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南宋不咳嗽》-第39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那说明他们不需要我了,或者找到了更好的人选。既然没人需要了,我当然是卷铺盖滚蛋,难道还赖在董事会里?”洪涛撇了撇嘴,短时间内他是不会有这个危机的,以后嘛,天知道,以后的事情以后再说。

        “如果有人用钱买通村民呢?”罗有德的脑子很好使,问的两个问题都是关键。

        “买通?看到那边那棵最高的大树了吗?村子里的人从来不去它周围待着,因为我在那棵大树上钉死好几个人了。这里有这里的规矩,有些规矩不能犯,犯一次就没机会改了。”洪涛指了指河边一颗高大的松树,它周围的树都被砍光了,就它孤零零的站着。

        “严刑峻法不足以延续统治,先秦就是因为律法太严苛,所以把人民逼反了。”罗有德不愧是官宦人家的孩子,即便是庶出,还当了商人,依旧能够引经据典,这肯定都是童子功。

        “嗯,是这个道理,所以这里不是所有都是严刑峻法,只有几条不能碰,其它的规矩很宽松。其实我这里谈不上什么法律,还没那么细致,大家就是凑在一起过日子,都没工钱可以拿,所有生活物资全由合作社统一供给。这种方式短期、小规模还可以,长久以往肯定不是办法,还要设立更详细、更有效的管理方式。不过光靠我估计不成,我没那么多时间来管这些,所以我建议文郎中和罗兄都参与到这个工作中来,帮着我一起建立一套更合适的办法,难道你们不想实现一下抱负吗?不管是一个国家也好,一个巨大的商号也好,亲自去为它设立规则,是不是很有成就感?”洪涛很同意罗有德的说法,光靠简单粗暴不是长久之计,一旦金河湾再发展几年,人口多起来之后,就会衍生出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个大锅饭也不可能一直吃下去,总要向国家的结构转变,即使不叫国家,实际上就是。

        “……”罗有德和文南谁都没有接洪涛这个话茬,虽然说洪涛这种行为不能算造反,可也差不多啊,都自立为王了,让他们两个宋人如何做决断?跟着洪涛一起干,那不等于背叛自己的国家嘛!指责洪涛不该这样干?人家根本不是宋人啊,只是祖上在这片土地上生活过,那时候还没大宋朝呢,总不能用宋朝的律法去要求唐朝人吧?劝说洪涛归顺大宋?别说文南这个试过很多次都被喷回来的人,罗有德心里也很清楚,洪涛不可能听自己的。

        “没关系,慢慢想、慢慢看,什么时候有兴趣了,什么时候来找我。这件事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说不定穷尽我们的一生都不够。我并不是想建立一个什么王朝,我只是想带着大家换一张活法,一种更轻松、更平衡的活法。结果嘛,我自己都不清楚,所以我也不会强求你们跟着我一起去用毕生精力做试验。但这并不影响我们正常相处,我也不是大宋的反贼,和我做买卖、帮我写书,应该没关系吧?”洪涛不太善于说服别人,主要是他不屑于在这种问题上忽悠人,他更喜欢把丑话说前面,把困难说的更严重些。乐意的自然乐意,不乐意的也不强求,因为自己对自己并没有硬性要求,能做到哪一步就做到哪一步,实在玩不转也不亏心,我努力过了,能力不济。

        “看吧,这就是我的养马场,这几十匹马是刚运回来的,还不太适应这里的气候和环境,要过些日子才行。咱们骑的马是去年换回来的那一批,目前已经完全没问题了。只是在我这里用处不太大,除了给孩子们练练骑马之外,既不能耕地也不能驮运,基本就是白吃饭的。”三个人三匹马,一路溜溜达达走过了村镇,穿过几排大树,眼前突然变得空旷了。他们已经走到了一片丘陵地区的边缘,这片土地上没有太高大的树木,以灌木和杂草为主,其中一个山坡上用木栏围着一大块地,一群马就在那里饲养着。

        “那边的大房子是这里的官府?”罗有德回头看了看刚刚路过的村镇,好像在寻找什么,最终他指着村镇中间一座最高的房子问。

        “官府?那是学校,给孩子们上课的地方。这里没有官府,只有个议事厅,就在码头旁边,和仓库在一起。”洪涛侧头琢磨了琢磨,明白了罗有德的意思。中国从古代开始,官府总是一个村、镇、城市里最高大显眼的建筑,官府代表皇权嘛,高高在上,很正常。可是金河湾里最好的地方是学校,那里的房子不光最高大,做工也最精致,还有一个大操场。平时孩子们可以在上面玩耍,洪涛为此还发明了不少体育器械,比如用鲸须和鲸鱼筋做的羽毛球拍、用鸟羽和软木做的羽毛球、用鲸鱼皮缝制的橄榄球、单双杠、攀登架、秋千之类的。

        如果外人进入这里的教室,还会更吃惊。教室里一水儿的红木雕花课桌椅,地上还铺着波斯地毯,金银做的油灯只要上课就会点燃。每个孩子都有精美的衣服、文具和玩具,村子里的人恨不得把学校都镶上宝石才高兴。

        为啥会这样呢?因为洪涛推动了一个提案,并获得了董事会的通过,正式成为了金河湾的规矩之一。这条规矩规定了,金河湾里的所有活人和死人,吃穿住行所用的一切东西,都不能超过学校的等级。比如你想建议食堂顿顿吃鲍鱼,好,可以,你先把学校里的伙食弄得比顿顿鲍鱼高级,你就能顿顿吃鲍鱼了。你想把家里的房子盖成两层小楼,没问题,也可以,但你必须先想办法把学校的房子盖成三层才可以。你想穿绫罗绸缎,更没问题了,学校里一百多孩子呢,先让他们一人有两身好衣服了,你才能有一身。

        在这个规则管理下,整个金河湾的一千多人只要有想享受的,就必须说服大多数人同意,然后把学校的档次提起来,自己才享受得到。家里有三个孩子算占便宜,家里没孩子活该,谁让你没孩子的!那么多波斯和拜占庭美女你不娶,急死你!

