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化工大唐》-第11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这是一句玩笑话,当不得真,陈再荣却非常认真的点头:“张师傅,你放心吧。若真有那么一天,我能出人头地,一定请你喝酒。”

        “你小子准能出人头地!”张德铭对陈再荣很有信心,用铁钳把铁块夹进炉子里,加些木炭,安排起来:“你抡大锤。”

        陈再荣早就握住大锤,站在铁砧旁,眼睛瞪得老大盯着炉子。炉子里蓝色火苗上腾,发出呼呼的响声,烧得好不旺。

        望着这升腾的火旺,陈晚荣心头冒出一个强烈无比的想法:“没有好钢就造不出化工设备,为了造出化工设备,应该促进唐朝钢材品质的飞跃。这办法我倒还知道一点,得找个机会试试。”

      第十三章 宝刀名剑(上)

        不多一会,铁块烧红,张德铭用铁钳夹住,放到铁砧上,陈再荣左手抡起大锤就要砸下,陈晚荣忙提醒:“你的手有伤,抡不动就不要抡。”

        陈再荣好剑之人,当此之情不要说一点皮外伤,就是再重的伤也不当一回事,呵呵一笑:“哥,没事。右手有伤,左手一样打。你瞧好了。”大锤砸在铁块上,发出砰的一声巨响,火红的铁屑四溅,有几粒直朝陈晚荣飞来,陈晚荣忙不迭闪避。

        “你别为他操心,这小子有两根手指头都能抡锤,更别说一只好手了。”张德铭半开玩笑开认真,问道:“你的手怎么受伤的?”

        陈再荣满不在不乎,笑呵呵的道:“练武的人哪有不受伤的?这点小伤,算不得什么。”手中的大锤上下起落,准确的砸在铁块上。铁块在他两人的锻打下慢慢延伸,直到温度下降,两人方才停手,张德铭把铁块放进炉子重新加热。

        打铁是一种很累的活儿,几十锤抡下来张德铭有些气喘,一边在炉子里捅,一边抹额头上的汗水。反观陈再荣,笑嘻嘻的站在当地,脸不红,气不喘,好象信手游玩似的,看得张德铭眼馋:“练武的人就是好!你小子这么有力气,就跟着我打铁算了,别去读书了。”最后一句话是在开玩笑。

        人熟了,说话都很随便,陈再荣调侃起来:“我这样能干的人,会读书识字,拳脚了得,允文允武,你请得起么?”

        “请不起?我一个月给你打一把剑,算工钱。”张德铭也不示弱,把重新烧红的铁块放到铁砧上。

        陈再荣也不是个吃亏的主,抡起大锤,边打边回敬:“那我一个月给你打一天。”

        一把剑市值两三百文,一天就赚两三百文太划算了,张德铭一口回绝:“做梦吧。”

        两人一边说笑,一边锻打,没多大一会儿剑身已经成形。陈晚荣反倒成了闲人,没事做,就去帮着张罗炉子,向炉子里加些木炭,炉火在他的照顾下发着呼呼的欢笑声,火苗蓝幽幽的,格外好看。

        张德铭把冷却的剑身放回炉里,赞赏起来:“晚荣,你甚时间学过打铁?这炉火升得很有水准,这样蓝的火苗不是老师傅烧不出来,就这小子我还教了他半天才学会呢。”

        光抡大锤的话,打铁是一种体力活,有力气就成。要想成为巧匠那就是一种技术活,处处有学问,陈晚荣无师自通,把炉火烧得如此有水准,不仅张德多惊奇,就是陈再荣也有些惊讶:“哥,没发现你还有这一手,比我当初烧得好多了。”

        内焰温度越高,火苗越蓝,这是常识,学化工的人不会连这都不知道。要想做到这点,只需要多放些木炭,让木炭充分燃烧就成了,没想到他们居然如此赞扬,谦逊是陈晚荣的美德,谦逊一句:“随便烧烧,你们不要说好听的了。”

