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北洋新军阀》-第42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然后跟着有些无精打采的毛有德身后缩了起来。

      这次毛文龙的进军路线还是以往那样,走水路入旅顺,自金州向北,伺机骚扰赫图阿拉或者辽阳沈阳一线,毛仲明作为先锋,沈世魁为左路,刘家兄弟为右路,光杆司令陈继盛跟着毛文龙走中军,剩余的为后军,这一次,东江还真是倾巢而出。

      看这个配置,毛珏倒也是明白了点,必须有个可靠之人守家才能让毛文龙放心,毛有德的忠心是人皆可见,自己又是亲儿子,所以他俩留守也不意外,不是因为毛珏不知道做了什么惹得毛文龙火冒三丈才被撇在后面。

      不愧是老将,指定了几个计划,还把建奴将如何反击的可能想好了,毛文龙这才满意的一挥手。

      “诸将即刻回营准备,今晚开拔,直奔金州!毛珏,你留下!”

      “末将遵命!”

      十几个重要将领站立起来,抱拳鞠躬,转眼走个精光,剩下个毛珏一个人孤零零的站在大堂里,看着老脸发黑的毛文龙,禁不住后脑勺头皮发麻。

      真叫吹胡子瞪眼,脑门上皱纹都快成老虎了,真不知道什么事儿气到这老家伙了,毛文龙恼火的咆哮着。

      “畜生,还不和老夫进来!”

      …………

      “怎么回事?”

      书房里,一封辽东公文被甩在了毛珏眼前,翻看了两眼,毛珏顿时老脸一抽,难怪,袁崇焕给他卖了!

      这货绝对是报复,报复毛珏那一句袁蛮子亲启,公文里他格外的夸奖了毛珏的先知先觉,可不是夸奖就是好的这叫捧杀!

      毛文龙不发火都怪了,自己亲儿子的情报,没告诉自己,先告诉了袁崇焕,让他的老脸往哪儿放?

      悻悻然挠了挠后脑勺,可旋即毛珏又是变得兴奋起来,急促的问道。

      “父亲大人,这次战事究竟如何,袁蛮子可曾下令,向沈阳进军?”

      崇祯二年到崇祯三年的后金入关,是大明朝一场浩劫,快二百多年,头一次再让外敌打到了都城底下,而且京畿附近被劫掠一空,几十万人口,数百万银两,粮草无数被席卷到辽东,削弱大明的同时肥了后金的奴隶主们腰包,还把同样保受旱灾的辽东后金,难关给度过去了。

      不过这儿却不是没有机会!袁崇焕缺乏帅才也是在这儿体现的淋漓尽致,皇太极倾巢而出,而且是绕道蒙古,整个后金国是最空虚的时候,如果抓住机会,收复辽阳沈阳,把战线拖回抚顺开原铁岭也不是不可能,回头还可以以逸待劳,应战征战关内,带着大量俘虏归来的建州八旗,胜算极大。

      可历史上,袁崇焕却是失魂落魄的挥军入关,不仅仅在华北平原上与后金八旗打了个难看的追杀防御战,让赵率教麾下四千多骨干骑兵在遵化全军覆没,重金打造的辽东军损失无数。更是引起的了崇祯皇帝的猜疑,最后把他自己还赔了进去。

      所以毛珏提前了两个月,写信给袁崇焕,提醒他建奴的大动作即将发生,并且连续几次提醒他,辽沈空虚!

      如果这次袁崇焕能狠下心来,直捣黄龙!整个明末历史就可以改写!问这个问题时候,毛珏自己都感觉热血沸腾,如果是这样,就算没训练完,他也要自请随军,有生之年打到赫图阿拉,何等的荣耀。

      可惜,毛文龙的话犹如一盆冷水,泼洒在了毛珏头上。

      “夜不收已经探明了,虏主黄太吉协重兵借道蒙古,已逼近喜峰口,袁蛮子下令,辽东几镇向山海关集结,入关勤王!”

      第七十章.大战中的平静港湾

      军情如火,动员了不过两天,毛文龙就要带领皮岛大军出征了,而且还要趁着夜色,避开后金的眼线,军港上,到处都是打着的火把或者火桶,背着行李的兵丁就像蚂蚁那样的先后爬上船去。

      毛文龙倒是真心想要提携提携他那个蠢儿子了,一个胳膊肘底下夹着头盔,边往战舰那儿走去,一边还喋喋不休的教训着他。

      “朝廷没你想象的那么简单,以后有什么事儿,先跟你老子我打过招呼,再去做,老子帮你参谋!”

