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剑破诸天》-第9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孙云说:“你们开道开的不错。赶快搭人梯,一会儿火小了,蜘蛛就会进来。李辰、吴坚、杨炯你们个高体重大有劲儿打底,我和王先打中,小俪够顶,快。”几个人说着话,迅速的做出反应,李辰、吴坚、杨炯三角鼎立,孙云和王先攀上去,踩好他们肩膀,俩人对面手腕相扣。田俪顺着他们的身体,一点一点先到二层,然后再爬到孙云和王先的身上,慢慢直起。

      这时,蜘蛛群中一个体形有脸盆大小、四足撑开丈余的毒株王,环视了一下孙云他们,绿眼变红,锯齿般的嘴里发出一道咝咝的声响,只见蜘蛛们哗的一下开始向天棚和火堆进攻。

      30꼸²

      蜘蛛们大概在洞穴里居住的时间太久,或者是因为品种和习性,它们十分怕光。自从蜘蛛群涌进大洞里,看见有阳光,就纷纷不安的蛰伏起来,并且阳光从洞顶照进来的一片区域连同周边,蜘蛛们都躲得远远的。它们甚至因为墙壁连着天棚的洞口,洞口下来的光因为灰尘的反射使墙壁光亮清晰,几乎都没有一个蜘蛛敢往岩壁上爬。

      蜘蛛群当中,有一个毒株王。它环视着火光之内,孙云他们正搭着人梯,向洞口的方向攀登,觉得好不容易到嘴的美味,就这么轻易的丢掉,十分可惜。它似乎权衡了一会,终于按耐不住饥渴和诱惑,下达了进攻的命令。

      蜘蛛王据说是磁性的,和他交配的雄蜘蛛,最后都被它吃掉。蜘蛛一般都是单居,群居的很少见,而且一般它们一个月只吃一到两餐,甚至可以二个月不吃东西。一旦成群结对,杀伤力极其强大,蜘蛛王不知用什么手段,另臣民们绝对的服从。

      只见,密密麻麻的蜘蛛,听到指令后,呼呼啦啦的展开空中和陆地两路进攻。

      空中的,大概是蜘蛛们怕岩壁干燥,先头的部队,都用自身的绿水把墙壁浸湿,然后自身便被后续的蜘蛛们踩落掉地死去。远远一望蜘蛛们慢慢的往岩壁上拥挤,并一层一层的往下掉着,显得非常壮观,看着令人触目惊心。

      地面的进攻,情况更为悲壮,简直可以用赴汤蹈火来形容。原来蜘蛛们组织了几轮的敢死队,集中火势薄弱的几处地方冲过来。只见砰砰的声响,几群先过来的蜘蛛遇到大火便燃烧起来,接着他们的身体便破裂溅出一团绿血,把外围的干材浸湿一些,使火势减弱。紧接着第二轮进攻又开始,循环往复,眼看着大火,已经有被浇灭的趋势。

      孙云站在二层,眼睛被烟火熏得直流泪,不过透过烟雾,把这一切看的真切,甚至连毒株王都看见了。他连忙喊道:“小俪,怎么样了,抓到洞口没?我们的防线快被攻破了?”

      田俪刚刚爬到孙云和王先的肩膀,孙云、王先二人,用手扣住她的双脚,她稳了稳身子,慢慢抬起来,因为浓烟都往洞口汇集上冒,她只能眯缝着眼睛,伸手向上乱抓。突然,她感觉手中抓到一段绳子,兴奋的喊:“抓到了,抓到了,有绳索!”

      绳索?什么绳索?孙云和王先正纳闷,却见一段绳索从洞口垂了下来,一直到脚下。只听上面的洞口有人喊:“快抓住绳子往上爬!”同时有人伸出一只手,正抓住田俪的手,用力向上一拉,田俪身上有功夫,借着力,脚下微微一使劲儿,蹭的一下,跃出了洞口。

      出口原来这个位置是山顶。洞口的周围用栅栏围了一圈。有几个和尚正拉着一条绳子,还有人拿着火把。有一个四十多岁的大和尚,在洞口把她拉上来的。田俪来不及感谢说:“师傅,下面还有五个人,一群毒蜘蛛把我们围上了。麻烦您快点!”

