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北宋闲王》-第66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不用了,我没胃口!”耶律思根本不感觉饿,紧接着她又想到一件事,当下开口问道,“张义先离开王府了没有?”

        听到耶律思问起张义先,侍女明显的犹豫了一下,然后这才回答道:“启禀公主,张义先并没有离开,之前驸马再次发狂,好不容易才安静下来,本来驸马应该休息一下的,但是张义先却非要自已亲自照顾,我们也不好拦着,所以现在他应该还在驸马的房间。”

        耶律思听到这里也是一愣,以前张义先每次打着探望张仁先的旗号来到公主府,一般都只是呆上片刻就会离开,可是这次对方却呆了这么长时间还没有离开,这可就有些太反常了。

        想到这里,耶律思立刻站了起来,整理了一下衣服来到张仁先住的院子,结果她来到张仁先卧室的外厅,隔着屏风就听到里面的张义先十分得意的开口道:“大哥,以你现在的样子,肯定是没办法生育子嗣了,大辽的公主您也知道,有许多公主在婚后都会不满意驸马,然后开始养一些面首,对此连陛下都不会管,更别说你现在这个样子,只能让郑国公主做活寡妇,所以小弟觉得与其便宜了别人,还不如便宜了小弟我。”

        张义先说到这里时,发出一阵龌龊的笑声,紧接着又开口道:“咱们是亲兄弟,郑国公主若是跟了小弟,那日后生下的孩子也是咱们张家的人,而且小弟在此发誓,以后公主生下的儿子就是你的儿子,让他给你养老送终,也算是继承了你这一脉的香火,而且这件事我已经和娘商量过来,她老人家觉得不错,至于父亲那里,我相信他也会同意的……”

        “呯~”张义先的话刚说到这里,忽然只见卧室与外厅之间的屏风猛然被人踹倒,紧接着只见耶律思杀气腾腾的快步走进来,并且伸手把墙上挂的佩剑取下来,照着张义先就砍了过去。

        刚才耶律思在外面听到张义先的话,立刻是怒火万丈,这才一下闯了进来,而且只有杀了张义先,才能解她心头之恨。说起来耶律思虽然是个女子,但从小也跟着耶律洪基打过猎,曾经射杀过不少猎物,砍起人来也是丝毫不手软。

        张义先也没想到耶律思竟然在外面,而且看她的样子,应该是听到了刚才自已的话,这让他也是又惊又恐,特别是看到对方竟然拔剑就砍,吓的他是惨叫一声,连滚带爬的就跑出房间,耶律思则丝毫不顾公主风度的提着宝剑在后面就追。

        可惜耶律思身上穿的裙子实在太过繁琐,根本就不跑不快,等到她追到前院时,张义先早已经跑出大门坐上马车逃跑了,这让耶律思气的把宝剑扔在地上,然后环视了一眼周围吓的目瞪口呆的仆人,大声吩咐道:“传本公主的命令,日后张义先若是敢踏进公主府一步,立刻给我打出去,若是人敢私话放他进来,死!”

        耶律思吩咐完后,这才气呼呼的回到张仁先的房间,结果当她来到这里时,发现张仁先一张脸也是憋的通红,两只眼睛都凸了出来,看样子他刚才也被张义先的话气的不轻,毕竟只要是个男人,都会受不了这种侮辱,可惜他全身都不能动,否则刚才砍人的就应该是他而不是耶律思。

        看到张仁先的样子,耶律思也不禁叹了口气,挥手让下人们都退下,毕竟张仁先现在的样子可实在太狼狈了,被下人们看着也不好。不过就在下人们刚退下,只见张仁先忽然一张嘴,竟然喷出一股乌黑的血液,同时整个人的精神也完全萎靡了下来。

        “啊!”耶律思看到张仁先被气的吐血,当下也是尖叫一声,刚想把那些下人们都叫来,顺便再叫御医来,但就在这时,忽然只听见一个嘶哑的声音道:“公主,你……你等一下,我一件重要的事要告诉你!”

