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南宋不咳嗽》-第7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第034章 船上盘道

        “在下罗有德,琼州罗家之子,不知壮士如何称呼,哪里人士?”艉楼顶上是一个小平台,上面放着半圈座椅,中间还有矮几,不中不洋。洪涛分辨不出来这种摆设到底是不是宋朝的规制,他也没见过宋朝人的家里到底什么样子,疍家人和陆地上的族群基本没有交往,那个朝代对他们来说没什么意义。

        “我不是大宋人,姓洪名涛,来自澳洲……家祖来自登州以北,具体是哪里我也不太清楚。”洪涛只能是接着编瞎话,至于这个澳洲能不能蒙住这个大宋朝的海商,那就要看运气了,这个人明显算是走过见过的主儿。

        “澳洲?恕在下愚钝,这个澳洲处于何处?”罗有德显然没听说过洪涛口中这个地方,有点迷惑。

        “南番再往南几千里还有一处大陆,非常荒芜,只在沿海有一些小城,那里有一些来自各个国家的流民居住,风俗习惯与中原完全不同,我也是第一次回来,对大宋的语言、习惯也不太了解,还望海涵。”洪涛搜肠刮肚的找出几句听上去像古人的词汇来应付着,先把基调定好,以后就好聊了。

        “哦!南番诸国往南还有大陆?是岛还是大陆?”罗有德对洪涛所说什么语言习惯的异常并没太大反应,但对洪涛所说的这块澳洲大陆很热心。

        “大陆,比中原还大的大陆,我也没走遍过,太大了,交通不便。而且腹地多是沙漠戈壁,非常酷热,很难通过。”洪涛就按照澳洲的实际情况给罗有德大概讲了讲,就算他听说过也没关系,都是事实嘛。

        “嘶……妙啊!南番之南还有大陆……洪兄,可否在海图上为在下指点指点?”这个罗有德好像城府并不太深,或者说并不打算和洪涛聊什么正经事儿,性格比较随意。

        “阿郎,可点茶否?”这时三个端着托盘的年轻女人沿着楼梯走了上来,裙摆很长,腰身也很高,袖口像个小喇叭,还很短,一抬手已经露出了胳膊肘,外袍下面还有内衣,不能说是低胸,但也不高。她们脑袋上都盘着头,具体是啥样式洪涛也不认识,反正就是脑袋一边一个发圈,像戴着两个面包圈。

        “哦,点点……去叫阿财把海图拿上来,速去!”罗有德还沉浸在洪涛所描述的那个南方大陆上,皱着眉仔细琢磨,也想不出澳洲会在哪儿。

        “呵……还挺香啊,我以为这个年代没香水呢。”听到了吩咐,其中一个女子转身走了下去,两外两个女子把手中的托盘放到了矮几上,就站在洪涛和罗有德的身边开始沏茶。洪涛耸了耸鼻子,闻到身前这个女子身上有一股子麝香味道,这种香料洪涛最熟悉,因为后世的很多鱼饵里也添加。

        刚开始洪涛以为就是沏茶呢,可没想到宋朝喝个茶会这么麻烦。女子先从身前托盘上的一个黑色小陶罐里取出两块拇指大小的茶砖碎片,然后放到一个研磨中药的石碾子里,开始一推一拉的磨上了,很快把那两小块茶砖全都磨成了碎末。这时又拿起一个很小的细箩,把茶砖碎末过滤了一遍,稍微粗一些的还得重新磨碎。

        茶叶准备好了,这还能叫茶叶吗?比老北京人喜欢喝的高碎还碎!此时她又拿出一个黑色的小杯子,把碎末全放了进去,这才离开矮几,从身后的一个木头盒子里用一个带把的铁圈挑出一个瓷瓶,把里面的水倒入了茶杯,一边倒还拿着一个前面是小勺子,后面是小刀子的银质东西飞快的搅拌,和打鸡蛋一样。

