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古城疑案三》-第243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这两个人早晨一般在什么时间开工?”

      “七点半钟左右。这样吧!明天早晨,七点钟,我在小区的大门口等你们,小区的大门外有一个书报亭,我就在书报亭等你们。”

      “太好了,谢谢你。”

      “不用谢,我们小区里面的人对这个案子非常关心,今天在单位,有好几人向我打听案子的事情。”

      告别林海泉夫妻俩,走出小区大门之后,冯局长把大家领进了旅社旁边一家兰州牛头拉面馆,一人吃了一碗面,时间将近十一点,同志们确实有点饿了,荆南的一月正是最寒冷的时候,一碗牛肉拉面下肚,大家的心里面暖暖的。

      送走冯局长以后,大家回旅社睡觉。

      欧阳平和刘大羽暂无睡意,他们坐在床上说了一会话,说话的内容没有离开过案子。欧阳平是一个走一步想三步的主,虽然黄闵二人进入大家的视线,黄闵二人也确实有诸多可疑之处,但欧阳平还在检查和反思刑侦工作中可能存在的疏漏之处。两个人一直聊到将近一点钟,但仍然没有新的头绪,,最后,两个人不得不在遗憾和失落的情绪中进入梦乡。

      第二天早晨六点四十,韩玲玲就来**了,大家简单洗漱之后,裹上军大衣,走出旅社。

      时间是六点五十五分,远远地看见一个人站在书报亭跟前,此人的身上穿着一件呢子大衣,头上戴着一顶毛线打的棕色的鸭舌帽。他就是林海泉。

      大街上,人们行色匆匆,所有人都把大衣裹得仅仅的,所有人都低头弯腰;沿街的店铺都还没有开门营业。荆南一月的早晨寒冷异常。

      林海泉将大家领进门卫室,门卫室里面有一个烤火炉,看大门的是一个六十岁左右的老大爷,姓康,名字叫康福生。

      康福生招呼大家坐在床上和一条长板凳上。

      走进门卫室,欧阳平再一次地意识到自己的工作疏漏不少,在整个调查走访的过程中,同志们竟然都没有注意到这个门卫室。

      同志们没有注意到小区的门口有一个门卫室是有一些客观原因的。

      第一,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之前,几乎所有的小区都没有物业,也没有管理。

      µÚ¶þ£¬¼¸ºõËùÓеÄÐ¡Çø¶¼ÓдóÃÅ£¬»¹²»Ö¹Ò»¸ö´óÃÅ£¬µ«ÓÖÎÞÃÅ£¬Á½¸öǽ¶âÍùÄÇÀïÒ»´££¬¾ÍÊÇÒ»¸ö´óÃÅ£¬ÓеÄÐ¡ÇøÁ¬Ç½¶â¶¼Ã»ÓС£ÂíÀÏʦËùÔÚµÄÕâ¸öÐ¡ÇøÓÐÁ½¸öÃÅ£¬Ã»ÓÐǽ¶â¡£

      第三,很多小区设门卫,只是一种摆设,其实,有门卫和没有门卫,完全一个样。

      第四,本小区的门卫室是设在右则居民楼里面的,一间屋子,门前既没有传达室的牌子,对于进出小区的人,康师傅从不过问一句。

      基于以上情况,同志们怎么会想到这里有一个门卫室呢?

      稍不留意,生活中的很多信息都可能会从我们的眼皮子低下溜掉。

      ...

      第三十八章 康师傅记性很好 欧阳平肃然起敬

      那么,康师傅在这里会不会什么事情都不问呢?

      经过交谈,欧阳平才知道,康师傅竟然是一个非常有责任心的门卫,林海泉也证实了这一点,只要发现可疑的人,康师傅就会上前盘问,平时,他还会带着红袖章到小区里面转几圈。因为有了康师傅,他们小区基本上没有出过事情。

      聊天的时候,康师傅一边和欧阳平说话,一边看着门外和窗户外,几乎每一个进出小区的人都要在康师傅的眼皮子低下过一遍。

      “康师傅,您在这里看大门有多少年了?”

