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南宋不咳嗽》-第0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

      更多精校小说尽在知轩藏书下载:http://www.zxcs.me/

      ==========================================================

      《南宋不咳嗽》

      作者:第十个名字

      内容简介:

        宋朝是个很特别的历史时期,它有四大发明中的三个、它有几倍于其它朝代的税赋、它有完善的外贸商业规模、非常高的城市化规模,眼看着就要开始向更高级蜕变……可惜,它赶上了一个历史上很无解的蒙古,不光升级过程被打断,还落得一个国灭朝亡的结果。

        主角洪涛,是个穿越重生了三次的职业老手。这次到了南宋。一个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现代人,在宋朝有活下去的机会吗?他能在宋朝继续前两次穿越重生的成功吗?

        这就是本书要讲的故事,我们来看看他将用什么不同的方式,既要让自己活得滋润,还能顺便拉南宋小朝廷一把,让它扛过这场席卷了大半个地球的灾祸。有了洪涛罩着,南宋就像是打了流感疫苗,可以向世界高声说,咱不咳嗽啦!

      µÚÒ»¾í ÄÏËίDÃñ

      第001章 我是死不了

        “咳……咳……咳!孙贼!你也就是欺负我不会动,有本事你告诉我你住哪儿,我买一枚运载火箭,带上核弹把你们家全给炸了!老子是尼玛有火箭发射公司的人,我问你怕不怕!”洪涛被一口水呛得鼻子里像着火一样,都快死了,居然还有人欺负自己,这还有天理嘛!

        “啪嗒……啪嗒……”自己的骂声没人回答,刚才那个尖利的嗓音也消失了,可是耳边传来的声音让洪涛有点迷惑,这很像是海水拍打物体的响动,当年自己驾着帆船环球航行时,对这种声音已经熟悉的不能再熟悉了,难道老鼠超人号漏水了?不应该啊,连阿蒙森那么靠谱的人都骗自己,这世界可就真要完蛋了。

        “嘶……”突然,洪涛觉得有点不对了,自己身上居然打了一个哆嗦,逐渐感觉有点冷了!

        自打身体瘫痪之后,别说冷热,就算用刀子在身体上随便划,自己也感觉不到任何疼痛。可是现在居然感觉到冷了,这尼玛不科学啊!还不光是冷,好像还能感觉到胳膊腿在不停的划动,洪涛原本那种沉沉的睡意瞬间就被驱散了,他努力睁开了沉重的眼皮。

        “完蛋操!这真是不得好死啊?我怎么跑到海面上来了,我的老鼠超人号呢?”随着一阵刺眼的阳光,洪涛终于看清楚了,自己不是在船舱里,而是抱着一根破木头,漂浮在海面上,四周根本就没有老鼠超人号的影子。

        “哎……我能动了……我能动了……哈哈哈哈哈……咳咳咳!”随后,洪涛很自然的发现,自己的胳膊腿都能动了,如果不能动的话,怎么抱着那根木头呢。这个巨大的惊喜让他都不知道该怎么形容了,仰天大笑是必须的,不过这个场合不太合适,刚张开嘴还没笑痛快了,一个海浪就劈头盖脸的扑了过来,灌了一嘴苦涩的海水。

        “这儿不像加勒比海吧?远处那个也不像金字塔岛,我的金字塔呢?”在确认了自己身体已经能动之后,洪涛开始观察四周的环境。

        这一观察,他立刻发现了很多地方有问题。首先就是海水的颜色和温度,都和加勒比海区别很大;其次,远处朦朦胧胧有一个小岛,但形状和规模都不像金字塔岛,上面也没有会反射太阳光的金字塔;最后,他发现了一艘小船在他左侧时隐时现,具体船型看不清楚,但肯定是艘船,好像还有帆。

        “哎……救命啊!这边……这边……”洪涛大概算了算,自己距离那座岛至少有2公里远,有这根破木头,游过去是没问题,但很耗费体力啊,如果能搭个便船走,岂不是更省事儿?于是,他踩着水,努力把这根两米多长的破木头在水中立了起来,然后一边喊,一边让木头拍倒在海面上,通过水传播的声音,要比通过空气传播的远。