        这时奇迹出现了,茶叶末子水上出现了一层白乎乎的细腻泡沫,特别特别像后世那种卡布奇诺咖啡。这个侍女还用那个小勺子在泡沫上来回划动了几下,等泡沫变成了一副很有意境的山水画,这才拿出勺子,冲洪涛和罗有德鞠了一躬,倒退着走了。

        “不值一提,雕虫小技,作画是最低级的点茶技术,据说临安城里已经开始流行在茶汤上写诗词了……洪兄,请了!”罗有德并没拿在茶沫子上作画当回事儿,端起茶杯就喝了一口,弄得他胡子上都是泡沫,也不擦。

        “请、请……”洪涛都有点脑短路了,这还不叫本事?这玩意拿到后世去百分百属于世界文化遗产啊!什么?在茶汤上写诗?这尼玛还是肉人能做的事的吗?神仙吧!

        “活该你们丫挺的亡国啊!都让别人把国家打下一半来了,你们不琢磨怎么反攻,还尼玛和这个茶叶水较劲儿呢!”茶水喝到嘴里,洪涛也不知道是什么味道。原本他对大宋朝还是有点认同的,这个一个百花齐放的年代、这是政府最宽松的年代、这是一个全民的社会……可是这一杯茶,让他心凉了,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啊!

        “阿郎,海图还来!”这时,刚才那个和洪涛侃价的中年人带着两个男仆抬着一个茶几一样的玩意走了上来,把茶几放下,又把一卷绸布慢慢的展开。

        “洪兄请看,这时我罗家的海图,斗胆问一句,你说的那个澳洲处于何处?”罗有德看到那个绸布卷,立马来了精神头,蹲在茶几旁边,眼巴巴的看着洪涛,那个可怜样啊,让洪涛都不忍不告诉他。

        “这是越南?”洪涛的精神头也来了,这可是第一次看大宋朝的海图,会是什么样呢?一伸头,完蛋操,这不是世界地图,充其量是个东南亚草图。

        “上面是交趾,南面是占城……”罗有德不明白洪涛说的越南是啥意思,他把越南分成了两部分,是两个国家。

        “这是吕宋?”洪涛又指着菲律宾的位置问,这里的绿色小点儿最多,应该是沿途的停靠港。

        “小吕宋!”这次罗有德点了点头表示认同。

        “这是马来?”洪涛一看罗有德并不排斥和自己互通有无,也就不费劲儿去想这些东南亚国家的古称,问题是想也白想,脑子里没东西啊。

      第035章 南宋吃货

        “勃泥国!”罗有德指着加里曼丹岛的北部,又说出一个让洪涛没什么印象的国家名称。

        “这里呢?”洪涛干脆自己不说国家名了,改成用手指着图上问。这个海图画的比例尺不对,马来半岛变成了一个小不点儿,苏门答腊岛倒是很大。

        “阇婆……”罗有德为了得到洪涛有关澳洲的答案,真是不惜血本啊,有问必答。

        “这里?”洪涛还不太甘心,又指了指雅加达附近。

        “爪哇……”这个名字洪涛听说过。

        “澳洲就在这里……”洪涛根本就不想喝那一杯咖啡一样的茶水,所以正好当成墨汁用了,伸手指蘸着茶水,在海图下面的茶几上把澳洲大概的模样画了出来。

        “忒大!”罗有德让澳洲的面积吓了一跳,就算他把菲律宾群岛和苏门答腊岛画得有点走形了,但和澳洲比起来,还是个小不点儿。

        “差不多吧,你这个海图不太准确,谁画的?最好重新画一个,太耽误事儿,容易死人!”洪涛显摆完了自己那个虚无缥缈的家乡,又有点飘飘然了,嘴上少了把门的。

        “咄!你个小子,口气忒大,这是罗家……高价买来的海图,二百年历史,你说不准就不准!”罗有德还没说什么,边上那个中年人倒先不干了,不过从他口气中,洪涛听出来了,这张海图恐怕也不是好来的,说是高价买来的,到底怎么来的另说。

        “呵呵呵呵……也是啊,我就是闲聊。您吃过的盐比我吃过的米还多,当然比我明白了,别往心里去啊,闲聊闲聊!”中年人这一声呵斥,反倒提醒了洪涛,不能太招摇啊……一定要管住自己的嘴,这两片肉就是惹祸精!

