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北洋枭雄》-第27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根据赵先生您提交的设计草图和设计要求,我们进行了初步的设计,你看,这就是我们设计的手榴弹样品!”

        说罢库尔特就是拿出来一个大约小手臂大小的。

        这个手榴弹的大小要比赵东云影响中的手榴弹更大一些,有三十多厘米长的,赵东云一时间也是不好判断这到底是大了还是小了,因为他对手榴弹这个东西的影响也基本来之于影视剧,他印象里抗日战争期间的那些木柄手榴弹,但是好像没有这么大吧。

        这个时候库尔特说了起来:“这种木柄式的手榴弹长三十二厘米,结构相对比较简单,此外为了降低成本使用的是黑火药,同时为了增加爆炸威力,特地加大了装药量,导致炸弹的体积比较大!”

        赵东云一边听着一边点头,手榴弹这东西其实并不存在太大的问题,弹体、引信的问题不算大,如果非要说存在技术问题的话,那就是装药了。

        如果要想达到理想的爆炸效果,那最好就是装TNT炸药,次之用苦味酸炸药,然而悲剧的是这两种炸药现在中国都不能生产,而进口的话价格并不便宜,也只有在生产火炮炮弹时用上进口的TNT或苦味酸炸药才划算,至于定位在:廉价、简单的手榴弹用昂贵的进口TNT炸药,那纯粹是浪费。

        所以只能装黑火药,也许有人问了,不是有无烟火药吗?很可惜,无烟火药,也称之为硝化棉,这玩意是发射药,也就是说用来发射子弹、炮弹的火药,它的作用在于把子弹和炮弹发射出去,至于炮弹击中目标后的爆炸,那不归它官,那是猛炸药的事。

        而猛炸药在1885年之前,大家采用的普遍是黑火药,之后西方各国采用的是苦味酸,而到了现在,西方各国已经开始用TNT取代苦味酸。

        现在的中国还没有任何一家兵工厂可以生产苦味酸或者TNT,只能是依靠进口。

        在进口猛炸药价格昂贵的情况下,用黑火药作为手榴弹装药是廉价化的必须选择。

        “让他们试试!”赵东云对这手榴弹的兴趣其实比对步枪的兴趣还要大一些,步枪这东西赵东云的参与程度并不大,就算提出一些小改变但是影响也不大,说得不客气一些不管有他没他,那些工程师们都能够弄出88式步枪来。

        然而手榴弹这东西却是从一开始就和他有着重要关系,可以说是经过他的提点后才把这手榴弹做出来的。

        此外还有一个战术方面的原因,对于一支士兵几乎都是文盲的军队,对于一支实弹训练远不如西方列强的军队,北洋新军的单兵素质是绝对比不上列强部队的,这和人、精神无关,乃是现实所限制。

        所以当步兵的射击能力甚至肉搏都不如对手的时候,那么有什么武器可以补充这一点?是更先进的步枪吗?是更多的机枪吗还是火炮?

        都不是!

        可以让1902年的北洋新军发挥出更大战斗力来的并不是先进的步枪,也不是更多的机枪,也不是火炮,而是大量的、廉价的手榴弹。

        历史上不管是多年的军阀混战,还是持续多年的抗日战争,中国部队手里的诸多武器里,手榴弹的贡献绝对是最大啊。

        训练花费少,因为都不用实弹训练,直接扔石头就行了。

        对士兵的要求素质低,不用你聪明,识字,甚至聋子哑巴都行,只要你能够把手榴弹扔出去那么就算合格。

        当这两条相结合起来后,就足以证明手榴弹对当今北洋新军的适用性!

        几个士兵在福元机器厂的技师制导下,一个个就是开始了前期准备,而不用多久在这片训练场上,一名士兵就是扔出了手中的手榴弹,数秒钟后,一团火光腾起的同时,一声爆炸的巨响也是响起。

        不等赵东云说话,旁边跟着一起来的林永权就是开口了:“这扔出去恐怕有三十多米吧!”

        库尔特?施密特道:“我们的前期测试里,根据士兵体能的不同,投掷的距离在二十米到四十米之间!不过大多数都是集中在二十五米到三十米之间!”

