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北洋枭雄》-第8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第017章 暴风雨的前夕

        此时夜已深,迎面吹来的风似乎更冷了,刺骨的寒风吹在脸上让赵东云的酒意也去了大半,回头再看,却见王英楷已经上了马车先行离去。

        “大人,车来了!”身旁的护兵低声对赵东云道。

        被护兵扶着上了东洋车后,赵东云就是坐着东洋车摇摇晃晃的回住所,一路上街面上也没有什么明亮的路灯,偶尔才有路旁的屋子里透露出来的一丝煤油灯的灯光,好在夜空中的偏月还散发着许光亮,光线虽然幽暗,但总不至于前路一片漆黑。

        只是幽暗的月光加上东洋车上的玻璃灯罩煤油灯散发出来的阴暗光线,让整个街面显得更加阴森恐怖了!

        车夫的脚力很好,不用多久就是拉着赵东云回到了所住小楼的门前,下了车后正要进门,眼角却是落在了那个领头东洋车车夫身上,尽管此时的灯光依旧幽暗,但是他依旧清楚地看见车夫穿着的是一件打了许多补丁的破棉袄,脚上是一双陈旧的布鞋,布鞋已破,小半只脚都露了出来,不知道是天色的缘故还是它们原本就是那么的肮脏:那脚是黑色的。

        车夫正在对徐管家点头哈腰,说多谢徐管家照顾生意之类的,以后还要用车的话,只要一句吩咐他们就能随叫随到。

        赵东云深吸了口气,摇了摇头让自己醉酒的脑袋更清醒些,此时护兵已经扶着他走进了大门,进入门后入眼的就是大厅里亮得晃眼的烛光,数盏吊灯上插着的数十根蜡烛正在散发出柔白的光芒,把厅堂照的明亮如昼。

        此时的屋外屋内,仿佛就是两个世界!

        往后的几日里,赵东云又是开始忙碌了起来,他马不停蹄的为筹建机枪营而奔走,首先是人员的问题,虽然他手下原本就有一个机枪队了,但是距离要编满一个机枪营还是缺太多的人。

        如果说之前编练机枪队的时候赵东云还可以从武卫右军的其他部队抽调人员,那么现在就不行了,因为他督办的这个新建机枪营并不嫡属于武卫右军或者北洋常备军,也就是说没有上级部队可以给他补充兵员。

        目前这个新建机枪营是直接嫡属于袁世凯所辖,由赵东云督办,和武卫右军或者北洋常备军都没有直接联系,所以要补充兵员的话,就只能是赵东云自己想办法招收。

        于是赵东云也只能派遣了林永权、赵东平等人奔赴直隶各地区,招收良家子作为新兵,新兵的问题还是比较好解决的,过程也比较顺利。

        因为北洋新军的士兵待遇对于下层民众来说算得上非常优越,不但有安家费,就算是最底层的普通士兵一个月也有四两二钱的银子,在这个城市劳动力一个月只有两三两银子收入,农民甚至一年也存不了几两银子的年代,一月四两二钱的薪资对于底层农民子弟而言绝对算得上是高收入了。

        当然还有最为关键的就是:去新军当兵有饭吃有衣穿。

        对于这个时代的中国和日本而言,军人的待遇要比普通人好很多,至少吃这一点上,普通地主都比不上寻常的小兵。

        当然了给的条件优越了,对新兵的要求也相应的提高,要求必须是本籍土著,报名者需要庄长首事地保等进行保举推荐,年龄限制在二十岁到二十五岁之间,身高要官裁尺四尺八寸以上,力大平举一百斤以上,步行时速在每小时十公里以上,除了对身体素质要求高外,游民溃勇不要,吸食或曾吸食【创建和谐家园】的不要,有案底的不要,不安分的也不要,近视的不要,五官不全也就是说长的太丑也不要。

        招收兵员并不算问题太大,问题的关键是赵东云短时间内找不出来太多的合格基层军官,稍微堪用的只有原来机枪队的领官林永权以及几个哨官而已,不得已之下他只能是亲自挑选一部分识字又或者是脑袋比较灵活的棚长、正目等下层军官进行紧急培训,试图在最短的时间内搭起机枪营的架子来。

        “现在人员还没满,不过购置机枪的事情也要抓紧了,等林永权他们带着新兵回来后,我就要看到机枪!”赵东云对着赵东平如此道。

        赵东平在军中待了这一段时间后,看上去精壮了许多,穿着新式军装的他没有和刚从老家过来时候的那种文弱了。

        赵东平道:“三哥放心,虽然这一次的数量比较多有些难办,不过我已经联系了好几个洋人军火商,现在已经敲定了十二挺的合同,还有另外八挺的话现在也正在谈,估计这两天也能够确定下来了!”