        “连奴隶的孩子也能在这里?”罗有德听完文南给他讲解的学校规则,也说不出个好坏来,叫更多孩子读书认字他是赞成的,但是用如此高的规格是否合适,他就没发言权了,这玩意他从来没想过。当他亲眼见到学校里那些孩子肤色、相貌都不太一样之后,立刻明白这些孩子是从哪儿来的了,然后也和当初泊福老人一样,嘬起了牙花子,这得花多少钱啊!

        “十五岁以下必须进学校学习,奴隶只是暂时弥补人口不足的权宜之计,不可能长久维持下去,早晚他们也会成为这里的一部分,让他们的孩子接受教育,也算是我对他们的补偿吧。我还想在广州建立一座航海学校,专门教授世界地理、算术和番国语言。他们长大之后也识文断字,但却不用去考取功名,可以去当通译、去当账房、去当船上的高级水手。别的不敢说,小弟我的珠算本领在大宋朝应该算一绝了吧?”洪涛这次比较谦虚,只自夸了一下他的珠算本事,因为只有这个本事还能让宋人视为正途,其它的知识并不受这个时代的重视,自夸半天也没人买账。

        “洪先生过谦了,您在术数上的造诣文某自觉不及,我朝术数大家来了,恐怕也很难胜过先生。如果先生愿意把这个本事拿出来收徒流传下去,必能惠及后人。”今天是文南态度最恭敬的一天,洪涛的形象在他眼里突然高大了起来,那个残暴、嗜杀的海盗头子摇身一变,成了一个为国分忧、热心教育的大善人。虽然他还是不太相信洪涛,但这些事情都在眼前摆着,总不能熟视无睹吧。文南在这方面还是比较公正的,他对事不对人,只要有道理,哪怕是从洪涛这个绑架犯嘴里说出来的话,他也愿意点头同意,应该说是个实事求是的人。

        “嘿嘿嘿……你们说这个学校就用我的名字命名成不?后人会不会把我也写进史书里去呢?”可惜啊,洪涛太懒了,连装样子的精力都不想费,一秒钟之前还慷慨陈词呢,一秒钟之后又坏笑着开始想功名成就的事情了,这个德性让文南和罗有德想夸他两句都找不到合适的词汇。

        河南岸的工业区洪涛并没带罗有德去参观,那里的秘密太多,别说罗有德,就算文南这个在金河湾住了快两年的人也从来没去过那边。从北岸看不到南岸的详情,除了几架大水车在不停的旋转,水车附近有两座锻锤作坊之外,就只有造船厂的一部分露在河边。更多的作坊都隐藏在茂密的原始森林后面,离水边还有半里远。洪涛专门让奴隶在原始森林里砍伐出来几片空地,把那些危险、污染的作坊全单独放置在里面了,这样各个作坊之间有树林挡着,即便是发生了事故,也不容易相互影响。至于说大面积森林火灾嘛,洪涛早想到了,在这一片原始森林南边,还有一条三百多米宽,三公里长的防火带正在不停施工呢,它最终会把这一片隐藏在森林里的工业区和整个原始森林隔离开。

      第068章 被辅佐

        洪涛还有一个打算,就是慢慢的把居住区从河边挪到更东边的丘陵上去。那里更靠近上游,可以远离工业区的声光水污染,还能杜绝发生洪涝灾害。虽然目前这段的河岸也不低,但是到了雨季,金河水就会暴涨,万一赶上百年不遇的大暴雨,那自己辛辛苦苦忙活了几年的基业就会瞬间化为乌有。不过这提案是他在远航途中想起来的,城市规划图他都画好了,就是还没来得及在董事会上提,大家同意不同意还不知道。

        参观完了学校,日头已经西沉,在田间和作坊里劳动的居民们开始三三两两的返回居住区。泊珠和塞尼娅也拉着一个、抱着一个从妇女联合会的手工作坊里下工了,混在一大群女人中间,说说笑笑的走了回来。这群女人更是五光十色,不是说穿戴和首饰,而是打扮和肤色。里面既有纯黑的黑人,也有纯白的白人,还有东南亚一带的黝黑黄种人,另外就是疍家人这种宋人模样。那些波斯【创建和谐家园】和拜占庭【创建和谐家园】也混在其中,她们有了洪涛和卡尔带头,终于算是嫁出去几个,但都是嫁给了刚刚转正成为居民的奴隶,疍家人和宋人还是坚决不娶这些金发碧眼、人高马大的番人女子为妻。

        洪涛对这个结果也是丝毫没有办法,观念这个玩意,可能要一两代、甚至好几代人才能彻底转变,爱娶不娶吧,反正金河湾里女人少,有本事你们就都打光棍。人这个玩意,逼到一定份上,就没那么多讲究了,为了能繁衍后代,他们最终别说白种女人,就算弄来一群黑女人,照样得结婚生子,所以洪涛并不急,耗着呗!以后抓来的奴隶会越来越多,而且男性比例肯定大,到时候能娶上媳妇就是万幸,还挑颜色?美得你们!

        “哎呀,我看看、我看看,这是儿子还是闺女啊!”看到自己媳妇来了,洪涛把罗有德和文南一扔,自己下了马小跑着就迎了上去,一下把泊珠和她怀里抱着的孩子抄了起来,一大一小、一人脸上先来一口。

        都是两个孩子的爹了,可惜泊珠两次生产的时候,洪涛都没在身边陪着,头一次是有意跑的,后一次是不得不带着舰队出航。不管是不是有意的,洪涛内心都觉得很对不住泊珠,所以只要回到金河湾,就会多陪一陪她,尽量对她好一些。至于塞尼娅嘛,只能是先放一边了,长得再漂亮,再对自己胃口,也得排在泊珠后面,否则人品就太次了。

        “这次是儿子!”泊珠虽然已经是两个孩子的母亲了,但脾气一点没变,还是那个直性子,高兴了就呲着大白牙笑,不高兴了就瘪着嘴生气。对于这个儿子,她显然是很高兴,连害臊都顾不上了,大声和洪涛报喜,生怕别人听不见自己也生儿子了。

