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北宋闲王》-第33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听到赵颜的话,沈括和苏轼都是一愣,然后同时转头用一种不可思议的表情盯着他。过了好一会儿,沈括这才有些怀疑的开口道:“郡王,床弩虽然笨重了一些,但它的威力极其惊人,无论是野战还是守城,都可以称的上是无上的利器,这样的武器会有什么缺陷?”

        “没错,我大宋对外一直采取守势,正需要床弩这样威力巨大的武器,各个军中都向朝廷伸手索要床弩,而且是越多越好,武库中根本存不住床弩,怎么可能会被别的武器所取代?”苏轼这时也同样不太相信的开口道,这也是他第一次赞同沈括的话。

        “哈哈,既然两位不信,那不如你们跟本王走一趟,现在那种武器就在城外的别院里,虽然还没有完全成功,但是理论上却绝对可行,以两位的聪明才智,只需要见到实物就会发现这东西的好处,到时你们就明白本王刚才的话绝无虚言!”赵颜也是一脸神秘的道,之前他向曹诱索要那架样子货的床弩,为的就是用来做研究,现在除了工匠不过关,其它方面都证实他的想法是绝对可行的。

      第一百零八章 与众不同的“床弩”

        一辆马车穿过繁华的东十字大街和旧曹门街后,终于从拥挤的人群中解脱出来,特别是出了旧曹门后,车夫更是把马车赶的飞快,倒不是马车的主人催的急,而是马车里的两位客人已经三五次的催促,所以车夫也只好使出全身的本领,让马车跑的更快一些,可是这却让两侧跟随的护卫苦不堪言,一个个跟在马车后面死命的跑,累的像死狗似的。

        “行了,跑不动的兄弟都休息一下,反正马上就要到别院了!”赵颜打开车窗向后面那些狂奔的护卫喊了一声,说起来这些护卫也都是死心眼,两条腿的人怎么可能跑的过四条腿的马?更何况赵颜座的还是四匹马拉的郡王车驾,跑起来速度更快。

        “郡王放心,虽然林老大不在,但是我们兄弟也不能丢他的人,弟兄们跟的上!”距离赵颜最近的一个年轻护卫高声喊道,后面的护卫也都是轰然应诺。开口说话这个小子名叫杜七,是林虎以前的老部下,据说曾经从死人堆里把林虎背了出来,同样他也在战场被林虎救过许多次,两人平时虽然打打闹闹,但感情却比亲兄弟还亲,现在林虎不在,他自然也担负起指挥郡王府护卫的重任。

        看到那些护卫的士气如此旺盛,赵颜也只好不再劝说,他倒是想让车夫慢下来,可是马车里的沈括和苏轼都一直在催着赶路,因为他们都在怀疑赵颜之前说的那些话是否真实,更不相信有什么武器可以替代现在使用的床弩,所以这才急着想要亲眼见识一番。

        马车飞奔着穿过上水庄,越过清水河直接来到别院的门前,然后赵颜与苏轼、沈括三人一起下车,至于刚才喊着豪言壮语的杜七等护卫,却是连个人影子都没见到,这倒不怪杜七这些护卫,毕竟人力终有穷时,无论再怎么有决心,人的双腿也绝对跑不过四匹马拉着的马车。

        老福这时刚好在府门前,当看到赵颜的马车周围竟然连一个护卫也没有,刚想骂那些护卫懈怠,但没想到赵颜直接吩咐道:“老福,一会给今天出去的护卫每人赏百文钱,这次我回来的有些急了,倒是辛苦他们了。”

        老福虽然搞不懂是怎么一回事,但却十分恭敬的点头称是,然后送赵颜三人进到府中。沈括和苏轼看到赵颜对自己身边的护卫都如此关心,当下也都是心中惊讶,同时他们也更加怀疑以前对赵颜的传言有误,按照现在赵颜的表现出来看,绝对是一个具有仁爱之心的贤王。

        赵颜带着沈括与苏轼来到前院最东边的一处院子,刚一来到院门前,就听到里面传来“咚咚咣咣”的敲木头声,这让沈括和苏轼都有些奇怪,当他们跟在赵颜后面进到院子里时,却发现这个院子其实是一个干木工活的地方,有一个老匠人带着几个年轻的匠人正在打造东西,其中大部分都是一些普通的木质家具,另外还有一些杂七杂八的东西,有些连沈括和苏轼也不知道是做什么用的。

