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北宋小官人的幸福生活》-第16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众人听得头昏眼花,都没听清他在说些什么,但心底里却对宋少卿在此道上的研究五体投地的佩服,难为他居然记得这么多的工序,显然是对美食之道浸淫艰深之故。

        苏锦笑道:“羊舌签这名字不太好听,既然摆盘呈莲花状,我看莫若叫‘舌绽莲花’来的雅致。”

        众人轰然叫好,晏碧云笑道:“这便在菜谱上改名字,今后《和丰楼》的羊舌签均叫‘舌绽莲花’了。”

        是金子总要发光,苏锦反应迅速的改了一道菜名,在宋少卿风头出尽之际,不失时机的散发光芒,晏碧云的心中忽然升起一种没来由的欣喜。

      第三十五章 不欢而散

        不知不觉中,初次见面的生疏感尽去,都是岁数不大的年轻人,相互之间倒也没什么拘束。

        几杯酒下肚,宋少卿谈及正题。

        “苏公子,昨日和内人驻足苏家彩台,曾听到新词一首,顿时惊为神作,唱曲的歌女言道,此词乃苏公子所做,故而心生敬仰之意,昨日午后内人前来拜访晏小姐谈及此事,不料晏小姐和你倒是熟人,所以冒昧的请你前来一会,兆廷兄本和我是应天书院同窗好友,拜读大作后便一起来访,今日会聚于此,实乃盛事也。”

        苏锦听他酸溜溜的一番掉文,这才明白,原来是自己的词作起了作用;这才合乎逻辑,否则像这宋铨的派头,定是京城中极有来头之人,而李重则是庐州文艺界的偶像级人物,跟自己这个商贾毫无交集;商贾在宋代地位并不高,巴巴的来约见自己只能是因为自己盗版的词作吸引了他们的眼球。

        “涂鸦之作,难登大雅之堂,在下只是不想自家的商业活动太过枯燥,故而随便做了一首新词,娱乐大众而已。”苏锦大言不惭的道。

        “另外,纠正宋兄一处谬误,那唱词之人可不是什么歌女,乃是我府中聘请的两位画师,清白人家出身,我都敬她们三分呢。”

        “哎呀,在下失礼了,苏公子恕罪则个。”宋铨急忙拱手道歉,将清白女子说成歌女乃是极大的侮辱,虽然十之【创建和谐家园】那两位是苏锦房中禁脔,但既然人家郑重提起,这个面子还是要给的。

        谈及诗词正是李重的兴趣所在,他浓眉一挑问道:“苏公子才情高旷,这一首《一剪梅》可谓朴实中见风华,特别是最后两句更是教人叹服。”

        说罢摇头哦咏道:“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又上心头……”那摸样显然是爱极了这首词。

        众人见他样子,偷偷的发笑,忽见李重睁眼问道:“恕在下唐突,请问苏公子今年贵庚几何?”

        苏锦不知道他为何有此一问,隐隐感觉是个陷阱,但问及年纪又不是什么忌讳的话题,当下老老实实的道:“在下十六。”

        “恩,正是好年华,再请问苏公子可曾婚配?”

        “未曾……家业未兴何以家为?”苏锦不伦不类的一番言语听得众人一阵恶寒。

        “那么苏公子可曾有过心仪的女子,或者经历过一段刻骨铭心之情呢?”李重越问越不像话,连宋少卿都看不下去,更别谈两位女子了。

        苏锦心道:“这李重想要干什么?莫非家里有个妹子要许配于我么?”见他问的无礼,心里接着怒骂一句道:“你妹的,欺负人么?”

