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和徐琰超满肚子的不服气,两人憋着一肚子的气准备挑刺:好,我倒是要听听你们有什么高见。看看你们是不是能够说出花来!
他们不服气的理由很强大,这世界上从来都是教会徒弟饿死师傅,这个道理从古至今皆然,难道到了你们润华实业身上就变的不一样了不成?你们以为自己是谁?
在以往的商业模式下,“教会徒弟饿死师傅”的说法的确有道理,但当陈耕将商业模式做了改变之后,这个被无数人认为颠簸不破的真理真的就轰然倒塌了……
但当看着车间里满满当当的前来润华实业学习如何改装212吉普的其他单位的工人,听陈耕徐徐诉说着他们与其他厂家的合作计划,润华实业将逐渐从一线改装单位的角色中抽身而出,逐渐成为技术提供方和零配件供应商的设想的时候。****和徐琰超简直目瞪口呆!
意识到自己之前的想法有多么可笑的徐琰超和****两人,齐齐的陷入了呆滞。
****还好,他是搞技术的,但作为供销科科长,徐琰超立刻敏锐的察觉到了润华实业这番做法的巨大利益:真的就像是他们自己说的那样,掌握212吉普改装技术的单位越多,他们就越挣钱——能不挣钱吗,其他单位都是给在他们润华实业打工呢!
但对于润华实业的这种做法,徐琰超并不反感,相反的。他的内心开始兴奋起来:这岂不是意味着如果他们真的可以与杭城橡胶厂展开大规模的合作了?此外他还关心一个问题:“你们是怎么想到这个办法的?”
“当然也是我们陈经理想到的,”谢闵声老爷子笑呵呵的将陈耕给推到了前面:“大家不会以为这么妙的主意是我这个老头子能想到的吧?”
陈耕谦虚的道:“这个模式其实没什么稀奇的,在欧美国家这个模式其实是一种非常常见的商业运作模式,大家都听说过美国著名的快餐连锁企业肯德基和麦当劳吧?他们使用的就是用这种商业模式。
靠着这种模式。肯德基和麦当劳双双成了世界500强企业之一,我之所以知道这种模式,是我在普桑项目部实习的那段时间,听德国的工程师和设计师们说起过这个,后来觉得这种模式正好可以用在我们身上,所以就拿来用了。”
————————————————
PS:不加更一章感觉实在是对不起兄弟们啊。兄弟们对千年的支持没什么好说的了,只说几个数据:29个兄弟打赏了千年,有的兄弟打赏了不止一次,打赏总额过200元,其中“国道305”兄弟一人就打赏了17652起点币;37张月票;到本章发出来之前为止,首订已经无限接近过千……所以,兄弟们这么支持千年,千年好意思不加更一章吗?不好意思。
说起来其实应该加更个两三章的,但无奈千年存稿有限,只好加更一章意思意思,还请兄弟们不要见怪。
既然发单章了,顺便再求一下月票和首订吧,兄弟们,谁还有月票的就顺手给一张吧,如果哪位兄弟还没订阅的,也帮忙顺手定了吧,谢谢。
最后,咱能让打赏突破么,哪位兄弟随便打赏个10起点币就好,这还是咱们第一次单天打赏人数有突破30人的机会呢,千年不想错过,拜托了(未完待续。)
第103章 战略合作伙伴关系(1/3)(shukeba.com)
陈耕说的很谦虚,但范家俊老爷子却一脸的感慨:“咱们国家这些年来出国考察的人也不少了,怎么就没有一个人意识到可以把人家外国人已经有的成熟商业模式学习一下?”
说着,老爷子转过头,竟然是有些羡慕的按着谢闵声:“老谢,你走了一步好棋啊。”
“呵呵……”谢闵声笑而不语:废话!你当谁请老子出山老子都要给他面子吗,如果不是看到陈耕这小子的妖孽,老子会跟在一个小娃娃后面帮他擦【创建和谐家园】?
真当老子的脸面那么不值钱?!
