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这到底能怪谁?
似乎谁也不能怪谁,要乖怪儿子的命不好。
再次叹了口气,陆珍忍着心酸晃了晃儿子:“二毛,赶紧起来,吃晚饭去劳动局那边看看去。”
“我说你烦不烦……”
赵二毛的话还没说完,屋门猛的被人推开了,伴随着寒风,和自家是一个大院的老钱家的老三兴奋的大叫:“二毛哥,二毛哥,快起来,美国人的那个工厂招工了,咱们都有机会!快走,晚了说不定被人抢了……”
“什么?!”
刚刚还在被窝里装死狗的赵二毛一下子掀开被子坐起来:“钱老三,你说真的?”
一点都不复刚刚的死狗模样,动作麻利的一塌糊涂。
没等钱家老三说话,陆珍慌张的一把抓住他的手:“三子,到底是怎么回事?”
大家都在一个单位,钱家老三当年山下乡的时候还跟自家老二在一个地方,没少受自家老二的照顾,回来之后钱家老三也没少在自家蹭饭,两家的关系自然而然的走的较近,况且还是小辈,陆珍也不客气了。
“陆姨,”钱家老三虽然着急,可基本的礼貌倒是还懂,趁着赵二毛慌忙解释道:“是那个美国来的大资本家啊,您听说了吧?”
陆珍慌里慌张的点头:“是,我听说了,这不,这阵子大家都再说么,听说那个美国的大资本家跟华清在西边建了一个大工厂……”
“没错,是美国的大资本家的那个大工厂,市里现在贴出招工海报来了,我和二毛这样的返城知青优先,听说一个月的工资有五六十块,各个区的知青们都要疯了……”
“什么?一个月的工资有五六十块?”正准备刷牙洗脸的赵二毛顿时脸也不洗了、牙也不刷了,披了件棉袄往外跑:“赶紧去赶紧去!”
他倒是明白,算那个美国大资本家的工厂招的人再多,也不可能将全首都的知青们全招进去,肯定是手快有、手慢无,脸不洗没关系,十天半个月的不洗也死不了人,可这次错过了这个村,鬼知道下一个店在什么地方。
知道这个机会对儿子有多么珍贵的陆珍,着急的在后面喊:“你们俩,倒是吃了饭再去啊。”
“不吃了,来不及了……”
两人说这话的功夫,已经冲下楼。
得益于这些年来锻炼出来的倍儿棒的身体,心里头仿佛有一团热火的赵二毛和钱老三两人甩开两条腿飞快的向街道办哪儿狂奔,一边跑,赵二毛还不忘记跟钱家老三打听消息:“老三,你说咱们街道办那边有报名点是吧?他们有什么条件没有?”
“我哪知道,”钱老三气喘吁吁的道:“还是我妹子早晨出去买豆汁的时候看到街道办的那些孙子正在贴海报,看了一眼回来跟我说这事,我饭都每吃一口这马来喊你了,怕咱俩晚了……”
“好兄弟,够意思,”听钱老三说他饭都没吃来喊自己,赵二毛心里还真的挺感动:“这份情兄弟领了,不管能不能成,回头兄弟请你吃卤煮……”
“算了,你的钱还不是从家里拿的?真想请我,等你拿了第一个月的工资后请老子吃顿好的什么都强。”
“没说的!必须得吃顿好的,干脆,咱俩把你爹妈跟我爹妈请东来顺好好吃一顿、过过瘾?”