        在张德铭的记忆中,以前那个陈晚荣象个木头疙瘩,很少做出让人满意的事情,要是有人夸赞的话,欢喜得尾巴翘上天了,要是长的有尾巴的话,如此谦逊的事还没有过,不由得大增好感:“晚荣,你真谦虚。”把烧红的剑身重新放回铁砧锻打。

        陈晚荣负责炉火,张德铭和陈再荣负责煅打,三人分工明确,配合默契,差不多小半个时辰,一把剑基本成形。接下来就是醮火,回火这些后处理了。

        中国古代的钢铁技术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有一套完整的工艺技术,张德铭一样接一样的处理下来,又花了小半个时辰才算完成。繁复而又谨严,看得陈晚荣惊讶不已,我们祖先在技术上一丝不苟,难怪龙泉、干将、莫邪这些宝剑能够千古流传,原因就在于我们的祖先用尽了心血。

        眼看着佩剑已成,陈再荣心急得好象急于摘下成熟蜜桃的猴子一样,一把从张德铭手里抢过来,仔细打量起来。

        镔铁初看不起眼,没有光亮,但是经过锻打之后,一把剑青光闪烁,寒气逼人,陈晚荣也是好奇了,凑上去一瞧,只见剑身上布满云梯状的花纹,犹如行云流水一般,美妙异常,暗赞一声好。

        如此带有花纹的好剑,陈再荣第一次见到,最让他兴奋的是这把剑还是属于自己的,兴奋得脸上泛红光,不住跳动,右手中指在剑身上一弹,发出清脆的响声,好象乐器发出的乐声一般悦耳动听。

        对于剑,他有着特别的了解,一听这声音就知道这是一把上等品质的好剑,可遇不可求,紧紧握着剑柄,捂在胸口上,眼睛都变成了灯笼。

        张德铭平生第一次铸造这样的好剑,陈再荣虽然没有什么赞赏之言,但是他的行为表情已经是最好的赞美之词了,顿生遇到知音之感,浑身轻飘飘的,在陈再荣的肩头轻轻拍一下。虽只一拍,无尽的赞赏言语尽在其中。

        三人的注意力集中在剑上,欣赏着这把好剑,谁也没有说话,屋里一时寂静异常。过了好一会儿,张德多这才打破沉默:“剑是一把好剑,比起上次给你打的那把剑好了许多,可以说就是十把那样的剑也比不了这把……”

        对这话,陈再荣是十二分赞成:“那是当然,哪能比呢。”

        张德铭接着往下说:“只是,时间太仓促,打造得太匆忙,还不够好。你小子,一天没剑吃饭都不香,就这么着吧,你先将就用着,等我有时间再好好给你打一把,打出一把更好的剑。”

        现在这把剑品质不错,难得遇上,可以珍藏,要算宝剑还有很大的差距。陈再荣一听这话,激动得连吞了几口口水这才说出话来:“谢谢你,张师傅。”

        “为你小子,我张德铭下了血本了,谁叫你小子看着顺眼呢。我把剑柄给你装上,再开锋,就可以用了。”张德铭接过剑,去到墙边坐下来,开始装剑柄了。

        陈再荣忙跟过去,站在张德铭身边,瞧着他装剑柄。

        剑号称“百兵之王”,陈晚荣见过,耍过,就是没有全程观看过打造,好奇心不在陈再荣之下,也站在张德铭身边观瞧。张德铭动作熟练,不愧是老师傅。

        “瞧这青光,开了锋,肯定锋利无比。”陈再荣开始憧憬着宝剑的锋利无匹了。

        张德铭可没有他这么乐观了,摇头说:“这剑是我这辈子打造得最好的,但是和人家的比起来还有差距。我见过一把宝刀,那才叫锋利呢。把丝绢抛在空中,刀锋只需要一拖,丝绢立时分为两半,没有丝毫毛边,如此锋利的宝刀,真的是当起断金截玉的美誉了。”

        陈再荣最喜爱的就是兵器,一听世上竟有如此神兵利器,好奇心大起,身子一下靠在张德铭肩头,轻轻摇动:“张师傅,是什么样的宝刀?快说给我知道。我一定要去见识一番。”

        陈晚荣现在最关心的就是如何突破钢材的限制,能做出断金截玉宝刀的钢材能够满足自己的需要,这是一条线索,应该抓住这个机会,不由得眉头一挑,破灭的希望再次升起.

