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北洋枭雄》-第31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然而现在呢,这赵东云被嗮黑了不少,加上那个两头翘起来的八字胡子,让他整个人看起来似乎也有三十来岁的模样了。

        “你一年轻人,学那些人那么老成做什么!”袁世凯随口说着,这说完正事,也就随口说两句闲话,当然了这不是袁世凯闲得蛋疼要和赵东云瞎扯,而是为了表示亲近感以笼络赵东云而已。

        嗯,算得上是一种驭下的手段!

        赵东云听袁世凯突然说这个,有些没反应过来,不过很快就是发现他是在说自己的胡子,其实他自己也不喜欢留胡子的,而且还是留这种特难看的八字胡子,不过很多事都是和喜好无关的。

        越往上爬,他就越感到自己的年龄过轻所带来的麻烦!

        如果让赵东云可以选择的话,他宁愿自己的年龄多个十岁,而不是现在的二十四岁,不过年龄这东西还真没办法改,所以就只能从外观上略微改变了,留胡子只是其中一个,平日里他穿着也是会特意选择一些老成的,说话也是以平稳厚重为主。

        所以时间久了,已经很难在他身上看出他的真实年龄了!

        如今袁世凯说起这个,当即尴尬道:“只是想让自己看起来老成些!”

        袁世凯却是哈哈一笑:“也对,我都往了,你的部下大部分都比你大,不过没关系,上下尊卑不是年龄大小就可以改变的,你也不用刻意如此,年轻人嘛,就该有个年轻人的样子!”

        袁世凯其实还是挺欣赏赵东云的,而这种欣赏其实也和赵东云的年龄有关系,辛丑年那会自己第一次看见赵东云的时候,第一感觉就是这是一个有才华的年轻人,也就生出了想要栽培他的心思。

        这种心态是类似于长辈看待后辈的心态。

        正当赵东云想要说话的时候,袁世凯却是又道:“也就只有你这样的年轻人才有这样的精力了,这换了别人来第三协那么多事怕是要忙不过来!”

        赵东云道:“大人言重了,第三协的事虽然多一些,不过那些事情都是有规矩的,定下了规矩后自然有下面人去做,东云自己倒是不会太忙的!”

        袁世凯笑道:“没想到你会这么说,不过说的好,身为上位者不要事事都自己做,把规矩定下来让下面人去做就好了!不过你也说不算忙了,如果我再给你加加担子可好!”

        赵东云没有想到袁世凯突然会这么说,那句加担子的话可是意味深长啊!有可能是吩咐事情让自己去做,也有可能是把自己安排到另外一个职位上,而不管是那一种都会打破现有的平衡,赵东云根本无法预测是好是坏。

        脑海里的诸多想法一闪而过的同时,赵东云却是毫不犹豫地开口道:“大人但请吩咐,东云无所不从!”

        袁世凯却是一笑:“你也不用担心,对你来说算是好事!”

        赵东云这面色放松了下来,当即搭话:“不知是什么好事?”

        “你也知道我们一直还少了个右镇,前些日子我给朝廷上书请求拨款,不过没准,我估摸着从其他方面腾出款项来话,估计要今年冬天的时候才能办那第四协。不过没有这第四协,那右镇也办不起来。”

        “只是右镇就算等,最迟到年底也是要建起来的,在这之前架子却是要先搭起来,步队有你的第三协,马队也有个右标,机枪也有一个营了,不过炮队和工程、辎重现在却还没有正式搞起来。”

        “我是想着,在你的第三协里头先起个头,练一个炮营、一个工程队、一个辎重队,先把各兵种都搭起来,以后右镇成立后也能够顺势扩编,以便早日成军!”

        袁世凯继续道:“反正你现在也管着一个马队和机枪队了,就再辛苦一些,把这个炮营和工程队以及辎重队管起来。”

        赵东云听罢脸色是忍不住的露出喜色,这如果不算好事的话,还有什么才算是好事?

        至于袁世凯口中说的辛苦?别说不苦,就算是真的辛苦,那累死也得干啊!

