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哈哈哈,那就有劳洪兄了,就交给这里的掌柜吧,此间酒楼也是为兄家里的产业,本来我还想请洪兄去我府上盘桓几日,看来洪兄应该是没这个心思了吧?”罗有德也没拒绝洪涛的好意,然后又指了指边上傻呵呵站着的白人奴隶。
“确实,我也很希望能和罗兄多聊聊,对大宋我还是很陌生的,不过我还有几位长辈在港口出售渔获,现在又碰上他了,还是过几日再来叨扰罗兄吧。”洪涛对罗有德这种随和的态度很欣赏,既然他理解,那自己也没必要多废话了,实话实说。
“我会和这里掌柜交代,如洪兄来此,一定要让他转告为兄,就此别过!”罗有德站起身,冲洪涛拱了拱手,就径直下了楼。洪涛一直把罗有德送到了楼梯口,这才发现那个阿财站在两辆骡车前面等着呢,洪涛也不知道这个时代应该如何告别,只能也是冲着罗有德和阿财都拱了拱手,看着他们钻进骡车之后,才返身回到了楼上。
“卡尔,我这样叫你吧!你是德意志人?”那个白人奴隶还站在原地纹丝未动,洪涛走到窗前,推开了窗户,就趴在窗台上,一边看着外面热闹的宋代街景,一边用德语问他。
“罗马,神圣罗马帝国!我还没有感谢您的救命之恩……我以斯坦芬家族的荣誉起誓,一定会用足以洗刷我耻辱的赎金来换回我的自由!”再次听到洪涛说出德语,这个白人奴隶终于算是又活过来了,二话不说,单膝跪地,右手在胸前画了一个十字架,然后攥拳碰到了自己的额头,半仰着头就开始起誓了。有些词汇洪涛听不太懂,神圣罗马帝国、家族荣誉、赎金、自由还是听明白了。
“你是十字军的骑士吧?战败被俘了?你是贵族?”看到卡尔这一套标准的骑士礼节,洪涛忽然有点明白了,这个家伙是如何被抓来当奴隶的。13世纪不正是十字军东征的年代嘛,这个持续了200多年的战争自己还是了解一些的,因为在圣力嘉学院里,专门有欧洲中世纪课,有时候闲的没事儿了,赶上课堂里有漂亮妹子,洪涛也会进去听听。为了让妹子记住自己,抢着回答教授问题是他的绝技,而支撑这个绝技的,就是要大概看看课本,搞清楚上面到底说啥呢。
“很惭愧,我还没见到真正的敌人,船就沉了!那些该死的异【创建和谐家园】并不给我骑士的荣誉!”在奴隶主面前,这个卡尔连个屁就不敢放,但是一听到洪涛的话,却红着脸开始为自己辩解了,看来鞭子的威力还是大啊!
“这是第几次东征了?”洪涛对什么骑士不骑士,荣誉不荣誉的一点兴趣都没有,相比起大宋来,他对中世纪的欧洲了解更少,救这个卡尔并不是看他顺眼,而是想借着他了解了解欧洲的现状。
“第六次,弗雷德里希二世陛下亲征!还有圣殿骑士团、医院骑士团和条顿骑士团!”卡尔还保持着那个单腿跪地的姿势,只是把手放了下来。
“什么时候开始的?”洪涛又听到了一个记忆中有的名字,突然有点小兴奋。
这个弗雷德里希二世皇帝陛下是个挺有意思的人,号称是欧洲第一位知识分子皇帝。他的一生非常坎坷,很小就丧父,然后又跟着母亲陷入了德意志国王的争夺中,最终失败了,接着他又娶了一位比他大十岁的公主寡妇。当他继承了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之后,和教皇的关系一直都不太好,曾经被两任教皇开除出教会四次,不过大家都是一个系统的人,开除了又加入,加入了又开除,反正从来没听说过哪位皇帝有他这种经历,就连拿破仑也难以望其项背。
更有意思的是他一生中还主导了一次非常特别的十字军东征,结果这次东征让全欧洲都傻眼了。一个异【创建和谐家园】也没杀,一场像样的仗也没打,磨磨蹭蹭好不容易到了埃及,还和当时统治埃及、中东的【创建和谐家园】教阿尤布王朝的苏丹开始谈上判了。最终生生把这位苏丹给喷晕了,兵不血刃的拿下了圣城耶路撒冷的大部分管辖权,只不过不能派驻军队,还要和苏丹共同使用这个圣城。不管怎么说吧,东征的最终目的就是夺回圣城,他完成了!
