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北洋枭雄》-第22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由此可见,女婿在袁世凯心中不值钱,如果女婿之前的话袁世凯的那些女儿那里还轮得到他啊,早就被一群北洋官员抢光了。

        如此的话赵东云也就没有必要不要脸的去求袁世凯的女儿了。

        如此考虑一圈下来,那么就会发现婚事固然成为了赵东云仕途上的障碍,但是联姻也不太可能给他带来太大的帮助,而些许帮助是不值得让赵东云用一辈子的婚姻去换取的,并且联姻自然不可避免的要承担亲家的一些责任,比如说他要是娶了冯国璋的侄女女儿什么的,那么以后好多年都得面临王英楷、王士珍等人的打压了。

        那样得不偿失!

        想通了这些,赵东云看了楼上缓步而下的方若莲,然后脑海里瞬间闪过一个想法,怎么自己从来就没有考虑过她呢?

        仔细想来,方若莲这个女人很对自己的胃口,如果和她结婚,那么至少不用担心整天对着一个自己不喜欢的人啊。

        至于政治上的考虑,虽然不可能给自己带来什么助力,但是也不会给自己带来什么坏处啊!

        再者,赵东云自认为按照自己的能力和年纪,不用靠娶女人当小白脸也一样能够攀上北洋高层,而且估计也用不了几年时间。

        说白了其实赵东云的婚姻问题重点不在于他娶谁,而在于他娶不娶!

        想通了这些的赵东云缓步上去,看着从楼梯上缓步而下的方若莲,他深吸了口气后顺手摘了朵楼梯转角的鲜花,待她快到了楼梯尽头的时候,他上前拉着了她的手:“如果我说让你嫁给我,你会不会反对?”

        方若莲先是一愣,然后轻笑了起来:“你现在这个样子好搞笑!”

        赵东云满脸尴尬!

        看着赵东云的表情,方若莲疑惑了会然后道:“你说真的?”

        “难道还有假!”赵东云答着。

        “反正不像是真的!”方若莲想了想又道:“结婚啊,我没意见!不过先别说这些,我跟你说,楼上有好大一只老鼠,你快去看看把它打死……”

        没有什么浪漫的求婚仪式,也没有什么山盟海誓,甚至到第二天醒来后,赵东云都不觉得有什么不一样的,一直到吃完早饭他才想起,自己昨天已经向方若莲求婚了,好像她还答应了,不过又不敢确定!

        当即放下咖啡杯问对面的方若莲:“你昨晚是答应了我的求婚吧!”

        方若莲还正在吃着呢,好不容易把口中的土司吞下去然后道:“如果记得没错,应该是答应了!”

        赵东云面对方若莲的回答感到无语,这个女人比自己还不在乎……

        只是等赵东云出了门后,方若莲却是不知道想起了什么,然后小脸开始泛起愁容,喃喃着:结婚就不能当修女了呢。

        赵东云要结婚的消息很快就是传了出来,赵晨亮几乎是当天就把赵东云和方若莲定亲的消息传回了徐州老家。

        徐州老家的赵母虽然对方若莲有很大意见,但还是很尊重儿子的选择,并说她会择日北上,为他主持婚事。

        其实按照道理来说,他应该回徐州成婚的,只是现在福元机器厂和新建机枪营的事情繁多走不开,而且对他来说为了结婚就请假一个月往返徐州,实在太不划算了。

        婚事对于赵东云来说,只算是一个小小的插曲而已,他现在的重心依旧是放在福元机器厂和新建机枪营上。

        东关外新建机枪营内,赵东云正在给一群军官们上课以讲解机枪战术!

        “在选定以及构筑机枪阵地的时候,除了要求拥有宽阔的射界以及防护性外,也要密切关注冷却水的供应,如果附近没有水源,那么就必须保证随军携带足够的冷却水。”赵东云今天讲解的课题还是机枪。

        机枪这东西别看不大,然而实战实用的时候要求很多,比如说对敌扫射的时候,指挥官需要判断目标距离外,更要决定是用长点射还是短点射。

        同时也需要注意冷却水的供应,虽然从理论上来说水冷重机枪拥有比风冷重机枪更优良的持续作战能力,但是这个持续作战能力是建立在有稳定冷却水供应的前提下,如果没有冷却水的话,重机枪也就无法持续作战了。

        因此建立机枪阵地的时候,附近有水源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如果是没有水源的地区,那么就得随军携带足够的冷却水,不然打起仗来没有足够的冷却水供应就悲剧了。