      大和尚听完,没理田俪,继续冲下面喊:“继续,快向上爬!”同时伸手从衣服兜里取出几颗霹雳弹,喊拿火把的小僧过来,点燃之后,称着下面的人上来的空隙甩手投到蜘蛛群中。

      这边孙云一推王先,喊道:“快,你先来!”王先快速的向上爬去,被【创建和谐家园】也拽上去。这时,几个火药在蜘蛛群中开始爆炸,乒乒嘭嘭中,蜘蛛的尸体绿血溅得到处都是。其中的一只火弹正在毒株王的身边炸开,孙云看得清楚,毒株王也幸免不了巨大的冲击,它的少半个身子炸开,一边的长足不知飞到哪去了,另一多半身子仰面朝天翻过去。

      蜘蛛们没有了蛛王的指挥,开始慌乱一团,瞬时,如潮水一样,往通道的方向退回。蜘蛛王的残缺尸体,被一些体形较大蜘蛛连背带拽,也跟着退到通道里,消失不见。

      孙云在上面看的真切,头一迷糊,手一软,直接从李辰几人的头顶上,顺着绳子出溜下来。李辰、吴坚和杨炯,也感觉到蜘蛛们已经退走,都揉揉眼睛,捂着脑袋,把烧剩下的残火弄到一边。他们也被熏得够呛,整个洞里的空气十分难闻,毒气弥漫。

      这时那个【创建和谐家园】顺着绳子也溜了下来,他捂着鼻子对大家说:“人都在这里了吗?”大家点头,和尚继续大声说:“那快走,洞里毒气太大,一会儿你们就熏迷糊了。憋住气,再加把劲都上去。”几个人能听了,再次用力,一个一个都顺着绳子爬上去,洞口有人,伸手把他们拽出去。和尚看看没什么人了,把几个孩子丢在地下的宝剑都捡起来,然后自己也提了一口气,飞身跃起,借着绳子的力量转眼冲出洞外。

      来到了外边,大家这才长长的出了一口气。沉了一会儿,大家的眼睛才适应过来。刚才一是长时间在黑暗之中,一是被毒气和烟火熏得,一直没断了眼泪。

      大和尚看大家都缓过来,才问:“你们几位学生,都是哪的呀?怎么困到洞里去了?这是你们的宝剑吧,都丢到洞里了”孙云说:“谢谢【创建和谐家园】,我们是太学的考生,考完试等着发榜,便到嵩山游玩。”孙云说着简单的把他们这一天的经历讲一遍。

      【创建和谐家园】听了不住的点头。问道:“你们刚才说,把洞里的蟒蛇杀死了?就用几把木剑?”杨炯说:“是啊,我们身上的血就是大蟒的。不过有一把剑是铁心,还有一把匕首。”

      【创建和谐家园】说:“你们几个武生胆子很大呀,要是一般的孩子早就吓死了,好友功力也不错!你们的师傅是谁呀?”田俪说:“我们的武功是我爷爷教的,他叫田恒,人称清风侠!还有个师傅中岳庙的赵静通道长,算我们的师叔祖,他江湖上称中岳大侠!”田俪顺便把大家介绍一遍。

      【创建和谐家园】说:“他俩的名字我也听说过,怪不得你们能在巨蟒和毒蛛的口中逃命出来,看来都身手不凡。这回你们变相还为本地做了件大好事!尤其那个大蟒,吃了不少上山打柴的村们和和尚,我一直准备设点诱饵想把它引出来,然后烧死它或杀了它,不过没有成功。你们刚才用的柴草就是我方放的。没想到溶洞倒塌困住你们,你们误打误撞,把大蛇除掉了。”

      孙云说:“今天什么情况?怎么地震了呢?把山下的出口堵死了。”大和尚说:“这个我也不很清楚,从来没发生过。大概是这个山体石质不好,经过雨水冲刷,山体内部形成溶洞,外边再开凿石窟,可能因为震动,形成局部坍塌。你一提醒我还得注意,这几天要把一些通向溶洞的洞口都封死,避免人再困到里面。”

      孙云说:“我们还没谢谢您呢?您怎么称呼?如果不是您,我们就都成毒蜘蛛的汁液了!”大和尚说:“呵呵,不必客气,我法号叫昙覆,俗家姓赵,是这个水泉寺的住持,负责这里石窟的开凿工作。中午的时候,听说山洞塌方,过来一问,说是有几个人埋进去了。那个洞我曾经为了杀蟒蛇,走过一回,不过里面太黑,地方狭小,不得施展,就没敢入洞穴深处,但知道能通上边的天洞,因此上山来等你们,如果你们天黑前出不来,估计就被蟒蛇吃掉了。还好你们算命大,竟然把蟒蛇杀死。不过没想到里边还有毒蜘蛛,那天我进去的时候,若碰到他们也难说能逃得出来。走吧,我们下山,给你们洗一洗。”说着昙覆领着众人往山下走。

      一边下山走着,田俪问:“昙师傅,您怎么知道有人困住了?”没等弹覆说话,旁边一个老和尚说:“我告诉的呀!”大家留意一看,原来是下边山洞门口,发火把的和尚。“你们忘啦,我还特意提醒你们别迷路,我看你们没回来,才和住持说的!”