当然了,这个最终目的只是一块遮羞布,教会的目标是借着东征来抢夺中东的财宝、扩大教会的影响力。可是教会这番算计,让这位弗雷德里希二世陛下给曲线救国了,遮羞布是拿到了,财宝一个没抢,异【创建和谐家园】也一个没杀!气得教皇跳着脚的骂啊,直接就把他第二次开除出了教会,第一次开除是因为他拖着不出兵还装病。
不光教会生气,全欧洲的皇帝也都生气,这不是耍人玩呢嘛?当时欧洲教会的权利非常大,所以德意志人甚至想勾结苏丹,直接把这位给全欧洲王室、贵族抹黑的皇帝弄死在耶路撒冷算了,别让他回去丢人了。
第046章 1228年
这位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最终还是平平安安的回去了,他也听说了德意志人对他背后下黑手,于是他干脆不承认自己是德意志人,拿他的出生地意大利当了祖国,把帝国的发展重点从德国那边挪到了意大利,不和他们玩了,有个性吧!
更有个性的是这位皇帝博学多才,他本人掌握了七种语言:德语,意大利语,法语,拉丁语,希腊语,希伯莱语和【创建和谐家园】语,还创办了那不勒斯大学,请了很多【创建和谐家园】老师来教授学生先进的东方知识。他还是位诗人,发表过诗集,对法律造诣也很深,还热爱自然科学,据说还亲自做过人体试验,这也是教会对他很有意见的原因。
但洪涛并不是对这位欧洲皇帝有什么兴趣,他感兴趣的是自己恰好记得第六次十字军东征是那一年,如果这个卡尔能告诉自己他是在哪一年被俘的,那按照欧洲的历法,自己就能知道今年是公历多少年了。大宋的历法和年号对自己毛用都没有啊,绍定元年是哪一年?他根本没概念。
“就在4个月以前!我是跟随第一批医院骑士团从海路去黎凡特的,路上遭遇到了【创建和谐家园】人的舰队。”卡尔说起自己走麦城的经历,很不情愿。
“今年是1228年?”洪涛又追问了一句。
“……”卡尔没明白洪涛啥意思,只是茫然的点了点头。在他看来,一位会说德语的东方人已经很神奇了,这么神奇的人难道还会不知道年份吗?
“呵呵呵……知道了也没屁用!好了,你把点心拿着,我们要出发了!记住,在你没交赎金之前,你是我的俘虏,明白吗?逃跑是不名誉的,而且你也跑不掉!你知道你在什么国度吗?”洪涛这时从窗户里看到泊小二带着泊福、陈名恩从远处跑来,指了指桌上的点心。
“我已经起过誓了……这里是赛里斯国!”卡尔这个糊涂蛋还不明白洪涛为什么这么说,一个骑士起誓之后还会违背吗?这在他看来是不可能的事情。
“赛里斯?”洪涛从窗户里冲着下面的三个人挥了挥手,然后带着卡尔往楼下走,这个孙子是饿坏了,两盘点心也就一回头的功夫,没了……
“对!赛里斯,丝绸的国度!神秘的东方帝国!”卡尔肚子里有点食儿了,腰板也挺了起来,个头和洪涛差不多高,长胳膊长腿,穿着一身店小二的短打扮,裤腿和袖子都只有六七分长,很滑稽。但他自己不觉得,指着一楼那些喝茶聊天的客商还给洪涛解释呢。
“有意思,赛里斯,是希腊语?”洪涛琢磨了琢磨,拉丁文的丝绸不这么说,那估计就是古希腊语了。
“您的智慧像地中海一样辽阔,像埃及……”卡尔突然变得文艺起来,用一嘴怪异的拉丁文念上诗。
“停!我的拉丁文不太好,以后还是说德语吧!”洪涛没有被人玩命赞美的追求,他觉得一旦有人这么说自己,就是心理极度恨自己,挥手打断了卡尔的絮叨,冲着柜台里那个年纪大一些的掌柜点了点头,看到对方也微笑着冲自己作揖之后,这才放心的走了出去,他是怕罗有德忘了付账。
“阿爷、福伯,这是我那艘沉船上的一个海商,来自大秦国,沉船之后被抓了当船奴,我把他赎回来了。他不会说汉话,以后我慢慢教他,让他和我们一起生活吧,他的家乡太远,大宋都没有海船可以到。而且大秦国正和波斯打仗,一旦落入波斯人手里,他还得被抓走当奴隶。”对于这位骑士卡尔的来历,洪涛还得编啊。正好,自己遇到船难的故事缺个见证,就让他来当吧,反正在大宋没几个人能听懂古拉丁语和古德语的,还能蒙一阵子。
“涛伢子,你会搏杀蛟鲨?我听小二说你杀死好多,卖了上百贯钱?”陈名恩和泊福站在振海楼前,满脸都是焦虑,他们不敢进入这里,敢也没用,会被赶出来。但是又担心洪涛的安危,一看到洪涛出来了,根本没搭理旁边那个长相怪异的卡尔,而是拉着洪涛从头捏到腰,生怕少了一块肉。
