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第八十六章 六个字内涵丰富 康文孝丧尽天良
“我父亲担心这块白布落在冉世雄兄兄妹三人的手上,所以,特地写了这六个字。冉世雄兄妹三人不可能读懂这六个字。”毋庸置疑,冉世凯是唯一能读懂这六个字的人。
一定是冉如斋在遇到非常特殊的情况下,在万分紧要,非常急促的时候,选择这种特别的方式,告诉冉世凯某种重要的信息,而这个信息既要让冉世凯能读懂,又不能让其他人看出来。
冉世凯喝了两口汤:“‘康文孝’指的就是冉世雄兄妹三人——至少是冉世雄兄弟两人。”
“冉世雄兄妹三人知不知道?”
“不知道——他们不可能知道。这里面有一个故事——这是一个亲子杀母的故事。亲子的名字就叫‘康文孝’去年的春节,我回荆南探望父亲,大年初三,家里面来了一个远房亲戚,他们是我母亲的表兄弟,过去,这个亲戚只要到荆南来,就会到我家呆几天,这个亲子杀母的故事就是这个亲戚带来的。这不是一个故事,这是发生在他们镇上的真实的事情——是三十几年前发生的事情。”
“冉世凯,你跟我们说说这个故事。”
冉世凯就把这个故事概述了一遍。
故事的大致情形如下:
康家在吴家镇做山货皮毛生意,镇上有一个店铺,省城有两个分号,家中颇为殷实。夫妻俩生了一个女儿,这个女儿很听话,很乖巧,夫妻俩喜欢的不得了。唯一缺憾是没有儿子。这成了夫妻俩的心病,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是一个原因,更重要的是,偌大的家业无人继承,愧对祖宗。也许是上天怜悯,到四十几岁的时候,夫妻俩终于生了一个儿子,这个儿子就是康文孝。中年得子,这是一件大喜事,既然是唯一的儿子,自然要娇惯许多了,人的很多毛病都是惯出来的,在蜜糖中泡大的康文孝,越大越不成形,越大越不安分,小时候,夫妻俩不觉得有什么不好,可长大之后,康文孝越来越不像话,他吃喝嫖赌一样不落,康家的山货毛皮生意每况愈下,夫妻俩整天忙着给儿子擦【创建和谐家园】,家里面的光洋不断往外流,眼瞅着就要败光家底,过去,康文孝都是从父母的手上拿光洋,最后发展到自己到店铺的柜上去拿光洋。一次,省城两个分号送回来三个月的进项六百块大洋,没有想到这件事情让康文孝撞上了,他硬生生地把六百块大洋拿走了。老头子知道以后,急火攻心,口吐鲜血,一病不起。临终前,老头子背着儿子康文孝立下遗嘱,给女儿和老太婆留了一些遗产,只留给康文孝几间安身立命的房子就撒手人寰。老头子已经看出指望不上康文孝了,他担心老伴以后受苦,就留了一手,给老太婆留了一些积蓄。
失去了经济来源的康文孝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跟着【创建和谐家园】的部队去当了兵,结果在战场上丢了一只胳膊。
复原之后,他回到了家,大概是在部队当兵的时候,听得多了,见的也多了,他渐渐琢磨出味来了。就打起了母亲的主意。
...
第八十七章 冉如斋急中生智 金不换定有玄机
不久,街坊邻居发现老太太不见了,问康文孝,康文孝说母亲到姐姐家去了。
街坊邻居也就没当一回事情。
那年夏天,老天爷下了几天的雨。
一天黄昏,有人看见几条狗在康家院子后面的土堆上刨什么东西。到土堆跟前一看,几条狗从土堆里面刨出来一只脚。
街坊邻居找来铁锹,挖开土堆,土堆下面躺着一具尸体,通过衣服,街坊邻居一眼就认出,土堆下面躺着的尸体就是康文孝的母亲康刘氏。
显而易见,冉如斋在一块白布上特别提到“康文孝”这个名字,肯定是有所指的。
“冉世雄兄妹三人听没听说过这个故事呢?”
“他们不可能听说过这个故事,他们除了琢磨父亲屋子里面的东西以外,就是在逢年过节的时候,装模作样地送一点节礼给父亲,其它时候,他们是不会到前院去的,父亲更不可能把这个故事讲给他们听。父亲的意思非常明确,他不是正常死亡,他的死肯定和冉世雄三兄妹有关——至少和冉世雄和冉世杰有关。”
从绿扳指来看,冉世美有拖布了的干系。
“‘金不换’又是什么意思呢?”
“这三个字的意思就更明确了——这三个字更能证明我父亲是死于他杀。”
“你快说。”
“‘金不换’就是那个银尿壶,父亲曾经跟我说过——不止一次说过,银尿壶是老祖宗传下来的,就是给座金山,他也不会换,所以叫‘金不换’,父亲夜里睡觉,每次要撒尿的时候,就让我拿‘金不换’。他不说尿壶,只说‘金不换’。”
“冉世雄兄妹三人知不知道呢?”