        “朱宏,先把手里的活放一下,我带人来看那东西了!”赵颜高声冲着那个正在专心干活的老木匠高声喊道。

        这个老头正是之前因水灾逃到他这里的朱宏,那些年轻的木匠也都是朱宏的儿子和女婿,上次肥皂作坊需要做一批工具和模子,所以就让朱宏他们一家动手,后来赵颜看朱宏的手艺不错,刚好府上又缺一个好手艺的木匠,所以他就让老福询问一下对方是否愿意留在府上,平时只负责做一些木工活,而且待遇与管事看平,结果朱宏连想都没想就答应了。

        说起来朱宏虽然是个小有名气的木匠,但说到底也只是一个手艺人,以前也去过不少达官贵人家干活,但动不动就受人白眼呵斥,毕竟手艺人的地位本来就很低,甚至有时候还会被一些贵人府上的管事故意刁难,以至于活干完了,工钱却被那些管事给吞了,而且他也根本不敢去告。

        可以说朱宏活了大半辈子,也受了那些贵人家大半辈子的气,而且也没积累下什么家产,一场大水就逼着他不得不逃难。现在郡王竟然看中他的手艺,要让他留在府上,而且还一下子提升到管事一级,日后出去一说,那也是郡王府的大管事,这样的身份可比以前那些欺负他的管事要威风多了。

        另外郡王府的待遇也很好,最重要的是旱涝保收,甚至赵颜还亲口许诺,他们在闲暇时可以接一些私活,收入只需要上缴给王府两成就行了,剩下的都是他们的,这可比他们以前给那些贵人家管事的孝敬少多了,所以朱宏连想都没想就同意留在王府,赵颜他们来的这个院子就是朱宏他们平时干活的地方。

        听到赵颜的话,朱宏立刻高兴的跑过来道:“郡王您可是有些日子没来了,那东西还在后院,只是我和几个儿子女婿无能,对最后一步也是束手无策,实在有负郡王所托。”

        说到最后几句时,朱宏脸上也露出几分愧疚的神色,不过赵颜却是笑着开解道:“朱宏你就不要自责了,当初也是本王考虑不周,那东西的最后一步已经不是你们这些木匠能够胜任的了,所以才迟迟没能做成,不过没有关系,从今天开始,你们就不必再管这件事了,自然有专门的人来完成那最后一步。”

        听到赵颜的话,朱宏脸上终于露出几分轻松的神色,他只是个木匠,对于木匠活之外的事情真的是有心无力,现在郡王殿下能够请专门的人来负责这件事,他也终于可以把这件事放在脑后了。只是赵颜身边的沈括与苏轼听到他们两人的对话,却都是更加摸不着头脑,搞不清楚两人究竟在谈些什么?

        当下朱宏带着赵颜他们穿过遍地都是木头屑的前院,然后来到后面的一重院落,只见这里虽然没有前院大,但也不算小,而且地面上十分干净,除了靠近东边的墙那边有一个棚子,棚子下面有一个盖着白布的大家伙外,其它地方都是空荡荡的。

        只见朱宏径直走到东边的那个棚子里,然后伸手把那个大家伙上面的白布一把扯掉,结果刚才还在猜测白布下面是什么的苏轼和沈括都是震惊无比,看向赵颜的目光中也带上几分警惕,因为他们看到白布下面竟然是一具十分完整的床弩。

        大宋对于武器的管理十分严格,甚至对私人持有刀具的尺寸都有详细的规定,至于【创建和谐家园】更是军队的制式装备,绝对不允许私人持有,更别说是杀伤力惊人的床弩了。虽然赵颜是郡王,但若是私自持有床弩这样的武器,他的身份非但帮不了他,反而还会被人怀疑他心怀不轨,所以苏轼与沈括在赵颜的别院里见到这具床弩时,才会如此的震惊,甚至他们已经怀疑赵颜藏着床弩是不是要准备造反了?

        不过赵颜却是微微一笑对沈括两人道:“两位请看,这就是我设计的新武器,若是能够成功,就算无法完全取代床弩,但是造价却比床弩要低的多,而且建造周期也要短的多!”

        听到赵颜的话,沈括和苏轼都是一愣,其中苏轼第一个有些不解地问道:“郡王,这个不就是床弩吗?”