“嘿嘿嘿……阿爷、福伯,咱们发财啦!走,回船上说吧,这里的人好像不太喜欢我们。”洪涛对这种被人牵挂的感觉不太习惯,他不需要别人牵挂,每多一个这样的人,他的肩膀上就多一份重量,折腾起来也就顾虑越多。这种感觉虽然有时候让人很感动,但出于理智,他还是本能的去淡化、去躲避、去漠视。
四个光着脚的疍人,其中一个还留着和尚头,加上一个红发花眼珠的大秦人,这个组合太怪异了,哪怕是像罗有德那样见多识广的宋人,也会忍不住多看几眼,更何况码头上这些普通宋人和外国客商,就连穿着绿色坎肩,手里提着铁尺的水师兵卒都神情紧张的盯着洪涛他们几个,一直把他们目送到上船为止。
这些兵卒和大宋普通兵卒不同,他们是被专门派来维持港口秩序的宋朝水师,不光是港口内,港口外的海域也归他们管,大事小情都可以找他们帮忙,而且是免费的。比如你的船出了故障,可以找他们帮你拖回来;遇到风暴、海盗他们还会在责任区内进行救助。除了不帮你做买卖之外,只要到了大宋的对外开放港口,就都有这种穿着绿坎肩的水师士兵保护各国船只的安全,很有点海岸警卫队的意思。
洪涛不清楚这个对外开放政策是哪位大宋皇帝和哪几位大臣制定的国策,反正他是佩服之极了。这个政策不光有政策,还有执行细节,像通过不同货物的许可来调动民间力量为国家补充不足,十种奢侈品的国家专购专销,都是很科学的宏观调控手段。甚至连海岸救助、补给停靠点、语言互译都考虑到了,这尼玛绝逼是国际贸易专业毕业的,搞不好还上过商学院,连利用服务增加港口竞争力都门清啊。
第047章 穷怕了
疍家人对这些兵卒却并不喜欢,估计平时也没少挨他们的驱赶,所以上了船之后连话都没来得及和洪涛讲,升起帆就向港外驶去。这时洪涛才发现,来码头找自己的小木船不止两艘,还有三条挂着破门帘子一样帆布的疍家小船跟着,船上的人洪涛不认识,但个个手里都拿着竹竿和砍刀,估计是陈名恩他们找来帮手,一旦洪涛有难,就打算冲上去抢人了。
出了振州港,又向西走了半海里左右,一大片疍家的连排船就出现在海面上,洪涛大概数了数,至少有50多艘,看来这里是疍家人的一个聚居地。不过这么多船聚在一起,又没有足够先进的捕鱼设备,光靠撒网的捕获量恐怕不足以养活他们啊,他们靠啥生活呢?
“我靠!这是鲍鱼吧!这么多?”当小木船驶近这些连排船之后,洪涛终于明白他们靠啥养活自己了,原来是鲍鱼、海参、贻贝这些海货。几乎每艘连排船上都会挂着一串一串的这些玩意在晾晒,那个味道啊,别提了,巨爽无比。
翁家,是泊家和黄家的亲家,他们家的两位姑娘分别嫁给了泊小三和黄浪为妻,都是老实本分、任劳任怨的好人,洪涛这些地笼、风帆全都有她们的一份功劳。从他家的连排船数量上看,以前应该过得还不错,整整四艘啊!可是从成色上看,他们家这四艘连排船不算是最破的,也算是倒数几名之内,很多船板都烂了,船底上爬满了藤壶之类的海洋生物,船篷也是东一个洞、西一个洞的,很像刚从海底捞上来的沉船。
黄海之前给洪涛说过,翁家日子过得比较苦是因为他们家的男人都快死光了,差不多一年一个吧,年年出事儿,到现在为止就剩下二儿子一家还算完整,其他三家人都是寡妇带着孩子。没有了男人就没有了多一半的劳动力,光靠几个寡妇能不把孩子饿死已经算很能干、很勤劳的了。
“唉,少生孩子多种树啊!”洪涛看着那五个连短裤都要轮流穿的半大小子和一个缩在船舱布帘后面,只露出半张脸不敢出来的女孩子,忍不住想起后世里一句经典口号。穷咋办?就得指望孩子多劳力多,可是孩子越多越穷,这都成一个无解的怪圈了。
“二哥,去给孩子们买点吃的吧,顺便买几匹布,让孩子们有个衣服穿,就算出海也不能光着【创建和谐家园】出去。福伯,您别瞪眼,咱们有钱啦,不用再抠抠缩缩的不敢吃不敢喝不敢穿。挣钱回来是干嘛的?不就是花的嘛!从我那份儿里扣还不成?”一听洪涛说要给孩子们去岸上买吃的,还要扯新布,泊福立马就把装铜钱的篓子往身后藏,结果还是被洪涛发现了,劈头盖脸就是一顿数落,用的词儿还都是现代词汇,也不管他能不能听懂。
“你的钱也不是海风刮来的,娶媳妇不要钱?买新船不要钱?顿顿吃白米饭不要钱?”泊福这个直脾气啊,当着翁家人的面儿就和洪涛谈论钱,这不是让人家下不来台嘛。翁家唯一还活着的二儿子直接就把头塞到裤裆里去了,脑门上的青筋直跳,但半个字儿也说不出一句话来,人穷志短啊!
