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剑诛江湖》-第69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雷风行领会了宁不凡的意思,于是顺着对方的话补充道:“没错,我就是被那些自称正义之士,却不问青红皂白的人打伤的,除了较重的内伤,外伤也没有少受。若不是当时天色昏暗,他们没有看清楚我们的面目,恐怕我们府上也难逃这场劫难啊!”

      雷风行说完,生怕随心不会相信,还解开了衣带,把身上那些被苏陌寒的霞光万道击伤的伤口露了出来,谎称这些就是被江湖人士砍伤的。

      随心看这些皮外伤并不严重,唯独只有左掌被打骨折的伤还像那么一回事,可是骨折需要慢慢调养,他也无能为力,于是轻声说道:“你们拼死把我师弟的遗体带回来,这个恩情随心一定会报的,现在我先给你把内伤治疗一下吧!”

      宁不凡本来是想利用随心的鲁莽个性,帮他们铲除渝州的异己,这样他就能怂恿雷风行脱离天机门的掌控,称霸渝州了。

      渝州地处隋国边境,四面又是连绵大山,地形优势相当明显,他们就算自立山门,天机门总舵在宋国,那拿他们根本无计可施,因此渝州绝对是独立门户的不二选择,就算到时候真的失败了,那有雷风行这个替死鬼顶着,如果要是成功了,那他再解决掉雷风行,正式开启自己叱咤江湖的新篇章,想想便是一件无比美好的事情,不料想象非常美好,随心却没有要大开杀戒的意思,顿时让他相当的失望。

      雷风行并不知道宁不凡心中还有这么多的算计,他附和宁不凡的话,只是认为宁不凡单纯的想要帮天机门铲除在渝州的其它势力,这样他这位天王算是立了一件奇功了,或许因此升为天尊候选人那也保不齐。

      宁不凡在思绪万千时,随心双掌按在了雷风行双肩,一股清纯的内力灌注在雷风行体内,其实雷风行的内伤已经被宁不凡治疗过了,只是宁不凡的内力并不深厚,面对那么重的内伤,只能起到防止它恶化的作用,想要让雷风行尽快恢复作战的能力,那便需要有高手用浑厚的内力来治疗了,所以这也是雷风行选择亲自来无戒寺的原因之一。

      随心的内力比随尘深厚很多,若把随尘的内力比作一条小河沟,那随心的内力就好像一片汪洋大海,完全看不到边缘,摸不透具体有多深的内力,毕竟随心表面是随尘的师兄,实际上是传授随尘一身高超武艺的师傅。

      很快随心便了收功,缓缓说道:“你的内伤太过严重,我的内力不敢一次消耗太大,因为我练的武功有反噬作用,没有强大的内力保证身体中力量的制衡,恐怕会被神功反噬,所以只能帮你初步治疗一下伤势了,要想痊愈还得再进行两次治疗,先等我调息恢复一些之后,再帮你进行第二次与第三次治疗。”

      “多谢【创建和谐家园】疗伤之恩,要是没有你帮我疗伤,我短时间内肯定无法痊愈,在这个世道混乱的情况下,我又是府里的顶梁柱,要是让其他势力知道我身受重伤,肯定会趁势屠灭我的府邸,到那时候全府性命都得堪忧了,你真是我的再生父母啊!”雷风行为了诱骗随心帮他疗伤,说得那是一把鼻涕一把泪啊!

      “再生父母?”可是常年居住在深山之中的随心完全听不懂那些纷争,也不明白自己只是帮雷风行疗了一下伤,以此报答他把师弟遗体送回无戒寺的恩情,怎么就成什么再生父母了。

      第236章 颠倒是非(3)

      一秒记住 .bookben.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宁不凡见雷风行话多的毛病又来了,恐他再继续说叨下去,会把自己精心编织好的谎言说穿帮了,于是赶紧插话道:“【创建和谐家园】,我义兄的意思是想认你做义父,你乃是得道高僧,想来也不会同意的,所以你也不必给我义兄留任何的颜面,尽管拒绝他便是了。”

      雷风行也不知道是缺心眼还是咋的,根本没有听出宁不凡是在借此岔开话题,还以为宁不凡是想让他认这个和尚做义父,从而利用这个能力比随尘还厉害的和尚,帮他们达到想要的目的。

      因此雷风行声泪俱下的说道:“【创建和谐家园】,我是无戒寺的忠实信徒,又跟随尘【创建和谐家园】结下不解之缘,这说明我跟佛门真的有缘,要不你就收了我这个义子吧!”

