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白南眼睛一瞪,不可思议道:“什么?”
牛斌轻笑解释道:“所以我才特地来跟你打个招呼。三两只阿猫阿狗,给自己按个什么狗屁自由派的名字,就觉得自己有能力颠覆政权了,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不过,他们的行为十分恶劣,我们也不能不管,只是现在仅通过这起事件,我们很难彻底地将这批人一网打尽,最起码纪茹等一批核心人物,在这次事件中都没有露头,所以我们缺少强有力的证据,将他们一锤子敲死。”
白南皱着眉头,道:“所以暗部是打算等着他们下一次的行动吗?可是你有没有考虑过,再来一次类似的事件,可能造成的影响就更恶劣了,而且自由派也在壮大,下一次他们搞出来的,可能就是一场真正的风波了。”
“别担心,我的总参事阁下,暗部只是需要多一点的时间,我们自己会拿捏情况发展的,而且现在我们已经全面掌握自由派的【创建和谐家园】和各种行动了,接下来不管他们策划了什么东西,我们都能够先一步破获。到时候,可就不是像这一次的两个人,被抓起来判个三年那么简单了。”牛斌眼睛中闪着特别的光芒。
白南立即想到了什么,道:“是流放吗?”
牛斌笑得更开心了,道:“没错,这还是西方殖民者的手段呢,他们这样的人,一刀杀了还脏咱们的刀子,更会落下一个残暴不仁的名声,这个世界这么大,好多土地等待着咱们大唐去占据,咱们本也就人口不足,让这些人去替我们开荒,多好。”
历史上澳大利亚就是不列颠流放犯人的场所,最后这里也慢慢发展成了一个繁荣的国家。不过白南觉得对大唐来说,澳大利亚这个地方显然太金贵了些,让犯人们去折腾不值得,嗯,对于那些整天搞事、自觉高尚的奇葩们,也许食人族纵横的新几内亚岛可能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了。
“好吧,我只是希望,我们这个国家少些对立,多谢和谐,如果真的是有不知悔改的人,我希望能够尽快从我们的本土驱逐。”
牛斌笑得更蔫坏了,“放心好了,总参事,只能比你想象的更快。”
¡¡¡¡¡ù¡ù¡ù
一场不大不小的风波最后过去了,白南向外界主动公布了自己所携带的行礼,大部分是来自清朝的土特产,主要是茶叶和手工艺品之类的小玩意,所花的都是他自己的积蓄,没有挪用国家一分钱。这种行为大多数人都不是不能接受的,很多人出国都会自己活着帮亲戚朋友买些东西,买多了的话海关一般会认为是走私,但是情理上却很难追究。另外,出海的水手也经常做这样的事情,是众所周知的事情。
至于白南怎么拿下的粤海关和两广总督,这种事情自然不会拿出来详细说,事情过了之后人们也过了热度。
当然,一定的正面报道也是必要的,白南承担着巨大风险和压力完成了这次的候鸟计划,完成了数百万唐元的贸易额,并为大唐带来了一千多人的新【创建和谐家园】。这是没办法抹杀的功绩,虽然很多事情都没有详细披露,但是明眼人都知道,白南具有出色的领导力和执行力,没有他候鸟计划也不会执行得那么顺利。
国政院大厦,白南出席了内阁举行的议事会议。
现在这间会议厅已经档次越来越高,办公用品显得更考究了,甚至现在还有了一些稀奇珍贵的摆件,挂上了有些名气的名家画作。会议室中还摆着一些盆栽,都特意修剪过,看上去颇有情致。
大佬们手边终于都摆上了茶,而且都是按照个人口味沏的,多是龙井一类的高档茶叶,大佬们薪资不错,消费得起这些。倒是叶宝奭这个行长比较例外,他喝得是杯咖啡,从墨西哥走私过来的咖啡豆,味道也是很好。
此时大佬们都顾不上自己新鲜的饮料了,每个人表情各异看着白南分发给他们的一份计划书,半晌都没有人说话。
赵大岭似笑非笑地看着白南,道:“你小子,这个事儿就是过不去了啊,一场【创建和谐家园】战争是非打不可了。”
