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古城疑案三》-第193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不在里面?这时候,他能去哪儿呢?”

      “今天中午用过斋饭以后,我们就没有见着他;今天晚上,广戒师傅的屋子里面一直黑灯瞎火。”小和尚一边说,一边推开广戒的禅房。然后用火柴点亮了一盏煤油灯。在窗户跟前有一张桌子,灯就放在桌子上。禅房里面有一张床,还有一把椅子,东墙上有一个佛龛,在桌子和木床之间有两个摞在一起的木箱子,两个木箱的下面还有一个柜子。

      床上的被子叠得很整齐,屋子里面的东西摆放得井井有条,木床下有一大一小两个木盆。大木盆里面放着一双灰色的布鞋。

      欧阳平有一种不祥的预感:广戒可能已经出事了。灵光寺一定有问题,凶手见广戒已经暴露,所以杀人以灭口。

      所有禅房里面的灯都亮了,顷刻之间,僧人们都聚集到走廊上来了。

      “智仁师傅,”欧阳平走到智仁监事的跟前,“本来,我们是不想惊动一清住持的,可我们要抓捕的广戒不见了,一清住持作为寺院的负责人,这件事情,一定要让他知道。”

      第九十九章 欧阳平拜见住持 刘大羽了解情况

      “请随贫僧来。”智仁退后一步,低头弯腰,举起灯笼为欧阳平引路。

      “大羽,你和左向东留在这里。”欧阳平望着刘大羽,然后扫了一样站在走廊上的僧人。

      刘大羽读懂了欧阳平眼睛里面的东西,当务之急是找几个僧人了解一下广戒今天下午的活动情况。如果智仁监事事先设计好了脚本和台词的话,那么,参与演出的只会是少数几个人。无论是盗墓案,还是杀人案,参与的人只会是少数几个人。

      我们先来看看刘大羽和左向东调查的结果。一分钟不到的时间,左向东就召集了五个僧人,其他僧人回自己的禅房,刘大羽将僧人一个一个请进广戒的禅房,左向东和其他僧人站在走廊上等候。

      刘大羽的询问只用了十五分钟左右的时间,五个僧人说法一致:中午,吃过斋饭以后,大家就没有再看见广戒。广戒一个人住一间禅房,因为他是伙头,掌管全寺四十六个僧人的饭食和开水。普通僧人,都是几个人一间禅房。难怪广戒经常送吃食给王世琴呢?一个人单住,夜里面,如果有什么想法的话,也方便一些。

      由于广戒一个人住一间禅房,所以,他的活动,没有人知道,再加上广戒平时言语不多,五个僧人对广戒的情况知之甚少。他们甚至不知道广戒和王世琴的风流韵事。

      五个僧人中,其中一人就是住在广戒隔壁的僧人,他的法号叫怀仁。刘大羽和他谈话的时间比较长。怀仁虽然住在广戒的旁边,但两个人几乎没有接触,广戒和王世琴的事情,怀仁一点都不知道。

      怀仁还打开两个木箱和柜子看了看,木箱里面整齐地摆放着广戒平时常穿的衣服。欧阳平和刘大羽注意到,有几套衣服是练武人常穿的衣服。敢情广戒会武功。

      怀仁还从柜子最底下摸出一个非常精致的铜盒子,打开铜盒子,里面是十三枚银元,银元上有袁世凯的头像。除了十三枚银元以外,还有一把银锁——就是小孩子脖子上挂的银锁,银锁的两面都有字,两面的字分别是“长命百岁”“永享平安”。

      圆门外传来了脚步声。

      “怀仁师傅,我们就谈到这里,你如果想起什么的话,请设法和我们联系。”

      怀仁迅速退出房间。

      刘大羽和左向东走出禅房。

      Á½¸öºÍÉÐÌá×ŵÆÁý£¬´ØÓµ×ÅÒ»¸öÀϺÍÉг¯±±×ßÀ´£¬×ßÔÚÖмäµÄÈËÓ¦¸Ã¾ÍÊÇÒ»Çåס³Ö£¬Ëû´©×ÅÒ»¼þºÍÆÕͨɮÈËÒ»ÑùµÄÉ®ÅÛ£¬µ«ÉÏÉíÅû×ÅÒ»¼þ»ÆÑÕÉ«µÄôÂôÄ¡£ËûµÄÓÒÊÖÉÏ»¹Öô×ÅÒ»¸ùÒ»È˸ߵÄìøÕÈ¡£