        现在整个房间里只有耶律思和张仁先两人,听到这个嘶哑的声音,耶律思立刻一脸不敢相信的扭头看向张仁先,结果发现对方的嘴巴里不停的向外冒血,精神也极度萎靡,看起来好像是风雨中的残烛一般,随时都可能熄灭,不过就算是这样,刚才的确是他在对耶律思说话。

        “你……你怎么能说话了?”耶律思轻轻的走到张仁先的床边,一脸不敢相信的问道。

        “我……我也不知道,不过现在不是说这些的时候,我自已的身体自已知道,恐怕我活坚持不了多久了,有一件事……有一件事我一定要告诉你,然后请你帮我转告陛下!”张仁先说到这里时,再次吐出一大口鲜血,说话也由此而断。

        “我……我还是把御医叫来吧,你再这么吐下去会死的!”耶律思这时也吓坏了,毕竟她只是个普通女子,看到张仁先现在大口大口的吐血,自然也十分的惊慌。

        不过张仁先这时终于缓了口气,当下急忙叫住耶律思道:“公主殿下,我知道你对我并没有什么夫妻之情,但是这件事关系重大,您一定要帮我转告陛下。”

        说到这里时,张仁先强忍着脑子里的晕眩感,然后把他怀疑自已是受了大宋暗算,所以才变成这幅样子的事讲了一遍,并且最后他还特意强调,自已很可能是在赵顼给他举办的送行宴会上中的招。

        听完张仁先断断续续的讲述,耶律思也不禁沉默了下来,她也没想到张仁先这个样子竟然是被人暗算的,不过紧接着她又有些无奈的对张仁先道:“就算这些是事实,可也都是你的猜测,根本没有任何实质的证据,所以就算是告诉父皇,他恐怕也不能拿赵顼怎么样!”

        “公……公主只需……只需把这件事告诉陛下,剩下的事情自然有陛下和爹爹他们处理,不劳公主……公主挂心!”张仁先勉强把话说完,紧接着只见他眼睛向上一番,整个人一下子陷入昏迷之中,毕竟刚才向耶律思讲述自已被暗算的经过,已经耗尽了他大量的精力,现在实在支撑不住了,只是耶律思看着昏迷过去的张仁先,却一下子陷入沉思之中。

      第二百二十二章 以身犯险

        张仁先死了,就在赵颜探望过对方的第二天,他就接到张仁先的死讯,这让赵颜和赵顼都有些不敢相信,后来黄五德虽然打听到一些内情,但却依然没有搞清楚张仁先的死因,只知道在他们离开后,张仁先的弟弟张义先探望过对方,而且还呆了很长时间,结果最后却被耶律思赶了出来,等到当天晚上,张仁先就一命呜呼了。

        “张仁先死的也太巧了吧,而且昨天我们去探望他时,虽然遇到他发狂,但也并没有任何要死的样子,怎么会我们刚一离开就死了?”驿馆内的赵颜一脸不解的问道。

        “老奴也想不通,张仁先的身体虽然很差,但据知情的人透露,活个几年还是没有问题的,另外张家的人对张仁先的死也表现的十分奇怪,直到现在也一直说他是因病而死,至于张仁先死时的情形,却是没有丝毫的透露。”这时黄五德也是一脸疑惑的开口道。

        “张仁先的死的确处处都透着诡异,而且你们发现没有,直到现在,身为妻子的郑国公主也没有出面,张仁先的丧事全都由张家的人在操办,这可就有些太奇怪了。”这时赵顼也皱着眉头开口道,对于张仁先的死因,他也同样感到十分的好奇。

        “既然想不通就不要想了,反正张仁先变成那幅样子,本来就生不如死,现在死也是一种解脱,而且和我们可没有任何的关系。”赵颜这时笑着开口道,想不通的事情就不要去想,这是他一向的行为准则。

        “不好!”正在这时,赵顼忽然大叫道,“张仁先这一死,肯定会给张孝杰造成巨大的打击,再加上耶律仁先被我们调走,如此一来,朝堂上就只剩下耶律乙辛一人,恐怕他根本无法遏制耶律重元父子的气焰,甚至很可能会让耶律重元父子提前发动叛乱,到时我们恐怕也会遇到危险。”

        赵顼的话刚一出口,赵颜和黄五德也同样是大惊失色,之前他们只顾着打破辽国朝堂上的平衡,或是现在目的虽然达到了,但是却做的有些过火了,耶律重元父子若是马上叛乱,恐怕他们也会受到涉及。可惜他们并不知道,就算是张仁先没死,张孝杰依然好好的站在朝堂上,耶律重元父子依然会选择在耶律洪基大寿时叛乱。

