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我想说的是,现在你就有个成为百万富翁、千万富翁的机会,”陈耕也不卖关子了,指了指眼前这辆BMWR71,道:“你说,如果我们想办法把这些长江750好好休整一番后运到德国去,通过各地的老兵会、车友会或者军迷组织去销售,会不会是一个好生意?”
“你是说……我们合作做这个生意?”金德勒脸上的焦躁瞬间消失的无影无踪,眼睛立刻亮了。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父亲还是一名二战老兵的德国人,金德勒太清楚BMWR71这款侧三轮摩托车在德国人心中的地位了,无数人想要拥有一辆BMWR71而不可得。
同时也知道因为历史的原因,BMW公司是无论如何都不可能重新复刻生产BMWR71这款德国人心目中的经典车型的,只要他们敢这么做,立刻就会被人扣上一顶“为【创建和谐家园】招魂”的帽子,哪怕BMW董事会集体抽风,他们也不敢这么做。
但BMW公司不能、也不敢生产这款车,中国人就没问题了,中国人是二战战胜国,他们生产的长江750卖到德国去不但不用担心会被上骂名,还能填补这个巨大的市场需求。
意识到这一个巨大的市场,金德勒心底开始迅速的盘算起来:
自己的父亲所在的老兵会就有1000多人,是整个下萨克森州最大的老兵会,但下萨克森州的老兵会不止一个两个,据自己所知至少有二十多个,人数也从二三百人至1000多人不等,但哪怕是规模最小的老兵会,也有不下上百名会员,这些都是长江750的潜在消费者。
除了这些老兵会之外,整个德国还有无数的军事爱好者和军迷组织,他们也会是长江750潜在的消费者,这些人是否也希望拥有一辆BMWR71或者长江750?这是一定的!
除了德国之外,放眼整个欧洲呢?在摆脱了BMWR71身上那层尴尬的“纳粹帮凶”的身份之后,长江750可以以一个正义的面貌堂而皇之的出现在任何一个在二战时被德国侵略过的国家……
这个市场有多大、自己一年能够卖掉多少车呢?金德勒说不准,但哪怕是最保守的估计,只是通过哪些老兵会和军迷组织,一年最少也能卖出去上千辆吧?等运作个几年后,一年卖掉个三五千辆估计也不是问题,哪怕一辆车自己只赚1000美元呢……
嘶……上帝啊!
哪怕一年只卖1000辆,一辆只赚1000美元,自己也能成为百万富翁!
如果一年能够卖掉5000辆,一辆赚2000美元,自己就会成为一个人人羡慕的千万富翁,到时候别说住豪华别墅、开豪车了,拥有属于自己的私人飞机都不是问题!
如果再经营服装、改装件等周边产品,再做车辆改装等方面的生意,等赚多了钱自己再做其他方面的生意……
意识到这是多大的一堆钱在向自己招手,金德勒的呼吸猛然急促了起来:如果真的能够运作好这件事,何止是百万富翁、千万富翁啊,连亿万富翁的门槛自己也不是不可以摸一下,自己就真的走上了人生巅峰。
在金德勒皱着眉头思索的时候,陈耕也在小心的观察着金德勒的反应,虽然他确定运作这件事肯定能赚钱,但他不确定自己的建议对金德勒的诱惑力有多大,在网上也许多关于长江750的段子流传的很广,比如:
“一辆黑色中国产750挎斗摩托轰鸣般开过来,我那几位开哈雷摩托的兄弟都傻了。在德国,开哈雷不如开长江750气派!”;
“不少外国的驻华使节在回国的时候也会买一辆出口版的长江750带回去”;
“长江750吸引了一批忠实的国外爱好者,是怀旧玩家的宠物”;
“欧洲人非常痴迷于长江750,虽然俄罗斯的乌拉尔在美国已经有了自己的工厂,但是在国外的受尊重程度还是不及长江750,如果骑哈雷的人看乌拉尔是平视的话,那么看长江750则是仰视”……
如此等等等等。
但实事求是的说,以陈耕在德国多年的生活和观察来看,长江750的确是在国外有一定知名度,不过似乎并没有达到这个高度,这与陈耕的接触圈子有关系,毕竟他接触的人和层次主要是狼堡以及设计领域,而非各个军迷组织和老兵会,而且说实话,到了2000年以后,那些二战老兵们的年纪也大了,让一个80多岁的老爷子去玩偏三轮也的确是为难了他们。
但无论如何有一点是可以确定的,即长江750在德国的的确是有一定的知名度,而且德国人对于这种形式的摩托车也挺喜欢。
可惜的是不管长江750在国外多么受欢迎,似乎并没有引起国内的重视,也没有人借着这个知名度去开发这一市场,对于这一点,陈耕觉得相当可惜。
至于来自官方的最大的一个问题:排放,陈耕其实反而不担心,现在才1985年呢,欧一排放标准的实行是在1992年,欧洲现在还没有什么排放限制法规,这意味着长江750可以在德国乃至欧洲正常出售,而不像是在90年代后陆续流入德国的长江750那样还要改合格证。
终于,金德勒想好了,他一脸严肃的向陈耕问道:“我想不到拒绝的理由,但你确定你能找到足够的货源?”
