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折腾了半个多月,两大缸芒硝用掉了一少半儿,终于算是找到了最合适比例,烧碱溶液做出来了!没有试剂,洪涛咋知道合适不合适呢?很好办,每次做出来的烧碱溶液倒进熬油剩下的渣滓里继续加热,看看皂化反应充分不充分就成了。哪次最充分就说明哪次的烧碱最好,以后就按照这个比例调配就成。至于是不是真的最合适,管它呢,做烧碱不就是为了做肥皂嘛,肥皂出来就是胜利。
第102章 走出去
“【创建和谐家园】邪了门了,这尼玛是肥皂吗?怎么和蜡差不多啊!”可是最终皂化完的东西让洪涛这个山寨化学家很纳闷,白乎乎、软乎乎的一坨玩意,没特殊味道,摸上去滑腻腻的,放凉之后自己就固定成型了。用它洗手?门也没有,这玩意不光不能去污,连水都不融。
失败!忙活了半个多月,浪费了罗有德托人采购来的芒硝和一大堆生石灰,弄出来的玩意根本不是肥皂,这让洪涛当化学家的野心彻底熄灭了。现在他琢磨的不是如何再去做试验做出肥皂来,而是如何去和罗有德交代,再拿出点什么别的东西去补偿他。
“我试试,万一是蜡烛也凑合了,正好配套,一边卖灯油一边卖蜡烛,这不是一系列嘛!”想了半天,除了那个金矿和铜矿的消息,洪涛也想不出什么可弥补罗有德损失的,于是他决定再多试验一次,死马当活马医吧。
“福伯,您给我搞来的盐水是盐水吗?不会是盐卤吧?”很快,洪涛就从玻璃窑的院子里跑了出来,直接找到了泊福,那些盐水都是老头给准备的。
“嘿嘿嘿……我不是觉得好好的细盐被你和泥玩了有点浪费嘛,其实那不是盐卤,里面也有盐水,我从那些晒盐的疍家人手里用鲸鱼肉换来的,便宜!”泊福倒是没隐瞒,老老实实交代了他偷奸耍滑糊弄洪涛的始末。
“我的亲老丈人啊,您真是我亲人,这玩意也能代替?这是科学啊!”洪涛鼻子都快气歪了,现在他明白了,之所以做不出肥皂,原因全在这个抠门老头身上。他把浓食盐水换成了盐卤水,那玩意一加热就是盐酸,合算自己把这些油脂都用盐酸分解了,由于盐酸浓度不够,所以产出的硬脂酸非常少,就是那种软乎乎像蜡一样的玩意。
不过这也是歪打正着,硬脂酸其实就是蜡,刚才洪涛捏了一块把中间弄了一根棉麻线搓成的捻子,一点就着了,火苗子两寸多长,烧的还挺欢实,除了稍微软一点之外,是很好的蜡烛原料。至于如何把它弄得更硬,很容易,去找点蜂蜡、植物蜡或者矿物蜡来当添加剂就可以了。这些东西黎人就有,他们用作蜡染花布的蜡就可以,和硬脂酸一起融化,多试验几次,找到燃烧适中、软硬合适的比例,再用棉线拧成多股的蜡芯就能做成品蜡了。如果再能找到合适的工匠,在蜡身上刻画出来一些图案什么的,用于不同的场合,就更完美了。
等洪涛重新换上了食盐水做析出液之后,一种黄乎乎的肥皂也造了出来,虽然品相不咋地、泡沫也不丰富,但确实能用,去油污能力不错。想要品相好的肥皂就得用好鲸油制作,想要有香味就得加香料,这些洪涛暂不考虑了。光是肥皂和蜡烛的生产就够他忙活的了,没工夫再琢磨更高级的配方,反正这两种东西也不愁卖,罗有德说的。
“好蜡!好蜡!比我见过的所有蜡都亮,黑烟也少,只是这个卖相是不是能再提高些?如此好蜡要是能再雕刻上精美的花纹,放在案头岂不美哉?”当罗有德再次回到西瑁洲装载鲸油时,洪涛请他到自己的屋子里吃了顿便饭,确实是便饭,海鲜炒饭而已。吃饭是次要的,显摆肥皂和蜡烛才是洪涛真正的用意。如洪涛所料,罗有德对这两种产品赞不绝口,不过也有更高的要求提出来,就是产品外形和包装。在宋代,蜡烛还是高档照明工具,别说普通人家,就算是一般的士人都用不起,主要是产量太少,光靠蜂蜡全国都养蜂也不够烧的啊。
“这个全凭罗兄处理吧,找别的匠人把它加工加工应该不是难事儿,就别指望我了,我做蜡还成,刻蜡没希望。我这里人手严重不足,短时间内生产量上不去,就当是咱们公司里的两种新产品吧,有总比没有强。我还想和你商量点重要的事情,阿珠,在门口帮我盯着,谁来了先喊我一声。”洪涛虽然知道肥皂和蜡烛如果能大批量生产,价格再合适的话,是个赚钱的好物件,但是他对这个东西没兴趣。原因很简单,这两种产品都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产量是和工人人数紧密挂钩的。