        “阿财,去准备晚饭吧,今天我高兴,吃四餐!不得慢待!”罗有德别看性格随和,但是眼光很毒,一眼就看出洪涛要往回缩,马上换了话题,顺势把那个引起洪涛警惕的中年人赶跑了。

        “没事!没事,我就是个打渔的,也不懂礼数。冒昧问一句,这个鲨鱼不都是吃鱼翅嘛,您要这个鱼身子何用?”洪涛也不敢再说地图上的事情,虽然眼睛还盯着地图,但嘴里已经变了话题,他要在最短时间内把这张地图的大致形状记下来,自己以后能用上。不是使用,而是害人用,害那些阻止自己梦想的人用,任何人!

        “哦,洪兄不清楚鲨鱼可食皮?哈哈哈哈……好好好,为兄正好让你尝尝,阿财,弄一道鲨皮馎饦(botuo)来,二巡再上!”罗有德让洪涛问得一愣,很快就反应了过来,开心的笑着,然后趴在艉楼栏杆上冲着下面大喊,好像他发现了什么宝物一样高兴。

        “馎饦为何物?”洪涛是头一次听说这个词儿,他知道肯定是吃的东西,但不知道是啥。不知道就问,他觉得在哪个朝代都是这个道理,没必要装知道,装到最后还是要露馅的,任何朝代的人也不是傻子。

        “洪兄莫急,上来便知、上来便知!敢问洪兄的家乡可有什么稀罕吃食?惭愧惭愧,为兄我也是个饕餮,走遍了南番,每到一处必先品尝吃食!”罗有德的这个态度让洪涛很舒服,他不端着架子,有啥说啥。

        “呃……吃食嘛……鱼排、涮肉、卤煮还算新鲜,另外罗兄可曾吃过面包?”说起吃的东西,洪涛有一肚子可讲,问题是不能说出大宋朝没有的调料来,至少辣椒没有、土豆没有、孜然没有、咖喱没有、酱豆腐和黄酱有没有,洪涛不清楚,还是找目前作料齐全的菜式说吧。

        “不曾听说!妙啊……哈哈哈哈!洪兄,在下有一个不情之请,能否在振州多盘恒几日,只要洪兄在一旁略指点一二,为兄我必然能做出来!”没想到这个罗有德还是个大吃货,一听说有他没吃过的玩意,眼珠子都瞪圆了。

        “可是我还得回去打渔啊……”洪涛当然不乐意给他当厨师了,自己尼玛曾经是世界首富,雇世界首富当厨师,这得多少钱啊!

        “不妨!不妨!按照近日的价格,每日结算,不管有鱼没鱼!”罗有德还是真下本儿啊,一天要付洪涛上百贯铜钱。

        “不不不,我不是要钱,我是说我还有疍家干爹要养活。罗兄也清楚,疍家人生活很苦啊……”洪涛一听有百贯工资,立马动心了,啥世界首富都忘了,就算天天能碰到鲨鱼群,也不可能天天能碰到罗有德这样的吃货啊。他虽然嘴上说不要钱,实际上就是让罗有德再把工资确定一下。

        “为兄明白,这个钱定要出的,只是能不能先请洪兄让在下先睹为快?实不相瞒,碰到我未尝过的吃食,彻夜不能安眠啊!”罗有德果然按照洪涛设计好的路子走了下去,不过他也不白给,要让洪涛露一手之后才成,但是这个话说得真是八面玲珑了,由此可见,这个罗有德也不是糊涂蛋,人精啊!

        “没问题,那就先来个简单的鱼排吧,只要有小麦粉即可!”洪涛也不得不对这个罗有德另眼相看了,这家伙是个笑面虎,看着人畜无害,可是一点亏都不吃,至少他自己要认为不吃亏才可。

        “有有有……是否要把厨房腾空,免得绝技流散?”罗有德比洪涛想得还周到,居然提出专利问题了。

        “不用不用,如果罗兄喜欢的话,尽可跟我学,很简单,一学就会!”洪涛站起身,一边往楼下走一边发出了邀请,一个破鱼排,还弄啥绝技啊,自己也没打算以后靠当厨师生活,谁爱学谁学!