      “谢谢您,幸亏您留意我们了!”孙云大家又谢了这个老和尚一番。老和尚说:“我想住持原来进洞没看见毒蜘蛛,是因为蜘蛛怕毒蟒,一般的时候不出来,今天毒蟒被你们几个杀死,而且闹出那么大动静,毒蜘蛛闻着血腥就出来了。刚才听你们说,那个蜘蛛网也炸死了,这下更好啦!因为蜘蛛喜欢单居,不喜欢群居,它们在这里群居,一定是蜘蛛网王存在的原因。如今它一死,这些蜘蛛们就得四散而分,甚至互相残杀!所以今天功德无量啊!”

      大伙听了老和尚的话,不仅有高兴起来。孙云说:“昙覆师傅,我刚才看见您的手法,功夫很不一般那?您也是侠客吗?”昙覆说:“我哪是什么侠客啊?成天忙于开凿石窟,哪有时间参加武林大会,只不过,我是赵灵王的后裔,家传有些武功,尤其善长凿石,从太曾祖便开始在平城开凿石窟,到了我这辈出了家还继续做这个工作。因总与火药打交道,我们家有一个祖传的技艺,叫做霹雳火弹。同时因为总与断崖和石块打交道,我自幼练就了轻功和投石的功夫,所以你看着我刚才投弹的时候,有点像那么个意思。呵呵。”

      孙云说:“您的武功这么好,不参加武林大会,可惜了。明年的论剑就在嵩山,很近,方便您参加。如果我们能考上太学,也可以报名武士比武,好参加嵩山论剑。”和尚点头说:“有理,看看吧,若有时间,我就去。对了,你们也要尽快参加武士比武,得了名次,以后就可以佩戴真正的宝剑,你看你们都拿着木剑,这太危险了,如果不是运气好,你们很难逃命!”

      大伙心说,不用您说,我们也知道。杨炯说:“回京城,我一定让我叔叔给我买一把真剑,而且是利刃。我可不管也没有武士称号,啥称号也没有命值钱,今天我算长教训了!以后没有宝剑,说什么也不去危险的地方!”

      31学制

      北朝自从京师从平城迁到洛阳以后,太学基本上形成了固定的入学、考试、放假的规定。

      入学规定为每二年进行一次,学生年龄限定要求是最高18岁,最小12岁。其中600俸秩以上官员,按属地皆可遣子受业,不必考试。其旁系亲故以及600俸秩以下官员子女亲属要考试入学,但这些官宦子弟考试与平民相比要增加两程的门第分数。另外北朝自立国以来,溯源正统,确认祖先为黄帝之孙悃的后人,被帝分封诸侯到漠北鲜卑山,因此在北地草原过马背上的生活,北朝女子也泼辣直爽能射会战。但自从高祖迁都到中京,承袭汉文化,原来女子与男子同骑同射的风尚开始被儒家男女有别的观念逐渐取代。因此女人从军的逐渐不见,但为官尤其是专门从事学问的官员还有,所以参与太学、国子学的官宦之女也很多,他们都与普通百姓的待遇相同。今年当朝天后重新听证,本科特恩惠600俸秩以上官宦之家女儿参加太学考试的,增加一层的分数。皇宗学、国子学因为都是皇亲不受此限制。

      太学的考试和卒业也有规定。每年六月末是考试的时间。满学制是8年,每二年一次考试,试通二经补掌故;再满二年,试通三经,择优选为太子舍人。舍人二年、试通四经,择优为郎中。郎中两年,试通五经,择优补吏,随才而用。地方太学试通五经,推其高第者在地方直接补缺,不能直接被择优补吏的要通过孝廉秀才测试等察举方式做官。

      由于每两年有入学大考、结业通考,每年还有补考,加上酷夏炎热,合计起来夏天约有一个月的时间放假。冬天因为民俗节日和新年伊始的国事庆典等,大约也有近一月的冬假。

      这天早朝贺毕,太常崔大人出班奏曰:“启奏太后、万岁,本年太学入学考试已经判阅完毕。经太学博士与礼部联合评阅,本次共有考生1000人,其中前400名考卷优异,适宜太学培养。此乃前400名单”说着,把卷册举起,内侍接过转呈太后,太常继续说:“这些学子中包含按例制600俸秩朝官子弟48名,其他官员子弟以及亲属288,平民40名,女生24名。”