        “那下次再来个女儿,咱们岔着生,一样儿一个。”洪涛干脆把泊珠横着抱在怀里,让她多享受一下这份自豪,反正也不太沉,就这么走着回家得了。

        “爸爸……爸爸……我也要抱抱!”可惜没走两步,塞尼娅领着的洪鲵不干了,妈妈和弟弟都让爸爸抱着,凭啥自己就得走着啊!她和她妈妈一个脾气,高兴了就嘎嘎笑,不高兴就撅着嘴瞪眼睛。

        “塞尼娅,把洪鲵放我脖子上,我驮着她。”洪涛只有两只手,真抱不了三个人,不过他有办法满足女儿的这个要求,手没了,还有脖子可以骑。要是再多一个孩子,他就真没辙了,现在已经算是严重超载。

        “文兄……你确实不想回大宋?如果刚才当着他有何不便,现在可以和我直说,我一定会去劝他把文兄放回去。为兄我和他交往了四五年,他并不是坏人,只是来自极南澳洲,那边的习俗好像和这边不太一样,待人接物都特别直接,凶恶起来也是特别直接。最初我碰到他时,他正一个人带着个小孩子在海面上搏杀蛟鲨呢,一片海面都让他杀成了红色,看得为兄我身上直起鸡皮疙瘩。”看着洪涛和个人形搬运机一样,连抱带驮的在前面走,罗有德小声和旁边的文南嘀咕了起来,总体上还是向着洪涛说话的,不过他对洪涛绑架了一名大宋官员还是很忌讳,总想帮洪涛尽力来弥补这个过失。

        “多谢罗兄美意,小弟我确实不是因为怕他而不敢说想回去。我在这里已经快两年了,他对我比较尊重,并没有当奴隶对待,还让小弟我去学校里当教习。就如罗兄所言,他对人总是用利益相逼,刚开始小弟我也是非常厌恶,不过慢慢也就习惯了,仔细想起来,如果我处于他的位置上,恐怕也不会比他做得更好。罗兄有所不知,今天所见,只是这里的皮毛,真正的精髓并不在这边,而在河对岸。那里是他的毕生学识体现,比如他的大海船、那种可以爆炸的铁球、还有一种味道非常刺鼻的油料,都在河对岸的森林深处生产出来的。可惜他并不允许我过去查看,小弟我也不并不是要窥探他的机密,只是这些物品对于大宋都至关重要,如果那种铁球能用于守城,北面的金人断不敢再轻易南侵,就算用于攻城,也是最好不过的利器。这次和他一起出海到了狮子国,他就是用这种武器,一旬之内连下注辇国七座城镇,如探囊取物一般,所过之处无一敢战之将。他和那些大食人一座一座城市的抓捕当地居民,全部收为奴隶,大部分都被大食人带走了,他只留下二百多名会木匠、铁匠、纺织、畜养牲畜和耕种的人带了回来。通过这件事儿,我也确信他确实是心向我朝,否则他带着那六艘巨舰,可以随时把广州、泉州攻陷,让我朝沿海陷入一片火海中。如此之人,正是我朝可用之大才,小弟我想仔细与他交往,日日说服他,如果可以为我朝所用,必是一员海上悍将啊!”文南总算找到了一个可以推心置腹聊天的人,罗有德的身份他已经知晓,也知道了他家族来历,毕竟是大宋官宦之后,和他是同一个阶级,又不是洪涛的属下,所以他说起话来并无太大戒心,这也算是阶级认同感吧。

        “文兄所言极是……只是为据为兄我所了解,洪兄的志向不止如此啊!他曾经和我深聊过几次,所言世界之大并不止你我所知。他也曾明确表示过,等他能造出更大的海船,就要去极西之大秦诸国,把航线探查一番之后,再带着我大宋海商去那边做生意。为兄我是个商人,他所说的很多事情,让为兄我惊为天人,如果真能如他所言,那我大宋的疆域会借助大海扩展到想都想不到的程度。到时候我大宋的商人就能从各国换回来无边的财富,用这些财富和北边蛮族对抗,必不落下风。至于文兄所言让他为朝廷效力,为兄我认为很难,洪兄好像不太喜欢我朝官员,更不喜欢官家。他曾经对我说过,他以后会帮助我朝对抗北方蛮族,但他不会在我朝为官,更不会听任朝廷的指使。这也不怪他,为兄我能体会他的苦衷,谁愿意把身家性命交给朝廷那些陷害忠良的家伙呢,万一他到了朝堂之上,一言不合,再反出来,反而不美了。”罗有德虽然是第一次来金河湾,也没有文南这种机会和洪涛朝夕相处,但他对洪涛的性格、脾气、思想理解得比文南更透彻。这就是个人能力问题了,往往站的立场不同,看问题的角度就不同,看到的东西也不同。

        “即便不能让他为朝廷所用,我也想把他的那些学识带回我朝去。罗兄可能还不清楚,他对术数一门学问的造诣极高,很多演算都是小弟我闻所未闻的。不瞒罗兄,小弟曾经也拜名师学习过术数之学,可和他比起来,简直就是幼童耳。他所依仗的航海术,就是依靠术数之学进行计算,每算必准。小弟我已经和他击掌为誓,会把他所行所言记录下来,然后著书立说,他也准许小弟我把这些学问带回大宋,如此好机会,小弟我怎能离去?”文南那股子知识分子的劲头又上来了,一想到他能作为一个新学问的代笔者返回大宋功成名就,就什么也顾不上了,死都不怕,就这么执着。

        “……文兄高义!为兄我只是一个商人,但也不甘于落后,既然文兄都能抛家舍业,我这点得失又算什么。马场的事情【创建和谐家园】了!洪兄要开学校,我也干了!你我两人如果能助他一臂之力,是否也算是助我朝一臂之力?”罗有德虽然由于出身问题,没有机会踏入大宋的主流阶级,可他骨子里还是倾向于士人阶层的。用后世的话说就是意识形态趋同,利益和追求也相近。

        “然也!如有成功那一天,我必将向朝廷阐明罗兄相助之功!”文南一看自己有了同盟军,更兴奋了,当下和罗有德击掌为誓,两个人达成了攻守同盟,打算共同潜伏在洪涛身边,时刻防止洪涛走歪路,很有点辅佐主公、当一代名相的感觉。

      第069章 把酒论天下

        洪涛并不知道他们俩私下这些交流和想法,也没必要知道,别人怎么想对他来说意义不大。只要力量足够,他想让别人怎么想,别人就得怎么想,乐意也得乐意,不乐意也得忍着,谁不忍着,谁就去海里喂鲨鱼!