“哎呀,人家伢子还没娶你家阿珠呢,你这个老汉真是不通事理,小二,拿去,按照涛伢子说的买,快去快回!”黄海比泊福脑子灵活的多,洪涛和泊福吵架,陈名恩不好站出来帮腔,只能是他来当这个合事佬,以免双方再争吵下去。这个东西没法说谁错谁对,只能是和稀泥。
“福伯,咱以后不愁吃穿了,如果光您自己这一家人小日子过得美满,眼看着亲戚朋友都饿肚子光【创建和谐家园】,万一出了事情,还有人愿意搭理咱吗?在大海上讨生活,靠的就是一个齐心,现在把海商那艘大船给您,您和我二哥、三哥能开走?以后我们要做的是大事情,别说三四家人了,说不定这一片的疍家人全入伙一起干都不够用。到时候我就让您当我的大掌柜,钱放到您手里,我放心,谁也多拿不走一分!”洪涛还真没打算和泊福老人吵架,穷怕了的人,钱攥在手里就是不敢花,生怕哪天又穷了,这很正常。不过该开导的时候还得开导,不用吵架,打一巴掌揉三揉的手段洪涛熟练极了。
“啊!伢子,你可不能聚众生事啊,那可是大逆不道!”泊福让洪涛直接说迷糊了,他理解不了啥叫大事情,出海打渔、养活儿女、把老闺女顺利嫁出去,就是他顶天的大事了,还怎么大啊?黄海估计也没太听明白,不过他不打算问,而是打算听着、看着洪涛以后咋做。只有陈名恩听得最明白,他也最有文化,脑子里东西一多,就容易联想,脸色立马就变了。
“阿爷,您想多了,我是要带着大家伙儿一起打渔!大海这么大,别说这几十户疍家人,就算再多一百倍,也能养得活。现在咱们手里有钱了,我想先造一艘我家乡的小船试试,这种船速度非常快,可以帮我们运输渔获,只是不知道大宋的船匠能不能造出来。”洪涛其实想说您真是太聪明了,这都看出来啦?但最终还是管住了嘴,把话题引到了造新船上去。
“我们疍家人有自己的船匠,如果是连排船就不用去找土人了,那种大海船咱疍家人不会造,你家乡的船什么样子?”黄海接过了话茬,现在洪涛说什么他都不敢轻视了,地笼、滚钩、新帆都被证明很好用,还会搏杀蛟鲨,如果洪涛真是疍家人,那就是疍家英雄。
“这个要我和造船师傅一起造才可以,我不懂木匠手艺,但我懂造船。在我的家乡,都是由一种人先把船的模样画出来,然后另一种人去建造。画图的叫设计师,造船的叫工程师,设计师比工程师厉害。”洪涛是不放过任何一个能吹牛的机会,和这些淳朴的疍家人吹牛,他一点儿心里负担都没有。
第048章 船匠温家
“走,我带你去找船匠!”黄海也是奔50多的人了,但是性情更活波,还没被艰苦的生活把好奇心磨灭掉,听洪涛说得这么肯定,他也想看看洪涛家乡的船和疍家渔船到底有什么不同。
离开翁家的连排船,黄海带洪涛驾着小木船继续沿着海岸向西,又走了半海里左右,在一个小海湾里找到了两艘连排船和三间搭在沙滩上的高脚竹楼,这就是他所说的疍家造船匠,温家!
