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邵华和张凡的事情就算是确定了,就等着张凡家长和邵华父母见面了。双方家长对两个孩子都挺满意。张凡加班的时候,邵华妈妈就指使着邵华给张凡送饭。张凡虽然平时对饮食也不挑剔,可邵华妈妈已经看出来了,张凡喜欢吃的就多吃一点,不喜欢吃的就少吃一点,而且还不爱在外面吃饭。
邵华和静姝两个人是玩高兴了,照了好多照片,两人关系也是越来越好。邵华也很疼爱这个妹妹,懂事不说还能体谅别人。真的是个招人疼的小姑娘。
自从邵华和张凡谈过一次将来后,邵华也开始努力起来,边疆的生活太安逸,房价不高,外界压力不大,自从进入银行工作以后,邵华也有点懈怠了。
可知道了张凡的想法以后,邵华是个很自强的姑娘,不会拖张凡的后腿。平时上班结束后,晚上就在家开始拿起书本,她准备考取注册会计,不管将来如何,养活自己是最低的要求。她不可能让张凡养着她。拼搏是两个人的事情!
泌尿科接纳了张凡,张凡就开始耍起了无赖,见谁都是哥,谁手术病号多,做不过来,他就厚着脸皮去上手术。他算是看出来了,在转科的时候不多做手术,以后定科了想去做其他科室的手术,可能性不高了。
泌尿科的医生真有股子无奈!张凡就做手术,其他的什么好处都不要,就连医嘱工作台都是谁的病号,张凡进谁的平台,从来不说用自己工作台下医嘱,这就成帮别人白干活了。
张凡不要好处,只做手术,别人还得领情!泌尿的急诊手术几乎让张凡包圆了,吕淑颜对张凡也是敬佩不已,她现在知道张凡的水平为什么如此之高了,太努力了。连带着她都已经泌尿科入门了!
不光是手术努力,就连张凡的外科书都被张凡翻得到处是毛边,书里面的笔记做的密密麻麻。一翻开张凡的外科书,里面的笔记几乎都能复印成一本书了,心得体会用红笔,重点用黑笔,注意事项用蓝笔,真的刻苦。
“你这么厉害不去读研究生,真的可惜了。”吕淑颜和张凡值班,写病历的时候两个人随便的聊着天。
“不着急,读书深造重要,可实际的临床经验也很重要。而且去读研究生也没多少收入,所以现在我还不着急。”
“嗨!你还真有点古人的君子爱财取之以道的境界啊!”
“额!也没有!”张凡哗的一下脸红了,要不是温带人给他好好的上了一课,他估计还真达不到这种境界。
温带人的告发,欧阳的批评,让张凡领会到了一种做人的标准,爱财没有错,可是一定要行得端走得正,没必要为了一点小钱让别人指着鼻子骂。又不是活不下去了!
泌尿科转科的几个男医生,真的对张凡是羡慕嫉妒恨啊,张凡在泌尿科越来越有地位,平时有点资历的护士对其他几个转科医生呼来喝去的,可对上张凡就是“张老师!”
而且张凡几乎都没干过什么换药、粘贴化验单、开住院出院之类的琐碎事情,研究生学历的吕淑颜对张凡也是言从计听。护士长更过分,直接把张凡的待遇提升到老医生的位置,科室里面抬个东西,搬个器械之类,从来不喊张凡,就是没人也不喊张凡。
狱警老头要出院了,恢复的不错。不用滴答滴答的在卫生间站半个小时!通畅了心情就好,出院前张凡嘱咐了几句平时要注意的事项,可老头不愿听,“你交代给我家老太婆,要是出问题我就来找你!”
张凡很无奈,这老头太霸道了。晚上下班,老头的大儿子是死活要拉着张凡和吕淑颜去吃饭,不去不行,而且影像科的主任也去。没办法只能去参加饭局了。
老头的几个子女都是在公检法体系,大儿子以前是在县里的公安局,后来辞职去下海专门给公检法的单位做装修。虽然不是什么大富大贵,可也已经超过很多人,已经生活在平均线之上了。
今天的饭局就是老头的老大招呼张凡和吕淑颜的,影像科的赵主任作陪。饭局的档次不低,好烟好酒,上的菜价格也不低。
“张医生、吕医生,真的谢谢你们了。老爷子脾气不好,这几天让你受累了。”
“应该的,老爷子挺爽直,是个老小孩,有什么事情当面说,这种人我最喜欢了。再说老爷子年纪大了,我们作为年轻人应该多体谅的,你真的没必要这样。”
“哈哈,看!这就是我们医院的精英,怎么样,我说了张医生和吕医生真的不错,你放心了吧。”影像科的赵主任笑着说道。
“哎!这几年真的让老爷的弄的我胆战心惊,他的脾气招惹了不少人,去年在心内科住院,骂的一个女医生和一个小护士,抹眼泪。这次他算是和张医生投脾气了,还没怎么发火。”
哎!张凡是有苦说不出啊,老头子脾气太古怪,对谁都是审问式的说话。这次估计是尿憋的不敢发火。张凡不喝酒,饭局也进行的时间不长,主宾不喝酒,总不能主人和陪客喝高兴吧。临走时,老头的儿子硬要塞给张凡一张购物卡,张凡是死活不要。本来都想装进口袋的吕淑颜也不好拿。
饭点离医院不远,张凡和吕淑颜两人一起走着回医院,“你这样的坚持,以后其他人可能会有意见的。我倒是无所谓,可你想过没有,如果你一直这样坚持,以后谁还会做你的助手或者伙伴!大环境如此,有时候难得的糊涂其实也未必不好。”
张凡久久无语,一直沉默着,到了医院门口,他说道:“谢谢,我会考虑考虑的,想做事就得先做人我懂!”