        不知道是洪涛的方式起作用,还是那艘船的行驶方向正好向着洪涛,双方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近了,洪涛的心也越来越凉了。这艘船太小!它的长度不到5米,一根很矮的桅杆上挂着一面棉被大小的黑色风帆。船上总共只有两个人,一个人扶着桅杆站在船舷上,另一个人站在船尾,手里还扶着一个东西摇来摇去,很像是橹。由于距离还是有点远,洪涛看不清两个人的相貌,只知道他们都光着上身。

        这幅打扮和这条船的模样,让洪涛有点疑惑。都什么年代了,居然还有人划着这样的小船出海,还光着上身,要是放在解放前还凑合,可是现在早就没有这种打渔方式了,至少在洪涛去过的地方没有,难道是到了非洲?洪涛有点后悔了,万一对方是索马里海盗咋办?还不如自己费点力气游到那个岛上去呢,这要是在大海里被他们给弄死,真是太冤了。

        船上的人显然也看到了洪涛,正伸手向这边指,后面那个摇橹的人明显加快了摇动速度,前面站着的人拽着绳子调整了风帆的方向,小船冲着洪涛这边直直驶了过来。

        “东南亚?”当小船离自己还有百十米的时候,洪涛稍微放心了那么一点点,他看清楚了,船上的人不是黑人,但也不白,个子不高,有点像东南亚人种。但他还是后悔,东南亚人也不太靠谱,马六甲海峡周围也是海盗频发地区,当地的渔民碰上鱼群就是渔民,碰上落单的游客很可能就当海盗了。

        “喂……伢子!%¥&&%¥?”当小船就要靠近洪涛时,摇橹的人不摇了,风帆也被放了下来,站在船头那个头发胡子都有点花白的老年人冲着洪涛喊了一嗓子。这一嗓子让洪涛又放心了一点点,虽然他没全听懂对方说什么,但至少能确定,是中文,有点像闽南话。

        “我叫洪涛……船翻了,就我一个人……”不过洪涛还是没彻底放心,这两个人的打扮太怪异了,光着上身不说,那条裤子的布料看上去很粗、很厚,腰上不是腰带,而是一条布带子,看上去很是古香古色。洪涛是谁啊?都穿越2次了,如果这次还是穿越的话,就是三进宫,满身都是心眼子。在没搞清楚身处何种境界之时,最好别表明自己的身份,否则一会编瞎话都没了余地。

        “拉住……拉住!”船上的两个人并没马上拉洪涛上船,甚至都没让船过于靠近洪涛,而是凑到一起嘀咕了几句,然后那个老头又把帆升了起来,后面摇橹的中年人从船里扔下来一根绳子,示意洪涛拉住,又开始摇橹了。

        这下洪涛算是真放心了,因为他从摇橹这个男人的眼神里看到了戒备和警惕。合算不光是自己不放心人家,人家也不太放心自己,这样就好办了,说明他们至少不是海盗。洪涛还看出一个事情,就是人家根本也没打算让自己上船,只是给了自己一条绳子,让自己抓住,然后小船就继续行驶了起来,像拖死狗一样,拖着洪涛向小岛方向而去。

      µÚ002ÕÂ ¯DÃñ

        洪涛本来是想和船尾这个摇橹的汉子套套话的,可是一张嘴就是一口海水,试了好几次,也就放弃了。老老实实当死狗吧,有什么事儿上岸再说,虽然这两个人救了自己,但洪涛决定要让他们吃点苦头,因为他们对自己太不礼貌了。

        小岛很快就露出了全貌,它太小了,方圆不到200米宽,上面全是石头,说是岛,其实就是一片露出海面的礁石群,岛上也没有任何建筑物,用寸草不生来形容很贴切。小船并不是要去岛上,只是和小岛擦身而过,这时洪涛隐隐约约的看到,前面好像是一片大陆,海面上又看到了几艘模样差不多的小船。

        随着离那块大陆越来越近,洪涛的身上越来越凉,牙齿都开始打哆嗦了。这艘船拖着他走了足有十公里左右,幸亏这里没有旗鱼群和鲨鱼群,否则到岸边之后,绳子上还有没有自己都是个大问题。不光是身上冷,心里也凉,哇凉哇凉的。为啥呢?因为遇到的小船越来越多,不管大小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破破烂烂外加没任何机械动力,除了帆船就是后面带个橹靠人摇。船上那些人的打扮也和他们的船一样,就一个字儿,破!补丁已经是常态了,补丁摞补丁也不少见。

