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第二百二十八章 雷霆计划之风起太平洋(三)
俗话说得好:十隔三日当刮目相看。老十四自打三月份整出科场弊案之事后,就像换了个人一般,不再有往日的率性和妄为,行起事来也沉稳了许多,加之高大的身材、国字脸,倒也颇有番“大将军王”的风度了,见到胤祚进了厅堂立刻站了起来,全然没有了往日的佻脱,很是客气地道了声:“六哥。”
嘿,不经一事,不长一智,这小子上回整出如此大案没受什么罪反倒成熟了起来,不错,不愧是老爷子的种。胤祚摆了下手道:“老十四,在你六哥面前就不要来这套了,说吧,找六哥有啥事?”
老十四咧着嘴嘿嘿一乐道:“还是六哥爽快,小弟也就不客气了,这回征东瀛六哥怎么着也得把这差使给小弟拿下了。”
呵,这臭小子还真是的,叫他随意一点,他倒好,直接下起命令来了,娘的,老子欠你的啊。胤祚一听老十四的口气心中顿时有些不高兴,皱了下眉头道:“老十四,打仗的事儿可不是闹着玩的,那是要死人的,你若是有个好歹,叫哥哥如何跟额娘交待,嗯?”
老十四原本就是个灵醒人,眼见胤祚皱起了眉头,顿时醒悟过来自个儿的话怕是有些不妥,可也不想多解释,嘻皮笑脸地道:“嘿,六哥,小弟整出了份作战计划,六哥帮小弟看看可有疏漏之处?”
靠,这是哪门子的作战计划,纯粹是灭国屠城计划,娘的,这臭小子结合蒙古骑兵横扫欧亚那一套,搞出了这么个东西,还【创建和谐家园】的狠毒。不看不知道,一看还真把胤祚吓了一大跳——老十四的计划不是不可行,实际上以胤祚所拥有的大型海船为运兵船、后勤舰,再加上山东水师的战船,想要灭掉日本压根儿就不难,当然采取的就是所过之处寸草不留的屠杀政策。
这套方案先不说能不能在朝议上通过,就说这等屠杀灭族的计划与胤祚的初衷可是截然相违背的。胤祚是很讨厌日本人,也想着征服日本、殖民日本,可胤祚并不是屠夫,那等灭绝人性的事儿胤祚是做不出来的,也没必要去做;再者,按老十四的计划所有动用的人力物力大得吓人,即便是大清国再富裕也经不起老十四这么折腾的。胤祚皱着眉头道:“老十四,你的胃口未免太大了些,你算过账没有,嗯?若是按你这份计划去走,国库搬空了只怕也不够,这玩意儿能通得过朝议吗?”
老十四呵呵一笑道:“六哥,既然要打那就索性一劳永逸、免除后患,省得那帮子倭寇整日价闹个没完,六哥您说是不?”
是个屁!这臭小子简直讨打,这玩意儿若是真的递上去,老子所有的辛苦全白费了,或是让老十、老十三捡了便宜,老子跟谁哭去。胤祚的脸顿时黑了下来,刚准备教训一下老十四,这小子立马改了口:“六哥您别急,这计划是大打的折子,小弟这里还有份小打的折子,六哥您也看看。”老十四从袖子里取出了一叠纸拿在手上,一副可怜兮兮的样子看着胤祚,搞得胤祚有些子哭笑不得,摇了摇头接过了老十四那份所谓的“小打”计划。
老十四这份“小打”计划跟胤祚的战术思想完全一致:以突袭拿下长崎,以长崎为根据地,依靠船坚炮利对日本沿海各城市进行轰击,以动摇日本抵抗之决心,正如胤祚前世那会儿英国佬所干的相类似。只不过老十四这份计划仅仅是作战计划,并没有表明所要达到的目的和相应的行动步骤,只能算是为战而战罢了。胤祚看完了老十四的计划倒也没有就战术思想提出什么不同的意见,只是淡淡地问了一句:“打完之后该干些什么?说说你的打算。”
“让倭寇交出长崎事变的主事者,索赔。”老十四很是干脆地说道。
嘿,索赔?这小子能想到这一点倒是不容易了,看样子这小子近来还真的变化不小,比起那帮子只知道威加四海,啥子显泱泱大国之风度的酸儒强得多了。胤祚笑了一下道:“索赔?好啊,你打算索赔多少银子?心中可有数?”
“嘿,这个小弟倒是没算过,管它的,到时候将倭寇的国库清空就得了。”老十四大大咧咧地说道。
一听这话,胤祚除了苦笑还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摇了摇头,从自个儿的袖子中取出早已拟定好的一揽子计划递给了老十四道:“你把鸡都杀了,到时候到哪去取蛋?好生把这折子都给我背下来,回头朝议时别出了岔子。”
老十四飞快地将胤祚的那份计划过了一遍,眼睛一亮道:“嘿,还是六哥知道小弟的心,到时候看小弟的,断不会让六哥失望的。”
“嗯。”胤祚点了下头道:“打仗有得你打,可谈判的事却是礼部的差使,有空不妨到三哥家走走,顺便知会一声,免得朝议时出乱子。”
老十四脸色一肃道:“六哥放心,小弟知道该怎么做,后日便是朝议,小弟还得部署一下,就先告辞了。”
送走了老十四,胤祚径自回了书房,笑着说道:“老十四求战心切,倒也算是有些能耐,一份作战计划着实颇为可取,本王也能放心不少,现如今就是怎地绊住老八的手脚才好,二位先生可有何妙策?”
