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比如电视剧幸福像花儿一样,成就了邓超与孙俪这一对金童玉女。虽然孙俪在新上海滩里与黄晓明搭档也挺好看的,可是毕竟还是与邓超气场更合。在幸福像花儿一样里面,傻乎乎、直心眼儿的孙俪,遇上既别扭又深情的邓超,真是好看啊。戏里这一对逗得人又哭又笑,戏外这一对,也真是佳偶天成。
本来想细数一下电视剧里的那些金童玉女,可是毕竟数之不尽。江山辈有帅哥美人出,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2010.8.20
第102章 明媚(18)(shukeba.com)
人生无地著相思
欢乐中一定蕴含着悲伤,好比花丛中暗藏着毒蛇。谁怀着一个疲惫的灵魂,闪烁如半睡半醒的幻想,谁将像颠茄一样开花,你,还是我?
三百年前,汤显祖曾经借着牡丹亭说:“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所有的悲观离合,大抵都逃不脱一个情字。记得当初看孝庄秘史,月色下蹄声答答,而多尔衮是不能不放开玉儿的手。两个人眼中的泪光,几乎让人心碎。多尔衮说:“我是一辈子的伤心人。”此情此景,委实令人欷歔不己。
事隔多年,看tvb的金枝欲孽,明媚鲜妍的女儿家在宫中斗得你死我活。越是残酷的地方,反而越衬出真情的弥足珍贵,是雪地里步步相印的脚印,是宁死不要荣华富贵的痴心,是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因为来不及说我爱你是自己的改编成的电视剧,所以一集集追下来,倒有一种旁人无法触及的感受。因为是自己的作品,所以比任何人都要看得透彻,知道编剧做了哪些改动,亦知道哪些明线暗线的起承转合,而且抽离出来以观众的角度看待这部电视剧,更有一层感触。三十六集的年代大戏,概括起来不过三言两语:军阀混战时期,尹静琬无意间救下一个陌生人,结果这个人是承军主帅慕容沣。尹静琬为了救出自己的未婚夫许建彰,同意与慕容沣假扮情侣,谁知渐生情愫。尹静琬终于悔婚出走,奔向慕容沣的营地。但两情缱绻抵不过江山万里,慕容沣为了承颖之间的战事,终于另娶程谨之。
很寻常不过的故事,这世上的事,大抵亦是她爱他,他爱她,她又爱他。爱的是一个人,娶的是另一个人。十年缠绵,一场哀婉情事。
作为一个细节控作者,我经常在繁琐的细节上花费大量的笔墨,而来不及说我爱你改编的时候,恰恰也十分注意细节。比如在里,原本曾经先后描写了三次京戏的场景,这三出戏,其实都与情节息息相关。电视剧改编的时候,有关这三出戏的台词也全部保留了下来,难得编剧与导演都体会出了如此不动声色的伏笔。
男女主角一起听的第一出戏是京剧武家坡。武家坡讲的是薛平贵与王宝钏的故事,而男女主角关于这出戏的对话,也暗示了他们各自的命运。慕容沣说:“旧式的女子,也有她的难得。十八年苦守寒窑,这份贞节令人钦佩,所以才有做皇后的圆满。”而尹静琬则道:“薛平贵这样寡恩薄情的男子,为了江山王位抛弃了她,最后还假惺惺封她做皇后,那才是真正的矫情。这也是旧式女子的可悲了,换作是如今新式的女子,保准会将霞帔凤冠往他身上一掼,扬长而去。”
后来慕容沣的做法,几乎与薛平贵同出一辙,他妄想着一边娶代战公主,一边封王宝钏做皇后。而尹静琬的决定,也十分符合她最初的话,她在慕容沣决定为了政治联姻迎娶程谨之的时候,不惜一切逃出了慕容沣为她设下的金屋。这一出武家坡,既是预言,亦是隐兆,更揭示了男女主角所受教育不同,所处身份地位不同的分歧。他们关于这出戏的各自评论,其实已经说明了他们在感情上的各自的态度与底线。在电视剧里,并没有真正唱出这出戏,而只是通过男女主角之口,议论了一番这出武家坡。不过这已经足够了,毕竟重点只是通过这出戏,来反映男女主角对待感情和婚姻的态度与观点。