“货源你不用发愁,我既然敢操作这件事就有办法解决,”陈耕心道金德勒你是不知道我们国家对于外汇的需求有多么迫切,知不知道为了等你这句话,华东军区的首长们眼珠子都红了?不过这些话就没有必要和金德勒说了:“我觉得你需要担心的不是这个,而是如何开发市场以及阻止后来者,你应该知道,当看到我们在操作这件事之后,别人不会无动于衷的,如果长江750的生产厂家也来操作这件事,我们怎么办?”
对啊!我可以直接与生产厂家去谈这件事的啊。陈耕的话提醒了金德勒:陈耕这家伙精明的跟鬼似的,自己能从他身上赚到多大的便宜?但其他中国人可是傻傻的,如果自己能够直接去找到厂家,与厂家合作,岂不是赚的更多?
看到金德勒有些闪烁的眼神,陈耕就猜到了这家伙心里在打着什么主意。这没有出乎陈耕的意料,他也没生气,“生意归生意、交情归交情”一直都是外国人的行事准则,有赚更多钱的机会,在外国人看来有意就要往后排,不过只一句话,陈耕就让金德勒乖乖的打消了这个念头……
“金德勒,如果你只是打算赚一些钱,直接与厂家合作是个不错的主意,但如果你想要将这个做成一项事业,成为一个受人尊敬的企业家,我建议你还是再认真的考虑一下……比如你有没有考虑过拓展这种车的客户覆盖范围?”
仅凭几句话就让金德勒放弃去找厂家谈合作的想法那是不可能的,但陈耕的话也的确起了一些作用,金德勒立刻意识到,陈耕思考这件事已经有一段时间了,而且不只是单纯的运作长江750这款车,还有着严格长远的发展规划。
比起单纯的卖车,一个长远的规划对金德勒的吸引力显然更大,
更重要的是,陈耕这幅胸有成竹的样子让金德勒心头不停的敲着小鼓,他不确定如果自己甩开了陈耕单干,这家伙会不会再寻找另外一个人来运作这件事,如果这家伙这么做了,自己还是没有办法独占这个市场。
不能独占市场,还要冒着得罪朋友的危险,如果陈耕参与进来和自己竞争,必然会压低价格,如此一来自己赚的钱反而是更少,算一算,怎么都不合算。
当然,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现在的金德勒手里没钱!
作为一个聪明人,金德勒很快就捋顺了这其中的关系,立刻的放弃了撇开陈耕单干这个有人的想法,问道:“合作当然没问题,但怎么合作?还有,你问我的问题我也想要问你:如果有后来者进入这个市场,我们怎么办?”
陈耕松了一口气:和聪明人合作是一件很愉快的事,至少他们不会做傻事。道:“这样,我们把这辆改装的车子送到德国后,先试探一下市场的反应,我们可以委托您的父亲帮我们接单,只要有5辆车的订单,我来想办法筹集货源,车子在我们这里改装,改装完毕后再运去德国。只要能够确定这是一桩好生意,我们就共同成立一家公司来运作这个项目,我们分别持股50%,利润平分,你觉得怎么样?”