林轩毅微微一笑道:“若是让八爷去整旗务倒也可行,若是王爷并不计较能否成功则更是件易事,厉何有四策:一是允许汉军旗人出旗为民,并给予一定的金银作为营生的资本;其二是清理开户人;其三是拟定八旗新例,并令各旗佐领改在家办公为集体办公,令各旗佐领约束旗下之人;其四,屯田制,凡旗人骑射考核不合格者一律安排去当屯田兵。此四策虽是可行,只是若不能贯彻到底,总归还是个空字,事情繁琐,正适合八爷去劳神。”
所谓的开户人指的是旗人收的养子冒充为旗人,这些人大都都是【创建和谐家园】,各旗佐领手中都有不少此类的开户人,胤祚当初将春兰、秋菊抬入旗走的也是这条路子,对此事自然也是了解的,现如今众多的八旗子弟无事可干,这里头就有不少是开户人,将这些开户人清理出去倒也能省下不少的例银,道理上是说得通的,只不过行此事却是件很得罪人的事罢了。至于汉军旗人出旗为民倒也不是什么新鲜事,康熙老爷子在早年也曾做过,只是应者寥寥罢了,可若是给予一定的资金则又不同了,或许真的能减少些闲散旗人。屯田?呵呵,那就是个笑话了,一帮子四肢不勤,五谷不分的纨绔子弟哪能真儿个屯出啥东西来,不过从大道理上却是无碍的,至少在康熙老爷子那儿会是行得通的一个方案。拟定八旗新例也是好事,至少能稍微遏制一下如今这帮八旗纨绔子弟的胡作非为,不过中间扯皮倒灶的事情那就海了去了,以老八的能耐,真要想搞出个名堂来没个一年半载压根儿就没戏,就算真整出了个新例,能不能执行还在两可之间。
胤祚在心中将林轩毅的四策掂量了一番,认为大致上可行,也就没再多想,笑着说道:“成,就这么定了,烦请二位先生将这四策拟出个条陈来,等出兵一事定下之后,本王再上本言事,好歹也让老八去忙上一段的。”众人相视哈哈大笑起来。
兵权是个好东西,带兵打必胜之仗又有谁不喜欢,胤祚这头算是计较定了,老八那边推举老十出来争兵权也没啥可说的,唯有老四那里却又大不相同,自打知道长崎事变之后,尽管老四自个儿忙得脚不沾地,可还是不想就这么眼瞅着胤祚兄弟俩建功立业,召集了手下的几个心腹,也议着推出老十三跟老十四打擂台的事儿。一伙子人议来议去总觉得没把握——老十四协理兵部,领军出征倒也算是合情合理,老十三虽也是以知兵闻名,怎奈没了圣宠,若是要硬争只怕并不容易,到了末了还是唐国鸣支了个招:不跟老十四硬争,却极力推崇胤祚去挂帅,以老爷子的心性绝对不会同意此提议,反倒会对胤祚生出疑心,如此一来跟胤祚走得很近的老十四只怕也未必能得到兵权,再让老十三现定海策,以老十三在兵法上的造诣自然能胜过老十,如此一来或许有几分把握将兵权握在手中,即便是没有,却也无妨,至少能达成让老爷子对胤祚起疑心之目的。
一帮子阿哥为了兵权的事儿各出奇招,一时间朝堂下暗潮涌动,谁能最后胜出,却还难说得很。
第二百二十九章 雷霆计划之风起太平洋(四)
见天就要六月了,已月余无雨的京师闷热得很,即便是上书房里摆上了两个冰盆子,康熙老爷子兀自觉得热得很,心情烦躁地看着桌面上那叠子厚厚的奏章节略。往年这时节康熙老爷子不是在热河离宫便是在城外的畅春园里头避暑,可今年的事儿特别的多,先是科举弊案,后是钱法弊案,刚消停了没几日,又出了个长崎事变,这朝务之繁琐着实令老爷子烦心不已,哪有去避暑的心思,只能呆在皇宫里头处理着这一摊摊的事儿。也亏得康熙老爷子年轻时骑马射箭打熬出来的好身体,若是换成别人,到了康熙老爷子这般年岁早就抗不住了。
长崎事变的消息传来,康熙老爷子着实愤怒得很,一个小小的倭国竟然屡犯天威,是可忍孰不可忍。康熙老爷子是打老了仗的皇帝,攻台湾、平三藩、扫平葛尔丹,一生中经历了大小战事无数,算得上马上皇帝了,向来不能容许有人敢于挑战天朝的尊严,老爷子有心要给倭国一个教训,但老爷子也明白大清水师是个啥子德性,这战该如何打,心中着实没有太大的把握。
这些天来,朝野主战之声高涨,众朝臣、各省督抚纷纷上奏言事,喊杀声响成一片,当然也有些自恃老成之辈上奏章要求慎重行事,主张“以德服人”,不过此等奏章早被康熙老爷子扔进了废纸篓。打是肯定要打的,只不过是如何打的问题,康熙老爷子不是没主导过海战,当年施琅攻台之策老爷子心中还是有数的,不过台湾毕竟离大陆近些,朝发夕至倒也不算太远,而日本与大陆间的距离则要远上不少,这其中后勤的供应就成了个大问题。康熙老爷子将手中的几份折子对照了一番,心中已然有了些想法,抬起头来看着侍立在下首的那起子上书房大臣道:“朕看老十四这份折子倒也可行,众卿以为如何?”