而第二出戏,则是在尹静琬决定悔婚出走的时候,堂会上正在唱玉莲盟:“我去锦绣解簪环,布裙荆钗,风雨相依共偕百年。”那时候的尹静琬,满怀着希望与天真,奔向她自以为的良人,如同飞蛾扑火,也如同流水浮灯,明明知道前路坎坷,却已然不惜一切。电视剧里这一段拍得甚好,不仅唱出了这几句重点的戏词,而且因为怕观众没有留意,所以特意又从女主角的口中重复了一遍。“我去锦绣解簪环、布裙荆钗,风雨相依共偕百年。”字字句句,都是憧憬与希望。在那个时代,悔婚出走亦是惊世骇俗之举,一个弱女子要鼓起多么大的勇气,方才可以做出这样的举动。所以此时的这几句戏文,其实是尹静琬心情的写照。
第三出京剧,却是剧情急转直下时,慕容沣与程谨之的婚礼上,唱的是梅妃。“展鸾笺不由得寸心如剪,想前时陪欢宴何等缠绵。论深情似不应藕丝轻断,难道说未秋风团扇先捐”这几句戏词听在慕容沣耳中,自然极是刺心——他为了联姻抛弃尹静琬,而同时静琬愤然出走,下落不明。所以在婚礼上听到这出戏,慕容沣顿时失态,叫过副官问:“这是谁点的戏?给我换掉。”唯一的遗憾是电视里戏文的唱词没有字幕,所以观众看到这里,一定不明白慕容沣为什么要换掉这出戏,因为这出戏就是对他自己最大的嘲讽。
而这第三出梅妃,却是电视剧里处理得非常出彩的一段。钟汉良饰演的慕容沣面无表情地坐在戏台下,当他听清楚戏文唱词的时候,他闭上了眼睛。此时的特写可以看到,他连眼睫都在微微颤动,似乎连呼吸都十分痛楚——所谓椎心之痛,亦不过如斯罢。等唱到第二句的时候,慕容沣忍无可忍地站了起来。身后所有的承军将领以及婚礼的宾客,都被他的举动吓了一跳,这时候副官连忙解释说,督军要去方便一下。而慕容沣面无表情地走到一旁,质问副官,是谁点了这出戏。
写到这里觉得十分遗憾,因为里曾经有交代,到底是谁点了这出戏。因为按照民国的风俗,在婚礼这样的日子是不会唱梅妃这样不吉利的戏文的。但是电视剧作为另一种更紧凑的艺术表现形式,是没办法像一样交代太多的细节与副线的。所以电视剧选择了最有矛盾冲突的情节,而舍弃了交代婚礼上为什么会出现这样不吉利的戏文。
虽然电视剧因为种种条件的限制,没有办法在细节上完全忠于,但是亦有其改编上的过人之处。比如剧中几年之后,静琬从国外回来,在裁缝铺里,猝不及防的情况下,她突然见到了昔日的恋人慕容沣。虽然仍旧深爱着他,可是出于本能她无法面对,躲进了试衣间里。而慕容沣并不知道她在试衣间。当他举起手让裁缝谭师傅替自己量衣的时候,正巧他的影子映在了试衣间一旁的镜子中。静琬看着镜子里慕容沣的影子,一边哭一边伸出手去,用指尖去抚摸镜中的他。
当一生挚爱近在咫尺却不能相见相认,当事隔数年他们都不曾放下过彼此,当静琬用颤抖的手指触碰镜中一个虚无的倒影,而屋外的他,犹自懵懂未知。这个细节带来的情绪爆发,让无数观众掉下了眼泪,也让我掉下了眼泪。这一段是中不存在的情节,也是电视剧改编时的神来之笔。只用这小小的一个动作,就表现出尹静琬心里压抑的爱意与思念。这几年来,原来不只他不曾放下,不曾遗忘,她同样是一直爱着,不曾放下,不曾遗忘。
改编的另一处神来之笔,是冰上舞蹈。这段情节里是没有的,亦可体现导演的敬业之处。在零下三十度的铁岭拍摄冰上的深夜外景,想一想便知道剧组面临的是什么样的困难与挑战。这段唯美浪漫的舞蹈,却最终成为全剧煽情的巅峰。当历经数年分离的恋人再次在冰雪之上相拥而舞,沧海桑田,世事变迁,最后慕容沣在尹静琬耳边说:“我爱你,一辈子。”六个字让一路守着剧情走来的观众伤感不已,但这时候尹静琬其实已经听不见了。她被骗服下了安眠药沉沉睡去,而慕容沣决定独自去面对日寇的千军万马。
虽千万人吾往矣,虽然明明知道是以卵击石,但面对日军的侵略,作为一个中国人,他却有着玉石俱焚的决心。
不让心爱的人随着自己一同赴死,所以才将她交给情敌带走。是小爱,亦是大爱。爱一个人究竟要爱到什么地步,才会不再惧怕死亡,不再惧怕离别,可以将她托付给别人,可以孤身去赴死?