        “马上就是耶律洪基大寿的日子了,根据辽国的安排,到时耶律洪基将会在滦河太子山那里举行寿宴,若我是耶律重元父子的话,肯定会选在寿宴之时发动政变,毕竟行宫再怎么防守严密,也无法与上京城相比。”这时对阴谋诡计最为熟悉的黄五德也沉声开口道,他的这个猜测已经完全吻合耶律重元父子的计划了。

        “确实如此,耶律洪基大寿之时,也正是耶律重元父子最可能发动叛乱的时机,可是我们要为耶律洪基贺寿,到时恐怕我们也会受到波及,甚至以耶律重元父子对我大宋的态度,借机杀掉我们也不意外!”听到黄五德的话,赵顼也皱着眉头开口道。

        “大哥,既然如此危险,那我们到时就找个借口留在这里不去参加耶律洪基的寿宴,免得遇到危险!”赵颜听到这里急忙开口道,他可是十分爱惜自已的性命,毕竟家里还有娇妻美妾在等着自已,特别是萧宁儿已经怀了孕,他可不想还没看到自已的孩子就把命扔在辽国。

        不过赵顼听到赵颜的建议却是苦笑一声道:“三弟你想的太简单了,我们身为大宋的使团,本来就是为辽国皇帝祝寿的,绝对不可能缺席,而且就算我们不去,若是耶律重元父子二人成功的杀死了耶律洪基,那么事后也很可能会对我们动手,然后起兵攻宋。”

        “颍王殿下说不错,耶律重元父子二人一向都主张强攻我大宋,若是他们夺得皇位,我们肯定来不及回到大宋,到时他们父子肯定会对两位殿下不利,所以在老奴看来,咱们最好能够事先向耶律洪基透露一点消息,只要对方做好准备,耶律重元父子二人就不可能成功,到时两位殿下也就安全了。”黄五德这时也开口发表意见道,在他看来,赵颜和赵顼的安全远比任何事情都重要。

        不过赵顼听到黄五德的话却是摇了摇头拒绝道:“不行,虽然现在看起来耶律重元父子二人独揽大权,但大辽的皇帝依然是耶律洪基,无论是大臣还是军队,大都依然忠于耶律洪基,所以只要耶律洪基察觉到耶律重元父子二人要对自已不利,肯定可以在第一时间把他们父子二人除掉,如此一来,辽国也就不会发生一场大叛乱,我们之前的心血也就白费了。”

        看到赵顼现在还不肯放弃这个削弱辽国的机会,黄五德急忙劝道:“殿下,您与郡王殿下身系着大宋的安危,绝对不能以身犯险,虽然这次机会难得,但与两位殿下的安危相比,却根本不算什么,日后肯定还会有其它的机会的!”

        黄五德说到这里,看到赵顼依然一脸坚定的表情,这让他只得转向赵颜劝道:“郡王殿下,您快帮老奴劝一劝颍王殿下,这次千万不能让两位殿下涉险啊!”

        “这个……”赵颜其实也很想劝赵顼放弃这次的计划,不过他也知道,现在大宋正在积蓄力量,为的就是改变原来在军事上的弱势,而想要改变这种情况,第一个就要灭掉西夏,可是辽国却绝对不会坐视西夏被大宋灭掉,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让辽国自顾不暇,眼前无疑是个绝佳的机会,若是能够借耶律重元谋反这件事让辽国元气大伤,到时大宋再攻打西夏时,也就不必担心辽国在一旁捣乱了。

        另外最重要的是,赵颜之前给赵曙献上玉米和地瓜,今年下半年就可以大规模的种植,也就是说,明年大宋将增收一批数额巨大的粮食,另外赵颜还为军器监发明了几种新式武器,特别是火药武器的应用,肯定可以增强大宋军队的攻击力,如此一来,明年大宋就可以对辽国发动一次国战,到时辽国肯定还没能从耶律重元父子的叛乱中恢复过来,根本顾不上大宋与西夏的战争。

        可以说这些事一环套着一环,而连接这些事情的关键,就是耶律重元父子二人的叛乱,特别是这场叛乱能够为辽国带来多大的损失?若是损失太小,明年辽国肯定会插手大宋与西夏的战争,对此赵顼也十分清楚,所以他才不惜以身犯险,要将这场叛乱挑拨的更大一些。