陈耕谦虚的道:“真的是侥幸……范厂长,张书记,对于咱们两家单位合作的事,您两位……”
范家俊和张应文两人齐齐点头:“没问题,咱们随时都可以签合同!”
知道了润华实业的这个推广计划之后,范家俊和张应文对两家单位的合作前所未有的充满了信心,只要和润华实业签订了合同,别说每年5000套乘用车专用轮胎了,就算10000套估计也不成问题。靠着润华实业的这个212吉普车改装,杭城橡胶厂的乘用车轮胎就算是在市场上打开局面了,这样送上门来的机会如果还不赶紧抓住、敲定,那是会被全厂的老少爷们戳脊梁骨的。
陈耕心中一直紧绷着的那根神经这才算是松了下来,他抚掌笑道:“感谢杭城橡胶厂的同志对我们工作的支持……嗯,范厂长,我有个建议,不知道您有没有兴趣听一下?”
虽然陈耕的年龄不大,但在亲眼看到陈耕给润华实业带来的变化以及他那仿佛天马行空一般的商业手段之后,范家俊再也不敢小觑了陈耕,闻言,他立刻点头:“陈经理的建议一定是个好建议,你说。”
“是这样,咱们两家单位是否可以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范家俊皱了下眉头。伙伴关系他能明白,但什么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这个‘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怎么说?”
这年头可没有“战略合作伙伴“这个说法,不仅范家俊对这个“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很好奇,杭城橡胶厂的其他高管们也同样好奇。他们虽然一时间还没有想明白这个“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是怎么个“战略”法,但“合作伙伴”的意思的总是知道的,这个“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莫非就是战略级别的合作伙伴?
这倒是一个挺新鲜的说法,可和一般的合作伙伴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呢?
“简单的说,这个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就是咱们两家单位从此之后就形成一种类似兄弟一般的关系。只要是我们需要的轮胎,会优先从杭城橡胶厂采购,并且将杭城橡胶厂的产品向我们的合作伙伴以及朋友推荐,在市场推广方面向杭城橡胶厂提供一些帮助……”
张应文忽然插嘴问道:“是不是‘同等质量、同等价格下优先采购’的意思?”
“当然不止,”陈耕解释道:“如果只是这样也当不起‘战略合作伙伴’这个称谓了,正常情况下当然是‘同等质量、同等价格下优先采购’,但如果杭城橡胶厂在某一阶段内遇到了困难,我们润华实业可以以‘同等质量、略高价格’的原则溢价进行采购,以此来帮助杭城橡胶厂度过难关。甚至如果有必要,在不会对我们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造成重大影响的前提下。润华实业会向杭城橡胶厂提供自己能力范围内最大程度的帮助。而且这些都是无条件的,我们不会借此要求向杭城橡胶厂要求什么条件。”
陈耕的这番解释,让杭城橡胶厂的一群人顿时面有喜色:这是好事啊,这就等于杭城橡胶厂有了一个相互扶助、守望的兄弟企业,在残酷的商场中,有这么一个可以在关键时刻帮自己一把的兄弟有多重要,不要说做企业的,就算是一个普通人,也知道这份友谊的分量。
范家俊也很欣喜,连连点头。不过老爷子的脑袋很清醒,并没有没这份好处冲昏了头,而是向陈耕问道:“如果是这样那当然好,不过听起来似乎都是对我们的好处。既然是伙伴,那好处就应该是双方的,如果是我们两家单位结成战略合作伙伴,对于你们来说有什么好处?我们需要做点什么?”
润华实业肯与杭城橡胶厂结成和这个战略略作伙伴关系,对于杭城橡胶厂来说当然是一件大好事,但友谊从来都是双方的。润华实业给了杭城橡胶厂一份这么沉甸甸的承诺,那他们想要什么呢?
陈耕道:“这个相互扶助对彼此都是对等的,我们希望在我们单位需要帮助的时候,杭城橡胶厂也能在不影响你们正常的生产经营的前提下向我们伸出援助之手。”
“这是应该的,”范家俊点点头:“还有没有其他的?”