        “咦?不对,这个武器虽然和床弩很像,但是在关键地方却有些不同!”沈括不愧是历史上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具有无比敏锐的观察力,短短片刻就已经发现眼前这具“床弩”其实与真正的床弩有不少差别,最关键的就是弩臂的不同。

        床弩的弩臂其实就是放大的弓臂,有时一张弓臂提供的弹力不足时,就会在上面多加几张弓臂,比如最有名的就是三弓床弩。但是沈括他们面前的这张床弩的弩臂却完全不同,它的弩臂并不是放大的弓臂,而是两根十分坚固的硬木,看起来并没有什么弹性,而在弩臂的根部,则是两个十分特殊的装备,看起来像两个木匣子,也不知道里面是什么东西?

        “郡王,这台床弩空有其形,但是最为关键的弩臂却用了两根硬木来取代,这样的东西恐怕根本不可能把弩箭射出去吧?”苏轼这时终于也发现了这台床弩的不同,不过说到底他也只是个读书人,以前也没怎么接触过兵器,所有兵器知识也都是这段时间恶补的,所以并没有太过在意这台床弩的特殊。

        相比之下,沈括就显得专业多了,只见他走到一侧的弩臂旁边,然后用力的推了一下,结果发现弩臂虽然很难推动,但弩臂的根部却有一股弹力,这让他也是一愣,弩臂有弹力,也就说明这台床弩应该可以把弩箭射出去,可是这股弹力却不是来自于弩臂本身,而是来自于弩臂根部的两个木匣子里,这让他对匣子里的结构也更加的好奇。

        看到沈括的样子,赵颜也是满意的点了点头,当下拍了拍手笑道:“好了,我们还是先试一试这台新武器的威力,然后再由两位做出评判!”

      第一百零九章 扭力弹簧

        听到赵颜要试射一下眼前这架奇异的床弩,急于看到效果的沈括立刻开口道:“好,我去把外面的人叫来,试一试这架床弩的威力!”

        宋朝的床弩威力很大,一般小型的单弓床弩也需要五到七人操作,最大型的八牛弩更是需要百人一起操作,之所以需要这么多人,是因为床弩的威力越大,就需要越多的人把弩臂拉开,另外还有专门的瞄准和发射人员,现在后院只有赵颜他们四人,但却是一个老头两个文弱书生,至于赵颜更是一个十几岁的少年,根本拉不开床弩,所以沈括才会说去叫人。

        “不必了,我一个人就可以拉开!”赵颜却是笑着阻止了沈括道。

        “这……这怎么可能?”沈括听到这里再次一脸震惊的道,刚才他已经试了一下弩臂的力度,那种力度绝对不比真正的床弩差,最少也需要五个壮汉才能拉开,而且赵颜怎么看也不像是那种天生神力的人。至于苏轼则直接认为赵颜在说笑话,一个人可以拉开的那不【创建和谐家园】弩,而是应该叫弓才对。

        不过接下来赵颜却真的走到床弩边,然后从最后端的绞盘那里拉出几根绳子,眼尖的沈括发现这些绳子被几个滑轮组合在一起,这让他是一愣,隐约间好像明白了什么。

        只见赵颜把最前端的那个绳子挂上一个特殊的铁质机括,机括两侧都有锯齿状的钩子,然后把机括放在箭槽上,这时沈括才发现,在箭槽两侧同样有锯齿状的铁板,可以与机括两侧的锯齿相咬合。看到这里沈括立刻明白过来,这两个咬合的锯齿可以让床弩开弓时不必一气呵成,而且还可以调整弩臂的张开力度,调整射程的大小,这样的设计虽然简单,但却可以让士兵操作床弩时节省体力,绝对是一个了不起的发明。

        另外沈括还发现,这架床弩上面的弩机竟然被去掉了,赵颜直接把弓弦扣在那个铁质机括的上面,做好了这些准备后,赵颜立刻转动绞盘把绳子收紧,这时只见那几个滑轮也被绳子拉了起来,随着赵颜转动绞盘,两侧看似十分沉重的弩臂竟然发出“吱呀呀”的声响,然后缓缓的被拉开了。

        “哈哈~我明白了,这几个没有固定的滑轮可以让一个人发挥出数倍的力量,所以郡王才能十分轻松的把这架床弩拉开!”这时沈括忽然大笑着道,滑轮这东西出现的历史很早,中国在汉代就已经有人在应用,墨经中也有对滑轮的论述,只是说的十分笼统,并没有数据来解说,这也符合古代中国人比较模糊的科学观念。

        看到沈括高兴的样子,苏轼却还是满头雾水,这时赵颜则是笑着开口道:“沈判监果然博学,这些没有固定的滑轮被称为动滑轮,一个动滑轮可以让人发挥出平时两倍的力量,现在我把三个动滑轮组合起来,可以让一个人发挥出八倍的力量,所以别看我的力量不大,但是依然可以十分轻松的把弩臂拉开!”