        想到上面这些,赵颜也不想让自已以前的心血白费,最后他也露出一种坚定的表情道:“老黄,你应该我们更清楚这场叛乱对我大宋的意义,甚至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若是错过这次机会,我们大宋想要摆脱军事上的弱势,就要面对辽国和西夏这两个强敌的共同打压,所以现在若是能够让辽国自顾不暇,对我大宋来简直无异于多了百万雄兵。”

        “可是……”黄五德看到连赵颜竟然也不愿意放弃这次机会,当下也不知道该如何劝说,其实他也明白赵顼和赵颜的想法,只是一想到万一两位皇子在叛乱中遇险,那他可就万死难辞其咎了。

        看到黄五德也无话可说,赵顼当下哈哈一笑道:“这件事就这么说定了,到时我们依然去参加耶律洪基的大寿,当然为了咱们自已的安全,也要多做一些准备,说起来虽然这次我们有些冒险,不过既然事先知道了耶律重元父子要叛乱,到时随机应变,再加上事先做好的准备,咱们所冒的危险也就小多了。”

        听到赵顼的话,赵颜也是赞同的点了点头,另外他还有两个最大的依仗,第一个就是他知道在原来的历史上,耶律重元父子二人并没有政变成功,虽然现在的历史已经被他改变的面目全非,但历史的惯性依然巨大,想要改变一国的命运,也并不是那么简单的事。

        另外哪怕是耶律重元父子二人真的政变成功,并且杀死了耶律洪基,到时赵颜还有最后一个依仗,那就是他事先拜托曹佾那帮道士准备的救命之物,虽然这东西的风险很大,但若是真到了生死关头,却可以用来救命,只要暂时逃脱了耶律重元父子二人的魔爪,那么接下来他们就有可能逃回大宋。

        想到上面的两个依仗,赵颜总算感觉心安了一些,接下来他又与赵顼、黄五德讨论了一下耶律重元父子二人发动政变时,自已这边需要的做的准备,以及事情发生变化时做的一些应变等等,直到把可能发生的危险降到最低后,三人这才终于松了口气。

        几天之后,也就是张仁先下葬的日子,不知什么原因,张孝杰对儿子的葬礼举办的十分仓促,这让整个上京城都是议论纷纷,而在参加张仁先葬礼的那天,所有人都发现一件十分奇怪的事。

      第二百二十三章 脱身的机会

        张仁先出殡这天,张府之内一片缟素,张孝杰更是不顾身份的痛哭流涕,府中的下人也都面带悲戚之色,前来参加葬礼的宾客无论是出自真心还是假意,也个个面带悲容,赵颜和赵顼站在人群中,也同样像模像样的流了两滴眼泪。

        本来今天也是耶律洪基离开上京去太子山行宫的日子,但因为张仁先的葬礼,于是特意的推迟了一天,由此可见耶律洪基对张孝杰父子的重视,也正是因为如此,赵颜和赵顼才有时间前来参加张仁先的葬礼。

        按照习俗,去世的人一般都会在家中停尸七天,然后才会下葬,但是张仁先的尸体却仅仅在公主府停留了三天,然后就被送到张府,直到在张府又停留了四天,凑够了七天之数,然后立刻下葬,整个过程可以说是十分的仓促。

        赵颜亲眼看着张仁先入殓,这时的他静静的躺在棺木里,显得十分的安宁,最后棺木被完全钉死,然后在家属们的哭声中抬出去下葬,前面扛幡的是个五岁的小男孩,据说是张仁先与一个丫鬟生下的庶子,本来是没有资格为他扛幡的,但因为张仁先没有其它的儿子,所以最后只能把这个孩子立为嫡子。

        眼看着送葬的队伍渐行渐远,赵颜和赵顼这才回到马车上,不过这时赵颜满脸疑惑地问道:“大哥你发现没有,张仁先的那位妻子郑国公主竟然没有参加他的葬礼?”

