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胤禵轻蔑地看着被压着跪在自己面前的长崎大名,冷冷一笑道:“此等废物留着何用,拉出去砍了。”数名戈什哈一拥而上,不过小太郎养生的嚎叫和挣扎,拖将出去,就在帐外挥刀斩下了那颗肮脏的脑袋,并将之悬挂在长崎堡的正门上。
“小人小太郎六叶见过天朝上将军。”小太郎六叶耳听着自家族侄那临时的惨叫,吓得赶紧跪倒在地,哆嗦地拜见胤禵。
“嗯?上将军?哈哈哈……”胤禵放声大笑起来,好不容易才忍住笑道:“你懂得汉语?不错嘛。”
“上将军,小人自幼向往天朝上国,上次小人就是因为劝阻家主的暴行而获罪,小人……”小太郎六叶唠唠叨叨地说着。
“好了,本帅没功夫听你这些废话,既然你选择投奔我天朝上国,本帅也不会亏待你,这长崎大名的位置就由你来干好了,具体该做些什么,自然有人会去通知你,去吧。”胤禵有些子不耐烦地挥手打断了小太郎六叶的废话。小太郎六叶一听能保住自家性命,还能当上大名,自是千恩万谢地去了。
仗打得很顺,不到半天的时间就拿下了长崎,这让胤禵高兴之余也有些子不爽,他还真没尽兴呢,有心去攻打其它城市,可惜他不敢违了胤祚的话,也只能在自个儿心中叨咕几句,心中琢磨着回去之后也得设法为自己搞出一支嫡系部队来,不过那是以后的事儿,现如今还有一大堆的将军正等着他发号施令呢。
胤禵清了一下嗓子,飞快地下达了下一步的作战命令——萧三郎率右分舰队十艘大型战舰,十二艘中型战舰及五艘补给船炮轰高知、奈良、神户、大阪;参将乔旺率左分舰队十二艘大型战舰,十五艘中型战舰及五艘补给船炮轰名古屋、横滨、千叶、江户,不必登陆作战,但务必摧毁其抵抗意志,其余各舰队原地待命,随时准备增援两路出击舰队;李柯率部驻扎长崎,维持城内秩序,梁思泽率部把守上西山。
康熙四十二年十一月中旬,东瀛幕府得到战报,刚知晓清军已然攻占了长崎,正人心惶惶,不知是该战还是该和之际,高知、奈良、神户、大阪,古屋、横滨、千叶等沿海城市全部遭到清军战舰的狂轰乱炸,十一月二十五日,大清舰队出现在江户港湾,大量的炮弹从天而降,将江户轰成一堆的瓦砾,原本就脆弱无比的德川幕府派出了求和使节,与大清签订了 《长崎条约》 ,条约规定:大清租借长崎为通商口岸,租期一百年,每年缴纳租金白银一两,大清商人可以在东瀛全境内通商,东瀛之海防由大清加以保护,大清保证德川幕府的合法统治,并承诺不干涉东瀛内政……
至此,长崎之战落下了帷幕,以大清全胜而告终,大清海军的初次亮相获得了圆满的成功,长崎事变标志着大清海军正式登上了历史的舞台。
第四部 夺嫡
µÚ¶þ°ÙËÄʮһÕ طìñÖ®·³ÄÕ
有资格玩政治游戏的人绝对不会是傻子,尽管有些人看起来很傻,但你若是真得以为对方傻得可爱,能欺负一把的话,那最终倒霉的一定是你自己。康熙老爷子的种没有一个是好对付的角色,这一点胤祚早就明了在心,尽管一直以来胤祚在与兄弟们的争斗中总是占尽上风,可每一回都不过是险胜而已,胤祚从来也不敢小看这帮子阿哥们,对这帮兄弟们可是打点起十二分精神来防备的,可没想到如此小心还是中了招,更令胤祚烦恼的是这一招原本是胤祚用来整老八一伙子的,问题是那球转了一圈却最终落到了胤祚的脚下,这让胤祚不免有种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的感觉。
这事情说起来好笑:康熙四十二年五月那会儿,为了不让老八一伙子人清闲下来,胤祚通过老三将整顿旗务的案子砸到了老八的头上,结果老八一伙子兄弟忙得不亦悦乎。还别说,老八这一回可是真的想干出一些实绩的,也很是卖命地按着胤祚的方子去整顿旗务,刚一开始倒也像模像样,老少旗人被那一套套的玩意儿整得个七晕八素地,凭着老八众多的手下倒也没出什么大乱子:
允许汉军旗人出旗为民这一条没问题,不少困苦之汉军旗人眼见脱籍之后还有田地可分,有银子可拿,倒也踊跃得很,一下子就有数千户汉军旗人出了籍,领了朝廷赏赐的东西很是开心地离开了京师到指定的地点谋生去了,为此,老八一伙子可是得到了康熙老爷子的嘉许。
清理开户人、拟定八旗新例也没什么大问题,尽管不少满族权贵甚是不满,但在康熙老爷子的压力及老八的手腕下,这帮子老少爷们也只能是私底下发发牢骚,将不满埋在心里,可做还是得照着去做。
旗务整顿前三条都问题不大,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可到了屯田却出了【创建和谐家园】烦了——田是分了,不远,就在京郊的密云县;种子、耕具也给了,甚至连住所都给这帮子闲散旗人们盖好了,按说条件够优惠了吧,比之给予汉军旗人的那点儿东西可是好得太多了;人也去了,一帮子老少爷们还真的去了密云,不过还没等老八一伙子兄弟开心一下,那帮子老少爷们到了密云直接把田地、房屋全给卖了,吃吃喝喝玩乐一把又溜达着回了京师,这回可就轮到老八一伙子兄弟傻眼了——一帮子老少爷们人多势众,还个个都是“国之栋梁”,骂没用,打又打不得,想来个杀一儆百,嘿,一大帮子老少爷们立马来个告御状,跑皇宫门口跪着去了,愣是让康熙老爷子面子上下不来。