      智仁师傅走在一清住持的后面。

      刘大羽和左向东先前听到的不是脚步声,而是禅杖落在地上发出的声音。

      欧阳平走在老和尚的旁边。

      一清住持的步履虽然缓慢,但他的身板却很硬朗,他缓步走进广戒的禅房,在禅房里面扫了一眼。原先聚集在走廊上的僧人,又聚拢来了,他们站在距离禅房门口不远的地方,一个个神情虔诚。

      第一百章 老和尚保养很好 六块肉浮雕一般

      一清住持从他们身边走过的时候,他们很自觉地退到走廊的两边,低头弯腰,既恭敬,又虔诚。由此可知,一清住持在众僧眼中是非常有威严的。

      “请。”一清住持示意欧阳平在椅子上坐下,他话不多,但却显得非常的恭敬。

      待欧阳平坐下之后,一清住持才坐在了床上,智仁和尚则毕恭毕敬地站在他的旁边。

      一清住持是一个不善言谈的人。从欧阳平走进方丈禅院到现在,一清住持只说了三句话,“请。”就是一清住持说的第三句话。第一句话是一清住持见到欧阳平的时候说的:“请,上茶。”“请”是对欧阳平说的;“上茶”是对侍僧说的。一清住持一共有两个侍僧,在欧阳平看来,这两个侍僧的年龄都在十**岁的样子。一打眼,这两个侍僧就给欧阳平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第一,两个侍僧的身高都在一米七五以上;第二,两个侍僧的脸非常白净,十**的男人,脸上一般都会有青春痘,大概是寺院里吃的是素食——激素比较少的缘故,两个侍僧的脸皮和十八岁的姑娘的脸皮一样的白皙。光溜溜的脑袋无法掩饰他们俊朗的五官,灰色的僧袍遮挡不住匀称的体型。一清住持说的第二句话是“请。”,听完智仁监事的陈述之后,一清住持答应欧阳平到东禅院去看看,在离开禅房的时候,一清住持对欧阳平说了一句:“请。”

      一清住持抬头望了智仁一眼。

      智仁弯腰低头,眼睛看着地下,他在听一清住持吩咐。

      “智仁,请悟静。”一清轻声慢语道。

      “我这就去。”智仁说完之后,弓着腰走出禅房。

      一清则将手中的禅杖交给站在一旁的侍僧,然后二目微闭,从右手腕上取下一串佛珠,挂在虎口上,用大拇指一颗一颗地数,口中念念有词,好像是“阿弥陀佛”之类的禅语。

      一清住持的脸上泛着光,人在发迹的时候——或者即将发迹的时候,就是这个样子,他的脸上竟然看不到一条皱纹,连抬头纹和鱼尾纹都没有,一看就是知道保养得非常好,在这张脸上,欧阳平找不到一点岁月的痕迹,寺院果然是一个修身养性的好地方,人的一生都在追求长生不老,长命百岁的最高境界,看到一清住持,欧阳平还真有点相信人是有可能长生不老的。

      由于欧阳平坐在一清住持的旁边,所以有幸近距离地一睹一清住持的尊容。

      一清住持的脸上有六块赘肉,准确地说是六块稍显多余的肉,两个眼袋既大又突兀,颧骨下方和腮帮上的两块肉则像浮雕一样,使整张脸变得生动起来,轮廓也分明了许多。大家千万不要以为这是由于一清住持衰老脸上的肌肉松弛所致,这六块肉不是往下坠,而是向外凸起。

      一清住持是欧阳平见到的最有范的高僧了,这也难怪,人家毕竟是宗教界的领袖人物,又是省市政协委员,牛皮不是吹的,火车不是推的,如果没有一定的道行,一清住持达不到这样的境界。

