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南宋异闻录》-第108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起伏的山峦,尽都笼罩在莽莽的丛林之下。从高空中望下去,那苍绿的山峦就像是一座座巨大的海浪,连绵起伏。

      三山洲是最后被人类发现的一座大陆,在人类发现它之前,它就是一整块被树木覆盖了的绿色大陆,上面有各种珍奇的动物,尤其是在方壶、瀛州和蓬莱所没有的龙兽。

      是徐福的舰队率先发现了它,那个时候,也只有这支来自大秦帝国的舰队拥有在大海上远航的能力。

      徐福在三山洲不仅发现了龙兽,还在一处神秘洞穴中发现了控制龙兽的四鸣音功,以及或许是天外仙人遗留下来的五元神器。于是,徐福统一了三山世界后,就把帝都定在了三山洲上。

      他本以为凭着三山洲独特的地理优势以及所向披靡的龙兽大军,他的帝国将可以千秋万代,一如始皇帝所说的“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可是,再强大的堡垒,也无法防止从内部的破坏,五百年后,它崩溃了。被它的三大权臣骤然发动兵变,勤王之师和生活在丛林深处的龙兽都来不及召集。

      再五百年后,三山洲这一方小世界大有要恢复曾经的原始野蛮状态的趋势,人类的活动地盘越来越小,没有天敌的龙兽在此繁衍生息着,不断地挤压着人类的生存空间。

      这种状况,与后世人类文明高度发达后,随着开发,不断挤压野生动物的生存空间高度相似。历史,就是一个又一个的轮回,只是具体的形式和具体的对象有所差别而已。

      高空之上,几与云齐之处,有一头大鸟正在展翅飞翔。

      这头大鸟没有羽毛,但皮膜的翅膀鼓动起来非常有力,它虽然不能像传说中的鲲鹏一样扶摇直上九万里,可是在一次扇动后滑翔出近百丈却是轻而易举的。

      这是一头翼龙,它的翅膀张开来足有四丈长,木华离那百十来斤的体重,骑在它上边恍若无物。

      这是东山木家驯化的唯一一头飞龙。它在很小的时候受了伤,被木家首领木翼捡到并收养了它,长大之后它就成了木氏家族的神物,木氏部落的图腾上都加了它的形象。

      木翼给它取了一个名字,叫“风神”。“风神“的飞行高度和飞行速度非常惊人,它可以不吃不喝,一次飞行达一万六千公里,这可比东风41飞得还远了。当然,它的速度就要慢的多了,慢了太多倍。

      地面一片翠绿,飞得高了、久了,你会迷失了大地与海水的区别,甚至于大地与天空的区别,分不出哪里为上哪里为下,但是“风神”分得清。

      前方丛林中出现了一个土褐色的平台,那是一块巨大的花岗岩。这里,是东山诸部中最强大的木氏部落的议事台。“风神”的翅膀一敛,便向那处土褐色处投射下去。

      木华离大口地喝着皮囊中的水,最后一口水堪堪喝尽,就看到了眼中越来越近、越来越大的土褐色花岗石平台,黝黑粗糙的脸上不禁露出了欢喜的笑容。

      经过两天的漫长飞行,他终于回到了自己的部落。

      木翼很快就听到了木华离亲口禀报的消息,听到消息的时候,他正在削着一杆竹枪。

      木华离匆匆赶来,急促地呼吸着道:“爹,祖地来人了。”

      木翼漫不经心地削着竹枪:“每隔几十年,总会有人从祖地误闯三山世界,这有什么稀……”

      木翼手中弯曲的铁刀突然停在了空中,霍然扭头看向木华离,沉声道:“来人直接出现在了忆祖山上?”

      木华离用力地点了点头。

      木翼手中的铁刀当啷一声落了地,茫然半晌,才颤声说道:“天圣后裔出现了?”