温家祖孙三代人口不少,但都不下海捕鱼,专门以造船、修船为生,而且只给疍家人造船修船,外人不管。整个海南岛的疍家人里,只有四五家会造船修船的,都是祖上传下来的手艺,温家是其中最棒的。他家造的连排船坚固、稳当、不漏水。不过他家造的连排船也最贵,要价500贯,全部用山上的油椎木制成,保养得当的话,用上几十年没问题,不能出远海的时候,还可以停在岸边当房子用。一个海南岛的疍家男人,结婚时候买一艘温家制造的连排船,这一辈子就算拿下了,比尼玛后世里那些用水泥钢筋建造的商品房还合算。
黄家和温家也是世交,这一代虽然没有联姻,但上一代有着亲戚关系。其实疍家人近亲结婚的现象很严重,因为大宋官府不许他们和其它民族联姻,他们就只能嫁娶疍家人,这个年代交通又不方便,能相隔百十里的走动就算不近了。也正是因为有了黄海这层关系,温家的老阿爷才勉强同意让自己的小儿子陪着洪涛一起瞎折腾。如果是外人来了,别说一起造船了,就连你多看几眼也不成,交完定钱就等着取船吧,怎么造的你别管,也别看。这门手艺是人家祖辈依仗的活路,让你偷学去了,人家不都饿死啦!
温家小儿子叫温七,他排行第七,就叫温七,他阿爷叫温二,听着和哥俩一样,于是就加了一个老字,叫温老二。宋朝人里,没有文化,不太识字的人家,大多数都用排行当名字,所以一上街你能遇上一大堆王小三、李小四的,不熟悉的人都分不清谁是谁。
温七上面还有2个哥哥2个姐姐,那他咋排行第七呢,很简单,还有两个姐姐被溺死了,家里养不起这么多女孩子!中国自古以来,就重男轻女,这是因为生产力不发达,只有男孩子多才能有更多劳动力,养女孩子,到了十多岁就得准备嫁妆,嫁到别人家就是人家的人了,亏本。所以很多贫困的地区,不光是疍人,陆地上的人也一样,女孩子生多了,养不活,干脆也就别让她到世间来受罪,直接用水溺死完事儿。
可能有人说这些父母太残忍、太冷血,如果要是他或者她,肯定吃糠咽菜也要把孩子养大。这就叫站着说话不腰疼,在他或者她的眼中,吃糠咽菜可能就是最苦了,但是对这个年代的很多人来说,吃糠咽菜已经算幸福生活了。到了清代的时候,很多中国农村的人民一天才只能吃两顿饭,一顿稀饭、一顿干饭,没有任何副食,还全是小米。这样的人家就算温饱,还有很多人连一天两顿都吃不上,你再让他们养好几个女孩子,长大了还得给准备嫁妆,他们有这个能力吗?
那又有人说了,养不起就别生啊,生了就要负责任!这还是站着说话不腰疼!在古代中国,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晚上6、7点钟之后,没电视、电脑可以消遣,收音机、报纸也没有,肚子里没食物,更不能去公园跳广场舞,只能在床上造小人玩了,否则吃饱了睡,睡足了干活,然后再睡,和动物何异?那时候又没计划生育手段,怀了就得生啊,而且不生咋来的男孩呢?你总不能让宋朝孕妇去照一照B超,是男孩就留着,是女孩就去大铁棍子医院找捅主任吧。
温七的实际年龄只有23岁,但看上去就和快40的差不多,为啥?少白头了,一脑袋花白头发,还是长发。洪涛觉得很有范儿,如果披散开,再用各种牛X洗发液洗一洗,吹出造型来,比周星驰那一头花白头发文艺多了。洪涛看着他有意思,他也看着洪涛有意思,估计他也没见过这么高还留着一个寸头的疍家人,说话音调还那么怪,还听不懂疍家话,得让黄海当翻译。
“你要造什么样的船,我先出个样子……”温七第二天一大早就带着洪涛和黄海进了沙滩上的一个竹楼里,这里没有房间隔断,连墙壁都是半截的,四周堆着、挂着不少工具,合算不是住人用的,而是公棚。到了这个公棚,温七通过黄海告诉洪涛,他要知道洪涛造船的形制。
“你有没有图纸?就是以前造船的图纸,我看看成不?”洪涛那会画造船图纸啊,他只能简单的画个样子,还不能保证比例尺准确,所以他打算借鉴一下,如果有差不多的样子,那就在原有基础上改改呗,多省事。
“这些都是样子!”温七倒是痛快,丝毫没顾忌技术外泄,转身掀开一块破帆布,露出了下面的一排东西。
