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北美大唐》-第61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大唐的技工评级是拷贝另一位面建国后那一套影响力极大的评级的,初级工1-3级,中级4-6级,高级工7-8级,实际上整个大唐也只有一位八级的【创建和谐家园】傅,民国众里曾经在德国混过的一位,宝贝得不得了,其余高级工还有几位七级的,不过水分就有点了,毕竟也为了好看一些。

        师傅再次拿帽子抽了陈福仔一下,摸了摸口袋发现没有烟了,问道:“你还有烟吗?”

        陈福仔忙从兜里取出一盒烟,烟盒上恬不知耻地画着一副大前门的标志,陈福仔自己不抽烟,可是工厂里的工人们大都是烟民,为了联络感情,他就在身上备了这么一包,偶尔也跟人一起抽一根。

        师傅嘿嘿笑着从三毛五分钱一盒的大前门软包里抽出一根香烟,大唐从一年多前搞到了烟草,直接在珈州一些农场开始选种种植。几个农场还为了抢烟草的种植配额差点掐起来。珈州是世界闻名的烟草种植区,气候比较适合种烟草。烟草成功出产后,一股脑的“山寨烟草公司”就出现了。

        大前门这种算是比较好的烟了,三毛五分钱一包,对于普通工人来说算是略贵。陈福仔他师傅比较常抽的是一毛钱一包的“大丰收”。话说整个珈州实际上也就两家卷烟厂,市面上见到的差不多十种香烟都是他们产的,所以你见到大前门和骆驼是一家,小熊猫和万宝路是一家,也不需要太奇怪。

        美美地抽上一口烟,师傅道:“老子现在一个月拿小一百块,有吃有穿,有喝有玩的,过得不知道有多么滋润,要是讨了个老婆在家,还要拿钱给老婆花,生了娃儿,还要供他上学。婚姻是坟墓啊,反正不玩够这几年,老子是不结婚的。”

      ¡¡¡¡³Â¸£×ÐßößöµØµÀ£º¡°¿ÉÊÇ£¬µ½ÁËÄê¼Í¶¼ÒªÕÒϱ¸¾µÄ°¡£¬Ê¦¸µÄã¿´×ÅÄÇЩºÃ¿´µÄ¹ÃÄ²»Ï²»¶Â𣿡±

        师傅忍不住又给他一下子,“你当你师傅是同性恋啊,当然喜欢啦,但是同样漂亮姑娘都很麻烦了。你这小子,还不懂啊,算了,你爱找什么姑娘就去找好了,有你后悔的时候。”

        陈福仔道:“怎么会,我在农场的时候,看见我们组长去了个越南新娘回来,每天乐得的不行呢,以前组长总是起床下地最早的,后来他【创建和谐家园】点才出门,扣子有时候都没扣好,大伙儿都笑他呢。”

      µÚ180Õ åßÂÞ

        暹罗,林有德拿着一扇蒲扇不停地扇着风,对面前的同事道:“陈兄弟啊,你说你们那个时代暹罗这个地方变成了旅游圣地,每年不下百万国人来这里旅游,我怎么没有瞧出这里怎么好来呢,要风景没风景,要古迹也没古迹的,就是些佛寺什么的,拜一拜也就没什么看头了。”

        那同事名叫陈默,二十【创建和谐家园】岁的年纪,穿越前也是援非志愿者的一员,他体态有些发福,倒是跟林有德挺近似,现在供职于外交部。他道:“二十一世纪的泰国,能玩的地方也不少来着,而且大多数人到泰国就是看看人妖什么的,现在暹罗可没有人妖这玩意。”

        林有德打了个寒颤,显然他已经听说人妖是什么东西了。在东亚文化圈,各国都多少有阉人服侍的历史文化,泰国也不例外,一般说法是,人妖起源于二战后驻暹罗庞大的美军士兵有着庞大的性需求,而一些贫家就把男孩打扮成女孩,或者做一些其他处理,让他们去为美军服务。由于泰国社会性文化的开放,慢慢地人妖的传统就保留了下来。