        晚饭是在洪涛家里吃的,还是特意安排。因为金河湾目前还是个大锅饭的社会模式,家家户户都是吃食堂,根本不起火做饭,为了让罗有德别多心,洪涛专门让食堂给自己做了几个野味儿端过来,算是最隆重的招待宴会了。除了饭菜之外,洪涛还请了几位董事一起做陪,不过来的只有荣老头和齐祖,其他疍家人都不喜欢和宋人多交往。为了凑数,只得把卡尔、麦提尼和孔沛也叫了过来,好歹算把一张桌子坐满了。

        饭菜很简陋,全是大盘子大碗的往上招呼,食堂厨子嘛,好不好另说,保准管饱!不过酒很给力,既有葡萄酒也有泊珠按照洪涛教授的方法,带着妇女联合会的女人们用米酒蒸馏出来的高度白酒,还有用甘蔗糖浆酿制的朗姆酒。这个规格已经很高了,大宋皇帝也没喝过高度白酒和朗姆酒啊。除此之外,让三个波斯【创建和谐家园】伴舞也是助兴节目之一,这些女孩子到了金河湾,语言语言不通、饭食饭食不习惯、还啥也不会干,跳舞是她们最拿得出手的本领,根本不用逼迫,平时没事她们在自己的院子里还跳呢,可惜没人正经看,只有偷偷看的小伙子。

        “唉……成何体统!她已经有了6个多月身孕,挺着个大肚子跳舞,这、这、这!不吃了……”当洪涛的二房媳妇塞尼娅得到了洪涛的准许,也换上她原来的短打扮一起来给客人献舞时,荣老头又不高兴了,气哼哼的把筷子往桌上一拍,好歹是看在有罗有德在场,没直接扔洪涛脑袋上。

        “嘿嘿嘿,翁翁,她们身子骨结实,没事儿,怀孕之后多活动活动也不是坏事儿。再说了,她们喜欢跳舞,心情一高兴,对孩子也有好处,说不定能给我生个龙凤胎呢。一只蓝眼珠像他们的妈妈,一只黑眼珠像我。”洪涛对于如何糊弄这个老头已经手拿把攥了,他生气的时候,你不能和他硬顶,但也别顺着他,就胡搅蛮缠。老人嘛,精力都差了,一搅合也就没了脾气。

        “噗……哈哈哈哈,那、那岂不是成了怪物!”洪涛话音未落,脖子上就被喷了一口酒水,文南没忍住,转头也不够快,刚喝了一口,全便宜给洪涛了。

        “嗨嗨!这不是假装失误占我便宜嘛,你等着,你别说话,你一说话我就喝酒,保不齐我也笑喷了啊!”洪涛有点洁癖,再好的东西,喝到别人嘴里再喷出来,还喷到自己脖子上,都有点恶心,立马就要急眼。

        “洪兄、洪兄,稍安勿躁,文兄也不是故意的,让他和我换换……”罗有德一看饭桌上就要打起来,赶紧把文南拉到了他的座位上,算是在洪涛和文南之间加了一道防火墙。

        “我觉得蓝眼睛很好看啊……”卡尔还嫌桌子上不热闹,又补充了一句。

        “不成,我家孩子都必须是黑眼睛!否则以后出去怎么见人啊!洪哥,你的孩子是不是都是黑眼睛的?”泊珠对塞尼娅并没什么不满,但是听说孩子将来会是蓝眼睛,也不乐意了。在她的脑子里,只要是洪涛的孩子就是她的孩子,有个蓝眼珠的孩子,她觉得丢人。

        “对对对,都是黑眼珠的……”洪涛右边脖子上的酒还没擦干净,左边的媳妇又拉着他胳膊晃悠上了,只能随口应付了一句。

        “不过有可能是红头发或者黄头发……”说完这句话之后,洪涛觉得撒谎不太好,又饶了一句。

        “哎呀……丑死了,我也不吃了!”泊珠脸上的笑容还没完全露出来呢,听了后半句,不由自主的扭头看了看卡尔。正好赶上卡尔今天没刮胡子,这一脸黄毛加上一头红毛确实不咋地,气得她也一撂筷子,抱着洪鲵离开了桌子。

        “哎哎哎,打住打住啊,家长里短以后再聊,咱说点正事儿!老罗啊,我这个地方你看也看过了,转也转得差不多了,还有啥不放心的没有?如果没有了,给句痛快话儿,以后还打算不打算跟我继续合作了?要是你还没想好,也和我说一声,我给你三天时间想,三天之后我送你回去,到时候必须给我一个准确答复。这不是开玩笑,关系到我以后的安排。”看到大家也吃得差不多了,洪涛的脖子也擦干净了,干脆他也不吃了,把筷子一放,直截了当的提出了自己的要求,矛头直指罗有德,连句客气话都没说。

        “……不知洪兄所说继续合作是个什么章程,总不是让为兄我跟着你一起来海外占山为王吧?”罗有德对洪涛如此直白的提问并不感到太唐突,他脑子里恐怕也没闲着,来这里不是游山玩水,洪涛这种办事方式他也不是头一次碰到,当下也收起了笑容,大大方方的把问题又扔了回来。