事儿闹大发了,那帮子老少爷们个个都不是吃素的,连八大“铁帽子”王都被抬了出来,左一句祖宗规矩,右一句家族祖训,愣是让老爷子不得不收回了屯田的成命,如此一来,老八一伙子前头的努力就全泡了汤,事没少办,银子没少花,可到了末了却里里外外不是人,于是乎老八一伙子兄弟全“病”了,索性连朝也不去上了。
老八一伙子病不病的胤祚并没有放在心上,瞧个热闹倒也开心得很,可问题是老八也不是省油的灯,临“病”倒之前上了一本,言及整顿旗务势在必行,否则恐将有大祸,这话也真没错,别说朝臣们,就连康熙老爷子也明白这个理儿,胤祚自然也是同意这个意见的,可问题是老八临“病”前上本保奏胤祚去整顿旗务,而康熙老爷子竟然准奏了,这一回可就轮到胤祚去头疼了。
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是什么感觉?疼!分外地疼!胤祚不是不知道旗务整顿的必要性,虽说胤祚并不认同满八旗是皇权的屏障、国之武力保证,在胤祚看来统治者只要能让治下的百姓衣食富足,以法治国,倒也不怕民众起来造反——所谓的满汉分际在胤祚看来不过是一个笑料罢了,民众只要有富足的日子可过才不会去理睬坐在皇位上的究竟是啥人,即便是号称文攻武卫的唐太宗李世民也不是纯正的【创建和谐家园】,可也没见【创建和谐家园】起来造反。但问题是康熙老爷子不这么认为,老爷子虽说开明,总是标榜满汉一家,实际上心里头对【创建和谐家园】还是很提防的,眼瞅着满八旗逐渐堕落,老爷子打心眼里开始着急了,这旗务不整顿是不行的了。
老八一伙子兄弟都“病”了;老四被钱法、摊丁入亩之事所牵绊,早忙得七晕八素了;老三文人一个,在旗人中素来没威望;老十四领兵在外;其他那些阿哥能力差得太远,压根儿就扛不起这个任务,于是乎,老爷子就把这么个重任放到了胤祚的肩上,于是乎胤祚就开始头疼了——康熙四十二年十二月初七,胤祚正在家中议着老十四出兵得胜之后该如何运作之事,老爷子的诏书就到了:着胤祚领整顿旗务案。
靠啊,瞧这事整的,咋又转回咱头上了呢?胤祚除了苦笑,还是苦笑,看着自己的两大军师苦笑着说道:“二位先生,这差使怕是有些烦人了,现如今该当如何?”
旗务的事儿牵涉太大,邬、林两位心中都是清楚的,也早就知道此事很难,该想的主意他二人早就想过了,此时还真想不出什么太好的计策——一帮子老少爷们除了骑马射箭啥都不会,就算是会也只是会那些遛鸟赌博的玩意儿,个个嘴皮子能说会道,可干起营生来全是瞎掰,偏生还打不得,骂不动,这事情着实烦人。听完胤祚的话,邬、林二人还真是有些无可奈何,各自沉思着,一时间书房内静了下来。
这事儿早先就议过,那会儿两大谋士就没拿出个准主意来,就那四策已经算是绞尽脑汁才整出来的,看起来也算是可行的了,可结果却不是太美妙,现如今要他们再想出个好主意来怕也不是一时半会能有的,胤祚也不好催逼过甚。眼瞅着书房里的气氛有些子尴尬,胤祚起了身,笑着道:“二位先生,此事倒也不急于一时,迟几日再说也不妨,左右还有三日才是早朝,都议了老半天了,本王也有些子乏了,今儿个就先议到这里罢了。”
胤祚尽管心里头烦,可拿脸色给家里人看的事儿他是做不出来的,眼瞅着此事难决,便径自往兰月儿的院子去了,刚进了院子,无巧不巧地又遇到了兰月儿的嫂子福宁氏正在兰月儿的房中叙着话。胤祚虽说有些不待见兰月儿的哥哥察哈尔,可面子上却不能失了礼,忙笑着打招呼道:“嫂子您来了,本王事忙,没先来招呼一下嫂子,还请见谅则个。”
福宁氏一见胤祚来了,忙起身福了一下道:“王爷事忙,奴家不敢多打扰,这就先告辞了。”
“都这会儿了,嫂子还是用了膳再回罢了。”胤祚客气地说道。
福宁氏低着头回道:“多谢王爷抬爱,奴家家中还有些事,就先回了。”
胤祚也没强留,笑了笑道:“也好,嫂子有事尽管忙去,但凡有用得着的本万的,尽管开口招呼一声,月儿,你送送嫂子。”
察哈尔头前谋官不成,也属于闲散旗人之一,尽管顶着额真牛录的衔儿,其实就是一个浪荡无形之人,弓马也普通得很,压根儿就够不着大内侍卫的选拔标准,整日里就知道瞎混,头前被打发到密云屯田的就有他一个,田没屯,闹事的人里头这货还是领头的几个之一。胤祚向来就瞧不上此人,一向不让其上门,当然,兰月儿私底下拿自己的私房钱补贴哥哥的事情,胤祚是很清楚的,只不过胤祚看在夫妻的情分生不想管而已,可总纵容着也不是个办法,待得兰月儿送走了福宁氏,胤祚笑着问道:“怎么,今儿个又拿出了多少私房钱?你哥哥头前卖了密云的地,不会一下子就都输光了吧?”
