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动力王朝》-第40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好的,”沈金荣点点头,接着道:“我想说的不是他们的做法,而是他们的做法给了我一些启发,既然212吉普都能用普桑的轮胎,那普桑、切诺基、上海和标致,是不是也可以用我们的轮胎?就算咱们无法取得配套厂的资格,可轮胎终究是消耗品,几年后用户终究还是要换轮胎的,到时候用户换谁的轮胎厂家就管不着了吧?”

      “……”会议室的所有人全都愣住了:对啊,这么简单的道理我们怎么就没想到?

      就算我们没办法和主机厂合作,但轮胎终究是一种消耗品,任何一辆车在行驶了一定里程之后都是要换新轮胎的,可笑啊,这么简单的道理自己竟然没想到。

      刚刚还义愤填膺的****也愣住了:“这样……也行?”

      “为什么不行?”一直没有表明态度的厂长范家俊,这一刻终于笑了,扭头对同样没怎么说话的党支部书记张应文道:“老张,你觉得呢?”

      “我觉得可以试试,”张应文点点头,慢条斯理的道:“而且我觉得咱们的思路完全可以放的更开一点,不要只局限在国内嘛,如果咱们生产出来的轿车轮胎质量不错,为什么不可以想一下出口赚外汇呢?”

      对啊!!

      老书记的话提醒了大家,我们做出了轿车轮胎,不但可以在国内卖,还完全可以出口嘛。

      出口好啊,出口就可以赚到外汇,赚到了外汇就能增加工厂在省里的分量,此外对杭城橡胶厂来说也是一个活广告,告诉全国的老百姓,我们杭城橡胶厂的朝阳牌轮胎不但在国内是名牌,还能出口创汇,在国外也是响当当的名牌,反过来又能【创建和谐家园】国内的销售……这么一看,简直是一条光明大道!

      ****一脸的惭愧,这会儿他的脑子也转过来了,他满脸严肃的对沈金荣道:“小沈,对不起,我刚才误会你了。”

      “老师,您千万别这么说,”沈金荣连忙站起身来,表示自己不敢接受:“您也是为了咱们厂……”

      两人正谦让这,厂部办公室的一个工作人员匆匆走了进来,小声对办公室主任邓南华说了点什么。

      下一刻,邓南华的表情就变的无比精彩。

      在众人奇怪的目光的注视下,邓南华起身来到范家俊和张应文的身旁,小声的说了些什么。

      说了些什么?不少人伸长了脖子,很好奇。

      没让大家等多久,范家俊惊讶的道:“还有这样的事?真的假的?”

      “我也不敢确定,”邓南华犹豫着:“但既然连公函都发过来了,对方不但说要来咱们这考察,也欢迎咱们去他们那考察,应该不是假的吧?”

      “有道理……”范家俊缓缓的点点头,既然对方敢放言让自己去他们单位考察,十有【创建和谐家园】不会是假的。

      什么情况啊这是?瞪大了眼睛想要从邓南华和范家俊的对话中分析点儿信息出来的众人,眼睛都瞪疼了:到底是什么情况您能直接明说不?

      老厂长范家俊倒是很开明,看着大家眼中的期待,对邓南华吩咐道:“小邓,把这个消息给大家说一下。”

      “是,”邓南华组织了一下措辞,才开口道:“刚刚办公室那边接到了一封来自润华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嗯,就是改装212吉普的那家单位,听说咱们有意上马轿车轮胎项目,准备和咱们合作。”

      大家顿时恍然:难怪刚刚邓南华的表情这么奇怪,这也忒巧了。

      “就这样?”供销科科长徐琰超忍不住问道,如果只是这样,你的表情不至于这么奇怪吧?

      邓南华:“对方在公函中还说,如果合作能够达成,他们每年将向咱们订购不下10000套的轮胎。”

      徐琰超惊呼一声:“多少?10000套?!”

      轮胎的一套是5只,即每个车轮上各一只,此外再加上一只备胎,10000套轮胎那就是整整50000只!

      50000个轮胎看似不多,但在之前的计划中,出于谨慎,杭城橡胶厂即便是真的要上马轿车轮胎项目,年产能也不过10万只乘用车子午线轮胎!

      现在那家改装212吉普的单位就敢时候他们一年最少要50000?这等于包圆了杭城橡胶厂轿车轮胎一半的产能!

      项目还没投产就已经有了销路,对于杭城橡胶厂来说,这是一个绝佳的好消息,虽然大家对那个润华实业发展有限公司是否能够有这么大的消化能力还打了一个大大的问号。

      ****却皱起了眉头:“不会是骗子吧?就算上汽,他们的普桑和上&海这两款车加起来的年销量也才堪堪突破10000辆而已,这个润华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就敢说他们一年需要10000套轮胎?这牛吹的是不是也太大了点?”