      “你小子别以为当上个参将,就他娘的翅膀硬了,老子吃过的盐比你吃过的米都多,再他娘的给老子捅这样的娄子,老子抽死你!”

      毛珏长这么大,穿越前也二十六七了,一顿四两饭,吃过的大米没有个三吨也得有两吨了真要换成盐还不齁死您老人家?

      当然,这话也只能在心头想想,毛珏是万万不敢说出口的,加上心头失望,一道上他都是耷拉着个脑袋,做恭顺状。

      可算到了船前,伸手把头盔带上,毛文龙也停止了呵斥,却是忽然用着一种熟悉却又陌生的眼神,重重拍了拍毛珏的肩膀,声音中,头一次带了点点自豪。

      “行了,知道老子的话你不听不进去,老子也不说了,不过你小子也真是长大了,那袁蛮子,花了数万石粮食,十万两雪花银去拉拢右翼蒙古,结果他连个屁都不知道,结果我家小子就能在这千里之外的东江,推算出建奴将有大动作,还是在蒙古那面入边墙,现在他袁蛮子可是手慌脚乱的紧,哈哈!还得是托老子儿子的福他才不至于掉脑袋!”

      “今个冬天老子不一定回得来了!有空你多回来两趟,看看你大姨娘!她待你,可是真当亲儿子一样,至于你沈姨娘……”

      说到这儿,毛文龙却是忍不住顿了一下,方才接着说道:“抽空你也去看看吧!她也不容易,身边一个侄子,还让你小子给崩了!”

      说毛文龙够毒,绝对没错,他能有如今的地位,是踩着累累白骨起来的,不知道多少人被他当了垫脚石,不过老虎也有温情的时候,此时,这老汉就和个喋喋不休的父亲没什么区别,他的眼神,看的毛珏都恍惚了一下。

      一时间,些许羞愧在毛珏心头升起,人家偷东西,也就偷偷钱偷偷车,不管有心无心,他却是偷了人家活生生的儿子,而且还是取而代之,如果知道了真像,这个老枭雄会被打击成什么样,毛珏不敢去想。

      掩盖住眼底的异样,毛珏赶忙是一个鞠躬拜下。

      “孩儿省的了!此去战场,刀剑无眼,还望父亲多多保重身体!勿要伤到寒到……”

      “你小子咒我是不?”

      武人特有的爽朗大笑,毛文龙又是一巴掌重重拍在了毛珏肩膀上,声音洪亮的吼道:“放心好了,你爹我这么多年,阎王爷都是躲着走的!大丈夫,别做那小女儿姿态,就这么样了,老子走了!”

      真是洒脱,毛文龙昂然的大步流星踏上舰船,这一次老家伙真的一次头都没回,不过毛珏是一直鞠着躬,直到那大船开始开始在港口泻湖中,带着浪花飞驰向远方。

      崇祯早年,辽东战场上最大一场战略性战役,就此拉开了帷幕。

      崇祯二年十月初一,刚刚秋收过的皇太极在沈阳吹响了战号,旋即被袁崇焕极力拉拢的右翼蒙古科尔沁部,喀拉沁部,扎鲁特部,巴林部,奈曼部等十多个部落,这些部落每年领着朝廷的年赏还有粮饷,甚至边兵军饷开不出来也要保证这些蒙古人,可当辽东的强者皇太极亮出了爪牙后,这些蒙古部落是毫不犹豫的带兵杀向大明。

      十月二十四日,后金八旗与蒙古骑兵于老哈和河誓师伐明,攻破长城关隘喜峰口,旋即分兵三路,浩浩荡荡向关内进发。

      这个时代有了毛珏,他的信提前了两个月提醒了袁崇焕,不过第一时间没相信,袁崇焕是向右翼蒙古派出了大量的夜不收侦察兵,直到九月份,这才把事情确定下来,比历史上,袁崇焕多了一个月的准备时间,然而,这一个月却没给战局带来什么转机。

      袁崇焕派遣参将谢尚政先行返回蓟镇,然而顺天知府王元雅却不领情,不允许谢尚政驻防敦化,逼其驻洪山口城,十月三十日,后金大军至,先破孤立无援的洪山口,旋即展开对遵化城的进攻。

