “以前,那里沉过船吗?”

      “没有,我没有听说过——应该是没有。如果有的话,我爹和我爷爷肯定会跟我们讲的。”

      “刘队长,树林里面有一个人。”韩玲玲突然道,她一边说,一边朝大塘的西岸的芦苇和树林里面指了指。

      刘大羽陈杰和董青青定睛看了一会,树林里面果然有一个人影,他面对着大塘,像是在水中寻觅着什么。因为隔的比较远,看不清楚他的脸和身上的衣服。

      三个人没有看清楚,但荣高棠看清楚了:“他就是我刚才提到的达有道,自从出事以后,他经常到那片树林里面来转悠,时常站在岸边望着大塘【创建和谐家园】;他爹娘的坟墓也在那片树林里面。”

      “事情已经过去了四十几年,达有道还想着这件事情,可见精神上确实出了问题。”路长庚道。

      “可不是吗?好端端一个人,如今痴痴呆呆,整天像一个幽灵一样到处转悠。”

      “路所长,我们抽时间找他谈谈。”刘大羽道。

      “没法谈。”荣高棠道。

      “这是为什么呢?”

      “我没见他跟人说过话。庭我爹说,自从出事以后,达有道就不讲话了。”

      “他成哑巴了?”

      “他肯定不是哑巴。”

      “大羽,不管他开不开口,我们也要找他谈谈。如果实在不行的话,我们在找他两个弟弟谈。大兄弟,达有道两个弟弟叫什么名字?”

      “老二叫达有峰,老三叫达有春。”

      到目前为止,达家的事情好像和古立饶家的事情扯不上一点点关系。

      “荣大兄弟,古立饶家和达有道家的关系怎么样?”

      “村子里面所有人家和古立饶家的关系都不错,至少在面子上是这样。”

      刘大羽和陈杰最担心的就是这个答案。古里村人喜欢藏着掖着,同志们要想找到突破口——或者疑点,还真不是一件简单容易的事情。

      刘大羽选择了另一个角度:“古立饶的父亲是做什么的呢?”

      “古立饶的父亲古明泉做过大队书记,解放前,当过农会主席,土改那会儿,他在土改工作队当副队长。古明泉在古里村人缘非常好,威信非常高,就是因为这个原因,古里村人才选古立饶当了大队书记,之后,又让他当了村长——一直当到现在。”

      “大队书记?除了古里村,还有别的村庄吗?”

      “是这么回事,古里村原来是大队编制,一共有八个生产队,后来,合成了一个村子。”

      ...

      第九章 一行人路遇钓者 学校前一个码头

      大概是看到了刘大羽一行,达有道很快就钻进了树林。

      一行人沿着岸边继续向东,在树林和芦苇之间,有一条被人踩出来的小路,芦苇比较矮小,也已经完全枯萎,很多芦苇倒在地上,有些芦苇被踩进了泥巴里面。这说明大塘边时常有人走动。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1/21 04:5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