马齐身为上书房满大臣又兼着户部的差使,自然是从军费的角度来看事情,首先站出来道:“圣上,依十四阿哥的折子所述,共需军饷、粮秣总计二千万两银子,这数目户部虽说承担得起,只是也有些紧了点,若是能速胜倒也无妨,自可从倭国索赔银两,只是万一不能,后续再要增兵只怕所需之银两户部实难筹措。”
自打熊赐履因科举弊案坏了事,王掞便以上书房大臣兼着礼部尚书的职位,此老素性耿直,讲究的是圣人之道,一听啥子索赔之事顿时忍不住站了出来道:“圣上,臣以为出兵教训倭国倒也不是不可,只是以我天朝上国之威行索赔之举,臣以为不妥。”
马齐本是荫生,并未取得科举功名,但也是个熟读诗书之人,原本也是儒家子弟,只不过这些年来屡次主管户部,对国家岁入可是了解得很,再加上受到胤祚的影响,并不会像那些子食古不化的“正人君子”般羞于谈钱,在他看来长崎事变大清国吃了大亏,若是打了胜仗,要倭国将吃进去的钱财吐出来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事儿,再说满人向来有打败了对手就将对手的一切据为己有的习俗,此时见王掞跳出来反对,也没多客气,立马反唇相讥道:“圣上,臣以为王大人之言谬矣,杀人偿命,欠债还钱此乃天经地义之事,倭寇杀我大清子民,掠我财帛,我大清索赔不过是要账而已,有何不妥之处。”
马齐这话虽粗俗了些,可道理却是很明了的,但王掞却甚是不以为然,亢声道:“君子以德服人,我天朝上国自然有上国的尊严,如何能行此市侩之行径。”
马齐立刻反击道:“倭寇者,化外之野人也,比之小人犹有不如,如何能与其谈君子之道,臣以为……”
眼瞅着两位大臣争执得有些面红耳赤了,康熙老爷子一挥手打断了马齐的话道:“二位爱卿似乎忘了君前不得失礼之规了罢。”
康熙老爷子虽是以开玩笑的口吻说这话,可两位上书房大臣却吓得不轻,赶紧各自跪下道:“臣等失礼,请圣上处罚。”
康熙老爷子笑了一下道:“平身吧,尔等都是老臣了,朕不会因小事而处罚尔等,但尔等也须谨慎才好。”接着顿了一下,看向李光地道:“晋卿,你是老臣了,攻过台,依你看来,老十四的折子是否可行?”
李光地号称“熙朝不倒翁”,在这帮子上书房大臣中资历算是最深的了,跟他同时期的明珠、索额图早已先后倒了台,唯独他还逍遥地混迹在上书房大臣中始终不倒,靠的就是三条:一是善揣圣意,没摸清圣意之前决不表态,二是不多揽权,三是圆滑。此时一听康熙老爷子的话,便知道康熙老爷子圣心已定,所行的就是老十四的折子,立马站了出来道:“臣以为可行,臣之族人也有从事与倭国贸易者,臣对倭国之军备也略有所知,依十四阿哥的折子此战必然有胜算。”
康熙老爷子不置可否地点了一下头,看着张廷玉道:“衡臣,朕想听听你的看法。”
张廷玉早就准备好了答案,倒也没有迟疑,恭敬地答道:“圣上,臣也以为此战有胜算,只是现如今我山东水师刚重整,这战力似乎有些不足,若是仓促起兵,恐有些不妥。毅亲王素来熟知水师,圣上何不召毅亲王一问?”
康熙老爷子轻笑了一下没有吭声,以他的精明早就看出老十四这份折子的背后自然是胤祚的手笔,倒也无须再召胤祚来问话。老爷子笑着转移了话题道:“既然此战有胜算,朕倒也不是怕战之人。嗯,依众卿所见,当以何人为帅?”