        来自大唐的两位官方人士,自然不是来暹罗游山玩水看人妖的。一艘三千吨的货轮驶入昭拍耶河,在河东岸的吞武里码头停靠。这座规模不大的城市,怎么看都不像暹罗王国的都城,因为1767年,暹罗的真正都城“大城”(又称阿瑜陀耶)被缅甸军队所毁灭,暹罗国武将达信率军与缅军抗争,最终获得胜利。

        达信将首都迁至吞武里,随后也被手下拥立为王,这也就是泰国历史上的吞武里王朝,吞武里王朝前后存续时间不长,不过达信在位期间,驱逐了缅甸侵略者,完成了暹罗的统一,同时对国家发展也做出了一些贡献,所以成为了泰国历史上的五大帝之一。

      ¡¡¡¡µ±È»£¬ÖйúÈ˸üÊìÖª´ïÐÅÊÇÒòΪ´ïÐÅÓµÓÐÒ»°ëµÄÖйúѪͳ£¬ËûµÄ¸¸Ç×Ö£ïÞÊÇÀ´×Ô³±ÉǵijöÑóÒÆÃñ£¬ºóÈ¢åßÂÞŮΪÆÞ¡£Ö£ïÞËÀºó£¬Æä×Ó±»åßÂÞ´ó³¼ÊÕÑø£¬½ÓÊÜ´«Í³µÄåßÂÞ½ÌÓý£¬ºóÅàÑø³ÉÁ˳öÉ«µÄÎ佫£¬ÔÚÃåµéÈëÇÖµÄʱºòÓ¢ÓÂ×÷Õ½£¬ÊÜÈ˾´ÖØ¡£

        后世那位喜欢在为国人脸上贴金的梁启超先生,将达信也列为了中国殖民伟人之一。跟伟人传上那些“消灭了土著小部落,成为酋长”,或者“带领一群出洋【创建和谐家园】攒起了一个【创建和谐家园】组织形态的机构”不同,郑信(达信)是一个真正的国王,他的吞武里王朝曾经统治整个暹罗,而且柬埔寨、老挝等地也都是他的势力范围,确凿的中南半岛一霸,不然也不会被泰国人敬称为五大帝之一。

        只不过,郑信严格意义上来说不是中国殖民者,他的父亲去世比较早,并未给他进行太多中国教育,他从小就是跟普通暹罗人一样,接受当地贵族教育长大的。关键是,血统且不论,郑信是在阿瑜陀耶土生土长的,终其一生也未曾抵达中国。

        虽然郑信曾经非常急切地与满清建立关系,血缘上有亲近自然不容抹杀,不过政治上的考虑必然更多,当时郑信从中国极度需求硫磺等物资,金属制品暹罗也产量很小,郑信希望通过跟满清建立关系,从而获取各种暹罗发展的物资。

        中国人往往有着过强的民族自豪感以及特异的友好,要知道不是所有带有华人血统的人都会亲近中国,典型例子莫过21世纪那位带有华人血统的菲律宾总统了,在位期间除了跟中国顶着干,也没做成什么事情了。

        林有德和陈默都是聪明人,绝对不会因为暹罗国王是一名华裔,而觉得事情容易办。简单来说,林有德和陈默来暹罗是做“贩卖人口”的买卖的。泰国向来是华人出洋的一个重要目的地,比起荒芜贫瘠的婆罗洲,以及西班牙人横行霸道的菲律宾,泰国这里总体环境对华人比较友善,而且这里是佛教文化圈,华人如果信佛,在泰国并不会受到苛待。而且华人往往掌握着很多出色的生产技能与文化,在泰国也比较容易受到尊重。

        所以后世泰国六千万人口,其中八百万是华人,如果计算带有华裔血统的,泰国三分之一的人口都有华裔血统,包括他信英拉两位做过泰国首相的政客,便是泰国华裔血统。

        此时的暹罗华人自然不会数量那么大,不过也绝对比婆罗洲华人更多了。大唐本土缺乏人口,真的是想破了脑袋弄人回来,其实本身华人是非常优秀的拓殖民族,忍耐力好、吃苦耐劳,就算不考虑民族血统的问题,选择【创建和谐家园】第一选择也是华人。