白南没有什么笑意,很是严肃,道:“不是我个人的执着,而是现实上,除非一场战争打破清国现有封闭的结构,攫取到我们需要的东西,否则,无论是通商还是【创建和谐家园】,我们都会面对清国的种种限制,使得我们的发展也饱受负面影响。”
因为涉及军事行动,所以军方的几个高层也都出席了会议,刘放吾眉头深锁,他本能地就非常排斥对清用兵,民国那会儿的人因为离着满清还算近,所以对于前朝也没有后世皇汉崛起后那种除之后快的情结。刘放吾本身见识过内战的残酷,更是对中国人打中国人深恶痛绝。
可是,白南在计划书中一条条一件件罗列的十分清楚由于腐化的官僚体系以及封建特征,清政府会不遗余力地打击【创建和谐家园】出洋的行动。在公开渠道上根本无法进行【创建和谐家园】的征募,而且即便是私下里做这些事,也会面临政策和管制的风险。而且从这一次的候鸟计划就能看出,跟不跟唐人做生意,只不过是官员们主观想法的问题,唐人的贸易随时都受着不可控的因素影响。事实上,这个时代的欧洲人吃这个大亏吃得更多。清政府经常在贸易上出尔反尔,给欧洲商人造成不可预估的损失。
比较典型的就是1759年的洪任辉事件,在乾隆前期清朝是四口通商,英国人比较习惯在广州进行贸易,不过在1755年,东印度公司的翻译洪任辉(詹姆斯·弗林特),带领一艘商船来到浙江宁波。他们受到了当地官员热烈的欢迎,并且关税和杂费也要比广州更低。再加上江南本身就是他们的主要采购品茶叶和丝绸的产地,比广东更为近便,价格更低,所以英国东印度公司就把重点放在了开辟宁波贸易上。
但是对外商殊无好感的乾隆,亲眼所见浙江海上外国商船泛舟,而且还都携带武器,大量货物贩售给外国人,最终在他在1757年废止了四口通商,仅广州一地通商,并且禁止官府直接与外商进行沟通,由广州十三行进行中介(乾隆认为官员直接接待外商,有失天朝尊贵身份)。这里面当然还有广东官员和浙江官员的斗法,如果外商统统跑去宁波,自然会严重影响广东官员们的荷包收入,所以才向乾隆告状,最终促成了这件事。
不甘心的洪任辉乘船来到天津,找了一名通译,写了中文的诉状,并将诉状经由贿赂直隶总督,使其转交乾隆皇帝。洪任辉在诉状中控告粤海关官员【创建和谐家园】及刁难洋商,并代表东印度公司希望清政府改变外贸制度。乾隆不仅没有体察外商的情绪,反而勃然大怒,认为这种行为大失天朝体面,而且怀疑他是“外借递呈之名,阴为试探之计”。结果,洪任辉被驱逐出境,而那位替洪任辉代写诉状的通译,竟落了个被斩首示众的下场。
白南用了非常多的实例和叙述,来佐证自己的观点。也就是在现行的清朝制度下,大唐共和国希望完成自己通商并获取【创建和谐家园】的目标,是极难的,而且面临巨大风险。当然白南在其中不可避免的有自己的私心,说什么穿清不造反、菊花套电钻之类的,白南倒不见得有如此心思,但是站在一个民族主义者的角度上来看,想要中华民族领跑世界,称雄全球,仅仅靠发达一个建立在北美西海岸的大唐共和国不够。或者说,凭大唐共和国的体量,不足以代表整个中华民族。
华人的主体还是在中国的,他们仍旧贫穷落后、愚昧无知,只有打开他们的眼睛,让他们进入到时代的滚滚潮流中来,才有希望改变这个时空,成就不凡的事业。
穿越后,绝大多数人都不会有心思去清朝生活的,因为那种生活方式和风俗文化,已经不能接受他们。而真正去改变一个人口三亿、幅员上千万平方公里的巨大国家,单单是这种蛇吞象的事情,就已经让一切正常的人望而却步了。有着安分守己性格的华人,更希望能够过好自己的生活,至于遥远的清国,跟他们关系不大。
十三万穿越众里,多是踏踏实实的本分人,他们没什么见识,更没有多少后世信息轰炸下的狂想。现代众里倒是有一些带着反清情绪的年轻人,但是现实是当他们真正来到这个事情面前时,他们根本无从做起,连喊口号的精神都被削弱了。
这世上,大部分人都是嘴炮或者妄想,只有少数人会真的去做事,白南就是这种人。
第100章 杜鹃计划(下)