      “从一九七五年到现在,有二十年了。”

      “小区里面的人,您一定非常熟悉吧。”

      “除了刚出生的娃娃,没有我不认识的。是不是这个小区里面的人,我一眼就能认出来。”

      “十二号下午四点二十到五点之间,你有没有看到一个身穿黄颜色雨衣的人进出小区呢?”

      “十二号下午,就是马老师家出事的那天下午,那天下午,雨下得很大,时间也很长,四点到五点之间,雨下得特别大。”

      “康师傅,您的记性真好。”欧阳平希望康师傅能想出点什么来。

      “十二号下午四点二十到五点之间,没有人穿雨衣进出我这道大门。”

      “您就这么肯定?”

      “不会有错,四点到五点之间,进出我这道大门的不是放学的学生,就是到菜场买菜的人,学生是不会穿雨衣的,买菜的人也不会穿雨衣,穿雨衣的只会是那些上下班的人,他们下班的时间五点半钟之前,如果穿雨衣的话,肯定要骑着自行车,步行和坐公交车的上下班的人,肯定不会穿雨衣。”

      康师傅说的非常有道理。他果然不是一个吃干饭的——他也不是一个摆设。

      这样,就有了两种可能性;第一种可能是,凶手是小区里面的人,如果凶手是小区里面的人,他是无需进出小区大门的。凶手穿雨衣,除了挡雨之外,主要目的是遮挡自己的脸;第二种可能是,凶手不是小区里面的人,康师傅没有看见穿雨衣的人进出他这道门,不等于穿雨衣的人没有从菜场那道小门进出。

      ¡°¿µÊ¦¸µ£¬ÔÚÐ¡ÇøÀïÃæ×°äêµÄʦ¸µ£¬ÄúÈÏʶÂ𣿡±

      “认识,他们要想在小区里面装潢,首先要在我这里登记备案。我让你们看一样东西——”康师傅从桌子的抽屉里面拿出一个笔记本,打开到其中一页,“你们看——”

      笔记本上赫然写着两个人的名字:黄工勤,闵东水。还有身份证号码,登记时间是一九九五年五月十七号,装潢的人家是三栋305号。

      欧阳平不得不对康师傅肃然起敬。过去过来的人做事情就是有板有眼,一丝不苟。

      “他们每天早上七点二十进小区,每天晚上八点半出小区。”康师傅道,“他们在这个小区已经做了大半年了,对了,他们也曾在马老师家做过装潢。”

      “十二号的晚上,他们是什么时候出小区的呢?”

      ...

      第三十九章 两木匠准时出现 欧阳平请进旅社

      “七点钟左右,您这一说,我倒是想起来了,平时,他们都是八点半钟左右出小区,唯独那天晚上提前了一个半小时。”

      欧阳平不得不佩服康师傅惊人的记忆力。

      “那天晚上,两个人走出小去的时候,有没有穿雨衣呢?”

      “姓黄的穿了一件雨衣,姓闵的打着一把伞,他们走出小区的时候,还特地跟我打了一个招呼。你们看,他们俩来了。”康师傅指着门外面道。

      林海泉也碰了一下刘大羽的胳膊:“来了——就是这两个骑自行车的人。”

      欧阳平看了看那手表,时间是七点二十。黄闵二人上班的时间还是很准点的。

      康师傅推开门,走出门卫室,欧阳平一行紧随其后,林海泉则留在了门卫室。

      “康师傅,你早啊!”和康师傅打招呼的是一个五十岁左右谢顶男人,身高在一米六五左右,身材比较胖,他上身穿一件黑色仿皮夹克,下半身穿一条深蓝色的裤子,脚上穿一双翻毛皮鞋,右肩膀上背着一个帆布包。

      “黄师傅,请等一下,有人找你们。”

      “谁找我们?”说话的应该闵东水,此人的年龄在四十岁左右,头发很长,也很乱——至少有两个月没有理发了,他的身高在一米六八左右,瘦瘦的,他的身上穿一套灰色的工作服,脚上穿一双黑色的皮鞋,皮鞋的头部磨损的很厉害,他的右肩膀上背着一把锯子。

      两个人一人推着一辆老旧的自行车。

      “这几位是市公安局的人,他们找你们了解情况。”

      “找我们了解情况?”

      欧阳平走到黄工勤的跟前:“请问师傅,你叫黄工勤吗?”