胤祚的话虽是笑着说,可话里的意思却有些寒得紧,兰月儿向来是知道胤祚的脾气的,也没敢隐瞒,低着头道:“王爷,这事儿是这样的,哥哥他碍着祖宗的家规,始终没个正当的营生,整日瞎混,让王爷生气了,可现如今,哥哥也想着努力,他想……”兰月儿顿了一下,咬了咬牙道:“哥哥想搞海运,托人整了份关封,让广东一家商户出面做事,银两倒是不缺,对方肯出,可就是没大船,想拖妾身帮着说项,妾身知道王爷不待见哥哥,可妾身只有这么个哥哥,眼看哥哥想要谋个营生,也就厚着脸皮来求王爷了。”
嗯?胤祚眼前一亮,似乎想起了什么,可有抓不住,不由地陷入了沉思之中……
第二百四十二章 八旗难题(一)
自清开朝以来,一直对旗人采取的是“恩养”政策,八旗人免征差徭、粮草、布匹,从此只承担兵役,给予各种特权,让旗人中稍有点本事的人出任官职,试图让他们衣食无忧。刚立朝那会儿旗人并不算多,大家伙日子过得也算是滋润,可到了后来,人口繁衍,旗人渐多,朝廷的日子就不太好过了,尤其是康熙三十七年平定葛尔丹叛乱之后,已数年无战事,旗人无用武之地,空费钱粮,一者是朝廷粮饷之耗费日甚,二来闲散旗人日渐增多,治安也成了大问题,三来嘛,作为国之武力屏障的八旗日渐【创建和谐家园】也是康熙老爷子无法忍受的根由所在。
为解决八旗问题,康熙老爷子可没少做出努力:为了保证八旗的武力,每年的比武考核、围猎都是必不可少的事儿;强制八旗子弟学习满语;禁止满汉通婚;除每月的例银之外还时常另有恩赏——康熙三十七年从国库拨出库银五百四十一万五千余两恩赏所有的旗人,平均每户都有数百两之多;康熙四十二年初又再次拨出库银六百五十五万余两银子恩赏八旗;康熙四十二年五月为了整顿旗务,又再次拨出田亩、耕具、耕牛合计三百余万两银子安置闲散旗人。如此多的举措不可谓不尽心了,只可惜全都打了水漂,一点用处都没有。
学习满语?别说普通旗人,即便是王公权贵们平日都不讲满语,康熙老爷子虽说不时地用满语下诏,可他自个儿平日也不讲满语,这学习满语自然是没什么效率的,大家伙不过是应付了事而已。至于禁止满汉通婚更是有些可笑——康熙老爷子自个儿后宫里头汉族嫔妃可是不少的,王公权贵里头娶汉族女子为侧福晋的也不在少数,这上行下效之下,除了那些没权没势的普通旗人之外,这一条也没什么效力。
恩赏银两这事儿更是可笑,康熙老爷子拨出的银子不算少了,可那帮子八旗子弟花银子的本事更是高,这头银子到手,那一头就挥霍得一干二净。到如今不少贫困的旗人已经沦落到典当旗甲禄米度日的份上,实在穷得没办法了,剪径打劫的事儿可也没少干,这京师的治安能好才是怪事。
康熙老爷子做了那么多事儿里头唯一有点儿效果的就是比武考核与围猎,虽说耗资巨大,但好歹算是保住了一点儿八旗的血性,当然这也跟老爷子继位之后战事不断有关,然而随着葛尔丹叛乱被平定之后,已经久无战事,八旗的训练也日趋流于形式,战斗力每况愈下。
清之所以能立朝靠的就是八旗之力,为此无论是谁坐上了那把龙椅都不可能不重视八旗,虽说康熙老爷子手腕高超,愣是将满汉之间的民族矛盾调合得很是淡薄了,可矛盾毕竟还是矛盾,并不因为淡薄了就不存在了,八旗的事儿若是不能解决好必然是会影响到皇权的稳固的,问题是没有人能拿出个解决八旗难题的法子,即便是康熙老爷子自个儿也是束手无策。
自古以来,少数民族入主中原的事可是不少,远的有杨坚、李世民,近的有蒙元,该如何巩固皇权做法则不一——杨坚、李世民的做法是将自身完全融入汉族,拼命宣称自己就是【创建和谐家园】,此等做法的代价就是完全丧失了自身的民族,成为汉族的一部分;蒙元的办法就是杀,杀得【创建和谐家园】不得不服,可问题是蒙元再能杀总不能将所有的【创建和谐家园】都杀光吧?于是乎等蒙元一腐朽,【创建和谐家园】便揭竿而起将蒙元打得无处藏身。
