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医门宗师》-第56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更何况还有一栋教学楼和公寓的改造。可是江大光直接找了数个建筑公司。光是医院大楼就有三家建筑公司同时参与。这才硬生生在四个半月的工期里面全部完工。

      随着高山等人的到来,江大光和陈牧都迎了出来。除了他们,承建的几个建筑公司老板、监理公司的负责人、质监部门的人也都过来了。

      先是质监部门将房屋的质量报告都递交给了高山这边,证明房屋的建筑工期虽然短暂。可是这并不是以牺牲质量为代价的。而是保质保量的工程。

      医院中轴正中间,是医院的大楼门前。进门是大厅,左侧是医院的急诊中心。正对大厅的是一排收费、挂号的窗口。在后面,则是ct、放射、mri等科室。右侧电梯而上是整个医院的门诊区域。生化和病理检验的部分,包括心电图、b超等也都在这个区域之内。三楼之上就是各个细分的科室住院区域了。

      到底要不要引入西医的这些方面。这也是经过了慎重考虑的。客观的说,高山他们从事的是中医行业。可也不能全盘去否决西医的作用。包括手术室,其实也有配备。

      就以放射和b超这些来说。中医可以摸骨,可以做到放射的作用。可是,这仅仅只是针对高山。哪怕张学圣估计都要差一些。这样的话,如果有dr作为辅助的话,更能够有助于治疗。

      之前,只不过是因为在当下西医盛行的时代,大多数的中医都逐渐的放弃了本身技能的培养。这才造成了恶性循环。中医不再去学中医,而是需要依靠西医的手段来诊断,来治病。

      可客观的说,西医的一些辅助手段,对病情的诊断,疾病的治疗的确有好处的。那用起来又有何妨呢。

      发扬中医,和否决西医是没有必然联系的。如果真要是全盘否定,那中医药用什么呢?五千年前的砭石和银针,能够跟现在的砭石和银针相比么?

      宋代归州刺史,著名的医学家高保衡曾经说过一句话,翻译过来大体的意思就是,中医这个行业,对学生的要求是很严苛的。是需要天才人物才能学习的。换而言之。学习中医,那是需要如今能够考取清华北大这种顶级大学的人才能来学习。可是,能够有这种才华的人,怎么可能看得上中医。都去考取功名去了。所谓不为良相、便为良医,那不过是一种自我安慰而已。

      所以,正因为这样。学医的人天赋不够。中医越来越差那也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验收交割完毕,所有的东西也都搬迁到了这边。不过,因为医院这边人手的原因。整个医院除了门诊开放之外,住院的楼层也就开放了一层而已。

      接下来,在叶成林的安排之下,医院这边的其他人员也都迅速的到位,医院的名字也从高山中医医院变更成为了医门附属医院,性质上,遵从之前医门医学院的惯例。算是国家主导,高山占股的形势。

      人员、设备、器材等等陆续就位,医院的医疗就诊系统也都准备就绪。这就是现代科技的力量。总不能因为高山是从事的中医。那所有的方式都要按照古代中医坐堂的方式走吧。医学的研究,不管是中医还是西医。重要的是治疗的理念,而不是外表和形势的严格区分。

      8月18日

      这是一个极其普通的日子。可对于高山等人来说,却显得很有意义。自从搬迁到这里,在度过了一段医院的规模,诊所的经营之后。随着全新的医院大楼启用。高山仿若又回到了当年在附二院实习的时候。

      只不过现在的身份已经不再是当年那个小心翼翼的实习生,而是成为了医门附属医院的中流砥柱。

      七点半左右,高山就在一群小护士们敬仰和崇拜的目光之中走进了自己的诊室。看着门口排着队的病人。高山也不拖延,直接就对着门口的小护士道:“那个…”

      小护士很是机灵,一笑,眼睛都弯如新月,甜甜道:“院长,我叫田莉。”

      “田护士,你好。安排病人就诊吧。”高山笑着吩咐起来。

      第165章 消渴之症

      “高医生。”

      随着病人进门,高山的脸上也露出了微笑,在附二院实习的时候,高山也曾经见识过带教老师坐门诊,还有更牛逼的教授号、专家号、特需专家号等等。看着那些专家教授坐诊的时候,一个个都牛逼哄哄的。说话也是越快越好。说话的态度也是生硬直白。如果病人啰嗦了一点,甚至还会露出不耐烦的神情。