      宁不凡听完雷风行的话,差点没有晕倒,他只是随口这样一说,想来随心也不会收义子,那么就能用最简单的话语,成功岔开雷风行所说的话题了,这样便可避免雷风行话多的毛病,把他编织好的谎言弄得露了馅。

      宁不凡哪里想到,雷风行这个傻缺居然真的要认一个和尚做义父,这可是史无前例的稀奇事呀!更何况随心大约只有三十出头,因为比随尘早些加入无戒寺,所以才成了随尘的师兄,而雷风行已经四十五六了,这种年长者要认年幼者为义父,更是旷古烁今的奇闻。

      然而更让宁不凡意想不到的事情又发生了,随心为了答谢雷风行拼死把他师弟遗体送回无戒寺的恩情,居然答应收下他这个义子了。

      宁不凡作为雷风行的义弟,自然而然也要叫随心一声义父,宁不凡真是万万也没想到自己随口说的一句话,居然把自己给套了进去,稀里糊涂的多了一个和尚义父,不禁开始有些后悔自己怎么就认了雷风行这个傻缺当义兄呢!

      而随心做了这么多年的和尚,从未踏出过大山,因此根本不知道外界究竟是什么样的情况,这才刚刚准备踏足江湖,去为自己的师弟报仇,却突然多了两个义子,心中暗想:外界的人一定是喜欢认义父来代表友好之意,看来我得跟上这种风气,把无戒寺的友好传播开来。

      ......

      初夏的时候,渝州一代总会迎来一场退凉的雨露,凉意渐渐退去之后,渝州的气候便会迅速回升,每年都是如此,所以这场短暂的降雨之后,便代表着渝州已经真正进入炎热的夏季了,而大街小巷的百姓都会改穿薄衫,以求降温避暑。

      今年的这个时节也不例外,一场暴雨连续下了三天,耽误了苏陌寒与杨灵霜前去历城的行程。

      他们在客栈里短暂的相处了三天,虽然双方都有刻意隐瞒自己身份的意思,不过大家相处还是非常的愉快,只是偶尔会出现苏陌寒与杨灵霜贫嘴的情况,可是都被知书达理的丫头小苗给制止了。

      第三天的时候,雨势开始渐渐变小起来,而他们的伤势也在客栈休养得差不多了,于是三人决定冒雨赶路。

      暴雨过后的车马道处处都是泥坑,根本不利于马车通行,所以三人决定驾马同行,可是小苗自幼在宫中长大,而且又是身份卑微、体质较弱的宫女,自然不懂驾马的技巧。

      而杨灵霜虽然在研习武艺之时,她的师傅有教她驾马的本事,可是她毕竟很少跟随杨绍出去狩,常年在高墙大院、深幽寂缪的宫中生活,很少会有驾马的机会,因此她只能勉强保证单骑独行,根本无法稍带小苗,所以只好暂且放下男女有别,让苏陌寒与小苗同骑一匹良驹了。

      三人穿好蓑衣,戴上斗笠,将行囊绑在马鞍上,便骑着两匹骏马,朝着历城方向奔驰而去了。

      Á½Æ¥¿ìÂíÑØ×ÅÓåÖÝ´ó½Ö³öÁ˳ÇÄÏ£¬¼²³ÛÔÚÆéá«ÄÑÐеÄɽµÀÉÏ¡£

      苏陌寒抽动缰绳,扬起马鞭,虽是一骑双人,可是速度上丝毫也不落于杨灵霜,不过由于他从来没有跟女子同骑过一匹马,所以表情显得有些紧张,心也在砰砰乱跳个不停。

      小苗则是紧紧抱着苏陌寒的腰,身子蜷缩在苏陌寒的身后,似乎因为有这样一位男子在身前为自己遮风挡雨,真的很是幸福一般。

      杨灵霜的情况比起小苗那就糟糕多了,由于杨灵霜驾马技术的不太娴熟,因此她在颠簸之中,手被磨起了泡,双腿的内侧也在马背上摩擦得很是生疼,就差没有破皮了。

      更糟糕的还是雨水打在她的脸颊上,又顺着脸颊滑进了里衣中,早已把她蓑衣中的衣襟湿透了,杨灵霜穿着冰凉的衣衫在疾风的肆虐之下,她身子不住地发抖,可是她为了早些见到自己的大哥哥杨然,却多次拒绝了苏陌寒要求停下来歇一歇的建议。