        但嘴上回答道:“在下年幼,还是白纸一张。”这话说出口不但自己脸红,连晏碧云也替他脸红了。

        “如果我没有理解错的话,苏公子这首词的大意是借一名女子之口倾诉离别之情,苏公子年方十六,适才又自承并无婚配或心仪女子,也并未有刻骨铭心之恋情,却是如何将这男女之情写的如此旖旎动人呢?”李重终于抛出了重磅炸弹,前面一番铺垫均是为了此刻对这首词的疑问。

        众人面色大变,李重言下之意隐隐有不信苏锦能作出这首词的意思,没明说苏锦是抄袭而来,但意思也差不多了;当然说的话不能那么直白,若是直接指出,那便是一种【创建和谐家园】裸的侮辱,如果对方是一名文人,就凭这句话两人便能成为一生的死敌。

        众人在怪罪李重唐突之际,也隐隐觉得他说的有道理,晏碧云有些心疼的看着苏锦,对于这一问,她爱莫能助,其实她也很想知道苏锦是否是沽名钓誉之徒;众人的眼光都看向苏锦,看他有何反应。

        苏锦虽早知有个陷阱等着自己踩,却不料这个陷阱是自己给自己挖下的,也难怪别人怀疑,一剪梅完全是已婚的李易安思恋丈夫的词作,那种情感真挚磊落,要说是个十六岁的少年所作,谁也不信。

        眼见着众人看着自己等待回答,心中悲愤的想:“难道自己便要交代在这了么?”

        众人见他踌躇不答,以为被李重戳穿诡计,几人的眼里渐有讥讽不屑之色,晏碧云有些后悔将苏锦力邀来此宴饮,这么一来叫这位小官人今后如何抬得起头来呢。

        苏锦缓缓起身,冲着晏碧云抱拳施礼道:“晏东家,借纸笔一用。”

        晏碧云不知道苏锦何意,但还是吩咐使女拿来纸笔送来厅中,苏锦道声谢,将面前杯中酒一饮而尽,喷着酒气来到案几边提笔看着厅外大好景色半晌,遂蘸墨写道:

        似花还似非花,

        也无人惜从教坠。

        抛家傍路,

        思量却是,

        无情有思。

        萦损柔肠,

        困酣娇眼,

        欲开还闭。

        梦随风万里,

        寻郎去处,

        又还被、

        莺呼起。

        不恨此花飞尽,

        恨西园、

        落红难缀。

        晓来雨过,

        遗踪何,

        一池萍碎。

        春色三分,

        二分尘土,

        一分流水。

        细看来,

        不是杨花,

        点点是离人泪。

        落款处署名:庐州苏锦偶得《水龙吟》一曲,借以咏杨花之姿,并答庐州李兆廷之疑,需知人之情感相通,见叶落而悲秋,见花残而伤春,何需经历万千,有心之人无需经历亦可感同身受。

        写罢掷笔拱手道:“多谢诸位盛情款待,苏锦家中俗务颇多不能久待,还请见谅,这便告辞。”

        说罢在众人惊呀的眼神中疾步出门而去,晏碧云娇呼:“苏公子留步,用了饭食再走。”却见苏锦头也不回分花拂柳而去。

        几人怅然若失,在看这首《水龙吟》写的柔肠百结,千转万回,将一种莫名的愁绪写到了极致,若非亲眼见苏锦当面写就,打死他们也不敢相信这首词竟然出自十六岁的苏锦之手。

        “兆廷兄,这一回您是过分了点,苏公子才情旷古烁今,您这番怀疑,可是伤了他的心了。”宋少卿叹息道。

        李重玩味着词句如痴如醉,听到宋铨之语方才如梦初醒,连声自责,于是央求晏碧云作为中间说客,请苏锦另抽时间,自己当面赔罪。

        晏碧云见李重也是个实在人,确实不是故意而为之,双方结下芥蒂也非自己所愿,于是便硬着头皮答应下来。

        其实晏碧云心里也没有底,这一次或许苏锦会认为自己和他们一伙,特意将他邀来羞辱于他,或许会连自己一起恼上,是否会买自己的帐也未可知呢。

        想到此处,晏碧云心头一阵烦闷,忽然间她发觉自己完全变了样子,以前何曾对任何男子假以颜色,但对着苏锦自己完全处于劣势之中,这一发现让晏碧云心里又惊又喜、又甜又苦。

      第三十六章 婢女也疯狂

        苏锦很快就把这件事给忘了,本来自己就是盗版他人的诗词,李重其实眼光很锐利,一眼就看出来里边有问题;只是苏锦的身份太逆天,即便不信也找不出不信的理由。

        而苏锦也不想在这上面多过纠缠,难道还要留下来跟她们赌咒发誓装模作样的探讨一番不成?