目前别说自己了,就算罗有德也很难搞起这么大的工厂来,只能是小作坊式生产,当做一种高档玩意卖着玩。什么时候自己真在南宋站稳了脚跟,罗有德也脱离了琼州罗家的控制,才能大规模的搞肥皂厂、蜡烛厂。这个问题并不是问题,洪涛真正关心的还是人的问题,他手底下没多少人可用。宋人他是绝对不敢用,不好控制,白送都不要。疍家人真正受自己控制的也就岛上这6、7家,连妇女婴儿全算上也不过30多人,别说开工厂,等第三艘新船造出来,能不能有足够的水手驾驶都是问题。
“哦,什么事儿让洪兄如此小心?尽管和为兄说!”罗有德还是头一次看到洪涛刻意避着别人和自己谈话,这说明事关重大啊。洪涛能和自己聊这种重大的事情,本身就说明两个人的关系已经很紧密了,是好事,必须挺住,别溜肩膀。
“也不是什么大事儿,我只是想问问罗兄,在咱们大宋朝,能不能拥有奴隶!就像是卡尔那样的,我从外国抓来奴隶,让他们帮我劳作,朝廷允许吗?”洪涛这个念头已经想了很久了,自从卡尔提出这个建议之后,他就一直在琢磨,越琢磨越觉得这个办法好。奴隶啊,成本什么的单说,基本就不用考虑忠诚问题了,忠诚也得忠诚,不忠诚还得忠诚,他们没得选。
“奴隶!这……这……这太匪夷所思了,在大宋恐怕难以施为,不知洪兄为何会冒出这个念头?”罗有德都被洪涛提出来的问题雷晕了。奴隶!大宋朝自打开国,也没听说谁家养过奴隶吧,就连皇帝家里也不能养奴隶啊,那还不被大臣和士子们喷得不敢上朝。宋朝在法律上已经废除了贱民这个阶层,就算是疍家人这样的不安定因素,也只是限制其活动范围,并不能抓捕为奴。
“不能是吧……那就算了,我只是想抓点外国人来为大宋效力,既然律法不容,我就再想其它办法。”洪涛得到了确切答案之后,嘴上是打消了这个念头,心里却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想法。大宋不许有奴隶,咱不在大宋国土里混不就完了,反正自己也没有大宋的户籍,从法理上讲,还是个外国人呢。
“阿爷,如果我想搬到别的地方去住,那个地方很远,不在咱大宋境内,您愿意跟我一起走吗?”送走了罗有德,洪涛没有回自己的院子,而是去了陈名恩住的大院子里。现在陈家、泊家、黄家、翁家、布家的老人们都凑在了一个大院子里混居,变成了岸上的连排船,住一起都住习惯了。
“你要回家乡?不是说没有大海船回不去吗?是不是谁欺负你了,和阿爷说,我劈了他!”陈名恩听到洪涛的话,手里的书差点掉在地上,他就怕洪涛提出这件事儿,他也认为洪涛早晚会走,可是没想到这么快。
“不是,就算我回家乡,也要带着您和这里的人一起走,我还打算给您养老送终呢。我是说啊,这次出海发现了一块非常好的无主之地,那里有大河、有树林、有肥沃的土地,只要我们人手够,很快就能自己种地养活自己,造船的大木头那边非常多,还不用花钱买,全是我们自己的。更主要的是没有朝廷来管我们,上街的时候也不用低着头溜边走了。大宋是很好,但终归不是疍民的家园,您难道想一辈子寄人篱下吗,死了也不能入土,大家连个祖坟都没有,后代想祭拜祭拜,只能是冲着大海磕头。”洪涛又开始忽悠了,还专门找老年人最软弱的地方戳,入土为安、祖宗家族,这是古人永远也不会磨灭的期望。
“有这种好地方?那里没有人吗?如果是个荒岛,我们何以生存?就算种地也得有一两年没收成的时候!”陈名恩虽然提出了质疑,但他没有一口回绝,显然是有点动心了,只是不太相信真有这么好的地方。
“我是这么想的,第一步我们不全过去,先派一部分人过去,在当地站稳脚跟之后,再接这边的人过去。粮食问题好办,如果新船造好了,我一旬就能跑一个来回,从这里买粮食运过去也不是难事儿。这边还要保留,我们还得和罗老板做生意呢。我只是想在那边给咱们找一个栖身之地,万一这边过不下去了,我们还有地方可去。阿爷,您觉得咱们这些人如果过上几年现在的舒心日子,再让他们去住连排船、赶海,他们还能适应吗?我们会越来越富,早晚有一天会有人注意到这里的,一旦岸上那些土人发现咱们疍家人比他们还富有,您说他们能就这么眼睁睁的看着?一旦他们起了歹心,我们很难抵抗啊。他们有海巡营、有军队,我们有的只是几只快船和一腔热血。”洪涛这番话可没什么忽悠的成分,全是干货,他确实是这么想的。
第103章 拓荒计划
当初他刚到这个时代,打算依靠疍家人站稳脚跟,这个目的基本已经实现了,但是再进一步的话,疍家人不但帮不了他,反倒成了他的负担。按照最快的办法,他只需要投入罗有德那种宋人群体中去,依靠自己掌握的超时代知识,帮着他们谋取利益,然后和他们融为一体,再徐徐发展自己的势力。