一直以来,以为自己是言情作者,所写的,不过一“情”字而已。出道至今,写过十四部,古代的,现代的,民国的,各种各样的故事,却原来,自己写这个“情”字,未见得及格。或者感情之浩大,之高深各异,是任何一个人,终其一生也难以描摹其尽的。
他生莫作有情痴,人间无地著相思。
2010.9.5
第103章 明媚(19)(shukeba.com)
生命是一袭华丽的锦袍
李碧华曾经说:“‘张爱玲’是一口井——不但是井,且是一口任由各界人士、四方君子尽情来淘的古井。大方得很,又放心得很。古井无波,越淘越有。”
话是李碧华一贯的尖刻俏皮,却并没有说错。毕竟是张爱玲呢,伊本身已经是一折传奇,至于伊笔下的那些故事,仿佛旧上海黄昏里碧蓝潇潇的天幕,石库门墙头下开着夹竹桃花,粉的白的小朵小朵挨挨挤挤,远处连绵的红瓦天窗偏栖着灰尾的鸽子,隔壁人家无线电正唱一支靡靡之音,楼里的女人自顾自掸着衣裳想着心事,桌子上堆着玫瑰瓜子的细壳,或许有大纸包的炒栗子,微微的香气散发在空气里,冷而静,像干玫瑰骨朵沉到绿色玻璃瓶底,白酒的辛辣掺上冰糖的甜绵,带着无尽的苍凉与淡惘,是朵云轩旧笺上模糊的一团光晕,是三十年前的月亮——不说也罢。
张爱玲的作品被改编成电影的并不少,比如远的有倾城之恋、红玫瑰与白玫瑰、半生缘等等,近的有李安掀起无数话题的色戒。数十年来,无数影视圈中的人,总爱把张爱玲拎出来抖一抖、拍一拍,哪怕落下一星半点,那也是沉香屑。其实张爱玲自己也是编剧,也写剧本——不过仍旧是电影剧本,电视毕竟是这几十年才作兴的产物,移居美国的张爱玲究竟看不看电视呢,竟不得而知。
张爱玲的作品备拍成电视剧的并不多,数来数去寥寥可数,倒也没旁的缘故,只因为她的作品短篇多,长篇少。对电视剧而言,要拍出二三十集的故事,用短篇来改编只怕是远远不敷用的。于是伊在大陆地区唯二公开发行的两部长篇作品,也成了屈指可数的适合改编成电视剧的作品了。
然则还是拍了,林心如、蒋勤勤、谭耀文、李立群、常铖、胡可定睛一看倒有三位美女,而且其中两位还是演琼瑶戏出身。早说过琼瑶阿姨最会挑女演员,她选出来的,都是一等一的美人。
半生缘是个凄厉到近乎森冷的故事,比不得情深深雨蒙蒙,更比不得金粉世家。民国背景的故事里头,张爱玲是最无情的那支笔,她把人性最丑陋、最无情处掰开了、揉碎了给你看,还不许你哭。因为早就将原著读了十遍八遍烂熟于心,所以林心如饰演的顾曼桢甫一出场,几乎就叫人不由得微微叹了口气。
电影版的半生缘是吴倩莲演顾曼桢,那倒还好一些,因为吴倩莲的气质是偏于清冷淡泊的,就像一件瓷器,打碎了亦是掷地有声。可是林心如那般娇艳的容貌,就像是一朵花——电视剧镜头里一闪而过的大片桃花,呵口气都能融化了似的。至今仍记得她穿着银灰色的旗袍,罩着一件白色大衣,身姿楚楚地站在桃花下,“人面桃花相映红”便是说的此情此景吧。只是这样的明媚鲜妍,一想到后头的故事,真叫人不忍心看。
黛玉葬花的时候说过:“撂在水里不好,你看这里的水干净,只一流出去,有人家的地方儿什么没有?”世上事大抵如此,有人的地方,什么样的人伦悲剧没有?