满族入主中原其实已经不是第一次了,在宋朝时入主中原的金就是满族人的祖先,当时的金所采取的也是蒙元的那套做法,结果也是极其糟糕,这一次满族入主中原可是学乖了不少,不再采取蒙元那一套高压政策,转而采取安抚为主,强权为辅的政策,就目前的局面来说倒也算是成功,但依旧存在一个问题——满族历代统治者都不愿意满族汉化,不愿意像李世民那样将自己的民族全然汉族化,如此一来麻烦就来了。
满族汉化这是历史的大趋势,这一点胤祚有过后世的经验,心中是很明白的,只不过汉化也分成主动和被动之分,满清灭亡之后,满族是被动汉化,一帮子只懂得享受的大老爷们在满族灭亡之后的日子可是过得极为凄惨的,若是主动汉化,像李世民那般主动融入汉族其实更为理想,至少不会落到后世那等【创建和谐家园】的地步。只不过胤祚这会儿也只能在心里头想想而已,压根儿就不敢跟任何人说起,别说这会儿胤祚还不是皇帝,即便是已经登上了帝位,遇到八旗问题都得小心,否则皇位都不见得能坐得稳,真要想对八旗动大手术只能等到皇权稳固之后才有可能。
康熙老爷子将八旗难题交给胤祚,与其说是一种考核,不如说是一种无奈,因为老爷子自个儿心中也没有答案,虽说老爷子自己也明白这个难题实在是太棘手了,可还是想看看胤祚能不能别出心裁找出一条可行的路来。
让旗人自谋生路?不可能,这主意今儿个一出,明儿个胤祚就可以到宗人府去喝茶了,跑胤祚府上来闹事的绝对不会少过万人,这等馊主意胤祚连考虑都不会去考虑,即便要变革八旗胤祚也只会采取渐进的方式。朝廷继续荣养?那更是行不通,这会儿旗人已经是数百万了,再这么繁衍下去,到了后世那还不得上千万,这会儿国库有钱倒还能支撑,真到了战事一起,国库空了又该如何是好?总不能将问题都压下,到时候一个总爆发,那乐子可就大了。
开股份制公司,让旗人拿股份?嘿,胤祚前世那会儿看网络小说倒是曾见过,这法子倒也不是不可行——旗人中不乏经商奇才,胤祚门下奴才刘明川就是其中的代表,可问题是这法子并不能真儿个解决问题,胤祚早就考虑过此事了:以胤祚名下众多的垄断产业为依托,拿出一些垄断项目作为公司起步的基础并不难,加强管理之后给八旗一些分红也是件容易的事情,但却不能解决八旗【创建和谐家园】的根子问题。别看胤祚瞧不起八旗,但胤祚想要登上皇位,乃至坐稳皇位离开八旗的支持是不可能的事儿,至少在胤祚没将皇权稳固之前是离不开八旗的强力支持的,一个腐朽的八旗可不是胤祚想要看到的结果。
拿股份公司来荣养八旗跟拿国库来荣养八旗虽说略有些进步,可并不能解决八旗无所事事、日趋【创建和谐家园】的问题,这样的法子根本没有实际的意义,即便是康熙老爷子也能看得出其中的蹊跷,就更别说胤祚自个儿了,当然,也不是说这个法子就不能用,至少能解决八旗子弟的收入来源问题。
康熙老爷子要的是一个能保持八旗血性及战斗力的法子,这可就难了——别说现如今没战事,八旗训练流于形式,即便将来有战事,按胤祚的计划,那些战事也大多是发生在大洋之上的海战,就八旗那帮子只懂得骑射的货色压根儿就玩不起,只能是当看客的份儿,唯一能用得上的就是再次平定准格尔,或是跟“北极熊”之间的冲突,然而八旗的兵制又跟胤祚的建军思想完全冲突,胤祚若是上了位,改革军制势在必行,八旗能派用场的地方其实并不算太多,当然骑兵还是以八旗为主的,毕竟八旗是马上民族,骑术是没说的。
¡¡¡¡ÄÑ£¬ÊµÔÚÊÇÄÑ£¡Ø·ìñÏëµÃÍ·¶¼ÌÛÁËҲûÏëµ½Ò»¸öºÃÖ÷Ò⡣طìñ×øÔÚÀ¼Ô¶ùµÄ´²ÉÏÏëµÃÈëÁËÉñ£¬¸÷·½Ãæ¶¼¿¼ÂǹýÁË£¬¿ÉÐÄÀïͷȴʼÖÕû¸öµ×¶ù¡£À¼Ô¶ùÖªµÀØ·ìñµÄÆ¢Æø£¬Ò²²»¸Ò´ò½ÁØ·ìñµÄ³Á˼£¬Ö»ÄÜĬĬµØÊÌÁ¢ÔÚÒ»ÅÔ£¬µÈºò×Å¡£