可是洪涛不想这么干,他已经是泊珠的丈夫了,虽然他和泊珠并没什么太深的感情,但他也不想真的去当一个没心没肺的陈世美,那种事可以当做走投无路时的一种应对,但不能随便做。一个人,不管男女,有所为有所不为是很必要的,底线再低你也得有,一旦没了底线,洪涛也想象不出这个人是个啥样子,他也不想去试试。
另外,如果和宋人融合到了一起,洪涛觉得自己很难掌握自己的发展方向。宋人是没有自己的见识广、知识面宽,但宋人是一个整体社会,自己要做的事情是和这个社会有冲突的,如果真到了不可调和的地步,自己身边的宋人是会继续站在自己这边呢,还是会反戈一击?很难说。洪涛最不擅长的就是玩政治,他这个性格有非常大的缺陷,不该仗义的时候他经常会忍不住仗义一下,该假仗义的时候他又不肯去迎合。和宋人玩政治,洪涛认为自己胜算很低,除非他能从婴儿时期就成长在大宋一个官宦世家里,耳濡目染的学会这套技能,再把性格变一变,否则基本就是输。
所以他觉得最好、最合适的办法就是建立一个自己的势力,不管是部落也好、家族也好、族群也好、哪怕是海盗团体都无所谓,重点是这个团体必须和自己一个立场。洪涛觉得自己影响不了宋人那种根深蒂固的思维方式和生活理念,但是影响影响没什么文化积淀的疍家人,还是可以办到的。而且他已经有成功的案例了,泊福那个顽固老头不照样住到了屋子里、穿上了皮凉鞋、吃上了食堂吗?还默认了泊珠和自己一起出海,跨船头、掌舵他都假装没看见。
这就是很大的改变,有时候生活中的细节变化才是根本的变化,洪涛相信依靠自己提供的这些利益,会把这些疍家人牢牢的捆在自己身边,长了不敢说,十年没问题。十年以后,疍家人的后一代就成长起来了,被自己从小教育了十年,如果还不能和自己一个思维模式,那自己就带着泊珠驾上帆船去澳洲、美洲玩去吧,别趟这趟浑水了。这点本事都没有,还打什么蒙古人啊,整个一个废物。
至于疍家人数量不足,人手不够的问题,卡尔已经给自己解决了,奴隶!按照目前菲律宾吕宋岛上的情况推测,东南亚目前应该还没有特别强大的国家,说不定都还处于部落和城邦阶段。自己抓他们的人来当奴隶一点心理负担都没有,就像后世里西班牙人、英国人、法国人、美国人抓捕黑奴一样,给他们戴上镣铐,就当大牲口养着,不管是种地、开矿都是很好用的劳动力,这样就能从一段时间内解决自己人手不足的问题。长远的嘛,洪涛不打算想,想也白想,走一步想两步是高手,走一步想十步就是精神病了。
但这件事他一个人说了不算,还得去说服泊家、黄家、陈家、温家、翁家、布家这些老人,没有他们的支持自己想半步都是白想。而且一旦这个计划开始实行了,光靠目前这几家人远远不够用,洪涛还打算让这几家的老人去找他们的亲戚、朋友,拉着他们一起去吕宋岛上开荒。能不能让他们离开家园,洪涛觉得应该可以,疍家人哪儿有家园啊,如果他们宁愿在这里当贱民也不愿意跟着自己去开辟真正属于自己的家园,那自己只好再把计划重新改一改了,是否还有拉着他们一起走到底的需求,就得两说了。
“这么大的事情,光阿爷同意了没用,还得和别家商量。你等着,我去叫他们过来,当着他们的面儿,把你刚才和我说的话再说一遍。别人我不知道,反正阿爷我是想去,我也不想到时候让琪鸿或者你把我扔到海里喂鱼。”陈名恩琢磨了一会儿,站起身,把手中的书重重放在了桌上,挺胸昂头走了出去,就好像脚下这块土地真的已经属于他了一样。
当天晚上,在这个院子里,洪涛和一群老头开了一个秘密会议,岛上每家疍民的家主都参加了,嘀嘀咕咕的商量了大半宿,鸡叫时分才散去。和来时轻快的脚步相比,每个人走路的姿势都慢了些、沉了些,好像背着什么巨大的负担。
“光我们三家人过去会不会太单薄了,要不再找你老丈人说说,让他一家也跟着一起去吧?”众人走光之后,陈名恩又拉着洪涛还是不太放心。
“还是等等吧,这边的香油、肥皂、蜡烛生意还得让丈人盯着,这是咱们过去之后的主要开销来源。农具、耕牛、生活用品全要靠这边置办,留别人在这里我还真不太放心,他为人死板,但做事认真,正合适帮我盯着这边。等咱们那里一切都就绪之后,再接他过去不迟。”洪涛早就发现了泊福老人的好,别看他固执死板,有些工作还就得靠这种性格的人来做才合适,有泊福帮他看着西瑁洲岛上这一摊儿,还真放心,交给别人都不太保险。