        洪涛很会分析啊,他琢磨来琢磨去,也没琢磨出来中国能有这种状态的沿海村镇存在。如果有的话,那必须成为全国知名的旅游胜地,可惜他干了好几年旅游公司,真没听说过。如果没有,那他们说的又是中国话,那说明什么呢?那就只能说明一件事儿,时代不一样了,换句话说,洪涛觉得自己百分之九十九又穿越了。至于穿越到了什么年代,他并不能准确判断出来。从没有机动船这个特征看,应该是解放前,但不是清朝,因为他们两个没留辫子。可是他们俩都蓄有长发,也不应该是民国,所以明代或者更往前的可能性很大。

        “我就日你先人板板!你这叫耍赖!”洪涛在心里做了一番评估之后,干脆抱着绳子躺在了海面上,反正也是死狗了,还管它什么姿势呢。更主要的是他想和天上那个东西沟通沟通,看看能不能讲讲条件,别让自己穿越到古代,自己脑子里这点知识放到古代屁用没有啊!可惜嘟囔了半天,那个曾经在迷糊状态下和自己说话的声音始终没出现。

        还没等洪涛和天上那位连通上,船速突然慢了下来,有女人的声音出现,正在和船上的人打招呼。洪涛抱着绳子翻了一个身,这才发现已经快到岸边了,水面上漂着三艘大一些的木船,并排靠在一起。一个穿着蓝衣蓝裤,带着花头巾的女人正冲这边挥手呢。此时她也发现了水中的洪涛,很是吃惊,不禁捂着嘴瞪大了眼睛和洪涛对视起来。

        “阿爷!……¥%¥#……&”这个女孩子个头不高,皮肤很黑,大概20岁左右,下身的蓝裤子裤腿很短很粗,吊吊着就到小腿肚子,光着脚有点后世七分裤的感觉。上衣和裤子一样也是深蓝色,只是领口和袖口都有一圈黑色的镶边,而且样式很古老,有点像明清时代的圆领布褂。她的胆子很大,虽然被洪涛吓了一跳,但没跑没躲,声音清脆的询问起船上的那个老人,可惜洪涛只听懂了一个词儿,这个老头好像是她爷爷。

        “土人……&%¥¥&”那个老头把小船靠在大船上,一边把缆绳扔过去,一边回答着,洪涛又听懂了一个词儿,土人!

        “我不是土人,我是【创建和谐家园】,南洋的【创建和谐家园】!”居然叫自己土人,洪涛很气愤,他已经大概看出来这些人是什么来头了,瞎话也就可以开始编了。

        如果光看见这两个男人,洪涛还不能确定他们是谁,自打这个女人一出现,洪涛就觉得眼熟,稍微一琢磨,就想起一个非常奇特的民族来,疍人!准确地说,疍人并不是一个民族,他们的起源说法很多,有的说是南越人的后代,有的说是秦人的后代,还有说是从长江中上游迁徙过来的,各个民族都有。

        之所以叫他们为疍人,是因为他们的船两头高,中间还有个窝棚,看上去圆圆的像个蛋。这不是洪涛杜撰的,而是后世在三亚的博物馆里看来的。洪涛不止一次带着旅游团到过这边旅游,不光海南岛上有疍人,整个广西、广东、福建的沿海地区都有疍人分布,甚至连东南亚各国都有,他们独特的生活习惯成为了当地一个旅游项目。

        疍人世代都生活在水上,一家人一条船,几家人几条船连成一排,就是他们的村落。除了捕鱼捞虾之外,还用船做一下运货、载客的小生意,著名的采珠女,就是疍人女孩。疍民一直到清朝末期才陆续搬到陆地上去居住,但他们依旧以大海为主要活动区域,比如在海上经营鱼排搞近海养殖什么的,每家疍民基本也都会把渔船当成家里最重要的财产,不光陆地上要有房子,水里也必须有条船,才算生活美满。

        疍民的服饰很简单,男人就是黑色或者蓝色的布衣布裤,裤腿粗大且短,赤脚。女人的衣服稍微讲究一点,在袖口领口裤口处会封上一条或者几条黑色的镶边,头上则包裹着一条单色或者花色的头巾,有的还会在头巾上戴上一顶竹斗笠。不过疍民自古就很穷,因为各个朝代对他们都比较歧视,基本不准他们上岸居住。因为他们常年在海上作业,养成了一种彪悍的性格,一言不合就以命相搏,且居无定所,不好管理。