“成,这么说定了……我说咱俩少说两句吧,这气都喘不来了……”
虽然被人说成是盲流子,可如果有进的机会,谁会选择不进呢。
……………………
赵二毛和钱老三赶到街道办的时候,看着街道办大门口哪儿已经围了一圈人,在那围着大门口贴的一张东西指指点点、议论纷纷。
两人对视了一眼,都有些庆幸:幸亏人还不是很多。
“借光,借光,让一让,大家都让一让……”
仗着年轻,赵二毛和钱老三挤到前面,很快看到了自己最想要看的东西:美国资本家的招工条件。
前面的那些废话不管,重点是要求身体健康,有一定的化水平,至少要达到小学以的化程度,初以化水平优先,男的身强体壮、头脑灵活的优先,动手能力强、懂机械维修的优先;女的心思细腻、手指灵活的优先……
看到这里,赵二毛和钱家老三眼里都有些庆幸:说起来自己两人也是初生,脑瓜子是这一片出了名的灵活,虽然不知道能修自行车算不算懂机械维修,但看起来自己还是能符合绝大多数的要求,是不知道面说的月收入能达到五十多元是不是真的,别说一个月有50多块,哪怕能有个三十来块也好啊……
看了一眼面写的报名地址,在街道办二楼办公室,赵二毛拉着钱老三奋力的挤出来,忍不住抹了把额头:“娘的,这几分钟的功夫,这得有好几十号人了吧?”
“可不是咋地?”看着汹涌的、越来越多的人头,赵二毛和钱家老三都是庆幸不已:幸亏自己早来了几分钟:“走,赶紧去报名去……面不是说了么,有什么不懂的可以问招工的那些人。”
“对对,赶紧去报名……”
——————————
在这些招工海报贴出去的那一刻,整个首都都轰动了,而作为这一切的源头,陈大老板却是愁眉紧锁。
他倒不是为找不到足够的人手发愁,他正在为找一个合格的经理发愁。
自己不可能在华夏这边长待,国内必须有一个能力出色、有一定领导和组织能力,同时能够协调好与首都各部门关系的经理人帮自己盯着国内这一摊子,但这样的一个人哪儿去找?
第142章 不经意间的第一次
“先生,您这是……还在为这个工厂的负责人头疼?”看着陈耕愁眉不展的样子,米伦一边帮陈耕按着脑袋,一边试探着问道。
“是啊,”陈耕下意识的点了下头:“没有合适的人选。”
其实这段时间来向陈耕打听这个厂长的人选、甚至干脆毛遂自荐的人不老少。
普通的老百姓不清楚这个厂长的位子有多少油水,但这个世界上永远不缺乏聪明人,即便现在还不知道不知道陈耕会给这个工厂的厂长开出什么样的待遇,但有一点是可以确定的,就是陈耕不可能长时间在国内呆着,他的基业在美国,一年能在国内呆了一两个月就算是顶天了,必然想要有个人帮他看着这个工厂,这可是外国人投资了几百万美元的大厂子啊,听说一年能够给国家创造好几百万美元的外汇,不说美国大老板能给开出多好的待遇,哪怕从边边角角里扣点出来,都够自己吃的脑满肠肥的。
但陈耕是谁?一双眼睛毒辣的能看到这些家伙的骨子里去,哪能看不出来这些家伙根本就没按什么好心思,还是“社会主义的墙角不挖白不挖、社会主义的羊毛不薅白不薅”的“有便宜不占是王八蛋”的想法?
更别说有谢闵声这位之前配合的良好的老搭档在前,陈耕看这些家伙,是怎么看怎么不得劲。
顿了顿,陈耕笑问道:“怎么?你准备试试?”
“我可没兴趣,”米伦一口回绝,虽然华夏的东西很好吃,但好玩的、有趣的东西实在是太少了,很多地方还不让去,远没有在美国舒服、自由、拒绝完了,米伦纳闷的向陈耕问道:“老板,既然您找不到合适的经理人人选,为什么不公开招聘呢?”
“公开招聘?不可能的,”陈耕随口说道:“这里的条件不合适……”
“为什么不合适?”