        就在赵颜说话的时候,老木匠朱宏拿来了一根弩箭放在箭槽里,沈括立刻自奋勇的上前瞄准,院子的另一头有一个巨大的草靶,等到沈括调整好床弩的角度后,赵颜手持木锤在那个铁质机括上重重一砸,弓弦立刻被放开,在巨大的力量带动下,箭槽里的弩箭如闪电般射出,然后“呯”的一声巨响,重重的射在距离草靶一丈开外的围墙上。

        “这……这床弩的精确度也差的太多了吧?”沈括再次目瞪口呆的道。

        本来沈括看到赵颜设计的这种床弩上有如此多精巧的结构,心中也对这种床弩充满了信心,可是射击的效果却让他有些失望,力度是有了,但是精确度却是差的太远了,要知道那个靶子也不过在二十步开外,却偏离了目标一丈多远,而床弩的最大射程甚至可以达到三百步,按照这个射程来算,这种床弩已经不是偏差了,而是根本没有方向性,虽然床弩本身的准确性也不是很高,但至少大概的方向还是没有问题的。

        相比之下,苏轼则是更加的震惊,他没想到这架用两根硬木代替弩臂的床弩竟然真的能够射出弩箭,虽然准确性差了些,但是力度绝对不比真正的床弩差,那根长矛般的弩箭现在正颤巍巍的扎在青砖垒成的墙上,这让他无论如何也想不明白其中的道理。

        看到沈括两人震惊的表情,赵颜则是双手一摊道:“两位看到这种新武器的缺点了吧,这东西威力并不比床弩差,但精确度方面却有着巨大的缺陷,现在我手中没有这方面的工匠,所以只能研究到这一步了,剩下的就要看你们能不能找出专门的工匠继续研究了。”

        “郡王,那两根硬木根部的木匣子里到底是什么,这种新床弩的弩臂弹性应该就来自于里面,只是我想不明白,到底是什么才能提供如此大的弹性?”沈括十分急切的问道,他虽然对这种武器的精确性有些失望,但是对于匣子里的东西却依然兴趣不减。

        听到沈括的话,苏轼这才醒悟过来,当下也来到弩臂那里研究起那两个木匣子,可惜他对这种机巧之物实在不怎么专长,沈括都搞不明白的事情,他也就更别想搞明白了,其实在赵颜看来,苏轼就是一个文科生,而沈括则是一个理科生,两人的思维与才能完全不同。

        那两个木匣子并没有什么特别的,里面的东西才是这具床弩的关键,所以赵颜让朱宏把两个匣子去掉,结果这时沈括和苏轼才看到,原来匣子里面是一个铁铸的部位,将两束很粗的皮革、牛筋似的东西紧紧固定,充当弩臂的硬木就插在这两束皮革和牛筋中,这东西其实就是一个扭力弹簧,虽然看起来简单,但却可以提供强大的动力。

        “原来如此,我明白了,没想到两束不起眼的皮革和牛筋,竟然可以发挥出如此大的力量!”沈括不愧是古代中国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之一,一眼就看出了这个扭力弹簧的原理,其实这也不奇怪,有些古代农具上也会用到这种扭力原理来紧固,只是却从来没有人想过将这种原理应用到武器上。

        苏轼虽然不像沈括那么专业,但也不是笨人,看到扭力弹簧时也很快明白了它的原理,而且同样也感到不可思议,他做梦都没有想到,赵颜竟然可以用这么简单的东西提供那么大的力量,比之真正的床弩也是毫不逊色。

        “两位,这东西我称之为扭力弹簧,只要应用得当,可以提供不比真正的弩臂差的动力,只是朱宏他们是木匠,对皮革和牛筋之类的东西了解不多,做出来的扭力弹簧看起来都没有问题,但却很难找到两个弹力差不多的弹簧,这也使得两个弩臂力量不均,如此一来,射出的弩箭自然也就没有了准头。”赵颜这时再次开口介绍道。