这次议事的过程让洪涛很意外,他原本以为说服这些老人拖家带口、背井离乡的去和自己冒险很难,没想到他们一点都没有乡土观念,听说洪涛找了一个如此好的地方,还没有官府和当地人管束,基本就没有反对的,全都愿意过去试试,会议的议题从该不该过去改成了谁先过去谁后过去。
洪涛肯定是要去的,除了他别人也找不到那个地方。温家老哥俩一听那里全是大木料,还不要钱,眼珠子都快绿了,强烈要求跟着洪涛一起走,并且还没商量,因为他们两家6个儿子5个孙子都指望着和洪涛学手艺呢,师傅都走了,徒弟不得跟着?泊福本来也想带着全家跟洪涛一起走,可是他又放心不下岛上这些基业,全是钱啊,所以一咬牙一跺脚,就要自己带着泊小二夫妇俩留在这里看家。黄海和陈名恩两家肯定也跟着洪涛一起走,瓮、布两家男丁凋落,只能每家出一个学校里的孩子跟着洪涛一起当个保证。剩下的人还得在岛上继续熬鲸油,人手不够的话,就继续从亲戚朋友里拉,有了这个待遇,绝大多数疍家人都愿意来过这种劳动不太艰苦,日子还比较舒服的生活。
【创建和谐家园】开荒计划就这么定下来了,不过还不能马上实施,原因就是新船还没造好,光靠探险家号,把洪涛累死也运载不了那么多东西过去。疍家的连排船不太适合远航,只能扔在这里,这样的话一切物质就都要靠新帆船运送了。为了速度和保险起见,还不能拖拽小船,所以只能等新船建好之后再动身,不过目前就可以做准备工作了。
生活用品、食物、工具,这是必需品,更多的铁器、陶器、牲畜等那边安顿下来之后再慢慢运送。洪涛不用操心这些杂事,温家专门给他配了两个手艺不错的小孙子,跟着他一起藏到玻璃窑的院子里,开始制造违禁品。
啥违禁品?复合反向弩呗!如果在西瑁洲这里生活,除了洪涛这种很没安全感的人之外,谁也不会想随身带着一把朝廷明令禁止民间使用的弩瞎溜达。但是去一个没朝廷的地方开荒,就必须带着了,不光要带,还要多带,能造出几把就造几把。弩箭无法找铁匠大批打造,就由温家的小铁匠炉生产,数量不足的就用鲸鱼骨头磨,反正又不是真的去打仗,射出去能伤人就足够了,不用考虑什么穿甲能力。那地方就算有当地人居住,洪涛也不认为他们会穿着浑身板甲。
既然有了木匠,反向弩制作起来就方便多了,把自己那架拆了,让温家的两个小孙子自己去画图样,之后用硬木料照着刻就可以了。其它的部位都非常好加工,唯一的困难就是那两组偏心轮,太精致了,很耗费功夫。
洪涛自己也没闲着,他找来一根花梨木,按照反向弩的尺寸,放大到了五倍,造出来一支40多斤重的巨弩。弩箭就是他捕杀鲸鱼时的鱼叉,弓弦是用多股鲸鱼筋编制起来的,手指粗细。拉力嘛,反正两个大小伙子也拉不开,咋办呢?洪涛有办法,他做了一个小辘轳,还带着简单的棘轮装置,配上一条结实的缆绳和铁钩,专门用来给这架大号反向弩上弦。
第104章 领海人
可是这么重的弩怎么使用呢,难道说还得专门给它做个手推车?非也,这架大弩不是用在陆地上的,而是要安装在新帆船上,当做帆船的远程攻击武器。既然是要去抢地盘,那就得把困难想得充分一些,那边是没发现人类居住的迹象,但也不能保证那边就没人去。万一有人过去了,从陆地上过去的,就用手弩招呼,从海上过去的,就用这个大弩射击。
到时候把弩箭的箭头去掉,绑上竹筒,里面装满了鲸油,射到对方船上,竹筒就会炸裂,鲸油也就溅射出来。多命中几发之后,直接换鲸油火把发射,一旦点燃了对方船上的鲸油,那玩意就不好扑灭了,浇水都不太好使,对付木船也能凑合用。尤其是帆船,别的不敢保证,点燃对方的风帆没啥难度。洪涛还特意做过实验,鲸油火把射出去之后不会被高速气流熄灭,而足够数量的鲸油被点燃,燃烧速度虽然比不上汽油,却也挺给力的。
再多的进攻手段洪涛也想不出来了,如果这样还不能消灭敌人的话,那洪涛就不打算继续和对方缠斗,仗着船速快,接上人往回跑吧,就当是开荒失败,也没啥大影响,大家继续在西瑁洲上生活。这个大弩还能当成捕鲸叉用,以后再出海捕鲸,就不用驾着帆板去追逐鲸鱼了,直接在船上射击。近20米的大船也不怕被鲸鱼轻易掀翻,只要控制好距离,就能让捕鲸成为一件不算太困难的事情。
这件事儿是洪涛和疍家人的机密,暂时不打算告诉罗有德和罗大财,双方该合作还和以前一样合作,至于以后说不说,就要看以后的发展了。不光罗有德不知道这件事,已经定下来跟着洪涛走的这几家人,除了他们家主之外,其余的人也都蒙在鼓里,洪涛打算出发之前两天再通知他们。好在这个年代一家之主说话还是算数的,就算有后代不太乐意,应该也不会有什么【创建和谐家园】烦。