康熙老爷子这话可就不好回答了,诸位上书房大臣哪个会不知道现如今胤祚、胤禛、胤禩这三个阿哥正为谁领兵出征私底下斗得不可开交呢,在场的诸人都是人精儿,谁也不想在这事上表态,那可是得罪人的事儿,可老爷子发问了,不回答还真不行,于是乎大家伙一起躬身答道:“一切恭请圣裁,臣等绝无异议。”
众上书房大臣心里头想的是什么康熙老爷子心里头可是清楚得很,不过清楚归清楚,他也没法子,只能淡淡地一笑道:“尔等总让朕圣心独裁,难不成朕就真儿个独裁了罢,这事儿明日早朝再议,朕乏了,尔等跪安吧。”
康熙老爷子这话虽是笑着说,可话里头的潜台词却是寒得紧,大家伙都是明白人,如何听不出话里头的意思,只是此等大事也没有哪个人敢多嘴,即便是素来以耿直闻名的王掞也三缄其口,此时一听老爷子让大家伙跪安,个个如获大赦,忙跪下请了安之后,各自退了下去。康熙老爷子默默不语地拿着老十四的那份折子看了看,长出了口气,有些心不在焉地走出了上书房,径自向后宫而去……
明日就要早朝了,胤祚可是不敢大意,能不能将帅位拿下可就要看明日朝议的结果了,胤祚旗下的“鸿鹄”、“暗箭”这些日子可是忙得很,各种信息不断地传回胤祚的王府,康熙老爷子在上书房内议事的内容一早就传了回来,虽说不算太全,可大体上老爷子和诸位上书房大臣的话却没捺下,这不,胤祚跟邬、林二人正自忙着将老爷子的话细细扳开,逐字逐句地揣摩着,并结合所知道的老四、老八的动态加以分析,试图找出应对的策略。
“圣上虽没表态让十四爷挂帅,不过依厉河看来,这话里头的意思却似乎颇有几分倾向十四爷的意味。”林轩毅沉思了许久之后,首先开了口。
倾向?嗯,是有这种可能,不过老爷子向来独断专行,从未有遇事不决的时候,若是真的有此倾向,怎会不立刻表态?胤祚摇了下头道:“本王觉得圣上此举有些蹊跷,若是真的打算让老十四挂帅,为何不直接宣布了了事?这场仗并不难打,难不成还有什么不决之所?”
“是有不决之所,十四爷年方十六,又没经历过战事,骤然委以重任,恐三军有所不服,若是来个当庭献策,多少也能竖起十四爷的威望。”林轩毅笑着说道。
嗯?这话听着有理,不过似乎勉强了些。胤祚摇了摇头道:“只怕未必,竖威可以有多种方式,并不需要行如此手段。”
邬思道正打算开口,突地外头的丫环来报:“主子,三爷来了。”
老三?这小子在此时来访有何用意?胤祚愣住了……
第二百三十章 雷霆计划之风起太平洋(五)
在所有参与夺嫡的阿哥中三阿哥胤祉走的路子最奇特,那就是以修 《康熙辞典》 、出版文集装圣贤,以文人领袖的样子出现在世人之前,跟当年三国时曹植走的路颇有些类似,除了他自个儿,大家伙早就看出此人无戏。胤祚自打上次跟老八交易失败后,已经认识到交易术的缺陷所在,也就不怎么再跟那帮子阿哥拉拉扯扯,尤其懒得跟这个既没有实力又没有希望的老三瞎扯淡,大家伙在上下朝时还是有说有笑的,不过私底下的交往却几乎没有了,此时突然听到老三来访,还真让胤祚有些子摸不清头脑,闹不明白老三这时节来访有何居心。
¡¡¡¡Ø·ìñã¶Á˺ÃÒ»Õó×Ó£¬¿´ÁË¿´Úù˼µÀ£¬¿ª¿ÚÎʵÀ£º¡°ÚùÏÈÉú£¬ÒÀÄã¿´À´ÀÏÈýÕâ»á¶ùÀ´ÕÒ±¾Íõ¾¿¾¹ÊǺÎÓÃÒ⣿¡±
邬思道笑了一下道:“来要船的,三爷这回亏大了,一下子没了十一条船,怕是心疼得不行,该是琢磨着拿些东西跟王爷作交易来了。”
作交易?呵呵,跟咱学得很快嘛。胤祚哈哈大笑着道:“也罢,本王就看看老三拿什么来跟本王作交易。”接着对等候在书房门口的小丫环吩咐道:“让刘全去把中门打开了,本王即可就去迎接。”
“三哥,您来啦,小弟有失远迎,三哥海涵一、二,屋里坐去。”胤祚一见到早已落了轿的胤祉,立刻很是客气地招呼道。
胤祉轻轻一摇手中的折扇,笑容可掬地道:“六弟是大忙人,哥哥今儿个可是上门来打搅了。”