        早些时候,赵东云就是想过按照北洋内部的激烈【创建和谐家园】,再加上袁世凯一时间也弄不到太多的钱导致右镇短时间无法成立的话,那么袁世凯很有可能会在第三协里先搭起右镇的架子,然后军费到手后直接成立右镇。

        这后续成立右镇后赵东云还无法预料到对自己会有多少好处,但是可以肯定的是翼长之位肯定和他无缘。

        然而在这个过程中,他赵东云的好处却是多多啊!

        第三协要是再加入一个炮营,一个工程队、一个辎重队的话,那么就是成为了实际上的混成协,将会辖有两个步兵标、一个骑兵标、一个炮营、一个机枪营、一个工程队、一个辎重队等部队,以上部队里把战兵以及长夫都算进去的话,总兵力将会达到七千人左右。

        而当今北洋新军里头,武卫右军才多少人?只剩下七千多,而尚没有满编的北洋常备军左镇才多少人啊,也才一万出头而已。

        赵东云去年任职第三协统领的时候,可是没有想到到了最后自己的第三协竟然会变成一个拥有兵力将近七千人的混成协,尽管没有“第三混成协”这种正式名目,但也是货真价实的混成协啊!

        唯一让赵东云可惜的是,这个混成协也许要不了几个月就会被拆散,然后那些骑兵、炮兵部队被编入右镇直辖,他的第三协也将会变成纯粹的步兵协。

        一想到未来会出现这种事情就让赵东云感到很不爽!

      第065章 清末的愤青们

        光绪二十九年相对于前几年来说并没有得到太多彻底的改变,清皇朝的统治表面看上去依旧稳固的很,但是对于具有前瞻性眼光的人而言,他们已经知道这个存在了两百多年的王朝已经充满了裂痕,稍有风起云动就会破碎,变成一个历史名词。

        然而就在这个充满了腐朽、堕落、愚昧的国度里,一小群人却在奋力挣扎,他们试图打破身上的枷锁,撕开天空的幕布,让文明的阳光洒在这个国度上。

        就和希特勒说的那样“敢于为国家和民族牺牲的永远只是少数人”,这些少数人充当起了人民的眼睛和嘴巴以及双手,看普通人所看不到的东西,说人们不敢说的话,做别人不做的事情。

        “那些俄国人,实在是欺人太甚,眼看着第二期撤兵期限就要到期了,他们却依旧没有撤兵的动静,反而向我们提出了诸多无理的条件,按照我看啊,他们摆明了是看我们好欺负,要行黄俄罗斯之事!”

        在保定崇渔楼,一大群北洋军官们围坐一堂,一杯一杯酒灌下去的时候,各种话也都说了出来,其中不乏对时局的各种评论,而说的最多的自然就是那东北之事。

        曹锟放下酒杯继续道:“如今这个局势,如果我们还毫无作为的话,那国家每年花在我们身上的数百万军资又有何用!”

        曹锟话音刚落,就有人道:“就是,就算我们不派兵直接进军辽河以东,但是遣军进驻辽河以西、奉天以备不测还是有必要的!”

        说话的这是李纯,也是个新站练兵的老人,之前在北洋军政司教练处担任提调,当时赵东云在教练处任职帮办的时候和他略有交往,不过接触不深,此人在年初调任京旗常备军一骑兵营的管带,勉强把一只脚踏进了北洋体系第二梯队的门槛里,才有资格来参加今天这个聚会。

        此人说罢后,又是看向赵东云:“子扬兄,你说是不是这个理!”