        “这个简单,合作的话,您和舅父依旧还在大宋做生意,鲸油、肥皂、蜡烛、白糖……以后还会有更多货物可以卖,只要这里有的、能卖的,我保证都是罗兄第一个拿到,而且整个大宋地面上,我只给你一个人货物。当然了,除了好处之外还有责任,我这边满足了罗兄的需求,罗兄反过来也应该满足小弟的一些需求。我尽量不要求罗兄做违反大宋律法的事情,如果有这种事儿,我也会事先征求罗兄的意见,罗兄可以选择拒绝。不过有一点,一旦罗兄答应了这次合作,那就不能随意退出,至少不能单方面退出,不能说你挣够钱了,不想玩了就甩手不干,把我扔一边我还得另外找人合作。如果出现这种情况,罗兄啊,说句不好听的话,为了我们这个集体的利益,你和我就是生死对头了,不死不休的局面。在我们那边,这叫做利益代理人,罗兄就是金河湾在大宋的利益代理人,我们会在一定程度上保证罗兄这个代理人的位置不受别人的干扰,并且尽量保证罗兄在大宋的身家安全,如果有需要,可能会动用武力。当然了,在这之前,我们会和罗兄进行沟通的,不会单方面采取行动,大概就是这样子吧。”其实洪涛并不需要罗有德做什么大牺牲,他只是需要一个安稳的代理人,不过要比之前相对固定一些。因为洪涛要开始向大宋内部渗透了,很多事情都需要提前沟通好,别干着一半就散伙,那样的效率太低。

        “只有这些?”罗有德听明白了,这些要求很出乎他的意料之外,他想得要比洪涛说的复杂的多。

        “我再重申一遍,我不是占山为王的草寇,也不想去抢你们官家的座位,甚至都不想去大宋成家立业!我有我自己的发展空间,如果不是为了帮大宋对付蒙古人,我早带着我的族人回我的家乡过日子去了,在那边比这里还舒服。这是我最后一次解释我的意思,以后在座的各位就别在这个问题上多耗心思了,那个皇帝的位置对我没任何吸引力。”洪涛明白罗有德想说什么,他是怕自己让他去做一些暗中反对大宋朝廷的事情。他毕竟是个宋人,而且对宋朝的认同度很高,钱财还不足以让他完全背叛国家。

        “那为兄不用考虑了,也相信洪兄的诚意,虽然我还不是很理解洪兄的用意,但为兄愿意助洪兄一臂之力。不过为兄有个非常疑惑的地方,望洪兄可以明示。”罗有德基本没怎么考虑,就准备答应洪涛的要求。

        “请说。”洪涛并不知道罗有德要问什么,不管问什么,都尽量告诉他实话就是了。

        “此时蒙古数十万大军正在围攻金国都城,蒙古国使节已经抵达了临安,据传言,他们是来邀请我朝一起出兵前后夹攻金国的。如此一来,蒙古国和我朝应为友邦,灭掉金国之后,说不定还能把我朝国土归还,洪兄是凭什么来判定蒙古人一定会南侵呢?他们不善农耕,我朝又没有草原供他们放牧,北人在南方也生活不惯,一定非要劳师远征、劳民伤财的南侵吗?”罗有德并没直接提问,而是把此时北方的战局给洪涛介绍了一下,他在临安待着有一个好处,就是离朝堂很近,可以听到很多大事情,可靠性也比较高。

        “哦,是这个问题啊……确实,这是个很难讲清楚的问题,怎么说呢?”洪涛还真被问住了,他是知道蒙古人肯定百分百绝对要南侵,可自己是通过历史书上看到的,至于蒙古人为什么非要南侵的原因在这个时代里很难讲清楚啊,尤其是和宋人讲,以他们的见识很多解释都不太和逻辑,如何说服他们是个很大的问题。

      第070章 辩论

        “……哎,有了!就拿老蒲的家乡说吧。大食人离咱们很远吧?但是大家可以问问老蒲,蒙古人此时已经打到了哪儿了?他们已经打到了波斯人的故乡,再往南就是老蒲的家乡了。那边大多数地方都是荒漠,也没有大片的草原,比大宋还不适合放牧,可是蒙古人为啥还要去抢呢?还有高丽国,那边都是山啊,更不适合放牧,蒙古人不是照样去抢了吗?世界上还有很多地方大家都没去过,我这么说吧,蒙古人已经快打到卡尔的家乡大秦国了。谁说蒙古人不会耕种了?他们不会,但是他们很善于学习。以前他们也不会攻城,现在他们从西边学到了攻城武器、从我朝学到了冶炼铁器,现在的蒙古人可不是那些只会放牧养羊的蒙古人了。再说了,他们不会耕种,可以让我们的百姓耕种啊。孔兄来自登州,祖上也是【创建和谐家园】,大家可以问问他,蒙古人在登州是如何统治百姓的,他们自己没必要耕种,只需要让我朝百姓耕种就够了。至于他们为什么要南侵,我不是蒙古首领,不清楚他们是如何想的,但我可以给大家打个比方。现在金河湾在海外已经有了三四个补给点,相距万里之远,为了这几个补给点,我烧了不止一座城市,杀了不止几百人,就在这里,还生活着几百名奴隶,是我把他们抓来的。如果他们要问问题,估计也和诸位问的一样,他们会问我,为何要去进攻他们呢?你们说,我为啥要去祸害他们的家园呢?”

        略微琢磨了一下,洪涛看到了麦提尼那张胖脸,立刻有了合适的说辞。他也讲不明白蒙古人为啥要四处扩张,但是他可以用一连串的事情来阐明这个事实。其实侵略这个玩意需要理由吗?根本不需要啊,只用三个字就能说明侵略的本质,这三个字儿就是:我需要!