      老厂长却是笑了:“不要先入为主嘛,不管怎么样这总是好事,先看看再说。”

      没错,总要先看了再说。

      老厂长的这番话可谓老成持重,谁也说不出什么不妥:不管怎么说,这对航程橡胶厂来说总是一件好事,不管怎么样,总要摸清了对方的根脚再说,哪怕对方一年只能订2000套呢,对咱们厂来说不也是个好消息?

      ————————

      这就是自己接下来要工作的地方?

      看着眼前的景象,从魔都来的一群老爷子们不免有些失望:虽然早已经知道了第三军械维修厂最早成立于60年代,所有的建筑也都是修建于这个时候,但偌大的地方不但没有一栋楼房,连个二层小楼都没有,这还是超出了他们的意料。

      至于厂区里的绿化不错这一点。根本没有人在乎,这年头,各大国企别的不说,绿化真的是没说的,一个个好的不像话,谁家厂区的树龄若是低于30年,遇到同行都不好意思打哈呼。

      正常情况下,陈耕应该在这个时候说点什么来稳定大家的情绪的,比如“虽然我们现在的条件很艰苦,但我们公司的发展势头非常好,接下来是公司大发展的时期……”之类巴拉巴拉的来一通,但陈耕却并没有选择这么做。

      为什么呢?

      因为来的这些人都不是小孩子了,年纪最小的也有差不多50岁,他们的性格足够沉稳,看待一件事也不会因为刚刚看到的一点东西就贸贸然的冲动,何况来之前大家已经对情况有所了解了,脱胎于华东军区第三军械维修厂三产办的润华实业,才刚刚在这次军企改革中完成资产分离,何况你能指望一家维修性质的单位能有多好的条件?

      看眼前这些老爷子的反应也能看出来,虽然眼前的情况的确有些出乎大家的意料,但他们的眼神依旧平静,说明并没有出乎他们的意料太多。

      陈耕表现的很淡然,但专门来迎接的第三军械维修厂的一众领导们却紧张坏了。

      趁着彭光明上去和诸位老师傅们打招呼的空档,刘前进把陈耕拉到一边,压低声音问道:“小陈,咱们的条件这么简陋,到底能不能留住这些师傅啊。”

      第82章 不需要降服(shukeba.com)

      陈耕说他从上汽集团发动机工厂聘请来了一些老师傅,接到这个电话后,第三军械维修厂的领导们这几天激动的觉都没睡好,比起自己这些“顾问”,这些上汽发动机厂的老师傅才是真正的技术顾问。

      厂领导们不但连夜与地方上打好了招呼、安排好了接待的招待所,甚至专门去买了两口大肥猪,为的就是让这些魔都的老师傅们吃的满意。

      大家都清楚这些技术精湛、经验丰富的老师傅的加盟,对于第三军械维修厂、对于润华实业能够起到多大的助益,说不定以后自己能拿多少顾问费就靠这些老师傅了。

      “厂长,您放心,”陈耕笑着道:“来之前我已经把咱们单位的情况和这些老师傅们交待了,您看这些老师傅的表情,很平静,这说明人家已经有了心理准备了。”

      刘前进点点头,可心里还是有点不放心:“道理虽然是这么个道理,但是……”

      “厂长,真的没关系,”陈耕笑着道:“咱们请他们过来,就是让他们帮咱们搞建设的,人家有心理准备的,反过来说,如果咱们什么都建设好了,还请他们过来干什么?您说是不是这个道理?”

      “倒也是哈……”刘前进不得不承认的确是陈耕说的这样:如果不是请他们来贡献自己的力量,请他们来干什么?对了,小陈还说明年就要在魔都盖房子、给他们分房子,房子是那么好拿的吗?

      这么一想,刘前进立刻心平气和。

      忽然想起一件事,陈耕拍拍脑袋,有点不好意思的对刘前进道:“对了,忘记给您说,我把上汽发动机厂的老厂长给请来了。”

      “什么?你把上汽发动机厂的老厂长给请来了?”刘前进的眼睛瞬间瞪的溜圆!能够用上“请”这个字,这只有一个可能,但刘前进怎么也觉得这不可能是真的,磕磕巴巴的指着陈耕,震惊的道:“你……你……”

      “就是您想的这个意思,”陈耕肯定了刘前进的猜测:“我准备聘请他做润华实业主管生产的执行总裁,您觉得怎么样?”