      第一百零一章 伙头僧离奇失踪 欧阳平当机立断

      一清住持的情绪,多少也感染了欧阳平和大家,所以,欧阳平也和一清住持一样,面无表情地坐在椅子上,耐心地等待着。

      不一会,智仁领着一个和尚走进禅房,此人应该就是悟静。

      悟静头微低,腰微弯,十分恭敬地站在距离一清住持一米左右的地方。

      一清住持微微睁开眼睛,望着悟静,慢声轻语道:“悟静,说吧。”

      “今天中午吃过斋饭以后,我就没有看见广戒师傅,我问了无违他们,他们也不知道广戒师傅到哪里去了。”

      “警察同志,您有什么想问的,问吧!”智仁监事望着欧阳平道。

      悟静望了望一清住持。

      一清住持点了一下头。

      “师傅,今天中午,你见到广戒师傅是在什么时候?”欧阳平问。

      “中午吃斋饭之前,他还和我一起分发碗筷,吃完斋饭以后,我们打理伙房,他离开了。”

      “你见他往哪里去了?”

      “我见他走出伙房,到哪里去,我没有在意。”

      “在此之前,广戒在情绪上有没有什么异常呢?”

      “看不出来,广戒师傅平时话就不多,他一向喜怒不形于色。”

      广戒话很少,这一点和惜言如金的一清住持倒有几分相像。

      “广戒以前出现过这种情况吗?”

      “伙房由广戒师傅负责,他倒是经常下山去采购粮食和蔬菜,有时候不在寺院吃中饭,晚饭不在寺中吃,这还是第一次。”悟静道。

      同志们的行动可能已经严重滞后于凶手,凶手一定知道广戒和王世琴之间的关系,当同志们把视线投向王世琴的时候,凶手预感到广戒可能会暴露,所以在同志们还没有想到这一步的时候,就先下手为强,广戒应该是唯一知道真相的人,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凶手杀人灭口。

      寺院的环境非常特殊,案情尚处在扑朔迷离的状态,同志们现在还不能妄动。

      灵光寺这潭水既深又浑。根据辜教授所描述的情况来看,根据一号汉墓挖掘的随葬品的数量来看,二号汉墓被盗挖的文物数量一定相当可观,一号和二号也死于这起盗墓案,这从另一个方面证明,这是一起有预谋,有组织,有善后的盗墓大案。

      灵光寺有脱不了的干系,一清住持也有脱不了的干系。如果没有一清住持的同意,广戒是不会让几个盗墓贼住在灵光寺的。灵光寺进入同志们的视线并非偶然,一开始,欧阳平就对灵光寺“观音送子”的传说疑惑颇多,何不借此机会看看灵光寺这潭既深又浑的水下面有什么名堂。

      “一清住持,灵光寺是佛门净地,广戒师傅失踪于灵光寺,这对灵光寺的声誉将会产生很大的影响,我们想进驻贵寺,查清广戒师傅的失踪案,以免贵寺蒙尘。我们听说一清住持是市宗教协会的会长,还是政协委员,为了一清住持的清誉,我们也要把这个案子查清楚。当然,我们会遵守贵寺的规矩,不会给贵寺添乱。”

      第一百零二章 欧阳平进住寺院 得道僧有求必应

      “欧阳队长和贫僧想到一起来了,本寺竟然发生这样的事情,灵光寺乃我佛祖庭,华夏名蓝,岂能让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粥?”一清住持虽然言语不多,但他毕竟是灵光寺的住持,冠冕堂皇的话,他还是会说的,“智仁。”

      “智仁在。”

      “你在西院安排——请问欧阳队长,你们大概有几位同志?”

      “六个人。”欧阳平本来想说八个人的,话到嘴边的时候,他将“八”换成了“六”。

      “行,智仁,你在西院安排两间禅房给同志们,只是——欧阳队长——这里的饭食粗淡,同志们恐怕要受点委屈。”

      “没问题,师傅们吃什么,我们就吃什么。”

      “阿弥陀佛,欧阳队长有什么吩咐,可找智仁。欧阳队长,你们今天晚上就住下吗?铺盖,你们不用担心,智仁会安排好一切,寺中的铺盖粗陋,但还算干净。”一清住持说的很好,想得也很周到。

      “智仁,你再找几个人了解一下,看看广戒和寺院外面的人有没有瓜葛,欧阳队长,您刚才说的案子具体发生在什么时间?”