        “何止是郑国公主,连张仁先的那位弟弟张义先也同样没有参加,看来张仁先的死因十分耐人寻味啊!”赵顼这时也是笑呵呵地说道。

        “确实如此,难不成真的像是外界传言的那样,是因为张义先想要对郑国公主不轨,结果把张仁先给活活的气死了,同时郑国公主一气之下不再承认自已是张家的儿媳妇?”赵颜这时也摸着下巴自语道。

        在张仁先去世的第二天,上京城就开始流传着张义先对郑国公主动手动脚,结果把张仁先活活的气死,最后郑国公主提剑为夫报仇的事,这个消息也不知道最先从哪进而传出来的,然后在一些闲人传播下,很快就传遍了东京城,这使得张孝杰的府上再次成为议论的焦点,今天张义先和郑国公主都没有出现在葬礼上,也从侧面上印证了这个传言。

        不过张仁先既然已经死了,赵顼和赵颜也就懒得再关心张家的事,驱车就回到了驿站做准备,毕竟明天就要随同耶律洪基一起去太子山了,到时耶律洪基的寿宴也会在那里举行,而且根据赵颜他们的猜测,耶律重元父子也同样很可能会在寿宴举行时发动政变,所以为了自已的安全,必须要做好万全的准备。

        回到了驿站之后,赵颜和赵顼立刻分头准备。赵顼去安排使团的护卫人手,说起来这次随赵颜他们使团来的护卫一共一千人,而且都是军中的精锐,战斗力相当的不俗,不过很可惜的是,这次去太子山赵顼不可能把这些护卫全都带过去,毕竟那里是耶律洪基的行宫,肯定不允许别的军队进入,所以赵顼他们最多带上五十人的护卫。

        对于这种情况,赵顼和赵颜也早就知道了,所以这五十人的护卫都是赵顼亲自挑选的,其中为首的就是武艺惊人的周侗,剩下的人都是由周侗帮着赵顼挑选的,这五十人不仅要看重个人能力,同时也要能够做到整体配合,这样才能在战场上发挥最大的作用,就算是真的遇到了耶律重元的叛军,也要能够为赵顼和赵颜争取逃走的时间。

        相比之下,赵颜却是独自去了驿馆后面的院子,这里停放着使团带来的马车,马车上大都是给耶律洪基准备的寿礼,不过对于这些礼物,赵颜却是不屑一顾,进到院子后立刻来到其中两辆被黑布盖着的马车旁,然后他亲自登上马车检查了几遍,直到没有发现任何差错后,这才满意的跳下车。

        马车上正是他让曹佾帮他准备的救命之物,明天将和这些礼物一起送到行宫,不过这东西并不是送给耶律洪基的,而是要放在赵颜和赵顼住的地方,只不过这东西虽然理论上没有问题,但实际上却有极大的风险,所以不到生死关头,赵颜是绝对不会动用它们的。

        一晚上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第二天一早,整个上京城的贵族与官员都早早的起床,然后或骑马或乘车来到上京城的南门外,片刻之后,耶律洪基带领的庞大车队也从皇宫中驶出,然后在城门外与贵族们会合后,一路向南而行,经过将近一天的行程,最后终于到达滦河的太子山下。

        辽国的滦河并不是指后世位于河北的那条河,而是上京城南边的一条河流,这条河从西向东流经上京城,最后汇入辽河进入大海,可以说是辽国最重要的河流之一,按照辽国的习俗,皇帝四季之时居住在不同的行宫,而滦河太子山下就有一座夏季行宫,耶律洪基的寿宴也就在这座行宫中举行。

        这次为了给耶律洪基祝寿,整个辽国的上层贵族几乎全都来了,除了那些在远处任职,实在无法回来的人,不过这些人也都让人带来了贵重的寿礼,所以整个滦河行宫一时间人喊马嘶,立刻变得热闹非凡。

        赵顼和赵颜等宋国使节被分配到行宫南边的一片宫殿居住,这里是专门的使节居住区,除了大宋的使节外,还有大理、西夏等国的使节也住在这里,比如刚才在入住这里时,赵颜就第一次见到两个西夏使节,不过对方看向他的目光却十分不友好,赵颜自然也不会给对方好脸色,反正西夏人在他眼中本来就是一帮强盗,只要这次能够让辽国元气大伤,那么大宋就有机会在两年内灭掉西夏。

        坐了一天的马车,赵颜和赵顼也都有些累了,不过他们来到住处却没有休息,而是坐着等苏轼回来,想要为耶律洪基祝寿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而是有着严格的礼仪要求,再加上时间紧迫,所以苏轼根本没有时间休息,而是被辽国的礼部官员带去参观寿宴举办的场地,到时什么时候该做什么,这些都需要听从对方的安排,毕竟客随主便。

        不一会的功夫,就见苏轼兴冲冲的闯进来,看到赵顼和赵颜时,立刻一脸神秘的道:“两位殿下你们猜猜我今天见到谁了?”

