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动力王朝》-第45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李雪山对陈耕这番做法的评价不可谓不高。

      “是!我们一定牢记首长的指示,认真工作!”陈耕两脚一并,大声道。

      “不用这么正式,呵呵……”李雪山笑着摆摆手,忽然开口向陈耕问道:“小陈,我记得你的档案说说你会说德语和英语,对吧?”

      “是,正常的交流基本上没问题……”陈耕点点头,有些不明白李雪山为什么忽然问起了这个问题。

      其实陈耕的日语也不错,为什么呢?因为日本的汽车工业很发达,但日本人有个很不好的习惯,就是很多汽车方面的专业文献他们更喜欢用日语发表在本国的汽车专业期刊上,而日本汽车工业在世界汽车工业当中的地位,逼的陈耕不得不自学了日语,为的就是看懂这些专业文献——不过也别说,被日本人这种小气的做法逼的学日语的结果,就是陈耕看日本爱情动作片的时候再也不会对那些对话一片茫然了。

      “看来我没记错,”李雪山点点头:“下个月在首都有个任务,小陈你代表咱们军区过去一下吧。”

      去首都?还是代表华东军区?陈耕有些惊讶,他想不出来有什么任务必须要自己这个不是军区机关的小杂兵出马的,难道就因为自己会德语?他小心的问道:“首长,我能问一下是什么任务吗?”

      “政治任务。”李雪山道。

      政治任务?

      擦!

      陈耕的心立刻就是一哆嗦:他怎么想没想过“政治任务”竟然会和自己扯上关系,还是代表华东军区去首都执行的“政治任务”。

      尼玛!老天爷你这是打算玩死我吗?

      盯着陈耕,李雪山的表情变的相当的严肃:“陈耕同志,这次你去首都,不但代表着咱们华东军区,也代表着咱们中国军人的形象,一定要牢牢记住自己是一名光荣的中国军人,不要做出有损国格的举动,一定要做到有礼有节,不要让德国人小瞧了咱们!”

      不是吧,不是去首都的政治任务么?怎么又成了与德国人谈判……与德国人谈判?!

      擦!

      “与德国人谈判”这6个字让陈耕心中忽然一动,他想起了自己曾经参与过的一个与德国人有关、与军方的项目,终于还是试探着问道:“首长,我这次去首都,是不是……是不是参与与德国MTU公司引进发动机的谈判工作?”

      李雪山的脸色一变,语气刹那间严厉起来:“你是怎么知道这件事的?”

      这就是变相承认了啊,李雪山的这番反应反而让陈耕松了一口气:“我懂一些德语,学的专业是汽车和发动机,去年的时候兵器工业部通过我们学校找了一些懂德语的学生过去帮忙给翻译了一部分MTU公司396系列发动机的相关技术资料。”

      就在刚刚的一瞬间,李雪山想过了各种可能,却唯独没想到陈耕居然已经和这件事有过交集了,一时间有些愣神:“什么时候的事?”

      陈耕:“去年年中那段时间,有3个多月。”

      “看来你是真知道了,”李雪山的脸色这才释然,不是自己设想当中最坏的情况,表情也放松了许多,转而又有些好奇:“你知道多少?”

      “知道的不太多,”陈耕谦虚的道:“只是大概的知道准备引进的是德国MTU公司的396—03/04系列的柴油机。”

      “好小子!连具体型号你都知道了?这些我都不知道!”李雪山竟然笑了,他有些好奇的道:“给我说说,嗯,捡不涉密的给我说点就行,好奇的很。”

      “是!”别说不涉密的了,以李雪山的身份,就算有点涉密的其实也可以说一下,陈耕想了想道:“我是直接说MTU396,还是从8V331TC41开始说?”

      “这个8V331……331……”

      “8V331TC41。”陈耕连忙补充道:“是MTU公司的一个柴油机的型号。”

      “对,就从这个开始说,这个柴油机和咱们国家有关系?”对于这个忽然冒出来的发动机,李雪山很好奇。

      第92章 前事不堪回首(shukeba.com)

      作为华东军区排名第一的副政委,李雪山自忖自己对国内装甲车辆的装备情况也算是够了解的了,却从来没听说过这个型号的发动机,这不但让李雪山感到好奇,同时还有些无法接受:一个学生都知道的事,我竟然不知道?