        “哈哈哈哈……痛快!为兄陪你去!”罗有德就等洪涛这句话呢,片刻都没迟疑,起身就跟着洪涛一起下了楼,合算洪涛是假客气,他是真实诚。

        罗有德并没骗洪涛,他确实是个吃货,船上的厨房居然在一层甲板之上,这尼玛是人住的地方,楞改成一间巨大的厨房了,这算不算宋朝的有钱人洪涛不清楚,反正这个做派洪涛喜欢,有个性啊!

      第036章 南宋【创建和谐家园】制度

        鱼排怎么做?基本不用做,英国人的食物就一个词儿,简单!把海鱼肉剔下来,保证无刺无骨之后,用重物轻砸,把鱼肉的纤维全敲断,然后裹上鸡蛋和面粉就下油锅吧。表面稍微一见淡黄就捞出,千万别耽误,出锅之后它还会加深颜色,如果金黄再捞出,过一会儿就焦黄了。

        然后呢?然后就该往嘴里塞了,不怕烫的马上就能塞,怕烫的等一会再塞。连盐都不用放,海鱼肉本身就带咸味,如果口重,可以搭配奶油、果酱、葡萄酒熬制出来的汁,一般直接吃即可,用面包夹着也成。说白了就是软炸里脊,只不过更省事而已。

        “这是菜油?”进了厨房,洪涛算是真正了解了南宋时期的烹饪文化,作料很齐全啊,除了没有辣椒之外,几乎后世用的东西现在都有。什么葱蒜姜、胡椒、花椒、酱油、醋、韭菜花、芥末、藠头、辣蓼都有,还有几种香料连洪涛都不认识,闻了闻还是不认识。最让洪涛吃惊的是,宋朝已经有了炒锅,还是双耳铁炒锅,并且用的油绝不是大油,而是菜油,是什么菜油,洪涛还不确定,很可能就是菜籽油。

        “菜籽油!洪兄家乡不食此物?”罗有德站在洪涛身后,饶有兴致的看着洪涛炸鱼排,从动作上就能看出洪涛不是生手。

        “我家乡多是大豆油!”这个瞎话啊,洪涛都不好意思编了。天天吃调和油,买个花生油还是尼玛假的,哪儿来的大豆油啊!不过花生不能说,因为宋朝肯定没花生,那玩意是美洲特产,最早也要等到发现美洲才可能出现在亚洲。

        “大豆?做豆腐的大豆也可榨油?”罗有德真不是装的,但凡是和吃有关的东西,他都特别上心,奇怪的是他一点都不胖,连肚子都没有,这尼玛也不太科学啊!

        鱼排炸得很快,船上的厨房不使用炭火,而是直接用煤块,还是优质无烟煤块,这玩意哪儿来的,洪涛也打算抽功夫问问,现在没时间,因为他要手把手的教罗有德炸鱼排。自从他吃了第一口之后,就觉得很不错,虽然不至于让他惊呼,但也想以后可以自己做着吃。他这个大富翁当的,做个饭还得他自己先学会,然后再去教厨子,这一点和洪涛有点像,都是好奇动手派的。

        学会了做鱼排,罗有德很欣慰,对洪涛来自南洋神秘大陆的说法也逐渐认可了。因为他自诩走遍了那张海图上标示的所有国家,尝遍了当地的食物,却从来没吃过鱼排这种玩意,连听说都没听说过。对于洪涛说话的腔调、词汇也是闻所未闻,尤其是洪涛那种气质,明显不是一个长期劳作的普通渔民,还有他身上穿的这身原色麻布衣裤,先不说布料奇特,就连款式也很奇特,那种圆圆的象牙扣子更是让罗有德感叹,真是一种精美、实用的装饰品。

        当他听说洪涛还会裁剪做衣服时,立马就又亲热了几分,拉着洪涛的手就和一对儿玻璃一样,久久不肯撒开。他想求洪涛帮他也做一身澳洲的衣服,他不光喜欢尝美食,还喜欢新奇特的衣服,只要见过的,必须买几件,回国之后穿出去在朋友面前显摆显摆,并以此为荣。

        “官府不管吗?”洪涛让罗有德说迷糊了,此人简直就是个时髦潮人,这种人还能在宋代生活下去?不会被各种礼法压死?

