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动力王朝》-第4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这是大实话,不管是什么单位,只要下去了,不管是从个人发展还是从待遇方面来讲,都肯定不如留在首都好,这是在无数年的历史发展过程当中被证明过的、并且一直有效的颠扑不破的真理,陈耕若是再坚持认为下三线比留在地方上更好那就是睁眼说瞎话了,何况丁若烟还是一个聪慧的女子。

      “那你为什么还要下去呢?”丁若烟好奇的问道:“难道你真的是打算造一台先进的发动机?你该知道,发动机不是这么好造的,咱们国家这么多的专家,用了这么多时间都没有造出来,你……嗯,如果你真的这么想,有什么我能帮忙的吗?”

      丁若烟的话很容易让人认为她瞧不起人,不过陈耕倒是没有这么想,哪怕不算前世,从现在算起,自己认识丁若烟一年了,陈耕很清楚这个女孩是个什么样的人,笑着摆摆手道:“我知道你说的这些,不过我还是想试试。”

      第8章 来国家安全部抢人的老外(shukeba.com)

      第8章来国家防务部抢人的老外

      陈耕的做派很符合刚来单位报到的学生的形象,一边小心翼翼把资料递过去一边腼腆的道:“华清的。”

      “华清的……”人事科的负责人登时愣住了,下一刻,他猛地站起身来,绕过桌子快步来到陈耕跟前,握住陈耕的手用力的摇晃着,热情的都要溢出来了:“啊?你就是那个会说英语、俄语和德语三门外语,还会电脑的那个华清的陈耕同学?陈耕同学,欢迎,欢迎……”

      “……”陈耕眼前这位的热情整的有点懵:谁能告诉我这位为什么这么兴奋?这简直就是“听闻哥哥的大名,纳头便拜”的境界了。

      没等陈耕搞清楚眼前到底是什么情况,自打陈耕进来之后一直守在房间里唯一的一台电脑的前面、动都没动一下的女军官也转过头来,瞬间开启了八卦模式,两眼灼灼放光望着陈耕:“你就是华清的那个小陈啊,欢迎欢迎,小陈你还不知道吧,现在咱们整栋大楼都知道了,有个华清的高材生要来咱们国家防务部。”

      好在好歹也是曾经活了那么多年,陈耕的应对能力倒是不缺乏,不管什么时候,在当今的国内,谦虚就对了,一脸谦虚的笑容,一副“我很害羞,你们不要调戏我”的样子:“我是运气比较好,跟了一个好老师,能多学点东西。”

      但八卦女军官就越发来劲了,看着陈耕的样子竟然有丈母娘看女婿的意思,口中啧啧称赞着:“啧啧啧……看吧,马科,不愧是名牌大学出来的学生,素质就是好,懂这么多还这么谦虚,今年来的那几个小鬼,没有一个有小陈这么懂礼貌的。”

      “董大姐,我可是头一次听到你这么称赞今年的学生啊,”热情的负责人随口打趣了两句,扭过头来对陈耕笑道:“小陈你是不知道,董大姐可是咱们大楼仅有的三个营级打字员,打字速度……啧啧……部长都亲口表扬过的。”

      “真的?董大姐您真厉害!”陈耕脸上连忙配合的表现出无比佩服的表情——不是装的,他是真的佩服,传说当中的营级打字员这种逆天的存在都被自己遇上了?

      换成军衔的话,一个打字员的军衔就是少校,你敢想象?

      陈耕震惊和佩服的表情起到了绝佳的马屁效果,拍的董大姐无比的熨帖舒慰,咯咯的笑了两声,同时妩媚的白了人事科负责人、也就是马科长一眼,道:“马科,你就笑话我吧,什么营级打字员不打字员的,还不是你手下的一个兵?”