      “嘘……”

      刘前进长处了一口气,没有立刻回答,反而苦笑着对陈耕道:“小子,你这是给我出了个大难题啊。”

      他虽然并不清楚那位上汽发动机厂的老厂长是什么来路、有什么关系和人脉,但哪怕用脚底板去想也能想到作为上汽集团发动机厂的前任厂长,这位老爷子不但在管理上很有一手,恐怕在魔都的人脉也不少。

      “这话怎么说?”陈耕有些不解。

      刘前进:“被你挖来了一个宝贝啊,不过你觉得你能降服的了这老爷子?”

      “为什么要降服呢?”陈耕奇怪的道:“老爷子今年66了,以他的这个年纪,愿意给他一个施展才能的企业应该不多了吧?老爷子只要不傻,只要真的想出来做点事,那他肯定会把握好机会。而且我与这位老爷子是合作,我给他提供一个平台,他帮助我将公司做好,这似乎也不存在谁降服谁的问题,您说呢?”

      刘前进哑口无言,可仔细想想,却又不得不承认陈耕的话没错:的确,如果是个三四十岁、甚至四五十岁的人,往后还有三十多年好活,心思未免就会活动的比较厉害,到了一个新单位,说不定会有什么想法,但这位老爷子今年已经66了,生老病死的基本规律他违背不了,就算往死里估计,老爷子能再干10年就了不得了,再往后,精力肯定撑不住。

      一个最多只能再干10年的老人家能有多大的野心?恐怕更多的还是无法忍受曾经身在高位、现如今在家养花遛鸟的寂寞吧,说不定对于陈耕愿意给自己提供的这个平台,这位老爷子心里感激都来不及呢。

      想明白这些,刘前进忽然有种自己智商已经落伍的感觉。

      陈耕倒是没注意到刘前进眼中的黯然,想起自己和张老二一路开回来的那两辆上&海轿车,陈耕拍拍脑袋:差点把这个给忘了。

      指着那两辆黑色的轿车,陈耕对刘前进道:“对了,厂长,那两辆车是上汽集团配属给狼堡的工程师团队的,现在狼堡的工程师团队把这两辆车借给了我,我的想法是一辆作为润华实业的接待用车,另外一辆借给咱们维修厂使用。”

      刘前进当然注意到了那两辆大气、庄重的上&海牌小轿车,心里也很羡慕,但羡慕归羡慕,他并没有往深处想,只是下意识的以为这是上汽集团派来送他们的这些老师傅的,现在听陈耕说这两辆小轿车竟然是上汽集团配给狼堡的工程师团队们专用的,现在被狼堡的工程师团队“借”给了陈耕,惊丫的嘴巴里能塞一只鹅蛋!

      “借”车这种事情一点都不稀奇,说是借,可按照标准说法应该是免费转让使用权,除非使用者很倒霉的摊上了大事,否则一般情况下车辆所有单位是不会让“借”车的人还车的,大家对这种情况也不会觉得奇怪,相反的,能够“借”到车的人都是有身份、有能耐、有人脉、有本事、有面子的能人。

      陈耕竟然能够从狼堡的工程师团队里“借”到上汽集团专门配属给他们使用的专车,陈耕与上汽集团、与德国人之间的关系的深厚程度完全超乎了刘前进的想象,在心底,刘前进对陈耕的评价又上了一层。

      震惊归震惊,想到自己也能使用这么高级的小轿车,刘前进立刻激动了,不过激动归激动,他还有点不好意思:“这是他们借给你的,我们用了,这不好吧?”

      “有什么不好的,”陈耕爽快的道:“我不也是咱们厂的同志么,两辆车,本来就是给咱们厂借了一辆……以后咱们厂要经常的和外面的企业那边打交道,没有辆好点的、能撑门面的车也不像话,容易被人小瞧,您说是不是?”

      “倒也是这个道理,那……我就不客气了?”

      陈耕笑着道:“你千万别跟我客气,您看,我让厂里帮我协调这些老师傅的住宿、饮食,不也没客气么?”