        “出海三分命,上岸低头行。”这就是疍民的生活写照。每次出海都不知道自己还能不能回来,所以也没有存储的习惯,生活过得紧巴巴的,完全靠老天爷吃饭。洪涛曾经在三亚一个疍家人村子里看过他们的老照片,一条裤子补丁摞补丁,缝得和帆布差不多厚,这是疍家人的常态。以至于【创建和谐家园】把疍家人穿的衣服叫做九日干,意思是他们的衣服洗完了,晒九天才能干,补丁太厚。

      第003章 一只小蚂蚁

        这个女孩穿的就是标准疍家人服饰,不管是什么朝代,疍家人依旧是疍家人,没什么太大变化。洪涛并不怕疍家人,越是淳朴、简单的人他越不怕,他就怕碰上太有文化的,那些人规矩太多,心眼也多,自己不好骗啊。

        “你是汉伢子,船沉了?”这时摇橹的那个中年人拽着绳子把洪涛拉上了船,抬着头看了看比他高一头多的洪涛。虽然他的话口音也很重,咬字也不太清楚,但洪涛还是听懂了。

        “沉了,我漂了一天多才碰到你们,能不能给口水喝?”洪涛确实有点渴,海水那个玩意,喝进去苦涩苦涩的,吐出来之后嘴和鼻子里也是火烧火燎,很难受。

        “阿珠,拿碗汤来。”中年人示意洪涛先上大船,然后冲着船上那个女孩子说了一声,那个女孩子一路小跑就钻进了船篷里,还没等洪涛在大船上站稳,就端着一个黑乎乎的大碗又跑了出来。

        “谢谢啊!你叫阿珠?”洪涛接过碗看了一眼,里面有一些海菜,说不清是什么,还有半个贻贝,闻起来味道不错。不过他没喝汤,而是咧开嘴冲着那个女孩笑了笑,打听起人家的姓名来。

        “版主!……”女孩很大方,直接报出了自己的名号,然后扭头就向旁边的船上跑了过去,船和船中间隔着半米宽的缝隙根本就难不住她,几个跳跃就跑到三艘船的另一侧,钻进了船篷。

        “版主!”这个名字雷得洪涛晕头转向,他又有点怀疑自己是不是穿越到古代了,难道说在古代就有人起了这么高大上的称号?

        船上的老头和那个中年人并没有搭理洪涛,他们俩正用一个木桶从小船的船舱里装鱼,洪涛站在大船上居高临下的看了看,收获真不咋地。有两三条一尺多长的鲅鱼,一条比目鱼,两只螃蟹,看来这就是他们两个出海的收获,按照太阳的方向算,应该已经是下午了,一天就捞这么点海货,还不够家里人自己吃的呢。

        “小哥,你是哪里人?”洪涛碗里那点海鲜汤还没喝完,刚才跑开的女孩子拉着一个四五十岁的中年人又回来了,这个中年人一开口,居然有点山东口音,这让洪涛感觉很亲切,至少是能听懂啦。

        “老先生,我家在南洋澳洲,我姓洪,名涛,这次是载着一船香料去泉州贩卖,不想在海中遇到了巨鲸,把船打翻了。我漂了一天一夜,才被这两位恩人所救,甚是感激,只是不知这里是什么地方,您老怎么称呼?”既然有能交流的人了,洪涛这个瞎话就和涛涛海水一样喷涌了出来。他努力让自己把话说的更文言一些,可惜从小就没学好文言文,也不知道这是什么朝代,该如何称呼别人和自己,只能是尽量吧。

        南洋澳洲,根本就没这个地方,既然是编瞎话,自然要找一个不容易被人识破和查证的出处。中国南部沿海地区,自古就和东南亚各国有贸易往来,所以洪涛不敢用这些国家的地名冒充,他也不知道这些地方在古代都叫什么,万一他们认识或者有经常往来那边的熟人,这不就麻烦了。

        鲸鱼这个东西,洪涛可以确定,自古就叫鲸,而不是鲲鹏之类,这也是他喜好钓鱼没事瞎翻从网上翻来的。《古今注》里就有言:鲸鱼者,海鱼也。大者长千里,小者数十丈。其雌曰鲵,大者亦长千里,眼如明月珠。