      陈耕的鸡皮疙瘩顿时落了一地。

      嗯,也不是没有好处,好处是陈耕知道了人事科的老大姓马。

      就在陈耕心中暗自揣测着人事科的人这么热情,是不是因为李建国特意叮嘱过他们的时候,飞快的帮陈耕办好入职手续,谜底被揭开了……

      “小陈啊,听说你不但精通英语,还精通俄语和德语,真的假的?”热情的帮陈耕办入职手续的董大姐一边忙活,一边好奇的向陈耕问道:“我听说外语可难了,学一门都愁的头疼,你竟然学会了三门,给大姐说说你是怎么学的?”

      陈耕牢记着到了新单位一定要装成是个谦虚且容易害羞的小鲜肉这一点,挠挠头,似乎是对董大姐的夸奖感到不好意思:“可能是我遇到的老师比较好吧……”

      “那也说明你学习很认真,天分也好,一般人可学不了这个。”董大姐听的连连点头,显然对陈耕的乖巧懂事很满意,又是一堆不客气的夸奖。

      陈耕却装嫩装的自己都要被自己给恶心吐了。

      夸奖完陈耕,董大姐忽然恍然大悟般的扭头对马科长道:“对了,马科,你女儿明年就高考,你不是正愁着找不着个好的英语和数学的补习老师么,你觉得小陈怎么样?人家可是华清的高材生。”

      陈耕的汗水哗啦啦的就流了下来:他刚刚还以为组织对待信任都是这么热情、这么嘘寒问暖的,现在看来自己真的太天真了……

      对于一个急切的想要让自己的女儿提高成绩的父亲来说,有什么辅导老师能和一个懂三门外语、会计算机的华清大学的学生相比的?

      “哎呀,瞧我这脑子!”马科长愣了一下,随即用力的一拍脑袋,一脸期待和兴奋的望着陈耕,脸上的笑容和蔼的令人发指:“小陈啊,你看能不能……”

      就是这个装作恍然大悟的动作和表情有点假,人家不定惦记和谋划多久了。

      “这个好说,”不等马科长说完,陈耕就痛快的道:“这样,您看什么时候合适,我先帮小马同学摸摸底,等清楚了小马同学的情况,我再帮她制定一个复习计划。”说完,陈耕不好意思的道:“我对她的情况不熟悉,现在也不好给您保证什么。”

      当然,至于“保证她一定考上一所理想的大学”这样的话就算了。

      陈耕答应了,马科长心花怒放的整个办公室都有些放不开了。握住陈耕的手摇的跟风车一样:“谢谢!谢谢你小陈!太谢谢你了,有你帮忙这就算去了我的一块心病了……嗯,你看今天下午成不成?你要是没事的话,今天下去就去我家,我让你老嫂子做几个拿手的好菜。”

      “今天下午?”陈耕在心里感慨着为了自己那不省心的闺女马科长也是蛮拼的,同时故作犹豫的道:“我倒是没事,不过……方便吗?”

      听陈耕表示没问题,马科长简直恨不得肋生双翅直接飞回家去,哪里还顾得了这么许多?拼命的点头:“方便,只要小陈你方便我就方便,”马科长深谙人际交往的技巧,用力握了一下陈耕的手,压低了声音,小声对陈耕道:“我和后勤的老郑是老战友,你的房子的事我帮你催着,保证给你一套最好的房子……”

      没等马科长还没说完,门外一个急切且满是惊喜的声音冷不丁的响起:“咦?小陈同志来了?没再休息两天?”

      “李主任您……”

      陈耕连忙转过身来和李建国打招呼,但还没等他完全转过身,眼角的余光就看到一个狗熊一般强壮的家伙向自己冲过来,狗熊嘴里还用德语兴奋喊着:“陈,上帝啊,终于让我找到你了。”

      然后,一只狗熊就占据了陈耕的视线,并且将他牢牢地抱在了怀里。

      “呃……金德勒先生,您怎么会在这里?”对于出现在自己面前的狗熊,看陈耕惊讶的差点咬到自己的舌头。

      陈耕只是惊讶,可人事科的一群人就全都看傻了:这是什么情况?怎么会有个金毛的老外出现在这里?