      “今年的九十月份。”

      “智仁,你再了解一下,今年九十月份,广戒有没有离开过寺院——我说的是夜里面,在这段时间里,广戒和哪些人过从甚密,特别是寺院里面的人。”一清住持竟然能站在同志们的角度思考问题,这确实难能可贵。

      “智仁,调查的事情,由欧阳队长他们去做,你从旁协助就行了。”

      “【创建和谐家园】知道了。”

      “一清住持,我们还想对这间禅房进行一次搜查。”

      “你们搜查吧!灵光寺任何一个地方,你们都可以搜查,智仁知道该怎么做。智仁,你把怀仁叫过来。”

      智仁监事走出禅房,不一会,他领着怀仁走进禅房。

      “怀仁,你夜里面睡觉警觉些,广戒如果回来的话,你到西院去告诉欧阳队长。广戒有可能是在什么地方耽搁了。”一清住持轻声慢语,欧阳平一行好像不是来抓捕广戒,倒像是来穿门子的。一清住持的言语之中好像还有另外三层含义。第一层含义:你们是不是有点小题大做啊!第二层含义:你们一定是弄错了,广戒是不会做出这种事情来的;第三层意思,即使广戒有问题,那也是他一个人的问题,和灵光寺没有一点关系——和我一清住持更没有关系。一清住持之所以对欧阳平有求必应,也是出于这种考虑。

      “怀仁明白。”

      “欧阳队长,你们请自便,贫僧失陪了。”

      “一清住持,您请。”

      一清住持从一个侍僧的手中接过禅杖,站起身,漫步走出禅房。

      欧阳平将一清住持送到走廊上,目送着一清住持消失在圆门外。

      欧阳平返回禅房,几个人对禅房进行了认真仔细的搜查,欧阳平希望能找到一些有价值的东西。按照常理判断,广戒送给王世琴的三件首饰如果是二号汉墓被盗的随葬品的话,那么,广戒的手上一定还有赃物。

      欧阳平和刘大羽对木箱和柜子里面的衣物进行了认真仔细的检查。

      ...

      第一百零三章 灵光寺也有武僧 欧阳平一无所获

      上面两个木箱全是僧人穿的衣服,除了内衣——即衬衫衬裤是鱼白色的,其它衣服,连同袜子全是灰颜色的,柜子里面除了几件压在箱底的僧衣之外,全是习武之人所穿的衣服,一共有三套,材质全是丝绸的,颜色有两套米黄色,一套绛色。三套衣服的特点是:宽大,裤子是灯笼裤。这种衣服更方便弄剑舞刀蹦蹦跳跳。

      “智仁师傅,广戒会武功吗?”

      “广戒是武僧。”

      欧阳平只知道少林寺和武当山有习武的传统:“贵寺的僧人也习武吗?”

      “大部分僧人习武。”

      难怪灵光寺在佛教界的地位这么高呢?

      “一清住持也会武功吗?”

      “寺中僧人的武功都是跟一清住持学的。”

      ÄѹÖÒ»Çåס³Ö¾«ÉñÛÇî壬Éí×Ó¹ÇÄÇôӲÀÊÄØ£¿

      “灵光寺收不收俗家【创建和谐家园】呢?”

      改革开放以后,不知何故,全国有很多青少年跑到少林寺去拜师学艺,这些年,少林寺的僧人也开始走出佛门一展拳脚,还有一些江湖人士剃光头发,冒充少林【创建和谐家园】,到处招摇撞骗,这也难怪,少林寺的名气太大了。少林寺的先圣们恐怕做梦都没有想到,原本只是用来看家护院的武功,竟然也能作为一种产业,使少林寺成为一种名牌。名牌就是钱啊!

      比较而言,灵光寺在发展创新上远不及少林寺。

      禅房的上面没有天花板,下面是地砖,墙是青砖墙,同志们仔细检查了砖墙和地砖,包括床里面墙和床下面的地砖,都没有发现什么异常。僧人的房间大概都这样简陋,能藏东西的地方确实很少。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1/13 23:2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