        赵东云自己虽然只是个伪军迷,但是在后世只是常识性的东西在这个时代却是极具前瞻性的军事理论了。

        而这些不伦不类,也极度不完善的军事理论却是引起了一定的反响。

        而要把自己的东西教给手下人,单单靠偶尔的几句口头训导自然是不行的,为了快速提高手下军官们的战术素养,他建了个随营学堂进行机枪战术理论以及步兵、炮兵等其他军事理论。

        只是他没想到这个属于临时、应急所用的随营学堂引起了别人的注意。

      第046章 渗透战术

        新建机枪营要扩军,也就代表着赵东云在短时间内急需大量合格的机枪部队军官,而这个问题却是新建机枪营里最难解决的一个问题。

        要扩编一支军队,有三点是必须解决的,那就是军官、士兵、军械。

        这三点里士兵的问题最好解决,因为这年头招兵相对容易,不用多长时间就能够招到足够的士兵。军械的问题也不算太难,只要有钱这年头什么都能买到手。然而军官问题却是不容易解决。

        因为赵东云需要的是懂得机枪战术的军官,而这年头机枪才刚刚兴起,袁世凯根本就不可能从其他部队给赵东云调来懂得机枪作战的军官,如此一来赵东云也就只能自己亲手培养了。

        为了培养合格的机枪指挥官,赵东云设立了临时性的随营学堂,自己亲自上课,此外机枪队的几个老军官,比如林永权等人也担任辅助性的教学。

        如此的随营学堂自然是没有什么正式编制和名称的,只能算是新建机枪营的自发性、非常规产物,而且学员也仅限于新建机枪营的基层军官,讲授的内容也比较单一,主要讲解机枪相关战术。

        不过赵东云也会讲解步兵战术和当今的军事理论呢。

        他的本意只是想着给手下军官们灌输部队步兵战术和军事理论,以便提高他们和步兵的协同作战的素养,但是让他没有想到的是,他讲的步兵战术比机枪战术更吸引人。

        要知道赵东云的原身可是柏林军事学院毕业的高材生,虽然赵东云没继承他对军事上的天份,但是脑海里的记忆却是实打实的继承了下来,所以讲解当今军界主流理论和战术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此外他在讲解中也是融合了一些自己的东西,这些东西主要是赵东云后世里的记忆内容,然后再加上他自己的想象,如此就融合出来了一些似是而非的东西。

        比如说,如今的步兵战术虽然已经抛却了排队枪毙时代的紧密队形改为散兵队形,但作战时这种散兵队形依旧非常紧密,甚至有时候士兵的间隔只有两米到三米,宽松的也不过五六米的间隔距离而已。

        从甲午战争一直到日俄战争再到一战初期,各国军队都是运用这种战术,一直到一战中后期机枪横行,并逐渐形成战壕阵地战后才慢慢改变,一战后期德国开始运用小规模部队的渗透战术,使得冲锋枪等武器登上战争舞台。

        而现在呢,各国虽然已经认为到机枪的重要性,并且都普遍装备,但是不管是列强还是袁世凯等人,他们都没有想到机枪的出现会彻底改变战争模式。

        所以袁世凯虽然已经决心大规模装备机枪,但现在北洋军的步兵战术依旧停留在传统的密集冲锋上。

        最能体现当今步兵战术的战例就是日俄战争了,其中又以旅顺战役体现的尤为明显,可以说把这个时代的步兵战术要点充分体现了出来。

        然而身为一个后来人,就算赵东云并不是什么近代军事专家他也知道这种步兵战术面对机枪、铁丝网、战壕的时候,完全就是送死的节奏。

        而当他在讲解机枪和步兵相关战术时,就多次说过机枪部队在面临步兵密集冲锋时该如何以最大效率杀伤敌人。

        而同时又延伸了另外一个问题,那就是步兵该如何才能够攻克机枪堡垒阵地?

        其实整个新建机枪营内的军官,原先大部分都是步兵军官,他们只是中途被抽调过来编练机枪部队而已,所以他们的脑海里很多时候还是以步兵军官自居,所以不可避免的会尝试去考虑,假如自己率领步兵部队的话,该怎么攻克机枪阵地?

