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吃中饭的时候,欧阳平跟智仁监事说:“智仁禅师,今天下午,我们回局里有事,今天晚上,我们就不回灵光寺了。”
“敢问欧阳队长,同志们何时回寺?我们也好安排斋饭。”
“明天下午,我们回寺,有劳智仁监事,请晚上为我们准备六个人的斋饭。”从昨天晚上到现在,只有五个人住进寺院,而欧阳平跟一清住持和智仁监事说好是六个人。和出家人是不能打诳语的。
坐上汽车以后,左向东很是不解:“队长,你不是说今天晚上夜探神秘小院的吗?”
“离开灵光寺,我们照样可以夜探神秘小院啊!”欧阳平笑着道。
“我们要给蒙面女人腾出一点空间来,我们住在寺院里面,神秘男人是不会露面的,此人非常谨慎。”刘大羽道。
左向东终于想起来了,昨天晚上,欧阳平确实说过这样的话。
“队长,我们现在去做什么?”
“我们先去会一会汪长财提供的三个下家,看看能不能从这三个人的身上找到一点线索。”
一点钟左右,一辆汽车驶出派出所的大门,汽车上坐着欧阳平刘大羽韩玲玲左向东和汪长财。
四十分钟以后,汽车停在三山街街口附近一个比较宽的小巷子里面,左向东和汪长财留在了车上。
欧阳平刘大羽和韩玲玲走出巷口,先去了三名堂珠宝店。
三名堂珠宝店的位置在三山街的西头距离街口一百米左右的地方。单看门脸和招牌就知道这是一个老字号。
三个人走进店铺,一个店员抬头朝三个人看了看,也许是看见了三个人身上的制服,他迅速站起身,木然地望着三个人。
“请问程老板在不在?”刘大羽走到玻璃柜台跟前。
在柜台里面还有一老一少两个店员,他们坐在桌子跟前加工什么东西。两个人的鼻梁上都架着一副眼镜。看到刘大羽以后,两个人停下了手中的伙计。一副手足无措的样子。
“你——你们找老板什么事情?”店员脸色骤变。
“我们找程老板了解一点情况。”
“你们是?”
“我们是市公安局的。”刘大羽从口袋里面掏出证件在店员面前亮了一下。
“你们——请等一下,我去喊老板。”店员穿过珠帘,朝货架后面走去。
两分钟左右的样子,店员领着一个五十五岁左右的微胖的男人走出珠帘。
第一百一十七章 陈副队突然来电 马迎梅三年未孕
“我叫程先伟,请问——你们找我——有什么事情吗?”
“程老板,我们——”欧阳平刚说到“我们”,手机突然震动起来。
欧阳平一边掏手机,一边道:“程老板,对不起,我接一个电话。”
“请自便。”
欧阳平走出店铺——电话是陈杰打来的。
“老陈,快说。”
“欧阳,我们已经查清楚了,果然不出你所料,蒙面女人是东马村马家福家的二女儿马迎梅,她出嫁已有三年——婆家是南山镇东台村人。马迎梅至今没有生养,这次回娘家已经有两天,她深夜到灵光寺去极有可能和灵光寺‘观音送子’有关。村子里面的人说,马迎梅找了很多老中医,用了很多方子,吃了很多药,但肚子一直没有反应,丈夫对她的态度越来越差——夫妻俩的关系越来越紧张。”
“马家福家还有什么人?”
“就老两口,四个女儿全部出嫁了。我估计马家福夫妻也不知道马迎梅这次回来的目的,今天晚上,马迎梅可能还会到灵光寺去。”
“很好。今天夜里,你和老严到灵光寺里面去等候马迎梅,留两个人在后门外的树林里面蹲守。”
“如果发现有人和马迎梅见面,我们该怎么办?”
“暂时不要打草惊蛇,只要我们知道马迎梅和谁见面就行了,下一步该怎么做,我们走一步看一步。我们五个人已经离开灵光寺,但今天夜里面,我们要夜探灵光寺。”
“欧阳,你们是不是发现了什么?”
“我们无意中发现一个神秘的院落,位置在观音大殿的西面——西院的北面,院子里面应该有名堂。我们十一点钟在灵光塔下回合。一清住持十一点钟左右要巡夜查房。马迎梅和神秘男人见面的时间应该在十二点钟以后。”
“明白。”
“你们抓紧时间,回派出所好好睡一觉。”
“明白。”
欧阳平挂断电话,走进店铺,程先伟已经将刘大羽和韩玲玲安排在柜台外面一个圆桌旁坐下,刘大羽正在喝茶。
程先伟毕恭毕敬,将欧阳平引带圆桌旁坐下,圆桌上摆放着三杯茶。
程先伟从烟盒里面抽出一支香烟递给欧阳平,被欧阳平挡回去了。
程先伟将自己手上的香烟掐灭了。
“程老板,我们打开窗户说亮话——不跟你绕弯子了。”
“这样最好——这样最好,请问您怎么称呼?”
“这是我们刑侦队的队长欧阳平。”韩玲玲道。
“失敬——失敬,欧阳队长,您请。”
“程老板,您从今天九月份以来,有没有收购过汉代文物?”欧阳平望着程先伟的眼睛。
程老板的眼睛突然像闪光灯一样频繁闪动:“欧阳队长,我是奉公守法的生意人,本店从来不收来路不明的东西。”
“程老板,我所说的‘文物’其实是随葬品,您务必考虑清楚了再回答我的问题。”
程先伟的眼睛迅速移至别处:“我们更不收购随葬品。”程先伟仍然心存戒备。
...