        “现在的重量为九百五十克,长三百二十毫米,装药量为一百克!采用【创建和谐家园】话虽然价格便宜,但是威力略小,如果能够采用TNT炸药的话,那么威力可以大大提高!”很明显,专注于技术的库尔特对于为了控制成本而是用黑火药是相当不满的。

        按照他的这个设计,如果能够使用TNT炸药的话,那么威力可就不是现在的这么一点了。

        对于他的小小怨念,赵东云只是笑了笑,用TNT炸药,开玩笑呢,那样一来价格上来了,还怎么大量装备啊!

        又是看了多发手榴弹的实弹试验后,赵东云表示很满意:“这手榴弹看上去很不错嘛,虽然威力小了点不过也无大碍!”

        这个时候他转头对旁边的赵晨滨道:“你回去准备一批样品送到保定来,我先试用一段时间,然后再请袁大人去看!”

        赵晨滨道:“知道了,我回去就准备,这玩意也简单,不用半个月功夫就能够做一批送过来!”

        看见自己设计的手榴弹获得了赵东云的满意,库尔特对于不能在手榴弹里使用TNT炸药的怨念也就消失了,紧接着一副献宝的模样:“赵先生你看这个,这就是你说的迫击炮,你瞧我也给做出来来!”

        可是当赵东云看着那足足一人多高的那副大铁架子,就面露疑惑了,这怎么看都不像是迫击炮啊,这看上去那么厚实的一个大家伙,估计重量都有五六百公斤了!

      第056章 迫击炮

        赵东云有些不敢相信自己所看到的就是迫击炮,因为这玩意怎么看都不像是迫击炮啊,那厚厚的炮管再加上几乎两百多毫米的口径,这那里是迫击炮啊,这根本就是各国普遍装备的臼炮嘛。

        而一边的库尔特却是带着骄傲的神情对赵东云说:“为了设计这款迫击炮,我们参考了诸国现役的多款臼炮,可以在付出同等的火炮重量时,我们的这款迫击炮可以获得更大的射程,更高的射速,而且我们预计,如果把火炮重量的限制放宽……”

        然而还没有等他说完,赵东云就是打断了他的话:“施密特先生,我对你在火炮方面的设计能力是毫无怀疑的,眼前这款迫击炮,不,臼炮看起来的确不错,不过这种大威力的臼炮并不是适合我军的现在需求!”

        库尔特道:“那赵先生的意思是?”

        赵东云道:“在我军中,三千米以上的远程打击将会由五十七毫米或七十五毫米火炮来负责,五百米以内的步兵火力支援将会由机枪负责,然而现在我们缺少的是一款可以在五百米到三千米之间的支援炮火。”

        “除了对射程的要求外,我们也要求新式火炮拥有大角度弹道,以便可以让我们的炮弹直接打击掩体、工事背后的敌人。”

        “而在满足射程和大角度曲射能力以后,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我们要求该火炮具备伴随步兵作战能力。在行军可以由马匹驮运或牵引,然而战时必须具备快速机动能力,也就是说它的重量必须控制在一定范围内,能够让士兵们徒手带领该炮进行快速转移、建设阵地!”

        “当然了,我知道快速机动的要求对于一款火炮来说有些困难,不过我的建议是,如果重炮的重量无法得到控制,那么可以设计为数个可以进行独立机动的部件,作战时再快速组装。”

        赵东云的这番话是根据自己前世对迫击炮的一些基本概念延伸而来的。

        库尔特这个时候已经把刚才的一点小不满抛之脑后,并且不知道从哪里掏出了一个笔记本和钢笔快速的纪录着,而等赵东云说完后,库尔特就已经是整合了赵东云的详细性能要求。

        “要求具有三千米的射程,要求大角度的曲射能力,这都不算太大问题。只是要求分拆后可以进行人力搬运,马匹驮运,这样一来,每一件新式火炮的组合件重量就必须控制在三十千克以内,整炮的重量不宜超过一百公斤。这倒是个大问题!”

        赵东云还是有些不放心库尔特等人,免得他们再一次把迫击炮当成臼炮,所以赵东云再一次出口强调:“我们要的不是攻克敌军要塞的重炮,而是一款轻便、可以快速机动的步兵支援火炮!”