2002版电视剧半生缘的画面十分明亮,服装化妆都堪称精品,只不过彼时此剧的风格让许多“张迷”颇为疑惑,因为这一版的电视剧太像民国偶像剧。林心如的气质娇嗔温婉,不像底层人家出身的苦孩子,仍旧不脱大家小姐的底子——演员没吃过人生的那种苦,眉眼间皆是恬淡的静丽,自然不像张爱玲笔下的人物。
张爱玲笔下的人物,再好也带了几分戾气。顾曼桢是难得没有戾气的一个,可是她的命运悲辛,就像是鹅卵石,或许一切的棱角反倒让生活给磨平了。岁月的河岸边,默默然沉甸甸,唯有十八年回不去的怅然若失。
但林心如来演顾曼桢,反又令观众另外悬着一口气。因为她太美,太娇艳,就像一枝春风里的桃花,所有人都知道等待曼桢的是什么,所以风刀霜剑严相逼的时候,更催人泪下是谁说过悲剧就是撕裂最美好的东西给人看?演员越美,越是气质纯良天真,越让人不忍心去目睹这样一出剧。
蒋勤勤出演顾曼璐,也是很冒了一点风险。对演员而言,演这样的角色当然是吃力不讨好。但在这部剧里,她的妆容真是艳丽啊,林心如的妆扮是娇艳,而她是艳丽。如果说林心如像一枝楚楚的桃花,那蒋勤勤在这部戏里,则是秾艳无比的海棠。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她的艳,是凝碧一泓,风月无限。
那时候的蒋勤勤正在美貌的巅峰上,所以由她来饰演憔悴珠黄的曼璐,多少有点欠缺说服力。好在演技可以弥补一切,到后面她的面目狰狞,亦叫人不忍心看。卿本佳人,顾曼璐亦不是坏人,可是却落到这样的地步。
胡可的石翠芝是很出人意料的一个。或许受电影版半生缘影响太深,印象里老觉得石翠芝应该是小鼻子小眼的秀气女人,看到胡可的石翠芝还有点犯嘀咕,长得太漂亮了,亦太洋气了。但里的翠芝出身富贵,富贵人家的孩子其实多少带着点天真,胡可的眉眼里正好有点稚气的天真,亦算是难得的人选了。
跟半生缘同年拍摄的张爱玲的作品还有金锁记。金锁记的编剧是王安忆,导演是黄蜀芹,主创不可谓不强大。而金锁记的画面令广大“张迷”十分满意,怀旧的暖色调镜头,一器一物都仿佛真的旧物。光线永远是暗沉沉的调子,演员亦是实力派,简直是奢侈到用拍电影的办法来拍电视剧。到现在我仍旧能想起导演的运镜,仿佛真的有澄澄的金粉,是空气里细微的飞尘,隔着呛人的气息,那些明灭的光,幽淡的影。黄金枷锁劈死了人,而电视剧的最后,却是一个温暖光明的结局。
这亦是电视剧的为难之处吧。张爱玲那样一部戾气十足的作品,若是按照原著丝丝入扣地拍,怕万千观众看了都心灰意冷,所以王安忆才给出一个光明的尾巴。有时候这样一想,顿时释然。
2008年的时候,张爱玲的倾城之恋终于又被搬上电视机屏幕,陈数的白流苏,黄觉的范柳原。这两位演员都是实力派,尤其陈数,从新上海滩到暗算,每次她的出现都如惊鸿一瞥,让人惊艳不已。黄觉更是风流倜傥,颇有点范柳原的神韵。
奈何这毕竟是一篇中篇,改成三十六集的电视剧,到底略显单薄。好在执笔的是著名编剧邹静之,加的戏、改的戏都十分精妙,但和原著比较起来,电视剧的调子仍旧偏向了温暖明亮——像张爱玲那样冷厉尖刻的笔触,实在不适合忠实还原。
张爱玲自己的故事,亦被拍成了电视剧她从海上来。因为涉及胡兰成,所以这部剧的命运亦是一波三折,最后历经改名、重新配音等等一系列复杂的过程,才得与观众见面。
那时候就觉得这部戏演员选得好,刘若英气质清淡,很适合演张爱玲——上一个我觉得适合演张爱玲的演员,还是林青霞。张爱玲并不漂亮,如果用林姐姐来演,当然太漂亮了,会分散大家的注意力。刘若英是恰到好处,眉目素雅,而且她总有一种疏落的气质,像是与这个世界隔着一层。
最妙的选角大约是赵文瑄,他演胡兰成。年纪与气质都对,连那种漫不经心、拈花惹草的微妙之处都对。看他打着伞与刘若英站在一起,就像数十年前的故人隔着时间的虚空劈面而来,而暮春的上海,是在下着雨了。
海上花是张爱玲翻译出来的,但只在1998年由侯孝贤拍成了电影,至今还没有一部电视剧来讲述这个故事。电影海上花的主演是梁朝伟、刘嘉玲、李嘉欣、羽田美智子。那也是第一部让我觉得李嘉欣并不是花瓶的电影。她适合演亦舒或者张爱玲笔下的人物,活着,张扬或低调,抗争或无声,可是她可以活得最自我。
所以一直盼着海上花可以拍成电视剧,毕竟电视剧表现的空间可以更大。虽然这部作品的作者并不是张爱玲,但毕竟是由她执笔将全书从苏白翻译过来的。不过这样的题材,估计又是电视剧制作上的禁忌,况且即使拍出来,也不会像原著那样冷静残酷。
很奇怪,去过上海很多次,却并没有一次起心去常德公寓张爱玲的故居看看。因为虽然明知道她是这世上真实存在过的,可是却明白她的不一样。所谓谪仙,就像她说生命是一袭华丽的锦袍,爬满了虱子,我们亦知道,她只是说说而已,她早已不在意那锦袍。
2010.9.28
第104章 明媚(20)(shukeba.com)
大约红尘多少梦
