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带皮手套是因为这种水有腐蚀性,这么做是为了保护自己,这些给青铜器杀青的水,要是不小心溅到眼睛里边,可比铜镍合金那些玩意猛多了,能渣瞎人眼!
泡二十多分钟,然后在用硬毛鞋刷子刷锈,不能刷的太狠,也不能把所有的水银锈都刷掉,只要能确定那块没铭文,就可以停手不刷了。
我带着手套拿着鞋刷子,一连刷了好几件青铜器,我看的也非常仔细,但就是一个铭文字符都没看到,这一下顿时搞的我有些垂头丧气。
孙老大见我这样,他刷着一件青铜禾笑道:“云峰,不用这么泄气,这玩意都是看缘分的,缘分到了就有了,缘分不到位,也不能强求。”
这时我正刷着一件小型的青铜豆,用鞋刷在青铜豆内底里面蹭了几下,不知道是不是眼花,我好像看到了一点淡金色的笔画偏旁。
“咦?这啥?”我举起青铜豆,又使劲蹭了两下。
“大哥!大哥快看!我刷出来字了!这青铜豆里面有铭文!笔画还很复杂!跟鬼画符似的,”我兴冲冲的对孙老大喊。
他接过来青铜豆看了两眼。
孙老大看着青铜器表面露出来的几个鎏金铭文,皱眉说道:“这....这铭文不是鸟篆,也不是甲骨文,这是比甲骨文还早的古金文六叠篆.....怎么会,怎么会出现在西周的青铜器上?”孙老大眼中满是不解。
古金文不是金代的文字,这是一种上古文字,其追溯源头,可能还在甲骨文之前,也就是还在殷商之前。孙老大见多识广,他一眼就断定了青铜豆上的不是鸟篆,而是古金文中的六叠篆!
皱眉过后是激动,孙老大就说:“云峰,你继续刷剩下的,这古金文六叠篆的铭文太过稀少,天下间能翻译这种文字的人更是屈指可数,我必须得抓紧时间找人帮忙,找人帮忙翻译出来这几个铭文是什么意思。”
孙老大将这件带铭文的青铜器放入木盒里,随后他拿着木盒直接出去了。
后来直至清理完,我都没在刷出来带铭文的青铜器,就刷出来那么一件。
白天我们干这些,晚上却还要干正事,等人都睡了,我们晚上还要下坑盗墓,但是孙老大下午着急忙慌的跑出了一直没回来,孙老大不来就少一个人放风,这是很危险的,老把头不敢冒这种危险。
这天晚上,孙老大12点多才赶回来,他气喘吁吁,手里还捧着个木盒子,我知道盒子里装着那件有铭文的青铜豆。
孙老大顾不上说话,他跑到桌子前拿起茶壶,咕咚咕咚的喝了半壶茶水。
抹了抹嘴,孙老大看着王把头说:“把头,我找了点考古研究院的关系,那几个六叠篆铭文翻译出来了。”
“哦?写的什么?”王把头问道。
孙老大打开木盒,他摸着里面的青铜豆,冷着脸说了四个字。
“芥候带子。”
===第12章 白骨===
“大哥,什么是芥候带子,是海带?”
孙老大没笑,他看着我说:“不是什么海带,是个人名,关于这人,资料上有过只言半语的记载,没想到,让我们误打误撞上了,怎么样把头?今晚还动手吗?我看老二老三已经准备好了。”
王把头眼神有些认真的问:“据点那边没出什么问题吧?”
孙老大点点头,“没有,一颗痣手下养的那几个小年轻很机灵。”
“老大,这批货先别出手,尤其是这件青铜豆,消息一旦从顺德传出去,很大几率会招来狼啊。”
“南边的狼?”老大脸色阴沉的问。
“我怕不光是南边的狼,现在哪里都是狼多肉少,都在捡骨头吃,要是咱们的锅盖盖不严实,有可能肉味会把野狼招过来。”
“老大,我决定了,”王把头伸出一巴掌说:“五天,时间缩短到五天,给我把所有的东西都掏出来,得手后我们尽快离开顺德,找个地方避避风头先。”
从王把头和孙老大的这番交谈中,我能听出来,他们都有些紧张,好像在忌惮着什么。
......
子时已过,飞蛾山上。
孙老二蹲在地上抽烟,孙老三在清点麻袋。
“风平浪静,开始吧。”对讲机传来孙老大的声音。
“云峰,你那有几个麻袋?”
