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古城疑案三》-第261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你一连杀害了三个人,你难道就没有想到后果吗?”

      “当时,我什么都没有想,更不会考虑后果了。”

      精神病人发病的时候,最突出的特点是不考虑后果。因为他们已经失去了基本的判断力和控制力。

      显而易见,张童林想为李冬庭做无罪——或轻罪辩护。当然,他的依据不仅仅是和李冬庭的谈话。所有能证明李冬庭有过精神病史和李冬庭是在丧失基本判断力和控制力的情况下作案的证据,张童林都不会放过。

      为了应对二十九号的公开审判,欧阳平做了四件事情:

      第一,和公诉人法律顾问一起对张童林和李冬庭的谈话内容进行了认真的分析研究,有针对性地做了一些必要的准备。

      第二,确定了两个证人,这两个证人分别是多伦路小学的校长和陈启迪的班主任夏老师。当两个人听说李冬庭的家人要为李冬庭做无罪——或轻罪辩护以后,两个人当即表示愿意出庭作证。

      第三,请荆南市随家仓精神病院的段主任等四位专家权威对李冬庭进行了医学鉴定,笔者在这里要特别强调一下,段主任等四位专家多次应邀参加对犯罪嫌疑人进行这样的鉴定,他们的鉴定结果将作为法庭上最有权威的依据(段主任还向欧阳平提供了一个情况:李冬庭的律师张童林已经去过随家仓精神病院,并且拿走了一份资料——这份资料的内容和欧阳平拿走的那份资料完全一样)。

      第四,在四件事情中,这件事情最为重要,请允许笔者在这里卖一个关子,到最关键的时候,笔者一定会给诸位看客一个交代,不过,笔者可以先透露一点给诸位看客,前面,笔者曾经多次强调过:因为案子非常特殊,凶手连害三条人命,案情重大,时间紧迫,社会关注度高,同志们的心理压力超大,所以,在调查走访的过程中,疏忽的的地方有很多,在李家人摆开架势准备和法律展开一场殊死较量的时候,欧阳平和刘大羽突有所悟,他们发现前面的工作中有一个重大的疏忽和遗漏,诸位看客不妨也来回顾一下,看看同志们在刑侦工作中有什么疏忽和遗漏。

      ...

      第一百一十四章 李冬庭押进会堂 观众席群情激奋

      我们都知道,欧阳平是一个走一步看三步的人,常识告诉我们,手中握有的好牌和大牌越多,赢的可能性就越大。

      八点十分,合议庭的五位成员进入会堂,就坐在主席台对面一排座位上。

      八点十二分,主席台右侧小门开了,两位书记员走出小门,就坐在主席台前面的两张桌子上。

      八点一刻,主席台右侧小门开了,审判长,审判员一共三人走了出来,在主席台上三个高背椅上坐了下来。

      会堂里面的人顿时安静下来。

      八点十六分,审判长敲响了法槌:“‘1。12’凶杀案现在开庭,带被告人李冬庭到庭。”

      会堂右侧前面一扇大门慢慢打开,所有人的视线都聚焦到大门口。观众席上出现了些微的骚动。每个人的眼睛里面都喷射出愤怒的烈火,当然,李冬庭的父亲和姐夫(包括坐在观众席后面的李家的人——李家的人,才出了李冬庭的母亲,好像都来了)是肯定要排除在外的,至于律师张童林,那就很难说了。

      一分钟以后,四个手戴白手套的荷枪的警察走进大门,站在大门两侧,紧接着,两个手戴白手套的荷枪的警察押着李冬庭走进大门。李冬庭手铐和脚镣加身。他拖着沉重的脚步慢吞吞地走进会堂。

      在主席台前左侧三米左右的地方,有一个用围栏围起来的被告台。

      两个警察将李冬庭押进被告台,关上木门,六个警察分两边站立。

      李冬庭头微低,眼睛看着地上,他脸色苍白,头上几根稀疏的头发东倒西歪。

      坐在被告席上的李东庭的父亲李老先生只在儿子进入大门的时候扫了一眼儿子,之后便将视线移到律师张童林的脸上——他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了张童林的身上。

      张童林则仰起头,将后背贴在椅背上,他微笑着,一副信心满满的样子。

      钱重为则是一副从容淡定胜券在握的样子。

      马文静和陈鸿翔的表情非常复杂,面对眼前这个杀害亲人的凶手,两个人的心中充满了愤怒的火焰。介入案件之后,欧阳平和马文静夫妻俩的接触不多,但他能体会到他们此时的心情。他也能想象的出,这对夫妻,包括他们的老父亲是怎么熬过来的。现在,李家人竟然要为杀害她们亲人的凶手做无罪——或轻罪辩护,他们实在不能接受这样的现实,也无法经受这样的打击。

      欧阳平看到,马文静正在以手拭泪,陈鸿翔则将妻子紧紧地揽在怀里。在庄严的法庭上,是不能哭出声来的,所以,马文静只能把痛苦憋在自己的心里——她的眼泪已经流的差不多了。

      在场所有的观众都能感受到她的痛苦。

      ¡°Ëྲ£¡¡±ÉóÅг¤ÇÃÁËһϷ¨é³¡£

      愤怒的情绪充满了整个会堂,审判长已经感受到了这种愤怒。

      会堂顿时安静下来。

      “被告,报上你的名字,年龄,职业。”

      “我叫李冬庭,今年三十一岁,教师。”

      “请公诉人宣读公诉书。”

      公诉人用二十五分钟宣读完公诉书有关事实部分。

      ...