        赵东云却是没有第一时间回答,而是看向在座的诸位军官们,入眼的都是年轻的中层军官,以管带、统带为主,乃是北洋体系里名副其实的少壮派,这些中层军官虽然对时局略有了解,但是所知有限,至少今天在场的人就没有几个人提起日本,一个个都在为俄罗斯不退兵而愁眉苦脸,都在为了缺兵少将不能驱赶俄罗斯而犯愁。

        但是身为这次聚会的组织者之一,北洋体系里第二梯队的头号人物,北洋新军里少壮派领军人物,赵东云自然不会说出那些让诸人尴尬的话来。

        他弄这些聚会可是为了构建人脉,积累名望的,不是来给人难堪的,所以是绝对不会说出:你们就不用操心俄国人了,人家日本人现在正在扩军备战呢,我们明年坐着看戏就行了!这种话来的。

        当即道:“俄人侵占东三省之心不死,我们也得堤防着,如果能够出兵东北自然是最好的,不过如今我北洋新军左右不过数万,又要控卫京畿重地,这要挤出足够的兵力前往东北,怕是很难!”

        这个时候,王占元也是道:“说起这个,我就生气,我北洋建新军数年已经卓有成效,正值调拨更多的军费扩编更多新军的时候,可是朝廷上的诸公竟然对我北洋扩军多有阻碍,迟迟不肯拨付款项,要不然的话今天我们至少也能手握三五个常备军了!”

        不管王占元、曹锟、赵东云在北洋内部里属于什么派系,但是派系争斗归派系争斗,但是他们还是一个整体,而且平日里也大多有着私人交往,至少赵东云就和曹锟关系不错,那曹大傻爽快的性格很对他胃口,没事常常一堆人混在一起吃酒。

        而向今天的这种聚会,由于定位于少壮派、中层军官,而且作为发起人的赵东云地位比较高,加上有徐邦杰、王占元、曹锟他们在,所以能邀请来的人比较多,而且聚会的时候由于讨论的大多是全国内的时局、军政大事,不会涉及到北洋内部的一些小细节,所以众人说话也不会有太大的拘谨,基本是想说就说。

        说白了,这种聚会就像是后世论坛里的愤青在讨论灭美屠日,只不过现在这些少壮派的军官们对美国还没什么认识,对日本其实也没后人想象的那么憎恨,其实这个时代的中国人对日本还是有相当多好感的,这从无数人去日本留学和在日俄战争时期支持日本就知道了。

        这几年里,这些少壮派军官们最痛恨的是俄罗斯!

        在过往的这些聚会中,赵东云和王占元他们最经常讨论的一个问题就是:一旦和俄罗斯开战,该怎么收复东三省!

        这一次也同样不例外!

        “就和我们前几次说的那样,如果有十镇兵力,要收复东三省自然是不费吹灰之力,不过我北洋如今不过精兵三万,要建成十镇精兵怕是要十年之功。不过这几年里建成五镇兵力还是不成问题的。”

        “倘若我们有五镇兵力,五镇齐发,两镇往辽东半岛攻旅顺,其余三镇兵锋北上断奉天和旅顺之联系,待南下两镇攻克旅顺后,五镇聚兵直捣奉天,一战定乾坤灭俄兵十万,届时东北大势可定!”

        这是扬善德说的话,五镇收复东北,这话基本上和用歼8打F22一样具有浓厚的自我欺骗氛围,仿佛说多了就会成为现实一样。

        “五镇是少了点,如果能够再多一镇的话,把握应当在九成以上!”曹锟也是满口瞎话。

        “哼,六镇兵力太多了,如今我北洋常备军战力纵然不如德法强军,但也是远东一等强军,三镇足以横扫东三省!”王汝贤也是加入了说大话不要钱的行列。

        这酒喝多了,一个个说话都是没有经过大脑的,最后王占元甚至说:“假如让我带一镇兵力东进,他保证能够把海参崴给拿下来。”

        说完这话后,王占元就是一个站不稳,然后倒了下来,再细看却是发现他已经呼呼大睡过去,在看其他人,一个个也是东倒西歪,口中还嚷嚷着挥军百万踏平莫斯科,划木船登陆日本列岛,屠尽欧洲大陆之类的话,不过却没人说把欧洲的大洋马都抢过来的时,嗯,在当今国人的审美观里,那些洋人婆子实在是让他们提不起性致来,所以就把女人和男人一起杀光算了。

        总之他们的口号就是:只要土地不要人!

        赵东云也是喝的有些多了,看着这个时代的愤青们,他有些想笑,其实他们也挺可爱的!