“啊!模型啊?你们靠这个造船?”洪涛看了一眼,然后就明白了,合算温家造船没图纸,而是用模型代替。这些模型都是他们按照成品船的比例尺缩小的,其中的数据只有他们脑子里明白,别人即使把这个模型拿走也没用,不知道那些关键数据,龙骨用多大、肋条用多粗都是问题,用大用小了这条船都造不出来。
借鉴不了人家的图纸咋办?洪涛也有办法,不就是做船模嘛,算个屁,老子上小学的时候就能做航母模型了。来吧,不靠嘴说,咱给你们露两把刷子!当下,洪涛和温七拿上制作模型的小工具,就开始在公棚里干上了。温七虽然不会说汉话,但是他能听懂很多,洪涛只需要和他说好,用多宽、多长、多厚的板子、木条,他那双巧手就会用几把宽窄不同的刻刀把那些质地很软的桐木修刻出来,洪涛只管拼装就可以,配合得还挺默契,这就叫高手之间的心有灵犀。
第049章 造新船
只用了一天时间,洪涛和温七一起,就把他想要建造的船只模型给做了出来,很漂亮、很轻盈,也很让温七挠头。因为他从来没弄过这种比例的船只,只好抱着模型去找他阿爷询问。
“为何要在船底加上一片竖立的木头?”手艺人都有一个通病,就是对同样的手艺好奇,无比好奇!如果不搞懂了,他就吃不香睡不着。温老二原本并看不上洪涛这个外乡仔,也不打算插手洪涛造船的事情,让自己小儿子去帮手,已经算是给了黄海天大的面子。可是当他看到这个模型之后没一会儿,老人家就把之前的想法改了,这艘怪模怪样的小船让他觉得既合理又不合理,总有一种朦朦胧胧的感觉,不问清楚了就不踏实。
“这是我们家乡的船型,适合去远海航行,为什么我也不清楚。”这个温家到底是什么状况,最终能不能拉到自己的利益集团里来,现在还不清楚,洪涛不会明言相告的。这种叫做稳定板的东西是有比例和重量限制的,如果不知道明确比例,就算安上了也不会起到相应的作用,说不定还是个累赘,所以洪涛不怕别人模仿。在这一点上来说,和温家用模型船当图纸的原理很像,随便看,不怕模仿!
“此种木板必须是百年大木,很金贵的,用在此种小船上糟蹋了!”黄海又把温老二的意思转达了过来。
“不怕,该多少钱就多少钱!”洪涛觉得这个温老二在和自己耍心眼,不告诉他稳定板的数据就拿价格来压自己,哥们有钱啦!一百多贯呢!有了滚钩、地笼和蟹笼,钱还会源源不断的涌来,造不起40英尺长的大船,做个20英尺的小船还不成?
“涛伢子,温伯说了,这艘船船体太薄了,隔断板就得密致,还要用上好的油椎木来做,需要70贯钱!”黄海和温老二絮叨了半天,最终给了洪涛一个报价。
“黄伯,他会不会坑咱们?”洪涛觉得70贯是有点多,疍家那种摇橹的小木船也有四五米长,才30贯左右。自己这艘船也就六米多长,除了龙骨、稳定板、桅杆要求比较高之外,并不用什么大料,怎么造价就翻了一倍啊。
“不会,温家不会做这样的事情,一分钱一分货!他说你的船用料越薄就越需要好木料。你看他岸上堆的那些木头了嘛,有些都是他阿爷年轻时候从山里黎民哪儿买来的,要放几年甚至十几年才好用。大料更是稀少,所以价格会贵一些,要不还是造两艘尖头船吧。”黄海倒是挺信任温家的,不过他也对这个价格有点呲牙。70贯钱啊,能买30多石大米了,够一个成年人吃十年的。
“先造一艘试试,如果成功了,我们以后的日子会更好过,相信我!”这70贯钱并不是洪涛一个人的,合作社嘛,大家都有股份,不能他一个人说了算。
“涛伢子,你这么说就让我这张老脸没地方放了,这些钱都是你挣来的,你说咋花就咋花!”黄海生怕洪涛烦了,赶紧表了态,虽然70贯钱不少,但和洪涛这个人比起来,他还是能算出轻重的。
定好了价格和模型,就该选合适的木料开始建造了,温老二说是要用油椎木,洪涛也不清楚这个油椎木是啥玩意,反正他是没听说过,那些木材还都是在岸边堆放了好几年的老木头,连树叶都没有,辨认都无法辨认。不过温老二说了,上等的油椎木不变形、耐腐蚀,是非常好的造船材料,那洪涛也就放心了,每天就跟着黄七在木料堆里忙活。他虽然不会木匠活,但搬来挪去的是把好手,身子骨壮实啊。
“黄伯,您回去把那个大秦国的家伙接过来,我帮他出的赎金,他就该帮【创建和谐家园】活儿,天经地义!他也不会打渔,放家里不方便。”搬了一天木头,洪涛才想起来,自己还有一个奴隶呢,不用白不用啊!