兰月儿不敢打搅胤祚思考,可有人敢,正当室内静悄悄的时候,逸雪郡主的小脑袋在房门口探了出来,一根小手指按在自己的唇上,示意房中的丫鬟们不得出声,接着蹑手蹑脚地往房中走去,轻轻地走到胤祚的身边,大叫了一声:“阿玛!”顿时吓了胤祚一大跳,小丫头片子可是得意地大笑起来,咯咯的笑声飘荡在房中。
“呵,小逸雪啊,又调皮了,瞧阿玛打你的小【创建和谐家园】。”胤祚一见是自己的宝贝女儿,顿时乐了,一把将小丫头抱了起来。
“敢打我,我就哭。”小家伙吐了下舌头,做了个鬼脸儿,瞧得胤祚满心疼爱,在小丫头的脸上使劲地亲了一下。胤祚的胡须渣子刺得小丫头片子一阵生疼,小丫头毫不客气地推开胤祚的脸道:“不要,阿玛脸上都是刺,人家十四叔都不这样。阿玛,十四叔怎么都不来了,人家有点想他了。”
想老十四?嘿,这小家伙怕是想老十四的礼物了吧?胤祚哈哈大笑起来。老十四知道胤祚最疼爱逸雪郡主,每回来胤祚府里头总忘不了给小丫头带礼物,都是些小孩儿的玩意儿,倒也把小逸雪哄得很是开心,跟老十四特别合得来,自打老十四领了出征令到如今已经有半年多没来胤祚府中了,小逸雪可真有些想那个不时带礼物来的十四叔了。
“你十四叔去打坏蛋了,多半会就能回来。”胤祚笑呵呵地摸了一下小逸雪的头道。
¡¡¡¡ÒÝÑ©¿¤Ö÷ÀµÔÚØ·ìñµÄ»³ÖУ¬Ì§ÆðСÁ³¿´×ÅØ·ìñµÀ£º¡°°¢Â꣬ʮËÄÊåµ½ÄÄÈ¥´ò»µµ°°¡£¬Ôõô²»´øÎÒÒ»ÆðÈ¥£¿¡±
到哪去?嗯?胤祚突然想了一件事儿,一时间忘了回答小逸雪的问题,小家伙可不干了,一把拉住胤祚的下巴,可着劲地撒娇道:“阿玛,你倒是说啊,十四叔到哪去了?”
“啊。”胤祚回过神来,笑了一下道:“到东瀛啊,很远的,要坐大海船去。”
“大海船?阿玛,我也想坐船,头前大哥、二弟都坐过船了,阿玛偏心,就是没带我坐过。”小丫头片子小嘴一憋,立时准备来场眼泪大戏。
得,这小丫头要真是哭起来,那可就是没完没了的了。胤祚赶紧哄道:“成,赶明儿等阿玛有空了,一定带你去坐大海船好不?”
“真的?阿玛啥时有空啊?”小丫头歪着脑袋问道。
呵呵,还真是个叫真的小家伙,不好蒙啊。胤祚苦笑着摇了一下头道:“等开了春,你十四叔回来的时候,阿玛就带你到青岛坐船去成不?”
小丫头片子歪着头想了一会儿,伸出一根小指头道:“拉勾,阿玛可不能骗人。”
“好好好,阿玛跟你拉钩。”胤祚笑着跟小家伙拉了勾,将她放在地上道:“去玩罢,阿玛还有点事,一会儿就去陪你玩好不?”
“恩。”小逸雪用力地点了下头,自顾自地跑出去了,胤祚怜爱地看着小家伙活泼的背影,心中却恍然有种明悟,沉吟了一下,对始终侍立在一边的兰月儿道:“你哥哥的事儿,本王自有主张,断不会让你为难的,本王还有点事,这事儿回头再说。”话一说完大步向房门走去。
¡¡¡¡¡°Ò¯£¬Äú»¹Ã»ÓÃÎçÉÅÄØ¡£¡±À¼Ô¶ùÑÛ¼ûØ·ìñÒª×ߣ¬ÎóÒÔΪطìñÒòΪ²ì¹þ¶ûµÄʶùÉúÆøÁË£¬¸Ï½ô½ÐÁËÒ»Éù¡£
“啊,没事,月儿你先用着,回头让人送些吃食到书房就成。”胤祚回头笑了一下,急匆匆地向着书房而去。
第二百四十三章 八旗难题(二)
“二位先生,本王倒是想到了一个法子,却不知是否能用,请二位先生帮着看看。”胤祚对匆匆赶到书房的邬思道、林轩毅二人点了下头,示意二人入座。
“老十四出征已然两月有余了,虽说消息尚未传回,但依本王看来胜利却是唾手可得的,以我军如此强大的实力也容不得倭国反了天去,长崎必然落入我大清之手,这一点是无可置疑的事情,可该如何经营长崎却还有个计较,本王打算让八旗出面来管理长崎。”胤祚面色平静地说道。
邬、林二人听完了胤祚的话,都有些愣住了,没有马上搭话,各自沉思了一会儿之后,林轩毅问道:“王爷打算如何让八旗来管理长崎?”