      “哦,今年毕业太学生多少人啊?”太后神态祥和,一边观看名单一边点头问道。

      “回太后,今年卒业200名,其中补吏12名,补郎官20名,待吏部考核任用。太子舍人48名留8名补录太子詹事,其余40名连同120名掌故返回原籍,补州郡县吏缺。”

      “那太学院还有学生多少了?”“目前剩余1600人,若今年招收400人,正好2000人。”

      “城阳王,你们的意见呢?”元徽赶忙出班说:“今年生源众多,可见后备人才充足,正示我天朝兴旺。况且太学院博士人才济济,学院房舍容量宽裕,尽可恩照扩编,彰显朝廷选材之心。这几年太后不临朝,太学生明显渐少,还好今年补上点。”

      “丞相的意思呢?”元雍不置可否“臣也认为如此,一切凭太后裁定。”

      近日东部边关取得了大胜,灵太后心情也不错,不愿意纠结这些。她轻轻微笑一下说:“这事而儿你们都操办的差不多了,朕还有什么意见?还是皇上做主吧。”

      小皇帝事前已经和城阳王沟通清楚了,见母后让自己做主,知道太后不以为意,便说:“我看就依众位爱卿所奏。还有,城阳王前日奏章提到的特批兵部侍郎魏健之子魏收为太学博士,我看一并批准,着中书令郑大人拟旨公布吧”

      郑俨看看太后。太后知道小皇帝在拉拢魏健,但魏健虽然掌管兵部,做广阳王元渊的助手,但这个人属于中间派,素日谨慎,没什么明显的倾向,故不予理睬。反而转头对广阳王元渊说:“大将军,萧综那边什么进展了?”

      豫章王萧综是梁武帝次子,不过是齐帝萧宝卷的遗腹子,今年初北魏徐州刺史元法僧降梁,梁武帝派元略、陈庆之前去接应,被魏军击败。一时朝中无将,梁武帝便派萧综出京统领各路人马,驻守彭城。这下给了他机会,他为了给他亲父报仇,汇合之前降北魏的萧宝夤,6月偷偷打开彭城北门,只带了心腹梁话、苗文宠二人,前去投奔魏军,结果魏军大胜。

      元渊出班答道:“启奏太后,据东道行台安丰王元延明回报,萧综道队不日将要进京,不过萧综本人,请求太后允许他改名萧赞,并且为生父萧宝卷举哀发丧。”太后说道:“哦?这有何不可,这样吧,封萧赞为丹阳王,官拜侍中,赐给府邸,进京后给他的父亲发丧吧。”

      元渊说:“臣代萧赞谢恩。此外元延明还传来一个好消息,他近日收复了东南地区,兵锋到达宿豫。尤其俘获南朝著名老臣,长史广陵太守江革,不过,他说这个江革顽固的很,年已六十,不愿归降,请太后定夺是否斩首。”

      太后想了想说:“先等一等,让延明再磨磨江革的性子,考验考验他吧。这个延明还真不错,自小我看他和中山王元熙、他弟弟临淮王元彧等三人,就共有美誉,他虽然在风流倜傥方面虽然比不上元熙、元彧,但是比他们淳朴忠厚,能成大事,今日一看果然。这样吧,再升任他为都督、兼徐州刺史,晋骠骑大将军,让他继续南下,多多收复国土。”众人谢恩。

      太学院里,孙云等依旧在学堂看书。自从前天从水泉石窟回来,几个小弟兄再也没张罗出去玩。洞窟的劫后余生,让师兄弟们这两天一直心有余悸。除了杨炯去趟叔叔家让堂叔给他买一把宝剑外,别人哪都没去,都乖乖的在学校看书,等着发榜。连乡里其他同学汇他们去内城参观寺庙都没跟去。杨炯原想张罗每个人都定制一把宝剑,孙云没同意,说等到了确定能不能考进开学再说。

      快到中午,突然有个同学从外面进来喊道:“发榜了!发榜了!”“在哪呢?什么时候发的?”同学们一下子都站起身来询问。那个同学说:“管理学馆前,学校大门前都有,快看看去吧!”