      “不错,我叫黄工勤。”

      “这位师傅叫?”欧阳平望着闵东水。

      “他叫闵东水。”

      “我们能找一个地方说话吗?”

      黄工勤和闵东水对视片刻,然后道:“中。”

      于是,欧阳平把黄工勤闵东水请进了多伦路旅社。

      谈话是一个一个进行的。

      谈话的地点在欧阳平和刘大羽的房间。

      第一个被请进房间的是黄工勤。

      黄工勤的嘴上叼着一支香烟,他的鼻孔里面伸出几根很长的白毛,他的手显得很粗糙,手指头尤其粗糙。右手的食指和大拇指上缠着一些胶布——胶布已经发黑,

      黄工勤皮夹克上有些地方已经掉皮了。

      ¡°»ÆÊ¦¸µ£¬ÄãºÍãÉʦ¸µÊDz»ÊÇÔÚÎå¶°206ºÅ¡ª¡ªÂíÀÏʦ¼Ò×°äê¹ý£¿¡±

      ¡°²»´í£¬ÎÒÃÇÊÇÔÚÂíÀÏʦ¼Ò×°äê¹ý¡£¡±

      ¡°×°äêÁ˶೤ʱ¼äÄØ£¿¡±

      “从去年八月中旬到十一月底。”

      “马老师家装潢花了多少钱?”欧阳平想慢慢进入正题,做些铺垫是必要的。黄闵二人充其量是两个怀疑对象,连犯罪嫌疑人都谈不上,所以,无论是谈话的方式,还是进入正题的方式都应该温和一点。

      “在二十万左右,这是刘老师说的,刘老师的老伴不怎么问事,依我们俩看,也就十四五万块钱吧!刘老师说话水分比较大——她喜欢往大里说。”

      ...

      第四十章 欧阳平步步紧逼 黄工勤巧舌如簧

      “在你们看来,刘老师家是不是非常有钱啊?”

      “我们是搞装潢的,完全凭本事靠手艺吃饭,我们做活,他们给钱,刘老师家有没有钱,这和我们好像没有多大的关系吧!”黄工勤从欧阳平的言语之中听出了一点刺耳的东西,所以,说话的时候,也有了那么一点消极抵触的情绪。

      有消极抵触情绪,这很正常,这种谈话从来都不可能是和风细雨的。

      “那刘老师,看上去很精明,实际上很愚蠢。”

      “我不明白您的话。欧阳队长,有什么话,您不妨直接了当,我们赚钱也不容易,没有多少闲时间。”

      “很好,既然你这么爽快,那我们就不绕弯子了。”

      “有话请直说。”

      “我们有一事不明,想请教黄师傅。”

      “请教不敢当,您请讲,我听着呢。”

      ¡°ÄãÃÇÔÚÁõÀÏʦ¼Ò×°äêµÄʱºò£¬ÁõÀÏʦ¸øÁËÄãÃǼ¸°ÑÔ¿³×ÄØ£¿¡±

      “一把钥匙——有一把钥匙足矣。”

      “那你们为什么另外配一把钥匙呢?”

      “欧阳队长,说话要有凭据,我和闵东水都是老实本分的人,你们莫不是怀疑刘老师家的案子是我们做的。”黄工勤回答的非常巧妙,他没有正面回答欧阳平的问题。

      “黄师傅,请你不要回避我的问题,你们为什么要另配一把钥匙——你们到底是处于何种考虑?”

      “这——这个问题再简单不过了。”

      “请回答我。”

      “我和闵东水不住在一起,早上,有时候,他先到,有时候,我先到,谁先到谁先把活做起来,免得耽误工夫,一人一把钥匙,就省得他等我,我等他了。这有什么奇怪的呢?”

      黄工勤的回答似乎合情合理。

      “那么,你们在装潢结束,把钥匙还给刘老师的时候,还了几把呢?”

      “还了一把。”

      “为什么只还一把,你们的手上明明有两把钥匙,为什么要留下一把呢?”

      “装潢结束以后,钥匙在我们手上已经没有用了,照理说,我们是应该把两把钥匙全部还给刘老师,可我们又担心刘老师多心,所以,我们把原来那把钥匙还给刘老师。”

      “另一把钥匙呢?”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1/16 22: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