谁也无法否认,琼瑶是最会挑女演员的。甚至如同“谋女郎”、“星女郎”一样,演琼瑶电视剧出身的女演员,同样有一个词叫作“琼女郎”。琼瑶戏里的女主角,一般都有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尤其是哭的时候,梨花带雨,欲说还休,楚楚动人。据说琼瑶阿姨挑选女演员的标准就是哭起来要好看——一个女人如果连哭的时候都美得无懈可击,当然是名副其实的美人。
第一代“琼女郎”的大名至今仍旧如雷贯耳,比如林青霞。那已经是一折浩然传奇,昔年窗外里有一双雾蒙蒙大眼睛的女孩,如今虽前尘往事如云烟,她却如同天上那轮明月皎皎。林青霞后来的作品以电影居多,可是真是美呀,不管是数十年前的文艺旧片,还是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反串的英气小生,其历久弥新的魅力似乎更加证实了琼瑶的眼光。再没有比一个人悍然美上数十载更空前绝后的事了。曾经有位朋友有幸见过林青霞,据说当时相隔数米,已经觉得此人周身似乎有无形气场笼罩,心中隐隐诧异,待得举头定睛一看,原来竟是林青霞。所谓艳光四射原来是真的,猝不及防的偶遇,伊人几乎是素颜轻裳,都让人不敢逼视。
有人说“琼女郎”个性十足,星光璀璨,确实如此,比如林青霞,又比如林凤娇——这个毅然退出影视圈,在成龙大哥身后默然无闻数十载的女人,谁敢说她不是执着于爱?再比如吕秀菱,当年琼瑶戏的当家花旦,谁知她竟然弹得一手好琵琶。琵琶这种乐器可不是能轻易学成的,可是她竟成了一代大家。到现在于情咒等大碟中可见其功力深厚,乃是琵琶界中的代表人物。而归亚蕾、李丽凤、刘雪华这是何等华丽的一个名单。曾经有幸近距离与归亚蕾有过接触,美人老去,眼睛却未老,注视着人的时候温润端庄,几乎让人想起深秋的湖水。又想起刘雪华,小时候妈妈最爱看她的剧,一部几度夕阳红,一部庭院深深,电视里播了又播,彼时不知道赚尽了多少观众的眼泪。到现在印象里的刘雪华仍旧是楚楚风姿,穿旗袍立在夕阳里,让人想起沙坪坝的粉白蝴蝶。那些飞在晚霞中的蝴蝶早已经四处散去,唯有带着晚香玉香气的夜风,还在温柔地吹送。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一直私心底希望琼瑶能将此剧重拍,因为一直觉得,这是琼瑶的巅峰之作。
俞小凡和岳翎演过很多琼瑶的民国戏,可是印象最深的还是陈德蓉。真是美啊,梅花烙里她甫一出场,素衣如雪,明眸如水,爱上她的何止一个皓祯?玲珑如玉,温婉似水,白吟霜三个字,在我心里仍旧是美人儿的典范。记得片花中有她与马景涛荡舟湖上的片段,有美一人,清扬婉兮;所谓倾城,在水一方。梅花三弄三部曲可谓是琼瑶集众美人之大成的作品。除了梅花烙里的陈德蓉,鬼丈夫里的岳翎也十分叫人称道。至今仍旧会唱那首鸳鸯锦:“梅花看似雪,红尘如一梦”三部曲里的最后一部水云间,那才真叫花团锦簇。陈德蓉与陈红,一清雅一秾艳,好像一枝梨花与一枝桃花,犹记得陈德蓉在小桥上那一扬手绢,美人莫凭栏,凭栏山水寒。所谓令天地为之失色,原来亦是真的。
小时候看电视,也就喜欢看漂亮的女演员。琼瑶剧里的女孩子,个个清雅不俗,精致漂亮,哪怕剧情慢一些,全是些情情爱爱,也看得下去,谁叫美人如玉呢?到了电视剧一帘幽梦,可谓轰动一时。陈德蓉一头短发,饰演汪紫菱。那时候班上所有的女生都喜欢她,课业最紧张的时候,谁不愿意小小地叛逆一下?人生的未来里,如果有一个费云帆该是多么美好。这是一则灰姑娘的神话,也是一则琼瑶的神话。这世上的爱情故事,写来写去,都是给爱做梦的女生看的。成绩不好没关系,考不上名牌大学没关系,你知道总会有一个白马王子翩然而来,带你去巴黎,带你去他的城堡,从此后过着幸福的生活。
后来这部片子重拍,并且在湖南卫视进行了轰轰烈烈的“寻找紫菱”活动。万紫千红莺歌燕舞,终于挑出来一个幸运的紫菱,那便是张嘉倪。又见一帘幽梦成全的并不仅仅只是一个张嘉倪,还有一个秦岚。1995年版的一帘幽梦中,饰演绿萍的原本是彼时的台湾第一美人萧蔷。而秦岚,却也是地道的“琼女郎”。她初次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的,是还珠格格中的知画,那么一个心机深重的角色,居然被她演得楚楚动人,让观众我见犹怜,实在是大见功底。
还珠格格系列是琼瑶剧中的奇葩,还珠格格三部曲中走出来的“琼女郎”也尽自不同。
最醒目的当然是赵薇,昔年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小燕子,使得如今提到中国一线女星,无论如何绕不开“赵薇”两个字。所谓“四大花旦”里,唯有她是最有观众缘的女明星。还珠格格当年以摧枯拉朽之势席卷了整个中国乃至东南亚,赵薇那双忽闪忽闪的大眼睛,令无数观众倾倒折服。到现在新还珠格格重拍,制片方挑出来的饰演新版小燕子的李晟,大家一看,便说,这不就是像赵薇嘛!