      在这之前,高山一直觉得,没有必要这样。可现在,看着门外黑压压的人群。医院开业,这边每天给自己安排的门诊号一共是一百二十个。高山觉得,自己此时有些能明白那些专家门的心思了。不是不想和蔼可亲,是时间不允许啊。

      可是,高山还是准备跟别的人不一样。不说能聊得跟朋友一样,至少也不能冷着个脸去坐诊。《黄帝内经》就说过,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

      可今天,高山却发现,自己才刚刚微笑呢,病人就一脸热切的问候起来。有的时候,病人真的是把医生当成了亲人。为何如今的医患关系紧张。社会的浮华变化是一个原因,很多人还把原因归咎于病人。可真的是那样么?恐怕未必。

      高山也轻笑着道:“大妈,您客气了。您坐。您是哪里不舒服啊?”

      边说,高山也示意大妈将手腕给放在了号脉枕上,诊脉这方面,如今的高山有着真气作为依仗,可以说是在诊脉这方面已经达到了绝对顶级的层次。很快就明白了大妈的脉象,有些浮、里虚。

      而大妈此刻也开口道:“高医生,我是多年的糖尿病了。每天起夜大概要四五次,口渴喝水也比较多。现在的血糖就是控制不下来啊。不少医院都去了。住院也住尽了。”

      一看这就是久病成医的一个人。或许其他病症方面的知识不是很了解。可对于糖尿病,大妈却是十分的熟悉。继续道:“平常空腹的血糖一般在19.2的样子,餐后两小时的血糖基本都到了21,高的时候23都有。”

      血糖值,这是西医的一种基本检测手段。一般都是用毫摩尔/升这个单位来表示。正常的空腹血糖数值在3.9-6.1毫摩尔/升,餐后两小时的血糖值小于等于7.8毫摩尔/升,而且,便携式血糖仪的出现。包括胰岛素针的出现,其实这对糖尿病人来说,都是一个福音。

      能够客观的,从数值上去感受病情的变化。这就是西医跟中医最大的不同。中医是不会有血糖值这些东西出现的。

      可是,血糖值的标准对治疗有无好处,肯定是有的,公平公正的说,依靠经验、脉象等等这些去估计,哪有直接测量这么好。

      高山现在的思路也有了变化,不仅仅只是要推广中医。事实上,如果单纯的去推广中医,完全摒弃西医的这一套。那是根本行不通的。唯有融合西医的一些精华,有用的东西,再融合中医的诊断和治病原则、用药原则。衍生出来的现代医学这才是推广中医的最好办法。

      高山的眉头一下就皱了起来,眼前大妈的这个情况,着实是有些问题了。这么高的血糖不说。从脉象来看,大妈的肝经和肾经也有一些异常,这代表着她的肝肾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损伤。

      当然,这部分,如果单纯用西医肝肾功能的检测去衡量,或许没有问题。其实,这也是中医的长处所在,别看中医没有直观明确的数据。可人是一个整体。有的时候,检测不出的问题,并不代表脉象没有问题。

      高山此刻也在沉思起来,从大妈的情况来看,确定是糖尿病无疑了。西医分一型糖尿病、二型糖尿病和妊娠糖尿病三类。可中医里面,就笼统的把糖尿病称呼为消渴之症。有一个非常有名的中成药——消渴丸,就是治疗糖尿病的药物。

      有些棘手啊,中医和西医的发展是完全不同的路子。糖尿病在中医里面可不是单独列出来的疾病,也没有专门的内分泌科室。而且,中医五脏六腑里面,也没有胰腺的专属称呼啊。

      高山的脑子在飞速的运转着。想要着手治疗糖尿病。如果是西医,这很容易。控制饮食、加强运动、注意肝肾功能、控制血糖除了西药还有胰岛素,现在更是有了胰岛素泵。甚至还有内置体内的胰岛素泵等等。可中医……

      归经,想要治疗某个疾病,先给疾病归经。这是中医治疗的原则。中医从来就不是分散的,只有把归经做好了。才能按照经络和腧穴的不同来对症下药。胰腺,在高山看来,应该归于脾肾二经。