海南岛的四季并不太明显,春季和秋季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如果不是一场淅沥沥的小雨,洪涛都觉不出春天又来临了。过完了寒食节,新帆船终于可以下水了,当它沿着圆木滑道一头冲进海里时,洪涛的心头都不由得一阵抽搐。如果它成功了,自己到南宋之后这一年的辛苦就算没白费,后面的道路就越来越开阔。如果它不成功,甚至惨不忍睹,那自己这一年的铺垫基本就等于白费。威望、人脉、信心都会大大打个折扣,下一艘新船还能不能完全按照自己的意图建造就是个大问题了。
新帆船比探险家号大了两圈都不止,长度正好17米,桅杆高18米,还是用的软帆,光看外形的话就是探险家号的翻版,几乎一模一样。不过船体内部可就大不相同了,这是一艘具备真正意义船舱的船。虽然还不能和后世那些铝合金、玻璃钢帆船的船舱精美程度相媲美,但至少有个做饭和睡觉的地方了。对于远航而言,吃好休息好是很重要的,人如果太疲惫,大脑和身体就会反应迟钝,很容易出现各种失误。
这艘船的船舱被隔成了两个部分,后舱是船员用来休息的地方,有一对儿可以收起的上下铺,两个角落分别是厨房和船长区。说是厨房,其实只有炭盆和简单的灶具,上面让洪涛即兴发明了一个烤肉店里的抽烟罩。船长区本来应该是一间封闭的船长室,可是空间不太够,洪涛干脆也就别讲究了,只用一个隔断略微遮挡了一下。隔断后面是一张海图桌、一个带锁的小柜子、一张床面是三层鲸鱼筋编制而成的简易单人土制弹簧床,这就是洪涛在船上的独立空间。
前面的一部分舱室被当成了货仓,这也是考虑到这是一艘工作船而不是娱乐船的设计。它里面可以装淡水灌、食物、蔬菜、鱼叉、缆绳、备用帆和简易的木工工具,还可以装载货物,不管是鲸脂、鲸肉或者其它物品,容积有九平米左右,可装十吨左右的货物。这艘新船的排水量洪涛一直没搞明白,因为宋人按照多少料来计算船只的大小,温老二说的这个650料到底是容积呢还是重量单位目前还不知道,不过目测的话,新帆船的空载排水量应该在15吨左右,满载的话,能到30吨以上。
除了船舱之外,新船和探险家号还有一个更明显的区别,就是新船的风帆不再是那种黎族黑布,而是变成了淡黄色的鲸鱼皮。上面隔半米就缝着一条黑色黎布的加强横筋,这样能让鲸皮的抗撕裂能力提高一些,同时也最大限度降低了帆的重量。
掠食者号到底能不能符合洪涛的要求,光看外表没用,得出海试一试才知道。正好疍家人春天赶大海的日子又到了,洪涛准备用这艘船来当领海人的旗舰,带着齐聚振州港的疍家渔船去赶大海。自从去年秋季赶海时自己捕杀了第一条鲸鱼,那位荣老头就把领海人的头衔让给了洪涛,他自己也没闲着,依旧要再出海一次,不过是坐着洪涛的船,有点把洪涛扶上马再送一程的意思。
领海人这个头衔没有什么特权,它更像是一种荣誉称号,一般是用来称呼出海经验最丰富、技术最好、捕鱼最多的疍家人。这个称号对年纪并没硬性规定,疍家人更认同个人能力,谁能带领大家安全返航、谁能带着大家捕到更多的鱼,他们就跟着谁。按照这种能者为先的规矩,洪涛显然很符合,他的船比其他疍家人都快,捕的鱼就别提了,现在有些人家的连排船里还挂着几条用盐腌制好的鲸鱼肉舍不得吃呢。
洪涛倒是也没推辞这个荣誉,在疍家人里他并没想玩什么低调,荣誉越高越好,他还想多拉拢一些疍家渔民跟着自己一起干呢,正好,借着这次机会再给大家一些实惠,以后见面也好说话,吃人家嘴短嘛。另外正好可以试一试掠食者号的性能,就算这艘船到了大海上沉了,也不用怕,后面那么多小木船跟着呢,顶多是丢点脸面,不会丢了性命。
“此物为何?”荣老头已经70挂零了,在这个年代里,算是高寿之人,尊称翁翁。更可贵的是他性格非常好,爽快且活波,像个年轻人一样,对洪涛这艘新船非常好奇,船里船外的一顿看,最终发现了船尾上那架被鲸皮套子套着的大弩了。
“这是鱼叉,专门用来捕鲸的!”此时掠食者号已经驶离了振州海面,洪涛也就不怕被人发现这个违禁品,掀开皮套露出了里面的实物。
“好怪异的物件,它能当鱼叉用?”荣老头恐怕是根本没见过弩这种武器,看着这架反向弩一点没有熟悉的感觉,只是有些好奇。
“嗯,等到了地方,您来试第一下,好不好用还不清楚。”洪涛在陆地上试过这种弩的威力和准头,都还不错,可是到了海上还能不能好用,他真不清楚。正好,让这个老头先试试吧,也算是拍拍他的马屁。