一个演员拥有一个角色的烙印是可惜的,可是一个角色拥有一个演员的烙印,却是幸运的。观众都已经不接受小燕子没有大眼睛了,连再次重拍,也会下意识地希望选择容貌相近的演员。“琼女郎”中大红大紫的,赵薇是一个,可是她的路又与林青霞不尽相同。林青霞是以反串重掀事业高峰,而赵薇在大银幕上的表现,仍旧值得人更加期待。
另一位美得让人赞叹的“琼女郎”是蒋勤勤。那时候苍天有泪被寄予重望,她一亮相,亦惊艳了无数观众。可是苍天有泪撞上了还珠格格,几乎所有的锋芒全都被还珠掩盖了去。而蒋勤勤这位“琼女郎”直到另一部半生缘才继续光芒四射,到了乔家大院才真正大红大紫。不过真是美人啊,她出演张纪中版射雕英雄传里的穆念慈,比武招亲的时候一亮相,观众全都被说服了。因为这样一位穆念慈,小王爷情场认栽,也是值得的。就好比何晴的包惜弱,大雪纷飞之中那一个回眸,所有观众都明白了,为什么为了她,完颜康用足了心计与水磨功夫,甚至将她册为正妃。有趣的是,何晴也演过琼瑶戏,算得是“琼女郎”中的一员。当年她与金铭搭档过青青河边草,十余载光阴逝去,美人却是海裳依旧。
琼瑶戏里那样多的美人,信手拈来都各有千秋,检点“琼女郎”名单,囊括了许多知名的美人,比如何晴,又比如王艳、范冰冰、刘涛、黄奕、马伊琍说起来真是各色各样,从清纯活泼到艳丽妩媚,样样皆全,而且每一位几乎都可以说得上在影视界拥有一席之地。
曾经跟朋友开玩笑,说因为琼瑶本人长得十分漂亮,所以她挑起女演员来,才能真正挑得出美人。因为要打动一位美人,觉得她可以出演自己笔下的角色,必然有其美得过人的地方。而琼瑶的造星能力,又是如此不容小觑。出演一部琼瑶剧,几乎成了漂亮女生进入娱乐圈的终极梦想。因为琼瑶剧一般制作精良,画面精致,剧情优美,而且是收视率的保证。
琼瑶近年来已经很少再写新书,新剧也以翻拍旧作为主。不过翻拍亦是好的,比如新还珠格格的翻拍,起码又为我们带来了一批美人。新人总归是新气象,哪怕演技稍欠火候,可是谁也不是一蹴而就的。林青霞并不是第一部电影就成为影后,赵薇也不是第一部电视剧就成为了收视女王。只要给新人机会,总是好事,而且是这样的一代宗师给出的机会。琼瑶毕竟是言情界的泰斗,而看电视剧的,毕竟是女观众更多。
所以也常常臆想,新一代的“琼女郎”会是什么样子呢?从寥寥可数的公开剧照上看,也瞧不出太多端倪。漂亮固然是漂亮,水灵也固然是水灵,可是剧照到底是平板的呀,没有视频,不在电视屏幕上得见,总还有点雾里看花。
张艺谋抱怨找不到单纯的女孩子来演静秋,而琼瑶似乎从来不曾有过这样的抱怨。不管时代如何变迁,不管是新剧还是翻拍,不管是大银幕还是小银幕,她似乎永远有办法发现最美的那个女孩子,然后牵着她的手,让她步入光彩流离的世界。从此后,大红大紫或者一路跌宕起伏,却是修行在个人了。
所谓大约红尘多少梦,踏破琼瑶天上来。
好运,各位“琼女郎”。
2010.10.15
第105章 明媚(21)(shukeba.com)
美人如玉剑如虹
前阵子看徐克的电影,感叹徐克还是最适合古龙的调调儿,诡异神奇,仿佛七宝楼台绚烂夺目。一直在想,金庸作品改成电视剧者良多,出色的版本亦多,可是于电影,虽然也拍过好多部,但仿佛神韵上总是稍稍逊于原著。倒不是导演不用心,而是金庸的题材浩大,一部电影来完成委实有难度,不若电视剧的容量更加合适。
可是要写起金庸的电视剧来,总觉得下笔踌躇。这么多版本,从香港到台湾到内地,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到如今,虽然只得十四部,可是几乎每部都被改成了电视剧,而且版本众多,各有所长,随便哪部都可以说上万儿八千字——那么还是说美人吧,金庸笔下的美人。