“他们不可能知道,他们对‘金不换’非常嫌弃,从小到大,他们从来没有倒过尿壶,小时候,他们夜里面起床撒尿,都用自己的马桶,从不用父亲的尿壶,只有我一个人愿意和父亲尿在一个壶里。”
“那么,冉如斋写这三个字又是什么意思呢?”
“吃过饭以后,你们跟我到冉家前院去。”
“难道尿壶里面有文章?”陈杰的眼睛里面画了一个大问号。
“大家快吃饭。”刘大羽道,“吃过饭,我们就过去。”
尿壶里面好像另有乾坤。
冉如斋应该是一个有心计有智慧的人。羊皮背心是他最心爱之物,又是养子冉世凯送给他的——儿媳古吉丹姆亲手缝制的,如果自己遭遇不测——事实是,冉如斋在预感到自己处境危险,有可能遭遇不测的时候,才将白布条缝在羊皮背心的最隐秘之处的——如果自己遭遇不测,养子冉世凯和媳妇古吉丹姆在整理遗物的时候,肯定不会遗漏掉这件羊皮背心。
“金不换”伴随自己大半生,养子冉世凯曾经和自己在一个尿壶里面撒尿,所以,冉世凯一定会珍惜它,至于冉世雄三兄妹,这个充满了尿骚味的尿壶绝不会引起他们的注意,更不会引起他们的兴趣。
冉如斋在生死攸关的时候,在白布条上写上“金不换”,其中必有玄机。
...
第八十八章 金不换前轻后重 冉世凯看出玄机
下午一点一刻,欧阳平一行随冉世凯走进冉家前院。
冉世凯走进西厢房。
古吉丹姆正在用洗衣粉清洗“金不换”,原本散发着尿骚味周身充满尿渍和灰尘的银尿壶,现在是银光闪闪,经过古吉丹姆的认真清洗,银尿壶周身的图案清晰可见。
银尿壶呈马蹄状,最长处在三十公分左右,最宽处在二十公分左右,壶体(除了抓手)高十六公分左右,壶口的直径在九公分左右,壶体的上方有一个抓手。尿壶周身布满了梦境般的图案,有亭台轩榭,有楼阁复道,有浮云树林,有高山流水。
看着尿壶上精美的图案,冉世凯不无感概道:“过去,我虽然经常和父亲在这一个尿壶里面撒尿,我也经常倒尿洗壶,但并没有在意上面的图案。”
冉世凯从妻子手中接过“金不换”,用毛巾将它周身擦了一遍。
尿壶上的图案确实非常精美,但欧阳平一行看不出尿壶有什么特别之处。难道“金不换”就是冉如斋要交给冉世凯的东西之一吗?
冉世凯用右手的中指勾住尿壶的抓手,护体便呈前高后低状。冉世凯做这个动作,想说明什么呢。
“冉世凯,你想说什么?”欧阳平从冉世凯的动作和眼神之中看出了一点东西。
“过去,这个尿壶,无论里面有没有尿液,我的手指勾住这里,壶体都是四平八稳,这里应该是一个平衡点。”冉世凯指着抓手的中部道。“我父亲肯定在尿壶的后面加了东西。否则不会前轻后重,壶口朝上。重量也不对啊!明显比过去重了不少。”
“世凯,你仔细看看这里——这里——”古吉丹姆指着尿壶的后面道。
冉世凯将壶口朝下,尾部朝上。
同志们清晰地看到:在尿壶的后面——即尾部,有一条焊接的痕迹,咋看不甚明显,仔细看,还是能看出来的。
冉世凯将手伸进壶口,在尿壶的尾部摸了摸。
大家看到,冉世凯的眼睛眨了几下,像是摸到了什么东西似的。
“我父亲在尿壶的尾部加了一个隔层。隔层里面应该有东西。古吉丹姆,你把工具箱拿来。”
古吉丹姆从墙角处拎过来一个手提包,拉开拉链,手提包里面是一个小号的木箱子,冉如斋用来加工金银饰品的工具都装在这个木箱子里面——冉世凯准备把它带回新疆去。
冉世凯打开木箱的盖子,从一个小抽屉里面拿出一把微型钢锯,他要用这把钢锯在尿壶的尾部锯开一个口子。
冉世凯沿着焊缝开锯。
七八分钟以后,一条长三公分左右的口子呈现在大家的眼前,不一会。锯齿带出来一点棉絮来。
棉絮应该是用来包裹东西,防止东西在隔层里面晃动发出响声的。
为了防止损坏隔层里面的东西,冉世凯没有继续往下锯,他在距离焊缝下方四公分左右的地方又锯了一个口子。当锯齿穿透壶体的时候,同样带出了一些棉絮来。
...