        现在基本上全世界的殖民地都比较缺乏人力,新西班牙殖民地看起来不缺人力,主要是西班牙人也没有在这片土地上建设好,而且当地印第安人口确实也比较多。英国人在不遗余力地搞三角贸易,贩卖黑奴到美洲。而唐人自然不会把自己的同胞当成奴隶来贩卖,第一他们不会捕奴,第二所有的【创建和谐家园】都是自由民的身份,第三他们都将获得不菲的金钱和土地。

        可以说,唐人每获得一个劳动力,付出的成本是英国人得到一个黑奴劳动力的十倍以上。当然,英国人在赚这个贩奴贸易的钱,而且一个原始部落里抓出来的黑奴,也绝不如智商更高、心灵手巧的华人【创建和谐家园】生产力效率更高。另外,经过一代人的培养,华人【创建和谐家园】很快就会融入到大唐社会中去,而黑奴却不断地在跟命运抗争,即便他们被解放之后,也被社会歧视,甚至到21世纪,种族矛盾仍旧是美国的主要社会矛盾之一。而大唐则完全不存在这种问题,从长远来看,尽管大唐为得到劳动力,付出了更大精力和金钱,但是却更为稳定,今后产生的回报也更加巨大。

        当然,一切还都要看林有德和陈默两个人,在郑信这位国王面前如何发挥。

      第181章 郑信

        冒着黑烟的巨船,显然让暹罗人十分惊异,穿着打扮也十分不同的唐人,同样令他们新奇。这时节中国人都是长衫马褂,日本人是和服,朝鲜人大体还留有一些明代特征的深衣,西洋人也来过暹罗,但是明显跟唐人的现代服装不同。

        不过一张口还是什么问题都解决了,因为唐人是说汉话的。

        这是明显的外国人,而且看上去还是有点实力的外国人,暹罗虽然也是东南亚一霸,但是文化发展水平不足,数百吨的船舶都没怎么造过,见到不用风帆冒黑烟的巨轮,自然知道这些外国人相当有能耐。

        一名暹罗官员上前来,首先双手合十,然后一句“萨瓦迪卡”,让陈默暗道这几百年工夫泰国人还真是没怎么变过。

        “不知道贵使从何而来?”在发现这些外国人是使用中文的时候,懂中文的暹罗官员殷切问道。

        陈默老早就像拽这么一句了,他故作洒脱雍容状,道:“我等来自东土大唐。”幸亏他还管得住嘴,没有把后面那一句“是往西天取经的和尚”给说出来。

        暹罗官员疑惑道:“恕在下孤陋寡闻,不曾听过这个国家的名号。”虽然这名官员会说一些中文,但是却并不代表他对中国文化和历史十分熟悉,这就像后世中国年轻人大部分都懂一些英语,但是却分不清金雀花王朝和斯图亚特王朝谁前谁后,或者公元八百年时主宰英格兰的是哪个王朝一样。

        林有德道:“我们大唐共和国,建立在距离暹罗两万多里的美洲大陆之上,我等乃是中原【创建和谐家园】后裔,出洋后在异域建国。”

        暹罗官员有点明白了,实际上这样的事情也并不是什么奇事,宋元以降,不知道多少华人从故乡出洋,在东南亚一地讨生活,从菲律宾到暹罗缅甸,几乎哪里都有华人的存在,就算是暹罗王自己还有一半是华人血统,要说华人能在两万里以外的土地上建立国家,暹罗人也并不会奇怪。

        “贵使初抵我暹罗,我国不胜荣幸,我王达信陛下,必会欢迎贵使的到来,请贵使随我稍事休息,等候我王召见。”暹罗虽然受中国影响也不小,不过相对来说有着更加独立的佛教文化圈,礼仪上倒是并不存在避讳尊者名字的习惯。

        林有德和陈默点了点头,陈默道:“可否让我们自带护卫,保卫我们的安全呢?”