      十一月二日,第二批赶过来的辽东军团,赫赫有名的关宁铁骑在赵率教统帅下,前来支援,可这支军团却是落入了以逸待劳的后金军埋伏圈中,几乎全军覆没,总兵赵率教战死,次日,后金军全力攻城,当天城破,作死的巡抚王元雅倒是没亏名节,对着京师方向磕头之后,悬梁自尽。

      敦化城的陷落简直如一盆冷水那样狠狠的浇在北直隶以及满朝文武的头上一时间京畿震动,朝廷惶惶不安,勤王的诏书向四面八方不要钱那样发了出去,又引发了第二个多米诺骨牌,正在陕西主持招抚的三边总督杨鹤手头再没了镇得住场面的军队,陕西农民军开始展露头角。

      可就在这个时候,关外这本来是战场之地的铁山,却是超乎寻常的平静与安宁。

      “都快!给老子快挖!”

      站在山头,苏长梅跟【创建和谐家园】的公猪那样,扯着嗓子嘶声竭力的叫嚷着。

      十月末十一月初,天气已经明显冷了下来,晚上能冻得人直哆嗦,依照老人们的经验,再用不了几天,就得落雪了,抢在那儿之前,整个铁山镇再次被发动起来。

      苞米地里,一群群青壮跟蝗虫那样轮着镰刀冲进去,大刀片子跟砍建奴那样,将已经快枯萎黄了的玉米从根儿斩断,然后堆在一旁,妇女们则是拿着小板凳,把苞米棒子挑拣出来,黄橙橙的苞米棒子堆满了一个个垛子。

      正田中了玉米,土豆与地瓜则是尽量挑了偏僻一点的山田,挖掘这两种东西就有点费事了,这也是苏长梅为什么叫嚷的这般凄厉了,在他的喊声中,足足一千多号汉子轮起锄头在山坡上拼命地挖掘着,仿佛要把山都挖出来那样。

      挖土豆还得注意,顺着根刨,连土带土豆一块挖出,不能伤了根茎,这劳动量可就大了,累的一帮子地把式也是手掌气泡,并且这玩意土了吧唧,黑不溜秋也的确没啥卖相干了一个上午,也没刨出来几亩山田,气的苏长梅是肥腮帮子直鼓。

      不过这件事儿在中午来了个转机,今个是收粮食的,再加上这帮混球老出工不出力,苏长梅也没有让人再送饭过来,直接就把收上来的土豆和地瓜放在干透了的苞米杆子上烧,然后让青壮们分吃,这大冷天,烤的热乎乎的烤地瓜一掰开,里面黄呼呼的瓤立马散发着扑鼻的香味,就好像黄金那样,猛地咬一口,香甜直透心扉。

      这个年代,甜味可是奢侈品,立马吃的有人连舌头都烫了,烤土豆味道虽然没有地瓜那么甜,不过也是香喷喷的,这两种来遥远美洲的宝贝,立马征服了铁山屯民的味蕾,下午一开干,这帮家伙立马跟换了发动机那样,一个个轮着锄头跟与媳妇交公粮那般积极,转眼间大山就被他们刨了个千疮百孔。

      这让苏胖子也是终于松了口气。

      …………

      好饭不怕晚,虽然今年让建奴烧杀了一回秋收足足晚了一个来月,不过还是抢在了第一场大雪落雪前完成了收割,一副典型的东北模样在铁山镇展露了出来。

      建设在堡垒外面的农家院中,一垛垛的苞米垛子堆得老高,房梁下还吊着好多大苞米棒子,那是洋妞派人教着分辨,明年作为种子的预留,房后阴凉地方,成堆成堆的地瓜土豆放在那儿阴干,挨家挨户又是呼哧呼哧的挖着地窖,准备将这些胜利的果实全都埋进去。

      几把秸秆扔进炉子里,地炕立马热的烫【创建和谐家园】,炉钩子伸进去,将烧的滚烫的土豆子勾出来,扒拉掉灰,就这东北大酱就是一顿美味,这次收获真是惊人,比之前种麦子的收成足足多了一倍,就算是要上交一半作为军粮,也够一家老小吃一年了,这还没到过年,家家户户就开始变得喜气洋洋起来。