白南打算对清作战在政界并不算是什么新闻了,早在候鸟计划之前,白南就希图利用武力逼迫清国就范,向大唐完全开放其港口通商,并利用坑害老百姓的清政府官方力量,为大唐带来【创建和谐家园】。
不过当时有人怒斥白南这是想进行一次“另类的【创建和谐家园】战争”,彻底把自己当成了外国人,置中华同胞福祉安危于不顾,所以最终内阁根本没有审议白南的这个建议。当然,那个时候白南只不过是单纯尽职尽责,在自己的角度上提出见解。其后候鸟计划被采用,白南作为计划负责人出使,所见所闻都反馈回来,让所有人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满清的存在,实际上是限制大唐扩大发展的第一枷锁。
刘放吾此时道:“从外部环境上来说,确实满清对我们的扩张和发展起到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但是我们不得不考虑一个问题,那就是用一场战争,是否真的能够满足我们的需求。任何一场战争都是有成本和损失的,我们不过是一个人口还不到十五万的小国,虽然拥有着超出时代的见识和知识,但是用这种优势去与偌大的满清相比,就已经微乎其微了。即便我们能够在局部战场上打赢清军,那又如何呢?如果清国死咬着不放,跟我们玩坚壁清野,最终受损的还是我们。”
对此,海军的邓希夷旗帜鲜明地表达了相反的观点,他道:“不能忽视,满清并不是一个近代国家,这是一个以二百万铁杆庄稼统治三亿【创建和谐家园】人口的国家,虽然统治阶层喊着满汉一体,而民间经过一百多年的统治也基本认同了脑后的这条发辫,可是这样一个异族建立的封建国家,天然在面对危机时,考虑的不会是如何保护自己的国家和人民,而是考虑如何维持特权统治。
我们从前后两次【创建和谐家园】战争,以及之后的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都能认清一个事实,那就是在敌人具有实力威胁满清首都京师,并且对皇室宗族和满人造成极大伤害的时候,满清会天然地期待以损害国人,也就是【创建和谐家园】的利益,国家的利益,来保留自身。他们不介意外国人来分一口,只要他们还骑在这个国家头上,吸榨着【创建和谐家园】的血肉,他们便能够接受。
这其实也是十分正确的选择,假设真的像是刘将军所说的,满清对外敌坚壁清野,绝不妥协,那么实际上外国人是占不到什么便宜的。满清怕什么呢?他们怕中枢的无力、体制和威仪的丧失,会使得底层【创建和谐家园】民众看到这个国家荒诞和虚弱的本质,怕【创建和谐家园】揭竿而起,将他们一网打尽。洋人能占几分便宜呢,大不了割地赔款就是,这国家还是满人的,可是如果真让【创建和谐家园】得了天下,呵呵,前朝明宗室几乎一个都不剩,都让八旗给宰了,他们的下场也不会好到哪里去。”
说到这里时,郑和、王景弘都是肃容,郑和更是说道:“【创建和谐家园】与我们仇恨不共戴天,若是有机会,定要为我大明宗亲报了这血仇。”
姚维春安抚道:“郑部长,我们毕竟在从国家利益的角度上考虑问题,牵扯私人仇恨不合适。”
郑和点点头,却没有说话。
刘放吾这时候又说了,道:“邓司令所言也是有道理的,但是这里面有二个我们跟发动【创建和谐家园】战争的英国最不同的地方。首先,那个时候的皇帝是庸庸碌碌的道光,乃至其后的清朝皇帝,都没有什么太大的本领,性格上更是懦弱,到慈禧太后掌权的朝代,更是放大了您说的这种作用。可是我们现在面对的是谁呢?十全武功的乾隆,堪称中华四五千年历史中,最为杰出的皇帝之一,而且这位皇帝什么性格,在座各位大体都知晓,极为好面子,而且刚愎自用,喜欢使用武力解决问题。若是我们真的打上门去,乾隆必然会觉得丢了大脸,调集全国之力,与我们开战,到时候必然是一场旷日持久的对峙战、僵持战。我们既没有完成通商的目标,也无法顺利带回【创建和谐家园】,投入和产出便严重不成正比了。”
赵大岭觉得刘放吾讲得也颇有道理,又问:“那第二点呢?”