        您听听,大者都千里了,弄翻一艘货船,不管怎么说,也说得过去,就算放到民国时期,普通百姓也不敢说自己瞎编呢,而且还无从查证。

        “自家姓陈,名名恩,救小哥的是半福和他的二儿子半小二,这是他的女儿半猪。此地是广南西路吉阳郡,宁远湾。泉州倒是听说过,走水路恐怕要20日,要到琼州坐乘大海船才可,只是不知这个澳洲是何处?”这位陈名恩说话挺明白,几句话就把洪涛的问题全回答清楚了,可是洪涛心里的疑问却更多了。广南西路?吉阳郡?宁远湾?历史老师死得早啊,这尼玛三个地名,洪涛是一个都不记得在哪儿了,只有最后一个琼州他大概知道,这不是海南岛吗?

        听了这三个地名和陈名恩讲话的方式,洪涛基本可以确认了,自己被天上那个孙子扔到了古代。那孙子算是找到一个好玩意了,就是自己,这就和小时候自己玩蚂蚁一样,把它扔到一个陌生的地方,看着它爬来爬去找不到家就傻乐。你说一个天上的神仙,怎么这个素质就这么低呢!没事和自己这只蚂蚁置什么气啊,骂你两句你就听着呗,又不是没挨过骂,每天全世界得有多少人在骂你啊!

        “澳洲离此万里有余,坐大海船需百日不止,我也是第一次离家贩货,就遭了海难。泉州我就不去了,货物和行李都没了,去了也得饿死,不知陈先生您这里需要不需要帮手?我会打渔,我家也住在海边,每日能管饭就可以。”现在别的都是瞎扯,赶紧给自己找个吃饭睡觉的地方是真的,眼看天色就暗了,如果没人收留自己,这两眼一抹黑的,上哪儿睡觉去啊?浑身湿漉漉,就算天气不冷,晚上睡沙滩也够呛吧。

        “你会打渔?你不是僧人?”还没等陈名恩回答,一旁的那个叫版主还是半猪的女孩就插话了。她一直都在陈名恩身边听着两个人的谈话,也不知道回避,两只大眼睛瞪的溜圆,上下左右把洪涛看了一个通透,好像是在看一个从来没见过的动物。

        “僧人?不是,我们那边都留这种短头发……”洪涛听到僧人这个词儿,确实动了一下心。其实到古代当个和尚还是不错的,据说在古代和尚可以经商、当地主,不用交税,甚至还能娶妻生子,这尼玛是特权阶级啊。可是转念一想,自己连句佛经都不会念,古人又非常迷信,一旦知道自己是冒充的,还不把自己绑上大石头沉了海,老老实实当渔民吧,保住命要紧。

      第004章 蹭了一顿海鲜锅

        “小哥确实会打渔?”陈名恩看样子还真上了心。

        “明天就可以试试!”其实洪涛也不敢保证这个年代的南海还和上辈子的南海一样,但是事已至此,先混一晚上再说吧。至于明天的事情嘛,明天再说,反正编瞎话是随时的,找借口也不难,混上三五天,搞清楚自己到底在那个朝代、那块地方之后,再想其它办法不迟。说不定倒时候还有更适合自己的事情去做,求着自己打渔都不伺候了。

        “呵呵呵,那就……试试,阿珠,去告诉你阿爷,晚上来咱船上吃饭,有酒喝!小哥你跟我来,先给你找一身干衣服换上。”陈名恩看到洪涛这么有把握,非常高兴,也学着洪涛的口吻说了个试试,感觉不错,招呼洪涛向他的船走去。

        疍家人的生活真的很简单,一条十米左右的木船,就是他们一家人的居室房。船头是客厅、起居室、神龛,船尾是厨房、卫生间,船的中部有一个用草席、布帘、木棍、木板搭起来的小棚子,餐厅、卧室就都是这里了,不管男女老少,全都睡在这里面。而且这艘船还充当了家庭的仓库,船舱的前半部一般是养鱼的地方,捕捞上来的鱼虾卖不出去就先养在里面。后半部放着一些被褥衣物之类的生活用品,这就是疍家人一家人的全部家当。