第99章 合作愉快&管理理念的冲击(shukeba.com)
金德勒立刻同意了这个股份分配方案:“可以,这个分配方案很公平。”
陈耕没有仗着自己手里的钱来要求占大多数股份,这让金德勒松了一口气。
既然金德勒同意,陈耕接着道:“这么算的话,我们并不需要很多的启动资金,中国这边的问题我能解决,唯一的问题是你需要在德国找一家有外贸进出口资质的企业来帮我们操作这件事。”
金德勒立刻就道:“我的妻子就是从事外贸进出口行业的,她有20多年的进出口工作经验和渠道、人脉关系,我认为我们可以让她来运作在德国方面的事宜,以上帝的名义,我发誓她值得我们信任。”
陈耕颔首,金德勒现在是外派期间,现在的他的确不能随便回国,但自己和金德勒需要在德国有个值得信任的人,如果金德勒的夫人是个外贸进出口行业的从业人员,这就再好不过了:“我对您的夫人当然没有疑问,唯一的问题是她的身体允许她出来工作吗?”
金德勒道:“可以,她现在处于恢复的第二阶段,已经可以从事一些轻体力劳动了,完全没有问题。”
“那我没有问题了,”陈耕点点头:“至于这个生意的运作方式,我的想法是,我通过军区,直接采购现役的长江750……”
“等等!”金德勒打断陈耕的话,惊讶的道:“陈,你确定能拿到现役的长江750?你确定你没开玩笑?”
“我非常确定我没开玩笑,”陈耕表情相当的认真,自己需要的车子不从华东军区的账面上走,华东军区还不乐意呢:“不管我们的业务需要多少辆车,我都能搞到刚刚从现役状态退役的,而且我可以保证这些车辆的服役年限不会超过3年,状态和机械性能优秀,唯一的问题是我们需要用外汇与军区进行结算。”
普通人直接采购现役的长江750当然是不可能的,这听起来简直就是个笑话!你当军用车辆的管理办法是放在那里好看的吗?偶尔通过报废的方式弄几辆车也就罢了。但如果是大批量的这么做你简直就是找死,你当纠察和宪兵们是摆着好看的?
但任何事情都有例外,比如将现役的长江750变成外汇。
自上次和军区首长们说过自己的设想之后,军区首长们就已经做好了计划:只要确定这生意能够做的起来。就直接从洪都摩托车厂采购了车辆,在军区使用三个月的时间,让车子在华东军区的装备物资名单上走一圈,然后转给润华实业。将来如果有必要,这些摩托车甚至完全不需要送到华东军区。直接从华东军区的装备单上走一圈就行了,如果将来生意做的够大,甚至不排除与军方高层协商来运作这件事的可能。
“如果你确定没问题,那当然没问题,”金德勒兴奋的两眼放光,搓着手道:“陈,我现在才发现你真的好厉害,性能完好、服役时间不长的现役军用车辆,可比新车受欢迎的多了,这些车我们可以在德国卖个好价钱!这些车的价格可以卖的比新车还要高。这可是真正的军用现役装备……嗯,你继续说。”
“拿到车之后,先送到我们这里进行改装,主要是提升功率和质量稳定性以及一些外观装饰件,之后再装船送往德国,你觉得怎么样?”
金德勒对此没意见,长江750的质量稳定性的确是差了点,为了以后的用户口碑,的确需要好好打理一番,提升一下质量的稳定性。点头道:“没问题,之后呢?”
“之后?之后我觉得看情况,如果条件允许,我们可以直接收购生产厂家。又或者我们可以成立一家生产企业,专门生产这种偏三轮摩托车,除了针对老兵、军迷这些用户之外,我们还要开发面向普通用户的车子,比如我们把这辆车打造成一个文化符号、一种生活方式。”陈耕终于透露了自己真正的想法。
“文化符号?生活方式?”金德勒的的眼神有些迷茫。
“比如哈雷,说起哈雷。大家想到的就是不羁和自由,这就是一种哈雷的文化符号,我们可以把我们的车子也打造成一种类似的文化符号,比如亲情和家庭,这种可以坐三个人的摩托车是偏三轮摩托车独有的标志,如果我们把侧斗加长,让里面可以坐两个孩子,这种可以一家人出行的摩托车,是不是只有我们才有?你觉得怎么样?”