第129 开始不要脸!
吕淑颜的话让张凡思虑了很久,张凡不是刚进入社会的学生,他在大学的时候就已经体会了社会的残酷性,这两年的医院生活,更加体会到人际关系的复杂性。
医疗行业是一个竞争又合作的行业,有竞争可合作更多一点。在这个行业内虽然技术为王,可如果一旦和同事之间的关系处理不好,被孤立起来,就麻烦了。单打独斗是不可能的,那就真成小说人物了!
“慢慢来吧!”张凡叹了一口气,本来想去宿舍看书也没心情了,只能去手术室刷手术了,让疲劳把这些烦心的事情赶走。
泌尿科被医院的医生俗称为通下水道的,急诊也有不少的一个科室,科室的好几个医生从来不吃动物腰子。
“我一吃腰子就想起手术的时候摘取的肾脏,所以自从【创建和谐家园】了泌尿科,再也没吃过腰子!特别是烤的大腰子,带着点血水的那种,穿在铁签子上的感觉如同手术室摘除的腰子拿在手中一般!吃不下去!”这是海拉亲口告诉张凡的。
泌尿科,目前最大的手术就是换肾,因为技术力量的不足,一般都是请大城市的医生来做,而且边疆【创建和谐家园】少,好几年也碰不到一例。还有后期的护理也跟不上,最重要是因为手术少见,李建国也没心思去发展,所以泌尿科也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科室。
以后定科张凡绝对不会进泌尿的,一个医院的发展一部分看国家的支持力度,还要看院长的才干,如果一个平庸的院长只顾着捞钱,几年时间下来,医院的医疗水平就会倒退。
一个科室也是一个道理,院长管着大方向,主任负责细节,如果一个主任没有进取之心,科室就会被他压制,除非有一个在专业技能上碾压他的人出现,不过现实情况中这样的太少太少,按李建国的这种谨小慎微的性格,估计他任主任的时间段内,想把泌尿发展起来的可能性不大。
张凡现在的任务就是尽可能的刷手术,不管以后这个系统如何,自身拥有的本领更重要,他不能也不敢等和靠,靠山山倒,靠人人倒,自强才是最可靠的。
做了肾摘除后,老李专门给护士长交代,“这个月的奖金给张凡也算上,他的系数就按主治走吧。”护士长虽然也惊讶,但也没什么异议,毕竟一个科室还是以主任为主。
其他的分成,李建国也打算给张凡一份,这个就是他对张凡的回报,肾切除的时候,张凡利索而精准操作,不仅救了病人一条命,也帮了他李建国,挽救了他的名声。
手术医生就和气功【创建和谐家园】一样,不能破功,一旦破功一次,以前的功绩就算白费了,特别是在小地方,人们不会记得你以前的成绩,只会说:“李建国的技术不行,谁谁谁就是被他在手术台上弄死的。当时的那个场面惨啊!他李建国连血管都分不清,一剪刀下去,就把谁谁谁给弄死了!”