      就连毛珏自己的餐桌都变了。

      几条海杂鱼在锅底下咕嘟咕嘟不服气的扑腾着,里面还下了大豆酱,汤汁格外的浓郁,把剥了皮蒸好的土豆子都渲染的油光发亮,而且毛珏念叨了不知道多长时间的苞米面锅贴,也是在锅边上渐渐的烙黄,散发着扑鼻的清香。

      苞米茬子地瓜粥,地瓜梗和猪皮糊的咸菜,吊炉土豆,豆腐,大酱,再加上这倒硬菜,离着老远,素衣这妞嘴角都流淌下了晶莹的口水,一双小手不住的搓着,而另一旁,带来这些玩意的洋妞阿德蕾娜,则是很不雅的跟着几块晶莹剔透的地瓜干叫着劲儿,累的腮帮子都疼,还吃的不亦乐乎。

      饮食上,这些西方佬还真是不如中国人那般挖空心思,他们吃土豆,就是炖熟了,然后压成烂乎乎的泥,吃起来也跟吃稀泥似得,一边嚼着地瓜干,这妞一边还满是惊奇的向毛珏问着。

      “少爷,呶怎么知道这么多番薯马铃薯的做法啊?明明这两样东西才传到辽东的?”

      可惜,依照惯例,对着这个腮帮子塞的满满的洋妞,无精打采的毛珏又是一个白眼过去。

      “问上帝去!”

      第七十一章.粮食生财

      南方的京师依旧是战火连天,突破了遵化之后,腰包鼓鼓的后金奴隶主们与穷怕了的蒙古骑兵们更是十二万分的热忱继续向着京师进军。

      袁崇焕组织的第二道防线,据说也被突破了,大明朝的脸面仿佛一道破布那样被撕扯下来,京师都在这些野蛮强盗的遥望这下瑟瑟发抖。

      而同一个月,毛珏则是忙的不可开交,差不点脚打后脑勺。只不过以前是因为挨饿,这一次,既然是因为粮食太多了。

      地瓜与土豆玉米原产自安第斯山,最大的好处就是不挑地,还耐寒,当初耕种时候真是饿怕了,有点地就种有点地就种,实际上耕种的面积已经超过了北方八万亩差不多能达到九万到十万亩那样。

      一亩地能收获八百多斤苞米,一千二到一千五百斤地瓜土豆,毛珏征收上来的粮食多达整整四万两千多石,小山一般的苞米棒子,他的五个堡垒几乎快摆的没有落脚地方。

      而供应他不到两千兵马,就算算上战马还有骡子等牲口,有两万石也够人吃马嚼到明年秋收的了。

      不仅仅是军屯征收,民间丰收也消化不了这么多粮食,多了的屯放久了全都得烂掉,那就是浪费啊!

      这些玩意的用途也不少,就像玉米可以酿酒,后世赫赫有名的东北小烧就这玩意酿的,土豆可以拿出来磨成淀粉,而地瓜作用更多,炼糖,磨粉,酿酒,还有阿德蕾娜吃的津津有味的地瓜干,这些虽然没有镜子那么暴利,可最大宗最持续的商业其实才是最赚钱的,就比如扬州盐商,一但地瓜干卖上规格,那也是红利滚滚来。

      不过毛珏真想要动手时候,忽然才发现,自己居然是两眼一抹黑!

      苞米酿酒需要磨盘打碎,土豆磨成粉都需要磨坊,可是铁山一座磨坊都没有,平日里都是老百姓自己用小手磨去磨的。

      而且想要卖出去还得需要商人,需要店铺,可整个铁山镇的社会模式居然还停留在最原始以物易物的阶段,每年开春,会有南商来这儿收山货,用些便宜的粗布,盐巴之类辽东没有的生活用品,就把人参貂皮鹿皮核桃什么的通通给换走了,剩下时间,铁山镇完全停留在小农经济的自给自足中,根本没有商品经济,就算是把粮食加工出来了,他也没地方卖去。

      而且扒拉扒拉算盘,毛珏气的腮帮子疼,这样的贸易模式,等于每年那些南货商用极其小的代价就把自己治下最具有价值的产业拿走了,他们一个个赚的肥的红得发紫,铁山镇还是什么穷,自己也收不上来税来两败俱伤肥了别人。

      以往的参将都目光短浅,自己的收点贿赂再卖点山货,赚个千把两银子就满足了,到毛珏这儿,可就不行了。

      脑袋多出来几根白头发,脑海中酝酿起一个庞大的计划来,不过一切还得是脚踏实地一步一步来,首先基础建设得先搞起来。

      十一月十八日,咬牙切次的毛珏就又发下了参将军令,征调麾下屯户壮丁,干活!