        “子瞻兄你就不要打哑谜了,你到底又遇到了哪位贵妇人?”赵颜笑着开口道,苏轼虽然也是副使,但他并不知道赵颜他们的计划,倒不是不信任他,而是苏轼这段时间在辽国也是声名大振,经常接到许多的宴请,特别是辽国的贵妇,对于他这位大才子更是十分欢迎,再加上他每次参加宴会都会喝的大醉,所以赵顼担心他酒后失言,这才对他保密,事实上整个使团中也只有赵顼、赵颜和黄五德三个人知道耶律重元要造反的事。

        “嘿嘿,郡王您绝对猜不到,今天我竟然见到了那位刚刚死了丈夫的郑国公主,而且对方身上也没有戴孝,由此可知外界关于她的传言很可能是真的,郑国公主与张仁先的夫妻关系很可能已经解除了。”苏轼这时一脸八卦的道。

        听到这里,赵顼和赵颜却是无奈的对视一眼,他们心中装着耶律重元造反这件事,哪里还有心思理会郑国公主与张仁先之间的八卦?

        苏轼这时也发现赵顼和赵颜对自已的话题不感兴趣,这让他也有些尴尬,为了缓解这种气氛,于是赵颜笑着开口道:“子瞻兄,刚才你去参观寿宴举行的场地了,对方有没有什么特别的要求?”

        听到赵颜的问话,苏轼这才松了口气,当下笑着开口道:“郡王不必担心,这次的寿宴还和往年一样,先是百官朝贺,然后咱们各国的使节依次上前献上寿礼,和咱们大宋的礼节基本没什么区别,本来我还担心辽国会把西夏排在我们大宋的前面,不过这次辽国皇帝却对两位殿下十分重视,咱们大宋排在第一个向辽国皇帝献上寿礼。”

        献礼的次序看似好像不重要,但其实却是礼节的一部分,一般都是按照国力来排的,比如赵曙生日时,第一个献礼的肯定是辽国的使节,换成辽国的皇帝做寿,以前第一个献礼的自然也是大宋,但是自从西夏崛起后,曾经有几次辽国都把西夏排在大宋的前面,结果引起大宋使节的不满,甚至严重一些可能还会引起两国的邦交恶化。

        接下来赵顼和赵颜又听苏轼讲解了一下寿宴那天的安排,其它的倒也没什么,不过当赵颜听到耶律洪基的寿宴竟然要一连开三天,除了第一天需要他们给耶律洪基献上礼物外,剩下的两天基本就是吃喝玩乐,甚至可能不会见到耶律洪基,这让他心中忽然一动,也许自已和赵顼可以借这个机会脱身?

      第二百二十四章 请耶律思吃鱼

        太子山脚下是一片广阔的平原,茂盛的草丛和低矮的灌木把这片平原完全的覆盖起来,草丛和灌木丛中生活着兔子、鹿、野猪等各种野物,彼此之间即竞争又和谐的生活在一起,不过今天这些动物们的天敌来了。

        只见本来平静的草原上忽然出现一条黑线,紧接着急促的马蹄传来,无数骑士从远处疾速冲来,嘴里发出怪异的呼喝声,把那些草丛里的猎物吓的惊惶失措,最后只能夺路而逃,可惜它们大部分的逃跑路线都已经被封死,最后只能逃到猎手们设下的包围圈中。

        等到大部分的猎物都被赶到一个方圆两公里的范围内,早已经准备好的耶律洪基等人立刻张弓搭箭,然后对着包围圈里的猎物尽情屠杀,一般来说,只要是箭法不是太差,射死几只猎物根本没有什么问题,后世某个辫子皇帝向人炫耀他一天射死了几百只兔子,其实就是让人把兔子赶到一个小包围圈里,然后歇歇停停的射出几百箭而已。