      考生们一听,哗的一下,全涌了出去。孙云他们也紧张的要命,一同汇入到人流当中,来到校内的红榜前。孙云几个人聚在一起,好不容易挤到前面,一起观看起来。前几十名都是穆、陆、贺、刘、楼、于嵇、尉,以及崔、卢、李、郑等贵族子弟,大家看的心里直着急。终于田俪眼尖,最先看到大家的名单,只听她喊道:“快看!110名叔智,你真厉害!看155是哥哥,太好了。199是二师哥,200是我,咱俩挨着。还有222是三师哥!就剩四哥了,快看也有!在368!太好了!我们都考上了。”

      大伙簇拥着,从人群中挤出来,连蹦带跳,高兴的流出眼泪。“好悬啊,”孙云说:“还好今年招收好像加倍,要不然子方和仲襄的排名不在前200应该很危险呢。我和小俪也很悬,就在边缘。叔智还是你学的扎实,没有受到影响,成绩稳定。卫明和小俪也不错,我差点,应该更靠前些。”田俪说:“是啊,你怎么排到中间了,发挥的太不好了,本来你的成绩应该和五师哥差不多的。”孙云说:“还是紧张了,有一个题耽误时间太长,别的题没时间检查了。”

      王先说:“别纠结这个事儿了,只要考进来就行,以后有的是机会证明自己。”杨炯说:“就是,我更闹听,排在最末尾,不过不管怎么样算是考上了,要不然你们都留在京城,只剩下我一个人回老家,怎么见人那,我宝剑都买了。”他一说完,同学们都止不住笑了。

      吴坚说:“我不也一样么?如果不扩招,我和你都得回去。”李辰说:“所以我们都别埋怨自己,只要我们还在一起,这就不错了。”他的话一说完,大伙又是一阵激动。

      王先说:“排名不能说明什么。我听说前边的大部分人是贵族子弟,直接入学的,另外一些官员的直系亲属还要加分。估计我和卫明多少属于官亲,都可能加分了。”孙云说:“那我也是太差了,自己清楚,还是学的不扎实,一紧张就模糊了。算了,先别管了,卫明说得对,只要我们都考上,比什么都重要。哎,对了,卢家小妹和杨家姐弟他们考上没?”

      卫明说:“好像也有,我刚才看到他们名字了”孙云说:“那我们出校门去吧,和乡里的亭长们说一下,他们还等着信呢。”好吧,大家心里有了底,出校见乡里也相对轻松。

      学校门口,入学榜在太学府门两侧的粉壁墙上也公布出来。千百个学子连同家人正在围观。一时间哭笑各异,混声连片。家长亲人们,有埋怨的,有安慰的,有夸赞的,此起彼伏。

      大家走到人少的一棵大树下,看见陵县的曹掾和各乡的亭长正聚在一起,打听各乡的入取名单情况。吴坚说:“我好像没看见多少我们同乡的其他几个人的名字呢?”小俪也点头说:“好像是,我也没看见。”不一会儿新中乡的另外几个考生垂头丧气的过来了,果然他们没有考中。再过一会儿,其他乡的入考名单也汇总来了,县里十几个乡,除了新中乡考中六名外,还有二个乡各考中一名。县城的学校考中一名,因此汲县合计考上九名,估计是各县之首。

      这可是汲县的历年之最了!宋曹掾看着手里的名单,激动万分。往年他也送过学子进京大考,可是他们县最多的年头才一两名,多数甚至光秃秃的回去。那些学生也是,来了多少回去多少,怎么来的,怎么回去,好不丧气。今年不同了,全县有近十名高中太学,也就意味着,将来可能升官的汲县子弟或增加十倍的机会,那以后对汲县会有翻天覆地的不同。甚至下次在郡里分配的名额都会加倍,他和中正官关系密切,替王大人松了口气。

      32入学

      曹掾格外高兴,把几个考上太学的县里学子,聚到一堆说了一些鼓励和夸赞的话。新中乡的亭长们,也跟着高兴一番。剩下的事情就是研究返乡了,发榜完毕,没考上的学生,还要由县里、乡里护送返回。考上的学生,因为开学要八月初一,还有好多天,如果不愿意在京城呆着,也可以跟着回去。不过大多数同学都选择留下预习新课程,不跟着回乡。

      曹掾听完大家的意见,决定安排晚上给上太学的考生,庆祝一番,也算同学们的离别会,明天一早返乡的队伍就出发离开京城。留在学校的考生,今天下午名单转交给太学,明天学生自行办理入校手续,以后责任就与各县无关。