刘放吾接着道:“第二点,借用刚才邓司令说的,满清归根结底是对【创建和谐家园】提防、有芥蒂的。我们说到底都不是真正的外夷,而是地地道道的华人、【创建和谐家园】。虽然咱们服饰、发式都与传统【创建和谐家园】和清朝【创建和谐家园】不同了,但是同根同文同种,英国人打过来,清朝也许会退让会妥协,但是【创建和谐家园】的国家大唐打过来,他们还会退让吗?乾隆会不会认为,一旦对【创建和谐家园】退让了,会引发雪崩式的效应,使得全国都开始质疑满清的力量,反对满清,甚至加入到大唐的阵营中对抗清人。这跟被颠覆了自己的统治,还有什么区别呢?以上两点,是我们与英国人的最不同,我认为也是决定我们成败的最关键因素,我极不看好对清用兵。”
白南瞧了一眼刘放吾,颇为意外,这位将军平时甚少发表任何政治性和战略性的言论,一心都扑在军务上。而且刘放吾生性淡泊,不喜欢与人争斗。今天居然据理力争,而且分析鞭辟入里,让所有人都是惊诧。
赵大岭转向白南道:“刘将军所讲的,很有道理,白南,你能说服大家支持你的计划吗?”
白南放下手中的计划书,站起身来,浑身上下都是自信的气质。他说道:“我也觉得刘将军所讲的内容都对,不过我也希望抓住几个重点问题,其一,刘将军提到了投入和产出比的问题,认为如果我们对清国用兵,靡费周章但是却不能实现目标;其二,后果上,如果我们真的放弃了胁迫清国,从而获取东亚贸易中的大头,放弃一个广阔的原料获取地、商品出口地、【创建和谐家园】来源地,我们会是如何的呢?
固然,缓慢地从清国少量得到【创建和谐家园】,依靠自身人口的膨胀,似乎都是方法。但是我们会浪费多少时间?这个时期正是殖民时代的最高峰,还有大片的土地等待我们去占据,一旦我们控制了那些地区,我们就为子孙后代开辟了足够广阔的生存空间,就为民族的强大和发展奠定了基础。反观,如果用了所谓稳妥的手段,不用半个世纪,地球就差不多被瓜分干净了,实现了工业革命的欧洲强国,凭借自己的体量优势,完全可以对我们小国寡民的大唐形成威胁,到时候,我们腹背受敌、举步维艰,有谈什么实现伟大的愿景呢?所以,这从根本上而言,是为了未来而一搏的选择。”
刘放吾质疑道:“未来是我们不可知的,你无法确定它。我们按部就班,步步为营地稳定发展,不见得会被列强包围,受限于一隅;而你赌博式地出击,却也不一定就能够完成目标,说不定也会反受其害。”
白南微微一笑,道:“您说得对,所以,我们说回到整个事情的本质上来,从一开始我们讨论杜鹃计划,实际上讨论的并不是要不要出兵清国,而是要讨论使用怎么样的战术,能够实现杜鹃计划。因为,被动不作为的行动,我们无需进行什么细致讨论,而发挥主观能动地执行计划,却需要一个完整而周密的谋划,这个谋划是需要大胆的元素,而且必须充满可行性,能够让我们一举重创清国,并迫使清国答应我们的条件,从而从清国获取大量的利益和【创建和谐家园】,发展自身。”
赵大岭点了点头,道:“没错,杜鹃计划的战术部署若何,很大程度上会影响我们要不要支持杜鹃计划的执行。那么,白南你既然已经来到了内阁,把自己的想法全盘铺了出来,肯定是已经有了战术规划,现在来说一说吧。”
“嗯,我做的这个计划,需要抽调大唐军队超过七成的军力,甚至从本土抽调一部分人力进行协助。具体部署是,组成一支强大的舰队,直接攻打渤海湾的塘沽口,出其不意地占领这个距离京师最近的港口,然后,利用我们唐军一定的机械化优势,以超出这个时代清人反应速度的突袭,直接攻打京师。目标紫禁城,我们一定要一举拿下这座都城,活捉或者杀死乾隆皇帝,如果有条件的话,我们可以扶立一位比较听话的皇帝,直接下诏书满足我们大唐的各种条件,为了便于我们对清国中枢的控制力,我们会在所有人没有反应过来之前,将京师几十万宗室、八旗子弟,全部装船送走,让他们彻底脱离根源土地,失去对中国的影响力,至于我想好的目标地,嗯,就是还没有被日本完全控制住的北海道,几十万满人足可以在这里生根,然后在我们的驱策下控制北海道,将这里也变为我们中华儿女的属地。好吧,这个计划的核心就是我们作为一个寄生虫,附着在这个庞大国家的脑部,控制它,胁迫它,来满足我们自己的需求。这就像是鸠占鹊巢,所以我才叫这个计划‘杜鹃’(鸠就是杜鹃)!”