“本王打算成立一个八旗商号,专营远洋贸易,以长崎为八旗商号的驻点之一,并给予关税优惠,以此来确保八旗给养之来源,同时由各旗轮换驻防长崎,所有参与驻防轮换的都为八旗之闲散兵员,一来是练兵,二来是让那些闲散旗人有个出处。如此一来,本王建设远洋水师也算是能名正言顺,再者让八旗尝到海外贸易之甜头,将来跟英、荷两国的战事也能少些阻力。”胤祚笑着解释道。
胤祚这个想法放之后世其实并不稀奇,不过是英、荷两国东印度公司的翻版而已,只不过是在为殖民做准备罢了。俗话说哪里有剥削哪里就有反抗,日本现如今是被大清水师打成了渣,可一旦时间久了,好了伤疤就会忘了疼,再说大清殖民日本,必然侵犯到当地豪门的利益,如此一来冲突就是难免的,以八旗目前的战斗力而言,收拾一下日本还是轻而易举的事儿,拿八旗去那儿练练兵,顺带欺负一下日本那些豆腐兵其实也是个不错的选择,当然这只是胤祚的初步考虑,能不能行得通却还难说得很。
“成立八旗商号倒也不难,只要王爷肯投入海船,八旗乃至圣上倒也不会反对,若是经营得当,盈利也属可观,可要让八旗轮驻东瀛怕是有些不易,先不说圣上那儿是否能通过,即便是能,该派驻多少兵?怎么轮换?那帮子老爷兵到了东瀛能不能震住场面都是疑问。”林轩毅摇了下头道。
唔,也是,老爷子那头会不会同意呢?按说八旗公司能有盈利得话,国家财政倒也能省下一大块,就这一条老爷子也没有不同意的理,可要派旗人去驻扎东瀛这一条可就难说了,若是光成立一个远洋贸易公司让八旗白拿钱却也没有任何的意义,现如今搞海运的八旗权贵早已不在少数了。胤祚有些懊恼地摇头苦笑了一下,看着一直默默不语的邬思道问道:“邬先生以为如何?”
“此法倒也不是不可行,不过却还有得计较。”邬思道淡淡地说道:“此次征东瀛虽说胜利可期,可对于王爷来说其实并不是什么好事,出征的都是王爷的嫡系部队,领军的十四爷虽说并不完全算是王爷的人,可毕竟在外人眼里也算是王爷的亲近之人。一场仗打下来,王爷算是有功了,可圣上心中难免会有瓜葛,还得防着小人作祟,若是任由李柯部占据着东瀛,说闲话的未免就会多了起来,与王爷之大计不利,一个不小心就是万劫不复之境。现如今让八旗去驻守长崎也算是说得过去,只是王爷却得做出巨大的牺牲。”
牺牲?呵呵,这也是没法子的事情。胤祚早就知道两大谋士始终都不赞成开展海运,就是怕影响到夺嫡大计,可胤祚也是没法子,总不能看着后世中华那些惨况发生吧?至于牺牲,胤祚早已作出了无数的牺牲了,倒也不差再次作出牺牲,关键是要看值不值得。胤祚苦笑了一下道:“请邬先生直言便是,若是能达成此事,本王倒也不吝牺牲。”
“匹夫无罪,怀璧其罪也,王爷左手金钱,右手军队,圣上即便不疑,也架不住小人之风言。此战之后,王爷当上本为有功之臣请赏,将李柯、刘双成调入兵部,绝不可让其二人再带兵,此其一也;上本成立八旗商号,捐出大批海船此为其二;让八旗闲散兵员轮驻长崎,就以两年为期进行轮换好了,兵额可以按五千人马进行核算倒也可行。王爷做出如此牺牲来争取此事圣上倒也无不准之理,只是王爷却要元气大伤了,不过若是能得到圣心却也勉强值得。”邬思道原本平静的脸也露出了一丝微微的不满。
圣心?唉,若是能将八旗的血性激发出来,乃至将整个民族的血性激发出来,再大的牺牲也算是值得,金钱等不过是身外之物罢了,再说咱身上的钱早就多得花不完了,至于李柯部若是因此而被遣散倒是个麻烦事儿,这可是唯一一支参加过两栖作战的部队,绝不能轻易地就放弃了,调走李柯是可以,但这支部队还是必须掌握在手上,只要不让他们靠近京畿也不会有事,就将整支部队调到广东好了。胤祚打定了主意,笑着道:“这等牺牲本王还是承担得起的,就依先生的意思办好了。”
邬思道眼见胤祚主意已定,突地笑了起来:“王爷能有以天下为念的心,圣上定会看在眼中的,此事倒也不急,在上本之前,还有不少事要做。”
厄,敢情老邬同志跟咱还开起玩笑来了,呵,有意思。胤祚笑着道:“不错,是有不少事要做,先让刘明川将商号如何成立、如何运作的章程拿出来,这事儿就烦劳林先生去操劳了,本王就去跟那帮子八旗统领们打打交道,顺便透个口风也好,免得到时候碍手碍脚的,也是件烦心事儿。另外让‘鸿鹄’将老四、老八那头盯紧点,别让他们搞出啥名堂来,这事儿就请邬先生提点一、二了。待老十四的捷报传来,本王再上本却也不迟。”