        暹罗官员为难道:“这势必是不方便的,毕竟贵使第一次入境我国,如果带武器面见我王,是相当失礼的。”

        林有德道:“那我们便让五十名护卫留在码头,我们前去面见贵国国王吧。”

        “如此甚好,甚好。”

        现在的吞武里没有一座像样的王宫,原本气势雄浑的阿瑜陀耶大城被缅甸人所毁灭,终郑信一生都没有完成重建都城的梦想,现在他所居住的地方,实际上就是规模比较大的宅院而已,算不上什么真正的王宫。

        一听说有华人在海外建国的使节来访,而且还是乘坐着巨大的船舶,貌似实力不俗,郑信大感兴趣,他立即中止手中的事情,安排官员们接引大唐使节来王宫觐见。这点上倒是省了林有德他们好些事情,如果是中原王朝的皇帝,最起码先晾上你一段时间,等什么时候自己心情好了,黄道吉日了,没有什么事情了,再来看看你。不会像是这些小国国王,一听说你来了,赶紧安排会面。

        一身笔挺公服的林有德陈默,来到暹罗宫廷中,以唐人的礼节,向郑信问好。大唐的公服自然就是西装,随着大唐建立日久,西服已经慢慢成为了大唐比较标准的服饰之一了,只不过这时候西方还没有标准化的西装,而且叫做西装也显然不符合大唐国情,于是官方定义西装成为大唐公服,注释是正式场合的衣着。

        当然国内还有一批人喊着汉服复兴的,陈默就是典型代表之一,他的父亲是一名历史学家,自小受传统文化熏陶比较多,所以穿越后认为恢复汉家衣冠很有必要。但是从实用、卫生等角度来看,让现代人重新接受长发发髻,然后拖拉着大袖子写字办公,深衣下摆在地上不停地沾灰,实在是很让人抓狂的一件事。所以,官方认为在民族性庆典上穿戴汉服作为民族服饰,平时以现代装束示人,比较靠谱。

        根据《大唐共和国礼节通则》约定,大唐公务人员、使节,向他国君王一类尊贵人物行礼,一般使用用鞠躬。通则还规定,作揖属于国人非正式礼节,比如友人见面,晚辈向长辈拜年等。

        像是奥巴马给日本【创建和谐家园】磕头这样的跪拜礼,唐人不用于对他国君王的礼节中,跪拜属于礼节中最高层级的,通则中规定能够享受这种礼节的,只有老天爷和祖宗长辈。显然按照唐人的观念,哪怕你是什么强国君主,地位也赶不上我亲爹。

        显然郑信也没有像乾隆皇帝纠结马尔嘎尼跪拜礼一样,他对于不远万里前来的唐人本身的兴趣更重。

        “欢迎二位使节来到暹罗,佛祖保佑。”郑信起身双手合十。

        入乡随俗,两人也跟着双手合十。

        郑信的中文不算很好,这跟他生长环境有关系,他的母语是泰语,年纪大了之后才学得中文,实际上还是跟缅语、印地语之类一起学习的,属于一个优秀政客的必修课。

        与郑信的交流并不算特别折磨,因为按照礼节,郑信命侍从取了垫子给林有德二人。暹罗人礼佛,这种坐垫是少不得的东西,平时的吃饭会面,也基本在这上面完成。

        郑信问了一番大唐的来历,这种事情已经十分官方口径了,陈默说了一遍先人是千年前中原李唐的后裔,漂泊大海多年,最终建国美洲大陆之类,又解释了一下为什么大唐是没有君王,而是共和政体。

        作为一个算是比较英明能干的国王,郑信对于大唐这个国度如何运作的更感兴趣,一个问题接一个问题,问得陈默都有些招架不来。

        比如,郑信问,贵国总统总揽全局,权势最大,为何却不自立为王?

        陈默答,因为我国国人深信,君王者贪权恋势,为天下最不公平之存在,天下非为一家一姓谋福之事,非得全国上下,人人得利,耕有其田、居有其屋,有法可依,公平公正,国家才能有其发展。因人人不认同君王事,自然便不会有人忤逆众人心思,逆流而动了。

        林有德一个劲的朝陈默打眼色,显然他这样的话,是任何一个君主所不能接受的,虽说郑信倒不一定加害他们,但是对于他们的行动很可能造成破坏。林有德是商人,讲究和气生财,所以都是看人说话的。但陈默是书香门第,自有文人风骨,所以在郑信面前也丝毫不改本意。

        郑信听后显然琢磨了一会儿,不知道是因为中文不好琢磨,还是因为唐人的思想境界而琢磨,最后评语是:“大唐真是一神奇国度。”

        随后,郑信又道:“听贵使所言,大唐国内,必然有诸多大学问家,有种种发人深省之著述,若是贵使下次再来我暹罗,可否赠送我一些大唐书籍呢?”