        陈名恩中年丧妻,只有一个儿子,叫陈琪鸿,做晚饭的时候才驾着一艘小船回来,是个大小伙子,看着有25、6了。可是相互一介绍,他才19岁,常年的风吹日晒和劳作,让他显得格外老成。和他一起回来的还有一个壮年男人、一个少年,长得和摇橹那个中年人很像,具陈名恩介绍,他们是那个中年人的弟弟和儿子,叫半小三和半蛟。

        随着男人们出海归来,三艘船上立马就热闹了起来。从拉着布帘的船篷里又钻出两个中年妇女,还有两个6、7岁左右的小男孩,大人喊小孩闹的,漆黑的海面上好像突然活了起来。

        对于船上多了洪涛这么一个外人,所有人都感到很意外或者说很好奇,尤其是两个孩子,总蹲在洪涛身边,眨巴着眼睛盯着洪涛看,但不管问他们什么,他们都是傻笑不说话。虽然洪涛已经换上一身疍家人的黑衣裤,但他的个子太高,裤子刚过膝盖、衣服露着肚脐、袖子也就到胳膊肘,再加上皮肤比其他人都要白一些,还留着一个寸头,所以不用仔细看,他也像是鸡群里的鸭子,藏都藏不住,明显不是一群儿的。

        不光衣着相貌有很大不同,就连说话也是格格不入。洪涛根本听不懂他们在说什么,除非他们刻意放慢语速,才能勉强听懂几个词儿。可是洪涛说话他们都能听懂,只是经常笑场,估计他们觉得洪涛的口音也很特别、也很好玩。尤其是那个叫半猪的女孩子,笑起来肆无忌惮,声音能在海面上传出老远。

        好在还有一个陈名恩在,否则洪涛会憋闷死,经过他的简单介绍,洪涛总算搞明白了,合算这三条船不是一家人,而是两家。救自己的老头叫泊福,这个泊字不念(bo)而是念(ban),和半同音。船尾摇橹的那个中年汉子是他二儿子,叫泊小二;笑声清脆的也不是版主或者半猪,她是泊福的小女儿,叫泊珠。晚上回来的那个壮年男人,是泊福的三儿子叫泊小三,跟他一起在船上的是泊小二的大儿子,叫泊蛟。从船舱里出来那两个妇人则是泊小二和泊小三的妻子,一个布氏一个翁氏。两个小孩子一个叫泊鱼,是泊小二的二儿子,一个叫泊虾,是泊小三的儿子。

        他们住在东侧的两艘船上,而陈名恩、陈琪鸿父子两人则住在西侧这艘船上。要说泊家和陈家,并没有太近的亲属关系,但也不是一点儿关系都没有。陈琪鸿的未婚妻就是泊福妻弟的小女儿,只是此时泊福妻弟家的船还没过来。疍家人没有固定的村寨,平时就是以这种亲属关系互相船靠着船的生活在一起,而且疍家人基本不和土人联姻,生活环境比较封闭,一家人往往应付不过来所有事情,多凑几家人才好过活。

        土人这个词儿,洪涛也是到现在才明白,那个泊珠叫自己土人,并不是说自己是蛮夷,而是疍家人对住在岸上的所有人的一种称呼。大体上说,这个称呼也不是什么好词儿,岸上的人看不起疍家人,疍家人也不喜欢他们,所以就弄出土人这么一个词儿来统称。

        疍家人不光是贫困,而且还无法接受教育,不管是私塾还是公学,都不会接受疍家人去上学的,所以疍家人没有文字,只有一种口口相传的疍家话。陈名恩是个例外,他爷爷那一辈儿才逃难过来当了疍家人,而且是读过书的,所以他家祖传会读书认字儿,不光是他,和他接触时间长了的人多少也学会了一些汉话,说可能说不好,但是听没问题。

        这顿晚饭很对洪涛口味,大米饭+海鲜火锅,虽然没有任何调料只有粗盐,但一锅海鱼、贝类、虾蟹、海菜的味道还是很好的,主要就是食材鲜,就算白水煮吃起来也很棒。洪涛被船在海里拖了十多公里,饿了一下午,早就饿了,刚开始还不太放得开,生怕自己吃太多把别人的饭食给抢了,但是看到泊珠端来那个木盆里装的都是收拾好的海鲜之后,立马就不客气。里面有大半盆海鱼、贝类和螃蟹,随吃随加,足够了,甩开腮帮子吃吧!