      第二天一早,汲县的车队早早的等在太学院的门口。那些没考上太学的同学们,含着眼泪,依依不舍的向心中的圣殿、以及考上的同学挥手告别。二年一次大考,一次不中,下次再中的机会更少。何况因为下拨学苗、以及太学招生的情况,有没有下次的机会都很难说。

      孙云他们也很难过,同窗好几年的同学,一起参加太学大考,能考中的继续深造学习,不能考中的回乡多数会放弃学业,改务农或经商。即便个别在家乡继续苦读,将来做官的机会微乎其微,多数只能教书。不像太学卒业的,即便未留在京里,但有掌故的文凭,回到乡里某个职位总比没上过太学的强,当然要有太子舍人的文凭会更好。

      不管怎么样,同窗多年还是有许多情义的,如今因为太学的独木桥,把同学们分割,从此天地各方,大家都难舍难离。大队人马开拔在即,同学们这才洒泪分别。回乡的人群中,还有一些是考中学生的亲人,原来他们只是陪孩子们考试,如今孩子入学了,他们也该回家继续安排生活,于是也跟着大队回去,这种分别,更多了份亲人的离别之情。

      孙云他们送走了同学和乡亲们,没等继续惆怅,立刻被学校的新生活所充实,他们马上要进行报道,办理入学手续,分配宿舍等等。于是大家拿着官凭,一起去博士助教那办理。

      去报名的时候,正看见杨蓉、杨琼姐弟,郦影,卢静、卢昌浩、李彰几个人都在登记忙着。大家见面都非常高兴,田俪说:“蓉姐、琼姐、影姐,我昨天就看见你们的榜单了。我还想呢,如果我们分寝室能分到一块就好了,以后能方便我们一起练功啊。”郦影说:“是啊、是啊,我师傅每次看见我,总督促我练剑,可是没人陪我,好没意思,正好你们也都入学,我们总算有伴儿了。你们谁认识学校的助教啊,让他们给调一下就行。反正这回入学的女生不很多,求他通融一下呗。”

      卢静说:“这个事情我去找找吧,我前些天报名考试,办手续认识学校的人了,估计说说没问题。实在不行,让昌浩和李彰也去帮忙找人。”卢昌浩对田俪说:“没问题,师姐!师姐的事情,就是我的事情。我早就说了,师姐一定能考上太学的,我还等着和你学习剑术呢!”前几天昌浩和李彰他们称呼过田俪师傅,被孙云狠狠说了一通田俪。后来也不知道田俪怎么和他俩说的,一下子改称师姐了。那年头,无论男女都称呼师兄师弟,怎么出来的师姐呢?打哪论的呢?不知道,不过他们叫的挺顺口,挺热乎,看来还真是不打不相识。

      李彰说:“师姐,别听昌浩的,他嘴上虽然这么说,但心里不服你。”田俪说:“真的吗?卢昌浩同学,你为什么不服我?”

      卢昌浩说:“怎么会呢,李彰就会挑拨。李彰同学,你有什么理由这么说?”李彰说:“当然有了,我有个表亲,武川的李真,这回也考上太学了,一会儿能看见他。我跟他说,我认识一个女侠,叫田俪,正和她学武呢,然后我让他也来和你学。结果你猜他听了说什么?”

      田俪问:“说什么呀?”李彰继续说:“没想到,李真听了不服气,说非要和师姐来比武。我让卢昌浩同学证明我说的是真的。你猜卢昌浩同学怎么说?”

      田俪说:“说什么?我那知道呀。”李彰气氛的说:“卢昌浩同学说,李真如果不服,愿意和师姐比武,那就让他来呗,比过了就知道了。你说昌浩同学多可气,不但不拦下来,还鼓动李真和师姐比试,这不是分明不相信你吗?”

      田俪说:“怕什么,比就比呗!”李彰说:“不愧是师姐,哎!他来了。李真!你过来一下。”

      果然从学生堆里走过一个同学,剑眉虎目的,很硬朗。他是武川李虎的次子,李虎是十六国时期西凉开国君主李暠五世孙。李彰的爸爸李延寔,也是凉武昭王李暠的玄孙,因此李彰和李真也算同枝。他看见李彰,问道:“李彰,你喊我?”