        “官府?他们为何要管我穿戴?我又不当官不入学,经市舶司抽分完毕,咱想穿就穿、想吃就吃,何来管教?洪兄家乡不让随意穿衣吗?”罗有德这回又让洪涛问糊涂了,为啥穿个衣服还会被官府过问呢?

        “哦,我只是听祖上传言下来,说是这里吃饭、穿衣、说话、办事都是有严格制度的,不能随意乱来,轻则遭人摒弃,重则要去官府吃官司。所以我落难之后,并不敢靠近城镇,生怕行为怪异、口音奇特惹来麻烦,幸得疍家人收留我,否则说不定就饿死了。”洪涛有点明白了,好像这个宋朝比明清两朝要开化一些,官府对民间的管制力并不太严格。

        “哈哈哈哈……洪兄祖上说得可能是前朝大唐,不过也言过其实了。据为兄所知,即便是大唐也不会因为穿衣服吃饭说话获罪的。但也有一种可能,令祖上是在朝为官之人,那就要克己一些了,像你我之流,商人耳,并不需如此小心,否则还有什么乐趣可言!即便是官家看到也不会有半分不悦,说不定还会侧目一二呢。”罗有德越来越觉得自己捡了宝贝,和一个来自未知国家的人探讨各自国家的生活习惯、文化也是一种乐趣,非常有意思,让人有耳目一新的感觉。

        “也就是说我这样去了城镇,没人会把我当怪物,也可以住店买东西,不用什么身份证明文件?”洪涛还有点不相信,户籍制度这个玩意在哪朝哪代都有,明清之时、甚至在自己生活的年代里,户籍制度依旧控制着每一个人,凭什么到了宋朝就没用了呢?不科学啊!

        “如是宋人,无碍!洪兄是番邦子民,需到市舶司入册之后,就可以和宋人一般无二了,除了不能考学做官,买产做生意都可,在一地居住满五年期,即可入我大宋和宋民无二了!”罗有德又说出一个让洪涛目瞪口呆的答案来。

        这个问题洪涛真是没想到,宋朝竟然开放如斯!这尼玛不是13世纪的美帝国主义吗?合算老美那一套不是他们独创的啊,是尼玛剽窃我们大宋朝的!

        按照罗有德的介绍,户籍制度在唐朝时候,确实是很严格的,那时分为编户和非编户。编户就是良人,说白了就是具有完全民事责任的公民,有户口本的。非编户则是【创建和谐家园】,这些人只能从事贱业,不能考学不能做官,还是世袭的,有点像印度的种姓制度。他们连户口本都没有,只能写在编户户口本上,算是编户的家庭财产,和牲畜一个地位。

      第037章 有目标了

        这种户籍制度到了宋朝就被废止了,大宋朝也规定了两种户口,既坊郭户与乡村户,这就有点像现代中国的城镇户口和农村户口。不过这个玩意不是死的,可以互相转变,你要是进城打工,只要按期交税,满一年之后就可以由三家坊郭户作保来申请坊郭户口了。如果官府觉得城市里人口太多,就会发起劝归运动,劝城市里找不到正经工作的人去农村种地。

        这个劝归运动不是上山下乡那样强制性的,是劝不是强迫。宋朝的官府会用各种优惠政策诱使你去农村种地,比如给你减税啊、免税啊、发种子、发农具、甚至发给耕牛,让你觉得有利可图,自然就有人乐意不在城市里混,去乡下种地了。