      整个三山洲地区,都不是祖地误闯之人会出现的地方,所以能够直接出现在三山洲、出现在忆祖山上的人,只能是当初在此做了定位,然后利用五元神器逃走的皇室后裔。

      木华离沉声道:“不错!天圣后裔出现了!我安插在他们那边的内间亲眼眼见到了。出现在仙人承露台上的一共有三个人,两女一男。”

      木翼呆了一呆,旋即恍然,道:“不错!天圣后裔传承至今,想来子嗣也不少了,有三个后人过来也不稀奇。“

      木华离摇头道:“不见得都是杨氏后人,当时为了抢夺这三个人,徐家、蒙家、巴家差点儿翻脸。最后,徐家抢走了那个男的,此人名叫杨瀚。“

      木翼道:“那定是天圣后裔了。”

      木华黎笑了笑,道:“蒙家则抢走了两个女子,其中一个名叫杨青,另外一个名叫白素。白素不知与这两人是何关系,但是那个杨青,显然也是杨氏后人。”

      木翼道:“五元神器呢?他们能回来,一定带了五元神器。”

      木华离道:“五元神器,则落在了巴家手中。“

      木翼满是皱纹的脸庞松驰下来:“谢天谢地!蒙战是不会甘心受制于徐家的。他既然也得到了一个杨氏后裔,一定会奉她为王,与徐家扶持的那个杨瀚分庭抗礼。至于巴家,既然五元神器落在他们手中,在和另外两家较量的过程中,也未必就会落了下风。“

      木华离微笑道:“我也是这么想的。这样一来,他们之间就会勾心斗角,无法形成合力,也就无法挟天圣后裔再现之威,发动大军田园来剿灭我们了。“

      木翼紧张地道:“这只是我们最好的打算,他们都不蠢,天圣后裔再现,他们早晚会达成妥协。“

      木华离道:“可恨,我东山诸部,才是三山正统,是我们,延续了天圣国祚。可惜忆祖峰在他们的地盘上,如今咱们该怎么办才好?“

      木翼捡起铁刀,在毛竹上有一下没一下地砍削着,思索片刻,木翼“嚓“地一下,把铁刀剁进毛竹,沉声道:”你先去歇息吧,我马上召集诸部长老议事。顺利的话,你今晚就得往回赶,那边若再有什么变化,你可见机行事,不必往返奔波事事请示,以防延误战机!“

      木华离肃然道:“孩儿明白!“

      ……

      能够证明曾经的三山帝国是何等辉煌的,也许只剩下那座通往“咸阳宫“的条石台阶了,足足有一千零八十阶,逶迤而上,气势恢宏。

      山顶曾经的宫殿早被销毁,那曾汇合了三山世界无数的财力物力,集七十万奴隶修建的巍峨宫殿早已在历史的长河中消失,连残垣断壁都未留下,

      那些建筑用石都被各大世家拆去建成了自己的堡垒,用以防止龙兽可能发生的袭击。青铜所筑的仙人承露台也已荡然无存,铜人铜盘都被拆去变卖了。

      这条石筑成的阶路,当初只是为了方便从山上往下运送石块,所以放在了最后拆除,而山上拆下的石料已经足以保证周围几大部落建造堡垒,这才得以幸免。

      如今的山顶,只有一座大屋,秦汉古制的一座茅顶大屋,其后倚山层叠原本有累累殿宇,如今都被草木掩盖了。五百年,沧海桑田,并不稀罕。

      而今,这一千零八十阶的石阶被扫得一尘不染,山顶圆形的议事大屋后边,业已用大木建起了几幢屋舍,这里将是他们的新王登基并常驻的所在。

      这几天下来,西山诸部的十几个首领已经尽数集结到了忆祖山下,今天是第七天,杨瀚称王的日子。

      十几个部落,一向分别与徐家和蒙、巴两家亲近,而今日之后,杨瀚将是他们共同的王。虽说杨瀚想要发号施令,还是得通过这些部落首领,但是有了杨瀚,各部落之间的联系必然加强。这也正是东山诸部忌惮的原因。