      第十三章 宝刀名剑(下)

        见了他那副心急得快挠肝的模样,张德铭逗他:“就不告诉你,让你急。”

        陈晚荣格外关注这个话题,忙问道:“张师傅,那是什么样的宝刀,如此厉害?”

        “我们叫西域宝刀,这刀还有一个名字,叫大马士革刀。是一个胡人带到长安,我师傅本是军器监的刀匠师傅,偶然的机会见识了这刀的锋利,花重金买下来。”张德铭可以和陈再荣开玩笑,不好和陈晚荣说笑,实言相告。

        陈再荣吃了一惊,吸口凉气问道:“张师傅,你的师傅可是叶天衡叶【创建和谐家园】?”

        张德铭万未想到陈再荣如此机灵,居然猜到自己的师承,不由得停下手里的活,惊奇的打量着陈再荣:“你小子也知道叶【创建和谐家园】的大名?”

        “叶【创建和谐家园】的大名,我们宁县人谁个不知呢?他可是我们宁县的骄傲呢。他是军器监的刀匠【创建和谐家园】傅,陌刀就是经过他的改进,更加适合战场使用。”陈再荣把这刀匠【创建和谐家园】的来历说得一点不差,言词里带着敬重,很是神往:“能得他老人家看重的宝刀,定非凡品,必是神兵利器,我一定要登门拜访,见识一下这把宝刀。”

        唐朝的军器监主管兵器制造,相当于我们现在的国防科工委了。军器监的【创建和谐家园】傅相当于我们今天的国防工业工程师,陌刀是唐朝军队的主战武器之一,这位叶【创建和谐家园】就相当于我们现在主战坦克的设计师,属于重量级人物。

        其学识、修养、眼光均是不凡,高人一等,能得他花重金买下的刀必然是非常了得,要陈再荣不惊讶都不行。

        陈晚荣眼里放光,这位叶【创建和谐家园】可是位大人物,要是和他拉上关系,得到他的帮助,说不定能解决钢材问题,进而做出化工设备。

        唐朝是一个十分重视科技的朝代,对科学技术很是看重,不象后世那样给斥为“奇巧淫技”,叶天衡这样的大科学家很受世人的尊重,就象我们现在敬重中科院院士一样,是以陈再荣的话里充满了敬意。

        大马士革刀是世界名刀,这刀有两个特点,一个是异常锋利,刀身上布满了云梯状的花纹,犹如行云流水一般,格外优美。另一个特点就是装饰豪华,装有宝石,饰以金线,如此一来就是废铁也会价值不凡。

        西方人把大马士革刀视为神兵,可遇而不可求,能够拥有一把如此名贵的刀足以让自己身价倍增。在中国则不然,中国的钢铁技术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产量更是世界之最,到了明朝,中国一个大型炼铁作坊的产量相当于英国一个国家的产量。有了这些条件,中国就可以造出方便适用的刀具,陌刀以后的斧矛大量装备军队,其锋利程度不见得比大马士革刀差,再者造价低廉,不装宝石、不饰金线,也就失去了收藏价值,成为普通用品。

        陈晚荣对大马士刀有所了解,心想这位叶【创建和谐家园】之所以收藏大马士革刀,并不完全在于看重大马士革刀的锋利,很可能是看重他的珍藏价值。最有可能是为了研究敌人的兵器,因为自从唐太宗开始,唐朝就在涉足中东地区。

        新兴的【创建和谐家园】帝国是唐朝在西域的主要对手,威胁超过了吐蕃。杜甫有诗赞大马士革刀的锋利“吁嗟光禄英雄弭,大食宝刀聊可比”,作为军器监的刀匠【创建和谐家园】傅,叶天衡能不研究敌人的兵器吗?