“好好,你个伢子就是能耐,你阿爷捡了个宝啊!但愿你能带着咱疍家人过几年好日子,还像去年一样,一个人不死、一条船不沉,那我就能闭眼啦!”荣老头对洪涛的态度感觉很好,没再继续说弩的事情,而是换了话题。
“去年还是您领海领的好,这都是您的功劳!”洪涛赶紧谦虚了一下,让老人高兴,这是每个小辈都应该做的事情,哪怕是个陌生老人,如果在不损失自己利益的前提下,能哄一下就哄一下呗,反正也不掉肉。
“你个伢子别用好听的糊弄我,咱疍家人没有土人会说,却更知道好坏,没有你那条鲸鱼的肉分给大家,回来的时间就要拖上好几天,乜有渔获他们这半年就没法过啊。”荣老头到真不糊涂,听出洪涛这是在拿话填忽他。
“翁翁,依我看吧,咱疍家人也不是天生注定过这种苦日子的,还有别的活法儿,您想不想听我念叨念叨?”洪涛又开始给别人下套了,用利益诱惑别人和自己穿一条裤子,是他最拿手的。他从来不怕有人和自己分享利益,就怕没人和自己一起玩,那样太孤单了。
“我知道你们几家人在和土人交易,日子过得不错,但土人靠不住啊!”荣老头的消息还挺灵通,现在西瑁洲上这几家人不怎么下海捕鱼已经不是新闻了,附近的疍家人基本都互相认识,谁家里有几斗米全门清,想瞒着也很难。
“我们不打算靠土人生活,应该说是在和土人海商合作。我们生产货物,他们去卖,换来的好处大家按照出力多少分。如果您有兴趣的话,不如也带着家里人来试一试,只需要我这一条船,就能养活十几家人。以后我还会有更多的大船,但是没有好水手,咱疍家人都是好水手,何苦去海上搏命,还吃不饱穿不暖的,如果能多几家人一起干,大家就全都不用太受累了。整个振州附近的疍家人都可以每天吃三餐、还能分到土地耕种、孩子也能读书认字。”洪涛没说太具体,只是把结果说了一下。
“官家会允许咱疍家人读书认字?会允许咱疍家人上岸耕种?”荣老头不太相信洪涛的话,这就像你在后世和一个老人说当官可以随便当一样不可思议。
“我说能您也不信,这样吧,等咱们赶海回来,您到西瑁洲上去和我阿爷他们聊一聊,现在那里正缺人手,但又不想胡乱找人,如果您能来,我想我阿爷他们一定不会不高兴的。”再往下,洪涛就没法说了,这个老头虽然不错,但距可以信任还有一段距离,人心隔肚皮啊。
“好,回来我就去找你阿爷,要是真能成,翁翁马上就能找来十几家人,都是咱疍家的本分人。”荣老头一听洪涛把陈名恩都抬出来了,也不得不重视一下。年轻人爱吹牛,但是老年人不会这么不靠谱,他很好奇洪涛怎么让疍家人上岸、入学。
第105章 拓荒队
这次的渔场还是西沙群岛东北侧的深海区,渔汛这个玩意,今年从哪儿来,明年基本还是一个地方。这些鱼的子子孙孙,脑子里装的导航软件都是一款,从来不带升级的。捕捞沙丁鱼洪涛没兴趣,海面上也没见到有大鲸群在活动,所以洪涛把荣老头放到了甘泉岛上之后,就打着寻找鲸群的名义,驾着掠食者号离开了。
从西沙群岛一直往东,抵达上次看到的那个河口,顺利的话只需两天时间。洪涛船上还跟着泊小三、泊蛟、陈琪鸿、黄浪、黄涛、温老二和他三个儿子,除了泊蛟和卡尔之外,其他人都是搭船的,他们并不赶大海,而是第一批拓荒者。洪涛要趁着赶大海的机会,先把他们送到目的地,再驾船返回渔场,顺便捕杀一两条鲸鱼,把鲸肉和赶大海的疍家人分一分,剩下的全都带回西瑁洲。
“温伯,是艘好船啊,比原来那条小船好用多了,如果挂满帆,还能再快一些。”洪涛这次不光座驾鸟枪换炮了,就连手上拿的六分仪、海图桌上放的圆规和直角尺也都换成铜银合金材料,沉甸甸的很有质感,精度也比原来自己手工雕刻的强了不少。有了趁手的设备,洪涛已经能大概测算出船只的航行速度了,主帆和前三角帆全都升起来,侧后风能跑出11节航速,如果再把球帆升起来,15节没问题,就是不知道船头的强度够不够,现在也不敢试。
“要是没有那么多肋条和厚船板,它还能跑得更快!”温老二很得意自己的作品,虽然当时他还不同意洪涛的建议,但现在已经选择性的忘了。
“要是没有那么多肋条和厚船板,我也不敢用它去追鲸鱼!”洪涛很鄙视这个嘴硬的老头,输了就是输了,还那么多废话。