        当初他在曹诱那里看到这具没有弩臂的床弩时,就想到了用扭力弹簧代替弩臂的办法,这种做法在西方历史上也出现过,那就是曾经被希腊人大规模装备过的弩炮,不过赵颜这个床弩却没有完全照抄弩炮,而是仅仅将床弩造价昂贵的弩臂变成了扭力弹簧,然后又将弩炮上一些优秀的设计加了上去,又自己进行了一些改进,终于变成眼前这个床弩与弩炮的结合体武器。

        “扭力弹簧,这个名字不错,军器监中有专门的皮革工匠、筋角工匠,另外还有制造弓弦的捶丝工匠,这些人对皮革、兽筋和坚韧的丝线十分熟悉,相信只要给他们一段时间,就可以制作出力量平均的扭力弹簧!”沈括听到这里也十分振奋的道。

        “弩臂的造价昂贵,耗费的时间又长,所以才限制了床弩的产量,可若是使用这种扭力弹簧,却仅仅需要一些皮革、兽筋和丝线,这些东西都不是很贵,如此一来,原来那些造价昂贵的床弩也就会被慢慢的淘汰,同时也能生产更多的床弩装备军队,大大提高我们大宋军队的战力!”苏轼这时也是喃喃自语道,说到最后之时,脸上也露出几分兴奋之色,作为一个有爱国心的宋人,他无时无刻都在对大军武力方面的软弱感到痛心,虽然一种武器的出现并不能彻底的扭转现状,但总比以前要好一些。

        “郡王,请允许下官把这具床弩送到军器监,然后组织工匠连夜钻研,一定会在最短的时间内解决扭力不均的问题!”这时沈括郑重的向赵颜行了一礼道,他现在已经对赵颜这位郡王是五体投地,光是从眼前这具新床弩上面,就已经让他受益匪浅。

        看到沈括兴奋的样子,赵颜却是犹豫了一下后终于还是开口道:“沈判监,这架床弩你带走自然没有问题,只是当初我设计这架床弩时,还有另外一个作用,需要向你们事先说明一下,以方便你们接下来的研究与制造。”

      第一百一十章 取巧的火炮

        赵颜说到自己当初设计这架床弩的第二功能时,示意老工匠朱宏离开,因为接下来的话会涉及到军器监的机密,对此朱宏也有自知之明,当下出了后院并且亲自在门前把守,免得被人偷听到郡王与两位官老爷的谈话。

        “沈判监,想必你和苏判丞都知道,火药署本来并不能单独作为一署,不过却因为本王多次向官家建议,这才将火药署从【创建和谐家园】署中分离了出来。”赵颜这时话锋一转,忽然提到了军器监中的火药署。

        “原来如此,当初我也在奇怪,火药署新生产的手雷虽然威力惊人,但工匠的人数和规模都不足以单独立署,没想到竟然是郡王的建议。”苏轼这时也开口道,虽然刚才他的表现比沈括要差许多,但苏轼对此倒不是很在意,毕竟这些本来就不是他所擅长的。

        “不错,当初我之所以建议火药署单独列为一署,那是因为日后火药武器必将大行于世,甚至改变现在的战争形势,其中手雷仅仅只是一种最简单的火药武器,而接下来我要说的,却是一种足以决定战争胜负的武器!”赵颜这时十分郑重的道。

        “决定战争胜负的武器!”虽然沈括和苏轼今天已经震惊了多次,但是听到赵颜的这句话,还是禁不住再次被震了一下,在他们的观念中,武器虽然对一场战争十分重要,但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因素还是人,有些军队装备虽然差,但只要士气高昂悍不畏死,也可以打败一支装备精良的军队,所以他们并不认为有什么武器可以决定战争的胜负。

        赵颜虽然不是一个唯武器论者,但是在见识到后世各种各样威力强绝的武器后,他也不得不承认,当热武器开始出现在战场上时,士兵个人勇武在战场上已经慢慢的不再重要,战场的主角变成了士兵手中武器之间的较量,只有当双方的武器相差不是很大时,士兵的勇武才会发挥出决定性的作用,而他现在要说的,就是一种超越这个时代的武器。

        想到这里,赵颜长吸了口气,然后看了看周围,确定不会有偷听后,这才开口道:“火药署现在只生产一种武器,那就是手雷,不过若是把手雷做的再大一点,然后将我们眼前这种床弩改造一下,把弓弦中间变成一个兜子,然后把那种大号的手雷射到敌人的军队里,落地后再爆炸,那种效果你们可以想像一下,将是如何的惊人!”