      第一百一十五章 旁听者义愤填膺 公诉人釜底抽薪

      在公诉人宣读公诉书的时候,全场鸦雀无声。公诉书上的绝大部分内容,在场所有的人都耳熟能详,关于案情,电视和报纸上都做了较为详细的报道,但大家听得仍然很认真。

      在公诉人宣读完公诉书中事实部分之后,观众席上突然传来一些愤怒的声音:

      “简直丧尽天良。”

      ¡°Ç§µ¶Íò¹Ð¶¼±ãÒËÁËÕâ¸öÐóÉú¡£¡±

      “竟然还有脸请律师。”

      “这个律师也是一个【创建和谐家园】。”

      “律师瞎了眼睛呗。”

      “这不能怪律师,律师就是干这个的——律师也是要吃饭的。”

      因为现场非常安静,几个人脱口而出的几句话,听起来是那样的清晰。

      李老先生眼睛像闪关灯一样眨个不停,张童林的脸上红一阵白一阵。这种情况,张律师可能不曾经历过,说实话,接这种案子,是需要一些勇气和胆量的。

      马文静则低声哽咽。

      ÔÚ·¨é³ÇÃÁËÈýÏÂÖ®ºó£¬»áÌòŰ²¾²ÏÂÀ´¡£

      接下来是公诉人陈述意见。

      关于案情的部分,笔者不再赘述,笔者只将公诉书最后一段内容(陈述意见部分)交代一下:“审判长,凶手李冬庭对自己杀害刘晓雨老师一家三口,谋财害命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犯罪事实清楚,犯罪证据确凿,情节特别严重,实属罪大恶极。公诉人最后强调三点:第一,李冬庭杀害自己的同事——已经退休在家的刘晓雨老师,杀害自己的学生(本案中的死者陈启迪就是李冬庭的学生),手段极其残忍,简直到了丧心病狂,令人发指的地步;第二,李冬庭在实施犯罪之前,思路清晰,谋划周密,环环相扣,在作案之前,凶手对刘老师家的生活习惯,刘老师家所处的环境,天气,包括刘老师的性格和陈启明和陈启迪姐妹俩放学的时间都了然于心。第三,李冬庭在离开犯罪现场之前,对有可能留下的犯罪痕迹——指纹和鞋印进行了认真的处理,这说明李冬庭具有很强的反侦察能力,凶手在进入犯罪现场和离开犯罪现场的时候,都以一件黄颜色的雨衣遮挡自己的面孔,以上事实充分说明,李冬庭谋财害命,动机明确,准备充分,思维缜密,作案时有条不紊。从容不迫,消灭犯罪痕迹时从容不迫。

      基于以上的陈述,公诉人请求法庭依法判处李冬庭【创建和谐家园】,【创建和谐家园】终生,唯其这样,才能使死者的魂魄得以安息,使生者的心灵得以告慰,才能伸张社会正义,才能维【创建和谐家园】律的尊严。”

      当公诉人宣读完公诉书以后,全场鸦雀无声,不知是谁鼓了几下掌,一下子带动很多人鼓掌,最后,观众席上所有人都鼓掌了。

      李老先生和钱重为则是表情木然,一脸灰暗。

      张童林似乎感觉到了什么,他的脸色突然阴沉起来,大概是镜片模糊的比较厉害,张童林不停擦拭镜片。

      公诉书中陈述意见部分为接下来的法庭辩论做了充分而有力的铺垫。“李冬庭在实施犯罪之前,思路清晰,谋划周密,环环相扣。”;“动机明确,准备充分,思维缜密,作案时有条不紊;消灭犯罪痕迹时从容不迫也。”的结论从根本上否定了张童林为李冬庭做无罪——或者轻罪辩护的所有论据。

      ...

      第一百一十六章 张律师亮相特别 千层浪一石卷起

      “肃静——笃——笃——笃!”审判长一边说,一边敲了三下法槌。

      很快,会堂又归于沉静。

      “被告李冬庭,公诉书的内容,你听清楚了吗?”

      “听——清——楚了。”

      “你对公诉书中所列举的事实和证据有异议吗?”

      “没有。”

      “你还有什么话要对法庭讲吗?”