        赵东云一听点头道:“嗯,这样就好!不过,机枪要什么时候才能到?”

        赵东平道:“这一次由于数量比较大,我是分开找了好几个人才筹集,开头有三挺还是上次的那个俄罗斯军火商,这机枪据他说是直接从辽东俄军那边拿过来的,估计还有三四天就能够运到了。剩下的几批有俄国人的,也有德国人,不过时间要久一些,估计一个月后才能够拿到手!”

        赵东平根据赵东云的吩咐求购机枪,并不是走的官方道,由于辛丑条约中的军火禁运所以赵东云目前依旧无法通过官方渠道来获得大量机枪,只能是通过走私的方式从军火商人中购买。

        赵东平所购买的这些机枪中,马克沁机枪主要来源于俄国驻远东部队以及德国驻远东部队,大部分都是他们的现役机枪,型号以MG99为主,只是从俄国人手中购买的部分机枪加装了俄国人特有的机枪防盾。

        赵东云道:“接下来的事情你要跟得紧一些,亲自去盯着,不要让手下人乱来!”

        赵东云可不想购买机枪弄出什么丑闻来,要是因为手下人【创建和谐家园】太多而导致购枪失败的话,那后果可是会死人的!

        赵东平点头:“知道了!”

        说着,赵东平看了看赵东云的脸色,然后又道:“三哥,昨天我父亲发了电报来,说是也想办一个纱厂,让我问问你的意思!”

        “哦,你父亲也想要办纱厂?”赵东云略微沉思后道:“他可有具体的路子和想法了?”

        “父亲他说过了,一切章程皆仿效福元纱厂!”赵东平如此回道。

        赵东云的家族虽然不是什么大富大贵之家,但家中也算是薄有资财,原先家中主要是经营田庄、贩卖洋布为主。

        不过去年开始赵东云来到这个时代后,虽然他的关注重点一直放在军政仕途上面,但是也略微插手了下家族产业,当然这个家族产业并不是说整个赵家,而是指赵东云所在的二房,至于长房、三房和四房虽然都挂着赵家的名头,但实际上早已经分家。

        而由于赵父早年身亡,赵东云就成了二房的当家人,所以去年开始就把田庄、洋布商行陆续出手,然后汇集钱财收购了一个小型的纺纱厂改名为福元纱厂,并在短时间内购置设备扩大产量,让这间小纺纱厂迅速扩大,短短一年时间不到,就已经成为了二房的主要产业,而且盈利颇丰。

        这种情况下,三房他们也想要跟进办纺纱厂也就是可以理解的了,只是办纱厂这种事情对于他们来说又没有做过,也是怕贸然进入后有所亏损,所以这才来问问赵东云的意思。

        说是问呢,其实也就是想让赵东云帮他们!

        赵东云觉得三房也能够看清局势,放弃一亩三分地的收益投入工商业是值得鼓励的,自从去年袁世凯主政北洋后,在袁世凯、张之洞等人的支持下,清廷已经是正式展开改革,改革不仅仅包括编练新军,还积极推行民办工商、兴办新式学堂,办铁路等一系列的新政改革。

        在这样的风潮下,国内尤其是东部沿海地区的民族资本迅速扩张,投资纺织业、化工、钢铁、煤炭的都有,赵家也只是其中的一份子而已。

        赵东云想了想后道:“如果你父亲真的想要办,就让他先做好资金上的准备,另外也要派人去福元那边学一学管理,我会和福元那边打招呼的!”

        赵东平闻言一喜道:“谢谢三哥,我等会就给父亲发报,让他派人北上!”