金庸写情写到了极致,写美人也写到了极致。曾经问过很多人最喜欢金庸笔下哪位姑娘,男人一般回答是双儿,要不就是小昭。而金庸笔下,我最喜欢的却是赵敏。
记得2009年张纪中重拍倚天屠龙记,彼时网络上对该剧造型设计等等颇多指责,可是公布的剧照中,赵敏的两张照片令人十分惊艳。一张照片是安以轩的男装,大抵是赵敏的女扮男装时期。还记得原书中描写赵敏第一次出场便是男装,所有读者皆跟张无忌一起初见赵敏:“相貌俊美异常,双目黑白分明,炯炯有神,手中折扇白玉为柄,握着扇柄的手,白得和扇柄竟无分别。”这么一位雍容华贵的公子,虽然一眼便让人知道是女扮男装的,但其实除了妩媚之外,赵敏还是十分英气的。难得的是,安以轩的男装,恰好是既英气又妩媚。
另一张剧照是赵敏在水阁中抚琴,这时候她已经换成女装了。安以轩的妆容干净俏丽,发型简单,只于乌云低绾处垂着赤金璎珞,坠着三颗莲子般大【创建和谐家园】珍珠。一直觉得张纪中版的金庸剧,好就好在它的服装、道具与取景。此时赵敏的装束打扮,真是像书中所写,十分美丽之中,更带着三分英气,三分豪态,同时雍容华贵,自有一副端严之致。这种妆容,虽然与书中描写的并不相同,但亦符合赵敏的身份地位。
这一处镜头其实与原著的描写有细微的不同,原著的赵敏此时是在水阁中读书,并不是在抚琴。不过1993年李连杰电影版倚天屠龙记中,水阁中的赵敏亦是在抚琴。那个电影版由张敏饰演赵敏,其颇得异族娇蛮郡主的神韵,抚琴打斗一节拍得极美。所以或许电视剧后来便借鉴了此处,将赵敏的读书改成了抚琴。
另有一张剧照令人印象深刻,是张无忌返回水阁采夺“醉仙灵芙”。两人在水阁之外动手,赵敏伸手擒拿,而邓超所饰的张无忌以不可思议的角度向后弯腰急避。原谅我这个细节控,当时在剧照上找了半晌的威亚也没有找到,可见其技术处理得十分到家,这样张力十足的镜头也并没有露馅。
经典的改编,新版本永远惹人垢病,或许是怀旧情绪使然,或许是那微妙的初恋情绪使然。其实看到新的版本,总是好事。万紫千红,美人辈出,赏心悦目的永远是观众。
检点电视剧中的赵敏,还是黎姿版的令人称道。赵敏是心事机敏的少女,又是异族女子,出身豪贵之家,自幼娇纵,行事总带着三分邪气,在里,屡屡被明教众人骂作“妖女”。所以饰演赵敏的演员,总是俏丽妩媚居多,总不是传统意义上那种一身温柔、楚楚可怜的美人。黎姿曾经在1993年电影版的倚天屠龙记中饰演周芷若。还记得当年她大银幕上的一亮相,蒙着面纱姗姗而出,惊艳无比。黎姿其实适合演所谓的“妖女”或者“祸水”,比如金枝欲孽中的玉莹小主,让人爱得牙痒痒,也恨得牙痒痒。所以在珠光宝气中她饰演温柔善良的“小白兔”康雅瞳,观众就会觉得有点不太对劲。因为她的美是玫瑰,香亦香,甜亦甜,可是有刺会扎手。
2003版倚天屠龙记里的赵敏是贾静雯。那时候正是贾静雯如日中天的时候,许多合拍剧里她都是女一号。但私心里一直觉得贾静雯其实更适合演周芷若,因为她的美里有一种书卷的温存气息,仿佛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联想到原著里的描写,当然就会觉得她更贴近周芷若。因为周芷若一直是个温柔女子,直到后来婚礼上张无忌悔婚出走,才性情大变,素手裂红裳。
所有倚天屠龙记的版本里,看过最多次的大约是杨佩佩版。那时候年纪小,最喜欢的人是杨逍,不悔仲子逾我墙。所以看了一遍又一遍,连带叶童的赵敏,也成为了我最熟悉的一版赵敏。