      难经有云:脾重二斤三两,扁广三寸、长五寸,另有散膏半斤。这里所谓的散膏就是指胰腺。

      按照这个说法,胰腺应该是脾脏的一部分。应该属于脾经。可是,李时珍也说过,胰腺为人的命门之一、是三焦的发源之处。归属于肾,因为肾属于水。胰腺出问题,胰岛素缺乏导致的糖尿病,在中医里面称之为渴症。

      按照西医的理论,想要治愈糖尿病,最直接的方法就是让胰腺恢复功能。糖尿病之所以会出现。除了妊娠糖尿病之外,不管是一型还是二型,归根结底还是胰岛素缺乏。只不过,一型糖尿病是胰岛素绝对缺乏,而二型糖尿病最开始是胰岛素抵抗,最后才导致胰岛素缺乏而已。

      中医方面,如今其实在针对糖尿病的治疗上,针灸已经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了。取穴方面,主穴一般都是以脾腧、膈腧、胰腧为主。再配合以足三里、三阴交、关元、神门等等穴位,根据辩证的不同,取穴五到六个。从以前的资料来看,三多症状明显减轻,血糖和尿糖也有很明显的下降。

      可是,针灸也仅仅只是停留在了治标的层面。中医的调理也更多的是停留在了主标兼本的层次。如果……真能够从这方面走出一条路子,能通过针灸、艾灸、火罐、理疗等方法,辅助以中药方剂能激发出胰腺重新工作。

      别看想的是这么多,可其实也就是转瞬之间的事情而已。看着旁边等待着,期待着的大妈,高山微笑着道:“大妈,你看这样行不行。我这边有个方法,算是属于实验性质的。具体的效果我也不敢说一定能成。可是,我能够肯定的是,一定对你现在的状况是不会有坏处的。你看你要不要试一试?”

      第166章 坐诊第一天(对不起,今日就两更了)

      大妈沉吟了一下,看着高山竟然是有了一些不好意思,眼神之中都带有一丝羞怯的意味。这让高山顿时就吓了一跳。眼前这大妈都已经是五十多岁了。短头发,染着黄色的【创建和谐家园】浪。

      可是,这还是不行啊。您这年纪比我妈都大了。您老现在在我面前露出这么一个羞怯的眼神这是干嘛?

      高山此刻也摸不透了。好在大妈没有迟疑多久,带着一丝讪笑,欲言又止道:“高医生,这个贵不贵啊?我…”

      “不贵!整个疗程加起来,一共需要大约八次理疗,配合每天的针灸和中药,一共就一个半月左右吧。费用大约在……一万的样子。”

      考虑了一番,高山给出了一个大概的价格。理疗方面算是常规性质的。实际上从医门医学院开始之后,高山就已经有了一个观念。养生功这种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学会的。无论是从历史方面去证明,还是从华宇几个人修炼的经验来看,这都不具备有广泛的推广性。

      从历史来看,如果真气修炼容易,中医也不会走到现在这尴尬处境了。从现在来看,就华宇他们几个的修炼就很艰辛了。李朝康和唐吉德如果不是恰好去了西疆省,去了那个灵气浓郁到雾化的区域。他们也不可能入门。

      所以,不论怎么说。如华宇的论文一样,能够有效的广泛推广的技术,这才是真正的造福人类的技术,这才是真正可以治病的技术。

      所以,理疗是常规的,针灸也是常规的。药物也是常规的。顶多就是野生药材为主而已。只不过,针灸的经络和腧穴跟一般的不同而已。

      说实话,包括一个半月,也就是四十五天的药费,再加上针灸和理疗,一万的样子,也就意味着多也多不到哪里去,而这个价钱那是绝对的便宜了。

      不是糖尿病的病人可能不会理解。糖尿病这是富贵病。想吃不能吃,想喝不能喝,那也就罢了。一直吃药这是必须的。吃到后面胰岛素注射那是必须的。再往后,住院一次少说一点就是一万多。如果有并发症,有肝肾功能的损害。那就更多的钱了。高山说是试验阶段,还真不是说假的。如果真的验证可行。那未来治疗糖尿病的价格估计会比现在还要高一些。

      当然了,未来随着技术的推广和普及,价格肯定也会是越来越便宜。可这不是现在。中医的崛起这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这不是一天两天就能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的时间很多。同样也需要耗费巨大的资金。而高山的想法……其实没有那么的伟大。在发展中医的同时,还能赚钱,那是一个完美的结果。就如某个知名的导演、演员说的那样——爷就是想站着把钱赚了。

      一万多?