        赵东云名下的福元纱厂并不是在徐州老家,而是设立在天津,三房那边要学管理的话,自然得派人北上。

        下午,赵东云又是去进了保定城一趟求见袁世凯,虽然表面理由是向袁世凯汇报新建机枪营的进度等问题,但实际上赵东云就是来刷存在感的。

        现在他好不容易让袁世凯记住并重用了自己,趁着袁世凯对他的好感度还在,赵东云自然是得抓住机会加深袁世凯对自己的印象,所以有事没事就到总督府转一圈见见袁世凯,就算见不到袁世凯的时候也会去找其他的几个北洋大佬,比如段祺瑞、王士珍之类的。

        去总督府刷了一趟存在感后赵东云才又回到军营,继续埋首在编练机枪队的大业当中来,随着时间一天一天的过去,他的新建机枪营也是逐步成型,林永权等人从直隶各地招收了四百多兵员,加上原来的一百多人后,就凑成了一个满编的新建机枪营。

        军械方面也是陆续通过走私购买了二十挺马克沁重机枪,加上原来的四挺马克沁,就筹足了二十四挺新式马克沁机枪,此外还有四挺用来训练的老旧马克沁机枪。

        只是有了兵员和机枪,也不代表这支机枪营就成军了,还得需要时间的训练,士兵的训练还好,基本上不用花费太多的功夫,但是对于基层军官的训练就麻烦多了。

        这个年头的机枪部队其实和炮兵部队是差不多的,训练起军官来一样麻烦,除了让林永权等几个少数有经验的军官给诸人进行教导外,就连赵东云也是亲自上课讲解机枪战术。

        从后世人的角度去看,赵东云和林永权他们讲解的机枪战术是简陋而不堪的,甚至有些地方是错误百出的,但是在这个机枪刚刚兴起的时代,在这个连正式的机枪战术都没有的时代,赵东云给诸位军官们灌输的少量机枪战术已经足以让他们傲视全球的其他同行。

        正所谓河中无鱼虾为大,打仗就跟逃跑一样,不求你做的最好,只要做的比别人好就行了!

        随着时间的过去,赵东云手底下的机枪营已经编练了将近两个月,不说已经成为军中精锐,但是也能做到把机枪往阵地上一摆,然后扣着扳机就突突地开枪了。

        期间段祺瑞和王英楷等人来看过几次,表面上对赵东云的机枪营大为赞赏,至于他们内心里想的是什么就没有人知道了。

        不过这种平静日子没有能过多久,三月初赵东云就是突然接到了军令,命他率领所辖第二营及新建机枪营即日开拔,奔赴直隶顺德府听侯调用。

      第018章 广宗叛乱

        看着手中的这一纸调令,赵东云陷入了沉思,如果他猜得不错应该是顺德府广宗县的民变已经到了不可用行政手段收拾的地步。

        广宗民变在去年就已经有了苗头,由于前任知县王宇钧、上任知县魏祖德横征暴敛,遭到当地豪强、武举人景廷宾的对抗,此人召集了诸多乡民试图对抗官府的征税,并且造成了当地两任知县相继被【创建和谐家园】

        随后清廷又派遣了赵鄂担任知县,并试图用招抚的手段解决广宗民变,不过没有成功。赵鄂见怀柔手段招安不成后,果断地向袁世凯请求派遣援军,准备进行【创建和谐家园】。

        如此才有了袁世凯调令赵东云前往顺德府的事情。

        广宗叛乱,按照后世主流观点而言,这是一起人民反抗封建官僚和西方列强的起义战争,但实际上,这事一开始其实只是地方豪强武装抗税的经典案例罢了,而且如果只是豪强抗税的话也没什么人在乎,类似的事情在清末太多了,数都数不清,而之所以这事引起了当局的关注,在于这一次的抗税行动还有着义和团的影子在里头。

        不管后世人怎么美化义和团,但在庚子年前后的他们就是一伙披着扶清灭洋外皮的暴徒而已,连【创建和谐家园】的都算不上,后世的【创建和谐家园】至少还有自身的政治主张,而且一个个都不怕死,玩起【创建和谐家园】来牛逼的很。可是这些义和团只是一群烧杀劫掠的暴徒而已。

        中国之所以会在1900年遭受庚子国难,国内方面的责任有三成应该归属于慈禧为首的清廷上,他们实在太愚蠢,竟然会相信义和团能够扶清灭洋。

        这些二货们最后下场都很悲剧,一大票王公被杀,两宫狼狈西逃,清廷的责任不在于他们有多坏,而是因为他们实在太愚蠢!