嘿,知道打搅就好,您若是没事还是赶紧回去得了。胤祚肚子里好一阵子叨咕,实在有些不待见这位没啥用处的三哥,可面上却是笑得很可亲,乐呵呵地道:“三哥说哪的话,有什么需要小弟的,尽管让下人来招呼一声就是了,这么大热的天,还亲自上小弟这儿走一趟,辛苦了,辛苦了,来,里面请。”
胤祉微微一笑道:“哥哥在家嫌闷得慌,琢磨着到六弟这走走,顺便说些事儿,若是六弟没空,哥哥改日再来便是。”
“哪能呢,三哥的事不就是小弟的事罢,外头热得慌,进屋再叙不迟。”胤祚将身子一让,兄弟俩并肩走进了厅堂,分宾主坐好,待下人送上沏好的新茶之后,胤祚实在懒得跟老三兜圈子,笑着道:“三哥有事请吩咐,小弟听着呢。”这话直接了当得很,可不像胤祚往日的风格,愣是让老三噎了一下,不过老三这会儿可是有求于人,倒也没有发作的本钱,笑了一下道:“好,六弟爽快,这事儿是这样的:这回倭寇闹事,哥哥吃了个大亏,船没人还是小事,人手也短了不少,如此嚣张之倭寇断不能轻纵,现如今皇阿玛发兵在即,三哥可是很看好六弟挂帅的,也就是六弟有这个能耐,若是到了倭国,别忘了帮哥哥多杀几个倭寇,也好解解哥哥心中的气闷。”别看老三说得慷慨激昂,这话里头的意思就是你给我船,我帮你拿下帅位,咱们各得其所。
呵呵,这招不是咱经常在用的吗?咋给老三学去了?咱倒是想自个儿去过把征服瘾头的。可惜老爷子那儿压根儿就通不过,你小子拿着帅位跟咱交换船只,压根儿就没指望,不过老三好歹是亲王,多少还是有些用处的,嗯?旗务的事儿让老三去出面倒也是个不错的选择。胤祚心思动得飞快,哈哈一笑道:“小弟是个懒散人,工部的一摊事儿还忙不过来,这出征的事儿还是让别人去好了,小弟就坐家里搞搞后勤罢了。”
老三见胤祚一口子便回绝了自个儿以支持胤祚挂帅出征来换取船只的提议,不由地再次愣住了,不过还是有些子不死心,笑着道:“六弟太谦逊了,论打战咱们兄弟里你可是头一号,便是老十四这个管兵部的都远不及六弟的大才,哈哈哈。”老三换了个说法,那意思就是你不去,自然是想着让老十四去,要想咱支持老十四也成,一样要拿船来换。
呵呵,派谁去挂帅出征只怕老爷子心中早就有底了,压根儿用不着你老三来支持,亏你还是最年长的阿哥亲王,连老爷子的脾气都没摸清楚,难怪经常挨罚。得,不跟你玩了,咱还有正事要办呢。胤祚笑着道:“兵者国之大事也,不可不慎,皇阿玛乃圣明之君,此事自然由皇阿玛定夺,我等做儿子的只需听从便是。三哥您说是不?”
“那是,那是。”老三眼见交易的希望落了空,失望得有些子坐不住了,可刚来就走也未免有些太过失礼了,一时间有些不知说些什么才好。
“哦,三哥听说了没,前些日子正蓝旗一伙子混账奴才到明月楼酗酒闹事,打死了人不说,还把来拘捕的九门提督的兵也打伤了不少,瞧这事闹得,唉,老八身为主管阿哥也不出来管管,一伙子闲散旗人总在京师里头瞎折腾也不是个事儿,总的想个法子整顿一下才好,没地丢了咱旗人的脸面。”胤祚一脸子慷慨激昂地说道。
老三不傻,一听就明白胤祚话里头的重点,也知道胤祚打算给老八出个难题,让老八出面去整顿旗务。旗务这玩意儿哪有那么好整,头前康熙老爷子可都提过好几回了,也没见那帮子大臣们想出个妥善的法子,这事儿要是真得交到老八头上,那可就有老八的苦头吃了,不过老八吃不吃苦头老三压根儿就不在意,但却从胤祚的话里头听出了一丝可能得到船只的交易机会。老三皱着眉头,叹了口气道:“唉,这事儿怕是有些难办啊,皇阿玛也为着旗务的事儿没少操心,咱们做儿子的总得好好琢磨一下,为皇阿玛分忧才是。”
难办?嘿,给你船只怕就不难办了吧?胤祚一听老三把“难办”二字读得如此之重,自然知道这位爷正等着自个儿出价呢,心中略一盘算笑着道:“三哥说的是,小弟也深有同感。唉,现如今大战将起,小弟手中几条跑东瀛的船怕是要闲下来了,倒有些可惜的。”