      两匹骏马,八只马蹄就这样踏在泥沼里,溅得泥浆四散,水花乱舞,两骑在细雨中沿着九曲十八弯的山道打马远去。

      他们三人行至历城四十里外一处小镇之时,雨已经完全停了,可是天色也在阴云密布之下变得昏沉沉的,眼看天色不早了,而杨灵霜和小苗又没经历过雨中快马疾驰的奔波,早已累得是人困马乏,于是苏陌寒再次提议就在小镇歇息一晚,明天一早再行赶路。

      固执的杨灵霜清楚自己的身体实在是吃不消了,如果这般狼狈的出现在杨然面前,又怕影响自己的美好形象,再加上她的丫鬟小苗身子本来就弱,于是她只好欣然接受了苏陌寒的建议,在此落脚一宿。

      第二天清晨,天色已经放晴,正是赶路的大好天气,可是杨灵霜却感染了风寒,身子虚弱得很,更不巧的是镇上的大夫又都出诊去了,三两天还回来不了,所以他们只能先去历城,再另找大夫了。

      苏陌寒打算先去雇辆马车,可是却被小苗喊住了,她说:“雨虽然已经停了,可是山道上的泥坑还在,马车要是陷进去了,恐怕会耽误行程,影响小姐的病情。”

      苏陌寒觉得小苗说得颇有道理,不过却不知道接下来该怎么办了,于是问道:“马车不能派上用场,骄子的速度又太缓慢,那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第237章 起兵风云(1)

      一秒记住 .bookben.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小苗看着身体虚弱的杨灵霜,心中很是担忧,脸上随即也浮现出了焦虑的神色,沉默了好一阵儿,最后才咬了咬自己殷红的嘴唇,说道:“苏公子,咱们三人同骑一匹骏马,可能再好的良驹也会在半途中累得暴毙而亡,就算良驹不会累倒,至少也会耽误行程,要是赶不到天黑前进入历城,恐怕会拖延小姐的病情。”

      苏陌寒再次询问:“小苗,你说得很有道理,那你是否还有其他的办法呢?”

      小苗微微点了点头,说道:“只能把我先留下来了,劳烦苏公子将小姐先行送去定山王府,我等道路情况好些以后,再雇马车前去跟小姐会合。”

      苏陌寒之前便已经知道他们要去定山王府找杨然了,而且还清楚杨灵霜跟杨然是义兄妹的关系,可是他却没有想过要去利用杨灵霜的关系,混进定山王府刺杀杨然,不过眼下机会却再次送上门来,不管是出于救人的原因,还是探知一下定山王府的底细,他似乎都不得不去一趟定山王府了。

      苏陌寒见眼下实在没有更好的办法了,所以只好同意了小苗的这个办法,并且让小苗路上小心一点,毕竟她是一个姑娘,又没有半点武功,虽然姿色不算出类拔萃,拾到拾到还是算个身材不错的小美人,比及青楼之中有些庸脂俗粉强太多了,在这样一个乱世之中,小苗要是单人独行,保不齐就会出点什么事。

      小苗倒是一点也不害怕,反而是非常担心主子的安危,千叮咛万嘱咐,要苏陌寒好生保护杨灵霜,最后才依依不舍的看着他们渐渐远去。

      骏马在山道上踏蹄慢行,没有像之前那般冒着风雨疾驰了,而马背上两人的姿势也发生了改变,之前小苗是意识相当清醒的,所以是坐在后方抱着苏陌寒的腰,现在的杨灵霜意识非常的模糊,高烧持续不退,所以苏陌寒只能让她侧身坐在前方,身子瘫软的靠在他的怀里。

      苏陌寒这一次的心跳也比之前更厉害了,甚至就连意识变得模糊的杨灵霜,偶尔清醒之时,都有发现他的心狂乱的跳动,故而用威胁的话语说:“小子,我们同驾一匹马的事,你千万不要说出去,否则我割了你的舌头,还有咱们到了历城外,你就得把我放下去,要是让历城的人看到了咱们这个样子,我就把你大卸八块,然后拿去喂狗。”