第101章 我们不做,西方人会做
“有点太过铤而走险了,这个计划,呃,我都不知道该怎么形容了。”刘天听了白南的杜鹃计划之后,半晌没说出什么话来。其他的几位内阁成员和军方人士,也都瞪大了眼睛盯着白南,似乎想知道这人的脑子是怎么长的。
赵大岭嘿然一笑,道:“所谓胆大包天,也就是白南你这样的了。”
薛岳倚着靠背,审视地说道:“你有没有想过,即便是我们顺利地攻入了京师,拿下了紫禁城,可是乾隆会不会逃跑出去,自古以来面对这种危机,经常有化妆逃离或者用什么地道逃走的。一旦你没有抓住乾隆,他便可以调动全国兵力来对付你。好吧,就算你运气好,抓到了乾隆皇帝,那么全国上下进京勤王的人也会络绎不绝。你杀掉乾隆,还会有新的人被推举出来,没有用。”
白南答道:“只要够快,抓捕乾隆并不是什么问题。而且,你们说的都是比较普通的攻击手段,控制乾隆,应该采用特种作战的模式,直接机降紫禁城,捉拿目标。”
两架直升机现在大体算是维护得能使用了,有油料的提供,使得直升机也有了持续作战的能力,虽然没有了航空武器,但是作为一个运输工具还是没问题的。
刘天权衡了一下,道:“若是用一个小队十几人的力量,采用相对较强的火力,有直升机的空中支援,再加上其突然性,突袭紫禁城,拿捕乾隆还是有一定成功的机会的。”
白南继续道:“至于其他人再推举一个皇帝出来,我们只要不放出乾隆被杀的消息,没有人敢大逆不道地再立一个皇帝,这是被封建皇权所忌的事情。明朝土木堡之变后,为了对抗瓦剌,于谦等人扶立景泰皇帝登基,被掳走的英宗被放归后,发动了夺门之变,不仅弄死了亲弟弟景泰皇帝,还迫害于谦等扶立景泰的有功大臣。乾隆的器量恐怕跟英宗也差不多,而且威严更重,以清朝畏君如虎的臣子们的本事,哪个敢冒着巨大风险去扶立别的皇帝。再者,清朝宗室不奉诏不可出京,带点爱新觉罗血缘的黄带子这时候也都在京师,只要我们能够一并控制住,就算想推立一个什么皇帝,也是不可能的。”
刘放吾道:“也无需勤王的总督们推立什么皇帝,只要他们自己打起勤王的旗号就够了,我们还是要面对几十万勤王军队。你一朝攻克京城容易,但是后面才是真的挑战,如何在千军万马地攻击下,保京城不失呢?到时候京师便是一座孤城,我们在那里很难得到后勤的保障,只会越打越艰难。”
白南仍旧坚持看法,道:“我们唐军,足以应对十倍二十倍的敌人,后勤必须在一开始就考虑好,准备足。这时候的清军,可不是入关时候的八旗了,军纪废弛,而且战斗力比较有限。尽管乾隆年间作战不少,但是实际上对付的敌人没有什么强敌,而且说实话打得也都很难看。我们有足够的筹码,能够对敌人进行一次性击溃。