于是,振州港西边这个沙滩上就热闹了起来,一个【创建和谐家园】、一个大秦人、几个疍家人从早忙到晚,除了疍家话、汉话之外,时不时还能传来几声叽里咕噜的古拉丁文和古德语。惹得附近的疍家孩子没事儿就跑到这里来看西洋景,顺便评论一下洪涛后背上那个大老鼠脑袋到底是何方神圣,为何能纹的如此精美,那些线条是用何种颜料涂上去的,为何色彩如此鲜艳。
这根龙骨恐怕是温老二和温七兄弟几个做得最辛苦的一根龙骨了,它不是条状的,而是一个两头尖、中间突出的板状,猛一看有点像切肉的菜刀。六片隔板都嵌在这根龙骨的上面,两头不光要弯曲起来,还要向内有一个略微收缩的弧度。就为了这个模样,洪涛不得不又给温老二加了十贯钱,因为这么弄隔断板太费工夫,需要把这些木料用蒸汽蒸过之后拿木楔子固定,一点一点的弯曲过来,六七天才能成型。
整整25天,这根龙骨才把隔断板上完,到了敷副龙骨的时候,洪涛又出幺蛾子了,他非要在两侧水线的位置再用两根通长的副龙骨,还得突出船体一扎宽。温老二瞪着通红的眼睛又和洪涛通过黄海翻译吵了一顿,还亲自坐着小船去振州港里看了一圈,这才勉强同意洪涛的主意,安上了这两根怪模怪样的副龙骨。
这到不是洪涛突发奇想,这玩意叫减摇龙骨,也叫梗水木,其实在大宋已经开始使用了,罗有德那艘大鸟船上就有,目的就是为了减少船只侧摆,增加稳定性。别小看突出来这一扎宽的木边儿,实际作用非常明显,后世的很多船只也在使用这种技术。可能目前这种技术应用得还不特别广泛,像温老二这样的私人小作坊还没学到,一般的高新技术应该都在大宋朝的国营造船厂里,那里的工匠全是从全国抽调的,不光有南方船匠,还有北方登州那边的船匠,融会贯通之后,就容易发明出新技术来。
第050章 技术融合
要说在这个年代当造船匠可真不容易,光会木工还不够,你还得会铁匠活儿,造船所用的那些金属连接件,全得自己一锤一锤凿出来,洪涛轮着大锤当了半天小工,就觉得这80贯钱花的真不冤,温家挣这份钱也真不轻松。
当这艘小船的最后一根桅杆支索被固定好,时间已经到了农历的7月底,算起来洪涛穿越到这个时代已经快三个月了,其中多一半的时间他都泡在温家这家临时船厂里当小工。现在看上去,洪涛更像一个疍家男人,原本还不算特别黑的皮肤已经晒得黑又亮,手上脚上都是一层茧子,为啥脚上还长茧子呢?因为没鞋可穿。洪涛也不是没想过要去买双鞋,可是一双麻鞋鞋买来了,穿着也挺舒服,结果没穿三天,就咧嘴了,这时候的布鞋都是缝制的,禁不住他整天高强度的劳动,怪不得码头上那些搬运工都是赤脚呢,不是人家傻不知道穿鞋,而是穿不起,太费!
船只的主体建造完毕,但还不能下水,温七兄弟还得用贝壳烧过之后研磨出来的细粉,拌上麻丝和桐油,把每一道细缝都塞满,塞了一层又一层,最后再往船体外面刷上四五遍生漆,这才算完活儿,可以交船了。
这么一折腾又是半个多月过去了,不过洪涛也没闲着,他现在已经不给温家当小工了,而是跟着黄海去了一趟山里,找到黎家寨子,花了十贯钱,订做了两套、六张厚黎布风帆。这次不用再拿回来让疍家妇女缝制,直接让黎家女人按照自己的要求缝好,拿过来就是成品。之所以这么贵,完全是那两张球帆造成的,一张球帆几乎就是主帆和前三角帆面积的总和。
温家帮自己的小船舾装,黎族寨子里帮自己缝制风帆,洪涛自己拉着温七又开始捣鼓起一堆硬木疙瘩来,每天不是刮就是钻,很快就弄出来十几个大小不同,上面有窟窿有凹槽的玩意来,看着和小香瓜似的。
“这也是船上用的?”这回不光黄海不认识,连温老二也是一脸的迷茫。
“嘿嘿嘿……您几位就等着瞧好吧,这叫单眼滑车、这叫三眼滑车、这叫节孔板。有了它们,我一个人就能把帆船开得飞快,哈哈哈哈哈……”洪涛看着那些被温七磨得溜光水滑的硬木疙瘩,心里很得意。虽然这个年代造不出绞车和绞盘来,但是用这些简陋的滑车也能代替,当年自己的航海课还是真没白上,艺不压身啊,谁知道哪个学问什么时候就能用上呢。