        自从上次赵曙希望他把火炮和火枪发明出来后,赵颜也一直在想着这件事,只是火炮和火枪对钢铁的质量和工艺要求太高,而且就算是把原始的前装火炮和火枪发明出来,威力也十分有限,比如火炮只能发射杀伤力有限的实心弹,火枪的射程和射速可能还比不过弓箭。

        也正是在这种情况下,赵颜终于想到一个取巧的办法,那就是把现在大宋的条件利用起来,首先最原始的开花弹其实就是一个放大的手雷,只要计算好引线的燃烧时间和射程,就可以让炮弹在落地时爆炸,至于把炮弹发射出去的办法,那就更简单了,比如可以用投石机,只是这东西太过笨重,于是赵颜又想到了床弩,床弩的造价又太贵,所以他就想到了扭力弹簧,将成本大大的降低下来,解决这个问题后,开花弹也就可以运用到真正的战场上了。

        沈括和苏轼身为军器监中两个职位最高的官员,自然都亲眼见到过手雷的威力,当他们听到赵颜要把手雷放大,然后再射到敌人的军队中时,脑海中立刻出现一片残肢乱飞的景象,甚至他们更加兴奋的想到,火药如雷霆般的轰鸣声和硝烟的味道都会让马匹产生慌乱,所以当这种武器应用到战场上时,应该会对西夏和辽国的骑兵产生巨大的威胁,这对于主要由步兵组成的大宋军队来说,绝对是一个天大的好消息。

        “郡王的想法真是让下官佩服无比,明明我们军器监中有床弩也有手雷,可是军器监包括下官在内的一万多人,却没有一个人想到这一点,实在是让我等感到惭愧!”沈括这时表情真诚的向赵颜行了一礼道,虽然他才刚刚认识赵颜不到一天,但却已经被赵颜所表现出来的才华所折服。

        苏轼也同样对赵颜表现出来的才华感到佩服,当下也是行了一礼道:“郡王的想法实在让苏某是大开眼界,敢想前人所不敢想,而且这种想法也完全可行,等到这种武器应用到战场上之时,就是我大宋军威大振之日!”

        能够让两个历史名人如此夸奖,赵颜也感觉全身有些轻飘飘的,当下急忙自谦了几句,然后叮嘱他们对这件事千万要保密,等到将他设计的新床弩和炮弹都制造出来后,再向朝廷禀报这件事也不迟,到时可以把赵曙和韩琦等人都找来演示一下,相信他们这些人看到武器的效果后,自然会知道如何运用。

        对于赵颜的叮嘱,沈括与苏轼也都是深表赞同,毕竟东西再好,也要造出来才行,特别是像武器这样的东西,必须要让人见到真正的效果,否则光靠一张嘴来说,恐怕根本没有人会相信。

        接下来赵颜又让人去准备马车,朱宏带着几个儿子和女婿把床弩拆开装到车上,然后送到军器监,其中朱宏因为参与了这架新床弩的设计,所以暂时被沈括从赵颜这里借走了,等到他把制造这种新床弩的步骤都教给军器监里的工匠后,自然会放他回来。

        看着运送床弩的马车离开后,沈括与苏轼也立刻向赵颜告辞,他们都打算回去后尽快的把赵颜的设想给实现出来,今天的时间虽然不早了,但至少可以做一些前期的准备,甚至把需要的人手列出来。

        赵颜本想和沈括聊一聊数理化,和苏轼交流一下美食心得,但是看到他们心急着回去的样子,他也知道今天这两人肯定没有闲谈的心情,所以他也没有再挽留,而是亲自把他们送出府门,甚至还送过了清水河。

        就在赵颜三人站在桥边话别之时,远处在菜地干活的庄头王七看到赵颜时,立刻十分兴奋的放下锄头,拿起旁边的柴刀把菜地里长势旺盛的大白菜砍下两颗,然后兴冲冲的来到路边等候,现在的大白菜已经长的差不多了,就等着第一次下霜时把白菜收回去就行了。