“二哥,我还有四个。”
“嗯,应该差不多,”说完话,孙老二踩灭了手中的烟头。
这时,飞蛾山里传来阵阵怪鸟的叫声,这鸟叫声,大晚上让人听了心里不舒服。
“真不吉利,”王把头看着身后黑洞洞的飞蛾山连骂了两句晦气,他说这鸟是报丧鸟,不是啥好东西。
报丧鸟就是猫头鹰,古时人们叫夜枭,这东西以前在乱葬岗见的最多,所以人们就叫它报丧鸟。
“呸呸呸,【创建和谐家园】死鸟,”孙老二朝山里的方向连吐了好几口唾沫。
等猫头鹰不叫了,我们也开始行动。
那个先前打好的盗洞,被一颗痣手下人掩盖的很好,盗洞上面铺了完整的黄草皮,。
收拾开这些东西,带好头灯,孙家兄弟两腿撑着盗洞滑了下去,我费了不少劲,是最后下去的。
灌顶下浑浊的墓坑积水已经很少了,淹不住人脚,只是地面有些稀泥,人走在上面感觉有些粘脚。
墓道里阴暗潮湿,温度也比上面低不少。
正了正头灯,孙老二对我说:“把头说的对,得加快进度了,云峰,你去昨天那间西耳室看看,看看角落地面里有没有遗漏什么东西,要是没漏东西的话再来东边帮我们。”
交代完这些,我和孙家兄弟暂时分开了,他们往右边去找东耳室,而我也则左拐要去西耳室。
身边没了人,现在又是大半夜的在墓里,走着走着我就害怕了。
我扶着头灯,心里默念:“勿怪勿怪,东家勿怪,我只是求个小财,阿弥陀佛。”
人点烛,鬼吹灯,我当初还问过把头,我说,“把头,鸡鸣不摸金,就算咱们不是摸金校尉,可为了安全,咱们不得在墓室里点一根白蜡烛吗?听人说要是蜡烛灭了就表示墓主人不高兴了,那咱们就得出去,要不然就会撞鬼。”
老把头当时大笑了两声,他说:“云峰,你呀你呀,你是电影电视剧的看多了,蜡烛灭了表示墓主人不高兴?那要是蜡烛亮着意思就是墓主人高兴了?咋的,墓主人还高兴的欢迎我们来挖他坟啊?闹笑话了。”
“另外,云峰你也不想想,没错,古代摸金盗墓的是会在墓室里点一根白蜡烛,可那是照明用的,要不然黑灯瞎火的怎么盗墓?不是他们想点蜡烛,是因为没有电,不点看不见啊!”
“咱们现在有头灯手电的,点蜡烛干啥,有些墓里尸体烂完了还有甲烷,搞不好一见明火就会爆炸,懂了吧云峰?”这都是当初王把头告诉我的原话,听着像是说笑话,但我后来仔细一想,感觉还挺有道理。
走了几分钟,没出什么事,我走到了西耳室。
西耳室地面上光秃秃的,我借着头灯的光亮来回看了几眼,没发现残留什么东西,之前那几十件青铜器已经被我们拿光了。
耳室西北角,那个盖着石头板的大水缸还在那,孤零零的。
“唉?二哥说大缸不值钱,可....大缸里有没有什么陪葬品?”
想着这些,我决定过去看看。
的确如二哥所言,走到跟前我才发现,这东西的确是用陶土烧的。
最早的瓷器出现在东汉,那时候是原始青瓷,在这之前的朝代普遍用的都是粗陶器和青铜器,这点倒是能对上。
但让我感到纳闷的是这么大,是怎么烧成的?
这大缸表面没发现有分段分胚的接痕,显然是一次定型烧成的,这得用多大的匣钵才能装下这么大的缸,这点我是真想不通。
盖着大缸的石板是青石板,我先单手试着推了推,没推动,有点沉。
知道了深浅,我这次用上了双手。
石板摩擦着大缸,发出阵阵刺耳的声音,我一点一点的推开了青石板。
“怎么有股子臭味?”
刚才石板盖着还没怎么闻到,现在倒是闻的清楚。
我当时觉得这西周墓有些古怪,刚下来那时能闻到淡淡的香味,现在又闻到了一股臭味,这臭味就像三伏天煮熟的鸡蛋放坏了。
我摆了摆头灯,压低脖子向大缸里看去。
只见,大缸底下有个不到二十公分宽的窟窿,其他的,什么都没有。
我能闻出来,这种像臭鸡蛋的味道就是从窟窿里钻出来的。
头灯照了,不行,看不到窟窿
我觉得有些奇怪,便将身子压在大缸边,伸出右手往缸底的黑窟窿里掏。
“唉?这啥?”我吃力的摸了半天,一种硬实的触感传来,我感觉摸到了一个长条状的硬物。
我暗想:“该.....该不会是金条吧?”
“不对不对,哪有这么轻的金条。”
感觉抓牢了这东西,我调整了几次角度,一点一点的,把这东西提了出来。
是个白色的东西,我摸出来后,低下头用头灯一照。
是一根死人的大腿骨!
“啊!”
我吓得大叫出声,一把丢掉了死人骨头。
“这是....这难道是墓主人的尸骨?西周到现在,还没烂成渣?”
我忽略了一点,也是因为太紧张了。
我那时楞是没看见,那根大腿骨。
还有骨髓。
===第13章 受伤===
还是第一次干活,见识太少,我就以为那骨头是墓主人的尸骨。
照这墓葬的规格来看,若有墓主人的尸骨,那它身边应该有陪葬品才是,我就是这么想的。
有可能是一些随身铜印,小而精的一些高古玉器,金器什么的。
贪念战胜了恐惧,我不停的自我安慰:“没什么的,没什么的,黑窟窿里没准还有诸侯王的私印,万一我运气好给掏出来了,那就发大财了!”
鼓起勇气,我又伸手去缸底掏。
正在我侧着身子来回乱摸的时候.......
“呀!”
我食指手指,感觉被什么东西给咬了一下!很疼。
迅速抽出来手一看,我手指头前段已经流血了,还有两个小洞。
我第一反应就是,我被蛇咬了。
不知道是不是毒蛇,我很害怕,当即便捏着手指头,大喊大叫的朝东耳室那边跑去。
“二哥三哥!二哥三哥!救命!”
东耳室地上琳琳散散的有一些陪葬品,数量远不如西耳室那里多,孙家兄弟正蹲在地上捣鼓着分辨哪些东西值钱。
“云峰你瞎咋呼啥!你是见鬼了还是咋的!谁要害你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