八月十五这天,振州的百姓们都在忙着准备晚上的灯会以及拜月神、潮神活动,就连到此地中转停靠的商船上的活计也都换了新衣服,准备过节。按照大宋的习惯,过节这几天应该去街上买几朵花插在衣领和脑袋上,然后逛一逛瓦舍,看看杂耍。大宋的节日比较多,各种名目的放假,中秋节休息三天,谁都不许上班,唯一的节目就是吃喝玩乐赌,不到天亮不罢休。就算是小门小户不太富裕的人家,也得换件干净衣服,然后做一顿拨鱼儿吃。
¡¡¡¡Ã»´í£¬Ëγ¯ÈËÔÚÖÐÇï½Ú²¢²»ÔõÃ´ÖØÊÓ³ÔÔ±ý£¬ËûÃÇÔÚÖÐÇï½Ú³ÔµÄÊÇòòò½·Û¡£¾ÍÊÇÓÃÃæ·Û»òÕßź·ÛºÍ³ÉÃæºý£¬È»ºó·Åµ½Ò»¸ö©É×ÀïÈ¥£¬ÏÂÃæÊǹö¿ªµÄÈÈË®£¬Ò»±ß©һ±ß¶¶Â䣬ÈéÏÂÈ¥µÄ·ÛÍžùÔÈһЩ¡£µôÔÚ¹öË®ÀïµÄ·ÛÍÅ˲¼ä¾ÍÄý¹ÌסÁË£¬Ò»Í·´óÀ´Ò»Í·Ï¸£¬ºÜÏñÊÇСòòò½£¬¾Í½Ð¸òó¡òòò½£¬»òÕßòòò½·Û¡£
把蝌蚪粉捞上来,葱姜蒜、香油、醋啥的一调配,呼噜呼噜就下肚了,懒点的人都不用嚼。后世里北方也有类似的面食,北京叫拨鱼儿,做法和模样都和宋代差不多。
洪涛却没心思去捣鼓什么吃的东西,他的第一艘仿现代木帆船就要出航了,虽然看外表有八分相似,但它到了海里性能如何,洪涛还真不太敢下定论。现代帆船之所以跑得快、适航性强,多一半是取决于现代的材料技术,船体轻、帆轻、帆面积大,现在这艘纯木制帆船,船体比后世的玻璃钢帆船重了快一倍,帆面积也略小,能不能跑起来还是个未知数。
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嘛。不光洪涛这样想,温老二和他那几个儿子也有点跃跃欲试,每天听洪涛在他们耳边吹牛如何如何是船只设计师已经成了惯例,哪天不说就等于没活着,已经把众人都听烦了。合算设计师就是个口贩子啊?连弯船板这么简单的活儿都不会干,还好意思说是啥设计师?现在正好让大家看看,你到底是设计师还是吹牛皮的!
一同前来观看启航仪式的还有泊福他们,这艘船耗费了整整一百贯钱,不光泊福心疼得好几天没吃好饭,就连洪涛的干阿爷陈名恩也着急上火的把牙弄肿了。疍家人挣点钱多难啊,刚攒了不到150贯,一下子就让洪涛花出去三分之二,搁谁谁不着急?
另外还有两位贵客,就是罗有德和那个罗大财。自从洪涛离开振州港之后,基本就没怎么回去过,整天忙着造船,都快把罗有德这个人给忘了。幸好陈名恩还隔三岔五的去那座振海楼里送海鲜,罗有德就通过酒楼掌柜的打听洪涛的去向。当听说他在自己造船时,立刻就想来看看,只是因为造船的是疍家人,他才忍住了这个好奇心。
前几天他又托陈名恩给洪涛带话儿,说是要邀请洪涛参加晚上的灯会,洪涛是盛情难却啊。说起来自己啥也没给过人家,还占了人家便宜,老这么爱答不理的也不太礼貌,至于晚上去不去灯会,洪涛还没拿定主意。他此时全部心思都放在这条船上了,不过他邀请罗有德先来参加自己的新船启航仪式,船都造完了,也就不存在秘密不秘密的问题,温家人也不能反对。
第051章 竞速赛
“罗兄!抱歉抱歉,这两个多月我真是走不开,作为补偿,我邀请罗兄当我船上的第一位客人可好?”罗有德是坐着一艘细长的车船来的,就是两边各有两排木轮子,靠人力踩踏转动划水的一种船只,有点像后世公园里的鸭子船,不过轮子是在船体两边,踩动轮子的人数也有点多,一边四位!
“哦,求之不得啊!洪兄家乡的船只真是独特,为何甲板上空无一物,只有一个圆盘?”罗有德也不顾新船上面的油漆味道浓重,三步两步就踩着简易码头登了上来,好奇看着这艘小船,眼睛里全是问题。
“这艘船不善载货,却善速度,这个圆盘叫舵轮,是操纵船舵用的。”洪涛向卡尔使了一个颜色,卡尔立马把跳板撤开,然后拿起一根长长的竹竿,把船撑离了码头,让船头冲着大海的方向,准备出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