这种事情很多很多!所以李建国对张凡特别感激,虽然嘴上不说,可心里真的是感激,所以就从金钱上来回报张凡。邵华和静姝玩了整整两天,拍了好多照片。静姝和张凡一样没骑过马,这次在草原上特意拍了骑马的照片。小姑娘笑的特别灿烂,考上了大学,生活上没了压力,终于让她在花季得以展颜,有哥哥,她再也不用考虑是不是和老师申请不买新的校服,穿旧的校服行不行。
最后的十天,张凡是真的不要脸了,不管急诊不急诊,是手术他就上,反正也只有十天了,科室的医生也不好说他。像海拉关系近一点的,直接就把手术排给张凡了。
海拉很诧异,“这小子是不是有毛病,怎么这样的爱做手术,这一个月科里80%的手术他都参与了,50%的手术都是他做的,这么大的劳动量,他不累吗?”张凡替海拉去做手术了,海拉乐得清闲,在科室和其他医生聊天。
“爱好就是最好的老师,你转科的时候连个复杂点的缝合都搞不定,人家转科的时候就能带组,这就是差距。”要进门的李建国听到了海拉的话,站在门口对海拉说道!他这几天收拾了好几次海拉,弄的海拉见到李建国就像耗子见了猫一样。
出科了,张凡要离开泌尿了。李建国专门组织了一次科室聚会,一个月的相处,从排斥到接纳,再到无奈,张凡给泌尿的医生影响深刻。要走了,几个年轻的主治已经商量好了,要灌醉张凡!吕淑颜留给泌尿的影响也很好,张凡如此疯狂的手术,很多都是吕淑颜做助手的,老医生们都感慨不已:“一代比一代强啊!”
张凡不用他们灌,三杯劝退!让泌尿的医生连一点成就感都没有!出了科,吃了饭。和泌尿的情谊算是有了!王倩也旅游回来了。张凡、邵华带着妹妹专门上王倩家登门道谢。
当她得知静姝的成绩后,惊讶的嘴都不能合拢了,“你们兄妹真的是优秀啊,一个比一个厉害,真的想见见你们父母如何教育你们的,尽然如此厉害、优秀。”
“呵呵,王姐不用见面的,简单的很。我小的时候,不听话就是皮带,跑不掉的,不过我小妹待遇就好多了,我爸就没动过她一指头,我都曾经怀疑我是不是他们的亲儿子。”张凡笑着对王倩说道。
“也对,男孩就应该严格一点,不然太跳脱了。哎,我家的小子要是有你们一半的优秀我就知足了!前几天我为什么去旅游,就是被他给气的。”
“孩子还小,长大点就好了!其实我以前也不听话,打架、逃课都没落下,岁数大了一点就知道父母的用苦良心了!”张凡安慰道。
王倩也没指望张凡他们出主意,就是个感慨而已,张凡要是当真,真的给王倩出主意,就有点二愣子了,俗话说的好儿子还是自己的最好,一点错都没有,自己可以说自己的儿子不好,可别人要是说个不好,不翻脸都算是情谊深了!
第130 儿科
吃过晚饭,王倩送着张凡他们出门。茶素市夏天的傍晚特别漂亮。晚上都快十点了,太阳才刚到山脚。晚霞映照,清风拂面,花香、鸟语,自己亲人的笑语,世界是如此美丽!
一边是静姝搀着张凡的胳膊,另一边是邵华,三人漫步在开发区宽阔的马路上,人少车少。听着静姝叽叽喳喳的说话,张凡心中就剩下幸福了。
三天,陪着自家妹子逛了三天后,假期结束。从医务处领取了转科单子,张凡一看儿科!哎,地狱级别的科室。张凡也怵儿科,小孩子无法表达,无法沟通,哪个地方不舒服也说不上来,而且各个器官还未发育健全,有很多禁忌需要注意。
华国传宗接代意识强烈,一家一户谁要是个丁克族,压力不仅会来自老人亲戚,就连周围的邻居朋友都会觉得不应该。因为生儿育女已经升级到了责任和职责的地步。
孩子代表着希望、代表未来、代表着兴盛。孩子是多么的重要大家都清楚,可在医疗界,却是相反。华国的儿科医生奇缺。
原因很多很多,最主要的是儿科难,察言观色在儿科特别重要,就这一点,没个七八年你是学不来的。
第二,儿科累,不仅是身体累,心也累。医院的科室大多数都是安静的,家属或者病人声音稍微一大,护士就会很严厉的制止:“注意点,别人还休息不休息了!这里是医院!”可是在儿科,如同闹市一般,此起彼伏,哇!哇!哇!
第三收入少,儿科治疗用药几乎是成人的四分之一或者更少。
第四,家长的不理解,越重视越难沟通。儿科和急诊科就如同在战争爆发的边缘,稍有不慎,说不定就会爆发战争。孩子生病难受,家长已经如同是嗜血状态。有时候说不定就因为一个眼神,就会引起一场战争。
两个陌生的医生见面聊天,就会问:“你搞哪科的。”
“急诊!”
“你呢?”
“儿科!”
然后两人抱头痛哭!
这就是目前的医疗行业的现状,主动去干儿科的没几个,大多数都是被逼无奈之下,抹着泪去干儿科的。
市医院有两个三甲医院,一个是市医院,另外一个是中医院,中医院是最近一年才升级的三甲,他的科室不健全,尽然没儿科和产科!