“啥时候造你说的那种十五丈大船?”温老二在这个问题上没话狡辩了,事实胜于雄辩啊,用密集的肋骨代替隔断板,虽然损失了隔水舱,但加厚了船板一样可以保证航行安全,船体重量是多了一些,却可以用它去追逐鲸鱼,很适用。已经有两艘从来没见过也没想过的帆船从自己手里造了出来,温老二不禁有点向往更大的挑战了。作为一个工匠,从自己手里出现好产品,那才是最大的成就感。
“这得看您了,当地的松木大料什么时候能用,咱就什么时候开始造大船,现在还是先让温大伯慢慢造第三艘船吧。”洪涛也想一天就开上大帆船,可惜啊,饭要一口一口吃。
“那至少要半年以上,刚砍下来的树得先在水里泡几个月,再慢慢阴干,大料的话,一年也说不定。”温老二立马也有点丧气了,不管洪涛说的那个地方树有多高、多粗、多直,现在都是白搭,用不了啊。
“哎,对了,我想起来了,那地方以前着过山火,水湾里有好多木料都熏黑了,只是不知道泡了十多年,还能不能用?”洪涛也觉得一年时间真有点太长了,想来想去就想起在河道里看到的那些大树。
“只要是松木就不怕!水下千年松,梁上万年桐,松木不怕水。只要没烧到木头里面去,外皮过过火还是好事儿呢,这样的木料有多少?”这次该轮到温老二鄙视洪涛了,别看造船他说不过,聊起木材,洪涛就不成了。
“大概有几十根吧……最粗的那根有一米……四尺多粗,只是树梢烧黑了,下面大部分都不是太黑。嗨,我说了也是白说,还是到地方看吧!阿蛟,去把球帆挂上,我们要跑快点了。”洪涛说了半天,也描述不清楚哪些木材到底是个什么情况,干脆,还是行动吧。之前自己是没找到冒险挂出球帆的理由,现在理由来了,必须挂上试试效果。
“它不会翻!?”当巨大的球帆被侧后风吹成了一个大鼓包时,帆船头一低,立刻就开始加速了,同时,船体也从略有侧偏变成了20度,就连黄海这样的老把式都忍不住有点担心。
“翻是不会的,就是上浪有点大,看来下艘船我还得和温大伯说说如何让船减小纵向摇摆的问题。”看着球帆把船头拉得一下又一下的扎进海面,忍受着海浪从船头冲上来重重拍在身上、脸上,洪涛又想起一个后世的造船技术,减摇鳍,不过现在的工艺能不能做出来就不清楚了,找时间应该试试。
有了球帆和正确的风向,掠夺者号的最高时速能达到16节,就算风向不总是合适球帆,平均下来也有12节均速,就算夜晚要降速行驶,1000公里的航程2天多也到了。这次洪涛测量得非常准确,离目的地只偏了半度左右,稍微往北调整一下,就找到了那个河口。
“怎么样?是个好地方吧!我打算就把营地建在这条河的拐弯处,就算到了雨季发大水也是先冲击对岸,那里还有条小河,可以当饮用水源。”掠食者号自打进入河口之后,船上的人就都不出声了,全都看着河岸两边的树林发呆,脸上全是傻笑。
“北边地势高一些,还过过山火,种庄稼最好!”黄海很快也找准了他心目中的位置,和洪涛的选择方向是一致的。南岸树林太密,在这种原始森林中开荒非常难,就算全砍光了,土地也需要熟化,短时间内用不上。
按照洪涛的计划,先来的这些人要在这条河的拐弯处北岸先建立一个简单的营地,房子、围墙全用木料搭建,这里别的不多,就是树木多,北岸那些刚长了十年左右的树林正好粗细合适,砍下来连树皮都不用剥,锯成两片就是不错的建筑材料。等他们几个人把这一片营地清理出来,建上两座能住人的房子,洪涛就可以把后续人员送过来了。
“如果发现有人靠近,就用手弩招呼他们,能坚持就坚持,不能坚持就上小船到河口等我,估计有5天时间我就能返回来。晚上的时候一定要派人值夜,别让人偷袭了,还要注意树林里那些毒虫。”把掠食者号后面拖着的两艘小船和给养都卸下来在岸边放好,洪涛就要带着泊蛟和卡尔返航了,对于留在这里的开荒者们,洪涛总有叮嘱不完的话,生怕他们什么地方有疏忽。
“放心吧,论起讨生活的方法,我和你温伯都不是小孩子,大风大浪见得多了,恶人也不是没碰上过,用柴刀和鱼叉就能应付,有了这个东西,来多少都能放倒!”黄海左手提着一柄斧子,右手提着一架手弩,又指了指地上那一捆一捆的木弩箭,很有把握。这些疍家人可不是老实巴交的农民,大海带给他们无尽苦难,同时也赋予了他们凶猛的性格。为了自己的土地和生活,杀人对他们来讲,没什么心里负担,说不定这两个老头年轻的时候也客串过一把海盗呢。
这次回航的运气不太好,风向不对不说,鲸鱼群更是没遇到,一直回到了甘泉岛,还是两手空空,不得已之下,洪涛只好拿那些领航鲸开了刀。这种三四米长的小体型鲸鱼基本上两发弩箭就能解决一头,还不用等着它们自己乏力,直接用缆绳拖上来,就被周围的疍家小木船给围住了,一顿搭钩鱼叉就死翘翘。