      苏陌寒只是苦笑着同意,因为他实在不想跟一个生病的人较劲,对于杨灵霜的那些话,他也根本没有放进心里去,他清楚杨灵霜有多么在意杨然对她的看法,所以才会在这种情况下,还不忘去威胁一个正在救她命的恩人。

      苏陌寒为了照顾杨灵霜的身体,时而加快速度,时而变缓速度,在不耽误行程的情况之下,又让颠簸减小到最少,虽然他们这样行进,速度确实不是很快,可是四十里地也就那么点距离,他们在几个时辰以后,便来到了历城的高墙城门之前。

      苏陌寒按照杨灵霜事先提出的要求,打算在此将她叫醒,可是怎么叫也没有反应,苏陌寒摸了摸她的额头之后才发现,杨灵霜整个人就跟火炭熏烤过后似的,于是不再耽误时间,下马背起杨灵霜便往城里去了。

      历城早些年是杨绍的封地,因为历城地处三国接壤的地界,乃是隋国的咽喉要塞,所以昔日的君王便把此地赏给杨绍,用于他驻守边塞,震慑外来强敌。

      杨绍驻守此处之时,便给历城订下了许多规矩,什么非朝廷人员不能驾马进城,什么江湖子弟不能带兵刃进城,什么身份不明者不能进城,总之诸多规矩就是为了防止敌细混入,以及一些江湖杀手前来作乱。

      只是杨绍定下那么多规矩又如何?叶旭阳在二十年前还不是照样买通关系,把兵器带进了城里,并且还血洗了镇南王府,救走了才出生一个月大的苏陌寒。

      后来杨绍突然起兵造反,先帝完全没有一点防范,因为他做梦都没想到手握重兵,保家卫国的亲生儿子,居然会起来夺自己的江山,所以先帝收到杨绍造反的探报时,并没有在第一时间向各个州郡发出进京勤王的圣谕,反而拔剑便把探报刺死在了金銮大殿上,并且严令下去有人胆敢再行造谣,挑拨他与杨绍的父子之情,一律杀无赦。

      如果先帝当时立刻派人前去边境查明情况,然后再向各州郡分发勤王诏令,完全可以阻止杨绍此等忤逆不道之举,将叛军的爪牙扼杀在萌芽中,毕竟先帝的子嗣不少,除去杨绍之外,还有几个儿子都是割据一方的藩王,手下的兵虽然没有杨绍多,可是也绝不会弱到哪里去。

      更重要的一点还是杨绍起兵太过仓促,他当时是因为心爱之人钟月萍的死,【创建和谐家园】到了他对钟月萍的恨意,所以一时冲动之下才草草起兵,手里的将士根本就不想做谋权篡位的叛党,可是却又不敢违背主将的命令,所以军心根本就不稳,若是遇到极其有利的抵抗,叛军便会土崩瓦解,怎么可能甘心冒着举家之危,背负叛党的骂名呢?

      只可惜先帝愚昧,根本没有听取底下人的意见,有人胆敢上书提起杨绍造反的事,必然会被冠以挑拨之名,若是朝廷重臣还好一点,最多只是打入大牢,让其好好反省,要是普通的官僚直接就是推出午门斩首了。

      甚至就连前朝宰相朱缘辰也大骂先帝昏庸无能,最后吊死在了宫门之前,想以血的教训让先帝清醒过来,可是这都没能让先帝引以为鉴,直到杨绍的大军一路之上毫无阻碍,顺利杀到京师城下之时,先帝这才如梦初醒,赶紧命人广发诏谕,邀各路藩王进京擒贼。

      可是为时已晚,杨绍叛军一路上杀得那是顺风顺水,百战百胜,士气异常的高涨,再加上杨绍答应手下悍将,只要能够造反成功,便会加官进爵,让其享尽荣华富贵。

      第238章 起兵风云(2)

      一秒记住 .bookben.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因为有了杨绍许诺的加官进爵,手下将领各个拼命得很,多次身先士卒带着大军冲锋陷阵,最后在杨绍手下得力干将余启河用火油烧掉京师的城门后,叛军得以顺利打开杀进京师的大门。