        明天就是耶律洪基大寿的日子,按照耶律洪基的习惯,在生日的前一天要进行一场围猎,于是就出现了上面的这一幕,参加这场围猎的人非常多,不但有辽国的男女贵族,另外各国的使节也同样都参加了,比如赵顼就骑着马跟在耶律洪基的身边,而且他的箭法也颇为不错,至少射死那些吓的瑟瑟发抖的猎物还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距离这片屠宰场的两三里外的滦河边上,赵颜百无聊赖的坐在河边,嘴里叼着一根长长的草茎,手持着一根钓竿静静的等候着鱼儿上勾。

        赵颜之所以没有参加几里外的围猎,并不是他不想参加,而是因为他的骑术和箭法实在太烂了,平时骑着马慢慢的向前跑还行,但若是让马儿奔跑起来,赵颜绝对会从马背上掉下来,至于射箭就更不用说了,从小到大他就没摸过那东西,让他拉弓倒是没问题,但射箭可就有些困难了,最大的问题就是射出去的箭没有任何准头,所以赵颜若是参加围猎的话,说不定会一箭把耶律洪基给射死,若真是如此的话,绝对会让耶律重元父子高兴死。

        也正是知道自已在骑术和箭法的水平,所以赵颜在围猎开始后不久,就带着周侗等几个护卫来到滦河边上,然后拿出早就准备好的鱼竿开始钓鱼,反正渔猎不分家,说不定自已钓到的鱼比别人打到的猎物还要多。

        不过赵颜显然高看了自已的钓鱼技术,他坐在河岸边将近一个时辰,却还是一条鱼都没有钓到,这让他也有些着急。说起来辽国贵族打猎有个臭毛病,那就是不许携带任何食物,只能吃自已打到的猎物,赵颜虽然很想偷偷带点吃的,但却被赵顼训斥了一顿,因为赵颜的这种做法若是让别人发现的话,绝对会让大宋受到它国的耻笑,所以赵颜若是钓不到鱼的话,那他今天中午就只能挨饿了。

        想到今天自已可能挨饿,赵颜不禁对辽国贵族打猎的臭毛病充满了怨念,不过辽国贵族围猎的规模也并不是一无是处,比如辽国不像大宋那样看重男女之防,所以像这种围猎不但有男人,同样也有许多的贵族女子,这些盛装打扮的女子倒也给围猎增添了几分亮丽的色彩。特别是耶律洪基那二十多个女儿聚在一起,也就是二十多位公主,这种壮观的场面在大宋可是很少看到,因为大宋的皇帝一向都以子嗣稀少著称,别说是二十多个公主了,就算是皇子公主加在一起,也很少有人能够超过二十个。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赵颜的确在那些辽国公主中见到了那位郑国公主耶律思,而且也的确像苏轼说的那样,虽然张仁先才刚刚去世,但耶律思却没有为自已的丈夫戴孝,如此一来那就只有一种解释,那就是耶律思与张仁先已经解除了夫妻关系,至于这其中发生了什么,恐怕只有她自已知道。

        短短几天不见,耶律思好像清减了许多,神情也有些郁郁寡欢,另外赵颜也可以看出来,耶律思在众多公主中的确不受重视,骑着一匹枣红马孤零零的呆在最外围,而且也没其它的姐妹和她说话,再想想她这段时间的遭遇,看起来的确很可怜。

        赵颜脑子里想着耶律思,结果很快他就发现,辽国是个很邪门的地方,竟然想什么来什么,刚开始他听到一阵急促的马蹄声,当他转过头时,刚好看到耶律思骑在枣红马上,一身淡青色的猎装英姿飒爽的向自已这边冲来。

        “咴咴~”随着一声马嘶,耶律思一拉马缰,那匹枣红马十分听话的停在赵颜旁边,周侗等人虽然看到了耶律思只是一个女子,而且也没带什么武器,所以也没有阻拦。

        “公主殿下怎么没有去围猎,竟然跑到这滦河边来了?”赵颜露出一个自认为十分迷人的微笑对耶律问道,其实他现在也十分奇怪,之前他与耶律思也只见过两次,而且每次见面都会被对方狠狠的瞪一眼,可没想到对方现在竟然主动来到他身边,这可就有些奇怪了。