        宋朝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户籍制度,完全是因为改革开放政策导致的。没错,就是改革开放,和现代中国的改革开放基本一个意思,就是大力发展商业、发展对外贸易。北宋时全国的农业税只占了三成不到,也就是说宋朝的GDP并不依靠农业,商业才是大头。而且在商业里面,对外贸易又占了4成还多,到了南宋时期,这种状况就更严重了,对外贸易几乎占了南宋朝廷全年税收的一半儿。

        我们国家改革开放时,第一个打破的就是户籍制度,当年的进城务工大军是什么样的,大宋朝就是什么样的,所以再用唐朝那种户籍制度显然就不合适了。更让洪涛直咬后槽牙的是,在大宋朝居然也有北漂、南漂人群,当时叫做浮人。

        北宋时开封城里有150万开漂,南宋时临安也有70多万临漂。像广州、泉州这样的对外开放港口,不光有宋人进城打工大军,还有很多东南亚甚至黑人来此讨生活,所以外国人这种生物,在大宋朝老百姓眼里根本不算新奇,你就算穿着、语言再怪,也没人因为这个抓你,南腔北调已经是南宋各大城市的常态了。用后世的话说,南宋的沿海几个港口,都已经是国际化大都市了,谁听说过国际化大都市里缺少外国人的?

        “这尼玛是要进入资本主义初级阶段了啊!如果在南宋就让中国进入了资本主义,那以后还有欧美什么事儿吗?到时候波斯湾停的都应该是大宋朝的舰队吧?不成,不能让蒙古人毁了这一切,他们就是一群蝗虫,只破坏不建设,想破坏别的地方我管不了,不过别来南宋破坏,还是去欧洲吧,那边打烂了更好!”洪涛已经有点听傻了,虽然他还没踏上过任何一座南宋城市,但仅凭罗有德这一番简单的介绍,就能听出来,南宋这个社会已经开始萌发资本主义小苗了,正处于一个向东还是向西的十字路口上。如果抗住了蒙古人不被灭国,那它很可能会孵化出一个完全不同的资本主义国家来,那样就会领先全世界几百年进入资本化大生产阶段。

        一旦进入了这种阶段,那是谁也拦不住的。全世界每个国家、每片海域里都会有罗有德这种大宋生意人的身影。什么思想都是瞎扯淡,商人才是提高生产力的主要群体,只要能给他们一片自由的天空,他们就能表演给你看。都不用国家投入什么精力,只要给他们一个稳固的大后方,他们就能通过他们的方式到全世界去攻城略地,规模和速度一点儿都不比军队差。而且商人急眼了那就是军队,甚至比国家军队还勇猛,那才是要钱不要命呢,战斗力爆棚!

        不过目前有一个拦路虎挡在南宋蜕变的路上,就是北方的蒙古人。他们依靠特殊的生活方式,恰好处于这个时代战斗力最强的阶段。蒙古人天生就是战士,他们的生活方式也和军营没什么区别,以前是自相残杀,还显现不出太大威力来,现在抱成了一团,全世界都要为之颤抖了。不光南宋的军队拦不住他们,中亚、欧洲人也拦不住。

        可是吧,欧洲被蒙古【创建和谐家园】害一番之后,反倒促使他们进步了。大宋朝被他们折腾烂了之后,中国就像一个正在升级的人物,突然被人打断了,之前的积累全白干,要想升级还得重新积累。更可怕的是后人会觉得宋朝这个模式不能升级,于是就开始改良了,越改越尼玛操蛋,完全成了一个变态的中央集权制度,结果让欧洲人甩了八条街远,想追都追不上了。

        如果可以保住南宋一口气,让它完成升级,那中国会变成什么样子呢?洪涛不清楚,但他觉得就算再次,顶多也就是和明清两朝一个德性了,不会再坏到哪儿去。既然是保本不赔的生意,那为啥不试试呢?如何去试,洪涛还没具体计划,挡住蒙古人说起来是一句话,可真要去做,那可不是去钓鱼。蒙古铁骑什么样子,自己也没见过,到底能不能挡住、怎么挡,天知道。反正全世界都挡不住的玩意,自己想挡住,不搞出来点新鲜玩意肯定是没戏的。