      铁山镇地形崎岖,多山多河流,这也形成了得天独厚的资源,水能!

      穿梭在铁山入海的大河足足有三条,这头铁山镇屯民的猫冬是被毛珏给彻底打断了,麾下的壮丁怨声载道中又被征发出来,这回是挨着加劳峰附近的鲅河开始修建水坝,水车。

      大冷天,寒冬腊月,足足两千多个壮丁在冰冷刺骨的水里给毛珏干活。估计后世毛珏该成环保人士的讨伐对象了,大群大群的樵夫从远处的径山上砍伐下整根的圆木,运到河边,然后钉进河里,那头,山下的混凝土工坊还在源源不断的生产着水泥,放到木槽子里干涸,行成块,然后也被运过来,一块块的投放进圆木前方,当混凝土挡住了大部分水流之后,再用混凝土直接填充,一座石头大坝就此建成。

      堤坝保证了冬季河水不结冰,又将水流的冲击力再次提升了不少,紧挨着大坝,又是五架水车高耸的屹立在了河边,车轮带动了巨大的力道,从铸铁齿轮传递到岸边的磨坊,上百斤的石碾子开始永不疲倦的转着圈,唱着嘎吱嘎吱的歌谣。

      真得感谢这个封建时代,毛珏一声令下,就有上千人得给你干活,不过苦虽然苦点,那些个屯民壮丁却是乐的,以往官府征调干活,那就是白干活!可这次,毛珏发好东西,建完之后,一人一匹布江南来的上等精密棉布,带花纹的!这样布都是钱曾给毛珏自应天带过来的,【创建和谐家园】就得一两银子一匹,到了这北地,没有四五两下不来。

      快过年了,谁家不想做一两件新衣服,听说这个待遇之后被征召的月谷,加劳,古军营三个卫所的壮丁兴奋的脑袋都要发光了,一个个背着重物冲进冷水里跟下澡堂子一般。

      还真叫人多力量大,不到六天时间,一座水坝,还有十多间水泥砖大磨坊连带着巨大的水车一起出现在了鲅河河畔,十一月二十五日,鲅河磨坊是正式投入运营成为毛珏麾下第一家官办企业。

      “不要急!将爷说话算熟数,一个一个来!”

      门口,苏长梅那张肥脸肉疼的简直犹如一道道刀刀切他肉似得,哭丧着脸给壮丁们派发着布匹,虽然不是他的,可在苏长梅眼里,这依旧是浪费的要命,磨坊里,毛珏本人却根本没有注意这些,全神贯注都是新磨出来苞米。

      从苞米棒子上【创建和谐家园】的玉米粒从磨【创建和谐家园】一斗一斗的倒进去,在磨盘飞速的转动下,不算太细的玉米面就从磨盘的缝隙中不断的落下来,立马有毛珏麾下的大头兵上去扫起来,装入袋子里,当装满了两袋子,毛珏就已经满意的点了点头。

      “放到车上,本将要带走,剩下的,你们继续磨面!”

      征收的苞米还有一万多石呢,就算这几个磨坊火力全开,估计一个冬天也磨不完,带着这两袋子新面粉,毛珏是按耐不住兴奋的急促向加劳山城赶去。

      此时城堡内的建筑更加完善了,除了东面的二层小楼军营,西面,南面也修建起了这样混凝土二层小楼,一但战争打起来,可以作为山下屯户的避难所,不过此时是空着的,正好被毛珏当成了厂房。

      整个堡垒都仿佛仙境那样,白雾缭绕的,这点可绝不是吹!一百多口蒸锅在煤炉子的加热下每时每刻不在喷涂着蒸汽,冷热气一交汇,把加劳堡垒弄得云雾缭绕的。

      大锅里,蒸的全都是地瓜!

      这头兵士把征收上来的地瓜用水洗净泥土,旋即就扔进笼屉,那头有穿着白大褂的伙头兵又把蒸好的笼屉抱下来,把地瓜扒皮,切成块,旋即放在簸箕上,抬上二楼。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14 16:1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