        郑信是泰国历史上五大帝之一,在位期间鼓励文化发展,不管唐人的理论对于他的地位有什么影响,郑信都希望能够看到来自文化先进国大唐的著述的,然后他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对这些书籍进行删改。当然,如果能够获得一些在工艺技术上有促进的书籍,也是非常好的。

        陈默应承道:“这个没有问题。”

        林有德怕郑信又问些没有什么太大意义的,此时将话题引到他们的本来上,道:“我们二人前来暹罗拜见陛下,自是希望能够发展与暹罗的关系,两国亲善,互相得利。听闻暹罗国缺少硫磺、金属之物,而我国盛产此类货品,现今带来硫磺二百石,金属制物五百箱,希望与暹罗互通有无。”

        郑信听后,脸上喜悦之情一闪而过,他笑道:“贵使有心了佛祖教我【创建和谐家园】,与人为善,能同大唐结下友谊,固我所愿,再好不过。”

        林有德又道:“此处尚有事务请求大王,我大唐建国海外两万里,土地幅员辽阔,但人口却不足。我国遂于满清、安南等地招募【创建和谐家园】,暹罗国也有华人子弟数万不止,我国希望能够在暹罗招募【创建和谐家园】,以充实我国。若是此节能达成,必然对大王有重谢,听说贡榜王朝入寇暹罗之心不死,暹罗周边宵小也是甚多。我国擅长造物,自制的火枪,乃是天下第一等精良兵器,凡有二三百支,便可重创三五倍之敌军。陛下若是愿施以援手,许可我国在暹罗招募华人【创建和谐家园】、暹罗流民,我国愿意以精制武器,答谢陛下,助陛下击败缅甸人及周边宵小。”

      第182章 展示军火

        林有德命国贸公司的护卫们,给郑信和他的手下将领们,展示了一遍大唐的“精制武器”,实际上也就是三种——唐刀、SC-2步枪、SC-1774青铜炮。

        唐刀狭义上是指唐代军旅使用的直刀,也被认为是很多周边国家直刀的起源。而这里说的唐刀,实际上指的是大唐共和国打造的刀具。

        这里得提一个公司,叫做“龙泉剑庐”,这间充满武侠风的公司,有两个老板,一位是来自民国众的龙泉县铸剑世家的后裔周玉宝,另一位则是现代众古兵器爱好者发烧友袁钊。周玉宝是能使用古法打造优良兵刃的传统匠人,还被大唐宣教部认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人,袁钊则在现代混过很多制刀的厂子,了解诸多用现代方式制刀的工艺。袁钊找了周玉宝,两人申请了创业基金后,就搞了这个龙泉剑庐。

        龙泉剑庐经过两年发展,已经成为了大唐最大的冷兵器制造公司,他们还延揽过军方的订单,为陆军和陆战队制造了合金钢打造的战术军刀,甚至还有后世颇富传奇色彩的军铲(削敌人脑袋、当煎蛋锅,你能想到的,它都能做)。

        不过在国贸公司开始代理私人公司产品出口国外后,龙泉剑庐公司开始积极将自己的产品推向国外市场。包括他们打造的仿古唐刀、仿云纹乌兹钢刀、马来力士剑、缅刀、倭刀、大片刀、环首刀等一系列武器,他们都弄得出来。

        郑信的战将通銮手持一把由周玉宝亲自打造的奢华版唐刀,挥动劈砍,冷兵器时代人们试验兵器,绝不会用来去砍树什么的,用来斩甲是比较常见的。日本人一般将这个过程叫做试斩。当然变态的小日本还会用来斩人,曾有好刀能够七胴切,也就是说能够斩开七个人的身体。