        “小女子对于骑射一向不怎么喜欢,所以就在猎场四处转转,倒是郡王为何不参加围猎,反而坐在河边钓鱼?”耶律思一双妙目上下打量了赵颜几眼道,这也是她第一次认真的打量对方,前两次见到赵颜时,她都只顾着生气了。

        “哈哈,本王倒是很想参加围猎,只可惜箭法太烂,若是皇帝陛下能够下一道旨意,赦免我杀人无罪的话,那本王倒也不介意去射上几箭。”赵颜十分潇洒的道,对于自已不会射箭的事,他也没有丝毫的隐瞒,反而拿出来开玩笑,因为这在他看来这根本不算什么,后世的人百分之九十九都不会射箭,他也不过是其中的一个罢了。

        听到赵颜说的有趣,而且还丝毫不避讳自已的弱点,这让毫无思想准备的耶律思也不禁“扑哧”一声笑出声来。说起来这也是耶律思这几天来第一次露出笑容,不过当她想到自已来找赵颜的目的,当下立刻收住笑声,然后横了赵颜一眼道:“郡王倒真是坦诚,不过在你们宋人看来,男子不会骑射可能还没什么,但是对于我们辽国男儿来说,若是不懂得骑射,那简直就像是废人一般,所以郡王的这些话最好还是不要在外人面前说。”

        耶律思说到最后一句话时,也不禁脸色一红,因为她忽然发现自已说错话了,她不让赵颜在外人面前说,可是对方现在却已经对自已说了,那自已又算什么人?

        幸好赵颜并没有察觉耶律思话中的毛病,或者说他根本没听完耶律思的话,因为就在这时,他只感觉手中的钓竿一沉,甚至差点被挣脱出手,这让赵颜立刻大喜过望,当下开始用力拉着钓竿,结果不一会的功夫,竟然被他拉上来一条七八斤重的大鱼。

        “哈哈,看来连这些鱼也喜欢美女,刚才我在这里坐了将近一个时辰,也没有一条鱼上勾,可是公主现在一来,却一下子就钓上来这么大的鱼!”赵颜这时再次开玩笑道,反正辽国的女子比大宋的女子要大方,当面称赞对方长的漂亮也不会被骂登徒子。

        对于赵颜的夸奖,耶律思再次脸色一红,但很快就收摄心神,刚想把自已来找赵颜的目的讲出来,但这时只见赵颜再次开口道:“看公主的样子,估计今天也没打到什么猎物,刚好这条鱼算是我们一起钓上来的,所以若是公主不嫌弃的话,不如就和本王一起享用这条鱼如何?”

        听到赵颜竟然邀请自已一起吃鱼,而且看他的样子,好像也十分的真诚,这让耶律思也不禁一呆,她长这么大,还是第一次遇到年轻的男子主动邀请自已吃东西,这让她也知道该如何处理,想要拒绝,却又不知道该怎么说出口,想要同意,同样又感觉有些不妥,至于她来找赵颜的目的,却早就被抛到了九宵云外了。

        赵颜根本没等耶律思同意,立刻就让周侗找来木柴升火,然后亲自把钓的鱼处理了一下,找了根干净的树枝叉住,然后放在火堆边慢慢的烤。看到这里,耶律思再也说不出拒绝的话了,最后只好坐在火堆边看着赵颜烤鱼。

        看到耶律思终于坐了下来,赵颜却是心中暗笑,他当然看出来耶律思来找自已肯定是有事情要谈,而且看对方胸有成竹的样子,好像是吃定了自已,这让赵颜心中也更加奇怪,不过他却知道,这时候一定不能让耶律思按照她的思路来说,所以才借着吃鱼打乱了耶律思的计划,将话语权完全掌握在自已手中,这样无论对方有什么依仗,他都可以占据一定的优势。

        “公主殿下,不知你来找我有什么事吗?”赵颜翻看烤鱼,忽然头也不抬的单刀直入问道。果然,这让耶律思感觉有些措手不及,一时间不知道该怎么说自已之前打算好的事情?

      第二百二十五章 欠我半条鱼

        “我……我……”耶律思看着专心烤鱼的赵颜似乎只是随口一问,好像对自已的来意并不怎么感兴趣,这让她不禁感到心中一慌,一时间不知道该怎么开口?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20 11:4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