        相互扶着,或者干脆连滚带爬出了崇渔楼后,再就在一旁等候的各家亲兵们连忙接上自家的大人,然后扶上马车或者扶上东洋车离去,亲兵们有的小跑跟在后头,有着骑着高头大马随行,有的也是坐在随行马车上。

        在这个时刻里,往日充满了文化气息,显得幽静而高贵的崇渔楼就如同妓院门口一样热闹,随着马蹄声、东洋车的铃铛声逐渐平息下来,赵东云也是在走了出来,他喝的也是有些多了,站在门口让风一吹酒意就是被醒了大半。

        一旁的亲兵李三扶着赵东云上了自家的四轮马车,然后他自己则是和其他几个亲兵一起骑上马,马蹄声和东洋车轮碾压石板的声音交织在一起,在长长的青石板大街上不断回荡着。

        赵东云坐在东洋车上,眼光和以往的时候一样落在两边的街道上,只是两年过去了,似乎也没有太多的变化,甚至连车夫都还是原来那个。

        车夫叫袁久,就是原来给赵东云拉东洋车的那个人,袁久今年不过四十三岁,但是头发去已经发白了,整个人壮实而黝黑,是个很典型的农家汉子。前些年一直在拉东洋车,并且成为赵家半固定式的车夫,在赵家需要用车的时候他就会过来候着。

        这家以往也就只有他一个人了,以往他出行要快就是骑马,时间多就是做袁久的东洋车。但是去年赵东云成婚后这种方式就不行,因为他好歹也算是北洋高层,堂堂三品新军统领,这让自家夫人坐东洋车抛头露面出行实在有点掉价,加上他又不喜欢双轮马车或者轿子之类的交通工具,所以干脆就买了辆四轮马车,又养了几匹拉车的马。

        然后把袁久请了来当私人车夫,那袁久听到徐管家说要聘请他为私人车夫,月银四两的时候,把这汉子差点给弄哭了。

        对于一个想要在城市立足、又什么字都不认识的农家汉子来说,能有一份薪水不算低的固定工作是多么不容易的事啊,更关键的是他当时还不会驾驭这西式的四轮马车,徐管家还特地送他去另外一家有四轮马车的家中去学,学了大半个月后才算是正式上岗。

        也许对于别人来说,这是赵东云对袁久的大恩情,但是对于赵东云来说却是没有这种感觉,他之所以用袁久,只是因为车夫就跟后世的司机一样,能用熟人就用熟人,不然麻烦事多!

        双马拉的四轮马车速度很快,蹬蹬马蹄声中,众人很快就是回到了赵氏公馆,原本这庄园是没有在门口挂什么招牌的,只有一个代表主家姓氏的“赵”字,后来随着赵东云逐渐升起官来,庄园外头的帖栅栏大门上挂了个赵府的牌子,不过看上去总感觉怪异,所以赵东云亲自给换了个招牌,叫“赵氏公馆”。

        非常富有近代化气息,一听上去就知道里头住了个军阀。

      第066章 吹牛谁不会啊

        在中国以及国际上的一片反对之下,俄罗斯依旧拒绝执行《交收东三省条约》进行第二期撤军,四月八号,第二期撤兵期限到期后,非但没有撤兵,反而又向辽东增兵八百余人,重新占领营口等地区。

        此事一出,远东巨震,中国的清政府还没说什么呢,一洋之隔的日本就迫不及待的跳了出来,爆发抗俄【创建和谐家园】,对俄国发出外交警告等等,然后还进一步加强扩军备战的步伐。

        可以说,从这一天开始,日本已经是正式确定了要用武力把俄国从中国东北驱除出去的战略。

        如果说1902年时期日本只是为了防御东北局势出现变化而做出一定的扩军备战姿态的话,那么到了1903年夏天,日本就已经是进行了实际上的扩军备战。

        而英国和美国那边也是叫嚷着俄罗斯对远东局势的威胁,开始给日本提供外交支持和资金上的支持,推动日本出兵东北。

        一时间,远东局势瞬间下降到了冰点,战争一触即发!