        通銮自然不太可能在国王和大唐使节面前斩人,事实上他对于手中这把刀十分喜欢,不仅刀锋闪着一股幽蓝的寒光,看上去无尽的锐利,而且刀柄上缠着金丝,镶着宝石,刀鞘也相当华丽,真的不是一般的华贵。古代人在设计上的想象力还是差了现代人一筹,而且在原料和工艺上也不如,所以单纯从卖相看,这柄唐刀,已经是美轮美奂的艺术品了。

        通銮不太想用这唐刀斩甲,害怕崩坏了刀锋,那样就太可惜了。可是国王郑信让他这么试斩,他也只能硬着头皮上了。好在他要斩的不过是三层藤甲,这也是东南亚比较常见的甲胄,使用特制的植物藤条、动物皮革以及一些金属制造的甲胄,是短甲的一种。

      ¡¡¡¡Í¨öÇÃÍ»ÓÌÆµ¶£¬ÒÔ¼«´óµ«ÊÇÈ´¾«ÇɵÄÁ¦µÀÕ¶ÁËÏÂÈ¥£¬¾¹È»½«ÃæÇ°µÄÈý¸±¼×ëУ¬Ò»Õ¶µ½µ×¡£

        郑信看了十分欣喜,鼓掌道:“好神勇,好刀!”

        看上去郑信还是十分信任自己的武将的,而且先夸耀自己的部将,再赞武器,也看得出他的人品。不过陈默还是又多瞧了那通銮几眼,这个家伙看上去现在很是忠心耿耿的模样,用不了多少年,他就会将郑信杀死,自己当上暹罗国王,也就是曼谷王超的开创者,拉玛一世。通銮是他的本名,后来他继名昭批耶却克里,成为暹罗大将。1782年带兵前往柬埔寨平乱,但是后方吞武里发生了宫变,昭批耶却克里回师勤王,可是当他平叛之后,并没有释放郑信,而是在第二天杀死了他。

        话说通銮本人也有一部分华人血统,他弑君之后还谎称自己是郑信的儿子,名叫郑华,在清朝那里继续受到敕封。不过相比来说,陈默还是认为郑信是一个更适合的合作对象。陈默没法现在告诉郑信通銮是个未来的弑君者,毕竟他不能说自己是预言家,或者有什么神仙托梦给自己了。

        郑信的失败一方面是在宗教问题上处理不够理智,得罪了不少佛【创建和谐家园】,另一方面穷兵黩武致使国民经济疲敝不堪,民众苦不堪言,也造成了昭批耶却克里等人势大。加上他自己后来越来越猜忌多疑,属下不能忍受,导致了自己的悲剧。

        林有德此时却没有这种种思维,而是很尽职地在推销大唐的产品。普通制式唐刀,自然不会像通銮这一把一样奢华,但是锋利程度却差相仿佛,在近身搏杀中,一把更锋利的武器就是巨大的优势,东南亚国家战争里火器普及程度不是很高,所以轻武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接下来林有德命国贸公司的护卫为这些暹罗王公贵族们展示在欧美都引发轰动的SC-2线膛后装击发枪。护卫们按照标准的操作程序,将纸壳弹填入枪膛,然后快速击发,随后他们立即装填新的子弹,每一名射手射击五次后,才算完成。

        林有德还带着自豪地讲解道:“我们的SC-2步枪,在世界上算是一流的步枪了,欧洲的英吉利人、法兰西人使用的火枪,都没有我们的火枪打得远、打得准、打得快,拥有装备该火枪的这么一支火枪队,输出的火力是普通弓箭手的几倍,而且弓箭手训练需要时间长,我们的火枪兵只需要一个月就差不多能训练成能上战场的战士了,这种优势也是不言而喻的。”

        几名暹罗将军试验了一下火枪,要么点点头,要么笨拙地拿着比划比划,倒是没有夸赞什么。

        终于,通銮问了一个问题:“这种火枪,能够杀死大象吗?”