然后就是妇幼医院,虽然是专科医院,可是一旦孩子或者妇女的病情稍稍有点严重,绝对会让家属转到市医院的。
所以目前茶素市看儿科主要还是在市医院,经常是人满为患,医院为了体现对祖国花朵的重视,专门提供了一栋三层楼成立了一个儿科。或许也可能是因为太吵吧!
儿科分为三个科室,新生儿、儿科急诊、普通儿科。
大主任唐柳红,不温不燥的一个女性,初看感觉有点严肃,可当她面对小病号的时候,真的有那种慈眉善目女菩萨的感觉。
她三十岁的时候就是儿科主任,当年在瑞金进修儿科,当地进修医院的儿科主任一定要留下她,要不是她妈妈当时病危,说不定就留在沪上了!
十多年的主任,让她在当地名望非凡,可她依旧天天按部就班的工作,也不去追求更高的职位,就安心当一个儿科主任。日积月累下来,儿科成为了医院的一个很有特色的一个科室。
唐主任的原则是能不用药的情况就不用药,尽量用物理方法解决病患。也很奇怪,无缘无故哭闹的孩子,放在她的手里,让她拿捏几下,嗨!不哭了。还能朝着她笑!
三个儿科科室的医生,一个季度一轮换。真的是一个锻炼人的科室。不仅是技术还有耐心!
当张凡拿着转科单,进入儿科的时候,如同进入了敌人的包围圈,到处都是呐喊声,哇!哇!哇!
转科医生已经不用唐主任负责了,儿科有个专门负责这一块的医生,她不仅负责转科医生,还要正常的看病治疗,接过张凡手中的转科单,也不废话,直接让张凡去找主治贺芳。贺芳是张凡的带教医生!
主治贺芳,三十多少岁,刚刚休完产假,所以在普通儿科。张凡拿着转科单子去找贺芳,贺芳正在吃加餐,因为要哺乳孩子,所以经常感觉到饥饿。
“实在不好意思,张医生,你稍微等我一下,我去洗个手,刚吃了点蛋糕!”看到张凡后,贺芳有点不好意思。上班吃东西,有点稍稍难堪!
“没事!没事。”张凡笑了笑后,就坐在凳子上等着贺芳,普通儿科有七八个医生,三个男医生,其余都是女医生。和其他科室没什么区别,都是忙忙碌碌。
“护士长,把八床的药停了,今天早上我忘了!”
“谁有化验单,快给我几张,我的没有了!”
“医生,我家孩子怎么还在咳嗽了。都已经住院一天了!”
心理素质不行的人,这一天的吵闹就能奔溃,何论还要给小孩子看病,去应付各种各样的家长呢!
贺芳洗手后,对张凡说道:“张医生,这一个月就麻烦你了,不过目前我的病号不多。咱们两人应该可以忙的过来,不过我天天中午得回家一个小时。要是值班就得多劳驾你了。”
“没事,如果没有特殊情况,应该没问题。”张凡几个学科里面,就儿科最差。所以有点肝颤!回答的都不是很利索!两年了,在工作当中,这还是张凡第一次的犹豫!
“没事,我给楼下儿科急诊的医生也说一下。放心,几天下来你就能适应。”
张凡一看体格就是干外科的样子,一个黑脸别说给孩子看病了,本来没哭的都能让他给吓唬哭了。贺芳每天都要回家去喂孩子,所以对张凡挺客气。
哇!哇!哇!声中,张凡度过了儿科的第一天,一天下来,真的是耳朵嗡嗡嗡,长时间的工作在一个嘈杂环境,还要强行集中注意力去观察病患,真的真的!太难为人了。
张凡心不在焉的吃饭,邵华奇怪的问道:“怎么了。感觉你今天特别劳累!是不是手术特别多?”静姝也担心的望向了自己的哥哥。
“没手术!”
“哪是怎么了?”
“我转科进入儿科了!现在耳朵还在嗡嗡嗡!”
“额!夸张了吧。”
“什么?你说什么?我听不到!”
“打死你!”
“咳!咳!咳!”
第131 日常
张凡进入儿科的时候还不是儿科病员最多的时候,冬天才是儿科大规模爆发疾病的季节,不过就算不是爆发季,看病的小孩子也不少。
何芳,石头城的医学院毕业,当年也是哭哭啼啼的进入了儿科,不过几年下来,确确实实的被唐柳红的医疗技术和为人处世给折服了,她有样学样,安心努力的学习工作,几年时间已经成为儿科年青一代的翘楚。
本来已经准备让她去进修的,可是她怀孕了,这就拖了下来,夏季儿科主要是以腹泻为主,一个个的小人,拉的面黄肌瘦,看着就让人心痛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