        四天后,苏记的T台秀完美收官,庐州城的商家们都偃旗息鼓似乎并没有什么其他反应,既没有再来闹事,也不见暗地里使坏水,这倒教苏锦有些感觉空落落的不舒服,难道这大宋社会当真这般和谐不成?

        但苏锦顾不上这些,成衣铺赵大掌柜已经招来了十几名裁缝【创建和谐家园】傅和不少学徒,而布庄旁边的门脸也租下来紧张的装修改造一番,过不了两三天就要开业,里边的仓库已经和布庄打通一起,只待将腾空的屋子铺上干松木板,再制作十数排货架等待张大掌柜进货归来。

        成衣铺内的衣衫也陆陆续续的完成了几十件,小学徒们满城穿梭送衣收钱忙的不亦乐乎,穿上新衣服的百姓们迈着方步在城中穿梭,神色中一种睥睨天下之势,传言说很多人因为穿着欢喜,睡觉都舍不得脱下,但因为是传言,可信度倒不必深究;这从侧面上也反应出苏记高档衣衫的样式和做工是一等一的。

        苏锦还安排了几名说话办事靠谱的伙计去沧州、嵩山各地重金聘请武林高手回来,苏锦也不知道这个时代是否有那种高来高去的绝世高手,他记忆中只知道河北沧州是武术之乡,而嵩山苏锦则是想当然的认为少林寺在哪儿,当地定然藏龙卧虎。

        张老掌柜说曾有人暗地里在苏家仓库放火,给苏记造成很大的损失,所以苏锦将这件事时时记在心中,刚何况宅子里还有大批的钱财,宅中护院虽有几名,但都只是身强力壮的男仆,除了身高体壮之外并无拳脚功夫,苏锦自然不能将身家压在他们身上。

        ……

        四天时间,苏记不仅在庐州城中名声渐隆,苏家小官人的两首词也风靡各大青楼,苏锦在和丰楼所作的那首《水龙吟》不知怎么被传了出去,于是借着端午前后人们的闲暇消遣时间的增多而在大街小巷传唱开来,传唱度渐有超过柳三变的《雨霖铃》和晏同叔的《临江仙》之势,苏小官人的才名也渐渐在人们的心中扎下根来。

        苏锦闷头忙活几天,对此毫不知情,小穗儿告诉他这件事,苏锦还摇头不信,直到有一天在《同福酒楼》吃饭,听见同楼层的包厢内充斥着自己盗版的词牌小曲,这才羞愧的接受了这个事实。

        可是让苏锦纳闷的是,代表庐州文坛盛世的《落花》诗社的召集人,迟迟没有发来邀请,进不得这个诗社便表明还是圈外人,只有参加了诗社之人才能为主流所认可,否则即便名气再响亮,也只是个非主流而已。

        苏锦对于主流非主流倒不在乎,他在乎的是高端市场的开发,苏记将来很大一部分利润的来源还需城中高端市场的支撑;对于《落花》诗社的不闻不问,苏锦也无可奈何。

        相对于其他人的冷淡,《和丰楼》女东家晏碧云倒是派人送来两次邀请信,说李公子自知那日唐突,特来邀请苏锦再次赴宴,当面赔罪。

        苏锦正忙的焦头烂额,哪有时间去跟这些人磨牙,于是两次全部拒绝,只是在回信中写道:些许小事无足轻重,若李公子不能释怀,便告诉他本人早已原谅他了,家中事务实在繁忙,分身无术。