        张德铭原先的锻造技术不怎么样,自从拜了叶天衡为师以后,技术大进,对兵器的了解更加深厚,一打开话匣子就有点收不住了:“这刀的造型很特别,不是直线,象弓背。”

        唐朝的四样大刀主要是直线刀身,弓背形的刀身还没有听说过,陈再荣的好奇心不可抑止:“弓背形的,那怎么用?”

        张德铭从墙角捡起一块木炭,在桌上画起来,他画工不错,寥寥几笔就把一把大马士革刀画出来了,弓形刀身格外显眼。陈再荣打量着图画,啧啧称奇:“世上竟有这样的刀身,见识了,见识了。瞧这模样,这刀挺轻便,又锋利异常,挺适合近身搏斗,要是给骑兵使用那就更合适了。”

        大马士革刀既有弓背造型,也有弯月造型,只不过叶天衡收藏的这把是弓背形的,并不是说所有的大马士革刀都是弓背形刀身。

        陈再荣对兵器的理解力真的惊人,张德铭惊奇的咦一声,翻着双眼打量着陈再荣:“你小子竟然有这等眼光?我师傅也是这样说。我师傅说了,我们的骑兵用马槊,在远距离占有优势,但是一旦敌人冲到跟前,马槊太长舞动不易,反倒不方便了,只得用横刀。横刀太重,刀身太长,一旦遇到这种刀的话,多有不便,是以在和大食的历次战斗中损伤颇多。我师傅一直想给骑兵打造一种更加合适的兵器,苦思多时终是不得其法。”

        “叶【创建和谐家园】一生打造了很多好兵器,没想到居然给这难住了。”陈再荣很是惋惜。

        张德铭附和一句:“是呀!”一脸的惋惜劲。

        陈晚荣捡起张德铭扔在桌上的木炭,在桌上画起来:“你们瞧瞧,这样式合用吗?”陈晚荣的图画还过得去,只几下功夫就画出一把弯月形的细长刀身。

        要是在以前,要相信陈晚荣有让人意想不到的想法比登天还难,陈再荣会第一个不相信。现在不同了,陈晚荣在他心目中的地位大为改观,一瞧之下陈再荣惊奇得差点跳起来,以其惊人的理解力解释这刀的非凡之处:“细长刀身,轻便适用。在战场上,尤其是骑兵一定要节约体力,不仅仅要保持人力,还要保证马力,是以陌刀这么好用的兵器不装备骑兵,而用马槊,就是因为马槊轻很多,可以减轻马匹的负载,保证赶到战场上还有力量作战。

        还有血槽,使用起来更加方便。要是我们西域的军队装备这种刀的话,大食人就讨不了好呢。哥,这刀叫什么名字?”

        中国特种部队使用的三棱【创建和谐家园】上就有血槽,但是血槽并不是现代发明,早在两千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在使用血槽,吴王夫差的兵器“夫差之矛”上就开有血槽。

        血槽的作用并不是为了放血,放血只是一个附加功能,主要目的是为了便于拔出兵器。

        日常生活中,把一把尖刀刺入木头里,要【创建和谐家园】都要使很大劲。同样的道理,兵器刺入人体,会引发肌肉的剧烈收缩,紧紧裹住兵器,很不容易【创建和谐家园】。在战斗中,要是半天拔不出兵器,很可能送命。

        有了血槽,空气会进入人体,使得肌肉不再紧裹兵器,便于兵器的拔出,对于战斗中减少伤亡具有很重要的作用。我们的祖先早在春秋晚期就把血槽运用到战争中,实是一个了不起的创举。

        陈晚荣画的是现代骑兵使用的马刀,经过无数次战争检验过的,非常适合骑兵作战。让陈晚荣惊奇的是陈再荣对兵器的理解力惊人,一眼就看出了马刀的优点,回答他:“这刀适合马上作战,可以叫马刀。”