胤祚出了价,老三自然是笑纳了,嘿嘿一笑道:“三哥倒有意跑跑西洋航线,六弟若是有闲船,十条、八条的三哥倒是可以先盘过来的。”
靠,好大的口气,一张口就是十条、八条,还真当咱是凯子啊,咱的船可是真金白银造出来的。眼见老三狮子大开口,胤祚心里头又好气又好笑,十条船换老三出手明显就是个亏本的买卖。胤祚略一思索之后,笑着道:“小弟手中的闲船也就是三、两条,三哥若是不嫌弃船旧,就算是小弟送给三哥了。”
“成,那哥哥就多谢六弟的美意了。”老三很是高兴地说道。
胤祚像是突然想起了什么似的,一拍脑门道:“啊,对了,头前小弟让人拟了个整顿旗务的折子,三哥您看看是否可行,若是可行,等出兵一事议定了,三哥不妨让皇阿玛过目一下。”胤祚笑着从衣袖中取出一份折子递了过去。
胤祉接过折子,粗粗一浏览便笑着道:“不错,不错,哥哥瞧着应该是可行,以八弟的大才自然是能做好此事的,这事儿就包在哥哥身上了。”折子可不可行老三压根儿就没管,反正他只负责上本,若是老爷子看了可行,忙的人是老八,又不是他自个儿,若是不行,老三也没什么损失,反倒还能博得老爷子一声关心国事的赞扬,这等买卖自然是做得的,至于老八的死活,老三才懒得理会那么多呢。
“可行就好,一切就有劳三哥了,等忙完了这一阵,咱哥俩可得好生聚聚,热闹一场。”胤祚笑着说道。
胤祚的话里头有两层意思,一是要船可以,等把事情办完了,咱就交船,二是交易完了,您老可以走了,咱还忙着呢。老三自然听得懂这个潜台词,又随意地闲谈了几句,笑呵呵地告辞而去。
¡¡¡¡¡°ºÇºÇ£¬ÚùÏÈÉú£¬»¹Õæ¸øÄã²Â¶ÔÁË£¬ÀÏÈýÄÇ»õÕæµÄÊÇÉÏÃÅÀ´×ö½»Ò׵쬱¾ÍõÄÇÒ»Ì×ÏÖÈç½ñ´ó¼Ò»ï¿É¶¼Ñ§È¥ÁË¡£±¾ÍõËÍÁËÀÏÈýÈýËÒ´¬£¬ÈÃËûÈ¥³Ê½»ÆìÎñÕÛ×Óµ¹Ò²ËãÊÇ×®²»´íµÄÂòÂô¡£¡±ËÍ×ßÁËÀÏÈý£¬Ø·ìñÁ¢¿Ì»Øµ½Êé·¿£¬Ð¦×ŶÔÚù¡¢ÁÖ¶þÈË˵µÀ£º¡°ÀÏÈýÀ´Ç°£¬ÚùÏÈÉúËÆºõÓл°ÒªËµ£¬±¾Íõµ¹ÊÇÏëÌýÌýÚùÏÈÉúµÄÒâ¼û¡£¡±
邬思道一拈胸口的长须,轻轻地说了一句话,却令胤祚有些头疼不已……
第二百三十一章 帅位之争
邬思道的话很简洁,就一句——圣上想看看王爷的本心。可就是这么短短的一句话却包含着众多的信息:军权向来是帝位的保证,海军是胤祚一手操持起来的,又是掌握在胤祚门下的奴才手中,老十四又算是跟胤祚走得最近的阿哥,这其中有何蹊跷那就很值得回味了。不错,胤祚是没有拥兵自重的心,为了避嫌,此次长崎事变胤祚除了上了一本 《讨倭檄文》 之外,压根儿就没有打算自请挂帅,但是能不能让康熙老爷子真儿个放心却难说的很,就老爷子目前的态度而言,其实已经表露出一定程度上的疑虑,如何打消老爷子的疑虑可就是胤祚现如今所要面对的问题之所在。
奶奶的,从小到大老爷子对咱的考验还少吗?都这会儿了还不放心,真是烦人。不过话又说回来了,若是咱处在老爷子的位置上只怕也会是如此,唉,皇权、皇权,这玩意儿实在是太诱人了些。现如今该如何才能让老爷子放心倒真是件麻烦事儿,老十四挂帅自然是必须的,这一点毋庸置疑,若是将刘双成调走倒是能让老爷子放心些,可问题是山东水师一直是刘双成在训练,此时换个人去的话,先不说能力上如何,即便是时间上也来不及啊,刘双成也同样动不得。将帅的事情根本没有能动手脚的余地,那么该如何做才能安住老爷子的心呢?胤祚默默地思索了良久,始终没有找到什么法子,不得已只能问邬、林二人道:“二位先生,此事着实有些棘手,嗯,本王若是依着本心行事该如何做便如何做,如此可成?”