叶童英气有余,娇媚不足。这一版里的赵敏,也跟原著有着明显的区别。台湾剧最擅长情感戏,将其描绘得十分细腻丰富。总觉得彼时该剧服装上头太偏心,因为里面峨嵋派众女侠一袭纱衣多漂亮,尤其是周海媚,真是明艳不可方物。而叶童的赵敏,却总是素衣青衽,作为汝阳王家的郡主,也忒朴素了些。要知道原著中的赵敏出身王室,是惯于锦衣玉食的。张无忌初见她时,她虽然身着男装,但头巾上缀着明珠,而后来张无忌在万安寺中再见她,只见她脚上穿一对鹅黄缎鞋,鞋头上各缀一颗明珠——这才是郡主的派头。好比天龙八部里写到萧峰,那时候他已经是辽国的南院大王,书中只用了四个字——“轻裘缓带”,便足以言明他的身份。由身份地位带来的装束的不同,自然不会再是他在丐帮时的那样随意。“轻裘缓带”其实也是颇为随意的打扮,不过南院大王地位崇高,哪怕是随意的打扮,也是“轻裘”而“缓带”。
其实金庸笔下惹人爱的“妖女”并不少,除了赵敏,还有阿紫这样的“妖女”的极致。赵敏惹人怜爱之处在于她对张无忌的一腔深情,可是阿紫对萧峰的一腔深情,并不逊于赵敏。
与锦衣玉食的赵敏不同,阿紫是个从小被父母遗弃的孩子,自幼跟着星宿老怪,天真尽泯,善恶不分。据说当年金庸先生取“恶紫夺朱”之意,所以将姐妹二人一名阿朱,一名阿紫。
说起来也奇怪,每次看天龙八部看到潸然泪下时,既不是“塞上牛羊空许约”,亦不是萧峰自尽那一段,而是阿紫抱着萧峰渐冷的身体,从雁门关前绝壁一跃而下时。
少不经事的时候每个人都是阿修罗。年纪渐长,渐渐明白世间种种,俱是得不到居多。也渐渐明白,宽容、忍耐、体谅等等,比不择手段地掠夺要重要许多。也是在真正明白了这些的时候,我们放下了心中的那个阿紫,转而更倾向于阿朱,哪怕仍有几分顽意呢,却不会再对这个世界存着敌意。
每一版的阿紫,其实都并没有中那般暴戾。那样狠毒的少女,哪怕是美人,也太难得到观众的原谅了。所以在拍电视剧的时候,编导下意识地回避了太过于阴狠的镜头。但遗憾的是,这么多版电视剧中的阿紫,都并没有真正给观众书中的那种感觉。
陈好版的阿紫美则美矣,但陈好的气质更接近于“万人迷”,她的美是妩媚的,带着性感的魅惑。而刘玉翠版的阿紫活泼可爱,外形上却显得略逊一筹。要知道段正淳风流成性,阮星竹自然是一等的美人,书里头虽然对阿紫的容貌描写不多,但寥寥几笔,亦知她是个小美人胚子,要不然游坦之也不会为了她神魂颠倒。
其实一直想着导演应该更大胆一点,颠覆一点。如果再拍天龙八部新版,不妨用气质天真的少女演员来演阿紫。因为里的阿紫,甫一出场就只是个天真活泼的少女。越是外表上看不出来,越能体现出她性格复杂的一面。
比如另一个“妖女”建宁公主,记得有个版本的建宁公主是由林心如出演。本来林心如气质温和甜美,似乎与建宁这个角色并不相似,但实际上效果却出人意料的好。因为林心如把建宁活泼天真的一面全演出来了,哪怕是恶作剧,她也只是稚气更多。
建宁公主虽然娇蛮不讲理,但毕竟生在深宫,性格上虽然不完美,本质上却坏不到哪里去。她的爱是真的,恨也是真的,她只是一个被宠坏的孩子。
巧合的是刘玉翠除了演过阿紫,也演过建宁公主。tvb毕竟只是一城之台,相近的角色难免会用同一个演员。写到这里忽然感慨了,如果统计一下所有拍过金庸剧的演员,那将是一份多么浩大而传奇的名单。
从周星驰的宋兵乙,到刘嘉玲的宫女;从周迅的黄蓉,到林志颖的段誉;从孙海英的田伯光,到茅威涛的东方不败;从杨丽萍的梅超风,到钟欣桐的程灵素
从来便是这般,美人如玉剑如虹。
2010.10.22
第106章 明媚(22)(shukeba.com)
细说电视剧来不及说我爱你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