        “马刀?好名字!”陈再荣对这名称很是赞赏。

        张德铭以一个技术专家的眼光审视着马刀:“这刀好用是好用,只是有一样不好,刀身太窄,容易折断。要是打造几把,花点功夫应该不会有问题。只是要想在军队中大量装备马刀,需要几十万甚至上百万把,这就需要很多上等好钢,就是镔铁也不见得能满足要求。”

        行家一出手便知有没有,张德铭一眼就看穿了其中的关键之处。现代科技很好的说明了一个问题,在实验室做得很好的产品未必能够进行大量生产,因为会受限于技术。他这话深得技术三味,让陈晚荣这个技术专家倍感亲切。

        更难得的是,张德铭的话里处处充满了报国之情,这让深深体会到唐朝可贵之处的陈晚荣深受感动,心想你既有此爱国情怀,我就助你一臂之力:“真要打造马刀的话,也未必没有办法可想。”

        在感动之余,陈晚荣还存有一点私心,凭张德铭的技术和实力不可能做出马刀,那么他就会向叶天衡求助。马刀已经为现代战争所检验,凭叶天衡的眼光不会看不出其可贵处,必然产生兴趣。

        叶天衡虽然没有见过面,但是他改进过的陌刀陈晚荣已经见识了,非常了得,想来他本人也不差,无论如何值得一试了。

        要是真的引起了叶天衡的兴趣,说不定还能有意外收获,造出化工设备或有可能。要是解决了化工设备问题,陈晚荣的化学知识才能真正得到发挥,那么唐朝就是汪洋大海,自己就是大海里的巨鲸,天高海阔凭我跃!

        陈再荣好兵器,张德铭爱技术,陈晚荣这话对于他们两人来说无异于天音仙乐,异口同声的问道:“什么办法?”

        (按:中国古代兵器的锋利程度如何,可以从越王勾践的佩剑看出来,两千多年过去了勾践剑没有一点锈迹,仍是青光闪烁,寒气逼人。把二十张复印张叠在一起,剑从纸上轻轻划过,复印纸就给割开,而且割裂处光滑异常,绝对不毛边。)

      第十四章 少年奇志(上)

        陈晚荣再次捡起桌上的木炭画起来,只几笔就画出一个竖起的炉子。陈晚荣大学时在国内一家著名的钢铁企业实习过,对现代高炉炼铁有些了解,依着记忆画出的炉子似模似样。

        学化工的都知道,化工不仅仅是会摇试管,会做试验,会观察化学反应,还包括材料学。材料学对于化工行业来说非常重要,试验室里的试剂大多数是用玻璃瓶装的,为什么火碱要用塑料瓶装呢?因为火碱要和玻璃发生化学反应,不和塑料发生反应。

        这就是材料学的重要性,要是没有材料学知识,用玻璃瓶来装火碱会闹大笑话,是以有条件的化工学校尽可能多的安排学生去不同行业的工厂实习,增加知识面。陈晚荣就读的学校就是一所和各行各业有着广泛联系的学校,陈晚荣在好几个行业实习过。

        唐朝炼钢使用的是“灌钢法”,所谓灌钢法就是把生铁和熟铁一起加热,利用生铁熔点较低的原理使其熔化,灌入熟铁的空隙中,达到渗碳的目的。生铁含碳量较高,而熟铁含碳量较低,较软,这样两者一融合就得到钢材。

        在灌钢法发明以前,钢材主要是依靠锻打生铁得到,我们词汇中的“百炼成钢”“千锤百炼”就由此得来。这种办法费工费时,而且产量小,从而制约了生产力的发展。

        南北朝时期的陶弘景对灌钢法的发明作出过重大贡献,正是因为灌钢法的诞生,使得中国古代的钢铁产量激增,并且品质大为改善。所以,唐朝军队的着甲率非常高,高达百分之六十,这是中国古代军队着甲率之最。

        一把陌刀需要五十斤上等好钢,陌刀能够成为唐朝军队的主战武器之一,原因不仅仅在于唐朝的国力雄厚,还在于使用了灌钢法这种新的生产技术,能够生产出足够使用的好钢。

        张德铭没有见过现代高炉,看得不明所以,摸着额头,一脸的疑惑问道:“晚荣,你这是画的甚呢?我看着象瓜,是竖起来的瓜。这瓜挺怪的,没有蒂不说,还没有藤,这瓜是怎么长出来的?”