        让洪涛这么一起头,麦提尼和卡尔也把他们所知的有关蒙古人西进的大概情况讲了讲,然后就这个问题展开了深入的探讨,饭桌上成了国际形势研讨会。罗有德和文南作为反方,麦提尼和卡尔作为正方,相互用不同的见解、不同的思维模式开始了碰撞。翁老头、孔沛和齐祖纯属听客儿,左边听完右边听,没有任何意见。这个问题离他们太远,根本就没考虑过,也没有考虑的环境。洪涛则站在了裁判的角度上,谁说的太离谱,他就站出来用更现代的理论矫正一番,再重新把话题交给他们双方。

        这顿饭一直吃到了半夜,两边还没辩论明白呢,要想用言语说服有固化思想的成年人,是很难的,尤其是他们双方生活的环境、地域完全不同。一个问题说着说着就成了十个小问题,这十个小问题刚说明白三个,却又引申出来三十个更细小的问题需要重新定义,没完没了。

        但这个过程洪涛很赞成,理不辩不明,凡事儿只要你让说、鼓励说,总是能有说明白的那一天,就算暂时谁也说服不了谁,却可以给双方都提供另一种思路。一时半会说不明白没关系,先去联系实际,用事实说话,然后回来再辩论,就又能就一些问题达成共识了。然后呢,还会派生出更多的分歧,那就再辩论、再去实践,真理就是在这种不断的辩论、思考、实践、再辩论中出现的。只要把这个过程往复不止,真理就会一个一个的出现,一套适用于这个时代的哲学也就随之产生了。

        这也是洪涛乐意看到的,这种辩论不光不能阻止,还得扩大,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弄出更多的问题,效果也就越大,对人的思想影响也就越广泛。唯一需要注意的就是一定要有个裁判,这个裁判不是来判定谁对谁错的,而是来看着辩论的各方别犯规。不能因为你拳头大,说不服别人就【创建和谐家园】,让别人昧心的赞同你的观点,还要防止有人出阴招儿,采用其它方式来影响别人的思维。目前洪涛就打算充当这个裁判,与其用自己的想法去强行说服别人,不如让他们自己去探索,这样更改变得彻底。

        不过这个场地不能放在自己家里,老婆孩子还得睡觉呢,于是洪涛带着他们来到了码头边上的议事厅。这个屋子就是开会用的,把水果、点心、茶酒都摆上,来吧,老子陪你们玩到底了,不就是抬杠嘛,看谁熬得过谁!

        本来洪涛以为自己这个后世的夜猫子在熬夜方面要胜过大宋人一筹呢,没想到比他战斗力强的人还不止一个。文南和卡尔这两个不同国家的中坚阶级在辩论中碰出了火花,蒙古人的事情还没辩论完呢,他们俩又开辟了有关国家政策方面的新战场,结果把论题给带歪了。这次罗有德部分站到了卡尔一方,麦提尼则原则上站到了文南一方,外面鸡都叫头遍了,这四位还和蛐蛐一样,头对头的互喷,谁都想把自己的思维模式强行安到别人的脑子里去,争吵不休。

        “各位各位!今天就到此为止吧,大家一宿都没睡了,探讨道理也得活着才成,散了吧,有的是时间,先回去吃饭睡觉,明天再……哦,不对,今天晚上继续聊,我争取再找几个董事来,和大家一起聊。”洪涛实在是扛不住了,如果有烟抽的话,他还能再坚持一天,光喝水这个肚子受不了啊。

        此后的四五天时间,每到晚上,码头边上的议事厅里就灯火通明,愿意来参加辩论会的人越来越多,问题也越来越多。这种畅所欲言,什么都可以讲的形式让这个时代的人非常非常感兴趣,反正在家里待着也没啥娱乐,抬杠就是他们最好的娱乐方式。洪涛甚至把学校里的高年级学生也都叫来旁听了,不管他们能不能理解这些问题,多听一听总是没坏处的。不过在时间上要严格控制,过了亥时必须回去睡觉,小孩子最好别熬夜。

        “卡兄,如果我能请来当朝大儒,必能说服你!”罗有德总共在金河湾待了七天,临走的时候,前来送行的人比他来时迎接的要多了很多。经过这几天的抬杠,很多人成了同盟军,就算是对头,也不是仇恨,而是一种另类的友谊。船还没上呢,文南就和跟着洪涛一起上船送罗有德的卡尔叫上板了,他还没把自己的理论阐述明白,觉得自己能力有限,要拉援军了。

        “我的国家里也有,如果能把他们叫来,就能说得更清楚了!”卡尔也不甘示弱,他对大宋的国家模式有一部分不认同,这是他和文南这个大宋官员分歧最大的地方。

        “没事儿,等我的航海大学开办之后,咱们可以定期在大学里展开辩论会,大家有话到时候接着说,谁都可以参加,需要叫援军的我去帮你们接,不管多远都能接来,早晚会有这一天的,别急啊。”洪涛挂着一双熊猫眼,已经有点后悔引导他们没事抬杠了。这些人太变态,自己这个裁判有点扛不住了。另外他们这么折腾,还对金河湾的董事会也产生了影响,原本那些不太愿意讲自己真实想法、总是跟着老人们意见走的董事,也有点跃跃欲试,见到洪涛之后就要提一点他们自己的看法。这些天洪涛接到的提案比以往好几年都多,这不是自己给自己找麻烦嘛,董事会是该这样发展,但是速度有点过快了,洪涛应付不过来。

        凡事儿就有它的双面性,麻烦多了,收获也大。这几天也不是光抬杠玩,正经事儿也干了几件,还都是洪涛一直打算干而没干成的。马场的事情就不用说了,这件事儿董事会直接通过,授权给洪涛去安排,只要不动用太多金河湾的人手就可以。办学的事情董事会里原本有反对意见,不是反对办学,而是反对去西瑁洲办学,他们更愿意把这个什么航海大学办在金河湾,肥水不流外人田嘛。在这件事儿上,文南给洪涛帮了很大的忙。他虽然是个俘虏,但很多人还一直当他是大宋的官员,在某些问题上,他说话还是很有分量的,比如办学。

        按照文南的话讲,教化这个东西,面对的人群越广越好,如果以后除了金河湾的孩子,还有很多人都成为洪涛的学生,那洪涛再说话支持的人就会更多,换句话说,就能为疍家人和金河湾争取更多的社会地位。疍家人虽然一直都过着这种低【创建和谐家园】的生活,一代传一代,从来也没人因为这个起来反抗过,但谁不想以后为孩子争取一个平等的地位啊?平等这个名词他们可能不懂,但这个意思他们能明白。现在大家都吃穿不愁了,自然有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在西瑁洲建立航海大学的事情也通过了。

      第071章 新目标

        其实按照罗有德和文南的意思,这座学校应该建在广州城里才合适。西瑁洲是哪儿啊?振州城边上的一个小岛也!振州城是哪儿啊?海南岛南边的一个小军镇而已!海南岛是哪儿啊?南宋朝发配罪犯的地方是也!也就是说整个海南岛上都没什么正经人,除了黎人就是疍人,然后就是犯官和流民,最后就是军镇的军队了,哪儿有上学的需求啊?