        王七看着这些大白菜一天天长大,心情也是越来越好,先不说郡王说过的大白菜可以储藏到冬天的事是不是真的,就算不是真的,以这些大白菜的产量来看,他们也绝对亏不了,再加上又没有其它的菜农种大白菜,所以肯定可以卖个好价钱,也正是因为如此,所以王七今天看到赵颜时,就砍了两颗白菜来到路边,打算等赵颜送走了客人再送过去,让郡王先品尝一下。

        “咦,这不是大菘菜吗?”苏轼与赵颜告别之后,正打算与沈括一起登上马车,无意扫过路边站立的王七之时,竟然发现对方手中抱着两颗让他无比熟悉的蔬菜,这让他也是一阵惊喜,上车的动作也停了下来。

        “真的是大菘菜,自从来到京城后,这还是我第一次见到这种菜。”这时沈括也看到了王七手中的大白菜,当下禁不住开口道,他是杭州钱塘人,苏轼是四川人,两人老家那里都种植白菜,以前也经常吃,只是来到东京后却再也没见过这种菜,现在猛然见到,自然都感到有些新奇和亲切。

        赵颜这时也想起来苏轼和沈括都是南方人,当下上前笑道:“两位离家在外为官,想必也很长时间没有品尝过家乡的风味,这些大白菜都是本王让人种的,不如两位现在就带回去一些,也好让家人品尝一下!”

        “即如此,那可多谢郡王了,说来下官也有四五年没有吃过家乡菜了!”苏轼是个豪爽的性子,而且区区几颗大白菜,也根本不值得推辞,立刻就十分高兴的收下道。看到苏轼收下,沈括也不好推辞,所以也向赵颜道谢收了下来。

        当下赵颜让王七又多砍了几颗白菜送过来放在马车上,这才目送着两人马车离开,至于接下来关于新床弩的设计与制造,赵颜是不打算再管了,只要等着完成后自己去看效果就行了,反正有沈括这个古代最伟大的科学家在,肯定不会让他失望的。

        想到这里,赵颜的心情大好,有了新床弩的设计,他也总算对的起赵曙的嘱托了,这也能够让他心安理得的休息一段时间。当下赵颜亲自下到菜地砍了两颗最大的白菜,双手托着一边回府一边悠闲的哼着小曲,同时心中琢磨着该用白菜做几个风味特别的菜,也好让两个姐姐和曹颖都品尝一下这种蔬菜的味道。不过就在赵颜刚一回府,就遇到一件让他十分为难的事。

      第一百一十一章 宝安公主要回家

        “什么,二姐要走?”赵颜听到觅雪跑来禀报的这个消息,立刻扔下白菜跑回了内宅,结果刚好看到曹颖和寿康公主正在苦苦的劝说着宝安公主,可是无论她们说什么,安定公主都是一脸坚定的摇了摇头,看样子她这次是下定决心要走了。

        自从宝安公主来到赵颜的别院后,身体恢复的极快,现在已经和寿康公主一样能跑能跳了,只是自从她的身体恢复后,宝安公主就几次提出想要回去,毕竟她和寿康公主不一样,身为已经出嫁的女子,哪怕她是公主,也不可能长时间的不回夫家。

        赵颜和寿康公主自然不会让宝安公主离开,每次都找各种理由让宝安公主不得不留下来,可是时间一长,宝安公主也慢慢的察觉到有些不对劲,这几次表示要回去的态度也越来越坚决,看来这次恐怕很难再拖下去了。

        “二姐,怎么我刚回来你就要回去,是不是觉得在我这里住的不舒服?”赵颜笑嘻嘻的进到大厅里道,寿康公主和曹颖看到他进来,也都是暗暗松了口气,宝安公主最疼赵颜这个弟弟,别人可能劝不住她,但赵颜应该可以。

        “三哥儿,我都出来这么长时间了,家里还有许多的事情要处理,母亲的身体也不太好,现在天气凉了,更需要有人在旁边照顾,所以我实在不能在这里再住下去了。”宝安公主性子柔弱,很少会拒绝别人的请求,但是这次她实在挂心家中的事情,所以才下定决心要回去。

        经过这段时间的相处,赵颜也摸清了宝安公主的性格,看到她脸上少有的露出的坚定神色,他也不禁暗叹一声,看来自己说什么也无法改变自己这位姐姐的决定了。

        “二姐,既然你决定要回去,那我也不拦着你了。”听到赵颜的话,寿康公主和曹颖的脸色都是一变,刚想说些什么,但却被赵颜用眼神制止道,“不过今天都这么晚了,等你收拾好东西,恐怕城门也快关了,另外之前我让人种的大白菜也可以食用了,刚才我还带回来两颗准备让你和三姐尝尝鲜,所以不如你就在这里再住一晚,明天早上再回去如何?”