洪涛只管在海面上转着圈子的寻找目标,发现了就追过去射死,后面自然有船去把鲸鱼尸体拖上岛。还有人专门在岛上宰杀,鲸脂全被放到一边,那是洪涛需要的,剩下的鲸肉都被切成一块一块的,装到了小船上。杀戮一直持续了两个半天,到第二天下午,大部分疍家人的小木船上都码上了两三块鲸肉,洪涛才停止了在这片海域上的寻找行动,把鲸脂用小船装到掠夺者号的船舱里去,带着大家开始返航了。
第106章 金河
对于其他疍家人来说,这次赶大海又是满载而归,可是对于洪涛来讲,杀了二十多头领航鲸,得到的鲸脂还没一头大须鲸多,如果不是为了应付这些同族,他早驾着船跑回西瑁洲,让这个荣老头去和陈名恩聊聊入伙的事情了。西瑁洲上如果能再来几家靠谱的疍家人,那翁家、布家、欧家那些女人就能抽调出来一部分去开荒,岛上只留泊福和泊小二父子,带着几位熬油熟练的妇女当师傅就可以。
荣老头的突然来访,陈名恩和泊福还是很欢迎的,看来这个领海人名声确实不错,至少不被人讨厌。也是,一个没有什么实际利益、还只能为别人服务的称号一般都是受人爱戴的,比如雷锋。可惜这个称号到了洪涛这里,就要变味了,他不光要把这个称号变成一个实际职务,还打算用这个称号为自己谋取滔天利益。祸害啊!走到哪儿他就祸害到哪儿!
“能不能和他透露开荒的事情,您二位自己看着办,我就不参与了。那边还等着第二批补给和人员呢,我去找人卸船,洗刷完毕装好船之后就出发。”洪涛相信泊福和陈名恩的生活智慧,轻重他们还是能掂量清楚的。现在荣老头能不能带来新的人员补充洪涛已经顾不上了,千里之外还扔着孤零零的几个人呢,他们到底能不能站住脚才是重点。
第二批上船的人员大多是拓荒队的家属,总不能让人家老两地分居,这样不利于社会安定。而且疍家女人的劳动能力一点都不比男人弱,很多生产生活上的事情,她们更拿手。为了应付意外情况,洪涛把探险家号也带上了,卡尔和泊蛟终于能单飞了,他们俩将共同当一回船长,驾驶着探险家号跟在掠食者号后面远航。一旦营地守不住,多一条船就能多装几个人,大家一起撤退,谁也别丢下。
这次航行不太顺利,倒不是天气问题,而是船只编队航行的问题。洪涛在这方面没有经验,他以前驾驶帆船都是独自出航,管好自己就算完成任务。两艘航速不同、性能不同的船只,如何做到日夜相随一起航行,想起来很简单,做起来很麻烦。头一天晚上,海上刚起了一点点的薄雾,洪涛就把探险家号给丢了,海面上根本看不到那盏萤火虫【创建和谐家园】一般的船灯光芒。
“还是相信他们俩的能力吧,只要别忘了我教的东西,能找到下一个汇合点,就丢不了!”洪涛特意降了帆等了半个时辰,依旧是没发现探险家号的踪影,只能继续前行。
在这个没有大功率灯光设备、没有无线电的年代里,想在海上保持一支完整的船队真是个很苦难的事情。光靠挂在船头船尾的灯笼帮不上太大忙,海况比较好、船速很慢的时候还能凑合用,风浪一大、船速一提高,很短时间之内就有可能失去同行船只,再想找就困难了。这个问题洪涛也解决不了,如果把灯笼挂到桅杆顶上去,倒是能略微缓解一下这个问题,可是遇上坏天气依旧没什么作用。
幸好洪涛提前多了一个心眼,他在海图上标出了3个汇合坐标,告诉了卡尔和泊蛟,不管跟得上跟不上掠食者号,都不用慌,只要按照平时所学的知识一边走一边测量即可,自己会在这三个坐标点上等他们。这个办法也不是洪涛发明的,后世的环球帆船赛都是这么玩的,航程是一段一段划分,沿途有N个汇合点,谁要是迷了航或者发生了船只故障,也别找正确路径了,直接去汇合点就成。
“你们泊家出了一只真正的蛟鲨!”当洪涛在第一个汇合点等了2个时辰,终于在望远镜里看到了那片黑帆之后,就把望远镜递给了一直惴惴不安的泊珠。
“给我一艘这样的好船,我也能!”泊珠一直都在为自己的侄子担忧,让一个12岁的小孩子和一个红毛鬼独自驾船出远海,她认为是很不应该的,但她又不敢反对洪涛的决定。现在洪涛用实际结果再次证明了他的正确性,泊珠也就从担心中解脱了出来,转而开始有点嫉妒。
“恩,下一艘船就叫阿珠号,到时候你当船长,嫂子们当船员,咱们夫妻俩一起出海!”洪涛并不认为女人不能远航,只是最好别和男人同一艘船,那样会生多出很多麻烦事儿。要是弄一艘娘子军船,说不定效果还不错呢,他打算试一试,正好可以弥补自己人手不足的短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