        饶是晏碧云好涵养、好性情,也被苏锦气的够呛,回信被撕得粉碎遍地抛洒,小娴儿从未见过晏碧云如此失态,晏碧云可从来没这样过,被一个少年气成这样可是破天荒之事。

        小娴儿决定亲自出马,教训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苏家小子一番,替小姐出出气。

        于是端午节后第三天,苏锦正在指挥伙计们打扫新装修好的成衣店分号的时候,小娴儿气势汹汹的坐着车赶到了苏记布庄前,将苏锦堵了个正着。

        苏锦正指挥着一帮子伙计在成衣铺分号的门楣悬挂匾额,“高一点,低一点”的正吵嚷间,小娴儿掐着腰蹦下车来。

        “苏锦在哪?给我出来。”大户人家出来的丫头就是与众不同,身上带着一股貌似威严的东西。

        苏锦一眼看见小娴儿便知道祸事上门了,这丫头打一开始便不待见自己,那晚自己耍小聪明占晏碧云便宜,这丫头当时的眼光跟雌老虎差不多,几乎要吃了自己。

        “这不是小娴儿姑娘么?什么风把你给吹来了?光临敝店也不打个招呼,有什么事派人传个话不就得了么?”苏锦笑眯眯的迎上前去。

        “少来这一套!”小娴儿丝毫不因为苏锦的套近乎而放弃立场。

        “吆喝!哪里来的小娘子,怎地如此刁蛮。”伙计们不干了,还真没见过这么不识抬举的女子。

        “我说小娘子,咱们少东家笑脸相迎,怎地却是热脸贴了冷……冷……”一名小伙计话说了一半,猛然惊觉这“【创建和谐家园】”二字万万不能说出口,生生的吞进肚去。

        众人闻弦歌知雅意,哪有猜不出这两个字的,轰然大笑起来。

        小娴儿气的柳眉倒竖,长这么大何曾受过这般羞辱,这帮人差点连自己的小腚腚都说出来,真是羞煞人也,一腔怒火全部发泄道苏锦身上来:“好你个苏锦,纵容家中伙计欺负我,今天我要一把火烧了你这鸟铺子,叫你纵容这帮人嘴巴不干净。”

        说罢拎着小裙子便往里冲,苏锦大翻白眼,老子躺着中枪有没有,从头到尾我都是笑脸相迎,这帮家伙嘴巴长在他们身上,我能拦得住么?

        眼见小娴儿雌老虎般的往铺子里冲,众人都是男子,也不能伸手阻拦,一个个干瞪着眼张着嘴巴傻傻的看,苏锦急的直跺脚,这小娘子发起飙来,万一真的干出什么事来,那可就有【创建和谐家园】烦了;说起来自己和她家女主子还称得上是熟人,这么一搞晏碧云那里可就无法交代了。

        苏锦忙喊:“哎哎,小娴儿姑娘,且听我一言。”

        小娴儿咬牙往里冲,理也不理苏锦,苏锦忙朝门边上的小伙计喊:“拦着点啊,你们拦着点。”

        小伙计们非但没阻拦,反倒闪得比兔子还快,气的苏锦大骂。

        眼见小娴儿便要闯进店中,门口人影一晃,一个娇俏的身影叉腰而立拦在小娴儿面前,小娴儿躲避不及差点撞在那人的身上;她还以为拦住自己的是个小伙计,这一下又羞又急,伸爪子便挠过去。

        “撒什么泼呢?要撒泼回家撒去,外边可没人惯着你。”那人敏捷的躲开呼呼而至的一爪,同时口中清脆的叫道。

        苏锦心中一喜,小穗儿关键时刻给力,这里能拦住小娴儿的也只有小穗儿了,但是刚激动了没一秒钟,马上又心头大骇。

        小穗儿也不是个省油的灯啊,这一下针尖对麦芒,可有好戏看了,眼见周围围观百姓越来越多,纷纷指指点点的议论纷纷,传入耳中的话也越来越难听。

      第三十七章 流血了

        围观百姓的话仿佛长了翅膀钻进小娴儿的耳朵里。

        “这小娘子是怎么了?怎地这般疯疯癫癫。”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07 23:5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