胤祚既然已经将事情安排下去了,邬、林二人自然也不会推辞,各自应承了下来。头前胤祚光顾着忙事儿,到了事情落定,才发觉自个儿肚子早就饿得咕咕直叫了,忙将丫鬟们送上来的午膳随意地扒了几口,径直往后院去了,兰月儿还等着他去安抚呢。
察哈尔,兰月儿的兄长,长得倒是一表人才,人高马大,五官端正,若不是那双眼睛太活了一点,倒也算是美男子一个,一张嘴更是能说会道,满嘴能跑火车,吃喝嫖赌样样都拿手,弓马本事却稀松得很。胤祚向来不怎么待见这位大舅子,除了逢年过节的,一般是不让他上门的,今儿个胤祚突然派王府旗牌去叫了他来,为的就是要让他去放放风声,不过察哈尔却不知道胤祚的用意,见了胤祚那双腿不由地就打哆嗦,无他,这货以前打着胤祚的旗号坑蒙拐骗曾被胤祚胖揍过几次了,见了胤祚就跟老鼠见了猫一般。
“察哈尔,你也老大不小了,整日晃荡算个什么事儿,本王听说你打算搞海外贸易,嗯?有这么回事吗?”胤祚不咸不淡地问了一句。
“回王爷的话。”察哈尔吞了口唾沫道:“奴才也曾听人谈起过海运的厚利,就想着,嘿,就想着也能参上一手,奴才也不小了,这坐吃山空的事儿总是不太好的,还请王爷成全。”
“哦。”胤祚不置可否地点了下头,突然问道:“你懂海运吗?那可不是闹着玩的事儿,若是赔了又该当如何?”
“王爷,奴才对海运还是知道一些的,这海运以丝绸、陶瓷、茶叶为大宗,一斤中等茶叶在江南收购是一两八钱银子,到了南洋是十两一钱,到了西洋是十一两二钱,丝绸……”
呵,这小子还真的下过苦功去了解行情,嘿,有点意思。胤祚挥了下手打住了察哈尔的话,笑了一下道:“大海行船没个准儿,若是船沉了,那就是全赔了,本王问你,若是赔了又该当如何?”
“啊?”察哈尔傻了眼,一时间不知道该怎么回答,愣愣地站在那儿,他倒是想说赔了不是还有妹夫您撑着吗,可这话打死他也不敢当着胤祚的面说出来。胤祚瞥了眼有些呆了的察哈尔,轻笑了一下道:“若是你自个儿去玩海运,别说本小利薄,一个不小心就是满盘皆输,不过嘛,若是跟旗里一道出面,本王倒是可以成全的,你不妨去找赫塔(正白旗统领)商议一下,有什么话让赫塔来跟本王说好了。”
察哈尔愣了一下,不太明白胤祚的意思,可胤祚已经端茶送客了,他也只能稀里糊涂地出了门,径直奔赫塔家去了……
第二百四十四章 八旗难题(三)
成立八旗商号可不是件小事儿,不是说成立就能立马成立的,也不是康熙老爷子下道诏书就能成事的,这里头的牵涉可是大得很,不但牵涉到人员安排、资金调度还牵涉到各旗的利益分配等等事务,千头万绪地乱得很,不过胤祚既然决定要做,自然是打算做到尽可能的完美。
经商人才胤祚是不缺的,手下商号中经验丰富的老手一大把;资金也不成问题,老爷子若是能同意此策,则国库里头拨出一部分,胤祚出一部分,八旗那些权贵们在凑上一部分,成立一家大规模的商号其实并不难,真正难的是两条:一是如何过康熙老爷子那一关,以及如何闯过朝议的问题。其二就是各旗利益的分配问题,这其中就包括如何将各八旗权贵手中那些零散的船只整合到一块儿的问题。这两条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可就难了,不过也不是没法子。
胤祚一向认为去求别人,不如让别人来求着自个儿,这一头胤祚通过察哈尔的嘴将一星半点的风声放出去,没多久满京师的八旗权贵们一准就知道了,能有利可图的事儿大家伙一准跑得都飞快,真到了八旗权贵们都求上门来的时候,这主动权可就落到胤祚的手中了。一旦摆平了那帮子八旗权贵,由着他们去压康熙老爷子就范比啥都管用——别看一帮子满族权贵平日里都是懒懒散散的,个个见到康熙老爷子满口子圣上英明叫得响亮,可一旦牵扯到利益,那就啥花样都敢玩出来了,头前老八一伙子可就是被这帮子老少爷们生生给整“病倒”的。