        这个时候,赵东云提出的步兵渗透战术就是引起了他们的注意,赵东云所说的渗透战术其实就是小规模步兵突击战术,那就是进一步加强连排级部队的火力密度,比如可以随着步兵一起进攻的机枪,比如说可以紧随连级部队进攻的小口径曲射火炮,又比如说士兵随身携带的可投掷炸弹。

        通过加强小规模部队的火力,在战前运动数百米距离外,然后步枪作战小组在伴随机枪、小口径火炮的火力支援,以弯腰等低姿态小跑分散接近敌军阵地,靠近后投掷随身携带的炸弹,然后进入敌军阵地和敌守军进行肉搏夺取阵地,而肉搏除了用传统的刺刀外,也可以选用【创建和谐家园】。

        赵东云说的这些,其实带有浓厚的二战风格,因为他口中的这种小规模部队是指装备了迫击炮、手榴弹、轻机枪、冲锋枪的部队。

        但是这些武器到目前来说,却是通通都没有出现,各国部队里兴许有臼炮,但绝对不能做到伴随连排级部队进行快速机动作战,而机枪也都有,但是那些重机枪根本就无法伴随步兵一起发起进攻。

        重机枪是用来防守的,用来伴随步兵进攻的那是轻机枪!

        而轻机枪各国现在普遍没有装备,大名鼎鼎的麦德森轻机枪现在都还没有正式服役呢。

        手榴弹别看他很古老,但是即便是在日俄战争的时候,手榴弹也大多是士兵们自发临时制作的,成批量生产的制式手榴弹要到日俄战争以后才出现。

        冲锋枪就更不用说了,最早用冲锋枪的德国人要一战后期才装备呢,现在连冲锋枪的概念都没有,这个时代里勉强算是近战自动武器的,也只有半自动【创建和谐家园】了。

        可以说,赵东云口中装备了以上武器的部队现在只能算是幻想,至少短时间内不可能出现!

        然而仅仅是这种思路依旧给下面的诸多军官感到惊奇,以至于慢慢流传出去后就连常备军的一些军官们也听说了这种渗透战术。

        尽管他们没把这种战术当真,但是也是让他们及时想起,赵东云现在虽然是管机枪,但他却是实打实的步兵军官出身啊!

        “前些日子,我听说过你提到的渗透战术,觉得很有意思,不过想要建立这种部队怕是不容易吧!”段祺瑞一边看着赵东云一边说着。

        赵东云道:“是不容易,不过也不是没有可能的!”

        “伴随步兵机枪的话,由于重机枪太重,但是我听闻丹麦已经有人研发可以单兵携带的机枪,这种机枪虽然火力持续性要差一些,但是作为单兵携带支援武器,已经是足以为一个步兵班提供火力支援了!”

        赵东云想着既然说开了,就干脆说多一些:“小口径火炮的话,现在各国也都有臼炮,不过重量太重,我曾经设想过一种简易的、轻重量的曲射火炮,射程上不用比肩传统火炮,只要超过步枪射程就可以了。”

        “哦,还有这种火炮?”段祺瑞来了兴趣!

        赵东云当即就是掏出了钢笔和记事本,然后画了个简易迫击炮的图:“就是这个!”

        段祺瑞看着这个草图,却是摇了摇头,作为一个炮兵军官,他可不相信眼前的这个火炮能够设计的出来。

        赵东云对段祺瑞的不理解也没说什么,毕竟迫击炮这个东西还没有出现,应用概念也比较模糊,赵东云也没指望段祺瑞、袁世凯这些人一看到迫击炮立马就跳出来大喊赵东云你真是设计天才之类的话来。

        虽然对迫击炮不认同,不过段祺瑞对赵东云口中的手榴弹却是挺感兴趣的:“这东西如果能够批量生产的话,估计能够用上!”

        手榴弹也不算什么难以理解的东西,各国打仗早就有了士兵自发制造的手榴弹运用,只不过一直没人想着制式生产而已。

        赵东云也道:“这东西用来肉搏之前使用,作用应该不小!等福元机器厂建起来后,我会让他们弄些来试试!”

        “只是,如果按照你说的渗透战术,那么是否能够突破机枪阵地呢?去年冬操时,我可是见过你的机枪队开火,多挺机枪一起开火的交叉火力,恐怕是任何步兵都不能抵挡的吧!”段祺瑞还是对机枪相关比较感兴趣。

        所以赵东云和他的谈话大多数也是围绕着机枪进行、然后又是涉及到了步兵和机枪的协同,甚至也说了步兵和炮兵之间的协同。

        这一说就是一个多小时,段祺瑞喝了口茶后道:“你说的机枪和步兵之间的配合训练的事我会向督宪提一提,不过能不能准就难说了,毕竟事涉两军,调配起来有些麻烦!”