        喝酒?不喝!这哪儿叫酒啊,和发酸的米汤差不多,还是专心致志的对付手中的大青蟹吧。这玩意在后世花钱都买不到,全是3、5年上的深海蟹,个个肉质饱满,吃什么蟹黄啊,那都是傻子,真正的大海蟹要吃肉,甜丝丝、咸丝丝的蟹肉,根本就不用沾作料,天天吃洪涛都不腻。

      第005章 心眼太多了

        聊天?不聊,光自己一个人说,那叫讲故事,他们说的自己又听不懂,有啥可聊的?女人和孩子们都在船篷的尾部单独用餐,洪涛和泊家、陈家父子坐在船篷当中,算是主桌了吧。他们吃饭也没桌子,就是光着脚坐在船板上,这一点洪涛很痛恨,因为他个子高,所以就得和个大虾米一样,弯着腰,幸好小时候上体校练过几年跪坐,否则吃一顿饭能把腰累断。

        “小哥读过书?”其他人都没洪涛这么好胃口,他们好像更喜欢吃那些籼米饭,对海鲜之类的兴趣不大,光看着洪涛一个人表演了。陈名恩端起酒碗,看着正和一直螃蟹腿奋战的洪涛,没头没脑的问了一句。

        “读过,我在澳洲上过10年学堂,不过我们那边的汉字和这边不太一样,大多数我都能认识,只是连起来,意思不见得理解得对。”洪涛还是无法适应此时的说话习惯,幸好这些疍家人也没有什么讲究,听到有太古怪的词汇,笑一笑了事。

        “10年学堂!为何不去考取功名,还要来打渔?”陈名恩的酒碗刚放到嘴边,又拿下来了,不可思议的看着洪涛。

        “在我们那边,上完10年学堂才能找得到比较好的活计干,当官不是靠读书,而是靠大家投票选。这个官不光要会读书识字,还得懂一些专业知识……比如说吧,管理造船的官员,他不光要会读书识字,还得明白造船的大概工序,知道让什么样的匠人到什么岗位上去工作才可以。如果他管理不好,那过两年大家就不用他了,把他选下去,换别人。”洪涛这还是悠着说呢,没敢说自己读了16年书,结果还找不到什么好工作,这已经是考虑到这时候人的接受能力,谁承想10年说的好像也有点多。干脆,将错就错吧,把那个虚无缥缈的澳洲说得再玄乎一点,以后自己万一干出什么比较出格的事情,大家也好理解。

        “你的阿爷就是我们选出来的乡老,还有这样的地方?那还要官家做什么?”泊福也听懂了洪涛的话,指着陈名恩向洪涛问。

        “官家?”洪涛没去给他们解释选举的事情,他听到了一个比较有时代代表性的词汇。

        “就是我宋朝的天子!咱叫他官家。”陈名恩一边说还一边冲着海岸方向抱了抱拳。

        “不知今年是哪一年?官家是哪一位?”洪涛终于知道自己穿越到了什么朝代,宋朝!可是宋朝分南宋和北宋,还得问问。

        “戊子年,绍定元年,绍定帝在位,叫什么咱也记不清,都是他赵家人就是了。”陈名恩喝了一大口酒,对这时的朝廷好像不太感冒。

        “我听说咱宋国正和北边打仗,现在的国都还是东京吗?”洪涛对绍定这个年号一无所知,绍定帝是谁,绍定元年又是哪一年也是推算不出来。他脑子里根本就没有什么历史时间,只知道南宋是12世纪初开始的,所以还得问一问。

        “那都是百年前的事情了,我的祖上就是当年为了躲避金人一路驾舟南下的,和你一样,打算贩卖货物维持生计。但这里的土人不接纳外乡人,话语又不通,无奈之下只得入了疍家,靠大海为生。”陈名恩不光给了洪涛一个模糊的回答,还说出了他的家世,一脸的愁苦,仰脖干了一碗酒。

        “哦……”洪涛也不知道该如何安慰他,只能是闷头不说话,同时心里默默盘算了一下。南宋建国百多年,那就该是13世纪初了,离南宋被蒙古人灭亡还有多久呢?这还得算一算。明朝建立应该是在14世纪中叶,元朝只有90多年,这些历史知识洪涛还勉强想的起来。那么做个简单的减法,结果让洪涛也有点郁闷了,好像离崖山之难也没几十年了,看来自己穿越到了一个不太安稳的年代,想混一辈子终老估计够呛。