        随后他拿出库尔特的笔记本和钢笔,然后按照自己记忆里的迫击炮画了副简图,为了避免库尔特等人无法理解,这一次他特地把炮管、炮架、炮座分开来画图,并且标上了大体的长宽高等数据。

        在库尔特看来,赵东云现在所画的设计图是错误百出的,甚至那些数据也是似是而非,然而他也非常清楚,赵东云并不是要给他一个完整的设计图纸,而是要给他一个全新的火炮设计方案。

        为了能够让迫击炮这种简易火炮快速面世,并加强自己军队的火炮支援能力,赵东云这一次可谓是不厌其烦的给库尔特以及身边的其他几个工程师讲解,甚至为了照顾库尔特这个德国人的语言理解能力,他都没有用中文,而是用的德文进行讲解。

        “先生们,为了获得更快地射速,该火炮采用的前装整弹的方式,如果没有太大差错的话,一分钟发射十发炮弹是没有问题的。此外为了防止二次装填,我建议设计一个防止重复装填的小设计,我想这点小难题不会难倒诸位先生们吧!”赵东云一边说着,手中的笔也在继续写着。

        他在炮管的位置引了一条线出来,然后写上防止重复装填装置,后头还打了个小小的问号。

        “为了进一步降低火炮的生产难度,我们也无需自产炮管,由于该炮的身管较短,膛压相对于传统火炮而言极低,所以完全可以采取民用级别的无缝钢管稍加改装后作为炮管所用,如此一来也能够有效地降低火炮的炮管成本。”

        “还有在炮弹的设计上,我们也无需采用价格昂贵的钢皮弹体,采用铸铁弹体即可,这样一来又能够把炮弹的价格降低一部分!”

        在场的几个人当中,赵晨滨是纯粹的生意人,他只管来接受赵东云关于生意上的指示,而对于赵东云和库尔特等人对迫击炮的技术探讨,他是根本插不上嘴,只能是一边呆着。

        而另外一头的林永权也是如此,他就是一个纯粹的军人,而且还是一个步兵军官,对于炮兵知道的都不多,更别说让他去讨论什么迫击炮了。

        这两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副无聊透顶的模样!

        然而这个时候,赵东云等人讨论似乎已经进入了【创建和谐家园】,库尔特这个时候,也是接过了赵东云所画的图纸,然而手中笔一边画着一边道:“按照赵先生您说的战术需求,这种火炮的重量是重中之重,如果要把重量控制在一百千克以内,那么炮管的长度就必须控制在一点五米以下,口径在八十毫米以下。如果采用普通的无缝钢管,那么一根炮管的重量有望控制在三十千克左右。”

        “而控制了炮管重量后,支撑炮管的炮架采用铁制,重量估计会在二十五千克左右。然后这个炮座,要抵消八十毫米左右炮弹的后坐力,那么整体重量大约也应该在说三十千克左右!”

        随着这几个人的你一言、我一句,很快就是把这个迫击炮的大体设计要点整合起来,那就是采用脚架、炮管、炮座三合一的组装方式,同时口径预定为八十毫米到八十五毫米之间,整体重量控制在一百千克以内。

        这个时候,这个连详细设计都没有完成的迫击炮已经具有了它的初步战术定位,那就是营级支援火炮。

        “这款火炮如果用于对一个步兵营进行火炮支援,那么只需要六门就足以覆盖整个营的战线!”

        此时,一个年轻的声音响了起来:“如果把这款迫击炮的口径缩小到五十毫米到六十毫米之间,重量有望降低到四十公斤以内,甚至进一步降低到三十公斤也不是没有可能的!如此的话,是否可以满足步兵排、连机动要求?”

        赵东云听到这话,心中暗道,这人的心思倒是活络,我都还没透露出小口径迫击炮的口风呢,他自己就是先想到了。

        所以不由得仔细打量了这年轻人,此人并不是洋人,而是今天到场的五个工程师中唯一的一名华人,年纪不大看上去顶多也就二十来岁而已,身上的穿着也不是普通国人的马褂长袍,而是穿着黑色的西服,只是脑后的那条辫子无声的向世人宣告他的身份。

        此时,见赵东云关注其了自己带过来的那名年轻人,赵晨滨当即俯身到赵东云耳边道:“这是徐立华,之前在天津机器制造局任职过,善于机器!”

        虽然还不知道这个徐立华的真正能力如何,但是今天既然能够被库尔特当成助手带到保定来,显然技术能力还是有一些的。考虑到这年头有技术的国人实在太少,赵东云不由得也是起了爱才之心,想着这人要是真有能力的话,自己不妨给他一个机会。

        所以道:“哦,徐先生的这个想法很有趣,你来说说!”