        国内责任除了清廷因为太蠢蛋占据了三成外,剩下的七成就得算在义和团头上去。

        没有他们祸害山东直隶,如果不是他们肆意妄为到进攻天津和使馆区,何来的八国联军啊!

        而这些所谓的爱国拳民烧杀劫掠了后,等八国联军一来,才发现那些所谓教主、圣女们说的刀枪不入都是假的,于是一窝蜂的逃命去了,留下苦逼的聂士成和一票武卫军官兵和联军苦战,结果数以万计清军伤亡,北京沦陷,中国被迫签订辛丑条约。

        而造成这一切的义和团绝对是属于大恶不赦,祸国殃民的毒瘤,所以袁世凯为首的北洋人杀义和团杀的比八国联军还狠。

        两年前在山东袁世凯就杀了无数义和团,等就任直隶总督后杀的更多,对于袁世凯来说这些义和团都是毒瘤,杀光了他们才好统治直隶。

        这也就不难理解广宗民变发生后,袁世凯会急忙调麾下的精锐新军前往顺德府镇压了。

        然而在赵东云看来,那些义和团就是一群被蒙蔽了乡民而已,是属于可怜蛋的那种,然而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所以他们不值得可怜。

        心中掠过这些想法的赵东云并没有等太久,很快他就是下令召集诸位军官举行会议。

        小半天后,第二营司令处的会议室内,赵东云和麾下的诸位军官齐坐一堂,参加会议的都是领官以上的军官,包括第二营的四个领官,机枪营的四个领官,此外还有两营帮办。

        看着下方诸人,赵东云首先开口道:“上头的命令已经下来了,让我们即日开拔,所以不能多等,午后我军必须先开拨一部分,剩下的部队也必须在明日开拔!”

        说到这里,他看了几个机枪营的领官一眼,然后道:“机枪营的成军日短,这一次出战你们要多加注意,别让人挑出错了!”

        这一次出战,赵东云知道并不止自己,军令上是让他到了顺德府后听从段祺瑞的调遣,而袁世凯既然任命了段祺瑞作为增援新军的统帅,那么肯定还会有其他兄弟部队的参与,而且预定参与的人数估计会很多。

        至于理由赵东云甚至都能够猜得出来,除了防止广宗叛乱扩大规模祸害地方外,更主要的原因还是要练兵,在和平时期,打土匪镇压民变也是增加部队实战经验的重要手段。

        在大军云集的情况下,他可不希望自己的部队出现什么差错然后在同僚和上司面前丢脸。

        为首的林永权道:“大人放心,我机枪营虽然成军日短,但军士操练从不敢放松,绝不会丢了大人的脸面!”

        林永权此时看起来和去年的时候已经大为不同,去年的他不过是一个小小的哨官而已,然而自从遇上了赵东云后,在短短半年不到的时间里就已经连升数级,从一哨哨官到一队领官,再到一营帮办,他只用了短短几个月时间而已。

        他之所以升迁的那么快,主要还是因为他是北洋体系里少数几个懂得机枪作战的军官。加上又是早早投在赵东云麾下,所以才能够借着赵东云大办机枪营的机会节节高升。也由此成为赵东云真正的心腹嫡系。

        赵东云略微点头,他对林永权还是比较放心的,过去的几个月里林永权在编练新建机枪营中可是出了大力气的,编练机枪营的时候,赵东云以督办的头衔兼任新建机枪营管带一职,但是赵东云同时还担任武卫右军右翼第二营统带一职,平日里的事情也非常多,所以在机枪营的事务上,他除了直接管理训练等部分重要事务外,其他部分杂务都是交给了林永权去处理。