      李彰说:“是啊,是啊,我给你介绍一下新同学,孙云、李辰、吴坚、杨炯、王先,尤其这位,是我的师姐,叫田俪,人称女侠。就是上回和你说的。” “哦!大家好。”李真对孙云大家打过招呼,“你就是田俪呀,李彰可崇拜你了,等我们安顿了,那天向你讨教一二。”

      田俪说:“好啊,随时奉陪!”孙云看了直摇头,田俪的性格太直爽,什么也不在乎,早晚得吃亏。一上午由于人多,忙的乱乱呼呼的,不过终于算利索了。

      住宿也是依据各乡为体,便于生活方便,孙云他们五个人正好安排在一个大屋。田俪与卢静、杨琼、郦影她们办理女寝的时候,和助教说了一说,还真住到了一起。另外一个同屋的,是西道邢台大将军萧宝夤的女儿萧月,没见过。手续办完了,同学们各自散开。

      眼看快到中午了,大家显得很兴奋。田俪说:“今天正式办完入学手续,我们现在就是标准的太学生了,是不是应该庆祝一下呀?”王先说:“太应该了!怎么庆祝好啊?”

      杨炯说:“我有个注意。前几天,我不是说我堂叔在洛阳么?他就在西城的大市里,开个饭庄。我父亲让他托门子帮助我入学,好像他与洛阳西部尉有交情,托西部尉找的关系,也不知道有没有用,反正我是考中了。那个大市我们第一天来洛阳的时候,看见过,但没进去过,记不记得?跟你们说老繁华了。一会儿,我请你们到我叔叔的饭庄吃一顿,庆祝一下!好好尝尝京都的大管子。然后一起逛逛大市,领略一下京城人是怎么生活的,怎么样?”

      好啊好啊,大家齐声赞成。田俪说:“就该好好吃一顿,前几天去嵩山,本来说好回来要大吃一顿的,都是因为去了洞窟,结果我们差点被蟒蛇和毒蛛大吃一顿,弄的我好几天没吃好饭。今天终于有高兴的事情把那天的恐怖和恶心冲淡,说什么也要补回来。”

      杨炯说:“小俪你别提那天的事儿,行不?再提一会儿,什么也吃不下了!”说完大家嘻嘻哈哈的,出了校门,打车奔西城大市而去。

      洛阳大市最是繁华,中间是超级综合商场,有八里见方,大市的四周还分不同的行当有专门的里弄来经营。东面的二里是通商、达货,里面专门经营菜米油盐以及各种肉类。南面的里弄是调音和乐律,里面经营音律教学和乐器。西面的是延酤、治觞,经营着酒业。北面的是慈孝、奉终,经营棺椁和灵车等。

      每个里内买卖铺户,琳琅满目。还有一些行走的商贩,往来徘徊,呼喊叫卖,十分热闹。西部和内城的百姓都到这边购买生活用品,逛街吃饭,休闲娱乐,因此人来人往,车水马龙。

      中京地处华夏最中心,西通潼关西安连接丝绸之路,南有汉中、荆州、淮南与南朝对峙通商。全国各地的大商家都在中京的集市开设店铺,尤以商号、饭庄、酒业、艺术为最,甚至有一些大买卖人分号遍及全国,统一价格连锁经营。

      杨炯带路左拐右拐来到一个大饭庄前,三层的门脸十分气派。进了门一看生意真红火,客流很满,几个店小二里里外外的穿梭不停,掌柜的在柜台后面噼里啪啦的打着算盘。杨炯进了店看见他叔叔,忙喊道:“堂叔!我来了!”“小四儿,你来啦!”杨炯叔叔叫杨葡,稍微发福的身材,红光满面,身穿绸缎的服装,也是闪闪发光,他看见杨炯进来,立刻从柜台后面转出来,说道:“看你的样子是不是考中啦?我们老杨家世代经商,没想到有进太学的了!”

      杨炯道:“唉?堂叔,我还没说呢,您怎么看出来我考中啦?”老杨看样很高兴,继续说道:“傻小子,我的饭庄,今天来了好几波大考学生庆祝聚餐的了,说是昨天发榜,今天一早就开始有人订餐。我这一上午,一直担心你,心想如果你不来,八成是落榜回家了。你小子,昨天发榜高中,怎么不来告诉我一声?”

      杨炯说:“昨天县里的宋曹掾非得给我们祝贺,在学校旁边的饭馆吃饭来着。今天一大早就送他们,然后去报道忙活,弄得早饭都没吃。还有堂叔,我给你介绍一下,这些就是我提到的同学,在乡里田爷爷门下的同门【创建和谐家园】。”说着挨个给做了介绍,大家依家礼见过。

      老杨说:“赶紧上楼吧,楼上大包间都满了,不过有小包间坐你们几个正合适。”说着亲自引大家上三楼找个临窗雅间坐下,同时一边安排后厨做几个中京名菜,一边不断的拉着家常和一些感谢大家的话。饭菜做的很快,一会儿已经上来几样,还有浊酒,老杨说:“你们先吃,不够随便点,我去照顾照顾生意,一会过来陪你们喝几杯,好好庆贺一下!”