“我……我不知道,但听起来似乎不错的样子……”
金德勒有些心动了,提起摩托车,大家想到的第一感觉就是孤独行走在路上的骑士,从来没有人将摩托车与家庭和幸福联系在一起,但的确,偏三轮摩托车具有其他摩托车无论如何都无法比拟的优势:因为侧斗的存在,它可以带着一家人轻松出行,所以至少从理论上来说,陈耕的想法是可行的。
心动之余,金德勒心里又格外庆幸:陈耕此前的确思考了很多,如果自己真的甩开陈耕单干,说不定真的会被这家伙折腾的很惨。
作为一名汽车工程师,金德勒从未想这么远过,但他心里很肯定的是,这辆车的确有被打造成亲情和爱情这个文化符号的潜质。
意识到这一点,金德勒心中躁动起来:陈耕说的没错,这件事的可以当成一项事业来做,自己可以成为一名备受人尊敬的企业家,而不是单纯的为了赚钱。
有了自己的事业,还是从事自己最喜欢的机械和动力行业,这种感觉让金德勒有种幸福的感觉。唯一的问题是:“但是你还是没有回答我,我们如何阻止后来者?”
“简单,行政手段,只要我们在德国卖的价格足够高,给国家拿回来足够多的外汇,我的国家的中央政府就会主动出面帮我们阻止其他人来做这桩生意的。”
“……”金德勒嘴巴都合不拢了:中央政府出面?这样也行?!
答案是,这样真的行!
………………………………
既然是试探长江750在德国市场上受欢迎程度的第一炮,在努力的提升这辆车的外观和质量稳定性之余,两人还得耐心的等军区后勤处把这辆长江750的合法手续送过来。
金德勒也在期待着,不过在这之前,他需要把第三军械维修厂的工人们培训出来,让他们熟练的掌握这些化油器生产设备的使用技巧,问题是第三军械维修厂工人们却很不习惯这么严苛的管理方式,当金德勒纠正了一次又一次,工人们依旧不肯改变他们以往的工作方式和态度之后,金德勒终于爆发了,冲进陈耕的办公室对陈耕吼道:“陈,你能不能管一管你的工人?”
“怎么了?”陈耕皱了皱眉头,站起来给金德勒倒了杯水:“到底是怎么回事,慢慢说,谁又惹着你了?”
“除了你的那些工人,还能有谁?”金德勒气呼呼的道:“规章制度!规章制度!我就不明白了,按照规章制度来操作机器,有那么难吧?为什么他们就是不肯按照规章制度来?陈,如果你不去管一管你的工人,我没办法继续培训他们了。”
虽然已经意识到金德勒说的是第三军械维修厂的工人而非润华实业的工人,但陈耕的脸还是了严肃了起来:自己还是第三军械维修厂的副厂长呢。皱着眉头道:“你的意思,是他们不肯听你的话?”
“不是不肯听我的话,是不肯按照规章制度来操作,”感觉金德勒快要被气疯了,他气呼呼的道:“不管我怎么说,他们就是不肯按照按照规章制度来操作机器,当着我的面他们还会假装一下,但只要我转身一走,他们又故态萌复……”
“我知道了,”陈耕摆摆手:“这是我的疏忽,”背着手在办公室里踱了两步,陈耕开口问道:“嗯,刘前进先生怎么说?”
“刘前进先生?”刚刚还气势汹汹的金德勒眨了眨眼,身上的气势竟然如同泄气的皮球一般在飞快的减弱:“呃……我……我还没和他说……”
“……”
擦!听到金德勒这话,陈耕都不知道说点什么好:不是吧?这种事情你不去和刘前进说,先跑来和我说了?
金德勒尴尬的解释道:“我被他们气糊涂了,而且……我和你比较熟。”
和我比较熟?这个理由真是强大的一塌糊涂。陈耕无奈的摇摇头,抬脚就往外走:“走吧。”
“嗯?”