        听了这话林有德先是一愣,很自然地回答:“SC-2火枪主要是用在战场上,以人为目标的,口径也不是特别大,打中大象估计能造成一些损伤,但是直接杀死大象好像不太可能。”

      ¡¡¡¡Í¨öÇ¿´ÏòÖ£ÐÅ£¬Ò¡ÁËÒ¡Í·£¬°ÑÊÖÖеÄSC-2·ÅÁË»ØÈ¥¡£

        林有德反应过来,在东南亚战争里最强的战争兵器从来都是大象。暹罗人、缅甸人都会驯象,中南半岛也没有什么马,所以他们的骑兵都是象兵。对付起象兵来,火枪的作用就小不少了,倒是如果用弓箭手在箭头上淬毒,倒是可以对大象有一定的遏制作用。

        倒是接下来的武器展示中,暹罗人对大唐的SC-1774火炮却是脸上写满了欲望。

        重量不算特别重,被几个人用滑轮之类的工具抬上跑车,用一头牛或者其他驼兽拉着就能跑,如果用大象,可以一口气驼两门以上的炮。暹罗多丛林,道路也不同,所以火炮的便利程度就非常重要。当然暹罗人对于火炮的使用,主要集中在守城、攻城上面,移动性不好也不太要紧。

        当大炮轰鸣,炮弹穿膛而出,再在目标的区域内,嫌弃一片土石的时候,暹罗人无一不是脸上带着狂热。这次通銮也不需要问火炮能不能打死大象了。

        任何时代中,大炮对于军队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武器。对于暹罗人来说,他们进行的战争中,敌人的大象是很难击败的对手,一般都要靠骑在大象上的军士杀死上面的骑士,杀掉驱赶大象的象奴,才能让大象不再冲锋攻击。而自从大炮流入东南亚之后,能够射出实心炮弹的火炮,就成为了象兵的克星。大象会本能恐惧炮声,而且威力巨大的火炮击中大象后,能够对大象造成重伤。所以,在暹罗人看来,火炮比火枪更为有价值。

        显然,优质的唐刀,以及凶悍的大炮,已经彻底打动了郑信,他道:“这些武器,正是我们暹罗所需要的,请贵使将其卖给我们,对于贵使在我国招募流民的请求,我做出决定,给予许可。”

        林有德一听,不由也脸上带笑:“太好了,这样我也算是完成了我的任务。”

        郑信立刻道:“贵使带来了多少唐刀和大炮呢?”

        林有德说道:“这次我们带到暹罗的刀具,有1000把,火枪数量约一百多支,大炮少一些,有八尊。火枪和大炮,我们都配备了一些弹药,购买后可以直接赠送给您。”

        买武器带弹药这个是所有军火商必须的,不过林有德说成是赠送,也算是增进一下感情。

        郑信这些年来持续用兵,击败了缅甸人,以及平定了国内几家割据势力,虽然他的民众普遍没有什么钱,但是郑信手里还是握着不少的财富的,即便是唐刀、大炮这些军备的价格非常高,但是郑信眼也不眨地就买下来了。他跟来到暹罗的法国人买过大炮,价格跟唐人卖的在伯仲之间,威力和实战性能都不如唐人的火炮,所以郑信觉得自己是占便宜了,却不曾想唐人自己都觉得买军火的利润大到自己都有些不好意思。

        暹罗王郑信用黄金白银、珠宝,以及各种本地产的香料和土产,从林有德这里买到了所有的武器,这使得暹罗军武力得到了一定提高。交易完成后,郑信安排了那懂得中文的官员,协助林有德在暹罗招募【创建和谐家园】。而自己则再没有见过来自大唐的使节了,林有德对此并不奇怪,但陈默却微微皱眉。

      第183章 阳奉阴违

        林有德与陈默在吞武里停留了一段时日,实际交易早已完成,虽然暹罗国小,但是仅凭这次带来的一船货物,贸易额已接近二百万唐元,也就是说这一艘货船的巨额利润,就够大唐海军采购一艘自由风级护卫舰了。

        在大唐国内价格不能再便宜的铁锅,到暹罗都是翻倍地卖,如普通的铝块,售价比银子还要贵得多。至于大唐生产的一些工业制成品,价值更是高昂。以军火为例,利润都是难以想象的。

        大唐国贸公司一直致力于开拓远东商贸航线,国富力强的满清是第一大贸易对象,占到大唐对外贸易的六成至七成,现在林有德作为国贸公司的商务代表,希望帮助国贸公司开辟出一些新的贸易对象。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13 10:2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