        可是洪涛坚持要在西瑁洲办学,广州绝对不去,别说广州了,就连振州港他都不答应,要办就选西瑁洲,不办拉倒!他为啥非看上西瑁洲这个破岛,死咬住不放呢?这个理由洪涛只和董事会阐述清楚了,并没和罗有德或者文南解释。具体的原因就是他怕死,他怕哪天南宋朝廷看他不顺眼了,突然派兵把他给抓起来。

        如果去了广州,几个官府的衙役就能把自己摆平,太容易受制于人了。但是在把学校办在西瑁洲岛上,和大陆隔着一个小海峡,别人再想对自己不利,就得坐船过来。别看这个海峡就几公里的距离,照样可以成为天堑,在陆地上洪涛只能打得过几个人,跑都没地方跑,可一旦到了海面上,他能横扫一大片,打不过说走就走,谁也拦不住!

        其实学校放在岛上,也挺好理解的。航海大学嘛,培养的都是未来的舰长和水手,让他们从小就和大海亲密接触接触,本身就是一种学习体验。洪涛也是用这个理由来说服其他人同意他这个创举的。不过还有一个很关键的问题,就是生源。

        学校有了,老师也不难办,金河湾里像泊鱼、泊虾、翁丫这些学生不算多,也不少,从里面随便找出几个口才比较好的女孩子就是低年级学生的老师。高级东西讲不了,给大宋朝的孩子普及普及小学数学、地理和外语还是没问题的,只要能有合适的教材就成。其它课程用南宋本来的教师就可以,请几个落魄读书人教孩子们认字很容易啊,又不是要求教出来的孩子都去考科举,那样的孩子洪涛也不会收,不是误人子弟嘛。

        但是生源这一块儿洪涛就无能为力了,他对大宋的理解还很肤浅,无法亲自去招生,也不知道该如何去招收这方面的生源。不过这个问题不用他亲自解决,现在他已经是名义上的海峡公司董事长了,身边一大群南宋海商都要靠他来发财,只要他振臂一呼,就会有人响应。其实海商们对学习新的航海技术更迫切,只要把条条框框划出来,他们就能换着花样儿的去帮洪涛张罗,说不定比洪涛预想的效果还好。

        “洪兄真的要著书立说吗?这可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回程的航线依旧是绕路,帆船先一直向西,快抵达越南海域之后,才会掉头向东北,再折返回广州港。罗有德在船上又和洪涛聊了很多事情,凡是他不明白的东西都会问,洪涛也尽量回答他。有些不能告诉他的,洪涛会明说,有些自己也说不明白的,洪涛会帮他记下来,大家一起去找答案,总能找到的。

        “嘿嘿嘿……其实没那么难,我又不是打算写什么鸿篇巨著,写多少算多少,有一个人愿意看就不冤。其实我已经写了好几本,现在金河湾学校里用的教材,好几门功课都是我自己写的。等航海大学一开学,我立刻就能多出来百十个读者,他们不光会读,还会牢牢记在心间,并且时刻去使用这些知识。说不定他们中间就有人也去开学校教授学生,然后我就又间接的多了很多读者。只要我写的东西是正确的,那就不用发愁没人看,这一点我很有信心的。”对于罗有德这个担心,洪涛根本不放在心上。航海的过程是非常枯燥无味的,在船上除了日常训练之外,绝大部分时间你都得给自己找点事情做,而写书就是洪涛给自己找到的一个最能消磨时间的工作。他可以先把自己所想到的东西都记录下来,然后一遍一遍的分类整理,稍微添减添减,就是一本教材。对,他写的其实不是书,更像是游记、教材、说明书之类的东西。不过对于这个时代来讲,就是书了。

        “能不能先借为兄几本看看?”罗有德的好奇心又来了。

        “我手头没有啊!这样吧,我回去让文郎中把他写出来的东西先给罗兄过过目,那些东西他不给我看,顺便再让捕鲸船下次去广州的时候给罗兄带几6本学校教材。”洪涛还真不是想瞒着罗有德,他希望全天下人都看自己的书才高兴呢。

        “也好也好!洪兄真是大才啊,生意做到了大食国,海船如此犀利,还能著书立说……和洪兄一比,为兄简直无地自容了……”罗有德突然自怜自叹了起来,好像对他自己很不满意。

        “罗兄啊,可别和我耍心眼!短时间内你还离不开,等马场和学校都弄好了,去大食的航线稳定了,我就带你去一个更远的地方看看。估计一走就是一两年时间,那个地方保准谁都没去过,罗兄你是大宋头一号。到时候我不和你抢,你把此行的经历全记下来,回来也出本书,就叫《东游记》,说不定会流芳千古呢。不过这件事儿你还得先去说服文郎中,我不和你抢,不见得他也不和你抢。”洪涛连一秒钟都没迟疑,就知道罗有德这番话是什么意思,他那颗悸动的心又开始不安份了,想跟着洪涛一起去跑远洋,去看他没见过的国家。为了安抚这位有潜质的南宋探险家先好好帮自己干活儿,洪涛给罗有德画了一张巨大的饼,就挂在他脖子前面,想吃不?想吃就拼命拉车吧。