第八十九章 隔层中别有洞天 棉絮中两枚印章
由于尿壶银板厚度在零点三毫米左右,尽管钢锯已经在尿壶的尾部锯出了两条长度为五公分左右的平行的口子,但无法弄出尿壶隔层里面的东西,透过两条零点二毫米左右的缝隙,只能看到里面的棉絮,棉絮之中还有一些红颜色的纤维。
大家对尿壶隔层里面的东西充满期待,棉絮里面所包裹的会是什么东西呢?会不会是冉氏祖先世代相传的宝贝呢?会不会是冉如斋在给儿子冉世凯的信中提到的东西呢?
冉世凯从工具箱里面找出一把铁剪刀(这把特制的剪刀是用来剪银片的)。
两三分钟以后,两条平行线之间的银片终于被剪开,隔层里面塞满了棉絮。
冉世凯将银片完全拉开,然后慢慢拽出棉絮。在将棉絮拉出隔层的时候,大家听到了硬物和壶体摩擦时发出的声音,当棉絮拽出隔层两三公分左右的时候,大家看到一个红颜色的布带子,布带子在棉絮的上下左右缠绕了好几圈。红颜色的纤维原来源自红布带。
由于出口比较小,棉絮拽到三分之一的时候,就不再往外移动了。显然是棉絮里面的东西卡在了出口。
“先用剪刀将棉絮剪开,看看棉絮里面究竟是什么东西?”严建华道。
冉世凯将尿壶慢慢放在茶几上。
古吉丹姆找来了一把日用剪刀,冉世凯接过剪刀,将棉絮一点一点地剪开。
冉世凯只能一点一点地剪,他担心棉絮里面的东西受损,直觉告诉冉世凯,棉絮里面所包裹的极有可能是父亲在信中提到的东西。
冉如斋将东**在尿壶里面,这说明尿壶里面的东西比绿扳指还要值钱。
两三分钟以后,棉絮被剪开一个两公分长的口子,两个方形的东西各露出了一个角,一个方形的东西为玉石,玉石的颜色被白色,一个方形的东西为铜块,铜块的颜色为紫色。
两个方形的东西死死卡在出口,出口的宽度在四公分左右,长度在六公分左右。尿壶的银片比较厚,有一定的硬度,想把里面的东西强行弄出隔层,肯定是不行的。
冉世凯又用钢锯锯了三公分宽。
三分钟以后,一块三公分宽,六公分长的银片被剪开。
冉世凯用双手按住尿壶,刘大羽用双手拽住棉絮,将棉絮,连同棉絮里面包裹着的东西慢慢拽了出来。
刘大羽用剪刀将红布带子一一剪断,扒开棉絮。
所有人都惊愕不已,棉絮里面包裹着的竟然是一个铜印和一枚玉玺。铜印的边长在六公分左右,抓手的造型是一条盘龙,盘龙包括底座的高度也是六公分;玉玺的边长在八公分左右,抓手是一只乌龟,乌龟加上底座的高度在八公分左右。
“还有一张纸条。”左向东大声道。
欧阳平和刘大羽也看到了左向东所说的纸条,纸条在铜印和玉玺之间。
当欧阳平将铜印和玉玺拿开的时候,一张纸条掉在茶几上。
刘大羽拿起纸条,慢慢打开,原来是一份遗嘱。
...
1126.第九十章 杂物间非同凡响 防空洞阴沟改成
这是一份专门写给冉世凯的遗嘱,准确地说是一份遗书
遗书的内容如下:
吾儿世凯见字:为父在信中提到的东西在杂物间木头下面的防空洞里面,下面原来是一个排水暗沟,我乘挖防空洞的时候,偷偷将排水暗沟改造成了防控洞,连世雄世杰和世美他们都不知道。 他们可能已经发现了西厢房下面的密室,为父已经把密室里面的东西转移到防空洞里面去了,东西在一块三角石下面。连同金不换里面的金印和玉玺,一共是七件,这些东西是老祖宗传下来的的宝贝,交给你,我放心。密室里面,我只留了三样东西,他们见不到东西是不会罢手的。
绿扳指包含在“七件宝贝”之中,还是包含在“三样东西”之中呢
三个孩子,三样东西。
绿扳指极有可能包含在“三件宝贝”之中。
冉如斋虑事果然周密深远。
遗憾的是:冉如斋在这份遗书中只字未提自己有可能遭遇不测的事情。
冉世凯夫妻俩领着大家去了杂物间。
杂物间依墙而建,面积在十五个平方左右,南北两边是用就砖块砌成的墙,朝院子一面是一排带门窗户,中间两扇可以活动,是两扇门;两边的带门窗户是固定的。所有窗户上没有玻璃,只贴着纸,纸贴了好几层,新的旧的重叠在一起,有些地方已经被撕开。
杂物间里面堆放着很多杂物,在这些杂物中,以朽旧木料破旧家具和破门窗为主,还有一些煤基劈柴等杂物。
冉世雄把冉凯夫妻俩安排在杂物间住,夫妻简单清理打扫了一下。
冉氏兄妹三人做梦都没有想到杂物间另有乾坤。
在杂物间的东北角上即靠近东厢房的地方,有一堆长短粗细不一的木料,这些木料的表面已经腐朽霉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