      长长的台阶两侧,站满了拥挤而来观礼的各部落百姓,一眼望去,杨瀚恍惚中有些熟悉的感觉,这一幕,与他在老祖母展示的幻像中所见的一幕何其相似。

      唯一不同的,是当时的视角是女皇帝自上而下,一步步走来,万千百姓像割麦子一般徐徐跪倒,而今,他却是从下而上。杨瀚当然不会放弃这个向三山百姓展示自己力量的机会。

      在讨论登基典仪详细流程的时候,他就坚持保持了这一条,他要从阶梯之下,一步步登上山巅。只不过,这个过程,旁人要靠步行,而他,却是乘着一头庞大的龙兽。

      杨瀚乘坐的仍然是一头长颈龙,其实为了产生震撼效果,他曾想过去丛林深处物色一头巨型雷龙,那种龙兽的体形比长颈龙要庞大十倍,由此产生的先声夺人的效应实在是太震撼了。

      但他很快就发现这不现实。一则,那种龙兽实在是太庞大了,如果把它弄来,杨瀚就成了真正的“孤家寡人“,后边所有追随他的部落首领都要远远抛在后边。

      因为那雷龙的体型实在是太庞大了,它虽然是食草动物,可它最可怕的武器又是尾巴,连食肉的龙兽都不敢靠近它,那尾巴轻轻一甩,就足以把一群人送上西天。

      因为雷龙太庞大,长阶两旁也无法站立观礼人员了,而且雷龙那庞大的躯体还有可能踏坏石阶。毕竟五百年不曾有人修缮维护了,而且在这石阶的修筑设计中,根本没承虑过承受如此吨位的庞大龙兽。

      更糟糕的是,这种龙兽的体型太庞大了,它又是吃素的,所以需要不停地进食,整天除了睡觉它就是不停地吃吃吃,你根本无法让它去做别的事情。

      这要是登山登到一半,它忽然饿了……

      杨瀚想像了一下,无数的三山百姓正无比崇敬地跪迎他们的殿下踏上山巅,即将登基称王。突然,那头庞大的肉山感到饿了,于是就驮着他跑开,钻进丛林一棵一棵地去啃大树……

      那他就不要称什么王了,简直是威风扫地。所以为安全起见,他选择了长颈龙。饶是如此,一路行来,无数的百姓仍然是激动的热泪盈眶,跪地大呼“我王!“

      山巅之上,作为观礼客人的唐诗和两个侍婢少女站在平台右侧,俯视着由下而上的龙兽,蔡小菜不禁轻叹道:“他们这个登基大典,实在算得上简陋,可是……若说到盛大、庄严、震撼,实在无出其右!”

      唐诗点了点头,忽地莞尔一笑:“只是太无趣了些。小谈,一会儿,你就帮他制造点乐子吧!“

      唐诗的目光盈盈的瞟向谭小谈,谭小谈抿起了嘴巴,用力点了点头。

      :下一章晚上写好!

      第208章 受命于天

      第208章 受命于天

      ¡°àÌ£¡àÌ£¡àÌ£¡¡±

      巨鼓擂响了!

      杨瀚登上龙背缚好的宝座,在诸部首领的簇拥下,开始登向山巅。一路行来,万千万百姓山呼海啸一般膜拜呐喊着,杨瀚只能用低低的龙语安抚胯下的龙兽,以防它受惊伤人。

      山巅之上,三个徐家堡选出的俏丽少女身穿宫娥服装,各自托着一个红绒的托盘,静静地肃立着。托盘之中,分别盛放着王冠、王袍和印玺。

      帝,是唯我独尊的。王,则是一下有土,意味着一方之主。如果在如今这个情形之下杨瀚称帝,对他并没什么好处,只会引人笑话,所以称王是最妥当的办法。

      因此,那冠与袍,皆为大秦王制的服饰,而非帝王冠戴。

      杨瀚的龙兽终于到达了山顶,龙兽在杨瀚的指挥下缓缓俯低,杨瀚从龙兽身上走下来,回头瞄了一眼,眸中飞快地掠过一丝笑意。

      一千零八十级台阶,纵然这些人都身手矫健,登上来也不会非常轻松,何况今天如此盛大的日子,这些人的穿着都十分隆重。

      杨瀚回头看时,其中表现好的,也已呼吸粗重,有些平时养尊处优的,已然是满头大汗。

      如果说有人身轻体健,这一千零八十级台阶轻易登上来,没有丝毫狼狈,那就只有徐诺一人了。

      此时杨瀚自己尚未称王,自然就无权册立王后,所以徐诺此时是以徐氏家主身份,同其他首领一起登上来的。

      看到徐诺云淡风轻的模样,杨瀚暗暗一惊,那个谭小谈说徐家精通幻术,叫我小心,莫要着了道儿。可如今看来,起码这个徐诺,可不只是精通幻术,单就这份体力来说,功夫只怕不低。

      徐诺看到杨瀚的眼神,眸中露出一丝说不上是好笑还是嗔怪的意味。显然,她知道杨瀚此举有故意给大家一个下马威的意思。

      “哎哟!”捧着王玺的侍女忽然惊叫一声,手中托盘上的玉玺“啪”地一声摔到了地上,白玉的宝玺顿时磕掉了一个角儿,那侍女惊得脸都白了。

      整个山巅所有目睹这一切的人顿时脸色大变。山顶的寂静,迅速影响了肃立山路攘臂高呼的百姓,他们不知道山巅上出了什么事,却已经感受到了那份紧张的压力。

      “卟嗵!”那个侍女脸色苍白地跪到了地上,惊恐地大叫:“不是婢子的错,不是婢子的错,是她……是她碰到我了,殿下饶命、大小姐饶命啊!”