        “还是洪兄懂我……我可以和文兄合著,嘿嘿,合著,他的文笔比我好……”罗有德不愧是个商人出身,瞬间就把这个难题给解决了,利益均沾、合作互利是他们血液里的元素,时时刻刻都能迸发出来。

        “……”洪涛有点不乐意了,他本来还打算用这个诱饵去让罗有德和文南打嘴架,自己在一边看热闹当裁判呢,到时候两个人都得念自己好儿。谁承想这个陷阱让罗有德轻易迈过去了,看来以后有这种坏招儿,不能在罗有德身上用,得先去鼓动文南,那个家伙学了一肚子知识,脑子里却是空的。

        “不知为何是东游记,高丽日本琉球一带为兄也去过,可是往东还有国家!”不光是脑子活泛,罗有德的见识也比大多数宋人多的多,一说往东走,他立马就知道东边有什么国家,不拿出点干货,根本蒙不了他。

        “罗兄啊,我说了你可能都不信。在东边几万里之外,还有一大片土地,上面的人非常非常少,还过着刀耕火种的生活。那片土地比大宋、西夏、蒙古国加在一起还大,不光是幅员辽阔,且山川秀美、物产丰富。那里有一种叫做玉米的粮食,山地一亩也能产四五石,要是好地,说不定七八石也可以。这种玉米人吃、喂牲畜、酿酒都是好东西,如果我们把玉米弄回来,大宋还会缺粮食吗?还用得着这么多人去种粮食吗?省下来的人可以去干别的,比如可以去参军打蒙古人!”洪涛现在是着了魔了,考虑任何一件事儿,都离不开蒙古人,比南宋朝廷还着急,这也是先知先觉的副作用。

        “啊!四五石!七八石!我朝最好的田亩,年景最好的时候,也不过二石多点!(据明人顾清《傍秋亭杂记》记载,宋绍熙时华亭县,亩产稻谷二至三石,是当时全国粮食亩产量最高的地区。)”罗有德听了洪涛的话,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他虽然不是粮商,但粮食这个东西在古代就是金融杠杆,每年的收成如何,直接影响到各行各业,只要是买卖家,就没有一个不清楚粮食收成和价格的。

        “我从来不骗人,而且这种叫做玉米的农作物伺候起来非常简单,既不像稻谷那样需要大量的水,也不用像麦子那样怕风怕雨,不管南北,大多数地方都能种。其实还有两种东西,叫做土豆和地瓜!它们对土地的要求比玉米还小,产量更大,我听说过一亩地产二十石以上的!”洪涛其实早就想到了玉米、土豆、地瓜这些原产南美的农作物了,如果能把它们搞过来放到南宋种植,对南宋的国力是个根本性的提升。

        在一个农业社会里,粮食产量一旦达到了一定数量,自然而然的就会发生社会变革。因为大家都吃饱了,总不能整天闲着上网玩吧,于是就会出来更多的要求,商业、手工业甚至工业基础立马就会成形。可惜自己一直都没时间去南美洲转一转,不是硬件条件不具备,目前像海波号这种帆船,已经足够做跨洋航行的了,再有自己的导航器材、导航经验帮助,加上对世界地图的认识,比起哥伦布、麦哲伦那个时代的条件好得太多太多了,危险性很小。

      第072章 花黎

        但是金河湾这边离不开他啊,去南美就算最快最快,一个来回也得小两万公里的海路,就算每天分秒不歇的赶路,连无风带都忽略了,以海波号的平均最快航速九节算,也只能跑400公里,光跑路就得跑小三个月。这还是理论上的,实际上这个时间可能要翻倍,也就是说光路程就得半年左右。

        土豆也好,地瓜也好,还有什么玉米、橡胶、烟草、辣椒、奎宁,总不能都长在海边等着自己去摘取吧,那就得上岸寻找。这一上岸可就麻烦喽,一艘船几十个人去肯定不够用,按照洪涛这个性格,怎么也得三艘船才敢出行,这一下就把金河湾能用的老水手抽调空了一大半儿,来来【创建和谐家园】一年多,等回来的时候,还有没有金河湾都是个问题。所以洪涛把这个南美之行的计划押后了,什么时候自己把金河湾还有印度洋航线全整合利落,海峡公司真的在这条航线上站住脚,再去不迟。

        “洪兄,那还等什么?只要把这些东西找回来,你就是我大宋的功臣,是可以被写进史书的!不如我们先去吧,回来再弄学校和马场不迟,我相信朝廷也会理解的!”罗有德没有怀疑洪涛是在骗他,每次洪涛说的东西他都记着呢,一般都能实现,就算不能实现,也会把详细理由讲出来。能有亩产几十石的粮食,还养什么马啊,还办什么学校啊,这不是舍本逐末嘛!

        “朝廷理解不理解,关我屁事!我现在还走不开,而且准备不充足,罗兄也不想我们到了那里被当地食人族吃了吧?等我准备好的时候,自然会通知罗兄的,到时候咱们带着文郎中一起动身,去那极东之地好好领略一番!在这之前,不管是我还是罗兄,先得把手中的事情办好,这样我们走的时候也不会牵肠挂肚了,是不是这个道理?”洪涛只是画了一张大饼,引诱罗有德玩命干活儿,并不是真要去南美,他连计划都没有呢。但一定要说得分分钟都要启程似的,这样效果才更好。

        “洪兄所言极是,是为兄心急了,家里也不能耽误,这是基业啊!冒失了、冒失了,洪兄莫怪!”罗有德让洪涛这么一说,也觉得自己是太着急了,这么大人了,一说出去玩连家都不要啦,很容易被人轻看几分的。

        “那咱们俩就一起努力,把这份基业干好,争取早一天能扬帆远航,去找我们的玉米、土豆和地瓜?”洪涛觉得这个忽悠的火候已经差不多了,有必要再立个誓约啥的,只要俩人一拍手,自己的大后方基本就算拿下了!

        “土豆、地瓜……它们到底长什么样儿呢?”罗有德毫不迟疑,伸手和洪涛拍了一下,脑子里还在念念不忘那些亩产几石、十几石的粮食。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1/28 12:3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