      陈耕对眼前这位兴奋莫名的金发老外很熟悉,相当的熟悉。

      这个金发老外叫斯文—克里斯蒂安·金德勒,典型的德国人,现在的身份是狼堡派来协助普桑项目国产化的德方专家、汽车工程师,去年陈耕在普桑实习和帮忙期间就被安排在在金德勒身边——就是我们之前提到的那个。

      陈耕的热情好学让金德勒格外欣赏,在这一年多的时间教了陈耕很多东西,上一世的陈耕能够进入普桑也是金德勒的推荐,甚至陈耕的德语也是跟他学的,某种程度上说,是他帮自己代开了现代汽车工业的大门,但陈耕从来没想过在某天能够在国家防务部、军委的办公大楼里看到他,这简直太神奇了。

      金德勒显然没有意识到房间内的气氛不对,兴奋的对陈耕道:“陈,再次见到你真是太好了,哦,你一定要和我回去,我简直不敢想象没有你的日子竟然会这么难熬……”

      “金德勒先生,请等一下……”一头雾水的陈耕连忙扭头看向李建国:您能不能给我说一下这是怎么个情况?

      金德勒这个耿直的老外显然不知道自己这个外国人出现在这种地方有多惊悚,兴奋的拉着陈耕就往外走:“陈,我找了你好久,总算让我找到你了,走吧,跟我回普桑项目部,我已经向狼堡总部推荐了你,只要你帮我完成工作,你就会正式加入狼堡……”

      虽然马科长和董大姐对于李主任为什么会带着一个金毛的老外出现在这里还是一脑袋的雾水,但两人看着陈耕立刻就是一脸的无比羡慕。

      拜普桑项目所赐,这两年来德国在国人的印象中从“外国人”一跃达到了“中国人民的好朋友”的高度,大家也知道了联邦德国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之一,1984的人均国民年收入高达1万多美元。

      在这个全国人均平均月工资是有40多块RMB的年代,每月上千美元的收入绝对是个常人无法想象的天文数字,好歹也是80年代中期了,大家对海外关系不再像前几年那么讳莫如深,相反,谁家有点海外关系就成了人人羡慕的对象,如果有个海外的亲戚那就就比大发了:人家老外可是牛肉都吃的腻歪、家家住别墅、有私家车的。

      大家拼了命的想要出国,可没那个本事,但现在,外国人求着咱们中国人去工作这种连小说当中都不会出现的情节竟然就呈现在了自己的眼前,这可真是……让人羡慕啊。

      起点中文网www.qidian.com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

      第9章 诱惑和理想(新的一周,求点击、求(shukeba.com)

      第9章诱惑和理想(新的一周,求点击、求推荐、求收藏……)

      陈耕心中一动,却是一脸迷茫的看向李建国,疑惑的道:“主任,金德勒先生这是……”

      李建国有些惋惜,可更多的还是欣慰,开心的道:“金德勒先生当然是来找你的,他希望你能回普桑那边去帮他。”

      “啊?”陈耕“惊讶”的张大了嘴巴,“不敢置信”的看看李建国,又看看斯文—克里斯蒂安·金德勒,似乎是被这个消息给惊的说不出话来。

      这个表情,在马科长、董大姐看来自然就是极度的惊喜。

      80年代,国人才刚刚从混乱中走出来没几年,他们知道了全世界那些等着被自己解放的资本主义国家的老百姓竟然过的比自己想象的好的多,也知道了资本主义国家的老百姓都贼拉有钱,几乎整个世界观都被颠覆了,对外国的看法也从“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的、受苦受难的、急需被自己解救的穷苦百姓”变成了深深的羡慕。

      能去国外工作的同胞成了大家羡慕的对象,认为他们是去享受幸福生活了,偶尔有海外关系能够【创建和谐家园】的,感觉对方是进入了幸福的天堂,可以住别墅、开小轿车、顿顿吃牛肉,已经搭乘火箭跨入共产主义时代了。