        徐立听罢露出激动神色道:“八十毫米左右的迫击炮虽然重量已经较轻,但是把口诀继续缩小到五十到六十毫米之间,重量还能够进一步降低,到时候甚至可能降低到比重机枪的重量更低,做到真正的伴随步枪机动进攻!”

        赵东云听罢点头:“这说的倒是倒是事实,如此你们把小口径迫击炮的设计也加入计划当中去!”

        尽管这个徐立华还不知道六十毫米迫击炮的到底有什么战术作用,不过听闻赵东云同意他的说话,也是让他感到高兴无比。

        不过话又说回来,其实连赵东云自己一时间内也是没有摸透六十毫米迫击炮的战术定位的,或者说他不知道这个六十毫米迫击炮能不能当今的战术需求。

        任何一款武器的装备都必须服从于整体的战术安排,比如说赵东云想要机枪、手榴弹甚至八十毫米的迫击炮,这些武器在当今北洋军内都是可以轻松找到自身战术定位的,比如说重机枪,这玩意完全就是为了抵御敌人的密集型冲锋而配置的,再比如手榴弹,它的战术定位也非常容易找到,那就是用于近战当中肉搏之前的火力打击,不管是对着冲锋过来的敌人仍一波手榴弹,还是冲锋到差不多的时候往敌人战壕里扔手榴弹,目的都是一样的。

        而八十毫米的迫击炮,在当今北洋军队内战术定位也相当明确,那就是充当营级部队的中距离火力支援,这个定位严格上来说是属于炮兵的定位。

        然而然而六十毫米迫击炮这东西,赵东云之前也没有仔细考虑过,如果按照后世的战术定位,这种武器是属于连排级的步兵支援武器,主要用于打击敌人前沿火力点、工事。

        此外在后世机枪横行的二战里,五十毫米到六十毫米之间的迫击炮掷弹筒的主要战术作用就是清除敌人的机枪火力点,压制敌军的步兵火力。然而以上的战术运用都是建立在现代化的散兵战术上的,而这种战术对于当今各国横行的密集冲锋战术来说,能不能发挥出作用来还另外一说。

        当然了,有总比没有好,只能说效果不如二战期间那么明显而已。

        此外如果真的能够弄出来的话,恐怕赵东云还得为了怎么应用这个武器而浪费诸多脑细胞编写战术指导文件。

      第057章 第一批订单

        赵东云观看自家的福元机器厂的几种武器的试射后,很快就是献宝一样把几支福元机器厂试制出来的88式步枪、手榴弹拿到了袁世凯面前,至于说迫击炮,现在依旧是只存在于纸面上的概念性产品,至少要等到有了样品后才好拿给袁世凯去看。

        袁世凯拿着手中这款88式步枪,左右上下看了好几遍,然后又是拿着一支从德国原装进口来的88式步枪看了起来,半天后道:“看起来变化不大嘛,你那个福元机器厂如果能够大批量生产的话,那么我们也就不用去和德国人浪费口舌了!”

        为了北洋新军所需军械的事情,袁世凯可谓是操碎了心!

        一开始的时候,袁世凯是想要从日本进口大量的军械,而且也前后签了两个单子,分别为京旗常备军、北洋常备军左镇订购了所需的枪支、火炮。

        然而下了这两个单子后,日本那边很快就是因为东北局势紧张而加快扩军、囤积弹药的步伐,这搞的袁世凯想要继续购买也买不成了,逼得袁世凯不得不选择从西方诸国进口军械。

        先是从英国人洋行了进口了一批曼利夏的枪弹以及十来门的火炮,用以补充武卫右军所用,然而价格昂贵到几乎让袁世凯吐血。

        然而贵也没有办法,眼看着北洋常备军右镇的建立即将提升日程了,而赵东云的第三协都已经正在编练中了,然而所需的枪支、火炮等统统都还没有,如此也就迫使袁世凯和德国人开始接触,想要进口一批德国的枪支弹药。

        火炮方面没什么好说的,直接找到克虏伯厂进口就行了,但是对于步枪袁世凯却是显得谨慎很多。

        一开始的时候德国人还以为袁世凯想要德国最新式的毛瑟1898,所以德国人也是降了几次价试图让袁世凯购买毛瑟1898步枪,但是他们根本不知道袁世凯根本就不想要这毛瑟1898,为啥?一个字:贵!