        “不怕北人!他们很远,我们有船,只要有海,就可以活!”看到洪涛也闷了头,泊小二拍了拍他的肩膀,又拍了拍船板,用不太流利的汉语,一个词儿一个词儿的鼓励着洪涛。

        “二哥说得对,大海就是我们的家,谁也占不了它,来,我也敬大家一碗,感谢大家收留我这个外乡人。”洪涛想一想,也是,谁尼玛当皇帝,和自己有半毛钱关系啊,按照自己这点历史知识储备量和性格讲,要真是给扔到临安去,恐怕活不了几天就得被官府抓起来当了细作。

        生活习惯、说话方式、穿着打扮、一举一动都和别人不一样啊!这玩意短时间内改不过来,甚至一辈子都改不过来。如今误打误撞到疍家族群里,反倒是个好事情,至少他们不会因为自己和他们太不相同,而把自己弄死,这就是个很值得庆祝的事情,不管那个酒难喝不难喝了,来一碗吧!

        “小哥,你虽然是个外乡人,但咱陈名恩、咱疍家人不哄骗你。原本是想让你进了咱的连排船,做咱个后辈的,可是你读过书,入了疍家就不能上岸谋生了,更断了你的功名,让你愧对祖宗。咱想了想,这件事儿还是不作为好,明日等我亲家过来,咱们给你凑上盘缠,你还是去泉州看看,如果有去往南洋的大海船,你可以跟着他们回去。”大家的情绪刚调整过来,陈名恩又说话了。

        原本洪涛对这个陈名恩很痛快的收留自己就有点疑问,疍家人是社会底层,很多工作都不能做,连学堂都不让进,这是历代政府为了防止他们不受控制的一种手段,洪涛很清楚,后世里疍家的博物馆里也有这些介绍。但是这个陈名恩当时并没和自己说这些,他很可能就是为了占自己便宜,看上自己这个高高大大的身子骨能干活了。谁家来一个壮劳力,尤其是在生产力低下的古代,谁不高兴啊,而且这个壮劳力只需要管饭还不要工钱,比尼玛雇长工还省心。

      第006章 我会啥?

        不过洪涛也没在意,他本身也是要利用这些疍家人先站稳脚跟,互相利用嘛,否则人家凭什么给你饭吃,给你睡觉的地方。按照洪涛的计划,他先找到一个安身之地,弄清楚时代,想明白自己以后的发展路线,然后就和这些疍家人拜拜了,自己该干嘛干嘛去,他们还能扣住自己不成?就他们那个小身子骨,自己一个人能打趴下4、5个,真要跑起来,谁追的上自己?一个营养充足的现代人,还是个准职业运动员,和古人比全面身体素质,他们有一个算一个,都是白给。

        可是陈名恩的这番话,让洪涛很意外,也很感动。他不光不打算占自己便宜,还要借钱给自己,让自己返回家乡。按照他们这个经济水平,估计这笔钱也不是轻易能拿出来的,对一个只相处了几个小时的外乡人,就能倾囊所有,好人啊!而且洪涛回个屁的家乡,就算家乡真在澳洲,他也回不去啊。照目前这个航海水平,从中国南海去东南亚都是拿命在搏,再从东南亚去澳洲,给多少钱洪涛也不去,纯嘬死!

        “陈老伯……我们那边就是这样称呼和父亲一辈之人的,莫见怪。我不想回家乡了,我怕再碰上海难,家乡也没有人了,我是用父母留给我的家产购置的货物,连房子和地都卖了,再回去我只能要饭。我还是想留在这里打渔,别的也不太会干,打渔我从小就会。读书认字在我们那边不稀奇,我还可以教他们认字,算算术,不收钱,管饭就可以,如何?”没别的,洪涛对待好人从来都是瞎话,不说不成啊,有时候说实话比骂人还可恶。

        “你真想好了?我收你为干子,一旦成了礼,那你就是疍家人啦!”陈名恩没想到和洪涛说了结果,洪涛还是愿意留在这里。对一个读过书的人来说,当疍家人还不如要饭呢,在社会地位上,要饭的还能有翻身那一天,疍家人永远不可能。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01 14:07: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