自己的老板一直找不到一个合适的人来负责在华夏的这个工厂的日常运营,这件事米伦是知道的,也知道这段时间来有不少人向老板推荐过一些人选,但老板似乎对这些人选一直都不怎么满意。米伦不知道老板为什么对这些人不满意,但她更没办法理解老板为什么在这个问题上似乎束手无策,但现在听到陈耕这话,米伦这心里可就不服气了:“您现在能够接触到的人才有多么一点?我不知道华夏有没有猎头公司,但您可以直接在电视或者报纸上刊登招聘广告吧?这样一来,不但经理的人选不是问题,整个管理层的我觉得也不是问题,了不起您把待遇给的高一点就是了……”
陈耕刚想来一句“谁说现在的华夏可以刊登电视和报纸广告?”可这话刚到嘴边,他忽然愣住了:对啊,谁说这个时代的华夏不可以刊登报纸和电视广告?
上一世的润华实业不但是央视广告部的常客,也与国内多家大型媒体有着长期的合作关系,自然对国内广告业的发展历程以及关键节点十分清楚,就在自己来之前的1979年1月4日,《津门日报w上刊登了津门牙膏厂一个通栏广告。
这条广告可谓是开创了建国后我国商业广告的先河,津门牙膏厂成为首个刊登商业广告的企业主,而《津门日报w也成为首个刊登商业广告的媒体。
就在几天之后的大年初一,魔都电视台会在傍晚5点05分播放一条片长为1分3yi秒的参桂养荣酒广告片,紧接着这条广告片还有一张1yi秒的灯片魔都电视台即日起受理广告业务。
央视也不甘落后,在3月15日就会播放他们的第一条商业广告:西铁城的星辰表。
一叶障目了啊!
如果不是米伦的提醒,自己居然把这么大的事给忘记了!
“先生?”看着忽然愣住的自家老板,米伦以为自己的动作有什么不妥,连忙问道。
“没事,”陈耕忽然哈哈大笑起来,兴奋的翻身起来一把抱住米伦:“你帮了我大忙了。”
“啊?”
什么情况?米伦一脸的呆滞。
……………………
作为被上层指定的“御用”联系人,这件事不用找别人,直接找老丁同志就行。
听说陈耕准备打广告招聘人手,不出所料的,老丁同志的嘴巴张的河马一般的大:“你说你要在《京城日报w上刊登招聘广告,面向整个京城招聘包括厂长在内的整个企业管理层?”
陈耕点头道:“恩啊,你觉得怎么样?”
“我觉得……不怎么样,”老丁同志好悬没把“我觉得你根本就是异想天开!这根本就是不可能的!”这句话说出口,他换了个更加委婉的说法:“老弟,你可能不太清楚《京城日报w是个什么性质的报纸,《京城日报w是京城的官方媒体、官方喉舌,他们根本不可能给你们刊登这个什么招聘广告……”
“《津门日报w也算是津门地区的官方媒体吧?”陈耕忽然问道。
“当然。”虽然不知道陈耕为什么会这么问,但丁海军还是下意识的点头。
“就在1月4日,《津门日报w刊登了津门牙膏厂的广告,我听说魔都电视台那边酝酿着一条电视广告,据说在这两天就会正式发布,”望着丁海军,陈耕不客气的道:“丁哥,既然别人都可以刊登广告,我为什么不行?”
丁海军愣了一下:“有这么回事?”
如果真的如陈耕所说,那……陈耕要求在报纸上刊登广告的做法,似乎也不是不可以商量了。
“你可以打电话问一下嘛,”陈耕摊开手:“我觉得以你的能量,应该不难?”
