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鲍雅琴在家,买菜刚回来。他家的狗已经有两天不叫唤了。”
徐所长走到院门口,在小铁门上轻轻敲了三下。
院子里面没有应答的声音,只有狗“哼哼唧唧”的声音——声音比较低,频率也没有什么变化,这应该就是刘大胖子所说的声音,所谓“哼哼唧唧”的声音,准确地说是一种啜泣声——或者说【创建和谐家园】声,听上去很哀伤,很凄厉。
蔡主任又在小铁门上重重地敲了三下:“咚——咚——咚!”
院子里面终于有应答声了:“谁——谁啊?”
“鲍雅琴,我是蔡克娟——请你把院门打开。”
“是——是蔡主任啊!我就来——我就来开门。”
按理说,听到第二次敲门声,两条大狼狗应该会有点比较激烈的反应,但奇怪的是没有一点变化。
先是移动门闩的声音,接着“咣”的一声,小铁门慢慢打开了。小铁门内站着一个装扮入时且【创建和谐家园】的女人,此人就是鲍雅琴,她扫了一样站在院门外的所有人。
当鲍雅琴的眼光落在几个身穿制服的人的脸上的时候,眼睛掠过一丝惊慌,嘴角蠕动了几下。
µÚÈýÊ®¶þÕ ¹·ÎÑÀï¶ÑÂúÔÓÎï ±«ÑÅÇÙȧ¹ÇÍ»³ö
“蔡主任,您找我有事吗?”鲍雅琴低声道。
“这几位公安同志想找你说点事情。”
“什么事情啊?”
“什么事情,你先让同志们进去再说。”蔡主任对鲍雅琴的待客之道有些不满。
这也难怪,鲍雅琴堵在门口,一点没有让同志们进院门的意思。
“请进——请进。”鲍雅琴迟疑片刻之后让到一边,同时将小铁门完全打开。
院子里面收拾的井井有条,院门两边靠墙的地方一溜排放着十几个盆景,都是树桩盆景,青一色的紫砂盆,有几个盆景上的树叶已经枯萎,还有两个盆景的树叶全部落光了。这种盆景非常好看,但想伺候好它们,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这些盆景很可能是常有宽经常侍弄的东西,主人长时间不回来,盆景便开始凋零衰败了。
常家的房子和街坊邻居的房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上下两层小庑殿顶式楼房,上下各五间,在院子的东边有两间平顶房,这应该是刘胖子所说的厨房,厨房的门是开着的,站在院子里面能看到厨房里面的灶台。
欧阳平朝刘大羽使了一个眼色,刘大羽和严建华走到楼房的后面,在楼房的后面墙角处也有一间平房,平房的门是半开着的,在门内——在地上,趴着两条大狼狗,它们的脖子上栓着铁链子,在距离门口五十公分远的地方放着一个钵子,钵子里面放着一些食物,食物里面还有几块红烧肉。
两条狗见到两个生人竟然没有叫唤一声。
在平房的西边有一个小铁门,小铁门外就是河堤。
两个人返回前院。
在院子的西边——靠近楼房的地方,有一个狗窝,狗窝高一米左右,面积在两平方米左右,狗窝的上面盖着两块石棉瓦,现在,狗窝里面堆放着一些煤基和焦炭,还有一些劈好的木材。
欧阳平和郭老多看了几眼狗窝的墙,墙的一部分已经坍塌,在坍塌的砖头堆里面竟然有一块城墙砖。用来砌墙的不是水泥,而是黄颜色的泥土,和凶手用来沉尸的那块城墙砖豁口里面黄颜色的泥土属于同一种土质。
在狗窝的南边,有三棵柿子树,两棵海棠,还有两棵腊梅花。
最反常的是那两条狼狗,对于这么多突然光临的生人,它们竟然一点都不履行看家护院的职责。它们趴在地上哼着谁也听不懂的歌谣。
鲍雅琴给同志们的初步印象除了穿着时髦妖艳之外,就是那张让人过目不忘的脸,这张脸有一个非常突出的特点,那就是颧骨特别高,民间有一种比较通俗的说法,叫“女人颧骨高,杀夫不用刀”,意思是说,颧骨高的女人,**非常强,再健康的男人,如果遇到这种在性生活上永远不知道满足的女人,迟早有一天精尽人亡。郭老对这种说法不以为然,但他不得不承认,鲍雅琴肯定是一个作风不正的女人——至少是一个不怎么安分的女人。
第三十三章 鲍雅琴惊慌失措 常有宽天马行空
第一,鲍雅琴的穿着太过妖艳,女人把自己捯饬的过于妖艳,其目的就是要引起异性的注意;第二,堡雅琴的眼神里面有一个钩子,女人就是靠这个钩子勾住男人的魂魄的。第三,鲍雅琴走路的姿势,鲍雅琴在走路的时候,动作太过夸张,特别是她的臀部,其运动的曲线幅度比一般的女人要大许多。女人习惯搔首弄姿,目的也是为了吸引男人的眼球。
鲍雅琴将大家领进客厅。
走进客厅,能看到左右两边各有两扇贯通的门,两边的门是完全打开的,
在客厅的中央有两个对称的楼梯,
客厅的中央摆放着一组红木坐具。
蔡主任所言非虚,常有宽家确实非常有钱。
鲍雅琴走进东边一间屋子,从里面拎出一个热水瓶,她想倒水给同志们喝,被徐所长叫到旁边的红木椅子上坐下。
从同志们看到鲍雅琴第一眼起,她都显得很紧张,一举一动都表现出不安。她低着头,用一根皮筋将长长的头发束在脑后,刚开始,她的头发是散开的。
大家的眼睛聚焦在鲍雅琴的身上,鲍雅琴还没有做好谈话前的准备,她打理完头发以后,又把毛线衣往下拽了拽,大概是毛线衣有点小,她的腰带露了出来。将毛线衣的底摆拉倒红色腰带下方以后,鲍雅琴将双手扣在一起。
“鲍雅琴,你丈夫叫什么名字?”询问正式开始。
“他叫常有宽。”
“常有宽今年多大年龄?”