      陈耕会接受金德勒的邀请去狼堡总部吗?对于这个问题没有任何人有疑问,谁都不认为陈耕会拒绝:那可是每年最少上万美元的收入啊,而且对方还是狼堡这样的世界著名的大公司。

      金德勒却是误会了陈耕的意思,一把抓住陈耕的胳膊,急急地道:“陈,我请你回去帮助我,好吗?我再也受不了那个笨蛋了。哦,对了,你的年薪可以达到……”

      略略一顿,金德勒道:“换成你们中国人最习惯的美元,大约是1.4万美元,并且我可以向你保证,你的薪水每年最少可以递增20%。”

      一年就有14000美元的收入?!

      每年递增20%?

      那岂不是意味着陈耕干个两三年就能拿到2万美元的年薪了?

      在人均年收入只有500元rmb左右的1985年,2万美元的年薪对国人的吸引力有多大呢?大概相当于30年后,有人站在你面前对一个刚刚入职、每个月发到手的钱只有3000多块的小公务员说:“小子,跟【创建和谐家园】吧,我给你一年1000万的年薪。”

      千万年薪啊,你可以想象的出来这是一种怎样的震撼!

      如果你还是想象不出来,那就看看人事科诸人的反应就知道了:众人震惊的忘记了呼吸,惊讶的眼珠子都要瞪出来了。

      营级打字员同志董大姐满脸羡慕的小声对一旁的同事说道:“别说2万美元的年薪了,给我5000我就干。”

      “别说5000了,给我3000也行啊……”

      “嘿,还3000?你当人家资本家是开善堂的啊,人家舍得给小陈开2万美元的工资,是人家小陈值这个钱,你有这份本事吗?”

      “我……我能端茶倒水……”

      不管大家如何小声的讨论,有一点成了大家的共识,谁也不认为小陈还会继续留在国家防务部,铁定会跟着这个德国金毛走的,道理很简单,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的嘛!

      哪怕是李建国,虽然心里觉得很惋惜,却也没说出挽留的话,而是拍着陈耕的肩膀勉励道:“小陈,我知道你是个人才,虽然你才刚刚入职,但你也是咱们国家防务部的一份子,到了德国后……”

      陈耕打断李建国的话,笑道:“可是,主任,我没打算走啊。”

      “我知道我知道……”李建国连连点头,下意识的应着,下一刻,他终于回过陈耕话里面的味儿来,顿时一愣:“嗯?你说什么?”

      陈耕无奈的道:“我说,我没打算走啊。”

      “你说什么?你不打算和金德勒先生走?”李建国无比震惊的道——你能想象你手下的一个小兵拒绝了某个土豪老板千万年薪外加配备腰细腿长女秘书的招徕吗?此刻李建国的心情就是这样的。

      “是的,我没打算去,”陈耕再次重复了一遍,表情无比认真:“果我能够为普桑那边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我会很高兴,但我不会去那里工作……您应该还记得我的理想。”

      陈耕的理想?李建国愣了好一会儿,才重重的拍了拍陈耕的肩膀:“好样的。”

      此前李建国对陈耕格外照顾,不是因为他是陈耕,而是因为他陈耕是华清大学的学生,陈耕来了国家防务部就等于是国家防务部的一张名片,但这一刻,李建国真的对陈耕刮目相看了。

      周围的人顿时响起一阵巨大的叹息声,语气中的惋惜就跟自己家的孩子不愿意奔向民主和自由似的。

      金德勒虽然没听懂陈耕说了些什么,可他又不傻,通过周围的人的表情动作也能猜出陈耕做了什么决定,顿时就急了。

      如果不是因为实在受不了中方派到自己身边的那个助手,自己怎么可能会大老远的跑到这个国家的首都来寻找陈耕?至于陈耕会不会拒绝这个问题,根本就不在金德勒的考虑范畴之内。