“有,基于我们两家单位天然的互补性,我希望如果我们润华实业未来有个战略性的规划,确定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需要某一种特定的产品、但市场上还没有同类型轮胎产品的时候,杭城橡胶厂能够协助我们开发符合我们需求的轮胎。”
这个问题划定的范围可就有些大了,范家俊没有立刻回答,而是沉吟了一下之后才向陈耕问道:“陈经理,类似的合作方式在国外有吗?”
“有,而且有很多,有些甚至有着几十乃至上百年的合作历史,”陈耕点点头,道:“比如瑞典的汽车制造企业萨博公司,他们就与德国的著名的钢铁企业:克虏伯钢铁有着几十年的合作关系,克虏伯钢铁是世界顶级汽车用板材提供商,但有些强度很高的钢材,克虏伯钢铁只提供给萨博汽车,萨博汽车能成为世界上最安全的轿车之一,克虏伯钢铁功不可没。”
“我们需要商量一下,”沉吟了片刻后,范家俊老爷子歉然的对陈耕道:“陈经理,实在是不好意思,这件事兹事体大,所以……”
“没事,我完全能够理解您的顾虑,”不等范家俊老爷子说完,陈耕已经笑着点头表示老爷子您不要多想:“两家单位结成战略伙伴关系,就和老百姓结拜个干兄弟差不多,两家单位总要有一段时间的接触,对彼此的脾气、性格都有一些了解才成,我们不着急的,我们可以现在只是合作,以后慢慢的对彼此了解了,感觉都比较对脾气的时候,再来讨论这个问题。
说起来也是我冒昧了,日久见人心,这种事情总要水到渠成才行,咱们两家单位才刚刚认识,您这才是老成持重之举。”
“哪里哪里,程经理你太客气了……”
两人正客气着,第三军械维修厂厂部办公室的副主任赵晓华气喘吁吁的跑了过来,大老远的就喊道:“陈厂长,陈厂长……”
“赵主任,有事?”看着气喘吁吁的赵晓华,陈耕有些奇怪。
赵晓华使劲喘了两口气,着急的道道:“陈厂长,军区李副政委的秘书刚刚打来的电话,让您赶紧过去,说是有重要任务。”
李建国副政委的秘书打来的电话?陈耕脸色顿时一肃:难道是要赴京参加与MTU公司的谈判了?
当即点头道:“好,我马上就去!”
“那我赶紧去给领导汇报一声。”赵晓华答应了一声,一溜小跑的往厂部办公室的方向跑——军区首长这么急匆匆的找陈耕,到底是什么事?
范家俊有些惊讶:“陈经理,您这是……”
陈耕一脸歉意的对范家俊以及杭城橡胶厂的诸位高管们道:“范厂长、张书记、杨科长、徐科长、沈主任,不好意思,军区里有点事,我得赶紧过去一下……谢老,麻烦您招待一下杭城橡胶厂的朋友们,如果吃饭的时候我还回不来,麻烦您务必帮我向大家赔礼道歉。”
“好,”谢闵声老爷子点立刻头,说完,不管匆匆走人的陈耕,他对杭城橡胶厂的同志们解释道:“我们陈经理是现役军官,很受军区首长们的看重,经常会把他叫过去,这次这么匆忙,一定是有非常紧急的工作。”
原来是这样!