而且,战争不会无限制扩大下去的,我们扶立的傀儡,最终是要跟我们签订‘停战’协议的,大唐不会为了战争而战争,当取得足够战果,并有效震慑了敌人之后,一份和约将保证我们在清的利益,同时新皇帝将逐渐建立起自己的威权,并以皇帝之姿,勒令勤王者退兵。我们总能找到愿意合作的人,建立属于傀儡皇帝的武装,我们把所谓的勤王者,定义成无君无父的叛徒,让他们变成声名狼藉的叛逆,如果还有顽抗的,我们就鼓动忠于傀儡皇帝的将军和部队,与勤王部队交战。”
在场所有人几乎都是倒抽一口凉气,赵大岭道:“你这是想把清朝打烂啊,如果真的这样,那清国几乎就是进入内战状态了。”
刘放吾很不满意:“生民涂炭,民不聊生啊”
白南脸色不变,“人道主义上,这确实是一场灾难。但是对于大唐来说,一个相对混乱的清国,符合我们的利益,我们可以在广东、江南培植起自己的势力,从而获得通商利益和【创建和谐家园】来源,战争造成的流民更是为我们提供了【创建和谐家园】。清朝对各省控制力的瓦解,使得我们有机会慢慢渗透入这个古老而僵化的国家,然后用我们的方式去变革她,统治她。
从结果导向来看,不经历血火和阵痛,一个国家无法彻底抛弃自己原本陈腐的东西,走向一个新的社会。不经历巨大变革的国家,无法成功蜕变,即便我们现在不做这个剧烈变化的肇始,那么半个世纪之后,足够强大的西方人也会做,他们可能会做的更绝,我们还会为自己的同胞着想,会引领更多人出洋过更好的生活,会为了社会形态变化努力,而他们只会不断地吸血、破坏。百年屈辱史历历在目,大家都清楚那是什么样的。
同时,如果我们没有抓住机会,通过自行崩解清朝,从中壮大自身,半个世纪以后,大唐仍旧是一个区域性强国,我们可能比欧洲任何一个国家都厉害,但是那个时候,我们如果要保护自己的同胞,就只能进行一次跨洋的防御作战了,而且还得不到被保护者的支持。到时候,一定会有‘务实’的人认为,清是清,唐是唐,我们不应为了另一个国家的利益去消耗自身,吃力不讨好。那么,我们这个民族就无法拧成一股绳,就无法实现统一,想要屹立世界顶端,可能终究是个幻梦。”
白南的话彻底引起了所有人的思考,穿越者此时还带有强烈的国族认同,他们觉得自己是中国人,虽然清国和唐国之间存在异化感,但是大家还认可同胞这个概念。但是穿越众的子孙们未来还会这么认为吗?肯定不会。
也确实如白南所言,如果现在无法用一个暴力的手段去瓦解清朝,去变革这个国家,那么不远的将来,西方人将会用更加痛楚的方式来做这件事。至少唐人来做,一方面唐人可以快速地膨胀强大起来,而懂得如何引导的大唐,可以利用一个相对较长的时期,使得社会变革深刻化,并且减少伤害。
赵大岭突然笑了出来,看向白南道:“所以说到底,你还是想大唐统治中国,杜鹃计划的军事行动,实际上只是你统治中国全盘计划中的一环,是吗?”