      当各路藩王收到先帝诏谕之时,杨绍已经成功剿灭了京师的禁卫军,坐上了龙椅的宝座。

      杨绍当时便想立刻称帝,可是却被他的军师刘易霄劝阻了,刘易霄告诉杨绍,时机还不成熟,需要先把当时势力跟杨绍不相伯仲的安北王杨术解决掉,才能安安心心荣登九五之尊。

      杨术是先帝第三子,也是久经沙场,手握重兵的藩王,他主要驻防在隋国北部与春秋战国的接壤之处。

      这些年杨术跟北部的蛮子打了大大小小近百战,虽然偶尔有过小败,不过在其中却是积累了非常丰富的作战经验,比及杨绍所驻防的历城这些年以来的相对安定,杨术正是锋芒正盛的一把利刃,想要平定谈何容易。

      不过足智多谋的刘易霄当下便给杨绍献了一计,让他佯作退兵回去历城继续驻防边境,并且给杨术修书言明自己起兵完全是因为【创建和谐家园】的逼迫与暗杀,甚至就连三年前自己手掌被斩断的事情都诬陷到了【创建和谐家园】的身上,表示自己起兵都是被【创建和谐家园】逼得走投无路了,并非真的想要谋权篡位。

      杨绍表示自己虽然清除了【创建和谐家园】,入驻了京师,可是绝不贪图皇帝宝座,愿意谨遵祖训,推选皇兄杨术为新帝,毕竟杨术是目前为止先帝的子嗣中最大的,按照隋国长子继位的惯例,理应如此。

      杨绍为了让杨术深信不疑,还将皇城攻破之时,杀害先帝与太子的余启河斩首了,余启河可是隋国的名将,不仅能能武,而且更懂兵法韬略,乃是当时难得一遇的将相之才。

      最重要的一点,余启河可是杨绍的得力干将,对杨绍向来忠心耿耿,哪怕是此次造反一直都是高举旗帜,拥立杨绍继位,还有攻破京师的首要功勋,杀进宫中绞杀皇族也是奉了杨绍之命,他完全算得上是一直坚持跟着杨绍上刀山下火海的过命弟兄了。

      杨术早有耳闻余启河对杨绍的重要性,那可是杨绍在战场上的左膀右臂,再加上帝王之位的巨大诱惑,因此脑子没有杨绍好使,心地没有杨绍毒辣的杨术便相信了对方的假话,只带了一小部分官兵随行赶赴京师登基做皇帝。

      杨术以为自己是去京师做皇帝,又不是去打战的,所以把重兵留在边境固守春秋战国,以防蛮子趁机偷袭北部,让自己欲要到手的江山被蛮子侵占,可是他想的太过简单了,天上哪里会掉馅饼呀,最多只会掉鸟屎。

      正在杨术兴致勃勃赶去京师做皇帝时,诡诈的杨绍带着撤退的军队又折返了回来,以为皇帝宝座谁都可以坐的杨术到了京师,便被杨绍不费吹灰之力将其铲除掉了。

      同时刘易霄亲自带了一批人赶去杨术驻守的营地,游说那些战将不要试图造反,把国家陷于水深火热之中,让自己在京城的妻儿成为他们叛乱的牺牲品。

      待到杨术的胞弟杨平知道前去京城的哥哥被同父异母的杨绍杀害时,立刻前去营地点兵遣将欲要前去报仇,可是他哪里知道手下官兵已经被刘易霄哗变了,就在他喊出诛杀杨绍狗贼之时,底下一员猛将一声响应,可惜却是把杨平当叛贼给杀了。

      这便是二十年前震惊华夏的安北王事件,因为当时刘易霄献策有功,在毫无伤亡的情况下把势力最大的安北王诱杀了,并且还顺利将其部下尽数招降,立下赫赫奇功,因此被杨绍封为宰相,总揽朝政。

      安北王被平定之后,又有几个小的藩王联合起来抵抗杨绍,可是在实力庞大的杨绍面前,联军很快便被顺利平定,剩下那些坐山观虎斗,风吹两面倒的小藩王纷纷归降,短短几个月的时间,仓促起兵的杨绍就这样荣登九五。