      那个侍女一把抓住旁边一人的裙摆,惊恐地大呼起来。

      谭小谈被人抓住了石榴裙,险险被一把拽了下去,慌得她急忙一把扯住裙子,窘迫地道:“我……我只是想走到那边,不小心碰到了她的手……”

      巴图的脸色早就沉了下来,厉声道:“今日是我王登基之日,旁的差错也就算了,你的人竟然摔碎了我王的玉玺,唐诗,你怎么说?”

      巴图这一声吼,两旁的武士呛啷一声就拔出了佩刀,凶狠地瞪向唐诗。

      唐诗惊道:“小谈,你怎么如此莽撞!”

      蒙战饶是心机深厚,此时也不禁动怒,森然道:“唐姑娘,在我三山百姓欢呼雀跃之时,你们竟然闹出这么一档子事来,这件事,只怕你要给我们一个交代才行!”

      众武士握刀森然向前迈了一步,大有杨瀚一声令下,就要一拥而上,把谭小谈这个如花似玉的小美人儿剁成肉酱的架势,谭小谈花容失色,卟嗵一声,也跪到了唐诗面前,颤声道:“小姐。”

      “混账!”唐诗一脚把谭小谈踢成了一个滚地葫芦,右手往腰间一拔,一口带鞘的短刀就扔到了谭小谈的面前:“今日殿下登基大喜之日,你竟出现如此差迟!你自我了断,向殿下谢罪吧!”

      “殿下!”谭小谈颤声对杨瀚说了一句,杨瀚走过去,弯腰捡起了玉玺,又拾起那个跌碎的玉角,对了一对,倒是还能对上,看他神情,仿佛根本没有听到谭小谈的央求。

      谭小谈露出了绝望之色,颤巍巍地捡起短刀,缓缓拔出刀来,抵在了自己高耸的胸口,只是腕上无力,一时不敢插入,可目光已然有些涣散。

      蔡小菜很是不忍,颤抖着嘴唇想为谭小谈求情,可一扭头看到唐诗铁青的脸色,到了唇边的话,又不禁咽了回去。

      “今日,不宜见血!”杨瀚把那玉玺和碎角放回托盘上,然后拍了拍谭小谈的肩膀,一弯腰,从她手中夺过了短刀。

      那个侍女仍然跪在地上,高高举起托盘,颤巍巍地接了,生怕自己双手不稳,再把它摔下来,急忙抱在怀里。

      唐诗余怒未息地道:“殿下,唐家一心与殿下合作,绝无为难殿下的意思。这个贱婢,在这大喜之日,竟然做出这等事来,唐诗实在无颜面对殿下。这贱婢,唐诗是不敢再要了,我把她交予殿下,是杀是剐,为奴为婢,全凭殿下吩咐。”

      谭小谈立即跪爬到杨瀚脚下,抱住他的腿,颤声央求道:“殿下开恩,殿下开恩。”

      杨瀚笑笑,道:“这玺摔了也就摔了,没什么了不起的。这是老天嫌弃一个王的玺印配不上我,所以示兆于我啊!”

      这话一出,那些脸色难看的首领怔了一怔,神色都缓和下来。

      杨瀚看向众首领,朗声道:“可我还偏就不换了!”

      众人都抬起头,诧异地看向杨瀚。杨瀚高声道:“在祖地,有一方玉玺,上边刻着八个大字,‘受命于天,既寿永昌’,你们可曾听说过这方玉玺?”

      蒙战激动地道:“那是大秦传国玉玺!”

      杨瀚朗声道:“不错!始皇帝一统六合,以和氏璧刻传国玺,传之后世。后世皇帝,必得此玺而后称正统。及至汉末,王莽篡位,太后怒掷玉玺,破其一角,王莽以金镶玉,后世皇帝,仍然只认此玺,为什么?”

      杨瀚徐徐四顾,高声道:“天子富有四海,难道就寻不出一块比和氏璧并不逊色的美玉吗?当然不是如此!实因那是始皇帝所用的玉玺,意义自然不同!”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1/05 11:28: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