        然而这只是站在日本的角度来看,在中国知道战争即将爆发的人屈指可数,多数平民百姓甚至连东北在那里都不关心,更别提让他们去关心日本和俄罗斯之间的战争了。

        在1903年到1904年日俄两国气氛紧张的时候,中国国内依旧是一片升平,南方省份的报纸上甚至都看不到一丁点关于东北局势的消息。

        唯一对此关心,并且为之感到紧迫危机感的只有北洋!

        袁世凯面对东北那边的紧张局势,一方面是保持密切的关注,而另外一方面也是再一次加大了他扩军的步伐!

        他连接给清廷上了多道奏章,称东北局势紧张,然而他手可用的新军兵力不足三万,万一东北局势有变,他手上没有足够的兵力来保护东北,甚至没有足够兵力来控卫京畿。

        并且为了进一步恐吓、【创建和谐家园】朝廷诸公,他甚至说万一俄罗斯占据东北不走,到时候俄罗斯挥兵西进,占据山海关甚至威逼京师都是有可能的。

        这个时候,国内的人其实都很少人会认为日本会为了东北和俄罗斯开战,所以他们担忧的并不是日俄会爆发战争,而是担心自己和俄罗斯爆发战争。

        被恐吓了多次会,不管愿不愿意朝廷上的诸公们又是给袁世凯批准了诸多挤占经费的奏章。

        不过被恐吓了的他们也是要求袁世凯派兵前往辽河以西,把守山海关,以防俄兵东进!

        “现在东北那边的确是麻烦了些,如今俄人已经重占营口和奉天,如果我们不做出反应的话,恐怕他们就能够大规模越过辽河,西进锦州了!”段祺瑞如此道。

        然而一旁的王英楷却道:“可是要管的话,我们如今才这么点兵力,别说分兵东京,就是全部加在一起也不够用啊,那里有兵可以分啊!”

        “如今朝廷那边不是已经答应再拨一笔款子嘛,这款子应该也够让我们把第四协建起来了!”冯国璋如此道。

        不过段祺瑞却是毫不犹豫的反驳:“如今这个情况,到处花钱,先头向日本定的军械款子都还没有早落呢,拔下来的这钱也就够用来购置军械的,再扩军怕是不够用!”

        1903年的北洋在购置军械上花费巨大,北洋前后向日本订购了三批军械,分别是准备给京旗常备军、北洋常备军左镇的全部军械以及第三协的一个炮营所需的十六门火炮。此外也向英国洋行、德国洋行购置了一批军械,主要用来补充武卫右军以及先锋队所用。

        这些军械全部加起来,可是好几百万两银子,要掏出这笔钱来对于家大业大的北洋来说也是非常困难的!

        而且除了进口军械的费用外,还有在国内购置军械的费用,其他厂局还好都是官办的,不用北洋花钱去卖,但是福元机器厂的诸多武器弹药却是要北洋拿出真金白银去购置的。

        1903年4月份的福元机器厂,在经过将近一年的建设后,已经是具备了初步生产能力,尽管产量上还远远没有达到设计水平,但是也已经成为了北洋的主要军火供应商。

        现在主要为北洋新军以及北方各省旧军供应步枪、七九毫米圆弹头子弹、多种旧式子弹、中小的新旧炮弹。

        其中的主打产品自然是步枪,福元机器厂在原有88式步枪的基础上,进行部分细节上的修改后仿制出来的88式步枪已经和原厂的大为不同,最主要的就是取消了套筒并以护木代替,另外还有部分小改动不提也罢。

        这种改进后的88式步枪依旧被笼统的称之为“88式步枪”,只是枪身的铭文里有“福元机器厂造”的字样,所以也称之为“福元造步枪”或“福元步枪”。

        福元机器厂向北洋供应那么多军火,自然不是免费送的,那都需要北洋拿出钱去采购的,如果没钱福元机器厂也不可能凭空变出钱来采购原料生产啊。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14 03:2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