        听到赵颜没有再拦着自己回家,宝安公主也稍稍的放下心来,再听到他后面的话,也不好再拒绝,于是最后终于点了点头道:“好吧,那我就再住一晚,明天早上就回去!”

        看到宝安公主终于同意再住一晚,赵颜也十分高兴,当下让寿康公主和曹颖陪着她聊天,他自己则亲自去了厨房教厨娘做菜,对于赵颜这种有失身份的作法,整个王府里的人都已经习惯了,甚至连宝安公主和寿康公主在管了几次看到没有效果后,也都不再管了,反正自己这个弟弟本来就喜欢胡闹,再多一个喜欢下厨的名声也没什么,另外赵颜让人做的菜也的确十分美味,让两位公主也是爱不释手。

        前世时赵颜对白菜并不怎么感冒,这主要是因为小时候吃多了,每到冬天之时,几乎每顿都有白菜,结果就吃饬了,不过他虽然不喜欢白菜,但对于白菜的做法却知道很多,毕竟白菜在这东西在后世实在太多了,哪怕不刻意去学,也会知道一些白菜的做法,比如家常做的醋溜白菜、白菜豆腐汤等,另外还有豪华一些的开水白菜、佛手菜等等,可以说光是靠着几颗白菜,赵颜就能搞出一桌十分丰盛的菜肴来。

        晚饭时一家人坐在一起,赵颜与曹颖紧挨着,对面坐着寿康公主和宝安公主,只见赵颜指着最中间那个看起来平淡无奇的开水白菜道:“二姐、三姐,你们快尝尝这道开水白菜,味道之鲜美绝对超乎你们的想像。”

        开水白菜后世的一道传统名菜,表面看起来十分普通,只见清澈的汤水里浸泡着几片白菜,好像真的像它的名字一样,就是用白开水泡的白菜,不过闻起来却是鲜香扑鼻,让人是胃口大开。

        当下寿康公主和宝安公主也对这道菜颇感惊异,当下挟了一块白菜放入口中,结果发现这道开水白菜的确像赵颜说的那样,鲜美之味无法言表,这让两人都是赞不绝口。接下来赵颜又介绍了其它的几道菜,虽然这些都是白菜做的,但是味道却各不相同,这也使得宝安公主和寿康公主胃口大开,特别是宝安公主想到明天就要回家了,心情也颇为舒畅,更是多吃了一些。

        不过相比之下,曹颖却吃的很少,而且每次都是赵颜介绍过一道菜,发现里面没有用到荤腥的食材时,这才开始下箸,至于那些荤菜却是连动都不动。细心的宝安公主看到这里,当下关心的道:“颖儿妹妹,你与三哥儿都成婚这么长时间了,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有孩子,怎么能一直吃素呢?”

        听到宝安公主提到婚后生子的事情,曹颖也不禁脸色一红,接着笑道:“多谢二姐关心,我的身体一向很好,吃什么都无所谓的!”

        “嘻嘻,这倒是,三哥儿前段时间身体没有恢复,自然不能同房,不过现在已经没事了,你们两个要努力一点,我还等着抱我的亲侄儿呢!”寿康公主这时也半开玩笑的提醒道,她在赵颜这里住了这么长时间,也知道赵颜和曹颖一直分房睡的事,只是这件事她也不好直接说,所以才借着这个机会提醒一下他们。

        “嘿嘿,三姐你就别说我们了,还是好好的想想你自己吧,就算是按照你们那个晚婚社的宗旨,三姐你也到了成婚的年龄了,虽然现在有太后护着您,但您也不能一直不成亲啊?”赵颜暂时不想把话题引到自己和曹颖身上,当下笑着对寿康公主道。

        “这倒是,三姐儿你也该为自己的事考虑一下了,否则再不成婚的话,恐怕就真的成嫁不出去的老姑娘了!”宝安公主听到赵颜的话,果然转移了注意力,转而关心起自己的孪生妹妹来。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13 14:2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