        一向机灵的陈再荣也看得糊涂了,眨着明亮的眼睛,不解的问道:“哥,你画瓜作甚呢?”

        从外形上说,把高炉看作竖起的瓜未必就错,这一比喻虽然形象,却有点搞笑,陈晚荣忍着笑,给他们解释起来:“这不是瓜,这是炉子,可以用来炼出上等好钢。”

        张德铭身子猛的向前倾,额头差点撞到陈晚荣的脑袋,急切的问道:“炉子?甚么炉子?真能炼钢?”

        灌钢法使用的盛具叫釜器,不叫炉子,是以张德铭一听炉子二字立时好奇心大起,一连串的问题就抛出来了。

        “在炉子里装上铁矿石和焦炭,石灰石,加热之后就得到铁水,铁水冷却就可以得到钢铁。从上面装入铁矿石,从下面出口放出铁水,不用停歇,可以连续生产。”陈晚荣凭着记忆解释现代高炉炼铁的优点。

        使用石灰石炼铁是为了降低铁的熔点,从西汉开始就在使用这种方法,直到现在仍在使用,这是我们祖先的一个伟大创举。

        张德铭一颗头猛摇,一脸的不信:“铁水?那能有什么用呢。铁水是废物,用来铸生铁还可以,用来炼钢不行,没用的,没用的!要得好钢,还得靠这个。”指着地上的铁锤,意思是说还是要锻打。

        正是因为唐朝的上等好钢是一锤一锤锻打,才不可能做得出板材,没有板材化工设备就造不出来,今天非要让你开开眼不可了,陈晚荣铁了心准备给张德铭好好上一课。

        唐朝炼钢得到的是块状钢,还要经过锻打才能得上等好钢。炼生铁才会用到铁水,要张德铭相信从铁水获得钢材不是一般的难,是很难。

        “我宁愿相信天上掉金元宝,也不相信铁水可以炼钢。”张德铭不屑于一顾,头摇得象拨浪鼓,好象见到世间最可笑的事情。

        这话太直,陈晚荣一时气噎,陈再荣忙打圆场:“张师傅,你让哥把话说完。我哥可能干呢,他的话肯定有道理。”

        “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兄弟就是兄弟,总是向着自己,陈再荣这话不乏赞美之言,听得陈晚荣心里一阵温暖,能有这么一个机灵的弟弟还真幸运。

        张德铭打量着陈晚荣,只见陈晚荣透着精明,很是自信,不象是在乱说,抱定听听再说的想法,不再说话。

        他的想法陈晚荣了然于胸,为了坚定他的信心,陈晚荣并没有直接讲解炼钢之术,而是阐述科研道理:“张师傅,你也知道的,现在的废物将来未必就没有用处。变废为宝不是所有的东西都能成功,并不是没有,纸最早不能抄写,只能用来装饰,经过蔡伦的改进不是普及于世了吗?

        同样的道理,铁水现在不能炼钢,说不定以后的钢材全从铁水而来也未可知。技术是一门深思熟虑的活儿,有好些东西要自己动手来求证,不能光听别人的说教,只有这样才能有自己的体会、心得,理解得才更深刻。

        尊师叶【创建和谐家园】能够把陌刀改进得更加适合战场使用,我相信叶【创建和谐家园】肯定是亲自使用过,体会过战场上的生死搏杀,知道战场上需要什么样的武器。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03 01:27: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