白南并不否认,点了点头。
在场几乎所有人虽然对在北美建国的生活感到满意,但是来自一个大国的他们,对于中国这个词语的偏执,也是难以想象的。作为一个十五万人小国的领导者,和做一个三亿人国家的领导者,是截然不同的感觉。而且那里还是他们的故土,文化的源流。
郑和与王景弘对视了一眼,决心反清而统治远东大陆,是他们之前就在设想的东西,只不过他们力量薄弱,一开始只能利用杨真的小海盗团体进行布局。可是他们没有想到,白南已经把思维放到这么远的地方了,要利用大唐举国之力蛇吞象。
赵大岭看已经没有什么人想要表态了,大家似乎都在沉思,于是他道:“这样吧,大伙儿先不着急做决定,用上几天时间把这件事情考虑清楚,然后我们再召集一次会议做决定。”
姚维春也点头称:“嗯,这样是最好的。”
白南也收拾自己的文件,准备离去。他其实已经看懂了,每个人都担忧杜鹃计划会消耗大唐的力量,甚至于失败,但是这里的每个人又无法拒绝大唐取清而代之,成为中华民族的正式代表,成为三亿中国人的唯一合法政权的诱惑。
那个时候,刘放吾不是仅仅一个不到千人的骑兵团的团长,而是一个数十万人方面军的总司令;姚维春管的不再是一个城市和几个小城镇的教育,而是成为千万学子的大校长;王景弘经手的不再是几艘商船的贸易量,而是全国可能超过亿元的贸易额;叶宝奭这个央行行长,调控的不再是一个十几万人经济体货币政策,而是立足华夏,着眼全球的唐元力量。
每个人都是有野心的,大家都是正经的中国人,他们现在能够管理的地域和人口,其实不过是中国一个小省或者一个市的规模,说白了不过是一群小干部,但如果大唐执掌乾坤,他们每个人才能真正有一种统率国家的感觉。
尽管这里没有人立即表态,但白南已经能够看出他们心中的种子已经发芽。这条以海外【创建和谐家园】国逆袭本土国的路,可能是极端艰难的,但是却又是无法令人放弃的。
回去以后,白南便更积极地准备计划的每一条细节,早执行比晚执行要好,在现今的限制下,大唐1775年度能够获得的【创建和谐家园】数量可能最多五千人,这种增长的速度,无法满足大唐的需求。也就是说,杜鹃计划一旦开展,必定是在三年内。
第102章 自由风级
三日后,白南并没有参与内阁的表决,事后参事处的秘书给他递了个条子,上面就一行字:杜鹃计划得到通过,加速计划筹备工作。
对此白南很理所当然,并无多大意外和惊喜。从这开始才是最困难的部分,大唐共和国需要进行一次举国的动员和筹备,完成这次蛇吞象的壮举。
在整个部署中,单纯突袭京师,拿捕乾隆帝,只是最初的一部分,也是整个杜鹃计划的开端。完成了这个阶段性目标,对于大唐共和国来说其实没有裨益,表面上来说大唐需要清朝对其开放通商,以及开放【创建和谐家园】,长远来讲,大唐需要深刻地对中国进行社会变革,从而在长期内使得中华本土纳入到大唐的轨道中去。
白南的设计中,拿下京师后首先就是要确保扶立傀儡皇帝一事,这其中必然涉及要与大量勤王军队的战争,这个不可避免。大唐不存在立了一个皇帝,然后逼迫其签订一个《江宁条约》,然后抽身而去的选项。中国人的智商很高,阴奉阳违的本领也高,一个条约而已,他们会用更多方法来规避。大唐共和国不能确保比英国人做的更好,英国人接连发动二鸦,促成了更多的侵华事件,虽然跟约翰牛脑子轴有关系,但归根结底这种模式效率不高。
所以,唐人必须保证对京师存在一定控制力,傀儡皇帝可以享有四海,但是在关键问题上,必须要听唐人的。而且需要他之后的一系列配合,大唐在清的利益才能保证,清国才会出现更积极主动的变革。
另外,白南还设计了有点类似于英国人租界手段的策略,他选择的两个地区,就是香港和上海,在这两个区域内建立唐国租界,并以此为支点辐射经济力强盛、人口稠密的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这其中还需要更多的手段控制两广总督、闽浙总督,以及两地的官场,大唐在这两块核心区域内,必须保证绝对的话语权和经济的特权,得广东而控半个中国的商贸活力,得江南则控半个中国的粮食出产和物产,那个时候杜鹃计划才算是真正铺展开来。