        既然有了目标,对于洪涛来说就算是有了方向,能不能挡住是一个问题,想不想去挡又是另一个问题。这些天他一直都在想自己到了这个年代到底该干点什么,你说想继续无忧无虑的享受吧,显然不靠谱,这个时代确实没有什么可享受的,各方面都没有,即使当了皇帝,也不如自己开着老鼠超人号满世界溜达幸福,对一个在现代吃过见过走过的人来讲,古代这点玩意真的不够看的。

        无法物质享受,那就只能追求更高的精神享受了。啥精神享受呢?洪涛一直都没想清楚,现在好歹有点眉目了,以一己之力改变整个世界的历史走向,这就是很大的成就啊。不对,也不能说是凭借一己之力,自己没那么大力量,只能说是让自己当个催化剂,让原本慢悠悠的历史车轮突然快转两圈,这个动力来源不是自己,而是像罗有德这样的本时代人。

      第038章 宋朝不讨厌

        那如何让罗有德这些人能聚集到自己身边,被自己这个催化剂影响呢?洪涛觉得很简单也很困难,无非就是两个字儿,利益!有了足够的利益,在南宋这种重商的社会中,必然会吸引一大批人成为自己的合作伙伴或者追随者。但如何控制住这部分人又是一个大难题,人一旦有了钱、富裕起来了,就会失去最初的动力。唯一能让他们继续努力的办法就是给他们提供更多的利益,一旦你给不了,他们就会摒弃你。

        洪涛不敢确定自己能有越来越多的利益提供给他们,不过目前还是有的,至于以后怎么办,凉拌呗!自己不是思想家、改革家、政治家,想不了那么远,只能是走一步看一步。最终会走到什么程度,不清楚,但是洪涛确定,走了就比不走强。

        离开厨房之后,洪涛和以前判若两人,不是表面上,而是心里。现在他已经对大宋朝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原本以为很难的地方现在没了难度,原本以为很容易的地方好像也没那么容易了。他还得把自己的计划随之修改一下,与时俱进嘛,环境不同了就得去适应。

        罗有德经过厨房这段观察,也基本确定了洪涛的番人身份,两个人之间的关系也更加融洽了。在罗有德眼中,洪涛就是个南番人,还是一个很少见、很有意思的南番人。在洪涛眼中,罗有德也不那么有威胁了,他只是一个很普通的南宋海商,虽说背后有个啥琼州罗氏,但从他的一言一行上来看,他也不是个穷凶极恶之辈。

        “等上了岸,为兄必将为洪兄亲自做一道鲨皮馎饦,这道菜的味道还不够足!”出了厨房之后,罗有德没再带着洪涛返回艉楼顶上的平台,而是进了艉楼一层的另一面,合算这个一楼就是他的厨房加餐厅,差不多一半一半吧。对于洪涛露了一手炸鱼排给他看,并且他还真没见过,罗有德很高兴,不住口的向洪涛道歉,说是船上的厨房档次太低,上岸之后一定要亲自下厨,弄一桌饭菜招待洪涛。

        “不是说君子远庖厨吗?”洪涛基本上对罗有德说的每句话、每件事都有疑问,幸好这个罗有德并不在意洪涛提问,他也和洪涛一样,听不懂就问,宾主相谈甚欢。

        “哎,洪兄所言有误,远庖厨不是说君子就不做饭了,而是说君子最好别去亲手宰杀生灵。咱大宋信奉佛教者甚多,官家也信佛,上天有好生之德,能少杀就少杀。”罗有德又纠正了洪涛一个错误认识,不到大宋朝洪涛就不知道自己历史学的差劲,简直是太差劲了,本来就不多的历史知识,还是错的多对的少。而接下来的饭局又让洪涛觉得就像上了一堂生动的历史课一样,原来宋朝人吃饭是这样的!