“四十六岁。”
“身高是多少?”
“一米六九。”
“他现在在哪里?”
“现在在哪里,我不知道,我们已经离婚了。”
“你们是什么时候离婚的呢?”
“今年夏天。”
“请说出具体的时间?”
“大概是八月份吧!具体日子,我记不得了。”
“有离婚协议吗?”
“没有,我们是商量好以后离婚的。他这个人爱面子,不想让别人知道。”
鲍雅琴的回答和同志们事先了解到的情况有点不相符。鲍雅琴好像是在极力回避常有宽到深圳的事情。
“我们听说常有宽到深圳办公司去了。”
鲍雅琴迟疑片刻道:“不错,他是到深圳去了。”
“你们离婚是在常有宽到深圳之前,还是之后?”
“到深圳之前,他就有和我离婚的打算了。他到深圳去,就是想和我离婚。”
“他如今在深圳什么地方?”
“我不知道。”
“我们听说常有宽在道深圳之前是做建材生意的。”
“不错,他是做建材生意的。”
“常有宽在荆南做建材生意,他的公司在什么地方?”
常有宽在荆南应该有一个办公地点。
“他没有具体的办公地点。”
“这怎么可能呢?没有公司,他的生意是怎么做的呢?”
“他主要做钢材生意,弄到钢材以后,他就把钢材转手给买家,买家只要去提货就行了,他做生意靠的是关系,既不用办公室,也不用仓库,更不用交通工具,现在,钢材跟紧张,只要搞到计划和批条,就能赚钱。”
第三十四章 常有宽空中飞絮 如浮萍来去无踪
“常有宽难道没有合伙人和员工吗?”
“他凭的是关系,也用不着本钱,用不着与人合伙,至于员工,就更用不着了。”
“常有宽都有哪些朋友呢?”
“我不知道,他在外面的事情,我从不过问,他也从不跟我讲。”
敢情常有宽玩的是无间道。
原来常有宽是天马行空,独往独来。鲍雅琴就是利用这一点让常有宽消失在众人的视线之中的。
这样一来,常有宽便如同水中浮萍,空中飞絮,他的消失不会引起任何人的注意。
“你们有孩子吗?”
“有两个女儿?”
“两个女儿跟谁了?”
“两个女儿跟我在一起生活。”
“是常有宽主动放弃了对两个女儿的监护权的吗?”
“是的。他一直想要一个儿子延续香火,我一连生了两个女儿,这是他抛弃我们娘儿三个的主要原因。”鲍雅琴说罢,用右手抹了一下鼻子,从眼睛里面挤出一滴眼泪来。
“可据我们所知,常有宽对两个女儿非常好,据街坊邻居反映,只要他一回来,就给两个女儿买东西,他还经常带两个女儿在河堤上玩耍。”
“他对两个女儿是不错,但这和他想要一个儿子的愿望并不矛盾,人的想法有时候是藏在内心深处的——两个女儿毕竟是无辜的。”鲍雅琴到底当过教师,她不但反应快,思维敏捷,而且嘴皮子很溜。
“你确定常有宽在深圳吗?”
“这还能有假?”
“我们现在想找到他,你能提供他的地址和联系方式吗?”
“很抱歉,自从我们分开以后,凡是和他有关的事情,我都不想知道——也没有必要知道。”
±«ÑÅÇÙÏñÄàöúÒ»Ñù»¬µÃºÜ¡£
“常有宽总该有手机吧!”
常有宽先在市政府当秘书,后来下海经商,手机是必不可少的行头。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手机可是身份的标志,面对这个问题,不知道鲍雅琴会如何应对。如果常有宽已经出事的话,那么,他的手机肯定在凶手的手上——或者已经被销毁了。
“常有宽是有一个手机,但号码我已经记不得了。我这人记性不好,特别是【创建和谐家园】数字,我怎么记都记不得。”
“你难道从来不给常有宽打电话吗?”
“你们等一下。我把他的号码写在一张纸上,那张纸夹在一个号码簿上。”
鲍雅琴站起身,走进东边一间房子。
一分钟以后,鲍雅琴走出房间,重新坐在椅子上,她的手上拿着一个号码薄:“很抱歉,那张纸我明明是夹在这个号码薄里面的,自从我们离婚以后,我就没在打过他的电话,也许是我整理东西的时候,把那张纸条当垃圾扔掉了。”
“你家里面有电话吗?”
“有一部电话。”
“你把号码报一下。”
“8852264。”
欧阳平从口袋里面掏出手机,拨号:8852264。
很快,东边一间屋子里面传来电话的【创建和谐家园】。
韩玲玲在笔记本上记下了这个号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