      价格报了出来,可以看到大妈的脸上松了一口气。然后很有自信道:“那行,高医生,你给我安排吧。”

      高山看了看病历,李长莲、女、57岁;这是病历本上的资料记录。高山行文流水般的书写了起来。跟西药的标准病历不同,中医的病历除了姓名、性别、出生年月、药物过敏史、主诉、现病史、既往史等等这些跟西医门诊病历没有区别之外,中医病历多了中医四诊情况、阳性体征、必要的阴性体征以及基本的辩证论治诊断。

      在药方的选择上高山考虑了一下,采用了滋肾止渴方进行加减。考虑到李长莲气血两虚的情况,加了生黄芪数克,还增加了人参一克作为引药。

      事实上,生黄芪和人参还是有名的补中益气汤之中的两味药材,人参续命,那可不是闹着玩的。而高山加入人参的目的其实也很简单。借助人参蕴含的灵气。达到【创建和谐家园】胰腺复苏的作用。人参,被称为救命仙草、不死神药;这可不是吹出来的,而是经过了数千年的验证而得到的赫赫威名。

      随着李长莲离去,接下来的一天,高山都处在了紧张的工作之中。不仅仅高山,华宇今天也被不少的心血管疾病的患者给团团围住了。而张学圣则是沉浸在了骨科患者的期待目光之中。

      至于李朝康和唐吉德,他们的水准还是差了一些火候,是达不到坐诊资格的。孙海华就更不想了。自从灵药的出现,孙海华的心思都放在了药材上面。已经无心治病了。

      直到最后一个病人离去,高山这才站了起来,此时此刻,他算是明白为何特需专家、知名专家们为啥会控制坐诊的时间了。这还真不是一般人能够承受的。高山年轻又修炼了《太初养生经》这样的【创建和谐家园】,就这一天下来也是筋疲力尽,更别说那些上了年纪的专家们了。

      晚饭是在食堂吃的。还是团队的这些人坐在了一起,不少今天新来上班的工作人员和护士小姐姐们都好奇的望着这边。

      华宇啧啧一声道:“兄弟们,以后有福了啊。【创建和谐家园】什么的,也是可以实施了。”

      可惜,并没有人为华宇喝彩,华宇迎来的只是众人的白眼。说归说,笑归笑。接下来,趁着吃饭的时间,高山、华宇还有张学圣都分别将一天坐诊的情况说了一下,尤其对于这坐诊之中比较特殊,具有典型性的病例都拿出来详细的讲解了一番。

      这是一种提升的过程。通过实际的病情案例,再通过华宇和张学圣的治疗方法选择,然后高山再做出一些指导和建议。这不仅仅是对华宇和张学圣水平的提升,对于高山其实也有提升。医门传承是古老而全面,那是不假。可后世这么多年下来,也还是有不少的技术经验是超越前人的。

      除了三人有所收获。孙海华也有,每一个人在针对病情的用药,对方子的加减。这其实也是对药理和药性的一种重新梳理和认知。

      至于李朝康和唐吉德,那就更是收获满满了。古代学医,就是如现在这样。师父坐诊。徒弟会从事一些辅助性的工作,比如,先问病情病因,做好初步的检查,抓药等等。

      其实,这也是一种相互的验证。实践出真知。这话虽然流传时间不长。可对于中医来说,或许在两千年甚至更久远之前就已经走在这条道路上了。

      吃过晚饭,李朝康就直接站了起来,道:“我先回房去了。金匮要略方论还有一些东西我没弄明白。再去细读一番。”

      这家伙,这是被【创建和谐家园】到了,李朝康是一个多么傲气、多么不服输的一个人。如今却明显感觉自己已经落后于华宇等人了。他怎么能咽得下这口气。这时候不拼命才是怪事。

      其他人则是纷纷起身前往温泉中心这边。对于华宇和张学圣来说,提升修为反倒是成了第一要务。至于唐胖子,他才刚刚入门,也必须要让真气的存量提升起来才行。

      高山也站了起来,走出门,朝着自己的别墅走去,手机在口袋里拿出来,放进去。他在犹豫着,要不要给叶岚发个视频或者是打个电话呢?