“这就对了,水师重整是王爷的手笔,水师的大将是王爷的奴才,若是没人举荐王爷挂帅那才是怪事,王爷若是瞻前顾后,畏缩不前,没地落了下乘,但凡依着本心去行事,圣上那儿自然会有公断。”邬思道笑着说道。
“不错,是这个理儿,本王知晓了。”胤祚哈哈一笑道:“明日便是早朝,本王有些子乏了,今儿个就议到这里,本王先行一步了。”胤祚笑容满面地向后院行去。
康熙四十二年五月二十四日,早朝刚一开始,康熙老爷子那句老生常谈的“众卿平身”的话音刚落,诚亲王胤祉就率先出了列,一头跪倒在大殿上,高声道:“启禀皇阿玛,儿臣有本上奏:兹有化外之蛮国撩我大清之天威,百年以降,倭寇屡犯中原,然我大清不计前嫌与其通商友好,怎奈化外野人狼子野心,残暴不仁,竟行此灭绝人心之行径……是可能孰不可忍,儿臣恳请皇阿玛出兵讨伐此等逆贼,以振我大清之国威。”
啧啧,老三这手耍得漂亮,嘿,这货早已看出老爷子定会出兵的,第一个在朝议上表态,除了为朝议定个调子之外,也甚是能讨老爷子的欢心,有点意思,可惜你小子就算再怎么能蹦达也没有上位的可能性。胤祚眼瞅着老三一改往日总是打闷棍的作风第一个跳出来发言,心中暗自腹诽了一把,不过胤祚自个儿是不会跟老三去争那个建言之功的,这会儿还没到他出场的时候,他也乐得先看看热闹,不过胤祚的打算很快就落空了——雍郡王胤禛也同样是一反常态地高调站了出来。
胤禛高声道:“启禀皇阿玛,儿臣以为三哥所言甚是,如此残暴之倭寇,自当给予痛击,以瞻显我大清之国威,儿臣保奏毅亲王挂帅出征,以六弟之大才,定可一战定乾坤,扬我国威于海外,儿臣恳请皇阿玛明鉴。”胤禛的话就如同一个信号一般,霎那间胤禛一系的十几位大臣纷纷出列保举胤祚挂帅,有些看不清圣意的朝臣也纷纷跟上,一时间大殿之上跪倒了几十位朝臣,都是保举胤祚挂帅的。
廉郡王胤禩原本打算等老三说完话就出列保举老十胤锇为帅的,但却被老四抢先了一步,不得不收住已然准备迈出去的脚,刚听完老四的保举,顿时愣住了,闹不清楚老四这招究竟是何意思,以为老四跟胤祚已然串通成一气,心中顿时有些慌乱起来,满面狐疑地看了看老四,又看了看默默不语站在自个儿身边的胤祚,突地眼前一亮,像是想起了什么,也不管不顾地站了出来,高声道:“儿臣启禀皇阿玛,儿臣以为四哥之言有理,六哥雄才大略,出征帅位当属六哥为宜,儿臣也愿保六哥为帅,请皇阿玛明察。”老八门下可是多得很,原本议定的是保奏老十为帅的,可突然间见自家主子改变了初衷保举起胤祚来了,一时间大多数都没反应过来是怎么回事,但也有数十人猜到了老四、老八的用心,也纷纷上前保奏胤祚,大殿里头顿时热闹了起来,保举胤祚为帅之呼声此起彼落。
靠,该死的老四,玩起了欲擒故纵的游戏,明知道老爷子不可能让咱挂帅,却故意保奏咱,存心是要让咱难堪的,娘的,算你狠,回头再跟你算账。胤祚原本就知道有人会保奏自个儿为帅,也做好了相应的准备,可没有想到出头保举自己的会是老四,更没有想到老八竟然也凑起了热闹,心中不免有些子气闷,正盘算着该不该在此时出列之际,康熙老爷子发话了:“小六儿,众臣可都保举你为帅,你有何看法说来给朕听听。”
有何看法?嘿,老爷子这话问得寒啊,您老爷子若是真的打算让咱挂帅就不是这么个问法,直接一句“准了”不就成了,若不然也是问:你可有信心能胜,哪有问咱有何看法的道理,这不是明摆着想看看咱的本心如何吗?胤祚肚子里头叽叽歪歪地,可出列的动作却是快得很,大步上前,立马跪倒在老四边上,高声道:“皇阿玛明鉴,倭国不过是癣疥之患而已,并不足惧,战而胜之不过是举手之劳而已,儿臣为帅与否倒也无关紧要,儿臣自领皇阿玛诏令主持水师重整以来,实不敢怠慢,现如今山东水师虽已部分换装,然后续事宜繁琐,儿臣不敢擅离,儿臣愿为大军做好后勤供应,保障船、炮、火药之齐全,至于出征之事,儿臣保奏十四弟为帅,以十四弟之才干足以担此重任,大胜可期。”胤祚的话既表明了自己并不是惧怕出征,也不是畏惧人言,只是因为船、炮、火药等都是工部在监造,无法脱开身而已。
康熙老爷子嘴角一勾,算是笑了一下,没有就胤祚的话作出任何的表示,看向了站在王公队列中的老十四道:“胤禵,你六哥举荐与你,你敢战否?”