至于清国内部仍旧会不断出现的纷争,怀有光复志向的人士可能不断入京勤王,或者带有宁有种乎心理的人士可能发动起更大规模的起义,就不是唐人能够管的了。白南反而认为,一定的混乱有利于唐国,而且实际情况是,有清一代层出不穷的叛乱和战事,即便是没有大唐的推波助澜,也是如此。战火可能使得流民出现,流民则是最好的【创建和谐家园】群体。
白南固然是计划的主要提出者,不过现在这个计划已经上升到了国家战略的层级,将会有更多的人为此出谋划策和进行准备,白南只需要做好自己的一份就行了。
对于这次的杜鹃计划推行,不满者有之,兴奋者亦有之。对于海军而言,杜鹃计划明显是一个重大利好,特别是对之前屡次推出造舰计划,但是都被搁置和否决的海军司令邓希夷,在内阁表决通过杜鹃计划之后,他的新一期的海军发展计划又出炉了。
白南也是从海军的办公室得到了这份像是一本厚厚杂志一样的发展计划书。白南觉得,单纯从做计划这个功力上,大唐可能无人能出其右,邓希夷搞这个事儿的能力实在令人叹为观止。
“戚继光级的建造计划要废弃了吗?”刚翻开没几页,白南就发现了令他惊讶的事情。
坐在那里的邓希夷一副理所当然的样子,他喝着茶,说道:“这也不奇怪,其实从一开始由2000料郑和战船改装而来的戚继光级护卫舰,就不是海军的目标舰。船型奇怪,长宽比小,适航性差,居住环境不好,而且我们也没有进行合理的火力、防护和动力配置,这一级战舰,实际上就是为了应急而拼凑出来的,她确实要强于这个时代的欧洲海军舰艇,但是强得有限,难以拉开巨大的战术优势,所以我们需要一款比戚继光级更大、火力更强、航速更快、防护更好的目标舰!”
白南浏览了一遍邓希夷的材料,道:“邓司令你这是蓄谋已久了吧。”
出现在计划书中的护卫舰,被称为自由风级护卫舰,从舰体形制以及各项技术指标来看,绝对是预先设计的产物,不可能是邓希夷这几天临时拼凑出来的东西。
自由风级护卫舰,满载排水量1850吨,舰长90.3米,舰宽12.75米,吃水3.3米。她是一种铁甲舰,也就是说采用木质舰体,外覆装甲,只不过这个舰体不再采用已有的帆船,而是要进行重新设计和制造,按照需求完整地开发出一款能够满足海军需求的战舰。
自由风级护卫舰将采用一机厂最新研制的往复式蒸汽机作为动力,按照设计值将能够跑出18节的最高航速,经济航速也能保持在12节。也因为动力的提升,自由风级护卫舰将摒弃风帆,虽然设计图中高高的桅杆仍旧保留着,但那将没什么机会悬挂风帆了。
设计人员为这型吨位不算大的护卫舰增添了完整的装甲,不仅整个船壳包裹垂直装甲,而且在甲板上还包覆水平装甲,舱内弹药库等重要部位也进行了装甲防护。虽然装甲厚度比起二战时期的战列舰、巡洋舰什么的要差得多,但是大唐制造的合金钢足以提供这个时代任何一门欧洲舰炮难以洞穿的防护。
当然自由风级最可怕的还是其火力。戚继光级在服役之后,令人诟病的九二步兵炮上舰,射程只有不到三千米,而且威力有限,最终导致了海军从陆军那里搞来了105mm榴弹炮,不过仍旧让海军觉得不太满足。以上两种陆军火炮虽然上舰后操作相对简便,但并不适合海军使用。
北方工业集团在经过不懈研发之后,终于开发出了海军使用的舰炮,其中包括轻便犀利的76mm舰炮,以及130mm舰炮、155mm舰炮。最初军工是立项105mm舰炮的,但是这个项目在经过验证后被替换成了130mm舰炮,并且130mm舰炮是以炮塔形式研发的,一直到1775年5月份左右,第一门样炮才试制完成并进行测试。
大唐拥有一部分来自民国众的军工人员,不过水平比较有限,之后又加入了一批现代众的工程师,辅以来自后世的各种技术材料。即便如此,很多研发工作还都是要摸索着来,而且遇到很多困难,不得不另辟蹊径来解决,所以进展得不如其他工业项目那么顺利。
能够在一年多时间内搞出不少的产品,军工人员是立下了汗马功劳的。
自由风级护卫舰采用了两门130mm单管舰炮作为主要火力,安置在舰艏和舰艉水平中线的炮塔中,这也是海军第一种实用性的炮塔战舰。辅助火力包括经典铁甲舰设置在舷侧的一左一右各8门76mm舰炮,以及设置在舰艇甲板上四个角上的四门37mm副炮,用以打击小型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