      李冬庭望了望坐在被告席上的张童林律师:“没有。”李冬庭希望赶快进入下一个程序,他和他的父亲一样,也对张童林大律师寄以厚望。

      李冬庭的语言能力一下子降低了很多,大家有没有注意到,他说话的音节不超过两个字。他不但声音很低,说话的时候,还带着一个颤音——在审讯的时候,李冬庭可不是这样的。

      “被告代理人,你有什么话要说吗?”

      张童林慢吞吞地站起身,扬起脑袋,挺直了腰杆,先看了看审判长,然后朝观众席上扫了一眼。

      在他面前的桌子上,放着一个文件夹——文件夹是展开的,文件夹里面是一个档案袋和几张纸。

      到底是著名的大律师,张童林的初次亮相确实有点与众不同不同凡响。

      观众席上传来低微的嘘嘘之声——算是那种比较克制的嘘嘘之声。

      张律师两只手搭在桌面上,因为他的身材比较高大,所以,不得不弯点腰。

      张童林扫了一眼观众席,然后望着审判长。

      观众将视线从李冬庭的身上转移到张童林的脸上。

      张童林清了清嗓子,然后道:“尊敬的审判长,尊敬的审判员,尊敬的合议庭的法官们。对于公诉人在公诉书中列举的——关于我的当事人李冬庭杀害刘晓雨老师一家三口的犯罪事实,本律师没有任何异议。但本律师要提请法庭注意的是,我的当事人曾经有过精神病史,公诉书中恰恰忽略了这一点。”

      观众席上一片哗然——一块石头扔到湖面上,顿时激起了很多浪花。

      “他像有精神病吗?”

      “有精神病就可以逃避法律的制裁吗?”

      “有过精神病史,不等于有精神病。”

      ¡°Ø«ÖÖ£¬É±ÁËÈË£¬»¹Ïë×öËõÍ·Îڹꡣ¡±

      “这种人,如果不死的话,以后还会杀人。”

      “生了这样的儿子,竟然还有脸坐在这里。”

      “厚颜【创建和谐家园】。”

      “一头撞死得了。”

      “这个律师也是一个睁眼瞎,竟然为一个杀人犯辩护。”

      “只要有钱赚,魔鬼,他都会辩护。”

      ÉóÅг¤ÇÃÁËÈýÏ·¨é³²Å½«ÀË»¨Æ½Ï¢ÏÂÈ¥¡£

      张童林瞥了一眼马文静和陈鸿翔,又清了清嗓子:“一九八八年春天,我的当事人李冬庭突发精神疾病,在荆南市精神病院住院治疗一个月左右,我这里有几份院方出具的材料。”张童林从文件夹里面拿出两份资料,“这是住院治疗记录,这是出院通知书——这份出院通知书上有诊断结论和医嘱,现一并交给【创建和谐家园】。”

      一个书记员站起身,将张童林手上的三份资料递到审判长的手上。

      审判长一一看过之后,交给了旁边的审判员。

      ...

      第一百一十七章 遗嘱上大做文章 张童林遇到对手

      很显然,张童林在资料的选择上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展示资料,只是张童林所走的第一步棋,紧接着,他的第二步定格在出院通知书下方的医嘱上。

      医嘱的内容,诸位都见过。

      张童林打算在医嘱上做些文章,他走到审判员跟前,从审判员的手中接过一份资料,放在投影仪上:“诸位请看,这是李冬庭的主治医师写在出院通知书上的医嘱。”张童林将镜头对准了‘一,坚持定期服药;二,半年复查一次(冬末春初,夏末秋初)。张童林在出院通知书上确实下了不少功夫,他用签字笔在“坚持定期服药”和“半年复查一次”下面划了两条波浪线。与此同时,他还将这两行字放的很大,用镜头跳跃的手法,将其它内容都隐去了。”

      张童林的障眼法能蒙住其他人,却蒙不住欧阳平刘大羽公诉人和法律顾问。

      法律顾问章再秋在笔记本上写了两行字,在法庭辩论阶段,章再秋将作为公诉方的代表发言。关于章再秋,笔者在前面只是一笔带过,既然现在提到了这个人,那我们就有必要好好交代一下了。

      笔者先交代一个细节,在开庭之前,当张童林和钱重为翁婿俩走进会堂的时候,张童林往公诉席上瞥了一眼,当他的视线和章再秋的眼神对接的时候,心里面“咯噔”了一下。

      张童林是法律界的杰出人物,张童林不可能不认识章再秋,章再秋是法律界的巨擘,是泰斗级的人物,张童林从事律师工作以来,打赢过很多官司,但和章再秋两次对薄公堂,全都是铩羽而归,片甲不留。

      直说了吧!这个章再秋是冯局长通过省厅高厅长特地从北京请来的大律师,章再秋是中国人民政法大学法律系的博士生导师,他还是北京市公安局常年法律顾问。冯局长和欧阳平亲自到北京去了一趟。章大律师了解案情以后,毅然决然从北京飞到荆南来打这场官司。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1/18 10:3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