风声放出去了,没几天果然传得沸沸扬扬,别说满族权贵们,就连普通旗人都也得到了一些消息,一时间京城里头热闹了起来,说啥的都有,那话越传越神,谁也不知道哪个消息是真的,哪个消息是假的,当然这也离不开“鸿鹄”的推波助澜,得知消息的满族权贵们蜂拥着到胤祚府上拜访,试图得个准信儿,可没有谁能见得着胤祚本人——毅亲王病了,一概不见客。不过那帮子权贵们也没白走一趟,或多或少地都从亲王府的下人们口中得到了一些“有用”的消息,个个满怀憧憬地去了,只等着胤祚“病”好了,再行议事。
胤祚“病”了,当然不是真的病了,也不是得了心病,胤祚不过是在等消息罢了,一边是等老十四大胜的捷报传来,另一边是等刘明川会同两大谋士将八旗商号的运作章程以及利益分配方案拟定出来而已,当然让八旗权贵们多猜疑一下对胤祚下一步跟他们之间的谈判也是有利的,所以胤祚就这么“病”了十几天,连朝都没去上,而康熙老爷子竟然也不闻不问,并没有像往常那样派个御医、太监之类来过问一声。
胤祚说自己病了,满京城的人相信的只怕不多,至少老八一伙子就不相信,刚被那帮子八旗老少爷们整得灰头土脸的老八自然不会放过那些早就传遍了京师的消息,可问题是那些消息乱七八糟地,压根儿就没个准儿,谁也不清楚胤祚究竟想要搞些啥妖蛾子。说实话,老八现如今着实有些子凄惨,被老四在河南痛击了一番,伤口到现在都还没好呢,好不容易想着做一回实事,偏偏又搞砸了,若是真让胤祚把整顿旗务的事儿给办妥帖了,不就把自个儿兄弟三个都给比下去了,老八自然是不想让胤祚成功的,不过想搞破坏总得知道胤祚究竟想干啥不是?
“老六手中产业不少,其中海外贸易可是大头,偏生大型海船都捏在他手中,别人即便是想搞也只能从老六手中分点儿残羹剩饭的,这回老六放出的风声跟海运可是脱不开关系的,老六会不会是打算搞出一些海船来收买八旗,然后再另有图谋,就是不知道老六到底图个什么?那帮子丘八混帐真儿个能听老六瞎指挥不成?”众人议了好久之后,老九胤禟将所有的信息整理了一番之后,摇着头说道。
胤禩苦笑了一下道:“老六手中筹码多,真要收服那帮子丘八虽说不易,可也不算太难,可收买了人心之后,总不会就这么算了吧,这其中必然有蹊跷,温先生以为老六下一步究竟会怎么走?”
“说不准。”温瑞和轻轻地摇了下头道:“但依普横看来,六爷的举动必定不会无的放矢,现如今六爷的意图不明,不过也不是没办法破解。再过些时日,征东瀛的捷报必定会传回来的,普横料定到那时就是六爷现底牌的时候,此次东征全部都是六爷的人,这其中就有着大把的文章可做,王爷不妨给六爷加点料。”
“嗯?加点料?温先生之意是……”胤禩眼前一亮,似乎想通了其中的关键。温瑞和只是但笑不语,胤禩呵呵一笑道:“好!就这么办,先给老六【创建和谐家园】底下加把火,看他还如何‘病’得下去。”
雍郡王胤禛最近很忙,河南的唐摊丁入亩之定税已然到了收尾阶段,正忙着赶制定律,已备推广到全国,而钱法的事儿也正开展得如火如荼,各种调查、研究报告等着他去审核,事情多得不可开交,但不管怎么忙,对胤祚的一举一动他可是不会掉以轻心的,胤祚受命整顿旗务乃至京师里那些子有头没尾的消息胤禛倒也是清楚的,可他也不明白胤祚究竟想搞什么名堂。尽管自个儿的事儿都忙不完,可胤禛却绝不希望胤祚能成事儿,也正琢磨着给胤祚下点儿烂药,在这一点上跟老八可是不谋而合的,一伙子人商议了半天,最终还是唐国明点出了东征军队组成的问题,也跟老八一样准备在这上面做些文章,让胤祚去忙乎一阵子。
算计复算计,大家伙都忙着算计,也都等着捷报传来的那一天,一个春节大家伙都过得不怎么舒心,除了正月初一那天大家伙都进宫拜了年,在宫中好生热闹了一番之外,大家伙都没闲着,该做的准备可是都没拉下。
老十四算是很争气,康熙四十三年二月二十五日,先行回归的分舰队就将捷报带了回来——远征军大胜,歼敌万余,自身仅伤亡不到一千;东瀛屈服,割让长崎为租界;赔偿战争损失八千万两白银,分三年付清;开放东瀛全境,允许大清商人在全境经商;东瀛不得拥有水师,其海防由大清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