第一百一十八章 欧阳平软硬兼施 程老板还算识趣
“情况是这样的,十二月六号,我们在阳山采石场的石缝里面发现两具尸体,与此同时,我们还在石缝里面发现一把洛阳铲,还有一个用来盗墓的绳梯。根据我们的判断,两个死者应该是盗墓贼,死者遇害的时间在今年九月底,十月初,无独有偶,在明陵附近,有一座汉代古墓被盗,根据我们的分析,汉墓被盗案和采石场的凶杀案应该是同一伙人所为,犯罪分子极有可能在荆南市就地销赃。”
“嗯,我听明白了。”
“我们这次来找您,不是来追究你们倒卖文物的问题的,我们是想请你回忆一下,在这段时间,你们三明堂有没有接触过汉代随葬品。当然,你们经营此类文物,确实触犯了国家的法律,但如果你们能为我们提供一些有价值的线索,我们是可以考虑减轻——甚至免除对你们的处罚。”
“我完全听明白了,那我也不绕弯子了。我们三名堂确实从盗墓贼的手上收购过一些随葬品。”
“这就对了吗?快说,你们三明堂收购过哪些随葬品,是从谁的手上收购的?远的不说,就说眼前的——说九月份以来的。”
“今年十月,我收购过几件南朝文物。”
“收购了几件?”
“六件。”
“是从什么人的手上收购的呢?”
“这——我能不能不说啊!”
“程老板,看样子,你还是没有听明白我刚才说的话呀。您不能明确地回答我们的问题,我们怎么才能知道您说的是实话呢?你好好想一想,我们是在办案子,您必须严肃认真地回答我的问题。”欧阳平软硬兼施。
“我也顾不了那么多了,六件南朝文物,是一个姓汪的盗墓贼卖给我的。”
“姓汪的?他叫什么名字?”
“他叫汪长财。”
“汪长财住在什么地方?”
“我只知道他是汤山人,住在哪里,干我们这一行的,从来不问对方的来路。”
“你从汪长财的手上收购文物有多长时间了?”
“快三十年了,不过——”程老板欲言又止。
“不过什么?”
“汪长财的头绪不止我们三名堂一家,这些年,他出手给我的东西越来越少了。汪长财确实是这么说的。
“这是为什么?”
“东街有一个‘一品斋’,自从这个‘一品斋’出现以后,汪长财和‘一品斋’接触的越来越多,汪长财是一个非常精明的生意人,他怕我压他的价,我担心他另找下家,所以,只要是他开的价,我从薄他的面子。根据他卖给我的六件随葬品判断,他们的手上的货一定不是一个小数目。”
汪长财出售给“一品斋”的文物有十一件。
“除了‘一品斋’,汪长财还有哪些头绪呢?”
“这几年,三山街出了一个叫大茶壶的人,此人来头不小,我估计汪长财把大部分大小给了此人。但此人行事非常谨慎诡谲,你们要想见到他,很难。”
程先伟说的是事实。
“如果汪长财和汉墓被盗案有关的话,他的货很可能给了大茶壶。有一件事情,我不知道该不该跟你们说。”
...
第一百一十九章 剑柄上三个篆字 南郡王赫然在目
“程老板但讲无妨。”
“我有一个老主顾——也是老朋友,他是一个收藏家,上个月,他跑到我的店铺里面来,跟我说了一句非常唐突的话。”
“他说什么了?”
“当时,我并没有觉得唐突——我也没有在意,他问我手上有没有汉代的东西,以后帮他留意,如果有汉代的东西,就给他留着。我问他怎么会有这种想法。他说——”
“你说,我们听着呢?”
“他说,他的好朋友最近得了一个宝贝,这个宝贝是汉代的东西,去年,香港‘佳士得拍卖行’曾经拍过一个东汉的东西,他的朋友得到的这个东西和那件拍品属于同一个时期的同一类文物。”
“是什么文物?”
“是一把青铜剑。”
“青铜剑?他是如何知道那把青铜剑是汉代的文物的呢?”
“我也是这么问他的。可当他说那把青铜剑的剑柄上赫然刻着三个篆字,我也相信了。”
“三个篆字?什么字?”
“剑的手柄上有‘南郡王’三个字。”
现在,欧阳平刘大羽和韩玲玲也相信那把青铜剑是汉代文物了。
“程老板,您提供的这个情况非常重要,您这位朋友所说的青铜剑确实是汉代的东西。”
“我冒昧地问欧阳队长,你们是怎么知道的呢?难道你们也知道南郡王是东汉倒数第二个皇帝灵帝的儿子吗?”
“这是荆南大学历史系的考古专家辜教授跟我们说的,我们的手上有一枚玉玺,玉玺上也有三个篆字,三个篆字就是‘南郡王’。”
“我算是开了眼界了。看来这是真的了,我这位朋友说那把青铜剑有可能来自于荆南——这个南郡王当时就被分封在荆南这一带。一定是有人找到了他的陵寝,难怪他让我留意汉代的文物呢。”
“程老板,您这位朋友叫什么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