      “说起8V331TC41柴油机,就要从1976年开始说起了,当初10年的动荡结束后,中央首长们审时度势,震惊的发现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我国军队装备已经大大落后于西方国家,而在我们引以为傲的陆军方面,随着武器装备的发展,武装直升机和反坦克导弹对陆军的拳头:坦克构成了非常严重的威胁,不管是国际形势还是实际的需求,都要求坦克具有更高的机动能力以提高战场的生存力。

      根据当时我们国家掌握的资料和情报,截止1976年10月,苏联已经装备了新型主战坦克,美国和德国等国的新型重型主战坦克也在研制当中,而当时西方国家装备的主战坦克的作战全重一般在46吨到65吨,火炮口径为120mm至125mm,基本上一滑膛炮为主,发动机功率更是从735千瓦一直到1119千瓦。而我国当时主要装备的还是59式中型主战坦克,主要武器还是一门100mm口径的线膛炮,无论是发动机功率、防护能力还是火炮口径都远逊于世界先进水平……”

      李雪山的表情已经在不知不觉间严肃了起来,虽然他不是军事主管,但作为一名我军的现役军官,了解我军以及外军的装备情况是他的必修课,陈耕说的这些他当然知道,但作为一个学生,陈耕对这些知道的这么详细可就让他感到震惊了。忽然道:“发动机功率只是衡量坦克机动能力的一个参考数据吧?真正有效的数据还是坦克的单位功率。”

      所谓单位功率,即由坦克发动机所能发出的最大功率除以坦克满油满弹满载作战人员时的作战全重,这个单位功率直接决定着坦克的一个重要数据:从0加速至32千米/小时的成绩,这个加速能力,是坦克机动性能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指标,就像是民用汽车的0到100千米/时的加速能力一样。

      “您说的是,”陈耕点头道:“但在这一点上我们国家也落后于西方,西方国家的单位功率一般在17.5千瓦/吨至20千瓦/吨之间,其从0加速至32千米/时所需要的时间只有7至10秒,这个速度可以支持这辆坦克在战场上规避来袭的反坦克导弹,但是我们国家的坦克加速水平就比较糟糕,因为动力不足的缘故,这个加速成绩普遍大于15秒,基本上只要被敌方的反坦克导弹瞄准就无法逃脱……”

      “发动机是瓶颈啊。”李雪山叹息了一声。

      “是啊,咱们国家的发动机技术太落后了。”陈耕也是一身叹息,共和国的“心脏病”问题不是一天两天了,但西方国家是先后经历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用数百年的积累才走到今天这一步,咱们国家缺了这两堂课,想要追上来何其艰难?将今天的落后只归咎于刚刚过去的那个10年,显然是不公平的。

      “……”李雪山沉默了一番,却开口道:“接着说。”

      “是,”陈耕想了想,才接着道:“北方的威胁近在眼前,所以不管有多大的困难,咱们都必须要研制新型坦克,所以在76年的时候,咱们国家开始了新一代坦克的需求研究,发展新型坦克首当其冲的就是要有功率更高、性能更好的发动机。

      当时兵器工业部、军事委员会组织了一批国内军工领域的专家和学者对我国要发展的新型坦克进行讨论,根据对苏联T—72主战坦克有关信息的了解,认为新型坦克发动机的最大功率如果能够达到588KW就可以满足需求……”

      “这个我知道,”李雪山的谈性也被陈耕给勾起来了,笑着道:“当时的这个讨论我作为咱们华东军区的代表也参加了,当时有不少人认为需要更高的功率,为了这个,兵器工业部还专门组织了一次车辆的单位功率与加速性能的实车试验,最后的结果是如果单位功率在18千瓦/吨左右的话,车辆能够获得最好的加速性。”

      “您说的没错,就是18千瓦/吨。”陈耕小小的恭维了一句,他没想到李雪山竟然参加了这讨论。

      “呵呵呵……”李雪山有些得意的摆摆手,和陈耕说起这将近10年前的事让他心情格外愉快,如果说之前他对陈耕的照顾更多的还是处于爱才的考虑,但现在,他开始对这小家伙有些欣赏了。故作谦虚的道:“时间长了,都差点记不住了……你接着说,后来呢?后来的情况我就不清楚了。”

      李雪山知道这个测试,但不知道这个测试的前因后果,奇怪吗?其实一点也不奇怪,这是由我国军工系统和军队特殊的情况决定的,在很多时候,军工系统在研发一款新装备的时候与这款新装备的实际使用者:军队,在沟通的时候不但会脱节,甚至军工研发系统自行其是的例子也一点不少,相反的,军工系统与科研单位之间的沟通反倒是会更多一些。