      在这个国家生活了差不多2年了,金德勒很清楚这个国家的国民收入情况以及对外国的看法,他不认为在这个国家里会有人拒绝去狼堡工作和学习的机会,面对自己给出的条件,陈耕一定会像条小狗一样的对自己摇头摆尾,但眼前的现实却结结实实的给了金德勒当头一棒,砸的他眼冒金星。

      如果是曾经的陈耕,他九成九转身就跟金德勒走了,但此时陈耕的心态已经和以前截然不同,他诚恳的对金德勒道:“金德勒先生,非常感谢您能够在这个时候想到我,我也非常感激您曾经向我提供的帮助,但我有我的理想,我希望实现我的理想,并且愿意为此付出我的全部,如果普桑那边有什么是我能够帮到您的,那是我莫大的荣幸,但请原谅,我不会跟您去魔都的。”

      “为什么?”这话是用德语说的,金德勒立刻就听懂了,可正因为听懂了,他才越发震惊:“难道是因为薪水吗?如果你认为这份薪水无法让你满意,我可以再帮你争取一下……嗯,我有把握帮你争取到18000美元的档次,你觉得怎么样?”

      陈耕心里很感动,非常感动,他虽然对狼堡的某些人恨之入骨,但对于金德勒,他始终充满了感激之情,他是自己认识的仅有的几个好外国人,上一世的时候,如果没有他的大力推荐,自己也未必能够去普桑,这是一个自己发自内心感激的老外,但这一次自己不得不拒绝他。

      “不是钱的问题,我想实现我的理想。”陈耕的声音里满是歉意。

      “你的理想?”

      莫名的,金德勒脑中浮现出去年陈耕曾经对自己说过的话:“我要为中国做出一台先进的发动机。”

      当时自己还在心里善意的嘲笑这个中国的年轻小伙子:小子,你还是太年轻了,你以为发动机是什么?可没想到,这小子已经开始向自己理想的方向前进了。

      但也正因为这一点,金德勒越发想要将陈耕带走。他认真的给陈耕提出了一条建议:“陈,如果你真的想要实现自己的理想,我更加认为你应该去狼堡学习一下,恕我直言,以你们国家的现实情况,你学不到什么先进的发动机技术和设计理念的,只有去德国,只有在德国,你才能学到你所需要的一切东西。”

      陈耕承认金德勒说的没错,如果自己不是重生的,对未来30年乃至更长时间的发动机技术、发动机发展趋势了如指掌,那么对于现阶段的自己来说,去德国学习一段时间的确是最好、也是最正确的选择,但是现在,自己可以省略过和阶段了。

      知道金德勒是为了自己考虑,但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他没办法解释,也不能解释。犹豫了一下,陈耕不好意思的对李建国道:“主任,我可以单独和金德勒先生谈几句吗?”

      在这个意识形态依旧占据着相当重要分量的时代,陈耕在国家防务部和军事委员会办公厅大楼里与一个德国人在没有人监督的情况下谈话,还是有些犯忌讳,李建国迟疑了一下,问道:“是什么事?”

      “是这样,金德勒先生来找我是因为国家派在他身边的那个学生和他配合不起来,这才希望我去魔都、当他的助手,我觉得这是因为德国人的思维方式和咱们不太一样,双方不太习惯对方的思考方式造成的,我想和金德勒先生说一下如何和东方人进行交流和沟通。”

      其实最主要的原因是,自己接下来要和金德勒说的话,不适合被旁人听到啊。

      李建国松了一口气。

      虽然他不确定陈耕是不是要和金德勒说这个,但这个借口很完美:“这样啊,好说,你们等一会,我帮你们安排一件小会议室。”

      “你们在说什么?”金德勒的表情有些迷茫。

      “我说能不能给我们一点私人空间,让我们单独聊一会儿。”

      “这样啊,太好了!”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08 14:2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