老十四大步出列,高声答道:“敢!”言简意赅,可其中的豪气却表现得淋漓尽致,再配上高大的身材,倒也有副大将军的气概。
老八眼瞅着形势不对,趁着康熙老爷子还没来得及表态,赶紧高声道:“皇阿玛,十四弟固是敢于任事,然其年岁尚小,儿臣以为以十四弟弱冠之年领军出征恐有不妥,儿臣举荐十弟胤锇为帅,十弟向来有知兵之名望,剿灭索额图叛乱之际便已见功,儿臣以为十弟为帅当可高奏凯歌,杨我大清之威。”
胤禛斜了眼老八,暗自咬了咬牙,也开口道:“皇阿玛,儿臣以为十四弟虽是才高,然年岁尚小,未经战阵,若是骤担大任,恐有疏失,儿臣举荐十三弟为帅,以十三弟之才当能高奏凯歌而还,儿臣之愚见,还请皇阿玛明鉴。”
奶奶的,一个个都憋不住跳出来了,嘿,这回可是热闹了,看老爷子怎个圣裁法。胤祚打定了主意想看热闹,可康熙老爷子并没有打算放过他,老爷子扫了眼跪在众臣之前的那五个兄弟,突地轻笑了一声道:“小六儿,依你看来这事究竟该如何定夺啊?”
厄,不会吧?老爷子竟然把球踢过来了,还真有够狠的。得,戏看不成了,咱自个儿演戏去。胤祚压根儿就没想到会有这么一幕戏出现,心中倒也有些意外,略一思索之后道:“回皇阿玛的话,儿臣以为狮子搏兔亦当尽全力,倭国虽弱,但也不可大意,这帅位自然该是有能力者居之,而不是以年岁论英雄,无论是十弟、十三弟、十四弟,究竟谁是能者,一试便知。请皇阿玛明鉴。”
“唔。”康熙老爷子点了下头,接着问道:“小六儿此言有理,不过这比试究竟该如何个比法。”
唉,老爷子看来是不想让咱好过了,头疼!胤祚还真是有些子头疼了,该怎么比这可是个麻烦的事儿。
第二百三十二章 当庭定帅
海军不比陆军,那纯粹是个技术含量极高的活计,就战术而言或许比不上陆军的诡异,但就其指挥上的难度而言却要远远地高过陆军,一名合格舰队指挥官的培养年限往往要高出陆军不少,无他,海军指挥官所要应付的不仅仅是敌人还有变幻莫测的大海。海军的事儿别说朝臣们不懂,就是胤祚自个儿也不过懂得些理论上的知识,实际操作经验为零,让胤祚设计一道考题倒也不难,难得是如何让所有人都能明白其中的奥妙,至少能让大家伙看得出谁胜谁负吧?
海战不比陆战,不是凭借个人英勇或是足智多谋便能胜任的,实际上此次无论是谁挂帅都只能是名义上的挂帅,真儿个作战却是轮不到的,那是刘双成的活计,这一点不但胤祚清楚,大家伙心里头都是有数的,即便康熙老爷子心中也是明白的。
康熙老爷子让胤祚出考题,这其中可是有着多重的意思的:选帅自然是其一,看看胤祚自个儿的能耐是其二,但最关键的还是想看看胤祚的本心——一是处理军国大事的能力,二嘛自然是想看看胤祚让老十四挂帅是不是出于公心,有没有将水师作为自个儿的私家军队之算盘。老爷子的意思胤祚心中自然是知道的,可知道归知道,这考题还是难出得很——太难了的话,大家伙都看不懂;太简单了,几位阿哥都不是省油的灯,压根儿就分不出胜负。
上朝之前,胤祚跟邬、林两大谋士议过了种种的可能性,唯独没有预计到康熙老爷子会让自个儿当场出考题,这让胤祚未免有些措手不及的感觉,可老爷子既然已经发了话,不回答是不行的,回答得慢了同样不行,没奈何,胤祚飞快地将全盘作战计划过了一番,立时有了些想法,高声道:“回禀皇阿玛,据儿臣所知,倭国并无大规模水师,有的只是些小炮舰,以我大清水师之实力,必可轻易将其击溃,由于我水师火炮的射程远在倭国火炮之上,故此纵使是倭国的岸上炮台也无法阻挡我大清水师的登陆作战,此事倒也无甚可言,但要想降低自身的伤亡,登陆战如何打便是个关键,儿臣可以提供长崎的各种资料,就以登陆战的时机选择、战法为考题,请皇阿玛明断。”
康熙老爷子戎马一生,大小战事经历了无数,虽说大多数征战都是在陆地上,可毕竟主导过攻台湾之役。平台之战几经波折,大多是因为大清水师不是台湾水师对手的缘故,老爷子自身也钻研过水师的指挥艺术,只是并不算精通而已,但大体上的东西还是知道的。当初郑氏水师横行海上,时常袭扰大陆,登陆作战的时机和战法每每让大清军队疲于奔命而又收效甚微,老爷子对此可是有着清楚地认识的,此时胤祚提出的考题倒也算是切中了此次打击倭国的核心要害。康熙老爷子笑了一下道:“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