      这种情况当然不正常,但当时的国情就是如此。

      “后来经过测试,证明588千瓦的最大总功率的确不够用,考虑到新型坦克的作战全重,我国新型坦克发动机所需的最大功率至少要达到735千瓦,也就是后来的新型735千瓦坦克发动机项目。

      在国家批准了新型735千瓦坦克发动机项目的研发计划后,因为正值国家开始实行改革开放,在经过一番权衡之后,当时的五机部于1978年从联邦德国MTU公司秘密采购了10台8V331TC41涡轮增压柴油机。

      8V331系列发动机是德国‘豹2’主战坦克搭载的MB870系列坦克发动机的民用型号,很多零件都与MB870通用,与军用型的MB970相比只是减少了汽缸数目、变更了承力部件的材料并且降低了部分性能,但相对于咱们国家老说,哪怕是民用型的8V331TC41也是相当先进的产品。

      五机部对这个项目非常重视,专门立了项,把这个项目命名为8V165发动机项目,并且把参考8V331TC41发动机研制8V165军用涡轮增压发动机的任务交给了当时国内在柴油机技术实力最雄厚的山柴(山&西柴油机厂),不但从全国的各大研究所和工厂抽调精兵强将,还从正在研制537KW涡轮增压柴油机的吉柴(吉&林柴油机厂)抽调了技术骨干和资金,可谓要人给人、要钱给钱、要物给物,当时我们汽车工程系的前身:华清大学动力机械系也被借调了人手,我的导师也过去帮了一段时间的忙……”

      李雪山可算是知道陈耕为什么对这些自己都不知道的细节了解的这么清楚了:敢情是他的老师和他们说的。心中这才释然,释然的同时,却是更加急切了:“那发动机呢?成功了吗?现在进行到哪一步了?”

      虽然从1978年项目立项到现在已经过去7年了,一直都没有听到这个项目成功的消息,但李雪山心里还是有点渴望——实在是因为“心脏病”的缘故,咱们的军队对先进发动机的需求实在是太迫切了。

      “没有,”陈耕摇摇头,看着李雪山眼中的急切,陈耕心中很不忍说出那个最糟糕的结果,但他还不能不说:“当时仿制出的第一批发动机后要上台架进行测试,但上台架后测出来的最大功率只有667千瓦,还没有达到第一阶段设定的706千瓦的目标。

      最要命的是,从德国采购的那10台8V331TC41发动机在长时间使用中一直表现的非常稳定和可靠,质量很过关,但咱们仿制的8V165发动机却有很严重的拉缸现象,这主要是润滑和缸体材料方面的问题,咱们的材料和工艺不过关,造出来的缸筒承受不了缸内的巨大的压力,导致缸体有些细微的变形。

      后来虽然也进行了一些改进,但拉缸的问题始终没解决,而且陆陆续续的有出现了喷油泵柱塞卡滞、增压器喘震等一些问题,德国方面也拒绝向咱们提供8V331TC41的原机图样、技术以及工艺文件等资料,最终是因为咱们的材料和加工工艺这些基础技术是在达不到要求,新型坦克发动机的研制工作不得不被迫停止。”

      因为材料和工艺问题不得不被迫停止了?听到8V165竟然是这么一个结果,李雪山无比的黯然。好一会儿,他才道:“所以就有了这次引进MTU发动机的计划?对这个计划你知道多少?”

      第93章 原来曾经有那么深的关系(shukeba.com)

      “是,因为仿制8V331TC41的失败,高层终于意识到了单靠仿制测绘是不行的,我们可以把发动机和零件的外形仿制测绘出来,但德国人不会向我们提供关于材料和加工工艺的任何资料,但军队的现代化建设又是势在必行,所以在仿制8V331TC41失败后,结合我国内燃机行业的现状,在确定短时间内由我国自主研发一款新型大功率军用柴油机根本不现实之后,兵器工业部和有关工厂、研究所经过多次探讨,决定从国外引进军、民通用的高性能柴油机。

      上课的时候我们老师曾经和我们说过,大概是从80年年底、81年年初那段时间开始,国家组织了多个代表团去国外考察,先后考察了英国泰莱达公司的ANDS—790坦克柴油机、英国罗尔斯一罗伊斯发动机公司的CVl2TCA坦克柴油机以及法国、德国的相关柴油动力企业,在经过一番对比后,最后认为德国MTU公司的技术最符合我们的要求。