      33集市

      天子脚下,官宦大户云集,文人商旅齐聚,因此饭庄菜肴也十分讲究。三楼的雅座紧邻闹市,透过窗户,外边车水马龙,人山人海,商铺阔绰,货物琳琅。杨炯说:“没吃过京城的大饭庄吧,这里是大市,天下闻名,大市里的饭庄,那更是天下绝味。今天让你们尝一尝开开眼。来,咱走一个!”同学们还真头一次来到这么繁华的场所,吃着这么高档的宴席,连田俪都忘了挖苦杨炯几句,大家兴高采烈的一边观赏都市繁荣、一边大吃大喝,简直忘乎所以。

      这顿饭大家吃的,本来就高兴,每人都喝了一些酒,加上老杨又上来劝了几圈,弄得都有些晕乎。餐毕,几个人谢过堂叔,要在大市里逛逛。老杨说:“那你们小心点,别走丢了。要是累了回店里睡一觉。”杨炯说:“没事,你放心,忙吧,不用管我们!”说完大伙出门。

      大市真是太繁华了,里边人挤人,人挨人。大伙吃饱了,正适合在里边一边逛,一边消化食儿。田俪走在最前面,东瞅瞅西看看,目不暇接。走着走着,刚拐进一个里口,突然转过一个衣服很破很脏的男人,撞了她一个趔趄,那人也没说个话就继续跑了。

      田俪很生气,一边拍打衣服一边说道:“这人真讨厌,大男人,埋埋汰汰的、往我身上撞。”突然她手拍到怀里,一下定住,“诶呀!我的钱袋不见了!”北朝铜钱不盛,多还使用散碎银两,这是家里积攒给她出门用的,今天出来逛市场,特意带来一点,突然丢了一下着急起来。

      “是不是落在饭庄了”大家让田俪想想,田俪说:“没有啊,我在雅间里也没脱外衣呀。”吴坚说:“我们回去找找吧。”说着几个人便想往回走。这时杨炯说;“不对,别是刚才那个人偷去了吧。你们快追追看看,王先和我回店里找一找。”大家也回过味来,跟着那个人跑的方向分头追过去。杨炯一方面是回去看看,同时也怕他们遇到本地地痞团伙,去堂叔家求援。

      这边孙云与田俪,李辰和吴坚,兵分两路,顺着刚才那个人跑的方向,朝两个岔路追去。孙云和田俪追到一个角落,看见几个懒汉斜靠在房屋的墙角的阴凉处发乜,其中一个人,正像刚才那个人,他刚刚跑回来,正一边擦着汗,一边悄悄翻着手中的一个钱袋,一边还鬼鬼祟祟的偷看左右,好像怕大家注意自己。

      田俪一看那个钱袋正是自己的,便喊:“小偷儿,你偷了我的钱袋,快还给我!”他这一喊,左右的懒汉们都惊醒了,一下注意到小偷的手里有散碎银袋,有个人便说;“老五,你这个人太不仗义了,总吃独食。今天独食吃到被人追上了吧?”

      老五尴尬的说道;“我这不是刚得手,还没看明白有什么呢,兄弟们快把两个娃子打发了,完了平分。”“你小子总偷摸惹事,还得我们兜着,晚上你要请酒吃”

      “小意思,有钱大家分嘛!”说着几个懒汉围拢过来,都五大三粗的,高孙云半头。

      田俪喊;“你们要干什么?”“干什么!你们是乡下人吧,来到京城也不懂个规矩,谁让你们犯到我们老五的手里,这些钱就当过路费吧,赶紧走还能让你们体面,要不然连你们衣服也要扒下来好看。”说着都撸胳膊挽袖子,吓唬孙云他俩。

      俩人都有武功,哪在乎这个。孙云说;“天子脚下,还有没有王法了,你们这是聚众抢劫。”“抢劫?抢劫怎么了?告诉你这是我们的地牌,别说你们,就是皇亲国戚来了照拿不误。你们走不走,不走我们可要不客气了!”

      田俪说:“你把我们的东西还给我们,我们就走!”这几个无赖一听,彼此哈哈一笑:“看来你们真是乡巴佬,实在不懂规矩,还嘴硬,那我们就不客气了,扒了这小子衣服揍他一顿。”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04 16:08:51