        赵东云点头道:“这应该不会吧,常备军左镇的部队就在我们边上,让他们配合训练估计问题是不大的!”

        赵东云之所以要求机枪部队和步兵配合训练,主要还是因为机枪和炮兵不一样,它本质上并不是一个独立兵种,只是步兵的一种支援武器而已,实际上除了北洋新军外,其他各国的机枪都是编在步兵部队当中的,那样自然也就不存在和步兵的配合问题。

        然而在北洋新军中,由于北洋军的家底薄弱,同时也由于赵东云的私人作祟,导致为数不多的机枪部队是独立于步兵之外,纵观全球,也就没有和北洋军这样把机枪部队单设一支部队的,尽管这只是临时性的,但是依旧让机枪部队的训练出现了诸多不必要的麻烦。

        所以赵东云才会请求和步兵进行混合的训练!

      第047章 下一步任命

        只是北洋各军之间的配合比赵东云想象的还要难,他和袁世凯提了几次说要和常备军左镇进行步兵和机枪之间的配合训练,但是都没准,至于原因有很多,不过主要的还是王英楷那边。

        王英楷和段祺瑞是死对头,而在外人眼中赵东云可是段祺瑞的嫡系,所以是别想让王英楷主动配合赵东云进行训练了。

        反正对于王英楷来说,那些机枪部队始终是要调配到各军的,到时候常备军配属了机枪部队后,再自行训练也不迟,没必要现在就去给赵东云长脸。

        这搞的赵东云有些火大,但是也没有办法,只能是在新建机枪营里抽调部分装备了步枪的士兵,用来模拟步兵部队和机枪部队进行磨合训练。

        这虽然只是模拟部队,但是新建机枪营里大小军官大多数都是步兵军官出身,这训练一支步兵部队可比训练一支机枪部队容易多了。

        所以没有友军步兵部队的配合,新建机枪营那边竟然也能够把机枪和步兵之间的配合训练办的有声有色,为此据说是让常备军左镇的一些军官们很不服气,认为新建机枪营的人捞过界了,好好的不去玩机枪,反而弄个了莫名其妙的模拟步兵队。

        编练新建机枪营的过程中,类似的琐事还有许多许多,而新建机枪营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慢慢成军。

        1902年八月初,赵东云和方若莲正式举行了婚礼,由于方若莲是天主【创建和谐家园】,一开始的时候是想要举办西式婚礼的,但是赵母坚决不允许,认为必须举办传统的中式婚礼。最后还是赵东云说了个折中的方案,那就是两种融合到一起,也拜堂,也去教堂走一趟,最后弄了个不伦不类的中西融合的婚礼。

        后果就是两边都不高兴,对此赵东云感到很无奈!

        当然了,婚礼的过程甚至结婚本身对赵东云来说并不是重点,对赵东云来说他需要的用结婚这个表象给人一种成熟稳定的感觉。

        婚礼当天,众多北洋大佬也都是一一出现,就连袁世凯也是亲自到了,不过他身为直隶总督也忙得很,所以就没有在婚礼多待,只是来露了个面后就走了,不过段祺瑞和冯国璋等人却是一直待到了晚宴后才回去。

        另外有件哭笑不得的事就是婚礼前三天,袁世凯莫名其妙的把赵东云和方若莲都叫了过去,然后直接收方若莲为义女。

        这让赵东云对袁世凯拉拢人心的底线再一次拉低了许多,你要是有诚心的话也应该早几天收方若莲为义女嘛,这结婚前三天才来搞这个,不就是摆明了要拉拢我嘛!

        不过虽然举动简单,但是对于赵东云而言效果却是不错,至少别人看起来这就是袁世凯重视赵东云的证据啊,不是每个人的未婚妻都会在结婚前被袁世凯收为义女的。

        除了这些大佬们外,和赵东云关系比较好的北洋军官们也大多到场了,就连没什么交情的大多也会来转一圈,赵东云虽然崛起的时间不长,但是这一年多来却是连续受到了袁世凯的重点关注,是个明眼人都能够看得出来赵东云已经坐上了火箭,保不准什么时候就一下子蹿上去了。

        完婚后一个星期,赵东云和赵晨亮奔赴天津,他们将要通过天津再前往唐山,视察已经动工的福元机器厂。

        虽然订购的机器设备还没那么快到,但是福元机器厂的前提筹备工作已经展开了!

        作为一个全盘西式管理的商办企业,福元机器厂的办事效率远远不是国内的那些官办工厂可以相比的。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12 22:3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