      原因是因为MTU公司的军、民用柴油机在同一生产装配线上进行生产和装配的,也就是说,MTU柴油机的主要技术是通用的,最终咱们国家决定引进MTU公司的396—03系列柴油机,这个396系列柴油机是在331系列柴油机的基础上加大冲程发展了出来的,同时也是当时MTU公司最先进的一款军民通用柴油发动机之一,可以广泛用于各种舰船、大吨位矿用自卸车、油田机械动力、铁路机车、工程机械、发电设备甚至是特种车辆的动力源,并且其技术水平和整体性能在国际上也居于先进水平。经过考察,咱们对MTU公司的396系列发动机的表现基本满意……”

      “接着说,接着说……”李雪山听的有些入神,陈耕说的这些当然算不上是机密,但他却听的十分过瘾,这些东西若非当事人说给别人听,别人永远都别想知道,李雪山的兴致全被陈耕给勾起来了,哪里肯让陈耕停下来?

      “好,”陈耕再次确认了一下自己说的没有什么涉密的,这才道:“396—03系列柴油机在设计之初就采用了模块化的设计理念,基本的形式和布局不变,都是水冷四冲程增压中冷直喷式柴油机,所有的汽缸都采用V型布局,汽缸之间的夹角为90度,但根据不同的定位和需求,汽缸数可以灵活的安排,分别有6、8、12、16这么几种汽缸布置方案。

      按照不同的汽缸选择方案,功率从345千瓦一直覆盖到1920kW,但不管是哪一种方案,汽缸的直径都是165mm,活塞的行程也没有变化,都是185mm。不过最终咱们国家选择了哪一种或者哪几种方案,老师没和我们说……”

      李雪山点点头,不但没有生气,反而觉得陈耕的这个老师还是很讲政治、很注意保密的,和自己的学生说说德国人的发动机、说说引进发动机过程当中的逸闻趣事,让自己的学生知道咱们国家与世界先进水平有多大的差距,这个当然没问题,但具体咱们国家选择了哪一款或者哪几款发动机,这关系到国家的国防,的确是不能说。

      点点头,李雪山示意陈耕继续说:“你不是说你也帮忙给翻译了一部分资料么?就说说这一部分,嗯,捡能说的说说。”

      “那就是回国论证之后的事了。”陈耕道,想了一会儿,他才开口道:“从德国考察回来后,也就是去年,在兵器工业部一局的领导下成立了396发动机小组,开始对国内市场进行全面的调查和分析,当时396发动机小组先后走访了全国六大系统、77家工业企业、院所和管理机构,对国内需求量和市场发展趋势有了一个全面的了解。

      调研回来后,兵器工业部又组织了专家进行对比论证,认为引进德国MTU公司的396系列柴油机做为军民通用柴油机是相对来说最适宜我国当前的情况的,然后在去年3月,兵器工业部向中央呈报了引进德国MTU396系列柴油机项目建议书。

      在396发动机小组下去摸底了解情况和等待中央批复的这段时间里,兵器工业部还组织了一批懂德语、懂发动机和车辆相关技术的人对从德国MTU公司带回来的一些资料进行翻译,我的老师知道我在普桑项目组跟着德国专家学了一些德语和德语中的发动机专业词汇,就向小组推荐了我,然后我就过去帮了一阵子忙……嗯,我在那里帮了有三个多月的忙。”

      尽管李雪山并没有问起,但陈耕心里很清楚,自己必须要将自己为什么会知道这件事、并且为什么会知道的这么详细说明白,这是一件十分严肃的事情。

      不仅如此,陈耕对引进396系列发动机的后续也工作也有所了解,比如一直到去年12月,国家计委和国家科工委才正式批复,同意396发动机小组组织与德国MTU公司引进396系列发动机的谈判考察和签约。

      在国家计委和国家科工委批复后,不知道因为什么原因,一直到今年7月份,也就是陈耕毕业的前夕,396发动机小组才组织了这款发动机的最终生产地:山柴的相关领导和技术远远以及有关单位组团,赴德国与MTU公司进行正式的考察和谈判。

      在去德国的前夕,因为陈耕在去年翻译资料时优秀的表现,陈耕的老师又推荐陈耕以专业翻译的身份跟着考察小区去德国,但那个时候的陈耕正在和自己老爹闹别扭,********不肯听陈红军的话回华东军区第三军械维修厂的他正在和陈红军赌气,硬是婉拒了老师的好意,现在想想,倒是有些可惜。

      听陈耕解释清楚了这其中的前因后果,李雪山心里头的确是松了一口气:因为此前就参与过MTU公司396系列发动机相关资料的翻译工作,陈耕知道国家引进396系列发动机、斌且知道其中的一些事情就完全能够理解了:“既然这些你都知道,也不是第一次参加这样的保密活动,那我就不叮嘱你什么了,记住一点:保密!这次你是去做德语以及专业词汇翻译,该说的可以说,不该说的坚决不许说。”

      “是!”陈耕两脚一并,大声道:“请首长放心,我一定牢记保密纪律,该说的说,不该说的坚决不说!”