        按照洪涛对饭食的标准,宋朝的饭菜已经足以满足他的需求了,不管是从种类上、口味上都和后世相差不太大,没有那种看着就难以下咽的玩意,甚至吃起来比后世多数饭馆还讲究、还符合卫生标准。

        首先就是餐厅,很大!饭桌只占了不到四分之一的面积,其余的地方都空着。刚开始洪涛以为是为了能多摆桌子用的,来的人少就一桌,来的人多了就放3、4张桌子,结果他又错了,错得离谱了。那些空余的场所是安排乐队、伴舞和游戏的场所,没错,宋朝讲究人请客,不能光吃饭就完了,还得听曲子、看舞蹈、行酒令!所以餐厅必须大。

        不光是餐厅讲究,座位也有讲究,一张圆桌上,只能坐4个人,但一般都空着对着门口的位置。为啥呢?因为这里才是主位,如果请客者家里的长辈在世,那这个位子就不能坐,以示尊重。在主位的右手边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主人位置,左边则是主要的来宾,后背对着房门的位置是这一桌上身份最低的座位,叫做副陪。因为这个位置是上菜用的,所以要经常被打扰,再加上它离门最近,有什么事情都是坐在这个位置上的人去张罗。

        中国的建筑一般都是坐北朝南的,房屋的正门也会开在南边,所以呢,主位一般都在东边,也就是东家这个词儿的来历,谁坐在这里,谁就是请客的,当然了,付账的也是他!宾位则是西边,西席这个词儿也是从饭桌上演化而来的,意味着要尊敬的客人。

        这个规制可以任意放大,比如皇帝在宫殿里请客,那皇帝本人就会坐在面冲门的位置上,因为他是最尊贵的,哪怕他还有老子活着,也没他尊贵,所以他必须坐主位。其它大臣则会分成两边坐,东边为主、西边为辅,也就是说坐在东边的大臣地位要高一些,西边的大臣地位就低一些。喝酒的时候,东边先举杯,西边的才能跟着举杯,东边不举,西边就忍着吧。

        餐厅讲究、规矩讲究,下面就是餐具了,同样,也非常讲究,是洪涛看过最讲究的,后世里仿膳的仿清朝宴会都比不上一个普通宋代海商的派头。首先就是盛具,也就是盘子碗啥的,以金具为最佳、银具次之、漆器再次,最次就是瓷器!要说宋瓷应该在历史很有地位啊,怎么会这么不招送人待见呢?

        因为瓷器太多了,不管多牛X的宋瓷,在大宋朝都上不了高级宴会,只有普通老百姓才会用瓷器,另外就是专供出口。大宋的讲究人、文人、富人是绝对不会用的,但凡是有点档次的饭馆酒楼,最次也得上木制漆器,否则有身份的人根本不会光顾。除了金、银、漆这些高档餐具之外,还有一种特殊的材质,比如说玻璃、琉璃。这些玩意就是极品了,好的玻璃杯子、玻璃碗,那都是宝贝级别的,按照罗有德的说法,宋朝自己也能烧制玻璃器皿,不过成色不好,太混浊了,越是透明、越是无色的玻璃就价值越高。

      第039章 酒宴(上)

        高到一个什么程度呢?罗有德说前些年朝廷上有个叫李光的参知政事,同时也是有名的诗人,他收到一个礼物,就是一只玻璃碗,成色很好,很透明。参知政事是个什么官职呢?差不多就是副总理吧,很大的官了。结果这位李总理拿到玻璃碗之后,睡觉都抱着,喜欢啊!但是抱了三天,又把这个碗给人家还回去了,原因就是太贵重了,受不起!看到没,像大宋这样全世界最富裕国家的副总理,都觉得一个无色透明的玻璃碗太贵重,这个玻璃器皿在宋朝的价值可想而知。

        “有功夫了我帮罗兄琢磨琢磨,我也会烧这个东西,只需要多试验几次之后,就能烧得比这个玩意好,我们家乡这种东西和大宋的瓷器一样不值钱。”洪涛一高兴,嘴又没把门的了。

        “不知洪兄何时有功夫?一切那个……试验的费用都包在为兄身上,你只管……试验!”罗有德这次差点没从椅子上跳起来,他都不知道该如何形容自己的心情了。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1/25 00:5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