        就算是德国人连续降价,但是这毛瑟1898步枪对于袁世凯来说还是太贵!

        唉,不是不想要这个东西,而是一支七八十两银子实在买不起,买了也用不起,因为这毛瑟1898用的子弹是毛瑟7.92步枪弹系列中S弹,也就是俗称的尖头弹。

        这种子弹现在全中国就没一个厂局可以生产,如果要用1898步枪,还得专门为他建立一条子弹生产线,总不能一直依靠进口吧!

        而这个时候,赵东云拉拢了诸多人搞起了一个福元机器厂,并且大言不惭的说半年内就可以做到试生产,两年内就达到日产五十支的设计产量,并且还带有子弹生产线以及无烟火药生产线。

        这样的话,福元机器厂就是从步枪、子弹、发射药全都有了,如果真能够达到设计产量,那完全可以满足北洋新军对步枪的需求。

        而且福元机器厂生产的步枪也是88式,如此也就可以和南方的湖北枪炮厂、江南制造局生产同一款步枪,届时子弹同样,枪支通用。

        这对于中国统一步枪型号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袁世凯到底不是赵东云,如果说赵东云是站在北洋体系的高度去考虑问题,得出的结论是北洋需要一个兵工厂。然而袁世凯则是需要从全国的高度去考虑问题,而他得出的结论是,北洋需要一个兵工厂,但同时这个兵工厂所生产的步枪、子弹能够配合全国新军需求的话,那就更好了。

        这里头就涉及到了一个1902年开始就考虑的问题,那就是枪支统一化、口径统一化。历史上由于北洋体系内没有制造步枪的兵工厂,所以站着说话不腰疼的袁世凯直接建议使用小口径毛瑟为制式步枪,而且口径也选用6.8毫米,这个口径不管对中国人的体型来说合不合理,但是对当今中国的军工体系来说就是不合理的。

        因为当初全国的军工厂唯一能够大规模生产的就是88式步枪以及相应的7.92毫米子弹,然而上头却是让各厂停下88式步枪的生产,再花费巨资请德国人再设计一款新枪,再专门引进这种6.8口径的毛瑟1898步枪生产线,这种决定完全就是钱多没处花的决定。

        当今中国,或者说当今北洋新军,需要是大量的、廉价的、统一制式的步枪和相应的生产供应线,而且这种步枪只要是新式的连发步枪就行了,从这个角度来说不管是日本的三十年式还是德国的88式步枪,其实都是不重要的,重要的是哪款步枪在中国具备了大规模生产能力。

        所以在清末民初时期讨论哪款步枪更适合中国人是伪命题,因为根本就没得选,只有88式步枪汉阳造具备了大规模量产的能力,除了88式步枪你根本就拿不出其他可以大规模量产的步枪了。

        如果没有福元机器厂,那么袁世凯的第一选择是日本步枪,第二选择是德国人的二手88式,然而既然有了福元机器厂,他自然是准备等待福元机器厂的88式步枪了。

        “这是88式Z型步枪的试制版本,比德国人手里的老式二手88式肯定要好一些,比湖北枪炮厂和江南制造局的也好一些。不过即便这样,整体设计也略显落后,尤其是枪管枪套的设计显得极为多余,福元机器厂那边的工程师们已经提出新的设计方案,将会去除枪管枪套,以护木代之,另外照门、弹夹方面也会参考当今新式步枪的部分设计进行改进,预计年初就能够拿出新的试制样品来!”

        赵东云向袁世凯详细解说着,他这一次并不仅仅是下属身份把这些88式步枪和手榴弹拿给袁世凯观看的,更是以一个军火商的身份拿给袁世凯看的,要知道他可是福元机器厂的大老板。

        “嗯,如果能够有更好的改进型号那就更好了,不过改进一事也不用着急,现在福元机器厂那边的重点还是要放在量产上,争取早日形成量产!”袁世凯说到这里的时候看了赵东云:“现在你的第三协都还没有新枪,只能用老毛瑟训练,如果福元机器厂那边不能做到快速量产的话,恐怕就要向德国人进口88式步枪了!”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13 14: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