      “很好,”“李雪山满意的点点头,想了下,又叮嘱道:“记住给家里说一声,不要让他们担心。”

      “是!”敬完了礼,忽然想起金德勒的事,陈耕连忙道:“对了首长,还有个事想要请您帮个忙……”

      “唔……你说。”李雪山点点头。

      “是这么回事……”陈耕把金德勒的老爹是个二战老兵,一直想要收藏一辆二战时期的BMWR71的事和李雪山说了一下。

      在后世,很多军迷和摩托车迷都知道长江750就是BMWR71的复刻再复刻版,但这个时代,知道长江750与BMWR71之间关系的人还真没有几个,而李雪山显然不是其中之一,他奇怪地问道:“这个BMWR71和咱们的长江750有什么关系?”

      “这两个还真有关系,在二战的时候,但是的苏联通过特殊渠道得到了一批BMWR71,斯大林认为BMWR71是一种很好的战场机动交通工具,于是下令军工部门进行测绘仿制,也就是苏联的乌拉尔M72,后来咱们国家与苏联建交后,咱们国家从苏联获得了这个摩托车的全套生产技术,被命名为长江750所以从外形、整体结构和发动机结构上来说,长江750和BMWR71基本上看不出来什么区别。”陈耕给李雪山解释道。

      这样啊……李雪山顿时释然。

      陈耕适时的补充道:“金德勒说了,他愿意出钱把这辆车买下来,不过我不清楚咱们的政策是怎么样的,没敢答应他,只是帮他问问。”

      一辆摩托车而已,李雪山还真没看在眼里,他痛快的一摆手:“谈什么钱?这样,我给后勤上写个条子,这辆车就送给他了。”

      “这……合适吗?”陈耕有点不好意思。

      “有什么不合适的,”李雪山根本不认为这是个多大的事:“咱们为了感谢德国友人对咱们的帮助,送一辆摩托车给他作为双方友谊的见证,谁还能说什么?你等一下,我给你写张条子。”

      虽然李雪山管不着人家后勤,但大小一辆摩托车而已,看在金德勒给华东军区提供了这么大的一个财源的份上,一辆摩托车算得了什么?没人会为了这点小事和李雪山较真。

      “那……如果以后我需要更多的车呢?”陈耕小心的又问道。

      第94章 军区高层震动(shukeba.com)

      “需要更多的车?”李雪山随口问道:“需要多少?”

      “说不准……”

      “说不准是多少?最起码要有个大致数量吧?”

      “操作好的话,一年几千辆应该是有的。”

      “……”

      陈耕仿佛听到了军区首长尊贵的下巴砸在地上的声音,李雪山的声音都有些打颤:“到底是怎么回事?你给我说明白了?!”

      李雪山急了,他不能不急,如果是几辆摩托车,那并不是问题,可一年几千辆摩托车?长江750的厂家的年产量才多少?

      如果这话是从被人嘴里说出来的,李雪山能让警卫员直接把这家伙叉出去,但陈耕不同,这小子虽然年轻,但已经用自己的实际表现证明了自己的能力,他的话,李雪山不敢不当一回事。

      “现在只是一个想法。”陈耕不好意思的道。

      “那就说说你的想法!”在每年几千辆长江750面前,堂堂军区领导班子之一也不敢不当一回事。

      陈耕无奈,只好一五一十的将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是这样的……”

      等陈耕说完,李雪山的眼睛已经瞪得溜圆!老半天,他才不敢置信的、小心翼翼的问道:“你确定……能行?”

      “我认为没什么问题,有市场、有需求、有供给,我不明白为什么不行?”相比于李雪山那怀着十分之一、百分之一的希望的心情,陈耕的信心就足的太多太多了。

      的确是这个道理啊,既然有市场需求,咱们又能满足这种需求,凭什么不行?李雪山摩挲着下巴,良久,他问出了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你觉得一年真的可以卖这么多?”

      “相对于这么庞大的市场,我觉得这个数字已经相当相当的保守了,”顿了顿,陈耕补充道:“哪怕是最保守的估计,我觉得一年三四千辆是可以预期的,而且每辆车赚个千把美元不是很大的问题。”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15 04:4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