      第167章 向蒋新月道歉

      整个医门医学院里面,相比以前多出了不少的人气。公寓楼这边星星点点的灯光亮起,考虑到工作人员,之前的规划又做了一些细微的调整。两个楼层拿了出来专门划分成了职工的公寓。

      医院这边三层也亮起了灯光。如今不仅仅只有肝癌的患者住院了。就比如李长莲这种糖尿病患者,高山今天就收治了三人。除此之外,华宇和张学圣也都收治了一些患者进来。

      整个园区之内,各种精致的景观灯也都亮着。夏日的暖风吹拂着,给炎热的夏日增加了一丝丝的凉爽。或许是因为这里拥有灵气泉眼的缘故。不仅冬天的气温要比外界高那么一两度,夏天在这边,也会感觉到更加的舒适。

      沿着鹅卵石铺就的道路前行,刚过一个拐角,高山就停了下来,前面大约两米左右,恰好在道路拐角的地方,一个黑影停顿在那里,高山可以清晰的听到黑影正在说话:“阿姨。您客气了。”

      “阿姨?什么阿姨?”高山愣了一下,随即就有些后悔了。自己怎么偷听别人打电话了。这似乎有些不妥啊。可是,自从修炼进入到了润身的阶段之后,高山的五感六识都有了巨大的提升。那话怎么说来着,其实我也不想听。可是实力他不允许啊。

      两米多远的距离,可电话里面的声音都清晰可闻。

      就在此刻,电话里面的声音传了过来:“那个,小蒋啊。不好。叫你新月吧。新月啊。我们家高山呢……”

      一听到这里,高山顿时就愣了。这声音,还有这称呼、这语气;高山顿时有些无语了,老妈这是什么时候把蒋新月的电话要到手了。

      正想着呢,老妈黄秀兰一如既往的彪悍的说道:“其实我一看你就挺喜欢的。这有时候啊,女孩就得要主动一点。我们家高山那是读书读傻了。新月你觉得我们家高山怎么样啊?”

      这话让蒋新月有些不知道怎么回答了。高山虽然看不到蒋新月的神态,可想都能想出来了。此时的蒋新月一定会十分的尴尬。这都什么跟什么啊?还有,我怎么就叫读书读傻了?

      高山心中腹诽着。正想着呢,蒋新月就开口道:“阿姨,我…我还有些事情。那什么,我们回头再聊吧。”

      挂下了电话,蒋新月的脸上已经绯红一片了,太丢人了。这…这让自己怎么工作啊。想到高山,蒋新月又有一些愣神。似乎…还真的挺好看的。如果…

      “新月!”就在蒋新月愣神的时候,高山开口喊了一句。

      高山是硬着头皮喊的。不知道这个事情就罢了。既然让自己不小心听到了。高山觉得还是有必要跟蒋新月说一下。自家老妈这已经属于骚扰了。

      “啊!”

      正在发呆的蒋新月听到这个喊声,立刻吓了一跳,看到高山从身后走过来,立刻就有一种想要钻地的感觉。小心肝也扑通扑通的跳着。该不会被高山都听到了吧。那真的是没脸见人了。

      高山并不知道蒋新月的想法,走到了蒋新月的前面,有些尴尬,讪笑着摸了摸自己的耳朵。吞吞吐吐道:“那个…那啥,新月啊。我妈就是那样。我替她给你道歉。给你添麻烦了。”

      “果然!果然是听到了。”蒋新月心中也慌乱起来。低着头,都不敢跟高山对视眼神。如鸵鸟一样,道:“没事。其实阿姨也是关心你。我能理解的。”

      说完,蒋新月飞快的小跑离开了。看着这一幕,高山也有些搞不明白了。摇了摇头,呢喃道:“蒋新月这什么都好,就是太容易害羞了。”

      ……

      日子悠然过儿,对于高山来说。每天的生活都是充实而紧张的。糖尿病患者的治疗,通过这几天的时间下来已经积累到了一定的数量。有了十五六个病人了。人虽然不多。可是却已经有了研究和参考的价值。

      又是一天过去。还是在吃饭的时候。众人都聚集在了一起,照例,先是各自汇报了一下今天坐诊的情况。随着这种探讨方式的持续。可以感觉到李朝康和唐吉德两人的水平在飞速的提升。

      与往常不同的是。随着华宇他们、高山自己都讲解了一番之后,唐吉德则是开始汇报他的情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14 16:1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