刚才还有些懵的杭城橡胶厂的人敏锐的抓住了其中的关键点:陈耕的年龄虽然不大,但是很受华东军区首长们的器重,是首长们眼中的红人。
这就难怪了,大家顿时释然:难怪陈耕能够在这次的军改中入股华东军区第三军械维修厂三产办,不但把三产办改成了润华实业发展有限公司,还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把原来半死不活的三产办做的这么有声有色,原来有华东军区的首长们的支持,这就可以理解了。
对于杭城橡胶厂来说,有这么一个实力强大、背景雄厚的合作伙伴是一件再好不过的事,甚至对于很多企业来说,合作伙伴的背景够不够强硬也是他们决定与对方合作深度的重要考评指标之一,之前在知道陈耕放着首都中央机关的办公室不坐、偏偏要下来这件事后,大家还觉得陈耕太意气用事,可现在看来……
谁敢说这小子不是下了一招秒棋?(未完待续。)
第104章 很舍得下本钱的华东军区(shukeba.com)
今天三更,第二更送上
————————
心里头隐隐有些后悔的范家俊试探着向谢闵声问道:“老谢,陈耕同志……似乎很受军区首长的重视啊?”
谢闵声呵呵笑道:“岂止是很受军区重视啊,你不知道吧,连咱们国家防务部的领导对他也很重视呢,虽然小陈只在国家防务部上了几天的班,但与国家防务部的老领导的联系可一直没断了……”
谢老爷子人老成精,在不动声色间就帮陈耕壮了声势:土鳖们,真以为老子看不出来你们心里其实看不起我们陈经理?告诉你们,你们全都瞎了眼知道不?
作为一个老人精,谢闵声的这种润物细无声的警告相当的有效果,不止是范家俊,杭城橡胶厂的其他同志心中也隐隐开始后悔起来:刚刚陈耕提议两家单位结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时候,咱们这边犹豫了一下,以为润华实业想要占咱们杭城橡胶厂的便宜,可现在看来如果不答应,吃亏的似乎是咱们?
沈金荣想的更长远一些,他这个轮胎车间的车间主任兼党委书记能够成为中策橡胶未来的大boss绝对不是浪得虚名,尽管还是一只幼牛,但他已经隐隐的意识到:或许,将来的某天,杭城橡胶厂要求着润华实业结成战略合作伙伴也说不定啊……
————————————————
陈耕可不知道谢闵声帮自己拔高了一下形象,跨上长江750,他一路突突突的就到了军区大院。
这辆长江750已经不是军区之前拨给他的那辆了,在知晓了陈耕用长江750赚外汇的想法后,原来拨给陈耕使用的那辆长江750就算是赠送给德国友人斯文—克里斯蒂安·金德勒先生的赠品,为了陈耕同志工作方便,华东军区很大方的又拨给了陈耕一辆长江750。
“首长好!”进了李雪山的办公室,陈耕敬了个礼,大声道。
“你也好,”李雪山肃然回礼。双方礼毕,李雪山这才微笑着开口道:“坐吧,知道让你过来是什么事吗?”
“不知道。”陈耕老老实实的道。
“那就猜猜看。”
陈耕装模作样的想了想,才不确定的问道:“是不是……和德国人有关系?”
“没错。”李雪山眼中露出赞赏的目光,点点头道:“德国MTU公司的人不日就要赶赴首都与山柴、兵器工业部开始会谈,你要去参与引进相关产品和技术的许可证协议书的谈判。”
“是!”陈耕不敢怠慢,先应了下来,然后才小心的问道:“首长。我问一句,咱们军区是哪位领导带队?”
“没有人带队。”李雪山道。
陈耕愣了一下,不确定的重复了一遍:“没有人带队?”
他不敢相信这么大的技术引进工作,整个华东军区竟然就自己一个人过去?
“没错,没有人带队,就你自己去,”李雪山点点头,给了陈耕一个肯定的回答:“你代表的不是咱们华东军区,你是咱们军区向兵器工业部推荐的发动机和外语专长复合型人才,是去帮忙的。记住,到了首都之后,一定不要给咱们华东军区丢脸!”
明白了。陈耕这才恍然大悟。
李雪山的话听起来似乎有些问题,陈耕代表的不是华东军区,又何来不给华东军区丢脸一说?这话其实很好理解,陈耕此行代表的不是华东军区官方,只是兵器工业部为了本次与德国MTU公司谈判而向华东军区借用的一个同时懂内燃机技术和德语的人而已,算是一个专业翻译,所以这叫不代表华东军区;
但陈耕毕竟是华东军区的现役军官,不管他此行是否代表华东军区官方。在别人看来他就代表着华东军区,所以李雪山吩咐陈耕不要给华东军区丢人,这两者并不矛盾。
想明白了这其中的道理,陈耕大声道:“是!首长。我保证不给咱们华东军区丢脸!”