      而那些归顺杨绍的藩王事后都没有落得一个好的下场,因为一朝天子一朝臣,心狠手辣的杨绍怎么可能放过这些手下拥有兵权,危及他统治的藩王存在呢!所以杨绍继位后的第一件事情,便是残杀自己的手足兄弟,犯下种种劣迹。

      其中最为残暴的便是发生在淮北章城的人屠事件,当时章城是淮北王杨鸿的属地,杨鸿是先帝第七子,由于爱好舞弄墨,便恳求先帝将他封到了章城。

      章城距离宋国书香之国比较近,也受到了宋国重轻武的国策影响,因此城中有许多爱好诗词歌赋的才子定居,学风味相当浓郁,杨鸿到了章城之后,广纳天下才子,开展一些斗斗才的活动,因此吸纳了不少才子盘踞在此。

      这些才子有了一展才华,学习交流的机会,因此便把杨鸿视作知遇之恩的贤王。

      杨鸿见杨绍称帝以后,知道大势已去,本来还想进京擒贼的他,只好选择偏居章城,向杨绍俯首称臣,以求保住章城这片净土。

      可是杨鸿哪里知道杨绍是一个心肠非常歹毒的人,他把局势稳定之后,便开始铲除这些手足兄弟,以免有人借着自己是先帝之子,欲要报仇雪恨的由头起兵造反。

      杨绍的首要目标当然不是毫无大志的杨鸿,而是自己的同胞哥哥杨群,他假意让杨群进京叙旧,可是却在通往金銮殿的路上埋伏刺客,公然在深宫之中杀害了自己的亲兄弟,随后又派人传出杨群突患恶疾,暴毙宫中的虚假消息。

      可是杨群只有九岁大的儿子杨方聪慧过人,根本就不相信这些,居然在属地起兵要讨伐自己的亲叔叔杨绍,可是他毕竟年纪尚幼,哪里是老谋深算的杨绍对手,起兵才短短半个月,便被杨绍一举歼灭了,反而还给杨方叩上了造反的罪名。

      杨群、杨方父子俩,这个心腹大患除去之后,杨绍才将目标转移到了杨鸿身上。

      第239章 起兵风云(3)

      一秒记住 .bookben.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第239章起兵风云3

      杨绍把第二个目标确定在胸无大志,只爱舞弄墨的杨鸿身上,主要原因有三点。

      第一是因为杨鸿当时在章城、以及章城附近的淮北地区威望很高。第二是因为杨鸿是目前为止,先帝的子嗣中唯一还有兵马的藩王。第三,宋国有位喜爱书画的皇子跟杨【创建和谐家园】趣相投,私交甚密,甚至还传出那位皇子很有可能继位天子,并且援助杨鸿复仇、称帝。

      这三点便是杨绍把目标定到杨鸿身上的原因,可是杨鸿毕竟是一位威望很高的藩王,要是贸然对他动手,恐怕引起淮北的局势不稳,如今国内局势才刚刚安定,要是再出现大的动乱,也许处于观望中的唐国和宋国,甚至连春秋战国,都可能伺机而动,将隋国这杯羹给瓜分了。

      正在杨绍为铲除杨鸿苦恼之时,嗅到危机的淮北王杨鸿突然主动上交兵权,以求止息兵戈。

      杨绍看准了这个时机,以杨鸿上交兵权是假,故意找由头起兵是真,若自己真的收了杨鸿上交的兵权,那杨鸿便会以皇帝掠夺藩王兵权,号召各路藩王共同起兵讨伐。

      其实当时的局势已经都在杨绍的控制之中,各路藩王大多都已经被杨绍剿灭完了,就算杨鸿想耍这样一招,又能有什么效果呢?

      杨绍也知道这一点不会成为剿灭杨鸿的合理理由,于是又伪造了一封杨鸿求援宋国的书信,然后调动大军进伐章城。

      杨鸿看到兵临城下,为了让章城百姓免受战火侵扰,决定开城投降,向天下众人证明自己是真心想要上缴兵权的坦荡君子,而不是杨绍口中所述的奸险小人。

      可是这一点彻底激怒了杨绍,杨绍不顾杨鸿已经投降,赫然在城里肆意杀戮杨鸿家眷,以及跟杨鸿有些私交的人墨客,这一举动彻底激怒了章城的百姓,以及淮北部分区域的子民,一场声势浩大的农民起义由此爆发。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18 10:5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