        林永权面对那些杂乱无序的营务,却能处理的井井有条,让赵东云能够一心放在部队的训练上,而不用操心那些乱七八糟的事情,如此一来也就让他获得了赵东云更多的信任和重用,最后保举他为新建机枪营的帮办一职。

        当天午后时分,赵东云麾下的第二营前队已经是紧急【创建和谐家园】完毕,由前队领官林平雄率领先行南下。

        次日早上,赵东云身穿一身整齐的军服骑在马上,身后跟着一群同样骑着战马的军官们,而他的面前则是排列的整整齐齐的将近两千大军。

        此时,他身后的林永权策马上前两步:“大人,机枪营全营已经准备妥当,请大人下令吧!”

        待林永权说罢后,旁边的一个年轻人也是策马上前道:“大人,第二营上下已经整队完毕,随时可南下!”

        说话的这个人有些年轻,也是个只有二十来岁的年轻人,和赵东云一样剃着光头,此人名为李泽均,年纪比赵东云还小一岁,乃是今天在场诸多中层军官里最为年轻的一个,此人早年毕业天津武备学堂,庚子前夕被派往日本留学,乃是第一期中国留学陆士毕业生,学的是步科,去十一月学成回国。

        去年赵东云把原来的第二营帮办陈魁龙踢到了随营学堂后,也不知道李泽均走了谁的门路,竟然是一举爬到了第二营帮办这个位置。

        要知道那时候他才回国一个多月而已,没有经过任何的过渡就一举成为武卫右军的一营帮办,这种调动哪怕是在北洋大扩张的时代也是属于异常的。

        赵东云说实话对此是有所不满的,但是隐约之间也听说此人和段祺瑞关系匪浅,加上那时候他刚踢走了陈魁龙,这个时候要是再反对李泽均的话,就会给袁世凯等人留下不合群、驭下无力等负面印象,所以也就坐视不理了。

        赵东云看着身前的这两千大军,没有过多的言语,只见他缓缓的抽出指挥刀斜向南方轻挥,口中轻道:“出发!”

        随即,他身后的诸多军官们各自策马疾驰而出,抵达各自的部队面前,一个个也都是抽出指挥刀大声喝令:“出发!”

        很快,大军就已经是排着整齐的队列缓步南行,前头的是临时归属赵东云指挥的一个队骑兵。

        这个队的骑兵原本不属于赵东云指挥,但是他们也是接到了命令要南下顺德府,所以段祺瑞也就把这个骑兵队直接派遣给了赵东云,用来给赵东云的部队充当侦查骑兵。

        后头的是扛着1888委员会步枪的步兵,再过来是机枪营的机枪部队,那些机枪们都用马匹拉着走。

      ¡¡¡¡ÔÙ¹ýÀ´ÔòÊÇ´óÁ¿ê¢ÖسµÁ¾ÒÔ¼°»¤ËÍÕâЩê¢ÖصIJ½¶Ó¡£

        看着眼前的这支军队,赵东云甚至生出了一种错觉,如果自己指挥着这支军队掉头北上的话,估计有不小的机能够拿下北京活抓慈禧吧,那样应该也挺有意思的!

        部队刚启程不久,赵东云就是看见了保定出来的王士珍一行人,随着他们一起来的还有大量现银,这是开拔费,此外还额外带来了一批子弹。

        在签收单上利索的盖下自己的印章后,赵东云抬头看向王士珍:“王大人,一路上辛苦了!”

        王士珍略微点头,然后看着赵东云道:“督宪大人在我来之前对我说:告诉东云让他好好办事,务必保全顺德乡民的安全,不要让乱民祸害乡里。我现在也把督宪大人的话转告你了,希望你不要让大人失望!”

        赵东云道:“还请王大人转告督宪大人,我不会让他失望的,必定保的顺德府乡民的周全!”

        王士珍点头:“我会如实转告的!”说罢后,又是道:“到时候不要有妇人之仁,诛首恶遣胁从才是解决拳匪之道,万万不可把拳匪当成普通乡民惜之不杀!”

        赵东云多少听说过王士珍在山东大杀义和团的事情,知道此人是极度厌恶义和团的,当即也道:“东云知道了!”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10 05: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