“好样的,不愧是咱们华东军区的兵,”李雪山对陈耕的反应很满意,当兵的就要有个兵样子,不管前面有什么,一声令下。就应该奋勇往前冲才对,本就对陈耕很欣赏的李雪山,现在看陈耕越发的满意了:“走的时候到小沙那里把东西带上。”
“东西?”陈耕一怔:什么东西?
李雪山一脸“你们年轻人就是毛躁,不懂事”的样子:“到了首都,你不去看看你的同学、你的老师?你不回国家防务部看看你的老领导?都是一些咱们海洲的土特产,另外就是给你准备的一些小礼物,听说你的同学在各个中央部委的都有?到时候多和他们联系联系感情,别小气了,说不定他们什么时候就能给你帮上忙。
还有,走的时候可以把你们单位那辆吉普车开走,虽然咱们华东军区在首都有驻京办,可你级别太低,从驻京办里借车用比较容易被人说闲话,就自己开车吧,不过油可以去驻京办里加。”
顿了顿,李雪山又从桌子上拿起一个鼓鼓囊囊的信封递给陈耕,又道:“这是军区特别给你批了2000块的活动经费和1000块钱的油票,油票是给你加油用的,这钱呢是给你和同学们、以前的同事们联络感情用的,到了首都之后该请你同学和以前的老同事们吃饭的就请他们吃饭,别小气,如果钱不够就和驻京办的同志说,先从驻京办的账上拿,回头军区这边再把钱给他们转过去,我已经让立军他们打好招呼了。”
说到这里,不管眼睛一脸呆滞的陈耕,李雪山拍了拍脑袋,道:“还有,如果你请人吃饭,可以直接带去咱们军区的驻京办,驻京办那边也帮你打过招呼了,你直接签单就行,给你说,咱们驻京办的厨师水平很不赖,当年可是受过给首长做饭的厨师指点过的……”
“……”
陈耕已经不知道自己该说点什么了:自己想到的李雪山帮自己想到了,自己没想到的李雪山也帮自己想到了,甚至连到了首都之后的交通、花费、人情往来都一一考虑在内……
一时间,陈耕愣在了当场,不知道说点什么好。
“发什么傻?”不管愣在了当场的陈耕,李雪山把信封不由分说的往他手里一塞,摆摆手道:“完事了就赶紧滚,老子忙的很!”
用力捏了一下手中的信奉,陈耕深吸了一口气,没有拒绝,那太矫情了。
重要的是,陈耕已经明白李雪山的意思了,自己与同学们的交情不仅是自己的财富,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华东军区的财富,所以自己大可不必觉得内疚,而对于华东军区来说,这笔活动经费他们也出的心甘情愿。
至于为什么自己明明可以去华东军区驻京办签单免费请客,军区还给自己特批了2000块钱的活动经费,也很好理解,除了有些时候、有些请客不适合去驻京办吃饭之外,这里面剩下的钱就是自己的,不过这些东西从来都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属于通行的、大家公认的潜规则,说出来就没有意思了。
陈耕当然不缺这点钱,军区虽然财政紧张,但同样也不缺这点钱,但李雪山的这个动作代表着华东军区对陈耕的认可和支持,这一点才是最重要的。
从李雪山的办公室里出来,陈耕愕然发现小沙已经在楼下等着了,旁边就是李雪山的那辆伏尔加GZA—24。
看到陈耕,小沙憨厚的笑着:“陈连长,首长让我把东西给您送回去。”
陈耕忙客气的道:“不用不用,沙师傅你太客气了,我自己骑摩托车来的,放侧斗里带回去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