陈耕无语的道:“去找刘前进先生,毕竟他才是第三军械维修厂的负责人。”
陈耕有办法解决这个麻烦吗?有,而且很简单,但化油器这个项目毕竟是第三军械维修厂的项目,刘前进才是第三军械维修厂的厂长,自己一个虚职的副厂长自然不好直接插手单位的生产经营和管理。事情还是要交给刘前进来解决。
而且,陈耕也不确定自己解决问题的做法是否就比刘前进的办法有效。不要贸贸然的插手自己不擅长的领域一直都是陈耕的信条之一。
____________
PS:上架了,兄弟们,虽然已经说过一遍了,但千年心中此刻忐忑的厉害啊,不知道成绩会怎么样,所以……再一次的求首订,求月票,求【创建和谐家园】,求兄弟们的支持,大家不要厌烦哈……(未完待续。)
第100章 观念的转变(3/4)(shukeba.com)
“就这个事?”听陈耕说完自己和金德勒的来意,刘前进谢有些惊讶,还能看出一些满不在乎。
“这么大的事难道还不够严重?”陈耕下意识的皱了下眉头,对于习惯了用科学的手段实现精细化管理的陈耕来说,刘前进的这幅态度让陈耕本能的不太适应。
“呵呵,这算是什么事啊,”刘前进摆摆手,满不在乎的道:“对同志们不用太严格,都是自己的同志,只要大家能够生产出合格的产品,有些事情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是了,没多大关系。”
陈耕无论如何都没想到刘前进竟然是这么看待这件事的,原本他下意识的觉得在看到润华事业用比较先进的管理方式让公司在短时间内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之后,应该会对刘前进有所触动的,但现在看来触动是触动了,但触动完了之后该怎么样还是怎么样,气恼之余,陈耕还有些哭笑不得。
不过仔细想想,刘前进的反应似乎也正常,他这么多年来都是用的这种“粗犷型”的管理理念来管理第三军械维修厂的,而且这么多年来也没出过什么问题,自然就不会认为这种管理方式有什么问题__但陈耕绝对无法坐视。
“厂长,您真的认为只要能够生产出来合格的零件,工人们有些不遵守规范的举动也无关紧要?”
刘前进点点头,道:“都是一些小问题,其实大家还是很自觉的,我觉得问题不大。”
这就是管理理念上的差异啊,对于没有接受过任何现代企业管理培训的人来说,他们心里并不认为工人不遵守相关规范有什么问题,只要能够按时的生产出来合格的零件就行了,却不知规范之所以是规范,不仅在于规范的存在和执行可以提高生产和管理效率,更重要的是一家企业做大、做强的基础,任何一家企业想要发展成为世界级的企业。没有一支严格遵守规范的员工团队那是绝对不行的。
金德勒完全没想到刘前进对大家不遵守生产规则的事情这么随意,对于几乎将规则刻进了脑子里的德国人来说,刘前进的做法已经不只是离经叛道了,简直就是工业生产当中的异端。顿时气急,扯着陈耕的袖子道:“陈,你看这……”
陈耕摆摆手,示意金德勒不要着急,安抚好金德勒。陈耕扭头对刘前进道:“厂长,我明白您的意思,咱们第三军械维修厂就这么大,整天低头不见抬头见,而且咱们是军事单位,大家都挺自觉,只要您稍微留意一下、看到不合规矩的地方上去纠正一下也就可以了,都是一个厂里的人,没有必要闹的太冷冰冰的,对吧?”
“呵呵……就是这个道理。”刘前进挠挠头,也有些不好意思:“我知道你们的意思,严格的管理当然是好事,不过大家都这么熟了,都知根知底的,我觉得真的没有这个必要。”
刘前进绝对是个人精,从陈耕开口问这个问题的时候开始他其实已经意识到陈耕真正的意思是什么了。
陈耕想了想,组织了一下措辞,才委婉道:“厂子,虽然咱们公司现在的规模不大。但以这个发展势头来看,将来的规模必然会越来越大,随着这条生产线的调试完成,军区首长也会讲更多的目光投向咱们厂。毕竟能够与上汽集团合作也是咱们军区的光荣,可如果咱们提供的化油器动不动就因为质量问题给退回来了,您说,军区首长会怎么看咱们?”
既然不能晓之以理,那就诱之以利,陈耕才不相信刘前进会觉得单位内部的这点情面会比军区首长的重视和军区首长们的印象更重要。
果然。听到陈耕这话,刘前进的表情立刻就严肃起来:他发现自己竟然忽略了这个问题!
的确,如果因为管理方面的缺失导致第三军械维修厂生产的化油器被上汽集团退货,觉得丢了面子的军区首长们肯定十分恼火,连带着自己也会吃挂落,如果真的出现这种情况就太糟糕了。只是他还怀着一丝侥幸:“以你和金德勒先生的关系,就算有点小问题也能商量着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