作为外交人员,丁海军还真不是太了解国内的情况,但没关系,一方面,老丁不相信陈耕会随口乱说,另一方面,也没人敢不重视陈耕的请求,尤其是这个汽车拆解回收工厂还会给国家创造大量外汇的情况下。
不敢怠慢,老丁同志立刻出去打电话进行求证说不定还顺便把陈耕的要求跟上面说一下。
没多大会的功夫,老丁同志再次回到了会客室。
“你说的没错,《津门日报w确实是刊登了一条津门牙膏厂的广告,魔都那边也确实要上一条电视广告,”在说这些话的时候,老丁同志还是有些迟疑:“但是这些都是国内的企业,你们公司……”
他想说“你想要什么样的人手,我帮你找找?”,但还没等老丁把话说完,陈耕就说道:“我们和他们不一样,他们打广告是为了卖东西,我们打广告是为了招聘人手,说的再直白一点,是为了尽快让工厂投入运行……如果你们不在乎提前一段时间赚外汇,我其实也无所谓的。”
按照老丁同志的想法,还是不怎么希望陈耕在《京城日报w上刊登招聘广告,可陈耕一提到提前一段时间赚外汇,老丁同志顿时紧张起来了,他这才想起来,陈耕的这个工厂的一个很重要的使命就是为国家赚取外汇。
改革开放了,面对外国人的各种各样的好东西、各种各样的先进生产设备,面对各行各业要求添置新设备的要求,上面头都大了:不管是进口生产设备还是什么东西,都少不了外汇。
外汇!外汇!还是外汇!
在合情合理合法的情况下,赚外汇这个理由比天还大!
猛然惊醒过来,意识到陈耕的这个工厂对于国家的重大意义的丁海军,立刻说道:“我这就帮你问问。”
其实不怎么用问,在反应过来这个工厂早投入运行一天、国家就能够提前一天赚取外汇这一点之后,对于陈耕打算在《京城日报w上刊登招聘广告这件事,就从上到下一路绿灯,上面提出的唯一一条要求,就是丁海军要陪着陈耕一起去《京城日报w社。
对于这条要求,陈耕很是哭笑不得。
……………………
早就接到了电话通知、要求一定要接待好外宾的《京城日报w社社长,态度热情的不得了,一阵让人熨帖到肺腑的嘘寒问暖之后,冯东升主动打开了话茬:“陈先生,不知道您打算做一个什么样的广告?”
“整版的有没有问题?”
“整版的?”冯社长被吓了一大跳,张嘴就要一个整版,这位陈先生的胃口还真是够大的。
“怎么?有问题?”陈耕皱了下眉头:“我也不要头版,给我个二版或者三版就行。”
“这个……这个这个……”
可怜冯社长,说起来也是50岁出头的人了,可这会因为这个版面问题,为难的都要哭了:外国人不懂咱们国内的“行情”啊,你以为二版和三版是那么好上的?虽然咱《京城日报w不比d和国家喉舌的《群众日报w,对每一个版面可以刊登什么样的内容、什么内容必须安排在什么版面都有严苛的规定,可该有的规矩也少不了,哪怕是二版和三版,那也是刊登京城重大事务的,怎么可能留给你刊登广告?
第143章 留不下你的人,就留下你的钱(月底了,求月票,求订阅)
如果是别人,冯社长早就撵人了:你以为《京城日报》是什么地方?能给你个打广告的版面就不错了,还敢挑挑拣拣?
可陈耕不行!
面对领导在电话里郑重强调的“一定要尽量满足外宾的要求”的吩咐,冯社长只有苦着脸跟陈耕商量:“陈先生,二版是真的不行,今后几天的内容我们都定好了,三版您看怎么样?三版的话……我想想办法,给您腾四分之一的版面……”
陈耕没说话,米伦倒是不高兴了:就给我们四分之一的版面?是瞧不起我们家老板还是怎么滴?
她轻启朱唇,用虽然音调怪异、但却很好听的声音说道:“冯先生,我想您搞错了一件事,我们不但要借助贵方打我们的招聘启事,还要借助这次的招聘启事向贵国的公众彰显我们公司的实力……您认为四分之一的版面,或者半个版面,能够彰显出我们公司的实力吗?”
顿了顿,她看了看自家老板。
毫不意外地,米伦从陈耕那里得到了一个鼓励的眼神:有些话陈耕这个当老板的不好意思说,也不能说,但米伦这个自己的私人助理说出来就没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