      这两件事能放在一起比吗?不过陈耕这么说的意思刘前进也明白了:虽说现在润华实业和第三军械维修厂分家了,但以两家单位的关系,打断了骨头还连着筋呢,就像是小孩长大了结婚之后和父母分家,但分家之后两家的关系就淡漠了吗?当然不是,所以很多事情没有必要分的这么清楚,也没有那个必要。

      明白了这一点,刘前进心里暖暖的,越发觉得自己没看错人,这么一想,心里也就放开了:“既然你都这么说了,那我就不跟你客气!以后咱们厂也的确需要有辆轿车来撑撑门面……成,这辆车就是咱们厂的接待专用车了。”

      接待专用车,也就意味着他刘前进和彭光明在平日里都不会将这辆车作为自己的专车。

      对于刘前进的这个决定陈耕很欣赏,刘前进和彭光明两人搭档了差不多10年了,两人一直配合的很默契,但只有一辆车,不管是给谁作为专车用都不合适,而若是因为这辆车而让两人之间的默契起了龌龊那就太得不偿失了,既然如此,那就索性谁也不用,作为公司接待重要客户的专车,这未尝不是一个好办法。

      ——————————————

      接下来的几天里,当知道陈耕与第三军械维修厂高层之间复杂的关系后,上汽发动机厂的这些老师傅们再次安心了不少:陈耕本身就是第三军械维修厂的副厂长,他爹也是副厂长,就凭着这一层关系,很多事情就好办了。

      而当听说华东军区的首长们对陈耕也是关注有加之后,大家的心气就更足了。

      而在接下来对第三军械维修厂、润华实业的参观中也着实给了大家不少惊喜,虽然第三军械维修厂没什么先进的生产设备,但各类车铣刨磨等不同功能的机床全都有了,其中一些机床甚至是自己用了多年的设备,小批量的加工加工零件完全没有问题,也能进行相应的热处理工艺,比自己之前想象的“荜露蓝蒌启山林”的情况好的太多了。

      参观完之后,谢老厂长专门找到陈耕,认真的道:“小陈,我看你们厂的设备,就现在的这些设备来说,小批量的生产一批零件没问题,可如果想要做摩托车发动机,靠你们厂现有的这些设备不行啊。”

      “是,您说的没错,单靠这些设备的确不行,”陈耕点点头,诚恳的道:“谢老,您老人家搞了一辈子的发动机,对于如何做发动机、需要什么设备这些事情您最熟悉,您觉得如果咱们要大干一番,还应该添置一些什么设备,大致需要多少钱?”

      “那要看咱们厂的目标是什么了。”

      陈耕想了想,道:“争取明年实现年产5万台发动机,后年达到15万台发动机的规模。”

      第83章 外包(shukeba.com)

      低头盘算了一下,老爷子给出了一个让陈耕差点咬掉舌头的数字:“最少要120万!”

      “这么多?”

      在当下,120万可绝对不是一个小数目。

      “这还叫多?”老爷子笑了一声:“我这按照最精简的方式来配的,如果按照上汽以前的做法来搞,没有200万想都不要想。”

      “120万也太多了,没有别的办法了吗?”陈耕皱着眉头道,对于眼下的润华实业来说根本就不可能拿出80万这么一笔巨款。

      “没办法,如果想要实现年产15万台发动机的产能,就只有这么多,而且……”老爷子顿了顿:“就算是5万台,其实需要的资金也少不了多少。”

      陈耕点点头,倒也明白老爷子这话里面的意思:有些设备是必须要添置的,而且可能只需要一台,你年产5万台是这台机器,年产15万台还是这台机器,偏偏不买还不行。

      “能不能再想办法压缩一下?咱们单位明年还要在魔都搞研究所、盖房子呢,资金可不宽裕。”

      “真的没办法,”老爷子也在苦笑:“要么暂时不盖房子,要么目标定的低一点。”

      说话的时候,老爷子偷偷观察着陈耕的反应,因为他很清楚,上汽发动机厂的这些老家伙们之所以肯不远千里的来润华实业上班,最大的原因就是陈耕之前的盖房子的承诺,若是没有房子,恐怕真没几个人肯留下来,而且哪怕是从他个人的角度出发,他也希望陈耕先盖房子。原因么当然很简单,陈耕答应了他,他也可以分一套三室两厅的房子,或者补差价拿两套两室一厅的。

      老爷子两儿一女,虽然老大家的大小子都已经上初中了,但就住房来说,没有哪个魔都本地人是不缺房子的。

      “不对……”陈耕皱着眉头,他觉得有什么地方不对头。

      “什么不对?”老爷子有些不解。

      “费用不对,不应该有这么多,我觉得不应该需要这么多资金啊,”陈耕眉头皱的越发紧了,试探着问道:“您说的,不会是整台发动机上的所有零件都是咱们自己生产的吧?”

      “当然了,这有什么不对的?大家不都是这么生产的吗?”老爷子松了一口气,他刚刚还以为陈耕说的“不对”是在怀疑自己从中做了手脚,心里很是不满,现在才知道似乎是自己误会了陈耕,松了一口气之余,又有点不好意思。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14 10:0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